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怎樣進行科學探究【A層 基礎必會】考點一 科學探究的環節1.小明想知道自己脈搏跳動一次需要多長時間,由于脈搏跳動速度較快,一次跳動的時間難以直接測量,于是他打算“先測出自己1 min內脈搏跳動的次數,然后計算出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 )A.提出問題B.猜想與假設C.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D.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2.早晨,小強發現暖水瓶的瓶蓋打開后不冒“白氣”。他想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溫,這一環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得出結論 B.交流與合作C.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D.猜想與假設考點二 科學家如何進行科學探究3.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發現了單擺的 原理,在“探究單擺擺動周期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所采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每次讓一個因素 ,而讓其他因素 (后兩空均選填“改變”或“不變”)。 【B層 能力提升】4.不同物體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于是,他將幾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涂上不同顏色放在太陽底下,測出相同時間內物體升高的溫度。就“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這一環節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C.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D.交流與合作5.(多選) 如圖所示是一條細繩一端系一個小鐵塊做成的擺,小明用停表測出了這個擺的周期(周期是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后,想探究擺的周期與什么因素有關。他的猜想是:①與小鐵塊的質量有關,②與細繩的長短有關。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要驗證猜想①,需要保持小鐵塊的質量不變,改變細繩長度B.為了計時的準確,釋放小鐵塊與按動計時按鈕應該同時進行C.若測出擺動30個來回的時間,再算出擺的周期,可以減小誤差D.若沒有秒表,可以用脈搏細心地測定擺動的周期【C層 素養培優】6.在降落傘比賽活動中,小利將活動中的具體數據進行了記錄(如表所示),用于研究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請你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并回答問題。次 數 降落傘 的傘繩 長(m) 降落 傘的 形狀 降落傘 的面積 (m2) 降落 傘的 總質 量(g) 降落傘 釋放高 度(m) 降落 傘滯 留時 間(s)1 1 圓形 0.5 20 3 3.672 1 圓形 1 20 3 5.823 1 圓形 1 30 3 4.914 1 正方形 1 20 3 5.815 1.5 正方形 1 20 3 5.836 1.5 正方形 1 20 6 9.24同學們想: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這屬于科學探究的 環節。大家認為可能:①與降落傘的形狀有關;②與降落傘的面積有關;③與降落傘的繩長有關;④與降落傘的總質量有關。這屬于科學探究的 環節。 (2)分析數據2、3可知 。 (3)分析數據4、5可知 。 答案【A層 基礎必會】考點一 科學探究的環節1.小明想知道自己脈搏跳動一次需要多長時間,由于脈搏跳動速度較快,一次跳動的時間難以直接測量,于是他打算“先測出自己1 min內脈搏跳動的次數,然后計算出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C)A.提出問題B.猜想與假設C.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D.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2.早晨,小強發現暖水瓶的瓶蓋打開后不冒“白氣”。他想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溫,這一環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D)A.得出結論 B.交流與合作C.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D.猜想與假設考點二 科學家如何進行科學探究3.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發現了單擺的 等時性 原理,在“探究單擺擺動周期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所采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 ,每次讓一個因素 改變 ,而讓其他因素 不變 (后兩空均選填“改變”或“不變”)。 【B層 能力提升】4.不同物體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于是,他將幾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涂上不同顏色放在太陽底下,測出相同時間內物體升高的溫度。就“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這一環節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B)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C.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D.交流與合作5.(多選) 如圖所示是一條細繩一端系一個小鐵塊做成的擺,小明用停表測出了這個擺的周期(周期是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后,想探究擺的周期與什么因素有關。他的猜想是:①與小鐵塊的質量有關,②與細繩的長短有關。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D)A.要驗證猜想①,需要保持小鐵塊的質量不變,改變細繩長度B.為了計時的準確,釋放小鐵塊與按動計時按鈕應該同時進行C.若測出擺動30個來回的時間,再算出擺的周期,可以減小誤差D.若沒有秒表,可以用脈搏細心地測定擺動的周期【C層 素養培優】6.在降落傘比賽活動中,小利將活動中的具體數據進行了記錄(如表所示),用于研究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請你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并回答問題。次 數 降落傘 的傘繩 長(m) 降落 傘的 形狀 降落傘 的面積 (m2) 降落 傘的 總質 量(g) 降落傘 釋放高 度(m) 降落 傘滯 留時 間(s)1 1 圓形 0.5 20 3 3.672 1 圓形 1 20 3 5.823 1 圓形 1 30 3 4.914 1 正方形 1 20 3 5.815 1.5 正方形 1 20 3 5.836 1.5 正方形 1 20 6 9.24(1)同學們想: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這屬于科學探究的 提出問題 環節。大家認為可能:①與降落傘的形狀有關;②與降落傘的面積有關;③與降落傘的繩長有關;④與降落傘的總質量有關。這屬于科學探究的 猜想與假設 環節。 (2)分析數據2、3可知 在降落傘的繩長、形狀、面積、釋放高度都相同時,降落傘的總質量越大,降落傘滯留的時間越短 。 (3)分析數據4、5可知 降落傘的滯留時間和降落傘繩長無關 。 【點思路】物理學中對于多因素(多變量)的問題,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