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7.下列三種行為依次對應的心理品質是(A.自信信自尊B.自尊自信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自強☆李玲在公共場所約束自己的行為,注意自己的形象☆小、東認直算習若試計他生訴自己“一定能若好”C.自尊自強自信滿分:70分☆牛頓戰勝自己的弱點,努力學習,終于成為科學巨人D.自強--自信自尊題號總分8.“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下列做法不能體現出得分這一點的是(A.實施52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B.提出“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C.追求和諧,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與矛盾、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D.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1.為了讓學生以健康的心態面對青春期,消除成長中的迷茫與煩惱,某校七年級一班舉辦以裝9.2024年,國家選派4.3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全國新“化解青春煩惱”為主題的班會。以下是部分同學的發言,其中正確的是(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89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這符合中華優秀①在青春期,我們身體外形的變化是一樣的②青春期的生理變化讓我們的身體充滿能量傳統文化哪一核心思想理念(③我們在塑造外在美的同時也要提升內在美④在青春期我們產生心理矛盾是不正常的A.講仁愛B.重民本C.守誠信D.崇正義A.①②B.①④C.②3D.③④10.梅、蘭、竹、菊“四君子”經常出現在文人雅客的文學作品中。“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咬2.“松弛感”一般指面對壓力時從容應對、善待自己、不慌張、不焦慮的心理狀態。透過以下詩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詩文中的花木草石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這體現詞可以感受到一些文人墨客親近自然,在田園山水中獲得的“松弛感”。由此可見(了(A.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B.文人墨客對美好事物的豐富情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臨溪放艇依山坐,溪鳥山花共我閑C.只有詩文能精準地表達詩人的思想觀念D.人們對物質生活的不懈追求和探索A.負面情感體驗對成長沒有意義B.自然環境決定人們情緒的變化11.某校團支部就“在生活中你是否能夠自覺609%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這一問題進行C.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D.注意轉移法可以有效調節情緒Wy了調查,結果如圖。由此可見(3.積極情感體驗源于我們對生活的熱愛,我們應當努力豐富自己的積極情感體驗,以更加飽滿A.多數學生不了解中華人文精神的內涵000-8%的熱情面對生活。下列行為中有助于豐富我們積極情感體驗的有(B.學生已經成為弘揚人文精神的主力軍10①空余時間擔任博物館的義務講解員②積極主動地參與運動會等集體活動C.多數學生能受到中華人文精神的熏陶0%80%③發展特長,加入學校相關興趣社團④幫助同學考試作弊,贏得對方好感D.學生當前主要任務就是弘揚人文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人民醫護工作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路生梅,懷著“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4.劉忠偉被評為首屆河南省教書育人楷模。從鄉村講臺出發的他,一次次修改教學設計、查遍各個版本教材、周末仍在學校練課,終于不負努力,當選為河南最具影響力教師。劉忠偉的事是案:餐裝為力公輕林等搭理赤的青忠食老區人風的生跡啟迪我們(①傳承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②遵循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A.在學習中增長智慧,就能成為自尊的人③具有報效祖國的愛國情懷④做到敬業樂群,扶危濟困B.要學會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拼搏、積極進取A.①②B.①④C.②3D.③④13.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規定,禁止在民宿、宿C.一個人只有不斷提升個人修養,才能造就真正的自尊D.樹立教書育人的目標是我們成為自尊的人的最佳途徑舍、更衣室等能夠拍攝、窺視、竊聽他人隱私的區域、部位安裝圖像采集設備設施。這表明5.“45°人生”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狀態,陷于負面情緒里的人覺得是難受的后仰式,而對生①法律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②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活不離不棄、積極向上的人看來是奮進的前傾式。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青少年應(③法律限制個人權利,只保護社會公共利益①保持樂觀情緒,理性做出選擇90909④法律是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②自信面對挑戰,珍愛生命價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③參與規則制定,激發自我潛能想卷卷不司14.2025年,我國法治建設持續推進。下列現象中,最能體現“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這一觀④堅定理想信念,綻放生命之光點的是(A.①②3B.①②④45°人生A.民眾通過網絡平臺熱議新頒布的法律條文0PC.①③④D.②③④180B.全國人大常委會新修訂了一部規范市場秩序的法律6.河南籍航天員陳中瑞,自初三起每天早起鍛煉、練習武術,為報考空軍飛行員做準備,在航天C.法學專家對新出臺的法律進行深入解讀和研討大隊訓練時,他更是不斷挑戰自己的體能和意志極限,最終他憑借努力和自律,被選拔為神舟D.市場監管部門依據法規,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查處二十號航天員,成功圓夢太空。