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牡丹江市第二高級中學高一學年答題卡(物理)姓名:條碼粘貼處準考證號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缺考標記/違紀標記:涂2.請將準考證條碼粘貼在右側的[條碼粘貼處]的方框內。有效填涂考生禁填!由監考老師3.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寫,字體工點負責用黑色字跡的簽意事整。■字筆填涂。4.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的答題區內作答,超出范圍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涂無效填涂缺考、違紀:Q上作答無效。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刮紙刀。例 X四p第一部分客觀題(請用2B鉛筆填涂)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I■164BD]2LA B]D7 [A B]■■8 LABD■4■510 AB■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第二部分主觀題(請用黑色簽字筆作答)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11.(1)(2)(3)12.(1)△t△(2)(3)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13.uge777777777777714.15.彈簧槍盔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物理)學科(期末)考試命題細目表題號 題型 分值 主題 內容 核心素養 學業水平 預估難度一級目標 二級目標 三級目標 物理觀念 科學思維 科學探究 科學態度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三 水平四 水平五1 單選題 4 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零勢能面對重力勢能定義的影響 概念 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 零勢能面對重力勢能定義的影響 0.852 4 圓錐擺問題 受力分析 合力充當向心力 圓周運動聯系生活實際 0.83 4 平均功率與瞬時功率的計算 物理概念 平均功率與瞬時功率 實際應用 0.84 4 類比地球求解其他星球的宇宙速度,其他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與重力關系 天體應用 0.85 4 庫侖定律表達式和簡單計算 電場 庫侖定律 疊加 0.76 4 用動能定理求解外力做功和初末速度,計算物體的機械能,能量守恒定律與曲線運動結合 動能定理 用動能定理求解外力做功和初末速度 能量守恒定律與曲線運動結合 0.657 4 正負電荷的電場線分布,等量同種電荷連線中垂線和連線上的電場強度分布圖像 電場線 等量同種電荷連線中垂線和連線上的電場強度分布 力與運動綜合 0.658 多選題 6 同步衛星、近地衛星與赤道上物體的比較 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與向心力關系衛星應用 0.69 6 利用動能定理求解其他問題(運動時間、力等) 動能定理 利用動能定理求解其他問題 綜合應用 0.610 6 人船模型,系統在某一方向不受外力 動量守恒 模型 動量、力與運動綜合 0.711 實驗題 8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步驟與數據處理 機械能守恒定律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項 誤差分析 0.612 6 利用光電門和氣墊導軌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動量守恒 實驗梳理 動量、力與運動綜合 0.613 計算題 10 自由落體運動的三個基本公式,帶電物體(計重力)在電場中的平衡問題 電場+運動 電場中的平衡問題 電場力與運動綜合 0.6514 14 動量定理的內容 動量定理 應用 動量、力與運動綜合 0.6515 16 利用動量守恒及能量守恒解決(類)碰撞問題 能守恒+動量守恒 碰撞問題 動量、能量、力與運動綜合 0.4(數學)學科()考試命題細目表題號 題型 分值 主題 內容 核心素養 學業水平 預估難度一級目標 二級目標 三級目標 數學抽象 邏輯推理 數學建模 直觀想象 數學運算 數據分析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三1 單選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多選 610 611 612 填空 513 514 515 解答 1316 1517 1518 1719 17教學進度 ≥5個 3-4個 2個 1個標準工作量 10節/周 12節/周 14節/周 16節/周 教學進度 ≥5個 3-4個 2個 1個標準系數 1 1 1 1 標準工作量 10節/周 12節/周 14節/周 16節/周實際系數 實際上課節數 實際上課節數 實際上課節數 實際上課節數 標準系數 1 1 1 1實際系數 實際上課節數 實際上課節數 實際上課節數 實際上課節數10 12 14 1610 12 14 16牡丹江二中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試題物理考生注意1.本試卷本試卷分第丨卷(選擇題)和第川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第I卷(選擇題共46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共4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第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6分,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早A1.