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林市第九中學 2024-2025 學年度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階段性教學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3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6 分。在每小愿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十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青春期帶來了遐想和歡樂,也帶來了煩惱和困惑。面對煩惱和困惑,我們應A.增強自控,壓抑想法B.積極面對,自我調節C.順其自然,任其發展D.只靠幫助,依賴他人2.媽媽給處于青春期的小安一個瓶子,告訴他如果有了憤怒的情緒,就對瓶子大喊“我生氣了”,毎次喊完,他都感覺紆服多了。小安調控情緒的方法是A.認知調節B.合理宜泄C.自我暗示D.放松訓練3.下列名言表現自尊的有①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②志士不仗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③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責,使我不得開心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學校要接待外國學生訪學,小芳因為英語表達能力較強而被推薦參與接待任務。為此,她每天堅持口語訓練,并查閱大量資料,了解本地人文歷史與當今的輝煌發展成就。她對完成本次接待任務充滿信心。小芳的自信源于①自己沒有任何缺點和不足②家鄉的繁榮穩定與文化積淀③在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肯定④在自身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實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云南的周紹亮因 2 歲時生病而落下殘疾。他時常安慰父母說:“爸媽,不要傷心難過,只是落下點殘疾,我腦子這么靈光,養活自己沒有問題!”他從開一家小店到開起嶄新的超市,生活越過越好,成為村民眼中名副其實的“周老板”。周紹亮的事跡啟示我們A.要塑造自強的品格B.只要不服輸就能心想事成C.在逆境中成長才能成功D.唯創業才能實現自身價值6.“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出自《周易·系辭下》,意思是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則會變化,變化則通達,通達則能恒久。這告訴我們A.天地間的萬物是一成不變的B.要關注現實,在實踐中探求C.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D.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造與創新7.《千里江山圖》畫面上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渺,氣象萬千,壯麗恢宏。這幅畫作以概括精練的手法、絢麗的色彩和工細的筆致表現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觀,是中國山水畫的代表作,是一幅曠世杰作。《千里江山圖》體現了A.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B.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8.2024 年 10 月 17 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溫張吳禮讓典故。“六尺巷”的故事流傳至今啟示我們①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崇尚和諧和睦②中華傳統美德影響著我們的生活③“和為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④要弘揚自由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第一條規定: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制定本法。這說明法律為促進農業發展提供A.文化影響B.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C.技術指導D.物質支持10.觀察右圖所示“戶外搭訕式”網絡直播近期火爆各大網絡平臺。搭訕式直播如果是在未經對方同意的情況下,實時記錄路人在突發狀態下的真實反應,讓網友在線圍觀評價。這種行為侵犯了他人的A.肖像權B.健康權C.生命權D.知識產權11.2025 年 4 月 26 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為倡導青少年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某社區開展了“尊知識,重產權”主題活動。為助力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青少年應該①對自己的發明成果及時申請專利②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③遵守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④拒絕購買盜版產品,尊重他人知識產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法網恢恢,琉而不漏。”下列案件與違法行為類別對應正確的是A.柴某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一行政違法行為B.某出版社未經錢某同意發表其作品,被判賠償錢某損失三千元一民事違法行為C.劉某在過年期間非法存儲煙花爆竹,警方給予其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一刑事違法行為D.趙某看演唱會時大聲起哄并向場內投擲瓶子,公安機關給予其警告處罰一民事違法行為13.為加強校園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學生法治觀念,學校邀請“法治副校長”為同學們進行一次法治宣傳演講。下列可以作為演講內容的是①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②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③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④民法典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共 34 分)14.某作家深愛著家鄉及家鄉的人們,于是將自己對京鄉的深厚情感和生活體驗轉化為文字,創作了散文集。該散文集蘊含的積極情感引發讀者的共鳴,得到多方好評。(1)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情感是怎樣產生的?