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上期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監測參考答案選擇題(請用2B鉛筆填寫)(共48分,每小題3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C D B D B B A A A11 12 13 14 15 16D A B D D B非選擇題(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內作答)17題、(本題14分,每小問各7分) (1)不正確。 ①對異性萌發的朦朧情感,是正常的,那不是愛情,我們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 ②與異性交往對我們的成長有積極作用,可以增進對異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 ③可以擴大交往范圍,提高交往能力。 ④與異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讓我們在團結和睦的集體中共同成長。 (2)①小靜的做法是正確的。 ②她具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我們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如果有人試圖越過身體的“警戒線”,我們要敢于善于保護自己。小靜這么做保護了自己的身體,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③我們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預防和應對性騷擾、性侵害的能力;學會辨別并抵制性騷擾、性侵害等行為,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和策略,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8題、(本題8分,每小問各4分) (1)我會接受班長的邀請去看望同學,并給他補習功課。 理由: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我的做法是撥打120,及時救治被撞者。 理由:這樣做體現了友善: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19題、(本題8分,每小問各4分) (1)體現了關愛他人、尊敬老人、保護環境等中華傳統美德。 (2)以關愛他人為例,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給貧困地區的孩子捐贈學習用品;幫助殘疾人過馬路;在同學考試失利時,安慰鼓勵同學等。20題、(本題22分,第1、2問各4分、第3問6分、第4問8分) (1)漫畫一中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漫畫二中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 (2)抽煙、喝酒、去網吧玩游戲是不良行為,容易誘發違法犯罪行為。因此,小偉不應該答應同學的邀請。 (3)①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為人們是否實施某種行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②只要是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①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 ②認清危害,增強法治觀念。我們要時刻警惕違法犯罪,遠離違法犯罪。 ③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 ④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會同縣2025年上期七年級期末質量監測道德與法治(試題卷)說明:1. 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滿分100分,時量60分鐘。2. 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3. 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區域。一、單選題(共48分,每小題3分)1.異性交往時要把握好尺度,要做到( )①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②言談得當、舉止得體③增進對異性的了解,消除異性間的神秘感④面對朦朧情感時,要無所顧忌、大膽交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5年2月,江陰市將原本破舊的虹橋南路下沉廣場進行翻新改造,增設休閑座椅、綠化景觀和健身器材,打造了集文化展示、便民服務于一體的“城市會客廳”。市民們表示,改造后的廣場讓他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幸福感明顯增強。這體現了( )A.情緒會影響人們的觀念和行動 B.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C.美好公共空間能激發積極情緒 D.情緒的表達關乎人際關系交往3.2025年是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62周年。60多年來,雷鋒事跡感動著一代代中華兒女,匯聚起最為廣泛的共鳴,各行各業不斷涌現出一個又一個“活雷鋒”。這說明( )A.情感隨情境的改變而變化 B.情感的表達關乎人際交往C.情緒是短暫的、不穩定的 D.美好情感能夠傳遞正能量4.青春,帶著一份特殊的邀約,款款而來,但青春并不意味著肆意放縱。這啟示我們( )A.青春美好,沒有煩惱 B.青春有格,行己有恥C.青春飛揚,隨心所欲 D.青春短暫,及時享樂5.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就寫出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這樣豪邁的詩句。正是懷著這樣的自信,毛澤東積極投身于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這告訴我們( )A.自信表現為能從容解決所有問題B.擁有自信就一定可以獲得成功C.要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說到就要做到D.青春的自信體現在為民族振興的奮斗中6.在《哪吒2》中,哪吒面對命運不公,沒有選擇屈服,而是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努力抗爭。這體現了哪吒( )A.盲目自信,不聽他人意見 B.具有自強精神,勇于戰勝自我C.自負自滿,不考慮實際情況 D.固執己見,不懂得團隊合作7.小強在期中考試前分析自己各科的學習狀況:他的數學、生物成績優秀,英語、語文成績偏弱。他準備在英語、語文方面多下功夫。他相信經過努力,一定能取得好成績。這說明他( )①能客觀地認識自己 ②能準確地給自己定位③盲目自信 ④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認清自己的不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4月8日,南寧市愛“星”志愿者關愛孤獨癥患者活動順利舉行。