如圖所示,質量m=1.0kg的小球從離桌面高h1=1.2m處的A點由靜止下落到地面上的B點。桌面離地面高h2=0.8m,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g取10m/s2,關于小球下落過程說法正確的()A.若選桌面為參考平面小球經B位置時的重力勢能為8J¥BB.小球從A點下落至桌面的過程,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增加12JwwwwwC.小球從A點下落至B點的過程,重力勢能的減少量與參考平面的選取無關D.小球從A點下落至B點的過程,重力做功的多少與參考平面的選取有關2.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的細線懸于O點,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0,使小球在水平面內以P為圓心做勻速圓周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向心力的大小等于m8tanB.向心力是細線對小球的拉力和小球所受重力的合力DC.向心力的大小等于細線對小球的拉力D.小球受到重力、細線的拉力和向心力三個力作用3.從空中以40m/s的初速度平拋一重為10N的物體,物體在空中運動3s落地,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落地前瞬間重力的功率為()A.300WB.400WC.500WD.600W4.海王星的質量是地球的17倍,它的半徑是地球的4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為y,則()A.海王星的第一字宙速度為?y1B.海王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468C.海王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48D.海王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為716高一年級·物理·試題第1頁共4頁5.如圖所示,A、B、C是三個相同金屬球(可視為質點),分別位于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的三個項點,其中A球帶電量為Q,B球和C球均不帶電。現將B球先后與A、C接觸后放回原處,則A球所受靜電力為()A.tB.kC.302D.3ko24128128124126.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有一半徑為R的圓弧軌道,半徑OA水平、OB豎直,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點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軌道到達最高點B時對軌道壓力為0.5g,己知AP=2R,重力加速度為g,則小球從P到B的運動PO不過程中()2RA.重力做功2mgRB.合力做功0.75mgRC.克服摩擦力做功0.5mgRD.機械能減少2mgR7.如圖所示,平面內直線AB和MN垂直相交于O點,A、B關于O點對稱。M、N關于O點對稱,C是AO的中點,D是OB的中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將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放置在O點,則C、M·MD、N四點的電場強度相同B.若將電荷量為+Q和Q的點電荷分別放置在A點和A°-●D-BB點,則C、D兩點電場強度方向相反C.若在C點和D點分別放置等量同種點電荷,一電子從O點沿直線運動到N點的過程中所受靜電力的大小是一直減小的D.若在C點和D點分別放置等量正點電荷,一電子從M點由靜止釋放,電子將在M、N間做往返運動8.如圖所示,α為地球赤道上的物體,b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勻速圓周運動的人造衛星,c為地球靜止衛星。下列關于a、b、c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角速度的大小關系為o0b>Oe=Oa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關系為aa>ab>acC.線速度的大小關系為vb>ve>vaD.周期關系為Ta=Tc>Tb9.如圖所示,質量為M木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顆質量為m的子彈以速度vo水平射入木塊并留在木塊中,木塊獲得的速度為v,子彈受到的平均阻力為f射入深度為,此過程中木塊位移為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子彈損失的動能等于dB.子彈損失的動能等于f(s+d)77777777777777777777dC.子彈損失的動能為一mvD.子彈、木塊組成的系統損失的動能等于d10.如圖所示,質量為M,半徑為的R光滑半圓槽靜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質量為m小球恰好能從右邊緣沿槽的切線方向釋放滑入槽內,小球沿槽內壁運動直至槽左邊緣。關于小球和半圓槽的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高一年級·物理·試題第2頁共4頁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B C B D ACD BD BD1.C【詳解】A.若選桌面為參考平面小球經B位置時的重力勢能為故A錯誤;B.小球從A點下落至桌面的過程,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故B錯誤;CD.