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單元質量評價(一)(含答案) 2025-2026學年魯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單元質量評價(一)(含答案) 2025-2026學年魯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資源簡介

單元質量評價(一)(走進物理、第一章機械運動)
(40分鐘 8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個小題,1~13題為單選,每題2分,14、15題為多選,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選錯或不選得0分)
1.下列估測的數據最接近實際的是 ( )
A.一元硬幣的直徑約為2.5 cm
B.乒乓球的直徑約為400 mm
C.初中生100 m短跑的成績約為50 s
D.一塊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4 s
2.如圖所示,用厚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其操作正確的是 ( )
3.晚上照鏡子時,燈照射什么位置更容易看清自己的臉呢 小明關閉房間里的燈,用手電筒試了試。“用手電筒試了試”這一環節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  D.交流與合作
4.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以下哪個是產生誤差的原因 ( )
A.觀察刻度尺時,視線沒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讀數時,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數值估計不準確
C.刻度尺沒有跟課本的長邊平行
D.刻度尺的刻度線沒有緊貼課本
5.如圖所示是某景區多名游客將雪圈連在一起共同下滑的情景。坐在前面雪圈上的乘客感覺自己正順山坡而下,坐在后面的乘客感覺自己靜止不動,前后乘客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 ( )
A.樹木和雪圈 B.地面和樹木 C.樹木和地面 D.雪圈和地面
6.下列關于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速度大的物體通過的路程一定長
B.速度大的物體通過的路程一定短
C.物體的速度由運動的時間決定
D.物體的速度與通過的路程無關
7.(2023·泰安期中)勻速直線運動的甲、乙兩物體,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1∶2,所用時間之比是2∶1,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 )
A.4∶1 B.1∶1 C.1∶4 D.1∶2
8.百米運動員的速度是10 m/s,火車的速度是40 km/h,汽車的速度是20 m/s,則三者的速度從快到慢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
A.運動員、汽車、火車 B.火車、汽車、運動員
C.汽車、火車、運動員 D.汽車、運動員、火車
9.在體育測試過程中,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 )
A.跳遠測試時,必須選用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進行測量
B.小明在50 m測試中看到旁邊的看臺向后運動,選取的參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 m測試的成績是7 s,則他的平均速度為6.25 m/s
D.1 000 m測試小明的平均速度為5 m/s、小亮的成績是240 s,小明更快
10.(2022·淄博期中)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車上用電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測出了汽車連續通過5根電線桿的時間為10 s,相鄰電線桿的距離為50 m,則汽車的平均速度約為 ( )
A.90 km/h B.70 km/h C.50 km/h D.40 km/h
11.在探究水滴下落規律的實驗中,打開水龍頭讓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頻閃照相機每隔0.1 s拍攝了同一水滴下落時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水滴下落0.3 s內的平均速度是 ( )
A.150 m/s B.15 m/s
C.1.5 m/s D.0.15 m/s
12.一列火車以54 km/h的速度完全通過一座1 100 m長的鐵橋,用時1 min 20 s。則這列火車的長度是 ( )
A.50 m B.100 m C.200 m D.300 m
13.(2024·煙臺期中)暑假,小明乘坐高鐵去旅行。已知列車長150 m,當列車以72 km/h的速度勻速通過一座長為1 500 m的大橋時,坐在車窗前的小明通過大橋的時間和列車完全通過大橋的時間分別為 ( )
A.7.5 s,82.5 s B.75 s,75 s
C.75 s,82.5 s D.82.5 s,82.5 s
14.(2022·濰坊中考)隨著5G信號的快速發展,5G無人物品派送車已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圖甲所示為無人物品派送車沿直線路徑前往派送點的情景。該車從出發點到達派送點,完成任務后返回出發位置,其行駛路程s與所用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從派送點返回出發點用時19 min
B.派送點到出發點的距離為0.8 km
C.0~10 min內派送車的平均速度為0.08 km/min
D.10~13 min內派送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15. (2024·煙臺期中)沿同一條直線同向運動的物體A、B,從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 )
A.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
B.運動2.5 s,A和B相距10 m
C.運動5 s,A、B相遇
D.A和B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A始終大于vB
二、理解與應用(本題包括5個小題,共14分)
16.(4分)(2024·東營期中)測量是物理研究的基礎,請完成下列測量的讀數。
(1)圖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被測物體的長度是   cm;
(2)圖乙中秒表的讀數是   s;
(3)圖丙速度表顯示該汽車的速度是   。
