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青春期身心發展不平衡引發的“獨立與依賴”“閉鎖與開放”等矛盾心理,讓我們感到煩 惱。面對這些矛盾心理,我們合理的做法是( )A.學會自我暗示,回避煩惱 B.尋找網友傾訴,毫無保留C.參加體育活動,轉移注意 D.嘗試自我調節,隨意宣泄2.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老師以“如何看待異性交往”為議題組織教學,同學們紛紛發表看法, 其中正確的是( )①與異性交往不可取,男女授受不親 ②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③與異性交往,可以優勢互補,取長補短 ④與異性交往,要掌握分寸,舉止得體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3.我國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有()①憲法 ②未成年人保護法 ③義務教育法 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小飛由于基礎差,學習成績不理想,情緒有些焦慮,甚至有些自暴自棄的傾向。在心理老 師的引導下,他重拾信心,堅信只要足夠努力,就有機會贏得美好未來。這種調節情緒的 方法是( )A.注意轉移 B.合理宣泄 C.放松訓練 D.認知調節5.當讀到李白的詩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時,我的情緒低落;當讀到孟郊 的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時,我感到愉悅……這表明()A. 人的情緒復雜多樣,無法捉摸 B.人的情緒是會受到感染的C.人的情緒相對穩定 D.人的情緒受自然環境的影響6.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老師展示了如下名言警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士可殺不可辱”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這些名言警句共同告訴我們( )A.要恪守為人之德,堅持人格獨立B.學會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C.真正的自尊只來自一個人的努力拼搏和進取D.面對他人的侮辱和詆毀,我們應當予以回擊7.小明學習成績不錯,卻因自己說話有些口吃而畏懼與同學交往,雖然他心里非常渴望參加 學校、班級的活動,但總是害怕被人嘲笑,不敢去嘗試。對此,小明應該( )①重視他人的態度,不去嘗試 ②正視自己的不足,練習改善③發現自身的長處,樹立自信 ④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以免被嘲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中國人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推動了國家和民族的發展。為學習這一精神,青少年需要()①不斷戰勝自己、超越自己,實現自身價值②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③培養堅強意志、進取精神,找到青春進取的方向和力量④掩飾自身缺點,讓自己時刻保持完美形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其中“紙 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分別蘊含的思想理 念 是 (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B.腳踏實地、實事求是C.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10.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是中華文明永恒的精神特質,下列關于這一思想的理解,最符 合其精神實質的是( )A.堅持過去的做法,不改變既有的規則和習慣B.在技術層面上進行創新,不涉及制度和觀念的更新C.完全放棄傳統,追求全新的發展模式,不必考慮歷史D.保持傳統優勢,淘汰過時的觀念和做法,積極適應新的發展要求11.晏子向齊景公解釋“和”與“同”的區別時,以“五味調和”作比喻,強調只有不同味道 相互配合才能成就美味。這一故事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尚和合”的思想,下列行 為中,最符合這一思想的是( )A.在班級管理中要求所有人言行完全一致,消除分歧B.堅持自己的觀點,拒絕接受他人的建議C.尊重不同意見,協調各方差異以達成共識D.為避免沖突,表面附和他人意見而不表達真實想法1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下列名句中,能體現“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的處事方法的是 ( )A.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B.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C.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D.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1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 承擔民事責任。這一善意救助者責任豁免規則,被稱作“好人法”。其用意是鼓勵公民( )A.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B.