(2 分)(2)積極的情感源于什么?(2 分)(3)我們應如何品味美好惰感 (寫出兩點即可)(2 分)15.靠左手敲代碼,武漢獨臂博士哀益,本、碩、博七年鉆研,共獲得了 30 多項榮譽獎勵,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衣益說,自己熱愛科研,熱愛身邊人,希望將來能留在高校從事教學工作、將其所學分享給更多的人,對標國家戰略需求、用科研助力民族的發展。面對袁益博士的成就,同學們說:“青春少不了自強,自強的人讓青春更有力量。”(1)自強是一種怎樣的精神狀態和人生追求 (2 分)(2)材料中的劃線部分體現自強關系著什么?(2 分)(3)趁著青春年少,我們要練就一身本領的目的是什么 (2 分)16.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歲月的長河里,無數英雄前仆后繼,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英勇獻身,他們以鮮血澆灌理想,用生命捍衛信仰,構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什么是英雄?習近平主席這樣說:英雄,是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是平常日子鞠躬盡瘁,是普通崗位恪盡職守,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偉大的心。流血犧牲是英雄,無私奉獻也是英雄。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英雄們的事跡和精神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1)材料中習主席所說的英雄身上具備著哪些中華傳統美德?(寫出兩點即可)(2 分)(2)真正勇敢的人應具有怎樣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諸行動?(1 分)(3)結合教材寫一寫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當他人遇到危難時我們應怎么做?(2 分)17.觀察右側圖片回答問題(1)圖片中轉帖者的行為屬于哪種違法行為 應承擔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2 分)(2)為什么違法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3 分)(3)圖片表明什么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1 分)18.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某校七(13)班以“觀案警示你我,共建法治社會”為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一起參與并回答下列問題。【案情回溯】2025 年 4 月 23 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依法審理涉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一起典型案例。吳某友、鄧某等人在未取得建筑垃圾消納批準手續、未采取環保防護措施情況下,將上海多處建筑工地的 4800 余噸混合垃圾運至江蘇省啟東市的兩處廢棄魚塘,傾倒并覆土掩埋,人民法院對吳某友、鄧某等人在長江經濟帶區域跨省實施的非法傾倒、處置涉案混合垃圾的犯罪行為,依法從重處罰。(1)吳某友、鄧某等人的行為是具有哪些特征的行為 (3 分)(2)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搜集案例了解我國的法治建設情況?(寫出兩種即可)(2 分)〖分析探究〗典型案例展現了人民法院守護生態安全、推動綠色發展,嚴厲打擊涉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違法犯罪的堅定決心。特別是對于跨省(直轄市)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的違法犯罪活動,將予以從重處司。(3)人民法院對生態安全的守護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哪一思想理念?(1分)(4)上述這一思想主張什么?(2 分)(5)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怎么做?(3 分)吉林省吉林市第九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26分,每小題2分)1.B 2.B 3.D 4.D 5.A 6.D 7.C 8.A 9.B 10.A 11.C 12.B 13.A二、非選擇題(34分)14.(1)情感是伴隨著情緒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的(2分)。(2)積極的情感源于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積極態度(2分)。(3)①通過閱讀、與人交往等方式獲得美好情感;②學會承受負面情感,并將其轉化為成長的助力(2分)。15.(1)自強是一種勇于開拓、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和不懈追求(2分)。(2)自強關系著個人的成長、民族的復興(2分)。(3)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2分)。16.(1)示例:挺身而出、鞠躬盡瘁、恪盡職守、無私奉獻(2分,任答兩點)。(2)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敢于斗爭、見義勇為的勇毅精神(1分)。(3)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敢于維護;當他人遇到危難時,我們要伸出援手,見義智為(2分)。17.(1)行政違法行為(1分);行政責任(1分)。(2)法律具有強制性,違法行為會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或社會利益,必然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分)。(3)不違法(1分)。18.(1)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3分)。(2)示例:查閱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關注新聞報道(2分)。(3)天人合一、道法自然(1分)。(4)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2分)。(5)①增強法治觀念,遠離犯罪;②發現犯罪行為及時舉報;③積極配合司法機關打擊犯罪(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吉林省吉林市第九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docx 吉林省吉林市第九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