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2 物態變化象五年(2021-2025)中考(一年模擬)物理真題分類匯編,研真題,明考向。為了進一步配合廣大師生復習備考,21教育重磅推出《(2021-2025)五年中考真題和一年模擬分類匯編》系列。本套資料設計科學,根據地區試題匯編,按照知識點構成情況,將試題分解組合,全面呈現各學科知識點在五年中考和一年模擬題中的考查情況,是考生掌握當地中考命題動向、熟悉中考考查方式、復習備考不可或缺的精品資料!1.(2025 揚州)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春天,草葉上出現露珠,是凝華現象B.夏天,打開冰箱門有“白氣”產生,是升華現象C.秋天,出現大霧,是液化現象D.冬天,走進溫暖的室內眼鏡片變模糊,是汽化現象2.(2025 蘇州)如圖所示,用鑷子取幾塊干冰放入瓶中,將氣球套在瓶口。干冰因 變為氣態,使氣球逐漸變大,同時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在瓶底形成白霜。(填物態變化名稱)3.(2025 蘇州)小華利用實驗室的自來水,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1)圖甲中溫度計的示數為 ℃;(2)水溫升高到90℃開始計時,6分鐘后水沸騰,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水在沸騰前,溫度升高;沸騰時,溫度 ;(3)小華還想探究沸騰的水能否將試管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她取了同樣的自來水倒入試管,利用圖丙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水溫升高到85℃開始計時,得到溫度和時間的數據如表。請你根據數據分析:試管中水的最終溫度 (高于/等于/低于)沸點,試管中的水 沸騰。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溫度/℃ 85 89 92 95 97 98 98 984.(2025 揚州)小明發現冰塊在不同飲料中熔化快慢不同,決定探究影響冰塊熔化快慢的因素。(1)相同的0℃的冰塊在某液體中熔化得快,說明相同時間內,冰塊在該液體中吸收的熱量 (選填“多”或“少”)。(2)若將兩個相同的0℃的冰塊分別放入水和濃鹽水中,所受浮力分別為F水、F鹽水,與液體接觸面積分別為S水、S鹽水,則F水 F鹽水,S水 S鹽水。(3)為探究冰塊熔化快慢與接觸面積的關系,下列兩個方案;應選用方案 。方案一:如圖1、2,取兩個相同的0℃的冰塊,一塊直接放入水中,另一塊豎切成4小塊放入相同的水中,記錄冰塊完全熔化的時間分別為t1、t2。方案二:如圖3、4、在裝滿相同溫度的水和濃鹽水的玻璃杯中,分別放入相同的0℃的冰塊,蓋上杯蓋使冰塊保持浸沒,記錄冰塊完全熔化的時間分別為t3、t4。(4)①采用方案一進行實驗,發現t2<t1,得出的結論是 。②采用方案二進行實驗,發現t3≠t4,得出的結論是 。(5)在用方案二進行實驗前,小明根據“向積雪的公路上撒鹽,鹽能盡快地融雪”,預測冰塊在濃鹽水中熔化得更快,他的推理是否正確? ,請說明理由: 。5.(2024 鹽城)據《天工開物》記載,可從朱砂礦石中提煉水銀(液態汞)。如圖所示,給密閉鍋內的朱砂礦石加熱,就會在倒扣的鍋壁上布滿水銀。在倒扣鍋壁上形成水銀的物態變化是( ?。?br/>A.凝固 B.凝華 C.液化 D.汽化6.(2024 無錫)如圖所示,密封的錘形玻璃泡內裝有少量碘顆粒,碘的熔點約為114℃。打開電吹風熱風擋對玻璃泡加熱,溫度約為60℃,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玻璃泡內彌漫著紫紅色的碘蒸氣,停止加熱,冷卻后玻璃泡內又出現碘顆粒。關于這個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加熱時,碘顆粒熔化 B.冷卻時,碘蒸氣凝固C.加熱時,碘顆粒升華 D.冷卻時,碘蒸氣液化7.(2024 宿遷)2024年春節期間,我國部分地區下起了“凍雨”,“凍雨”是下落的雨滴結成的冰形成的,這一過程中的物態變化是( ?。?br/>A.凝華 B.凝固 C.液化 D.熔化8.(2024 南京)水循環中蘊含著豐富的物態變化過程。下列現象中屬于液化的是( )A.(1)(3) B.(1)(4) C.(2)(3) D.(2)(4)9.(2024 常州)盆栽養護應遵循“土壤含水不澆水,土壤干時要澆水”的原則。春季,小明自制“土壤含水顯示儀”,探測花盆內土壤是否含液態水。如圖所示,中午將試管倒插入土壤深處,傍晚發現試管內上端出現水珠,說明土壤含液態水。從土壤含液態水到試管內出現水珠,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br/>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C.先升華后液化 D.先升華后凝華10.(2024 連云港)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下面四幅圖中,操作正確的是( ?。?br/>A. B. C. D.11.(2024 鎮江)小李用圖1所示裝置觀察水的沸騰,正確實驗并采集數據后,繪制出如圖2所示的圖像。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水沸騰時溫度保持100℃不變 B.水面上方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C.8~10min內水不需要吸收熱量 D.杯口的“白氣”是蒸發形成的12.(2024 蘇州)據記載,唐朝時省油燈已在四川地區出現。瓷質燈體如碗狀,腹部有中空夾層,可通過注水孔向夾層裝水,碗內有油和燈芯,如圖所示。燃燈前,向注水孔緩慢注入冷水,讓 及時排出。燃燈時, 吸收燃燒產生的熱量后不斷蒸發,使燈碗和燈油 較低,燈油蒸發速度 ,以達到省油的目的。13.(2024 徐州)當紙上打印的文字有錯誤時,墨粉很難用普通橡皮擦除。有一種“激光橡皮”,發射激光到錯誤文字上,固態墨粉顆粒很快直接消失。請你解釋激光橡皮的原理: 。14.(2024 連云港)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當水沸騰時,觀察到燒杯內產生大量氣泡并不斷上升,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將 (選填“逐漸變小”“逐漸變大”或“不變”)。沸騰時繼續吸熱,水的溫度 。實驗中,有三組同學選用同樣規格的溫度計,測量水的沸點卻不同,同學猜想可能是溫度計本身的差異引起的。為了驗證同學的猜想,你的操作方法是 。15.(2024 泰州)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小明發現不用電冰箱也能做出冰淇淋。他向碗內倒入適量的牛奶、冰淇淋粉,不斷攪拌碗中的液體,同時向碗內撒入干冰粉末,很快冰淇淋就做成了。該過程中,干冰迅速升華從周圍物體 ,使碗內液體變成冰淇淋;同時碗內外產生大量白霧,這是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 而形成的。16.(2024 無錫)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電熱水壺中裝有適量的水,閉合開關加熱。當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為 ℃,玻璃片下表面出現小水珠,這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停止加熱,水不能繼續沸騰,這說明沸騰時需要 。17.(2024 常州)密封的錘形玻璃泡內有少量碘顆粒。如圖所示,將玻璃泡浸入熱水中,玻璃泡內碘顆粒逐漸消失、同時出現紫紅色碘蒸氣,這是 (物態變化名)過程,需要 (吸/放)熱。將玻璃泡從水中取出后,碘蒸氣逐漸消失、同時出現碘顆粒,這是 (物態變化名)過程。18.(2024 蘇州)觀察水的沸騰實驗(1)按圖甲組裝器材,使用大試管可以適當縮短實驗時間,也可以更好地觀察水沸騰前后 的變化。用酒精燈加熱,水溫達到88℃時開始讀數,每隔1min記錄一次,第3min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讀數為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水溫/℃ 88 90 92 96 98 98 98 98(2)用表中數據在圖丙上作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3)由圖可知,水的沸點為 ℃;(4)為研究沸點與氣壓的關系,用抽氣打氣兩用氣筒、橡皮塞等組裝成如圖丁所示裝置。用氣筒 (抽氣/打氣),觀察到水再次沸騰,記錄此時的 ,多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19.(2024 泰州)小明和小華進行“觀察水的沸騰”實驗。(1)組裝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時,應根據 的位置固定鐵棒A的位置。(2)當水溫上升到90℃后,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記入表格,直到水沸騰并持續一段時間為止。若第3min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其讀數是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溫度/℃ 90 91 92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3)第8min后,小明發現水中會產生大量的氣泡,且不斷上升、變大(如圖丙),最終到達水面后破裂開來。導致氣泡體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4)第12min后撤去酒精燈,水還能繼續沸騰一小會兒,這是因為石棉網的 仍然比燒杯和水高。(5)小明和小華根據各自的實驗數據,在同一張坐標紙上分別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丁所示,比較可知小華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較長。為縮短加熱時間,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多選)。A.減少水的質量 B.增大酒精燈的火力 C.給燒杯加蓋子20.(2024 淮安)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1)圖甲中溫度計的使用存在的錯誤是 。除溫度計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2)圖乙中的圖 表示水沸騰前的情況。(3)圖丙是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畫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水沸騰時溫度的特點是 。(4)在加熱過程中,為了縮短加熱時間,將燒杯中的水倒掉一部分后繼續加熱,直至水沸騰。圖丁中加熱過程中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可能正確的是 。21.(2024 南通)學校文藝演出時,為渲染氣氛,老師將一些干冰放入水中,舞臺上瞬間彌漫了大量“白霧”,同學們對此很好奇。(1)“白霧”是什么?大家討論后認為“白霧”是小水滴和二氧化碳,不是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依據是 。(2)“白霧”中的小水滴是怎么形成的?同學們提出了兩種猜想。猜想1: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猜想2:杯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①為驗證猜想1,小明取3小塊相同的干冰片,一片輕放在水面上,另外兩片分別放在漂浮的塑料片和硬紙片上,現象如圖甲,說明猜想1是 的。②為驗證猜想2,小華先用溫度計測出放入干冰前杯中水的溫度t1,如圖乙所示,t1為 ℃,用電子秤測出杯子和水的總質量m1;再測出 杯子和水的總質量m2及水的溫度t2,發現m2<m1、t2<t1。小華據此判斷小水滴來自杯中的水,但不贊同猜想2,因為干冰升華時,不可能導致大量的水汽化。小華的判斷得到大家的認可,理由是 。(3)小水滴是怎樣形成的?小芳查閱資料了解到干冰在水中升華釋放氣體時,會產生劇烈振蕩,把干冰附近的水擊碎成微小水滴,形成“霧化”的效果。①為驗證這一觀點,小芳在三個相同的杯內分別放入溫度、體積相同的水或食用油,取三份等量的干冰,兩份直接放入水和油中,另一份用紗布包裹起來放入水中,現象如圖丙。比較 兩圖,證明這一觀點是正確的。②列舉一個日常生活中支持這一觀點的現象或設備: 。22.(2024 揚州)如圖所示,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小組發現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高于100℃,于是對此進行探究。(1)小華猜想:可能是實驗室中氣壓高于1個標準大氣壓導致的。