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人人愛護公物第14課第四單元 我們講文明(統編版)一年級上第1課時 校園里的公物1234567素養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練習課堂總結作業布置板書設計1素養目標政治認同:感受校園公物是公共資源,認同愛護公物是校園文明、社會公德的體現。道德素養:養成愛護校園公物的道德習慣,明白公物為大家服務,需珍惜維護。法治觀念:初步滲透 “公共財物保護” 意識,知道公物受大家共同愛護,破壞需承擔責任。健全人格:通過認識、愛護公物,增強責任感與集體意識,培養珍惜、感恩的人格特質。責任意識:強化對校園公物的責任擔當,主動愛護、提醒他人愛護,維護校園美好環境。2新知導入觀看一段 “校園生活” 視頻(包含籃球場玩耍、用電風扇、圖書閱讀、桌椅使用場景 ),提問:“視頻里哪些東西每天陪著我們學習、玩耍?它們有啥用?” 引導學生分享,引出 “校園里的公物” 主題。學校的籃球場,帶給我們很多快樂。教室里的電風扇帶給我們涼爽。3新知講解板塊一:校園里的公物展示教材 “校園里的公物” 插圖(籃球場、電風扇、圖書、桌椅 ),提問:“這些都是校園里的公物,你還知道校園里有哪些公物?” 引導學生拓展列舉(如黑板、垃圾桶、跑道 ),總結 “公物是大家共用、為大家服務的物品”。環節 1:“公物大識別”閱覽室的圖書讓我們增長知識。桌椅為我們的學習提供方便。發放模擬公物道具(小籃球、圖書模型等 ),開展 “公物功勞會”:“請小朋友代表公物說話,講講自己為大家做了啥貢獻!” 引導學生模仿公物口吻(如 “我是籃球場,小朋友們在我這快樂打球” ),感受公物價值。環節 2:“公物的功勞會”校園里哪些是公物呢?校園公物包括教學樓、桌椅、黑板、門窗、圖書、實驗器材、體育設施、綠植、路燈、垃圾桶、消防器材、多媒體設備等,均為公共財產,需共同愛護。發放 “校園公物觀察卡”,布置任務:“去校園里找一找公物,看看它們‘狀態’怎么樣(完好 / 損壞 ),回來和同學分享!” 提醒觀察安全,巡視指導記錄(如 “乒乓球臺有損壞” )。環節 3:“公物觀察行動”要調座位了,我希望( )做我的好朋友。我們是大家的,我喜歡愛護我的小朋友。情景題:情景 1:小明在籃球場上用力踢籃球。(×,籃球是公物,要用來投籃,不能踢 )情景 2:小紅輕拿輕放圖書,看完放回原位。(√,愛護圖書公物 )情景 3:小剛用彩筆在課桌上畫畫。(×,桌椅是公物,不能亂涂 )6課堂練習5課堂總結校園公物真不少,籃球場、風扇好;圖書桌椅來幫忙,大家都要愛護好;輕拿輕放不損壞,合理使用很重要;公物小衛士就是我,校園美好共創造!” 提問回顧:“今天認識了哪些公物?以后怎么愛護它們?發放 “公物愛護行動卡”,說明任務:“一周內,做‘公物小衛士’,愛護校園公物(如整理圖書、輕開關電風扇 ),每天成功一次就畫顆‘愛護星’,周末分享‘我的公物愛護故事’!”6作業布置7板書設計第 14 課 人人愛護公物 —— 校園里的公物→ 公物識別:籃球場、電風扇、圖書、桌椅、黑板……→ 公物價值:帶來快樂、提供方便、增長知識→ 行動要求:愛護、合理使用、不損壞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人人愛護公物 —— 校園里的公物》是一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 14 課第一課時內容。教材通過呈現籃球場、電風扇、圖書、桌椅等校園公物及作用,引導學生識別、了解公物,感受其對學習生活的價值,是培養學生公物愛護意識的基礎內容,助力學生建立 “公物為大家,需共同愛護” 的認知。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對校園物品有直觀接觸,但對 “公物” 概念及價值理解模糊,存在隨意使用、不愛護公物的行為(如亂涂桌椅、損壞圖書 )。他們對身邊事物充滿好奇,需借助觀察、體驗活動,明確公物范疇,理解其重要性,養成愛護意識。核心素養分析政治認同:感受校園公物是公共資源,認同愛護公物是校園文明、社會公德的體現。 道德素養:養成愛護校園公物的道德習慣,明白公物為大家服務,需珍惜維護。 法治觀念:初步滲透 “公共財物保護” 意識,知道公物受大家共同愛護,破壞需承擔責任(小學低段簡化認知 )。 健全人格:通過認識、愛護公物,增強責任感與集體意識,培養珍惜、感恩的人格特質。 責任意識:強化對校園公物的責任擔當,主動愛護、提醒他人愛護,維護校園美好環境。教學重點識別校園里的公物(籃球場、電風扇、圖書、桌椅等 ),理解其對學習生活的作用。 初步建立愛護校園公物的意識,知道要珍惜、合理使用公物。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將 “愛護公物” 認知轉化為實際行動,長期自覺維護校園公物。