當天志愿者分工協作,陪伴孤獨癥患兒聊天,給予他們擁抱和夸獎,讓他們感受到了愛與溫暖的力量。從志愿者的身上,我們看到了( )A.講究仁愛 B.自強不息 C.誠信守法 D.敬業奉獻9.一位老師每逢節氣都會給學生寫寄語,以此來鼓勵學生。此舉體現了老師( )①循循善誘,誨人不倦 ②因循守舊,固守傳統③以文化人,潤心啟智 ④教學相長亦師亦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以下做法體現“止于至善”的是( )①積善成德,從點滴小事做起 ②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③學習榜樣,汲取榜樣的力量 ④只關注自身發展,提升生命的價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史書萬卷,字里行間都是“家國”二字。“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以下名言詩句中能體現這種家國情懷的有( )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②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25年3月11日下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該決定自2025年3月12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根據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這說明(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D.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據13.一名游客在長城游覽時,用鑰匙在城墻上刻下名字,被其他游客舉報。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5日并罰款200元的處罰。這體現出法律的作用是( )①法律具有規范作用 ②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方向指引③法律能杜絕不良行為 ④法律維護社會秩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民法典,是鐫刻人民權利的“寶典”,既是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更為維護人民權益織密防護網。我們一生的每一個民事行為基本都與民法典相關。這說明( )①民法典與我們的一生密切相關②民法典保護我們的所有權益③民法典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們行事的唯一準則④實施民法典,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我們要注重保護自己的隱私,以下屬于隱私的是( )①個人身體缺陷 ②身份證號、家庭住址③財產狀況 ④行李、書包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6.根據下面“違法與犯罪”的關系圖,可以推斷出( )A.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應承擔法律責任B.違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違法C.有一些違法是犯罪,有一些犯罪是違法D.違法與犯罪界限分明,法律責任不相同二、辨析題(本題14分,每小問各7分)17.材料一 最近,中學生小敏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她對班里的一名男同學有了異樣的感覺,見到他就會臉紅、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她總是躲避那名男同學,也不敢與其他男同學說話。(1)小敏的做法正確嗎?請闡明你的理由。材料二 在公交車上,小靜站著和同學聊天,她發現有個男青年不停地往她們身上擠。她們感到害怕,不斷往旁邊躲避,男青年隨即又擠了過來。面對該情況,小靜冷靜下來,鼓起勇氣,嚴厲地呵斥對方:“你想干什么 再這樣我就報警!”男青年灰溜溜地下車走了。(2)學會保護自己,是青少年的必修課。請你評析小靜的做法。三、情境探究題(本題8分,每小問各4分)18.【事理說明】生活中,面對一些事情,我們要作出選擇、智慧處理。情境一 不同的選擇,同樣的精彩!放學后,班長邀請小國去看望因為生病沒來上學的同學,并給他補習功課,可是,電視正在直播小國最喜歡觀看的杭州亞運會乒乓球中國男團決賽。(1)如果你是小國,會如何選擇?請運用所學知識說明理由。情境二 交通安全,人人有責。(2)如果你遇到漫畫中的情況,你會怎樣做?簡要說明理由。四、分析說明題(本題8分,每小問各4分)19.材料 在學校組織的志愿者活動中,同學們有的去養老院看望老人,給老人表演節目、打掃房間;有的去社區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有的去公園清理垃圾。(1)這些同學的行為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美德?(2)請選擇其中一種美德,談談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通過哪些具體行動來踐行。五、綜合探究題(本題22分,第1、2問各4分、第3問6分、第4問8分)20.某中學七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遠離違法犯罪”的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下列任務。【探究一】閱讀漫畫(1)漫畫一和漫畫二中的行為分別屬于哪種違法行為?【探究二】情境分析七年級學生小偉在參加同學生日聚會時,同學邀請他抽煙、喝酒,甚至還邀請他一起去網吧玩游戲。(2)請你從法律的角度分析小偉是否應該答應同學的邀請。【探究三】明理導行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關系著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現象日益增多,且呈現犯罪年紀低齡化、犯罪意識更清晰、社會影響更惡劣等新情況,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罰和保護問題值得深思。我國關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結合目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現狀,主要有貪圖物質享受、作案手段殘忍、犯罪類型復雜、逐漸趨向低齡化、社會閑散青少年突出、數量多、危害大、蔓延快等特點,需要對未成年人刑罰制度理論進行研究探索,希望能夠有效做到對未成年人犯罪懲罰和保護的并重協調,降低我國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3)為什么說“法不可違”?(4)青少年應該如何嚴于律己,遠離違法犯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道法答案.docx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