她應該選用 (填測量工具)進行測量驗證。(2)小麗猜想:可能是因為蓋了硬紙板,增大了水面上方氣壓,提高了水的 。要驗證猜想,應 ,進行實驗驗證。(3)小明猜想:可能是溫度計不準確導致的。要驗證猜想,請簡述做法: 。(4)小芳猜想:可能是由于水蒸氣溫度高于100℃導致的。她的猜想是否合理?請說明理由: 。23.(2023 宿遷)“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關于節氣中物質狀態的形成說法正確的是( )A.“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D.“小雪”,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24.(2023 南通)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與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br/>A.灑水降溫——熔化吸熱 B.冰袋冷敷——升華吸熱C.蒸汽熨燙——液化放熱 D.干冰保鮮——凝華放熱25.(2023 揚州)夏天,打開冰箱門時,門附近會出現“白氣”,它所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凝華26.(2023 蘇州)衛星發射時,火箭點火升空剎那間,可看到發射平臺升騰起大量白霧,這是噴水系統同步將大量的水噴撒到平臺上所致。該過程涉及的物態變化是( ?。?br/>A.僅液化 B.僅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27.(2023 鎮江)能用紙鍋燒開水嗎?小華帶著疑問進行了如圖的實驗探究。她驚奇地發現:水真的能燒開!對實驗分析正確的是( ?。?br/>A.水燒開時水中的氣泡是液化形成的B.水面上方的“白氣”是汽化形成的C.水燒開時紙鍋底部溫度低于水的溫度D.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故紙沒燒著28.(2023 泰州)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吸熱現象的是哪一組( ?。?br/>①初春:冰雪消融 ②盛夏:灑水降溫 ③深秋:濃霧彌漫 ④嚴冬:寒霜遍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9.(2023 鹽城)人們常在衣柜里放置一些樟腦丸。隨著時間的推移,樟腦丸越來越小,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衣柜中充滿了樟腦丸的氣味,說明分子是 的。30.(2023 常州)如圖甲所示為水的沸騰實驗裝置,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為 ℃。此時大氣壓 標準大氣壓。31.(2023 淮安)冬季,教室窗戶玻璃上出現一層水霧,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水霧出現在窗戶玻璃的 側;搓手取暖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內能的。32.(2023 無錫)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冰 熱量,溫度升高。當冰開始熔化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為 ℃,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計的示數 ,由此可知,冰屬于晶體。33.(2023 淮安)某興趣小組利用一次性紙杯研究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裝置如圖甲所示。(1)實驗中,應使用酒精燈的 焰對紙杯加熱。加熱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的水溫為 ℃。(2)當水溫升高到90℃后,每隔30s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將記錄的數據繪制成如圖丙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沸騰時水的溫度特點為 。(3)水沸騰時有大量氣泡產生,此時氣泡中的主要成分是 。(4)取下溫度計,繼續加熱,在水燒干之前紙杯沒有被燒壞,主要原因是水沸騰需要 ,使紙杯的溫度低于著火點。34.(2023 宿遷)小明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水的沸騰特點”。(1)組裝實驗裝置時,要保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應先調整 (選填“燒杯”或“溫度計”)的位置;(2)實驗中,水溫升到90℃開始,每隔1min讀一次溫度并記入表格,第3min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讀數是 ℃;時間/min 0 1 2 3 4 5 6水的溫度/℃ 90 92 94 98 98 98(3)由實驗數據可知,水在沸騰時的溫度特點是 ;(4)觀察到氣泡如圖丙所示,這是水沸騰 (選填“前”或“時”)的現象。實驗結束后撤去酒精燈,水還能繼續沸騰一小會,這說明水沸騰時不需要吸熱,這種判斷是否正確: 。35.(2023 南通)小明在廚房燉湯,向沸騰的湯中加入鹽,湯瞬間沸騰得更劇烈了。在跟同學討論后,大家對水加鹽后的變化,提出了豐富的猜想:猜想1:鹽水的沸點比水低;猜想2:鹽水的比熱容比水小。為驗證猜想,小明用兩只同型號的電水壺,分別裝入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鹽水和水,同時加熱,用溫度傳感器測出它們的溫度并記錄在下表中。T/min 0 1 2 3 4 5 6 7 8t鹽水/℃ 32 50 65 79 89 98 99.8 99.8 99.8t水/℃ 32 48 62 75 84 92 98 99.3 99.3小明描點作出水的溫度t水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小紅、小亮用其他型號電水壺進行上述實驗,實驗現象與小明相似。(1)根據表中數據,請在圖中描點作出鹽水溫度t鹽水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鹽水和水加熱過程中溫度變化的共同特點是 。(2)實驗中,鹽水的沸點是 ℃。小明認為鹽水沸點低于100℃,所以猜想1是正確的;小紅認為鹽水的沸點比水高,所以猜想1是錯誤的。你贊同誰的觀點? 。(3)進一步分析數據和圖像可知,猜想2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判斷的依據: 。(4)小亮分析表中數據認為“水加鹽后能更快沸騰”,你覺得他的說法是否可靠?請說明理由 。36.(2023 連云港)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實驗裝置的安裝順序是 (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圖示燒杯中水的溫度為 ℃。燒杯口出現的“白氣”是 現象,此過程需要 。(3)沸騰過程中撤去酒精燈,你觀察到燒杯中水的現象是 。37.(2023 蘇州)圖甲中,試管裝有適量碎冰,用酒精燈對燒杯中足量的水進行加熱,用溫度計測量不同時刻溫度值,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1)甲圖中溫度計示數為 ℃;(2)根據圖乙可知冰屬于 (晶體/非晶體);(3)de階段試管中水 (正在/沒有)沸騰。38.(2022 連云港)下列關于物態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A.冬天水面結冰是凝固現象 B.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熔化現象C.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升華現象 D.皮膚上涂一些酒精感到涼快是液化現象39.(2022 鹽城)冬天打開裝有熱水的保溫杯杯蓋,杯口處出現“白霧”,形成“白霧”的物態變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升華 D.凝華40.(2022 常州)如圖所示為西漢時期的熊足青銅鼎??脊艑W家打造了一個仿制品進行實驗:鼎內裝較多水、蓋上向外凸起的鼎蓋、閉合鎖扣,鼎下堆放干柴燃燒,當鼎外為1標準大氣壓時,鼎內的水在120℃沸騰,因此該鼎被譽為“古代高壓鍋”。下列事實中,不能導致“鼎內的水在120℃沸騰”的是( ?。?br/>A.鼎蓋厚實自重較大B.鼎蓋與鼎體結合處平整,密封性好C.鎖扣給鼎蓋施加向下的壓力D.鼎內所裝水的質量較大41.(2022 鎮江)下列優美的詩詞中,加點字涉及的物態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br/>A.天接云濤連曉霧 B.瀚海闌干百丈冰C.霜重鼓寒聲不起 D.露濕叢蘭月滿庭42.(2022 淮安)如圖所示,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采用24節氣倒計時,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八怠惫潥獾絹恚愤叢菽靖街粚影咨乃?,霜形成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br/>A.升華 B.凝華 C.熔化 D.液化43.(2022 無錫)暑假里,小明從電冰箱的冷凍室內拿出一根棒冰,發現包裝紙上有一層“霜”;撕開包裝紙后,棒冰冒出“白氣”。關于這些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霜”的形成需要吸熱C.“白氣”是棒冰升華形成的 D.“白氣”的形成需要吸熱44.(2022 揚州)詩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中,風聲是由空氣 產生的,雨是由高空的水蒸氣遇冷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河水結冰需要 (選填“吸熱”或“放熱”)。45.(2022 常州)1標準大氣壓下,冰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小于/等于/大于)水凝固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冰熔化過程中所需環境溫度 (小于/等于/大于)水凝固過程中所需環境溫度。46.(2022 泰州)勤勞的小華發現家里電水壺中水燒開了,就將水灌入保溫瓶,水未能灌滿保溫瓶,她塞好瓶塞沒走多遠,就聽到“嘭”一聲,轉身看到:瓶塞被噴在空中,瓶口還冒著“白氣”,瓶塞被噴出過程中的能量轉化與汽油機的 沖程中的能量轉化相同;“白氣”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此過程需 熱量。47.(2022 南通)學校開展“家務勞動我來做”活動。同學們積極響應。(1)小芳用抽氣機對裝被子的密封袋抽氣,這是利用 的作用減小袋內體積。浴室里的鏡子模糊不清,小芳擦干水珠后又能看清自己,因鏡子發生的是 反射。(2)小紅發現,雞翅用油炸比用水煮熟得快。因為油炸時油的 比水高,她測得家里每天用米480g,米的體積為400cm3,米的密度約為 g/cm3;她還發現米與水質量比按1:1煮的飯更可口,則米與水的體積比為 。48.(2022 宿遷)小明發現夏天汽車從陰涼的地下車庫開出后,車窗玻璃常會上霧,可以擦車窗玻璃的 (選填“內側”或“外側”)除霧,霧是由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形成的,此過程要 (選填“放出”或“吸收”)熱量;如圖所示車輛開出時,車庫門口道閘緩慢升起,道閘屬于 杠桿(選填“省力”或“費力”)。49.(2022 南京)用圖甲所示實驗裝置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實驗。(1)圖甲中,按規范要求,實驗前應先調節鐵圈 (填數字)的高度。(2)某小組實驗過程中,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為 ℃,圖丙是該小組做的水的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象,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是 。(3)另外兩組同學測得水的沸點分別為96℃和100℃,他們猜想這是由于各組所用溫度計刻度有偏差造成的。為驗證此猜想,最便捷的方法是,用三個小組的溫度計 (選填“依次”或“同時”)測出同一杯熱水的溫度。50.(2022 南通)實驗小組用圖甲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水溫使用精密溫度計測量(圖中未顯示)。