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摩擦力綜合練習選擇題以下關于滑動摩擦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一致 B.滑動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C.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D.靜止的物體不可能受滑動摩擦力2.質量為20kg的物體,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運動,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1,同時物體還受到一個大小為10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如圖所示,則水平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10N,水平向右 B.10N,水平向左 C.20N,水平向右 D.20N,水平向左3.如圖所示,質量為m=10kg的物體放在水平面上,在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18N、F2=10N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已知物體與水平面間動摩擦因數μ=0.2,g取10m/s2,當撤去力F1時,水平面對物體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為( )A.18N,水平向左 B.18N,水平向右 C.10N,水平向左 D.10N,水平向右4.如圖所示,A為長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開始向右運動,同時物塊B在A的上表面以速度v2開始向右運動,且A、B接觸面粗糙,水平面光滑。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若v1=v2,A、B之間無摩擦力若v1>v2,A受到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動摩擦力若v1<v2,B受到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動摩擦力若v1>v2,A、B之間無滑動摩擦力5.如圖所示,某商場的自動扶梯,臺階面水平,扶手是成一定傾角的斜面.某顧客乘坐扶梯,隨手將一小物體放在了傾斜扶手上,人、物體隨梯一起勻速運動.勻速上行時,人受摩擦力為F1,扶手上物體受摩擦力為F2;勻速下行時,人受摩擦力為F3,扶手上物體受摩擦力為F4.關于這些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F1、F2、F3、F4均沿扶手向上F1、F2均沿扶手向上,F3、F4均沿扶手向下F1、F3均為零,F2沿扶手向上,F4沿扶手向下F1、F3均為零,F2、F4均沿扶手向上(多選)如圖所示,A、B、C三個物體質量相等,它們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也相同.三個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運動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三個物體中只有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零 C.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D.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7.一本書重約5N,有316頁,書本正面朝上。現將一張A4紙夾在第158與第159頁間,A4能夠覆蓋幾乎整個書頁,如圖所示。若要將A4紙抽出,至少需用約2N的拉力。不計書皮及A4紙的質量,則A4紙和書之間的摩擦因數最接近( )A.0.20 B.0.30 C.0.40 D.0.508.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在質量為M的長木板上滑行,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重力加速度為g,木板一直靜止,那么木塊與木板間、木板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大小分別為( )μ2mg,μ1Mg B.μ2mg,μ2mg C.μ2mg,μ1(m+M)g D.μ2mg,μ1Mg+μ2mg9.如圖所示,打印機進紙槽里疊放有一疊白紙,進紙時滾輪以豎直向下的力F壓在第一張白紙上,并沿逆時針方向勻速轉動,滾輪與第一張紙不打滑,但第一張紙與第二張紙間發生相對滑動。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滾輪與白紙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白紙之間、白紙與紙槽底座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2,每張白紙的質量為m,不考慮靜電力的影響,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滾輪對第一張白紙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第二、三張白紙間的摩擦力大小為μ2(F+2mg)第三、四張白紙間的摩擦力大小為μ2(F+mg)越靠近底座,白紙間的摩擦力越大10.(多選)如圖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塊A、B之間有一伸長的彈簧(彈簧在彈性限度內),物塊C疊放在物塊A上。現對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并使F從零開始逐漸增大,直至B恰好要開始滑動,則在此過程中( )A與地面之間可能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A、C之間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先減小后增大D.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相等11.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放置著質量分別為m、3m的A、B兩個物體,A、B間、B與地面間的摩擦因數均為μ,現施加水平拉力,使A、B一起向右勻速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則水平拉力和A、B間的摩擦力分別為( )A.4μmg,μmg B.4μmg,0 C.3μmg,μmg D.3μmg,012.如圖所示,物塊A、B、C疊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A=FB=10N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左勻速滑動,那么此時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物塊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別為( )A.20N,0 B.20N,10N C.10N,20N D.10N,013.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疊放著質量均為m的A、B兩塊木板,在木板A上放著質量也為m的物塊C,木板和物塊均處于靜止狀態,A、B、C之間以及B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為g,現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木板A,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不管F多大,木板B一定保持靜止 B.A、C之間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μmgC.B受到桌面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一定小于F D.A、B之間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等于F14.(多選)用水平力F將木塊壓在豎直墻上,如圖所示,已知木塊重G=6N,木塊與墻壁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5,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當F=25N時,木塊沒有動,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6N當F=10N時,木塊沿墻面下滑,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2.5N當F變大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也會一直變大D.當F=0時,物體將向下做自由落體運動15.如圖所示,質量為10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物體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現對其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F,(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物體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木塊所受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物體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施力物體是桌面若拉力F=12N,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20N,方向向右若拉力F=22N,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20N,方向向右16.(多選)如圖甲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B物體的上下表面均水平,A物體與一拉力傳感器通過水平細繩連接,從t=0時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kt(k為常數)作用在B上,拉力傳感器的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乙所示,已知k、t1、t2,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據此可求( )A、B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 B.水平面與B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C.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AB D.B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二、解答題17.如圖所示,質量為20kg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120N,動摩擦因數是0.5,物體的一端與一根勁度系數為4×103N/m的輕質彈簧相連(設彈簧的形變均在彈性限度內,取g=10m/s2),問:將彈簧拉長2cm時,物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1多大?(2)將彈簧拉長4cm時,物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2多大?18.重為60N、長為L=2m的均勻木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所示,至少要用40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從原地開始運動。木棒從原地移動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棒繼續做 勻速運動。求:(1)木棒與桌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2)木棒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3)當水平推力使木棒勻速運動至木棒有0.5m露出桌面時,如圖(b)所示,水平推力的大小F19.如圖所示,質量為2kg的物體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原長為10cm的輕質彈簧水平拉該物體,研究過程中發現當物體剛開始運動時,彈簧的長度為13cm,當彈簧拉著物體勻速前進時,彈簧的長度為12cm,已知彈簧的勁度系數k=200N/m。(g取10m/s2)求:物體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為多大;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物體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是多少。20.質量為m=10kg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至少要F1=32N的水平向右的推力,才能使它從原地開始運動,木箱從原地移動以后,用F2=30N的水平向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勻速滑動,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木箱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fm;(2)木箱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μ;(3)如果用F3=20N的推力水平向右推靜止木箱,求木箱對地面的摩擦力Ff。如圖,水平面上有一重為50N的物體,受到F1=12N和F2=6N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靜止.已知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0.2,求:此時物體所受到的摩擦力多大?若將F1撤出后,物體受的摩擦力多大?若將F2撤出后,物體受的摩擦力多大?如圖所示,一重為45N的木塊原來靜止在固定的水平桌面上,某瞬間在水平方向上同時受到兩個方向相反的力F1、F2的作用,其中F1=14N,F2=8N.已知木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1)F1和F2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當只將F1撤去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1.A 2.D 3.D 4.A 5.D 6.BC 7.C 8.B 9.C 10.BC 11.B 12.D 13.A14.ABD 15.D 16.AB17.(1)80N (2)100N18.(1)40N (2)0.5 (3)30N19.(1)6N (2)4N (3)0.220.(1)32N (2)0.3 (3)20N 方向向左21.(1)6N 水平向右 (2)6N 水平向左 (3)10N 水平向右22.(1)6N 水平向右 (2)8N 水平向右 (3)9N 水平向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