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韓城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題高二物理注意事項:1、本試題共6頁,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監考員將答題卡按順序收回,裝袋整理;試題不回收。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 以下光現象中,其中屬于光的偏振現象的是( )A. 在沙漠中看到“海市蜃樓”現象B. 路面上的積水表面飄著一層彩色油膜C. 看3D電影“哪吒2魔童鬧海”需要佩戴3D眼鏡D. 用點光源照射一個不透光的障礙物,其背后屏上陰影的中央出現了亮斑2. 潛艇利用聲吶系統探測敵艦的位置。若靜止潛艇聲吶系統向潛艇四周發射頻率為的超聲波脈沖信號,一艘驅逐艦加速駛近潛艇,則水中被驅逐艦反射回來的超聲波與聲吶系統發出的超聲波相比( )A 頻率不變 B. 頻率變大 C. 頻率變小 D. 波速變大3. 如圖所示,一小型漁港的防波堤兩端MN相距60m,在防波堤后A、B兩處有兩個小船進港躲避風浪。某次海嘯引起的波浪沿垂直于防波堤的方向向防波堤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假設波浪的波長為10m,則A、B兩處小船明顯受到波浪影響B. 假設波浪的波長為58m,則A、B兩處小船明顯受到波浪影響C. 假設波浪的波長為61m,則A、B兩處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響D. 假設波浪的波長為85m,則A、B兩處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響4. 關于電磁振蕩和電磁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甲所示的磁場能產生電磁波B. 醫院里常用X射線對病房和手術進行消毒C. 麥克斯韋預言并通過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D. 圖乙所示的電磁振蕩電路,電容器剛要放電時,線圈中的電流最大5. 如圖所示為受迫振動的演示裝置,在一根張緊的繩子上懸掛幾個擺球,可以用一個單擺(稱為“驅動擺”)驅動另外幾個單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某個單擺擺動過程中多次通過同一位置時,速度一定相同B. 如果驅動擺的擺長為L,則其他單擺的振動周期都等于C. 如果某個單擺的擺長等于驅動擺的擺長,則這個單擺的振幅最大D. 如果驅動擺的擺長為L,振幅為A,若某個單擺的擺長大于L,振幅也大于A6. 如圖所示,由高壓水槍中豎直向上噴出的水柱,將一個開口向下的小鐵盒頂在空中。已知密度為ρ的水柱以恒定速率從水槍中持續噴出,向上運動并以速率沖擊小鐵盒,且沖擊小鐵盒時水柱橫截面積為S,并以速率v豎直返回(不考慮水之間的碰撞)。水與鐵盒作用時這部分水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計,則水對鐵盒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 )A. B. C. D.7. 薄膜干涉技術是平面表面質量檢測的一種常用方法。標準樣板與被檢查工件平面之間形成一個楔形空氣薄膜,如圖甲所示。現用兩種顏色不同的平行單色光a、b分別從上向下垂直照射,分別形成如圖乙所示的兩種明、暗相間的條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該檢測工件上表面有一個明顯的凸起B. 增大薄片的厚度,條紋間距會增大C. 單色光a的波長比b的波長短D. 單色光a、b從同種介質射向空氣發生全反射時的臨界角,單色光a的比單色光b的大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 關于傳感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甲中的干簧管是將磁信號轉化為電路通斷的傳感器B. 圖乙為電感式傳感器,物體1帶動鐵芯2向右移動時,線圈自感系數變大C. 圖丙為利用霍爾元件測量微小位移原理圖,霍爾元件左右移動時,有霍爾電壓輸出D. 圖丁為應變片測力原理圖,在梁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力F時,上表面拉伸應變片電阻變小9. 一列簡諧橫波在某均勻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為4m/s,介質中兩質點P、Q的振動圖像如圖所示,t=0時刻P、Q間僅有一個波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波的波長為16m B. 0~3s內Q的位移為20cmC. P位于平衡位置時,Q一定位于波峰 D. P、Q的平衡位置間距可能為12m10. 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兩物體A、B,它們的質量分別為2m和3m。在物體B上固定一個輕彈簧處于靜止狀態。物體A以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運動,通過彈簧與物體B發生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當彈簧獲得的彈性勢能最大時,B的速度最大B. 彈簧獲得的彈性勢能最大為C. 當物體B的速度最大時,物體A的速度最小D. 彈簧恢復原長時,物體B的速度為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11. 某同學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中,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圖甲2處固定的元件是___________(選填“單縫”“雙縫”或“濾光片”)。