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一節 運動和靜止【A層 基礎必會】考點一 機械運動1.(2024·煙臺期中)以下詩句描寫的現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B.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C.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D.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2.觀察不同時刻拍攝的甲、乙兩組照片(如圖所示),其中能判斷是飛機還是汽車在做機械運動的圖是 ,你判斷的依據是 。 考點二 參照物3.(2024·東營質檢)關于參照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作為參照物B.只有運動的物體才能作為參照物C.兩個物體相對靜止就是指兩個物體相對于地面都靜止D.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由于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果也可能不同4.(2024·泰安期末)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中“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句中描述的“輕舟”是運動的,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輕舟 B.船夫 C.山峰 D.船艙5.如圖所示,在收割工作中,聯合收割機和運輸谷物的車輛以同樣快慢、向相同方向前進。如果說運輸車內所裝的谷物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 )A.聯合收割機司機 B.空中下落的谷物C.前方田里的莊稼 D.天空飄著的白云6.低碳出行是節能環保的時尚運動。如圖所示是小萌同學騎自行車郊游的情景,看到路邊的樹向后退去,這是以 為參照物的;她說她自己是靜止不動的,她是以 為參照物的。 7.(2022·東營中考)2022年5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從科考基地成功上浮到海拔9 032米的高空,創造了大氣科學觀測海拔高度的世界紀錄。當通過收放纜繩控制浮空艇“駐空”懸停時,我們選擇的參照物是 。 考點三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8.(2024·濟南萊蕪區期末)如圖所示是兩位初中生放學路上發生的情景,學生和車里的司機以及乘客分別有不同的感受,對情景中的描述,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以樹木為參照物,汽車是靜止的B.以學生為參照物,汽車是運動的C.以汽車為參照物,乘客是運動的D.以乘客為參照物,司機是運動的9.如圖所示,空中加油機A正在對戰機B進行空中加油。為了確保飛行安全,在加油時加油機A和戰機B的飛行應“同步”。此時,加油機A相對于地面是 的,相對于戰機B是 的。 小明在觀看4×100米接力賽時,剛開始,小明發現運動員跑得飛快,小明是以 為參照物;進入接力區后,接力棒相對于地面是 的;接力的一瞬間,兩個交接的運動員是相對 的。 【B層 能力提升】11.有一位詩人曾寫下了這樣一首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其中“橋流水不流”這句應理解成其選擇的參照物是 ( )A.橋 B.人 C.水 D.地面12.(2024·東營質檢)小明在作文中寫道:我坐在奔馳的火車里,靜靠在椅背上,欣賞著窗外的景物,看到路旁的樹木迅速向后退去……其中“奔馳”“靜靠”“后退”所選用的參照物分別是 ( )A.火車、地面、椅背B.椅背、火車、地面C.地面、椅背、火車D.都是地面13.(多選)在田徑賽場上,為了及時捕捉賽事的精彩畫面和比賽細節,常采用先進的高速軌道攝像裝置,俗稱“電兔子”,就是一個可以在軌道上來回奔跑的載有高速攝像機的小車,它可以跟隨運動員一起運動并同步拍攝該運動員,從而實現拍攝完美的視覺畫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電兔子”為參照物,看臺上的觀眾是運動的B.以“電兔子”為參照物,被拍攝的運動員是靜止的C.以“電兔子”為參照物,被拍攝的運動員是運動的D.以看臺上的觀眾為參照物,比賽中的運動員是靜止的14.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船出游時曾寫下一首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其中“云不動”和“云與我俱東”分別是以 和 為參照物的。(均選填“榆堤”或“船”) 15.在我國古代小說《鏡花緣》里寫道:“去年一陣大風,把我家院內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籬笆外去。”說這句話的人和相信這句話的人在大風來前是以 為參照物的,在大風來后又是以 為參照物的。一般人不相信一口井會被吹到籬笆外去,是因為他們以 為參照物。 【C層 素養培優】16.(多選)(2024·煙臺質檢)觀光電梯的轎廂壁是透明的,游客可乘電梯觀看轎廂外的景物。若甲、乙兩人各乘一臺觀光電梯,甲看見樓房和乙都在勻速上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和乙一定都相對地面下降B.乙看見甲在勻速下降C.乙有可能相對地面下降D.甲有可能相對地面靜止17.(2024·淄博質檢)小高坐在出租車甲里,看到樓房在快速地向南后退,同時感覺路邊的另一輛出租車乙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樓房為參照物,出租車甲是運動的,出租車乙是靜止的B.以樓房為參照物,出租車甲是向南運動的C.以地面為參照物,小高是向北運動的答案【A層 基礎必會】考點一 機械運動1.(2024·煙臺期中)以下詩句描寫的現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D)A.