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萬全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水平測試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1-5 CBACD 6-10 BABDC 11-12 CD13. (1)女兒的言行是愛慕虛榮的表現,不是維護自尊。(2分)步入青春,我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考慮自己行為的影響,希望贏得他人的認可,這些都是自尊的表現。自尊的人不愛慕虛榮。(2分)(2)①找準定位,揚長避短。我們可以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認識自己、準確定位自己。②專注當下,積極行動。做自信的人,要明確目標,從當下開始,全力以赴。③勇于探索,增強底氣。做自信的人,要有直面挑戰的勇氣,在解決問題中展現實力、提升能力。④(青春的自信,既體現在個人成長的努力之中,也體現在為民族振興的奮斗之中。)我們要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堅定民族自信心,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國人。(任意2點即可,4分)(3)①自強,使人自主自立。自強的人,能夠主動發掘自身力量。②自強,使人奮發向上。自強的人,能積極進取,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③自強不僅關系個人的成長,而且關系民族的命運和國家的未來。④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傳承和社會實踐沉淀出的優良傳統。在美好的青春年華里,我們手握歷史的接力棒,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⑤少年強則國強,我們的未來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自強的青春有未來。(任2點即可,4分)14.(1)選①,求大同。要求我們胸懷天下,將天下視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選②,講仁愛。要求我們“親親”“仁民”“愛物”,即愛自己的親人,愛全社會的人,愛天地萬物。我們應當孝敬父母、關愛親人,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實現由愛親、愛他人、愛人類到愛萬物的擴展。選③,重民本。要求我們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古訓,充分認識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愛民保民利民。贏得人民的支持,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我們應當站穩人民立場,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指出一個核心思想理念得1分,理解得1分。列舉任意兩個,4分)(2)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②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任意2個即可,4分)(3)①做自強不息的人。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應當自立自強,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②做敬業樂群的人。我們要專心致志、樂于與他人交往、團結協作。③做扶危濟困的人。當他人身處困境時,我們應當主動伸出援助之手。④做見義勇為的人。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幫助他人。⑤做孝老愛親的人。我們應當孝敬老人,愛護親人。我們還要將愛的情感和責任擴展到全社會。⑥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鍵在于踐行。我們要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任意2點即可,4分)15.(1)我國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我國加大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任意1點即可,2分)(2)①民法典是一部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②實施民法典,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更加和諧。③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④民法典規定了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符合題意,任意2點即可,4分)(3)王某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分)屬于刑事違法行為(犯罪)。(1分)啟示:①我們要認識違法犯罪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②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法律法規。③要學法尊法守法,做守法公民。④違法無小事,要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⑤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⑥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有勇)⑦面對犯罪行為,更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同犯罪行為作斗爭。(有謀)⑧認清危害,增強法治觀念。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⑨我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任意2點即可,4分)萬全區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水平測試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道德與法治IⅡ總分題號1-12131415得分1(選擇題,共24分)(下列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選出來填在題后相應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24分)1.“臉上長滿青春痘,看起來像是月球表面”“跟別人比,我就是個矮冬瓜”“我不求白得發光,可也不希望黑如煤炭”…許多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心里都埋藏著不為人知的煩惱。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青春期真不好,我不想長大②我們要接納自我,找到屬于自己的閃光點③人生每一個時期都有酸甜苦辣,都需要我們珍惜④我們既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焦慮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生理變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一位母親在回答女兒關于青春期的情感因惑時說:“青春期對異性產生好感,意味著我們愛的能力在萌發。可是這個小芽太嬌弱了,萌發它的土壤也不夠豐厚,保護小芽的最好方式就是靜靜地等待適合它長大和成熟的時機。”對此,你的看法是①與異性交往耽誤學習,不要與異性交往②正確地認識青春期萌發對異性的情感③青春萌動很正常,但需要慎重對待,理智處理④青春萌動是青春期心理的正常現象,不必理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青少年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就應當做到)A、不獨自走夜路,不獨自外出游泳B、輕信他人,隨意跟陌生人走C、獨自去營業性歌舞廳、酒吧等場所D、遇到危險時,驚慌失措4.“當你從內心認定某件事是討厭的或不好的時候,痛苦便產生了。”所以,你務必使積極情緒支配你的心靈,諸如寧靜、愉快,學會思考、學會觀察、學會感恩、學會信任、學會欣賞、學會贊美,以養成保持積極情緒的好習慣。這是因為①人的情緒是豐富多樣的②積極的情緒使人思維敏捷,體力充沛,精力旺盛③積極的情緒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④保持積極的情緒有利于人們戰勝挫折,成為生活的強者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青春期的情緒特點體現了青春的活力,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正值青春期的我們,對待情緒的正確做法是①學會合理地調節情緒②善于激發正面的情緒感受 隨意發泄負面情緒④學會積極面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1頁共4頁6.七年級某班開展了“尋找紅色記憶,立志報效祖國”的研學活動,在萬全右衛城觀看了《烽火1948》實景演出后,同學們被先輩們的英勇事跡深深感動,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這說明()①情感是比情緒更為深刻、穩定的內心體驗②情感會形響人們的判斷和選擇,促使我們作出行動③情感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④我們可以通過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獲得積極情感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7,“二十四節氣”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歷經千百年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是反映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是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二十四節氣”(①體現了中華民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提醒人類的一切生產生活都要按照時令進行③凸顯了農耕文明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主體地位④有利于樹立中華文化自信,增強中華民族認同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8.對右圖中世界上不同的語言文字,我們正確的態度應是A、同而不和、互不借鑒不同的語言文字世界0文化0多樣性-日文B、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州引是臥8…--韓文C、忽略差異、追求統一World cultral diversity.-英文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世男文化多樣性中文9.1963年在陜西省出土的“何尊”,是西周早期貴族“何”鑄造的一件青銅酒器,其底部銘文里的“宅茲中國”是迄今為止“中國”一詞最早出處。這是早期“中國”概念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節點。“中國”概念的形成和發展,體現了(A、中華美德代代相傳B、中華文化包容開放C、中華美德內涵豐富D、中華文化源遠流長10.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支術模防、偽造他人的聲音、面孔、視頻等信息進行詐騙。對此類行為認識正確的是()①它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②受害者只能通過訴訟維權③詐騙者應受法律制裁④這是利用高科技致富的手段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11,某視頻平臺工作人員在拍攝探店視頻時,顧客小芳明確表示拒絕入鏡。后來,該平臺仍然公布了露出小芳全臉的視頻。小芳得知后,聯系平臺要求刪除視頻。被拒絕后,小芳將平臺訴至法院。經法院調解,平臺刪除了視頻,并給予小芳經濟賠償。該視頻平臺(①侵犯了小芳的榮譽權②承擔了刑事責任③侵犯了小芳的肖像權④承擔了民事責任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2.有人說“小錯不斷,大錯不犯:難倒法院,氣死公安”,對此理解正確的有)①很好地把握了錯誤和違法的界限,有利于保護自己②沒有看到不良行有可能引發違法犯罪③沒有看到大錯往往是由小錯誤發展而來的④缺乏防患于未然的意識,值得警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道法答案.docx 萬全區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學業水平測試七年級道法試題及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