(2)該同學正確操作后,通過測量頭觀察到清晰的干涉圖像,接著轉動測量頭的手輪,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某條亮條紋的中心,手輪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手輪的讀數為___________mm。(3)本實驗為減小誤差,并未直接測量相鄰亮條紋間距離,而是先測量數條亮條紋間的距離,再求出相鄰亮條紋間的距離。下列實驗方法與其類似的是___________。(填正確答案前的標號)A. “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實驗中單擺周期的測量B. “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實驗中合力的測量(4)如圖丙所示,實驗中該同學先后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圖中C、D位置時,手輪讀數分別記為x1、x2(),雙縫間距為d,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L,則入射的單色光的波長λ=___________(用題中涉及的物理量符號表示)。(5)若僅將單縫向雙縫靠近,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增加從目鏡中觀察到的條紋個數。12. 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所用器材包括∶氣墊導軌,兩塊質量不同的滑塊A、B(上方安裝有寬度都為d的擋光片),兩個光電門計時器等。實驗時,用手推滑塊A使其瞬間獲得一個向右的初速度,滑塊A與B碰撞后向左彈回,B向右彈出,測得A上擋光片兩次經過光電門1的擋光時間分別為t1、t2,測得B上擋光片經過光電門2的擋光時間為t3。(1)為減小實驗誤差,應選用較_________(選填“寬”或“窄”)的擋光片。(2)為完成該實驗,還必需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多選,填正確答案前的標號)A. 滑塊A的總質量m1 B. 滑塊B的總質量m2C. 擋光片的寬度d D. 光電門1到光電門2的間距L(3)實驗中,滑塊A碰撞B后向左彈回,可判斷出m1__________m2(選填“>”“<”或“=”)。(4)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若滿足表達式__________,則表明兩滑塊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若還滿足表達式__________,則表明兩滑塊的碰撞為彈性碰撞。(均用已知和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13. 如圖是一種用折射率法檢測海水鹽度裝置的局部簡化圖,讓光束從海水射向寬度為2d的平行空氣磚(忽略薄玻璃壁厚度)再折射出來,通過檢測折射光線在不同鹽度溶液中發生的偏移量,進而計算出海水鹽度。已知當光束從海水中射向平行空氣磚的入射角為30°時,射出平行空氣磚的折射光線的偏移量為2d,空氣中的光速近似為c,求∶(1)海水的折射率;(2)光在空氣磚中傳播所用的時間。14. 甲、乙兩列簡諧橫波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x軸相向傳播,波速,某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N、P為介質中的兩個質點,求:(1)甲波的周期;(2)以質點P開始振動時為計時起點,質點P的振動方程;(3)質點N從圖示時刻開始經4s通過的路程。15. 如圖所示,質量的平板車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質量的滑塊位于平板車的左端,滑塊與平板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一根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繩長為,一端懸于滑塊正上方的點,另一端系一質量的小球。現將小球拉至懸線與豎直方向成位置由靜止釋放,小球到達最低點時與滑塊發生正碰。經過一段時間后滑塊在平板車上與平板車一起向右勻速運動,碰撞時間極短,碰撞無機械能損失。小球和滑塊可視為質點,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求∶(1)小球與滑塊碰撞前瞬間的速度大小;(2)滑塊與平板車剛好共同運動的速度大小;(3)平板車的最小長度。韓城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題高二物理注意事項:1、本試題共6頁,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監考員將答題卡按順序收回,裝袋整理;試題不回收。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D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題答案】【答案】AC【9題答案】【答案】AD【10題答案】【答案】BD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11題答案】【答案】(1)單縫 (2)4.650##4.651##4.649 (3)A(4)(5)不能【12題答案】【答案】(1)窄 (2)AB(3)(4) ① ②.【13題答案】【答案】(1)(2)【14題答案】【答案】(1)4s (2)(3)25cm【15題答案】【答案】(1)3m/s(2)0.8m/s (3)1.2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