(1)安裝實驗裝置時調節石棉網的高度,使用酒精燈火焰的 給水加熱;(2)從水溫達到90.0℃開始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溫,直到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時間/min 1 2 3 4 5 6 7溫度/℃ 92.5 94.8 96.9 98.2 98.8 99.0 99.0(3)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乙中描點畫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4)觀察可知,水沸騰時溫度 ,水的沸點是 ℃;(5)水沸騰時上升的氣泡越來越大,請對此作出解釋 。51.(2022 蘇州)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所用器材有鐵架臺、燒瓶、溫度計、秒表、石棉網等。(1)在安裝如圖甲的裝置時,要保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應先固定 (a/b/c)的位置;(2)實驗中,從水溫升到90℃開始,每隔1min讀一次溫度并記入表格,第2min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讀數為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水的溫度/℃ 90 92 96 98 99 99 99(3)由實驗數據可知,水的沸點為 ℃;(4)實驗完成后熄滅酒精燈,將燒瓶從鐵架臺上取下。拿橡皮塞塞緊瓶口,用冷水噴灑瓶底(如圖丙),里面的水 沸騰。52.(2021 鹽城)詩人陸游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河水結冰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凝固 B.液化 C.凝華 D.熔化53.(2021 徐州)醫生給病人檢查口腔時,常將一把帶柄的金屬小鏡子放在酒精燈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氣( ?。?br/>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凝華54.(2021 南京)以下描述中“變多”、“變少”的過程,吸熱的是( ?。?br/>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5.(2021 常州)中國科興疫苗須保存在低于8℃的環境中。夏季,運輸過程中為監測疫苗溫度是否超標,應在冷藏箱內放置圖中所示的溫度計 。在接收點,為正確讀數,驗收人員 (能/不能)把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讀數,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表明疫苗 (安全/不安全)。56.(2021 徐州)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沸騰時水中有大量氣泡產生,氣泡內的氣體主要是 ,此時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為 ℃。要讓水持續沸騰,能不能停止加熱? 。57.(2021 蘇州)如圖是鋪在青藏鐵路凍土區路基兩側的“熱棒”示意圖,它能對路基進行主動降溫,保持路基凍土不熔化。在熱棒內封裝有一定量的氨,棒內下端的氨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汽化/液化),熱棒應采用 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熱棒的工作效率。58.(2021 南京)取20g冰,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冰熔化特點”實驗。(1)冰由﹣10℃到﹣5℃吸收熱量 J,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 。[c冰=2.1×103J/(kg ℃)](2)試管內冰全部熔化后,持續加熱,試管內水 (選填“能”或“不能”)沸騰。59.(2021 淮安)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觀察水的沸騰現象。時間t/min 0 1 2 3 4 5 6 7 8溫度T/℃ 90 92 94 96 98 98 98 98(1)在安裝器材確定B鐵圈位置時 (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酒精燈。(2)第4min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是 ℃。小明發現,溫度計玻璃外殼有水霧,原因是水蒸氣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3)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中水的沸點為 ℃,沸騰過程中溫度 。(4)水沸騰時,某一氣泡由A處上升至B處,請在圖丙中大致畫出氣泡在B處的大小情況。(5)實驗中,能量從火焰傳遞給水,卻無法從水自動傳遞給火焰,是因為能量的轉移具有 。60.(2021 揚州)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1)實驗室提供了一塊比燒杯口稍大的圓形硬紙板,甲、乙兩名同學分別在硬紙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將溫度計通過小孔插入燒杯內的水中。如圖所示,剪裁合適的是 ,理由是 。(2)在燒杯中倒入約80℃的水,提高了水的初溫,從而 。水沸騰后持續加熱幾分鐘并繼續測溫,會發現 。(3)如圖所示,水沸騰后,甲同學移走酒精燈,繼續觀察;乙同學繼續加熱,觀察燒杯中的水和試管中的水。他們的目的都是探究 。一.選擇題(共11小題)1.(2025 姜堰區二模)2011年3月10日南京上空出現如圖所示的圈圈。經調查,圈圈是兩架飛機在高空盤旋飛行時,發動機排出的濕熱氣流與高空冷空氣相遇后形成的白色霧氣組成,形成白色霧氣的過程所對應的物態變化是( )A.蒸發 B.熔化 C.液化 D.凝固2.(2025 洪澤區一模)下面的幾種現象中,屬于凝華的是( ?。?br/>A.春天,冰河解凍 B.夏天的清晨,露珠附著在草葉上C.秋天的早上,白霧彌漫在空氣中 D.冬天的早晨,霜附著在枯草葉上3.(2025 泗陽縣二模)圖甲為我國古代的“節能燈”——“省油燈”,圖乙為其部分剖面示意圖。向燈盞夾層內注水,有助于減慢油的蒸發,達到省油的目的。關于“省油燈”減慢油蒸發的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降低油的溫度B.減小油的表面積C.減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D.降低了油的沸點4.(2025 海州區二模)無論是嚴冬還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調的房間窗戶玻璃表面,有時會出現小水珠。下列關于這一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無論冬夏,小水珠總是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B.無論冬夏,小水珠總是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冬天,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5.(2025 句容市校級一模)關于生活中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食品保鮮的時候會用到干冰,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②用冰箱制作冰棒,發生了凝固放熱的現象③冷凍的牛排表面的霜是水蒸氣吸熱凝華而成的④燒開水的時候,壺口的“白氣“是水汽化吸熱形成的水蒸氣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6.(2025 雨花臺區三模)水煎包是東營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澤金黃,一面焦脆,三面嫩軟,皮薄餡大,香而不膩。在水煎包的制作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水煎包“香氣四溢”,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②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黃色,是因為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低③木柴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④往熱鍋內倒入水會產生大量的“白氣”,“白氣”是水汽化形成的⑤鍋蓋不斷被水蒸氣頂起而發生“跳動”,此時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鍋蓋的機械能A.①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7.(2025 蘇州模擬)習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彰顯出我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江河、湖、海、濕地、森林和草原等在調節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關于降雨和地球水循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地表水和海水放出熱量后,汽化成水蒸氣B.部分上升的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會液化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氣流時吸收熱量,凝華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過程中放出熱量,熔化成雨水8.(2025 無錫模擬)下列現象形成的過程中,吸收熱量的是( ?。?br/>9.(2025 海安市校級模擬)用如圖甲的兩套相同裝置,分別對相等質量的固體M、N加熱。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乙,在35min內M物質從固體熔化成了液體,N物質始終是固體。關于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水浴法讓被加熱物體受熱均勻B.N的部分數據可能是捏造的C.M的沸點是80℃D.N可能是晶體10.(2025 沭陽縣二模)如圖所示,天氣較冷時,戴近視眼鏡的人佩戴口罩,眼鏡鏡片容易變模糊,當他進入溫暖的房間后,鏡片又變清晰,下列與“變清晰”原理相同的是( ?。?br/>A.冬天汽車尾氣管冒“白氣”B.衣柜樟腦丸“變小”C.西嶺雪山樹枝上的“霧凇”D.教室里的積水“消失”11.(2025 沛縣一模)“玉階生白露”“人跡板橋霜”,關于水蒸氣遇冷形成露和霜的說法正確的是( )A.露的形成是汽化 B.露的形成需要吸熱C.霜的形成是升華 D.霜的形成需要放熱二.填空題(共10小題)12.(2025 靖江市一模)在剛剛結束的卡塔爾足球世界杯中主裁判使用固體泡沫噴霧劑來輔助任意球的判罰,這種特制的速褪固體泡沫噴霧劑噴出一條白色直線,防守隊員不可以越界(如圖),幾分鐘后白色直線會“神奇”地自動消失,不會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體污漬。這條白色直線消失的過程中發生了 (填寫物態變化名稱),該過程中 熱量。13.(2025 泗陽縣一模)在1標準大氣壓下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對物質A加熱,燒杯上方有“白氣”出現,是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記錄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b所示,已知物質A的熔點為38℃,沸點為149℃,則圖象中T1= ℃,T2= ℃,t2時刻試管中物質A處于 態。14.(2025 梁溪區一模)真空冷凍干燥是目前最先進的食品脫水干燥技術之一,主要程序為:先將新鮮食品冷凍至零下幾十攝氏度,然后將冷凍的食品放入真空的環境中,食品中固態水迅速消失。上述過程中,食品中的水經歷的物態變化是先 后 。15.(2025 漣水縣一模)2020年3月24日夜到25日凌晨,重慶市主城區出現了一次罕見的冰雹天氣。關于冰雹(如圖)的成因是這樣的:冰雹是在對流云所形成的積雨云中形成,當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增大,直到因其重量增加面下降,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亦會吸附周圍的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之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凝結成冰粒又不斷凝結變大,直到因自身重量而下落,若降到地面時未融化解成水則仍呈固態的冰?;虮ⅰ?br/>請根據以上材料,寫出一個物理現象以及它包含的物理知識(不得與示例重復),示例:物理現象:水滴凝結成冰粒;物理知識:凝固現象。