17.(2分)(2023·懷化中考)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以竹排為參照物,青山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詩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我們說輕舟上的人是靜止的,所選參照物是   (選填“山”或“輕舟”)。
18. (3分)(2024·煙臺期中)我國大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成功首飛,飛機在跑道上滑行大約3 000 m后起飛升空,用時約50 s;飛機飛行過程中會經歷起飛加速、定速巡航、減速降落等過程,如圖是飛機起飛后的s-t圖像。飛機在跑道滑行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約為   m/s;BC段為定速巡航勻速飛行階段,速度為   m/s;DE段飛機的速度為  m/s。
19.(2分)小華用塑料卷尺測一張桌子的長度,他不怕麻煩測了五次,這是為了   ;五次測量記錄分別是75.1 cm、75.2 cm、75.1 cm、77.2 cm、75.3 cm,但以上測量記錄有一次記錯了,剔除錯誤數據后,這一物體的長度應記作   cm。
20.(3分)如表所示為揚州鑒真國際半程馬拉松三名運動員發布在某平臺中的成績統計,甲跑完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約為   m/s,由表可知平均配速越大,平均速度越   (選填“大”或“小”),經計算,平均配速5'20″(5分20秒)物理意義是   。
項目 路 程 運動時間 平均配速
甲 10.00 km 00:53:20 5'20″
乙 10.00 km 00:55:10 5'31″
丙 10.00 km 01:03:20 6'20″
三、實驗與探究(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21分)
21.(8分)(2024·東營期中)如圖是“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在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滑下。已知小車的車長為10.0 cm。
(1)實驗原理是   ;
(2)在實驗中應該使斜面的坡度   (選填“大”或“小”)一些,金屬片的作用是為了便于測量   ;
(3)圖中AB段的距離sAB=   cm,若測得時間tAB=3 s,tAC=5 s,則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   m/s;
(4)分析數據可知,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   (選填“是”或“不是”)勻速運動;
(5)如果在測量小車從A點運動到B點的時間時,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這樣測得的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6)圖2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是   。
22.(7分)如圖甲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2 s閃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所用時間為   ;
(2)小球從B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為   cm/s,這個速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從A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   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小;在   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大;
(4)圖乙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系圖象,能反映出該小球下落運動的是   。(選填圖中的選項字母)
23.(6分)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1)每次實驗時必須讓小車從同一位置由   開始下滑;
(2)圖甲中AC的長度是  cm,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停表指針轉動未超過一圈,每格1 s);
(3)為了測量小車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B點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所用的時間,這樣的做法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
(4)斜面的坡度增大后,通過相同的路程,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將變   ;
(5)圖乙中能大致描述小車從A點到C點運動情況的s-t圖線是   (填序號)。
四、分析與計算(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13分)
24.(5分)某同學騎自行車上學時,從家到學校的騎行導航信息如圖所示。某天,該同學因出門晚而選擇了乘坐出租車,他于7:42坐上出租車,出租車沿著騎自行車的路線行駛,8:00到達學校。求:
(1)該同學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
(2)該同學乘坐出租車用了多少小時;
(3)整個過程中出租車行駛的平均速度。
25.(8分)生物體內信號主要通過神經傳導。如圖甲,電刺激青蛙的坐骨神經上某一點后,該電信號會立即沿著神經向肌肉勻速傳導,傳遞至神經與肌肉連接處后,經過一小段時間信號轉換后,肌肉便開始收縮。(信號轉換所需時間為定值)
為了測出神經信號的傳導速度,某生物學家做了如下實驗。刺激點A至肌肉發生收縮,測得所需時間為4毫秒(即4×10-3秒),刺激點B至肌肉發生收縮,測得所需時間為2.5毫秒。點A、B離肌肉中心的距離分別為12厘米和9厘米。
(1)A、B間距為多少 信號從A點傳至B點,需要多少時間
(2)根據(1)小問計算,信號在神經上的傳導速度是多少厘米每毫秒(cm/ms),合多少米每秒(m/s)
(3)刺激神經上離肌肉中心7 cm的C點至肌肉發生收縮,需要多長時間
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個小題,1~13題為單選,每題2分,14、15題為多選,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選錯或不選得0分)
1.下列估測的數據最接近實際的是 (A)
A.一元硬幣的直徑約為2.5 cm
B.乒乓球的直徑約為400 mm
C.初中生100 m短跑的成績約為50 s
D.一塊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4 s
2.如圖所示,用厚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其操作正確的是 (B)