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含校園公物圖片、公物作用動畫 )、“校園公物觀察卡”(空白卡,用于記錄觀察發現 )、模擬公物道具(小籃球、圖書模型、桌椅卡片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和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播放一段 “校園生活” 視頻(包含籃球場玩耍、用電風扇、圖書閱讀、桌椅使用場景 ),提問:“視頻里哪些東西每天陪著我們學習、玩耍?它們有啥用?” 引導學生分享,引出 “校園里的公物” 主題。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回憶校園物品,分享其作用,感知公物與生活的關聯。 設計意圖:以熟悉校園場景導入,激活生活經驗,自然引出 “公物” 認知。二、講授新課 第一模板:校園里的公物 環節 1:“公物大識別” 教師活動:展示教材 “校園里的公物” 插圖(籃球場、電風扇、圖書、桌椅 ),提問:“這些都是校園里的公物,你還知道校園里有哪些公物?” 引導學生拓展列舉(如黑板、垃圾桶、跑道 ),總結 “公物是大家共用、為大家服務的物品”。 學生活動:觀察插圖,踴躍分享校園公物,理解 “公物” 的公共屬性與服務功能。 設計意圖:借教材場景,讓學生直觀識別典型公物,明確公物范疇,建立概念認知。 環節 2:“公物的功勞會” 教師活動:發放模擬公物道具(小籃球、圖書模型等 ),開展 “公物功勞會”:“請小朋友代表公物說話,講講自己為大家做了啥貢獻!” 引導學生模仿公物口吻(如 “我是籃球場,小朋友們在我這快樂打球” ),感受公物價值。 學生活動:扮演公物,分享作用,傾聽同伴發言,深化對公物重要性的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 “角色扮演 + 共情體驗”,讓學生沉浸式感受公物價值,落實教學重點。 環節 3:“公物觀察行動” 教師活動:發放 “校園公物觀察卡”,布置任務:“去校園里找一找公物,看看它們‘狀態’怎么樣(完好 / 損壞 ),回來和同學分享!” 提醒觀察安全,巡視指導記錄(如 “乒乓球臺有損壞” )。 學生活動:實地觀察校園公物,填寫觀察卡,回教室分享發現(如 “水龍頭漏水”“圖書缺頁” )。 設計意圖:借 “實地觀察”,讓學生發現公物真實狀況,引發愛護思考,為養成習慣做鋪墊。三、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 ——“公物小衛士” 教師活動:設置 3 道公物情景題: 情景 1:小明在籃球場上用力踢籃球。(×,籃球是公物,要用來投籃,不能踢 ) 情景 2:小紅輕拿輕放圖書,看完放回原位。(√,愛護圖書公物 ) 情景 3:小剛用彩筆在課桌上畫畫。(×,桌椅是公物,不能亂涂 ) 讓學生判斷、說明理由,發放 “公物小衛士” 卡,強化愛護意識。 學生活動:認真分析情景,積極判斷發言,爭取小衛士卡,鞏固愛護公物認知。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判斷,強化愛護公物行為的識別與踐行,推動習慣養成。四、課堂小結 教師活動:帶領學生編念兒歌:“校園公物真不少,籃球場、風扇好;圖書桌椅來幫忙,大家都要愛護好;輕拿輕放不損壞,合理使用很重要;公物小衛士就是我,校園美好共創造!” 提問回顧:“今天認識了哪些公物?以后怎么愛護它們?” 學生活動:跟讀、創編兒歌,用簡短語言分享收獲與實踐打算。 設計意圖:以兒歌梳理知識,強化記憶,讓一年級學生輕松總結,激發愛護動力。五、作業布置 教師活動:發放 “公物愛護行動卡”,說明任務:“一周內,做‘公物小衛士’,愛護校園公物(如整理圖書、輕開關電風扇 ),每天成功一次就畫顆‘愛護星’,周末分享‘我的公物愛護故事’!” 學生活動:領取行動卡,期待實踐,主動愛護校園公物,記錄行動。 設計意圖:通過持續實踐,推動學生將愛護公物認知轉化為習慣,強化責任意識。板書設計第 14 課 人人愛護公物 —— 校園里的公物 → 公物識別:籃球場、電風扇、圖書、桌椅、黑板…… → 公物價值:帶來快樂、提供方便、增長知識 → 行動要求:愛護、合理使用、不損壞教學反思教學中通過觀察、扮演讓學生理解公物價值,但在 “引導學生解決公物損壞問題”(如主動報告維修 )上指導不足。后續可增加 “公物修復小建議” 環節,讓學生思考 “發現公物損壞怎么辦”,培養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助力更全面愛護公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堂無憂】14課《人人愛護公物》第1課時 校園里的公物 教學課件.pptx 【課堂無憂】第14課《人人愛護公物》第1課時 校園里的公物 教案設計.docx 視頻素材:校園生活視頻.mp4 視頻素材:課桌的功勞.mp4 視頻素材:課桌的自述.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