物理現象: ;物理知識: 。16.(2025 蘇州模擬)在物理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小紅在兩只相同的燒杯中倒入體積相等的食用油和溫水。她先將干冰放入油中,干冰沉底后,觀察到油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干冰完全消失后,燒杯中油的體積并未發生變化,這說明干冰在油中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名稱),用手觸摸杯底,感覺到很涼,說明 ;接下來,將干冰放入溫水中,干冰沉底后,觀察到水中有大量氣泡產生,杯子上方產生大量“白氣”,這個“白氣”的主要成分是 (選填“小水珠”或“水蒸氣”);水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氣”,油杯上方沒有出現大量“白氣”,這兩個對比實驗可以說明“白氣”的初始物質主要來自于 (選填“杯內”或“杯外”)。17.(2025 揚州三模)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楊梅,一會兒表面就出現了一層白霜,它是空氣中的 遇到冰冷的楊梅 形成的,該過程需要 熱量。18.(2025 寶應縣二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出色制冷作用的液氮被廣泛應用在食品和醫療行業。在常壓下,液氮的沸點約為﹣196℃,因此在常溫下的液氮會發生 (填寫物態變化的名稱)現象,迅速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達到制冷的效果目的;如圖所示,是火爆全網的“網紅液氮冰淇淋”,冰淇淋周圍彌漫著大量的“白氣”,這些“白氣”的實質是浮在空氣中的 (選填“水蒸氣”或“小水珠”)。19.(2025 工業園區二模)我國自“天宮課堂”推出以來,已成功舉行了四次太空授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如圖所示,在《太空“冰雪”實驗》中,用沾了結晶核的毛根觸碰過飽和乙酸鈉溶液形成的液體球,液體球迅速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熱乎乎的,這是因為此過程中會 熱量。宇航員在飛船外工作時,不能直接對話,原因是 。20.(2025 廣陵區校級模擬)春節期間,我們常會看到民間藝人在制作“糖面”。他先讓白糖顆粒熔化成糖漿,然后用勺舀起糖漿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繪制出各種精美的圖案,糖漿 成了如圖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畫”(填寫物態變化名稱);白糖在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由此可知,白糖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1.(2025 無錫一模)如圖所示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打鐵花”。演出時師傅先在空曠場地搭建一個棚子,并利用熔爐將罐子里的鐵屑 (填寫物態變化,下同)成鐵汁;接著表演者用花棒將高溫的鐵汁擊打到棚上形成數米高的鐵花,鐵水與空氣接觸后在空中 成細小的鐵顆粒落到地面。三.解答題(共2小題)22.(2025 吳江區二模)閱讀短文,回答文后的問題。制動液汽車制動液俗稱剎車油,汽車剎車時,駕駛員踩踏板通過剎車管內的制動液把壓力傳遞到剎車塊,剎車塊和車輪上的鼓輪摩擦,靜止車輪轉動,制動時,因摩擦產生的熱量會使制動液溫度升高,如果溫度過高,達到沸點,制動液就會產生大量氣體,造成制動失靈。制動液的沸點在遇潮吸水后會下降,因此國家規定制動液沸點不得低于140℃.要測量制動液的沸點,可以取適量制動液和一個質量為m1的銅塊放入加熱容器,加熱至沸騰后,把銅塊取出立即放入一個裝有水的保溫杯中,保溫杯中水的質量為m2、溫度為t1,等銅塊和水的溫度相同后,再測出水溫t2,若從取出銅塊到測出水溫過程散失的熱量為Q,銅的比熱容為c1,水的比熱容為c2,就可以計算得到制動液的沸點,下表為某種制動液的含水量和對應的沸點。含水量/% 0 1 2 3 4 5 6沸點/℃ 210 180 158 142 132 124 120(1)剎車時制動液溫度會升高,這是通過 方式增加了制動液的內能。(2)制動液沸點的表達式為t= 。(3)利用表格中給出的數據,在坐標圖中作出沸點與含水量的關系圖象。(4)當含水量達到 時,這種制動液就必須更換。23.(2025 沛縣模擬)酒精燈的火焰能點燃紙,那么能用如圖所示的紙做的小鍋在酒精燈上燒開水嗎?請試一試,并說明其中的道理(紙的著火點約為190℃,酒精燈外焰的溫度約為800℃)。四.實驗探究題(共5小題)24.(2025 惠山區三模)某科技小組為了比較“泡沫塑料和棉花的保溫性能”,用大燒杯、小燒杯、溫度計、熱水等器材進行實驗。把小燒杯放進大燒杯中,在兩個燒杯之間塞滿保溫材料,將質量初溫都相同的熱水倒入小燒杯中,蓋好插有溫度計的蓋子。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蓋子上有水珠是因為發生了 現象;(2)根據實驗數據,在方格紙上畫出了圖甲裝置中的熱水溫度與時間的圖象,并描出了乙裝置中的熱水溫度與時間的坐標點;①請在方格紙上,將乙裝置中的熱水溫度與時間的圖象補充完整;②根據圖像可知,保溫性能好的材料是 ,理由是: ;(3)分析圖象,可知當時的室溫為 ;(4)由表可知,本次實驗應選用測溫物質為 的溫度計。測溫物質 凝固點/℃ 沸點/℃水銀 ﹣39 357酒精 ﹣117 7825.(2025 鼓樓區三模)做“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1)小明和小紅一起用圖甲裝置實驗,他們組裝的儀器存在一處錯誤,該錯誤是 ;(2)圖乙中 (選填“①”或“②”)所示的現象表示水正在沸騰;(3)如圖丙,同學們進行了進一步實驗。當大燒杯中的水不斷沸騰時,小試管中的水 (選填“會”或“不會”)沸騰。26.(2025 雨花臺區三模)如圖所示,圖甲、圖乙分別是“觀察水的沸騰”和探究“冰的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小明將這兩個實驗進行對比研究,圖丙、圖丁是實驗后畫出的圖像。(1)兩個實驗裝置用到的共同的測量工具有 和秒表;(2)由圖像丙可知冰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3)通過實驗并結合圖丙、圖丁的圖像可知: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的共同特點是 ;(4)為了拓展研究,小明在實驗時往水中加了適量鹽,在相同的條件下,獲得了與其他同學不同的沸點值。為了探究鹽水的濃度與沸點的關系,同學們通過實驗得出不同濃度的鹽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數據記錄如下:鹽水的濃度/% 0 2 4 6 8 10 12 14沸點/℃ 100.0 100.3 100.6 101.0 101.3 101.6 102.0 102.3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當鹽水濃度增大時其沸點會 ;根據以上探究得到的結果,煮食物時要想讓湯汁盡快沸騰,最好選擇 (選填“先”或“后”)放鹽。27.(2025 京口區校級模擬)小明和小華都選用如圖甲所示的同一裝置完成“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1)組裝實驗裝置時,對于盛水的燒杯和測水溫的溫度計,應先調整 (燒杯/溫度計)的位置;(2)水沸騰時,①水中產生大量氣泡,氣泡不斷上升且 (變大/變小),到達水面破裂;②繼續加熱,水的溫度 (升高/降低/不變);(3)實驗過程中兩位同學分別繪制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兩位同學圖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4)水沸騰后,將水倒入燒瓶,發現水停止沸騰。用橡皮塞塞住燒瓶口并將其倒置,如圖丙所示,向燒瓶底部澆冷水,發現水重新沸騰了。這是因為澆冷水后瓶內氣壓減小,水的沸點 (升高/降低/不變)。28.(2025 常熟市校級二模)在探究冰熔化的實驗過程中,假設試管內的物體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相同的熱量。(1)要對試管中的冰均勻加熱,應采用甲、乙兩圖所示裝置中的 圖所示裝置。(2)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此時冰的溫度是 ℃。(3)實驗中同學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出了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丁所示,分析圖像可知:①冰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其內能 ,溫度 ;②圖丁中線段AB和線段CD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該物質在兩種物態下 不同。(4)試管內所有冰熔化完后,繼續實驗,當燒杯內的水沸騰時試管內的水 沸騰(選填“會”或“不會”)。五年真題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A、草葉上出現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A錯誤;B、夏天,打開冰箱門有“白氣”產生,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B錯誤;C、秋天,出現大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C正確;D、冬天,走進溫暖的室內眼鏡片變模糊,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鏡片液化形成小水滴附著在鏡片上導致的,故D錯誤。故選:C。2.【考點】凝華的概念及現象;升華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干冰是固態二氧化碳,在常溫常壓下會直接由固態變為氣態,這個過程叫升華。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使瓶子周圍空氣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由氣態變為固態小冰晶,附著在瓶底,這個過程叫凝華。故答案為:升華;凝華。3.【考點】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圖像分析和數據處理;溫度計的讀數.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1)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故讀數為88℃;(2)水沸騰時的特點是繼續吸熱溫度不變;(3)液體沸騰的兩個條件為:達到沸點,繼續吸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后,燒杯中的水溫保持水的沸點不變,由圖乙可知水的沸點為99℃;分析表中數據可知,試管中水的最終溫度為98℃(可能原因是試管中水吸收的熱量等于散失的熱量,導致試管中水溫不變),低于實驗時水的沸點,所以試管中的水不會沸騰。故答案為:(1)88;(2)不變;(3)低于;不會。4.【考點】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版權所有【專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應用能力.【解答】(1)相同的0℃的冰塊在某液體中熔化得快,說明相同時間內,冰塊在該液體中吸收的熱多;(2)冰塊在水和濃鹽水中均處于漂浮狀態,根據漂浮條件,浮力等于重力。由于冰塊相同,重力相等,故浮力相等F1= F2;濃鹽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阿基米德公式可知,浮力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排開液體的體積(V 排)越小。因此,冰塊在濃鹽水中浸入液體的體積更小,與液體的接觸面積(S)也更小;(3)探究熔化快慢與接觸面積的關系時,需控制液體種類、溫度等變量相同,僅改變接觸面積。方案一將冰塊切分,增大了接觸面積,符合控制變量法;(4)方案一中,切分后的冰塊接觸面積更大,完全熔化時間更短(t2<t1),說明接觸面積增大加速了熔化,故結論為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冰塊與液體的接觸面積越大,熔化速度越快;方案二中,水和濃鹽水的性質不同(如密度、熔點等),導致熔化時間不同(t3≠t4),說明液體種類影響熔化速度,故結論為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冰塊熔化快慢與液體的種類有關;(5)向積雪撒鹽后,積雪的熔點降低,使得積雪在低于 0℃的環境中也能熔化;同理,當冰塊放入濃鹽水中時,濃鹽水會降低冰的熔點,使冰塊在相同溫度下更易達到熔化條件,因此熔化速度更快。