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聲現象 章末評價卷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 一、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一種神秘的聲波武器——“金嗓子”,實際要阻擋這一武器的襲擊,只要用薄薄的一層()A.玻璃 B.水 C.鐵 D.真空帶2.語文老師在朗讀課文時或雄渾有力,或婉轉動聽,極富感染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朗讀時,老師的聲帶振動產生聲音B.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 m/sC.老師聲情并茂朗讀時,聲音的音色不斷改變D.老師的聲音很大是因為聲音的頻率很高3.噪聲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控制噪聲十分重要。下列措施中屬于防止噪聲產生的是()A.學校附近禁止鳴笛 B.高架橋兩旁修建隔音板C.飛機引導員戴耳罩 D.路邊安裝噪聲監測裝置4.如圖所示為一種我國自主研發的超聲導盲手杖。它可以發射超聲波探測周圍5 m內障礙物的情況,并處理成語音信號及時播放出來,達到“以聽代視”的效果。該手杖可幫助盲人辨別障礙物的方位、距離、大小甚至形狀等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超聲波的頻率低于20 HzB.該應用體現超聲波可以傳遞能量C.超聲波信號遇到障礙物后不會發生反射現象D.該導盲手杖對障礙物的定位原理與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5.監測器離發聲體甲、乙的距離相同,測得甲、乙發出聲音的數據如圖所示,0~t這段時間發聲體甲()A.振動幅度比乙大B.發出聲音的音調比乙低C.發出聲音的響度比乙大D.每秒振動的次數比乙多6.如表所示是人和動物的發聲頻率和聽覺頻率,人能發出的聲音頻率大約在85~1 100 Hz,能聽到的聲音頻率大約在20~20 000 Hz,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物種 發聲頻率f/Hz 聽覺頻率f/Hz人 85~1 100 20~20 000貓 760~1 500 60~65 000狗 452~1 800 15~50 000蝙蝠 10 000~120 000 1 000~120 000海豚 7 000~120 000 150~150 000蚱蜢 7 000~100 000 50 000A.蝙蝠發聲時,發聲器官振動幅度大于人類B.蚱蜢發出的聲音,貓總能聽到C.狗聽覺頻率范圍比狗發聲頻率范圍要大D.貓發聲時,發聲器官每秒鐘振動次數高于蚱蜢7.音樂小組的幾位同學制作了各自的樂器,樂器發聲的波形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甲 乙 丙 丁A.樂器甲和乙發聲的響度相同B.樂器甲和丙發聲的音調相同C.樂器甲和乙發聲的音調相同D.樂器丙和丁發聲的音色相同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2分,共42分。8.學校藝術節,小輝、小丹的合奏震撼全場。同學們能辨別出薩克斯的演奏聲是由于聲音的 不同。聲音是由發聲體 產生的,由 傳到同學們的耳中。 9.如圖所示是某班物理興趣小組成員探究聲現象的一些情景,回答下列問題。甲 乙 丙(1)圖甲中,某同學耳朵緊貼在課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另一位同學用手輕輕地敲擊,該同學能聽到聲音,說明 。 (2)圖乙中,兩個同學拍手后發現魚兒驚慌地游動,說明 。(3)圖丙中,當不斷地抽氣時,真空罩中鬧鐘聲音在逐漸地減弱,說明 。 10.在項目式學習中,小明和小組的同學一起用紙盒、橡皮筋和吸管自制了一件樂器。如圖所示,用筆撥動吸管右側的橡皮筋,可以奏出樂曲中的部分旋律。撥動時,橡皮筋因 而發出聲音;若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撥動同一根橡皮筋,則發出聲音的響度 (選填“相同”或“不同”);若撥動最 (選填“上”或“下”)面的橡皮筋,則發出聲音的音調最高。 11.海洋動物質量越大,其叫聲越是有力而低沉,即響度越 ,音調越 。甲、乙兩曲線為科考船聲吶系統收錄的500 kg的海豚和100 t的藍鯨叫聲的波形圖, (選填“甲”或“乙”)是藍鯨發出的。 12.蝙蝠在夜間飛行時不會撞到障礙物,是因為它在飛行時發出 (選填“次聲波”或“超聲波”),這些聲波碰到墻壁或昆蟲時會被 回來,形成回聲。根據回聲的方位和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這是利用了聲波可以傳遞 (選填“能量”或“信息”)。 軍事科技專題 2024年12月28日開始,中國首艘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進行第六次下水試驗,進行了大量低速和變速航行,以及多次艦載飛機起降測試。請回答13~14題。13.艦載飛機從我國航空母艦的甲板上起飛過程中,以飛機上的座椅為參照物,飛行員是 的。航母上的聲吶,是利用 (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來發現水下目標的,其頻率至少為 Hz。 14.