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綜合評價卷(二)時間:80分鐘 滿分:100分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共享單車為我們的出行增加了很多便利,在地鐵口附近,會看到很多共享單車,如圖所示。以下關于一輛共享單車車身長度的估測最合理的是()A.15 mm B.15 cm C.15 dm D.15 m2.2025年4月24日,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如圖是火箭上升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以艙內的航天員為參照物,火箭是靜止的B.以地面為參照物,發射塔是運動的C.以發射塔為參照物,火箭是靜止的D.以艙內的航天員為參照物,發射塔是靜止的3.小白周末從家步行去圖書館,他手機上的運動應用程序記錄的數據如圖所示,以下選項正確的是()A.小白的平均步幅(一步的距離)為0.6 mB.小白步行的平均速度為0.9 m/sC.小白步行用時0.4 hD.小白步行的距離為360 m4.如圖所示,老師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氣,聽到鬧鐘的聲音逐漸減小。此過程中,玻璃罩內剩余的空氣()A.質量不變 B.密度不變 C.體積變小 D.密度變小5.下列現象與物態變化對應關系中,不正確的是()A.北方冬季貯菜,人們常在地窖里放幾桶水防止菜被凍壞——凝固放熱B.飲料里面放冰塊——熔化吸熱C.夏天,給教室里灑水降溫——汽化吸熱D.利用干冰運輸食品——熔化吸熱6.如圖所示,AB為入射光線,BC為折射光線,且AOA.10 cm B.5 cm C.8 cm D.12 cm7.小羽把一塊薄玻璃板豎直放置在木制桌面上,她在E點看到物體OP在薄玻璃板中的像O′P′,小羽從薄玻璃板中看到O點的像的光路圖如圖甲所示;保持物體OP位置不變,薄玻璃板與桌面的接觸點不變,小羽把薄玻璃板按如圖乙放置。以下說法符合題意的是()A.圖甲中,小羽看到O點的像的光路圖是正確的B.圖甲中,當小羽的眼睛移到E′位置,物體OP的像變大C.圖乙中,物體OP不能經薄玻璃板成像D.圖乙中,若小羽的眼睛在E點不動,不能從薄玻璃板看到O點的像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1分。8.如圖是一種常見的紅外感應水龍頭,當用手遮擋紅外線感應窗時,感應窗發出的紅外線照射到手上發生了 (選填“漫”或“鏡面”)反射, (選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紅外線的傳播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質。 9.如圖,甲、乙、丙、丁所示的是幾種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則甲、丙兩種聲音的 相同,甲、乙兩種聲音的 相同(以上兩空均選填聲音的特性), 聽起來是響度不同的同一種聲音。 航天航空主題 我國航天航空水平達到世界前列,成功發射了眾多衛星,研發了先進的軍民用飛機,展現了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請運用有關的物理知識,完成10~11題。10.在研制殲-20時用到了先進的3D激光打印技術,在高能激光的加熱下,鈦合金、高強鋼等金屬材料 成液態,然后凝固成零件;殲-20超音速飛行時,會出現音爆現象,如圖所示。音爆是因為 (選填“空氣”或“飛機”)振動產生的,先看到飛機通過后聽到飛機通過時的聲音是因為 。11.為了減輕航空器材的質量,航空工業經常要用鈦合金作為材料,是因為它的密度較 ,強度較大;為了方便航天員在太空失重條件下進食,一般把航天食品加工成“一口吃”食品。當一塊質量是40 g的航天食品送到太空后,質量跟原來比 ;小明把一塊航天食品切成四塊,則每一塊的密度與原來相比 。(后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2.晴朗的夜空下,小嚴觀察到中國空間站飛過他的頭頂。已知空間站距離小嚴390 km,空間站相對于小嚴的速度為7.5 km/s,光速為3×105 km/s,則小嚴所看到的空間站位置 (選填“落后”或“超前”)于空間站的實際位置約 m處。小嚴爸爸駕車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勻速行駛時,向正前方的山崖鳴笛一聲,經2 s后聽到回聲。則鳴笛時,汽車距離山崖為 m。(聲速為340 m/s) 13.小明的爺爺是老花眼,爸爸是近視眼,如圖1甲、乙中,圖 (選填“甲”或“乙”)是爸爸眼睛的成像示意圖,應選用圖 (選填“丙”或“丁”)中的透鏡矯正。爺爺想看書,小明應拿圖2中 (選填“A”或“B”)眼鏡給他。 14.完全相同的瓶子中裝有不同的液體,放在已先調平的天平上,如圖甲所示,則ρ甲 (選填“>”“=”或“<”)ρ乙;如圖乙,陰影部分S的面積可表示液體的 ,其值為 g。 三、作圖題:本題6分。15.(1)一輛汽車在一平直的公路上行駛,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甲所示,請你在圖乙上畫出汽車行駛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v-t圖像。甲 乙(2)如圖所示,分別畫出光線ab對應的水中的入射光線和經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3)如圖,物體AB經凸透鏡后在光屏上成像A′B′,請作出兩條光線的完整光路,并標出透鏡的焦點F。四、實驗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6題6分,第17題5分,第18題8分,共19分。