這與“撒鹽融雪”的原理一致,即通過降低熔點來加速冰的熔化過程。故答案為:(1)多;(2)=;>;(3)方案一;(4)①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冰塊與液體的接觸面積越大,熔化速度越快;②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冰塊熔化快慢與液體的種類有關;(5)正確;向積雪撒鹽后,積雪的熔點降低,使得積雪在低于 0℃的環境中也能熔化;同理,當冰塊放入濃鹽水中時,濃鹽水會降低冰的熔點,使冰塊在相同溫度下更易達到熔化條件,因此熔化速度更快。5.【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給密閉鍋內的朱砂礦石加熱,就會在倒扣的鍋壁上布滿水銀,這說明礦石中的水銀由液體變成氣體,即先汽化,氣態的水銀蒸汽遇冷變成液態水銀,即發生液化。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6.【考點】凝華的概念及現象;升華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理解能力.【解答】AC、加熱時,熱風溫度約為60℃,這個溫度低于碘的熔點,故碘不會發生熔化,而碘由固態直接轉變成氣態,此過程是升華現象,故A錯誤,C正確;BD、冷卻時,碘蒸氣凝華成固態,故BD錯誤故選:C。7.【考點】凝固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應用能力.【解答】凍雨滴降落過程中,遇到溫度低于0℃的物體迅速凍結成冰,是液態直接變為固態屬于凝固現象。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8.【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1)冰的形成是從液態變為固態,屬于凝固現象;(2)露的形成是從氣態變為液態,屬于液化現象;(3)霧的形成是從氣態變為液態,屬于液化現象;(4)霜的形成是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屬于凝華現象。綜上可知,(2)(3)屬于液化現象。故選:C。9.【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汽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理解能力.【解答】試管上端出現水珠,是因為土壤中的水先通過汽化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達試管內上端后遇冷液化出現的結果。故發生的物態變化為“先汽化后液化”。故選:A。10.【考點】溫度計玻璃泡的位置;溫度計的使用.版權所有【專題】基本儀器的使用專題;理解能力.【解答】A、溫度計不能接觸容器壁,故A錯誤;B、溫度計不能接觸容器底部,故B錯誤;C、玻璃泡完全浸入液體,故C正確;D、玻璃泡沒有完全浸入液體,故D錯誤;故選:C。11.【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沸騰的特點;沸點及氣壓影響液體沸點.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A.由圖象知,水在第6min開始沸騰,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此時水的沸點是98℃,故A錯誤;B.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而實驗中水的沸點是98℃,則水面上方的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故B正確;C.由圖象知,水在8~10min內是沸騰狀態,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故C錯誤;D.杯口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D錯誤。故選:B。12.【考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燃燈前,向注水孔緩慢注入冷水,讓空氣及時排出。因為水的蒸發吸熱,可以使油的溫度較低,減小油的蒸發,達到省油的目的。故答案為:空氣;水;溫度;減小。13.【考點】升華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解答】有一種“激光橡皮”,發射激光到錯誤文字上,固態墨粉顆粒很快直接消失,是固態的墨粉顆粒直接變為氣態,升華了。故答案為:升華。14.【考點】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水沸騰時,可以觀察到燒杯內產生大量氣泡并不斷上升,在上升過程中,氣泡逐漸變大;水沸騰后,繼續吸熱,溫度不變;將三組同學所用的三支溫度計一起放進同一杯沸騰的水中(繼續加熱),待示數穩定后,看讀數是否一樣。故答案為:逐漸變大;不變;將該三支溫度計放入同一杯沸水中進行觀察。15.【考點】升華的吸熱特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分析、綜合能力.【解答】該過程中,干冰迅速升華從周圍物體吸熱,使碗內液體變成冰淇淋;同時碗內外產生大量白霧,這是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故答案為:吸熱;液化。16.【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溫度計的讀數;沸騰的條件.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理解能力.【解答】從圖示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此時溫度計的示數為98℃;玻璃片下表面出現小水珠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停止加熱,水不能繼續沸騰,這說明沸騰時需要吸熱。故答案為:98;液化;吸熱。17.【考點】凝華的概念及現象;升華的吸熱特點.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理解能力.【解答】玻璃泡內碘顆粒消失、出現紫紅色碘蒸氣,是從固態到氣態的升華過程,升華需要吸熱;而碘蒸氣逐漸消失、同時出現碘顆粒,是從氣態到固態的凝華過程。故答案為:升華;吸;凝華。18.【考點】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探究題;熱和能;獲取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使用大試管可以適當縮短實驗時間,也可以更好地觀察水沸騰前后氣泡變化;圖中溫度計分度值為1℃,則讀數為94℃。(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逐個描點畫出圖象如下:(3)由圖可知,當水溫達到98℃之后就不再變化,所以水的沸點是98℃。(4)打氣時,燒瓶內的氣壓增大,沸騰的水不再沸騰;用氣筒向外抽氣,則燒瓶內的氣壓減小,水的沸點隨之降低,因此水又重新開始沸騰,記錄此時的沸點溫度,多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沸點隨著氣壓的減小而降低。故答案為:(1)氣泡;94;(2)見解答圖;(3)98;(4)抽氣;沸點溫度;沸點隨著氣壓的減小而降低。19.【考點】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探究水沸騰時實驗器材的組裝順序;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圖像分析和數據處理;縮短液體沸騰實驗加熱的時間的方法;溫度計的讀數.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酒精燈使用時要用外焰加熱,故安裝器材時先點燃酒精燈,確定好鐵圈的位置,再依次向上安裝器材,根據溫度計玻璃泡的位置固定鐵棒A的位置。(2)根據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可知,第3min時溫度計的示數為93℃。(3)水在沸騰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使氣泡體積變大,最后破裂。(4)因為撤去酒精燈后,石棉網的溫度仍高于水的沸點,水能繼續吸收到熱量,因此能夠繼續沸騰一小會。(5)為了縮短加熱時間,可采取的措施有:減小水的質量(或提高水的初溫)、增大酒精燈的火力(用酒精燈火焰的外焰加熱)、給燒杯加蓋子,減少熱量散失,故選:ABC。故答案為:(1)溫度計玻璃泡;(2)93;(3)水的內部汽化;(4)溫度;(5)ABC。20.【考點】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定性思想;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理解能力.【解答】(1)如圖甲所示,錯誤的地方是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壁;實驗中每隔一段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所以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秒表;(2)圖乙中a圖氣泡上升變小,是沸騰前的現象,b圖氣泡上升變大,是沸騰時的現象;(3)分析圖象可知: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4)當實驗完成了一半時,將燒杯中的水倒掉了一部分,此時水溫低于沸點,再繼續加熱時,由于水量減少,所以升溫比一開始要更快,最后水達到沸點;綜上所述,水溫的變化規律是:先上升,再突然有一小段下降,再快速上升,直至沸騰;故D圖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秒表;(2)a;(3)吸收熱量,溫度不變;(4)D。21.【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控制變量法;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白霧”主要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其依據是小水滴看得見,而水蒸氣、二氧化碳氣體是透明的,人眼看不見;(2)①漂浮的塑料片和硬紙片可減慢杯中水的蒸發,減少水蒸氣的產生,則放入干冰后產生的白霧少,而三者上方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幾乎是相同的,因此,白霧不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即猜想1錯誤;②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讀數為26℃;為判斷水蒸氣是否來于杯內的水,應比較干冰升華前后杯內水的質量是否變化,所以需要測出干冰升華結束后杯子和水的總質量m2及水的溫度t2;因干冰升華需要吸熱,使水溫下降,所以不可能導致大量水吸熱汽化;(3)①A、C實驗中,干冰都放在水中,干冰直接放入水中時,會產生大量白霧;而用紗布裹著的干冰產生的白霧很少,因此,比較A、C兩圖可證明是干冰把附近的水擊碎成微小水滴,形成“霧化”的效果;②日常生活中支持這一觀點的現象:瀑布前有大量水霧;對應的設備有:霧炮車、超聲波霧化器、噴霧器等。故答案為:(1)小水滴看得見,而水蒸氣、二氧化碳氣體看不見;(2)①錯誤;②26;干冰升華結束后;干冰升華需要吸熱,使水溫下降,不可能導致大量水吸熱汽化;(3)①A、C;②現象:瀑布前有大量水霧;設備:霧炮車、超聲波霧化器、噴霧器等。22.【考點】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用氣壓計檢測周圍環境的氣壓;(2)水的沸點還與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水的沸點越高;去掉硬紙板,觀察水沸騰后的溫度,與蓋了硬紙板水的溫度進行比較,可以驗證;(3)拿一個標準溫度計和此溫度計一起放入水中,觀察兩個溫度計的示數是否相同,可得出此溫度計的示數是否準確;(4)溫度計的玻璃泡浸沒在水中,主要與水接觸,而水沸騰時釋放出來的水蒸氣在水面上方,所以水蒸氣的溫度不影響溫度計的示數,故小芳猜想不合理。故答案為:(1)氣壓計;(2)沸點;去掉硬紙板,觀察水沸騰后的溫度;(3)拿一個標準溫度計和此溫度計一起放入水中,觀察兩個溫度計的示數;(4)不合理,溫度計的玻璃泡浸沒在水中,主要與水接觸,而水沸騰時釋放出來的水蒸氣在水面上方,所以水蒸氣的溫度不影響溫度計的示數。23.