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B.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C.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D.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2.觀察不同時刻拍攝的甲、乙兩組照片(如圖所示),其中能判斷是飛機還是汽車在做機械運動的圖是 乙 ,你判斷的依據是 相對于樹而言,飛機的位置變化,汽車的位置沒有變化 。 考點二 參照物3.(2024·東營質檢)關于參照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作為參照物B.只有運動的物體才能作為參照物C.兩個物體相對靜止就是指兩個物體相對于地面都靜止D.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由于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果也可能不同4.(2024·泰安期末)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中“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句中描述的“輕舟”是運動的,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C)A.輕舟 B.船夫 C.山峰 D.船艙5.如圖所示,在收割工作中,聯合收割機和運輸谷物的車輛以同樣快慢、向相同方向前進。如果說運輸車內所裝的谷物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A)A.聯合收割機司機 B.空中下落的谷物C.前方田里的莊稼 D.天空飄著的白云6.低碳出行是節能環保的時尚運動。如圖所示是小萌同學騎自行車郊游的情景,看到路邊的樹向后退去,這是以 自行車(或小萌自己) 為參照物的;她說她自己是靜止不動的,她是以 自行車 為參照物的。 7.(2022·東營中考)2022年5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從科考基地成功上浮到海拔9 032米的高空,創造了大氣科學觀測海拔高度的世界紀錄。當通過收放纜繩控制浮空艇“駐空”懸停時,我們選擇的參照物是 地面 。 考點三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8.(2024·濟南萊蕪區期末)如圖所示是兩位初中生放學路上發生的情景,學生和車里的司機以及乘客分別有不同的感受,對情景中的描述,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A.以樹木為參照物,汽車是靜止的B.以學生為參照物,汽車是運動的C.以汽車為參照物,乘客是運動的D.以乘客為參照物,司機是運動的9.如圖所示,空中加油機A正在對戰機B進行空中加油。為了確保飛行安全,在加油時加油機A和戰機B的飛行應“同步”。此時,加油機A相對于地面是 運動 的,相對于戰機B是 靜止 的。 10.小明在觀看4×100米接力賽時,剛開始,小明發現運動員跑得飛快,小明是以 跑道 為參照物;進入接力區后,接力棒相對于地面是 運動 的;接力的一瞬間,兩個交接的運動員是相對 靜止 的。 【B層 能力提升】11.有一位詩人曾寫下了這樣一首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其中“橋流水不流”這句應理解成其選擇的參照物是 (C)A.橋 B.人 C.水 D.地面12.(2024·東營質檢)小明在作文中寫道:我坐在奔馳的火車里,靜靠在椅背上,欣賞著窗外的景物,看到路旁的樹木迅速向后退去……其中“奔馳”“靜靠”“后退”所選用的參照物分別是 (C)A.火車、地面、椅背B.椅背、火車、地面C.地面、椅背、火車D.都是地面13.(多選)在田徑賽場上,為了及時捕捉賽事的精彩畫面和比賽細節,常采用先進的高速軌道攝像裝置,俗稱“電兔子”,就是一個可以在軌道上來回奔跑的載有高速攝像機的小車,它可以跟隨運動員一起運動并同步拍攝該運動員,從而實現拍攝完美的視覺畫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A.以“電兔子”為參照物,看臺上的觀眾是運動的B.以“電兔子”為參照物,被拍攝的運動員是靜止的C.以“電兔子”為參照物,被拍攝的運動員是運動的D.以看臺上的觀眾為參照物,比賽中的運動員是靜止的14.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船出游時曾寫下一首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其中“云不動”和“云與我俱東”分別是以 船 和 榆堤 為參照物的。(均選填“榆堤”或“船”) 15.在我國古代小說《鏡花緣》里寫道:“去年一陣大風,把我家院內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籬笆外去。”說這句話的人和相信這句話的人在大風來前是以 籬笆 為參照物的,在大風來后又是以 籬笆 為參照物的。一般人不相信一口井會被吹到籬笆外去,是因為他們以 地面 為參照物。 【C層 素養培優】16.(多選)(2024·煙臺質檢)觀光電梯的轎廂壁是透明的,游客可乘電梯觀看轎廂外的景物。若甲、乙兩人各乘一臺觀光電梯,甲看見樓房和乙都在勻速上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C)A.甲和乙一定都相對地面下降B.乙看見甲在勻速下降C.乙有可能相對地面下降D.甲有可能相對地面靜止【點思路】樓房靜止在地面上不動,以此展開運動情況的推斷。17.(2024·淄博質檢)小高坐在出租車甲里,看到樓房在快速地向南后退,同時感覺路邊的另一輛出租車乙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以樓房為參照物,出租車甲是運動的,出租車乙是靜止的B.以樓房為參照物,出租車甲是向南運動的C.以地面為參照物,小高是向北運動的D.以出租車乙為參照物,出租車甲是向北運動的【點思路】樓房在地面上靜止不動,以此作為參照判斷其他物體的運動情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