培養見義勇為的高尚品質C.遇到侵害時能夠正當防衛 D.應對違法犯罪采取一切措施14.小吳發現自己健身前后胖瘦對比的照片被用于某整形美容公司的廣告宣傳,這給小吳的日 常生活造成了困擾。該整形美容公司的行為侵犯了小吳的 ( )A. 肖像權 B.健康權 C.繼承權 D.生命權15.趙某因駕車闖紅燈被處以扣6分、罰款200元的處罰。據此判斷,趙某的行為屬于()A.違反道德行為 B.刑事違法行為 C. 行政違法行為 D. 民事違法行為二 、非選擇題(4小題,共30分)16.【 品味美好情感】材料一:李麗在1歲時患小兒麻痹癥,童年從未站起來過。40歲時再遭厄運,她下半 身完全癱瘓,從此與輪椅為伴。但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選擇了一條向社會傳播愛心之路。她創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網站“麗愛天空”,長期從事公益事業和青少年心 理教育工作。材料二:2024年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 米半決賽中,以9秒83 的成績成功闖入決賽并打破亞洲紀錄,成為中國首位闖入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運動員。他用 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向世界證明了中國速度。(1)李麗和蘇炳添身上有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3分)(2)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得美好的情感 (4分)17.【自信自強】材料一小剛在英語課上不敢舉手發言,擔心發音不標準被嘲笑。但在老師的鼓勵下,他 每天朗讀課文并錄音, 一個月后主動參與課堂演講,獲得了同學們的掌聲。材料二小華因意外失去右臂,但堅持游泳訓練,每天凌晨四點起床練習,最終在殘奧會 賽事中奪冠。(1)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說說我們應如何做自信自強的人。(4分)(2)說說個人自強與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的關系。(3分)18. 【學習核心思想理念】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 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1)上述規定內容不僅是民法典的要求,也是中華民族核心思想理念的體現,請你寫出兩 句體現誠信原則的名言名句。(4分)材料二、古人的智慧令人深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影響了中國數千年,在當今社會仍具有現實意義,值得我們去慢慢感悟、細細品味。為學習相關理念,小南摘抄 了以下名言名句。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 梁惠王上》②得民心者,可以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 —— 《為政九要》(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上述名言名句分別蘊含的核心思想理念,并談談你對這些核心思 想理念的理解。(4分)19. 【增強法治意識】材料一、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小陳遭遇高年級學生勒索,他不敢告訴別人也不敢報警, 心里既害怕又無助,對此同學們眾說紛紜。小倩:小陳,你越害怕、越不敢說,他們就會越欺負你!冬冬:小陳,你當時把錢給他們是對的,但要記住他們的長相,最好還能知道他們的住 址、姓名,事后再報警。(1) 根據同學們的發言,請你為大家總結,如果碰到類似遭遇,我們該怎樣做 (4分)材料二、在放學路上,小吳看到同學小陳遭社會不良青年李某的敲詐和毆打,便撥打110 報警,公安民警很快將李某抓獲。經審訊,李某原本也是一位好學生,自從沉迷于網絡游戲, 就經常出入營業性網吧。因無錢上網,便去敲詐。(2)李某的結局給我們什么警示 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應該怎樣做到嚴于律己。(4分)參考答案1.C 2.D 3.C 4.D 5.B6.A 7.C 8.A 9.B 10.D11.C 12.D 13.B 14.A 15.C16. (1)堅強的意志、積極樂觀的心態、奉獻精神、堅持不懈等(2)通過閱讀、與人交往、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等方式獲得美好的 情感17. (1)相信自己,勇于嘗試,不斷積累成功經驗;面對困難不退縮, 磨礪堅強意志,堅持不懈地努力(2)個人自強能為社會進步、國家發展提供動力;社會進步、國家發 展為個人自強創造更好的條件,二者相互促進18.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2)①蘊含的是尊老愛幼、推己及人的思想理念,強調要關愛自己的 長輩和晚輩,并將這種關愛推廣到他人身上;②蘊含的是以民為本的思 想理念,強調執政者要贏得民心,關注民眾的需求19. (1)保持冷靜,優先保護自身安全;記住對方的特征等信息;事后 及時告訴家長、老師或報警求助(2)警示:要增強法治意識,杜絕不良行為,避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 路。做法:樹立規則意識,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抵制不良誘惑,培養良 好的行為習慣;學會自我約束,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法治觀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