【考點】自然界中的物態變化;液化的概念及現象;升華的概念及現象;凝華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A、雨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錯誤;B、露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B正確;C、霜是固態的小冰晶,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屬于凝華現象,故C錯誤;D、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屬于凝華現象,故D錯誤。故選:B。24.【考點】凝華的放熱特點;熔化的概念及現象;熔化的吸熱特點;汽化的概念及現象;汽化的吸熱特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液化的放熱特點;升華的概念及現象;升華的吸熱特點.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A、灑水降溫是利用了水蒸發時需要吸熱的性質,故A錯誤;B、冰袋冷敷是利用冰袋中的冰熔化吸熱,故B錯誤;C、蒸汽熨燙是利用水蒸氣遇冷液化時會放出熱量,故C正確;D、干冰保鮮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的性質來保證食物等處于低溫環境中,故D錯誤。故選:C。25.【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理解能力.【解答】冰箱門附近會出現“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選:C。26.【考點】汽化的概念及現象;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點火升空時,高溫的火焰噴射到水池里時,水吸熱發生劇烈的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白氣”,此過程放熱。故選:D。27.【考點】沸點及氣壓影響液體沸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沸騰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A、水燒開時水中的氣泡是水變為水蒸氣形成的,是汽化現象,故A錯;B、水面上方的“白氣”是水燒開時產生的大量熱的水蒸氣遇到外界較冷的空氣液化形成的,故B錯;C、水沸騰過程中仍需要從紙鍋底部吸收熱量,因熱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或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所以水燒開時紙鍋底部溫度高于水的溫度,故C錯;D、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并且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所以紙鍋沒有燃燒,故D正確。故選:D。28.【考點】熔化的概念及現象;汽化的概念及現象;液化的概念及現象;升華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熱和能;理解能力.【解答】①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熔化過程,熔化吸熱;故①符合題意;②盛夏:灑水降溫是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是汽化過程,汽化吸熱,故②符合題意;③深秋:濃霧彌漫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小水珠,是液化過程,液化放熱,故③不符合題意;④嚴冬:寒霜遍野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的小冰晶,是凝華過程,凝華放熱,故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29.【考點】升華的概念及現象;分子的熱運動.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分子熱運動、內能;應用能力.【解答】放在衣櫥里的樟腦丸,時間久了會變小直到消失,這是樟腦丸吸熱由固態直接變成了氣態,發生了升華現象;衣服也會透出淡淡的樟腦的氣味,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答案為:升華;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30.【考點】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理解能力.【解答】由圖乙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為98℃;水在標準大氣壓時的沸點為100℃,此時水的沸點低于標準氣壓時的沸點,所以此時大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故答案為:98;低于。31.【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分子熱運動、內能;理解能力.【解答】冬季,教室窗戶玻璃上出現一層水霧,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發生液化形成的,是由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發生的,所以在玻璃的內表面;搓手取暖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的。故答案為:液化;內;做功。32.【考點】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版權所有【解答】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燒杯內水的溫度高于冰的溫度,冰會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由圖可知,溫度計示數剛好在0刻度線處,示數為0℃;在熔化過程中溫度計的示數不變,由此可知,冰屬于晶體,符合晶體熔化特點。故答案為:吸收;0;不變。33.【考點】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圖像分析和數據處理;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酒精燈外焰的溫度最高,所以加熱時應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線上方,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66℃;(2)圖丙所示的圖像中,水沸騰時圖線變得平直,溫度不再上升,因此水在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3)當水沸騰時,水中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發出大量的水蒸氣,所以氣泡內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4)因為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并且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所以紙杯沒有燃燒。故答案為:(1)外;66;(2)溫度保持不變;(3)水蒸氣;(4)吸熱。34.【考點】停止加熱繼續沸騰的原因;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因為實驗中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且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接觸到容器的底部,所以需要先調整燒杯。(2)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刻線往上示數越大,說明是零上,所以讀數為96℃。(3)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持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4)圖丙中氣泡往上越來越大,說明水蒸氣含量越來越多,所以說明是沸騰時的氣泡圖像。不正確,因為撤去酒精燈,由于石棉網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繼續吸熱,所以水不會立即停止沸騰,不能說明水沸騰時不需要吸熱。故答案為:(1)燒杯;(2)96;(3)持續吸熱,溫度不變;(4)時;不正確,因為撤去酒精燈,由于石棉網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繼續吸熱,所以水不會立即停止沸騰,不能說明水沸騰時不需要吸熱。35.【考點】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探究題;控制變量法;分析、綜合能力;實驗基本能力;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描點作出鹽水的溫度t鹽水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下圖所示:由圖像可知,鹽水和水加熱過程中溫度變化的共同特點:當溫度較低時,隨著加熱的進行,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當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2)根據表中數據可知鹽水的沸點是99.8℃;同樣得出水的沸點是99.3℃,鹽水的沸點比水高,所以猜想1是錯誤的,贊同小紅的觀點;(3)觀察圖像可知水和鹽水的質量和初溫相同,當加熱相同的時間時,水和鹽水吸收的熱量相同,比較鹽水和水的溫度,水升高的溫度比鹽水小,由c可知,鹽水的比熱容小于水的比熱容,所以,猜想2是正確的。(4)不可靠,為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應進行多次實驗,通過一次實驗得出結論,實驗結論不可靠。故答案為:(1)見解答圖;當溫度較低時,隨著加熱的進行,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當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2)99.8;小紅;(3)正確;水和鹽水的質量和初溫相同,當加熱相同的時間時,水和鹽水吸收的熱量相同,比較鹽水和水的溫度,水升高的溫度比鹽水小,由c可知,鹽水的比熱容小于水的比熱容;(4)不可靠,為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應進行多次實驗,通過一次實驗得出結論,實驗結論不可靠。36.【考點】停止加熱繼續沸騰的原因;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探究水沸騰時實驗器材的組裝順序.版權所有【解答】(1)為了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安裝實驗儀器時,需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安裝順序;(2)從圖可以看出,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其示數為97℃;“白氣”是高溫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3)撤去酒精燈,石棉網上還有一定的余熱,水不會立即停止沸騰,沸騰過程需要不斷吸收熱量,過了一會隨著吸熱的停止,水停止沸騰。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2)97;液化;放熱;(3)水沒有立即停止沸騰,過了一會水停止了沸騰。37.【考點】沸騰的特點;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探究固體熔化時的實驗數據以及圖像處理.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液面位置在0℃以下,示數為﹣4℃;(2)根據圖乙可知,冰在0℃時熔化,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所以,冰屬于晶體;(3)根據圖乙可知,結合液體沸騰的特點,de階段試管中水與燒杯中的水溫度相同,沒有溫度差,試管中水不能吸收熱量,所以,試管中水沒有沸騰。故答案為:(1)﹣4;(2)晶體;(3)沒有。38.