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15.劉某在市場上詢問了一件商品的價格后,攤主強迫其購買:李某知道自己手中的一幅畫是①生活的磨難一定能讓我們自強②擁有堅定的信念就會獲得成功贗品,卻以真跡的價格賣給王某。攤主和李某的行為分別違背了民法典基本原則中的③自強使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④要不斷地磨煉意志,錘煉品格A.平等原則和自愿原則B.平等原則和誠信原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自愿原則和誠信原則D.自愿原則和公序良俗原則七年級道德與法治107701LY(第1頁)七年級道德與法治107701LY(第2頁】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考試參考答案[下冊完]52474107701LY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1-5 CDABB6-10 DBCBA11-15 CDBDC16-17A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6分)18.該學校開展此類系列活動,體現了對青春期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心和重視:開展此類系列活動,旨在讓男生女生更好地了解各自差異,把握青春期與異性交往的原則,能夠學會與異性交往的方法,從而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該學校開展此類系列活動有利于男生女生把握好尺度,做到言談得當,舉止得體,讓這份友誼成為美好青春的見證:這樣做,是想發揮男生女生的性別優勢,優勢互補、相互學習、相互欣賞、取長補短,使學生在團結和睦的集體中共同成長。(符合題意三方面可給6分)19.小華的觀點是錯誤的。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見到老年人摔倒,及時攙扶、救助,是弘揚講仁愛、崇正義等核心思想理念的客觀要求。②中華人文精神發揮著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就要弘揚促進社會和諧、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見到老年人摔倒,及時攙扶、救助」是弘揚中華人文精神、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的具體體現。③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見到老年人摔倒,及時攙扶、救助,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客觀要求。④雖然當前存在著訛人的現象但這并非主流,我們在幫助他人時,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可以采取及時撥打報警電話、用手機錄制視頻予以證明、尋求周圍群眾幫助等措施,但不能因怕訛詐而不施救。(8分)20.(1)上面一組人物展現了自尊、自信和自強的中國人形象。(2分)上述人物展現自尊自信目強的原因:①為了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這些杰出人物的事跡展現了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和高尚品質,讓每一個中國人都為有這樣的同胞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從而增強了整個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使全體中國人民更加團結一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努力。②激勵更多人投身國家建設。這些人物的成功和貢獻展示了個人奮斗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的巨大能量。他們的事跡能夠激發更多人內心的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鼓勵人們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意對即可,4分(2)①以自尊為根基,塑造積極的自我形象。維護人格尊嚴,尊重自己與他人,拒絕虛榮與自卑。知廉恥、明是非,遵守道德規范,主動約束行為。②以自信為動力,激發內在潛能。揚長避短,找準定位,根據自身興趣與優勢選擇發展方向。專注當下,積極行動,設定具體目標并分解為階段性任務。③以自強為底色,擔當時代責任。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結合。克服困難,勇于創新,面對挑戰時保持堅韌。服務社會,奉獻青春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展現青年的社會責任感。④當代青年的風采不僅體現在個人成長中,更在于將自尊、自信、自強融入社會貢獻。中學生可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從日常小事做起,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展現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活力,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答出兩點,意對即可,4分)21.(1)我國傳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領域立法,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法律促進社會發展,實現社會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等等。(答出兩點,意對即可,4分(2)示例:我不認可小政對上述案例的模擬分析。(1分)依據:侯某銷售未經授權的電子書籍是沒有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表現,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勞動、保護創新。(3分)(3)①閱讀普法讀物、收看法治節目、上網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基本內容。②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依法自律,堅決不做違法的事情。(意對即可,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道.pdf 七道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