3.晚上照鏡子時,燈照射什么位置更容易看清自己的臉呢 小明關閉房間里的燈,用手電筒試了試。“用手電筒試了試”這一環節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C)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  D.交流與合作
4.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以下哪個是產生誤差的原因 (B)
A.觀察刻度尺時,視線沒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讀數時,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數值估計不準確
C.刻度尺沒有跟課本的長邊平行
D.刻度尺的刻度線沒有緊貼課本
5.如圖所示是某景區多名游客將雪圈連在一起共同下滑的情景。坐在前面雪圈上的乘客感覺自己正順山坡而下,坐在后面的乘客感覺自己靜止不動,前后乘客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 (A)
A.樹木和雪圈 B.地面和樹木 C.樹木和地面 D.雪圈和地面
6.下列關于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速度大的物體通過的路程一定長
B.速度大的物體通過的路程一定短
C.物體的速度由運動的時間決定
D.物體的速度與通過的路程無關
7.(2023·泰安期中)勻速直線運動的甲、乙兩物體,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1∶2,所用時間之比是2∶1,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C)
A.4∶1 B.1∶1 C.1∶4 D.1∶2
8.百米運動員的速度是10 m/s,火車的速度是40 km/h,汽車的速度是20 m/s,則三者的速度從快到慢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C)
A.運動員、汽車、火車 B.火車、汽車、運動員
C.汽車、火車、運動員 D.汽車、運動員、火車
9.在體育測試過程中,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D)
A.跳遠測試時,必須選用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進行測量
B.小明在50 m測試中看到旁邊的看臺向后運動,選取的參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 m測試的成績是7 s,則他的平均速度為6.25 m/s
D.1 000 m測試小明的平均速度為5 m/s、小亮的成績是240 s,小明更快
10.(2022·淄博期中)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車上用電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測出了汽車連續通過5根電線桿的時間為10 s,相鄰電線桿的距離為50 m,則汽車的平均速度約為 (B)
A.90 km/h B.70 km/h C.50 km/h D.40 km/h
11.在探究水滴下落規律的實驗中,打開水龍頭讓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頻閃照相機每隔0.1 s拍攝了同一水滴下落時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水滴下落0.3 s內的平均速度是 (C)
A.150 m/s B.15 m/s
C.1.5 m/s D.0.15 m/s
12.一列火車以54 km/h的速度完全通過一座1 100 m長的鐵橋,用時1 min 20 s。則這列火車的長度是 (B)
A.50 m B.100 m C.200 m D.300 m
13.(2024·煙臺期中)暑假,小明乘坐高鐵去旅行。已知列車長150 m,當列車以72 km/h的速度勻速通過一座長為1 500 m的大橋時,坐在車窗前的小明通過大橋的時間和列車完全通過大橋的時間分別為 (C)
A.7.5 s,82.5 s B.75 s,75 s
C.75 s,82.5 s D.82.5 s,82.5 s
14.(2022·濰坊中考)隨著5G信號的快速發展,5G無人物品派送車已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圖甲所示為無人物品派送車沿直線路徑前往派送點的情景。該車從出發點到達派送點,完成任務后返回出發位置,其行駛路程s與所用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B、C)
A.從派送點返回出發點用時19 min
B.派送點到出發點的距離為0.8 km
C.0~10 min內派送車的平均速度為0.08 km/min
D.10~13 min內派送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15. (2024·煙臺期中)沿同一條直線同向運動的物體A、B,從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B、C、D)
A.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
B.運動2.5 s,A和B相距10 m
C.運動5 s,A、B相遇
D.A和B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A始終大于vB
二、理解與應用(本題包括5個小題,共14分)
16.(4分)(2024·東營期中)測量是物理研究的基礎,請完成下列測量的讀數。
(1)圖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被測物體的長度是 5.35 cm;
(2)圖乙中秒表的讀數是 126 s;
(3)圖丙速度表顯示該汽車的速度是 80 km/h 。
17.(2分)(2023·懷化中考)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以竹排為參照物,青山是 運動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詩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我們說輕舟上的人是靜止的,所選參照物是 輕舟 (選填“山”或“輕舟”)。
18. (3分)(2024·煙臺期中)我國大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成功首飛,飛機在跑道上滑行大約3 000 m后起飛升空,用時約50 s;飛機飛行過程中會經歷起飛加速、定速巡航、減速降落等過程,如圖是飛機起飛后的s-t圖像。飛機在跑道滑行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約為 60 m/s;BC段為定速巡航勻速飛行階段,速度為 250 m/s;DE段飛機的速度為 0 m/s。
19.(2分)小華用塑料卷尺測一張桌子的長度,他不怕麻煩測了五次,這是為了 減小誤差 ;五次測量記錄分別是75.1 cm、75.2 cm、75.1 cm、77.2 cm、75.3 cm,但以上測量記錄有一次記錯了,剔除錯誤數據后,這一物體的長度應記作 75.2 cm。