16.(1)圖甲中,木塊的長度是 cm;溫度計的示數是 ℃。 (2)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①實驗時應選 (選填“較厚”或“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②實驗過程應選擇在 (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境中進行。 ③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將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選填“前”或“后”)側觀察,直至后面的蠟燭與點燃蠟燭的像 。 17.嬌嬌利用購買的光學實驗箱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1)測量凸透鏡焦距時,嬌嬌將凸透鏡安裝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動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甲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 (2)然后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并調整燭焰、凸透鏡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 (3)再將點燃的蠟燭移到10 cm刻度線處,如圖乙所示,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 (4)嬌嬌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副眼鏡,如圖丙所示,發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了;將光屏適當靠近凸透鏡,在光屏上再次呈現清晰的像,則該眼鏡是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 (5)嬌嬌在實驗中將蠟燭從略大于1倍焦距處逐漸遠離凸透鏡,物距u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如圖丁所示,則像距v隨時間t的大致變化圖像為 (選填字母)。 18.小魯和小巴在江邊撿回一石塊,準備利用所學知識測量它的密度。(1)小魯將天平放在 上,移動游碼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直至天平平衡。 (2)小魯測出石塊的質量(如圖乙)為 g;在量筒內裝有適量的水,該石塊放入前、后的情況如圖丙,則石塊的密度是 g/cm3。(3)小巴準備自己動手做實驗時,不小心打碎了量筒。聰明的小巴利用天平、50 g的燒杯、水、記號筆設計了另一種測量石塊密度的方案,如圖丁。①用天平測出裝有適量水的杯子總質量為m1。②將石塊緩慢浸沒在杯中,測得總質量為m2,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做標記a。③取出石塊,測得總質量為m3。④向杯中緩慢加水,讓水面上升至標記a處,測得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4=150 g。小魯和小巴討論交流后認為4個實驗步驟中其中有一個數據記錄是多余的,這個數據是 (填物理量符號),石塊密度的表達式為ρ石塊= (用已知的物理量符號及ρ水來表示)。 (4)小魯發現還可以用此天平、燒杯和標記a來測量液體的密度。理論上,此裝置可以鑒別密度差異不小于 g/cm3的液體。若要增大可測液體密度的最大值,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多選)。 A.減小空燒杯的質量 B.增大空燒杯的質量C.降低初始標記 D.提高初始標記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9題7分,第20題6分,共13分。19.如圖所示,當汽車以一定速度勻速行駛在“音樂公路”上時,就會奏出一段悅耳的樂曲。小白仔細觀察音樂公路的設計結構,發現原來音樂公路的路面上分布著許多橫向凹槽。汽車每經過一個凹槽,就會上下振動一次。當路面上凹槽的分布疏密不同時,汽車行進時振動發出的聲音的音調就會改變,凹槽的疏密可以根據樂曲的音調高低來設計。車行駛速度是54 km/h,發出音符的頻率是100 Hz(1 s振動100次)。(1)汽車以此速度行駛10 min所走的路程為多少 (2)汽車發出這個音時,通過相鄰兩個凹槽的時間為多少 (3)汽車發出這個音時,所對應的相鄰凹槽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20.如圖所示為我國科學家研發的固體浮力材料,它是用“微球”(直徑很小的空心玻璃球)與粘合劑黏合制成。已知圖中這塊固體浮力材料中粘合劑的體積為200 cm3、密度為 1.2 g/cm3;玻璃微球的質量為144 g,玻璃的密度為2.4 g/cm3;固體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體積為540 cm3。求:(1)粘合劑的質量。(2)玻璃微球中玻璃的體積。(3)固體浮力材料的密度。六、綜合能力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1題6分,第22題8分,第23題6分,共20分。21.(1)如圖1所示是某同學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這個溫度計是根據 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將該裝置放在室內,觀察到液柱向右移動,說明溫度在 (選填“升高”或“降低”)。 (2)如圖2所示是一種干濕泡溫度計,它是由兩個相同的溫度計并列組成,其中一個是干泡溫度計,另一個溫度計用紗布包起來,浸入蒸餾水中,稱為濕泡溫度計。如果干泡溫度計的示數為28 ℃,一般情況下,濕泡溫度計的示數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8 ℃,原因是 。 (3)如圖3所示是氣象站所用的百葉箱。為了觀測大氣的自然狀況,要求百葉箱不僅通風要好,而且還要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外層百葉條應采用 (選填“甲”或“乙”)圖方式傾斜。該箱內的溫度計是可以記錄一天中最高氣溫的溫度計,所以該溫度計和 (選填“體溫計”或“實驗室溫度計”)的結構相似。 22.比較材料的隔聲性能實驗:(1)小明和小嵐在家中用手機鈴聲作為聲源開展探究,他們準備利用人剛聽不到聲音時,人與聲源的距離來進行比較,實驗過程中他們應將手機鈴聲響度 (選填“調大”或“調小”)一些,同時在比較不同材料時手機鈴聲響度應 (選填“隨材料而改變”或“保持不變”)。 (2)實驗中小明選用了報紙、羽絨服、塑料袋、泡沫板等材料,把手機用不同材料包裹好塞滿鞋盒,逐步遠離聲源,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他們通過探究得到表格中的實驗數據,根據數據可分析出這些材料中隔聲性能最好的是 。 材料 報紙 羽絨服 塑料袋 泡沫板人聽不到聲音的距離/m 8 4 7 5(3)兩同學觀察后發現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選填“好”或“差”)。 (4)小明想探究聚酯棉材料和海綿材料誰的隔聲性能更好,利用原來的器材,設想如下方案:人距鞋盒一定距離處,先后比較人聽到手機在兩種材料的鞋盒里發出聲音的大小,小嵐對此方案不贊同,她不贊同的理由是 。小嵐在小明的設想上進行了改進,設計了新的方案: 材料 聚酯棉 海綿距離/m 1 2 3 1 2 3A/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①分別用這兩種材料做了如圖甲所示的隔音盒。該制作的錯誤之處是 。 ②改正錯誤后,他們在安靜的環境下,如圖乙所示,將“手機1”播放80 dB的聲音,先后置于兩種隔音盒中,另一個“手機2”打開“噪聲測試軟件”,在距隔音盒不同距離的位置多次接收聲音,并記錄噪聲測試軟件所顯示的聲音分貝值;得出表中的數據。表格A處應填寫 。③利用數據進行比較,得出 材料的隔聲性能更強。 23.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智慧交通走進生活 我國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特定區域廣泛應用。汽車是怎么“看”到信號燈的 原來,路口建設有“智慧交通系統”,實時為裝有傳感器的無人駕駛汽車傳遞整體路網情況,讓過去的“車看燈”變成“燈看車”,動態調整綠燈時長,降低汽車平均等待時間。如調控到綠波時速(“綠波時速”是指在一個路口遇到的是綠燈,按指示牌上的時速保持下去,那么就會一路綠燈),車輛將暢通無阻;利用“智慧交通系統”還可以發布“擁堵延時指數”(“擁堵延時指數”是指汽車在擁堵狀態所用時間與暢通狀態所用時間的比值),方便人們做出行規劃。(1)無人駕駛汽車可以通過車上的攝像機識別路人是否招手,在進行識別時,其鏡頭相當于一個 透鏡,汽車駛向路人一小段距離后,再次識別到的人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節假日同路段越擁堵,“擁堵延時指數”將 (選填“越大”“越小”或“不變”)。 (3)小明從家坐車去圖書館,借助“智慧交通系統”得到兩套出行方案:方案①:路程較短,為9 km。方案②:用時較短。如圖甲所示,方案中的道路限速(“40”表示汽車在該道路上行駛的最高速度為40 km/h)和擁堵延時指數均已標明,已知暢通狀態下汽車的平均速度為最高限速的90%。方案②中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km/h;若方案②的擁堵時間比方案①少10 min,則方案②的路程為 km。 已知相鄰的A、B兩處交通信號燈之間的路程為2.4 km,A處信號燈綠燈時間為30 s,若經過A處的汽車均按照圖乙所示的綠波時速行駛,則所有汽車到達B處時均為綠燈,那么B處的信號燈綠燈時間至少為 s。 期末綜合評價卷(二)1.C 2.A 3.A 4.D 5.D 6.B 7.D 8.漫 遵循 不需要 9.響度和音色 音調和響度 甲、丁 10.熔化 空氣 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聲的傳播速度大11.小 不變 不變 12.落后 9.75 360 13.乙 丙 A 14.< 質量 8 15.(1)如圖所示(2)如圖所示(3)如圖所示16.(1)2.40 -7 (2)①較薄 ②較暗 ③前 完全重合 17.(1)10.0 (2)同一高度 (3)縮小 (4)遠視 (5)C 18.(1)水平桌面 右 (2)38.4 2.56 (3)m3 ×ρ水 (4)0.002 AC 19.(1)9 km (2)0.01 s (3)0.15 m20.(1)240 g (2)60 cm3 (3)0.48 g/cm321.(1)氣體熱脹冷縮 降低 (2)低于 濕布上的水分蒸發吸熱 (3)甲 體溫計 22.(1)調小 保持不變 (2)羽絨服 (3)好 (4)人耳難以辨別響度差別不大的兩個聲音 ①沒有控制隔音盒的厚度相同 ②響度 ③聚酯棉 23.(1)凸 變大 (2)越大 (3)54 15.3 (4)7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