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蘭州五十八中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高一物理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共4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第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5分,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在其軌跡曲線上某一點的加速度方向()A,與物體在這一點時所受合力方向垂直B.為通過該點的曲線的切線方向C.與物體在這一點的速度方向垂直D.與物體在這一點的速度方向不共線2.2022年4月16日,我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東風著落場平安著陸。載人飛船在主降落傘牽引下向地面勻速下降,此過程中飛船的機械能()A,增加B不變C.減少D.無法判斷·3。跳臺滑雪運動員從平臺末端a點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滑出,在空中運動一段時間后落在斜坡上b點,不計空氣阻力,則運動員在空中飛行過程中()人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動能的改變量總是相同的B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動量的改變量總是相同c在下落相等高度的過程中,動量的改變量總是相同的D.在下落相等高度的過程中,位移的改變量總是相同的4.下列各圖是反映汽車(額定功率為P)從靜止開始勻加速啟動,最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其加速度、牽引力、功率隨速度變化的圖像和速度時間圖像,其中不正確的是()在5。將一質量為m的物體分別放在地球的南、北兩極點時,該物體的重力均為mg0:將該物體放在地球赤道上時,該物體的重力為mg.假設地球可視為質量均勻分布的球體,半徑為R,已知引力常量為G,則由以上信息可得出()A.g0小于gB.地球的平均密度為334πGRC地球的質量為歡D.地球自轉的角速度為0=g0-8R6.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A、B兩點間靜置有一質量為M、半徑為R的均勻材質半圓槽,其圓心O在AB中垂線上。從槽左邊緣處由靜止釋放一質量為m的小球,最終半圓槽和小球都靜止,且小球靜止在半圓槽最低點。在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高一物理A.半圓槽和小球系統的機械能守恒B.半圓槽和小球系統的動量守恒C.半圓槽和小球系統增加的內能為mgR7777777777777D.小球最終靜止的位置在AB的中垂線上7.如圖1所示,一個物體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1=0時刻,物體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在0到。時間內物體的加速度隨時間1的變化規律如圖2所示。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處處相等。則()A,時刻,力F等于0B.在0到。時間內,力F大小恒定7i717777C.在0到,時間內,合力的沖量大小。ma4圖22圖1D.在0到。時間內,物體的速度逐漸變小8.圖示,從某高度處水平拋出一小球,經過時間1到達水平地面時,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0,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0,A.小球在1時間內的水平位移為tan 0B.小球水平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coseC.若只增大小球拋出時的高度,則日變大D.若只增大小球的初速度,則平拋運動的時間變長9.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順利進入地月轉移軌道,正式開啟月球之旅。相較于“嫦娥四號”和“嫦娥五號”,本次的主要任務是登陸月球背面進行月壤采集并通過升空器將月壤轉移至繞月運行的返回艙,返回艙再通過返回軌道返回地球。設返回艙繞月運行的軌道為圓軌道,半徑近似為月球半徑。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表面的。,月球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好,關于1返回艙在該繞月軌道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其相對于月球的速度大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B.其相對于月球的速度小于地球第一字宙速度C.其繞月飛行周期約為地球上近地圓軌道衛星周期的巨倍D。其繞月飛行周期約為地球上近地圓軌道衛星周期的}倍10。如圖所示,在粗糙水平臺階上有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在A點,彈簧處于自然狀態時其右端位于臺階右邊緣0點.臺階右側固定了圓弧擋板,圓弧半徑=1m,圓心為0,P為圓弧上的一點,以圓心O為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OP與x軸夾角(n)53°(sin53°-0.8).用質量m=2kg的小物塊,將彈簧壓縮到B點后由靜止釋放,小物塊最終水平拋出并擊中擋板上的Px/m點.物塊與水平臺階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0.5,B0間的距離s=0.8m,g取10m/s2,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塊離開0點時的速度大小為1.5msYy/mB。彈簧在B點時具有的彈性勢能為10.25JC.改變彈簧的彈性勢能,擊中擋板時物塊的最小動能為10√5JD.改變彈簧的彈性勢能,物塊做平拋運動,可能垂直落到擋板上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