【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升華的概念及現象;凝固的概念及現象;汽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A、冬天水面結冰,由液態變成固態,是凝固現象,故A正確;B、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華現象,故B錯誤;C、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液化現象,故C錯誤;D、皮膚上涂一些酒精感到涼快是汽化現象,故D錯誤。故選:A。39.【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白霧”是液態小水珠,是從保溫杯口出來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確。故選:B。40.【考點】沸點及氣壓影響液體沸點;沸騰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定性思想;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理解能力.【解答】A、鼎蓋厚實自重較大,可以使鼎內的氣壓升高,水的沸點升高,能導致“鼎內的水在120℃沸騰”,故A不合題意;B、鼎蓋與鼎體結合處平整,密封性好,不易漏氣,可以使鼎內的氣壓升高,水的沸點升高,能導致“鼎內的水在120℃沸騰”,故B不合題意;C、鎖扣給鼎蓋施加向下的壓力,鼎蓋不易推開,可以使鼎內的氣壓升高,水的沸點升高,能導致“鼎內的水在120℃沸騰”,故C不合題意;D、鼎內所裝水的質量較大,不能使鼎內的氣壓升高,不能導致“鼎內的水在120℃沸騰”,故D符合題意。故選:D。41.【考點】凝固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理解能力.【解答】A、霧是水蒸氣從氣態變為液態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故A錯誤;B、冰是由水變成冰的過程,是凝固現象,故B正確;C、霜是水蒸氣遇冷變成的小冰晶,是凝華過程,凝華放熱,故C錯誤;D、露是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是液化過程,液化放熱,故D錯誤。故選:B。42.【考點】自然界中的物態變化;升華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定性思想;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理解能力.【解答】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的固態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43.【考點】升華的吸熱特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升華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AB、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在棒冰表面凝華形成的冰晶,此過程放出熱量,故A正確,B不正確;CD、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過程放出熱量,故CD不正確。故選:A。44.【考點】凝固的放熱特點;凝固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應用能力.【解答】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風聲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雨是由高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河水結冰是液態水變為固態冰的凝固現象,凝固放熱。故答案為:振動;液化;放熱。45.【考點】熔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理解能力.【解答】標準大氣壓下,冰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不變,為0℃,水凝固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不變,為0℃,所以兩者溫度相同;冰熔化過程中需要繼續吸熱,所以所需環境溫度大于0℃,水凝固過程中需要繼續放熱,所以所需環境溫度小于0℃。故答案為:等于;大于。46.【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液化的放熱特點;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分子熱運動、內能;比熱容、熱機、熱值;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暖水瓶內的水蒸氣將瓶塞沖起,水蒸氣會對塞子做功,將水蒸氣的內能會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此過程與汽油機的做功沖程類似,在做功沖程中也是燃氣的內能轉化為活塞的機械能。(2)瓶塞被噴在空中,水蒸氣對瓶塞做功,水蒸氣的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液化成大量的小水滴,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白氣”,液化需要放出熱量。故答案為:做功;液化;放出。47.【考點】沸點及氣壓影響液體沸點;鏡面反射.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密度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1)塑料袋內的空氣被抽出一部分后,但袋內的空氣減少,從而使袋內的空氣壓強減小,外界的大氣壓強要高于袋內的氣壓,在外界大氣壓強的作用下,塑料袋被壓扁;浴室里的鏡子蒙上一層小水珠后,就無法看清鏡中像,這是因為發生了漫反射;擦干水珠后又能看清自己,是因為此時光在鏡子上發生了鏡面反射。(2)油炸食物比水煮食物熟得快,這是因為油的沸點比水高;ρ1.2g/cm3;根據ρ得V,。故答案為:(1)大氣壓;(2)鏡面;(2)沸點;(2)1.2;(3)5:6。48.【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液化的放熱特點;杠桿的分類.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簡單機械;理解能力.【解答】夏天,車外水蒸氣溫度較高,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會放熱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液化放熱;車庫門口道閘,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答案為:外側;液化;放出;費力。49.【考點】縮短液體沸騰實驗加熱的時間的方法;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應用能力.【解答】(1)因為外焰溫度最高,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根據外焰高度先確定鐵圈2的位置;(2)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且在90℃~100℃之間,所以溫度值為92℃。水沸騰后的特點是:吸收熱量且溫度不變;(3)在一標準大氣壓下,同一杯水的沸點是100℃,最便捷的方法是,用三個小組的溫度計同時測出同一杯熱水的溫度。故答案為:(1)2;(2)92;保持不變;(3)同時。50.【考點】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圖像分析和數據處理;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探究水沸騰實驗沸騰前后氣泡的狀態.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酒精燈火焰為: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所以用外焰加熱,可以減少燃料的消耗。(3)圖像縱軸為溫度,橫軸為時間,根據表中數據,在圖乙中描點,再用圓滑的曲線連接,如圖所示:(4)水沸騰特點:不斷吸熱,溫度不變。根據表格可知,水的沸點即水沸騰時的溫度為99.0℃。(5)在沸騰過程中,氣泡周圍的水不斷汽化形成水蒸氣進入氣泡,且液體壓強隨深度的減小而減小,所以水沸騰時上升的氣泡越來越大。故答案為:(1)外焰;(3)(4)不變;99;(5)在沸騰過程中,氣泡周圍的水不斷汽化形成水蒸氣進入氣泡,且液體壓強隨深度的減小而減小。51.【考點】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探究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1)在安裝如圖甲的裝置時,要保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應從下向上固定實驗器材的位置,因此應先固定鐵圈a的位置;(2)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所以溫度計的讀數為94℃;(3)由表格中數據知,從5到7分鐘,水的溫度保持99℃不變,因此水的沸點是99℃;(4)由圖可知,用冷水噴灑瓶底,只會降低水的溫度,不能減小上方氣體的壓強,因此此時水的沸點不變,而水的溫度降得更低,故水不能再次沸騰。故答案為:(1)a;(2)94;(3)99;(4)不能。聲明:試題解析著作權屬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日期:2052.【考點】凝固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應用能力.【解答】河水結冰是液態水變為固態冰的凝固現象。故選:A。53.【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當冷的小鏡子進入到溫暖且水蒸氣較多的口腔中時,口腔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鏡上,使人看不清楚成像的情況,也就無法確定病情??疽豢镜哪康氖翘岣哏R子的溫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使醫生看清楚牙齒的情況。故選:B。54.【考點】升華的概念及現象;熔化的概念及現象;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①金屬盤下的水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液化放熱;②燒杯內的冰變小,是冰的熔化現象,熔化過程吸熱;③推動活塞乙醚變多,是氣體乙醚的液化現象,液化放熱;④碘粒變少是碘的升華現象,升華吸熱。吸熱的是②④,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55.【考點】溫度計讀數時玻璃泡要在被測液體中;溫度計的使用.版權所有【專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應用能力.【解答】(1)由題可知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環境中,即保存的環境溫度不能超過8℃;甲溫度計是普通溫度計,乙溫度計的構造類似于體溫計;根據溫度計的構造特點,溫度升高后水銀柱升高,不會再降下去,可以測定最高溫度,故應在冷藏箱內放置溫度計乙。(2)乙溫度計可以離開被測物體讀數,但外界溫度高,溫度計示數會升高,故驗收人員不能把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讀數。(3)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為5℃。根據疫苗存放要求需保存在低于8℃的環境中,表明疫苗安全。故答案為:乙;不能;安全。56.【考點】沸騰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水沸騰時,水由液態變為氣態,故氣泡內的氣體主要是水蒸氣;因為液體沸騰時要不斷吸收熱量,所以要讓水持續沸騰,不能停止加熱;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其示數為100℃。故答案為:水蒸氣;100;不能。57.【考點】汽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裝在熱棒下端的液態氨在路基溫度升高時會汽化,從路基內部吸熱,使路基溫度降低,凍土就不會熔化。熱棒應采用導熱性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熱棒的工作效率。故答案為:汽化;導熱性。58.【考點】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版權所有【專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比熱容、熱機、熱值;應用能力.