戰斗機起降時,發動機轟鳴聲的 很大,甲板上的工作人員要佩戴防護耳罩以保護聽力,這是在 減弱噪聲;戰斗機彈射起飛需要電磁彈射車的牽引,如圖乙是電磁彈射車一次飛機低速試驗時的路程-時間圖像,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km/h。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5題6分,第16題14分,共20分。15.小強同學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 ,此現象說明 ,所用實驗方法是 。 (2)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真空罩內,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將會發現 ,此現象說明 ,所用實驗方法是 。 16.如圖1所示,某小組同學在甲、乙、丙、丁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入高度不同的水,來研究“音調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首先,小組同學用嘴貼著瓶口吹氣,發現甲、乙、丙、丁四個玻璃瓶會依次發出“fa(4)”“mi(3)”“re(2)”“do(1)”四個音階不同的聲音,接著小組同學用橡皮錘輕輕敲擊瓶身,發現甲、乙、丙、丁四個玻璃瓶會依次發出“do(1)”“re(2)”“mi(3)”“fa(4)”四個音階不同的聲音。由此現象,回答下列問題:圖1圖2(1)同樣的瓶子,例如玻璃瓶甲,為什么向瓶口吹氣發出“fa(4)”的音,而用橡皮錘輕輕敲擊瓶身則發出“do(1)”的音 小組同學經過討論后發現主要是由于 不同。 (2)小組同學由兩次實驗現象初步得出結論: 不同,音調不同。(3)接著,小組同學又用示波器來顯示敲擊丙、丁兩瓶身時的振動波形圖,如圖2所示,其中圖2中a是敲擊 瓶身的振動波形圖,圖2中b是敲擊 瓶身的振動波形圖;同時,小組同學還發現由于兩次敲擊時的用力程度不同,從波形圖上能反映出瓶身發出的響度也不同,其中敲擊 瓶身時響度大。(均選填“丙”或“丁”) (4)小組同學經過討論還得出可以用此實驗的規律判斷生活中的一些發聲體。例如:吹笛子時,用手堵住不同的笛孔能產生不同的聲音,與上述 實驗的發聲體是相同的,提著水壺向熱水瓶里灌開水聽到的聲音會發生改變,與上述 實驗的發聲體是相同的。(均選填“向瓶口吹氣”或“用橡皮錘敲擊瓶身”) 四、計算題:本題9分。17.2024年7月17日,“海上聯合-2024”演習在廣東湛江某軍港開幕。如圖所示是某艦艇發現距離艦艇2 040 m遠的目標,艦艇發射火箭炮后經過4 s擊中目標,同時看到爆炸的火光(不計光的傳播時間,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 m/s)。求:(1)火箭炮的飛行速度。(2)火箭炮發射后艦艇人員能聽到爆炸聲的時間。(3)為了探測該海域海水的深度,艦艇人員將一束超聲波垂直向海底發射,測出從發射超聲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時間是6 s,該海域的海水深度。(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 500 m/s)五、綜合能力題:本題8分。18.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冰上聲吶探魚器 小崔爸爸是釣魚愛好者,這天小崔發現爸爸的釣具中多了一個新設備——冰上聲吶探魚器(如圖甲所示)。小崔通過說明書發現,其聲吶工作器內部是一個超聲波發生器,利用超聲波具有 的特點,可以測量各種距離,如河道寬、水深、冰層厚度等。 小崔嘗試使用其測量自家院子寬度,將其尾部緊靠院子一側院墻,對準另一側院墻按下開關,結果顯示135 m,明顯不符,原來他錯選了測水深模式,則院子的實際寬度為 m。(設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v水=1 530 m/s,是空氣中聲速v空的4.5倍,不計設備自身長度) 一天,小崔隨爸爸來到某冰釣釣場的冰面上,用多功能開關選擇計時模式(記錄從超聲波發射到接收的時間),接著緊貼冰洞中的水面(與冰面齊平)按下開關,顯示數值為t1=0.02 s,則此處水深為 m。隨后他在鄰近冰面上緊貼冰面再次測試,超聲波穿透冰層水層碰到水底后反射回來的時間為t2,若聲音在冰中的傳播速度為v冰,則冰層厚度為 。(用t1、t2、v水、v冰表示) 第二章章末評價卷1.D 2.A 3.A 4.D 5.D 6.C 7.C 8.音色 振動 空氣 9.(1)固體可以傳播聲音 (2)液體可以傳播聲音 (3)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10.振動 不同 下 11.大 低 甲 12.超聲波 反射 信息 13.靜止 超聲波 20 000 14.響度 人耳處 36 15.(1)乒乓球彈跳起來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轉換法 (2)聲音越來越小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科學推理法 16.(1)振動的物體 (2)頻率 (3)丙 丁 丁 (4)向瓶口吹氣 向瓶口吹氣 17.(1)510 m/s (2)10 s (3)4 500 m18.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于獲得較集中的聲能 30 15.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