20.(3分)如表所示為揚州鑒真國際半程馬拉松三名運動員發布在某平臺中的成績統計,甲跑完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約為 3.125 m/s,由表可知平均配速越大,平均速度越 小 (選填“大”或“小”),經計算,平均配速5'20″(5分20秒)物理意義是 運動員每運動1 000 m所用的時間是5'20″ 。
項目 路 程 運動時間 平均配速
甲 10.00 km 00:53:20 5'20″
乙 10.00 km 00:55:10 5'31″
丙 10.00 km 01:03:20 6'20″
三、實驗與探究(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21分)
21.(8分)(2024·東營期中)如圖是“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在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滑下。已知小車的車長為10.0 cm。
(1)實驗原理是 v= ;
(2)在實驗中應該使斜面的坡度 小 (選填“大”或“小”)一些,金屬片的作用是為了便于測量 時間 ;
(3)圖中AB段的距離sAB= 50.0 cm,若測得時間tAB=3 s,tAC=5 s,則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 0.2 m/s;
(4)分析數據可知,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 不是 (選填“是”或“不是”)勻速運動;
(5)如果在測量小車從A點運動到B點的時間時,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這樣測得的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 偏大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6)圖2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是 B 。
22.(7分)如圖甲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2 s閃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變速 (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所用時間為 1 s ;
(2)小球從B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為 10.00 cm/s,這個速度 小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從A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 A、B 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小;在 E、F 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大;
(4)圖乙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系圖象,能反映出該小球下落運動的是 C 。(選填圖中的選項字母)
23.(6分)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1)每次實驗時必須讓小車從同一位置由 靜止 開始下滑;
(2)圖甲中AC的長度是 80.0 cm,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0.16 m/s(停表指針轉動未超過一圈,每格1 s);
(3)為了測量小車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B點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所用的時間,這樣的做法 不正確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
(4)斜面的坡度增大后,通過相同的路程,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將變 大 ;
(5)圖乙中能大致描述小車從A點到C點運動情況的s-t圖線是 ③ (填序號)。
四、分析與計算(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13分)
24.(5分)某同學騎自行車上學時,從家到學校的騎行導航信息如圖所示。某天,該同學因出門晚而選擇了乘坐出租車,他于7:42坐上出租車,出租車沿著騎自行車的路線行駛,8:00到達學校。求:
(1)該同學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
(2)該同學乘坐出租車用了多少小時;
(3)整個過程中出租車行駛的平均速度。
解:(1)由圖可知:s=7.5 km=7 500 m,t=25 min=1 500 s,
則騎車的平均速度:v===5 m/s; (2分)
(2)乘坐出租車用的時間:t'=8:00-7:42=18 min=0.3 h; (1分)
(3)出租車行駛的平均速度:v'===25 km/h。 (2分)
25.(8分)生物體內信號主要通過神經傳導。如圖甲,電刺激青蛙的坐骨神經上某一點后,該電信號會立即沿著神經向肌肉勻速傳導,傳遞至神經與肌肉連接處后,經過一小段時間信號轉換后,肌肉便開始收縮。(信號轉換所需時間為定值)
為了測出神經信號的傳導速度,某生物學家做了如下實驗。刺激點A至肌肉發生收縮,測得所需時間為4毫秒(即4×10-3秒),刺激點B至肌肉發生收縮,測得所需時間為2.5毫秒。點A、B離肌肉中心的距離分別為12厘米和9厘米。
(1)A、B間距為多少 信號從A點傳至B點,需要多少時間
(2)根據(1)小問計算,信號在神經上的傳導速度是多少厘米每毫秒(cm/ms),合多少米每秒(m/s)
(3)刺激神經上離肌肉中心7 cm的C點至肌肉發生收縮,需要多長時間
解:(1)A、B間距s=sA-sB=12 cm-9 cm=3 cm, (1分)
信號從A點傳至B點,需要的時間t=tA-tB=4 ms-2.5 ms=1.5 ms; (1分)
(2)根據(1)小問計算,信號在神經上的傳導速度v===2 cm/ms==20 m/s; (2分)
(3)信號從B到C的路程s'=sB-sC=9 cm-7 cm=2 cm, (1分)
所用時間t'===1 ms, (2分)
信號從C點至肌肉發生收縮需要的時間t″=tB-t'=2.5 ms-1 ms=1.5 ms。 (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安多县| 平远县| 乐昌市| 新建县| 陕西省| 永年县| 尚义县| 太保市| 扶风县| 项城市| 霸州市| 汕尾市| 手机| 丹寨县| 日照市| 新竹市| 眉山市| 博湖县| 富裕县| 马龙县| 常州市| 贵阳市| 中西区| 武强县| 家居| 清徐县| 柏乡县| 交口县| 安徽省| 鄂托克前旗| 明溪县| 兰考县| 乌兰浩特市| 西和县| 扎赉特旗| 长寿区| 宁晋县| 黑龙江省| 武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