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四年級道德與法治(滿分:20分,時間:1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用鉛筆涂抹在正確的答案字母上(每題1分,共8分)1.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名言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A. 要熱愛勞動。只有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B. 要勤儉節約,愛惜糧食。我們的吃和穿是靠艱辛的勞動獲得的C. 要學會享受生活,在吃和穿方面不能太浪費2. 我們國家是一個( )大國。A. 農業 B. 工業 C. 畜牧業3. 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的( )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為農民設立的節日,是一個億萬農民共同參與、慶祝豐收的節日,體現了我國重視農業、尊重農民、感恩勞動的文化傳統。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4. 洗衣機、電梯、空調等產品的誕生,幫助人們解決了( )問題。A. 洗衣服干凈、上下樓方便、夏天防中暑B. 人們不用做家務勞動、不用鍛煉身體、只是學會享受生活C. 貪圖享受生活安逸、生活的自由自在,沒有約束5. 下列哪些物品屬于“中國創造”?( )A. “安踏”名牌運動衫 B. 中國觀光車 C. 中國高鐵和“神舟”系列飛船6. 下列幾項內容不是民族優良風俗的是( )A. 端午節吃粽子、戴香包B. 祝壽時擺放壽桃和吃“長壽面”C. 誰家的兒子結婚都要拿高額彩禮,至少要18萬8千元7. 你讀了“閱讀角”中《重陽節》這篇文章,了解到的知識是( )。A. 重陽節的日期是農歷九月初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把每年農歷九月初七,定為“老人節”B. 重陽節的日期是農歷九月初九,《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為“老年節”C. 重習節的日期是農歷九月初十。《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把每年的九月初十定為“老年節”8. 民間藝術是由( )創造的,用來滿足生活和審美需求,表達人們的美好愿望。( )的二人轉很受百姓歡迎,豐富了人們的閑暇生活。A. 勞動者,東北 B. 地方官員,云南 C. 設計師,山東二、判斷對錯(每題0.5分,共5分)9. 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只能通過收集資料和觀察的方式。( )10. 小明認為自己已經不在家鄉生活、學習了,沒有必要再去關心家鄉的發展。( )11. 通過合理比較、自我克制等方法,我們可以學會做出正確的購物選擇。( )12. 我們吃的火腿腸和烤腸,穿的校服,睡的席夢思床都來源于農業生產。( )13. 老師讓同學們講一個關于“中國創造”的故事,我沒有興趣,不愿意搜集資料,可以不用講。( )14. 我們每天吃的糧食和蔬菜離不開農民的勞作。我們所穿的衣物離不開紡織工人的勞動,我們住的房子離不開建筑設計師和建筑工人的辛勤勞動。( )15. 王方對李洋說:“我的爸爸是大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好多人都聽他的指揮,章華的爸爸沒法比,他只是進城務工的人。”( )16. 中國的“十二生肖”即鼠、牛、熊、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17.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 ) 18. 在《民間藝術交流會》一課的“活動園”中,“活動園”要求:在班里開一個民間藝術交流會,可以展示同學們收集的物品或圖片,也可以進行現場模擬表演。但是,教我們班的道德與法治老師卻沒有開展這項活動。( )三、小調查。(每選正確一項得0.5分,共4.5分)19. 把下面的相關行業前的字母填寫在物品下面的括號里。A.種植業 B.漁業 C.林業 D.畜牧業( ) ( ) ( ) ( )20. 根據大米的生產過程,把下列字母填寫在括號里。( )→( )→( )→( )→( )A.碾米 B.育秧 C.田間管理 D.插秧 E.收割四、閱讀角(第(1)題0.5分,第(2)、(3)題各1分,共2.5分)2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隨著家鄉的發展,小明的家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路變得更寬闊平坦了,新建了一些樓房,還開了一家超市,人們購物更加方便了。但是,小明發現在家鄉居住的年青人越來越少,很多胡同的院子都空著沒有人居住,有院子居住的大都是留守老人。年青人也不生孩子,學校里也沒有了小學生,都去城里上學了。家鄉的小河以前清澈見底,現在卻變得渾濁不堪,河面上漂浮著各種垃圾。而且,以前每到過節,村里都會有舞龍舞腳等傳統活動,現在這些活動也越來越少了。(1)小明家鄉的發展為村民帶來了哪些好處?(2)小明的家鄉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3)針對小明家鄉出現的問題,請你提出一些解決建議。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四年級道德與法治(滿分:20分,時間:1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用鉛筆涂抹在正確的答案字母上(每題1分,共8分)【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A二、判斷對錯(每題0.5分,共5分)【9題答案】【答案】×【10題答案】【答案】×【11題答案】【答案】√【12題答案】【答案】×【13題答案】【答案】×【14題答案】【答案】√【15題答案】【答案】×【16題答案】【答案】×【17題答案】【答案】√【18題答案】【答案】×三、小調查。(每選正確一項得0.5分,共4.5分)【19題答案】【答案】 ①. A ②. C ③. D ④. B【20題答案】【答案】 ①. B ②. D ③. C ④. E ⑤. A四、閱讀角(第(1)題0.5分,第(2)、(3)題各1分,共2.5分)【21題答案】【答案】(1)①道路變得寬闊平坦,改善了交通條件,方便村民日常出行以及貨物運輸等;②新建了一些樓房,為村民提供了更優質的居住選擇,提升了居住舒適度;③超市的開設讓村民無需遠行就能購買到日常生活所需物品,節省了時間和精力;(2)①年輕人大量外流,導致胡同院子空置,留守老人增多,人口老齡化嚴重;年輕人生育意愿低,本地學校沒有小學生,學生前往城里上學,面臨人口流失和少子化困境;②家鄉的小河遭受污染,水質惡化,河面漂浮大量垃圾,生態環境遭到破壞;③傳統節日中的舞龍舞獅等民俗活動逐漸減少,傳統文化面臨流失的風險;(3)①依托當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如生態農業、鄉村旅游、手工藝品加工等,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吸引年輕人返鄉就業、創業;②通過宣傳欄、村民大會等形式加強環保宣傳教育,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引導村民自覺保護河流環境,不向河中丟棄垃圾;③在傳統節日期間舉辦大型民俗活動,如廟會、民俗表演等,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增強村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吸引年輕人參與其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