【解答】(1)冰的變化溫度:Δt=﹣5℃﹣(﹣10℃)=5℃,則20g冰在此過程中吸收的熱量:Q吸=c冰mΔt=2.1×103J/(kg ℃)×20×10﹣3kg×5℃=210J。因為冰是晶體,所以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 不變。(2)試管內冰全部熔化后,持續加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后,盡管不斷吸熱但燒杯中的水溫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點溫度不變,試管中的水從大燒杯中吸熱,溫度達到水的沸點后,就和燒杯中的水的溫度一樣,就不能從燒杯中繼續吸熱,所以試管中的水不能沸騰。故答案為:(1)210;不變。(2)不能。59.【考點】探究水沸騰實驗沸騰前后氣泡的狀態;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由于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需先根據點燃的酒精燈外焰的高度固定B的高度;(2)圖可知,溫度在0℃以上,分度值為1℃,示數為97℃;溫度計玻璃外殼有水霧,原因是水蒸氣發生液化而來的;(3)由表中數據可知,水的溫度保持在98℃不變,所以水的沸點為98℃;(4)沸騰是在水的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周圍的水變為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匯集在氣泡中,使氣泡越來越大,如圖所示:(5)實驗中,熱只能自發地由酒精燈的火焰傳遞給水,卻不會反過來傳遞,說明能量的轉移具有方向性。故答案為:(1)需要;(2)97;液化;(3)98;不變;(4)如上圖所示;(5)方向性。60.【考點】縮短液體沸騰實驗加熱的時間的方法;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探究題;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乙同學在紙板邊緣剪孔,放入溫度計后,溫度計的玻璃泡會接觸到燒杯側壁,從而導致測量溫度不準確,故剪裁合適的是甲同學;(2)提高水的初溫,從而縮短了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水沸騰后持續加熱并繼續測溫,會發現溫度保持不變;(3)甲同學移走酒精燈,水無法持續吸熱,沸騰停止,而乙同學繼續加熱,燒杯中的水持續吸熱,能繼續沸騰,但試管內水的溫度始終和燒杯內水的溫度相同,沒有溫度差,無法熱傳遞,因此試管內的水無法持續吸熱,故不沸騰,因此他們的目的都是探究水沸騰時是否需要持續吸熱。故答案為:(1)甲;乙同學剪裁的孔會讓溫度計玻璃泡碰到燒杯壁;(2)縮短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溫度保持不變; (3)水沸騰時是否需要持續吸熱一年模擬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1小題)1.【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圖析法.【解答】發動機排出的濕熱氣流與高空冷空氣相遇后,液化形成小水滴,所以白色的霧氣是液化現象形成的。故選:C。2.【考點】升華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解答】解:A、冰變成水,屬于熔化現象,不符合題意;B、露珠是由于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題意;C、因為水蒸氣受到外界的低溫,液化為小水珠,然后水珠就黏附在空氣中的灰塵上或懸浮在空氣里,就成為大家所看到的“霧”,所以霧是水蒸氣液化而成的,不符合題意;D、霜是固態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凝華現象,符合題意。故選:D。3.【考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解:油在燃燒的過程中,溫度升高,會不斷加速蒸發,在燈盞上方容器中盛油,在夾層中注水以降低油的溫度,減緩了油的蒸發,達到省油的效果。故選:A。4.【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定性思想;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解答】解:酷暑的夏天使用空調,室內溫度低于室外溫度,窗戶玻璃比室外空氣溫度低,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玻璃液化為小水珠凝結在玻璃外表面。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調,室內溫度高于室外溫度,窗玻璃比室內溫度低,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玻璃液化,小水珠凝結在玻璃的內表面。故選:D。5.【考點】升華的吸熱特點;凝固的概念及現象;液化的概念及現象;升華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解:①食品保鮮的時候會用到干冰,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起到降溫作用;②用冰箱制作冰棒,發生了液體的凝固放熱的現象;③冷凍的牛排表面的霜,是水蒸氣放熱凝華而成的;④燒開水的時候,壺口的“白氣“是水蒸氣放熱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6.【考點】沸點及氣壓影響液體沸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分子的熱運動;能量的轉化與轉移.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分子熱運動、內能.【解答】解:①水煎包“香氣四溢”,香氣四溢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①正確;②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黃色,是因為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而不是低,故②錯誤;③木柴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故③正確;④往熱鍋內倒入水會產生大量的“白氣”,這是由于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④錯誤;⑤鍋蓋不斷被水蒸氣頂起而發生“跳動”,此時水蒸氣對外做功,將自身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⑤正確;以上說法正確的是①③⑤,故B符合題意。故選:B。7.【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熔化的概念及現象;汽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理解能力.【解答】解:A、地表水和海水吸熱后才能汽化為水蒸氣,故A錯誤。B、部分上升的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由氣態的水蒸氣變成液態的水,發生液化現象,故B正確。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氣流,由液態的小水滴變成固態的小冰晶,是凝固現象,故C錯誤。D、小冰珠在降落過程中會吸收熱量,由固態熔化成雨水,故D錯誤。故選:B。8.【考點】熔化的吸熱特點;熔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解:A、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植被表面,此過程中放熱,故A不符合題意;B、云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此過程放熱,故B不符合題意;C、冰川融化是熔化現象,此過程吸收熱量,故C符合題意;D、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此過程放熱,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9.【考點】探究固體熔化時受熱均勻的實驗方法;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應用能力.【解答】解:A、水浴法讓被加熱物體受熱均勻,溫度變化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故A正確;B、N在35min內始終是固體,則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相等的熱量,升高相同的溫度,所以N的部分數據可能是捏造的,故B正確;C、在35min內M物質從固體熔化成了液體,是熔化過程,從10min到25min吸熱溫度保持80℃不變,所以M的熔點是80℃,故C錯誤;D、在35min內N物質始終是固體,還沒有開始熔化,不能由此確定N是晶體還是非晶體,所以N可能是晶體,也可能是非晶體,故D正確。故選:C。10.【考點】汽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解:當他進入溫暖的房間后,鏡片又變清晰,是水的汽化現象;A、冬天汽車尾氣管冒“白氣”,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衣柜樟腦丸“變小”,是升華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西嶺雪山樹枝上的“霧凇”,是水蒸氣的凝華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教室里的積水“消失”,是水的汽化現象,故D符合題意。故選:D。11.【考點】凝華的放熱特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液化的放熱特點;凝華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解:A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此過程放熱,故AB錯誤;C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過程放熱,故C錯誤;D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共10小題)12.【考點】升華的吸熱特點;升華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解:固體泡沫噴霧劑噴出一條白色直線,白色直線會“神奇”地自動消失,不會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體污漬,說明固體泡沫由固態直接轉化為氣態,屬于升華現象,升華吸收熱量。故答案為:升華;吸收。13.【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熔化與凝固的溫度曲線;根據圖像判斷熔化過程.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應用能力.【解答】解:燒杯上方有“白氣”出現,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在標準大氣壓下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對物質A加熱,記錄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b所示,已知物質A的熔點為38℃,沸點為149℃。則圖像中T1=38℃,是熔化時的溫度,水的沸點是100℃,溫度不再升高,所以T2=100℃;因t2時刻的溫度高于物質A的熔點,此時試管中物質A已經完全熔化,故物質A處于液態。故答案為:液化;38;100;液。14.【考點】升華的概念及現象;凝固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解:先將新鮮食品冷凍至零下幾十攝氏度,此時食品中的水分凝固成冰;然后將冷凍的食品放入真空的環境中,食品中固態水迅速消失,這是升華現象,故食品中的水經歷的物態變化是先凝固后升華。故答案為:凝固;升華。15.【考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應用能力.【解答】答:物理現象:當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物理知識:液化現象。另外:水滴就凝結成冰粒,是凝固現象。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是熔化現象。16.【考點】升華的吸熱特點;液化的概念及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