小球從A點下落至B點的過程,重力做功的多少與參考平面的選取無關,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重力做功,與參考平面的選取無關,故C正確,D錯誤。故選C。2.B【詳解】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小球到重力和細線的拉力作用,細線對小球的拉力和小球所受重力的合力提供所需的向心力;豎直方向有水平方向有聯立可得故選B。3.A【詳解】物體落地瞬間所以BCD錯誤,A正確。故選A。4.B【詳解】AB.設地球的質量為M地,半徑為R地,海王星的質量為M海,半徑為R海,則有可得故A錯誤,B正確;CD.設海王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為v海,則有可得即CD錯誤。故選B。5.C【詳解】將B球先后與A、C接觸后,A、B、C分別帶電量為,放回原處后A球所受靜電力為故選 C。6.B【詳解】A.從P到B,重力做功為故A項錯誤;B.小球能通過B點,在B點速度v滿足解得從P到B過程,由動能定理有解得故B項正確;D.設B點所在平面為零勢能面,在P點時,機械能為在B點時機械能為 所以機械能減少了。故D項錯誤;C.由能量守恒可知,摩擦力做功等于機械能的較少量,即摩擦力做功為,故C項錯誤。故選B。7.D【詳解】A.若將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放置在O點則C、M、D、N四點的電場強度方向不同,A錯誤;B.若將電荷量為+Q和-Q的點電荷分別放置在A點和B點,由等量異種點電荷電場中電場線分布的對稱性可知,C、D兩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相等,方向均由A指向B,B錯誤;C.若在C點和D點分別放置等量同種的點電荷,則O點的電場強度是零,從O點沿CD的中垂線經過N點到無限遠處,電場強度大小從零先增大,再減小到零,則電子從O點沿直線運動到N點的過程中,所受靜電力的大小可能是一直增大的,也可能是先增大后減小的,C錯誤;D.若在C點和D點分別放置等量正點電荷,則CD連線的中垂線上,關于O點對稱的兩點電場強度等大反向,所以電子在MO間與ON間受力具有對稱性,都指向O點所以將一電子從M點由靜止釋放,電子將在M、N間做往返運動,D正確。故選D。8.ACD【詳解】A.對b、c,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 ma = mrω2解得T = 2π,ω = ,v = ,a =因為c的軌道半徑大于b,則ab > ac,vb > vc,ωb > ωc,Tc > Tb,對a、c,角速度相等,即ωa = ωc,根據T = 知,Ta = Tc,根據v = rω知,c的半徑大,則vc > va,根據a = rω2知,c的半徑大,則ac > aa,所以角速度的大小關系為ωb > ωc = ωa,A正確;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關系為ab > ac > aa,B錯誤;C.線速度大小關系為vb > vc > va,C正確;D.周期的關系為Ta = Tc > Tb,D正確。故選ACD。9.BD【詳解】ABC.對子彈應用動能定理可得①故子彈損失的動能為AC錯誤,B正確;D.對木板應用動能定理可得②聯立①②可得故子彈、木塊組成的系統損失的動能等于fd,D正確。故選BD。10.BD【詳解】AB.小球落入槽中后,小球和槽組成的系統水平方向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故A錯誤,B正確;C.當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有解得 故C錯誤;D.小球沿半圓槽右邊緣滑到半圓槽左邊緣的過程中,有解得故D正確。故選BD。11.(1)D(2) (3)CD【詳解】(1)物體下落的高度h用刻度尺測出,根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v;而不能用或計算出瞬時速度v,因為這樣就默認了機械能守恒,失去了驗證的意義了。故選D。(2)[1]從打下點到打下點的過程中,重物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為[2]打下點時重物的速度為則從打下點到打下點的過程中,重物的動能增加量為(3)實驗發現重物重力勢能的減少量通常略大于動能的增加量,是因為重物下落過程有一定的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使得由于一部分重力勢能的減少量轉化為內能;這個誤差屬于系統誤差,不能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可以通過減小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來減小。故選CD。12.(1)=(2)D(3)【詳解】(1)若氣墊導軌水平,則滑塊在氣墊導軌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遮光條先后通過光電門1、2的時間分別為Δt、Δt'是相等的。(2)根據動量守恒定律若設遮光條的寬度為d,則代入式子可得即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為滑塊(含遮光條)1、2的質量m1和m2,而遮光條的寬度可以約掉,與兩光電門間的距離L0和塊1、2的寬度L1和L2無關,故選D。(3)據前分析可以得出要驗證動量守恒,則需驗證。13.(1)帶正電,C(2)N(3)t=0.4s【詳解】(1)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小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沿繩子方向的拉力,則電場力向右才可能維持平衡,因此小球帶正電。根據平衡條件可知代入數據解得q=C(2)設繩子的拉力大小為,根據平衡條件可知代入數據解得F=N(3)剪斷細線,小球在豎直方向上做自由落體運動,則有代入數據解得t=0.4s14.(1)60kg·m/s,方向豎直向下;150kg·m/s,方向豎直向上(2)720N(3)315J【詳解】(1)該同學接觸網前瞬間的速度為得V1=2m/s該同學接觸網時的動量大小P1=mV1=60kg m/s方向豎直向下。該同學離開網瞬間的速度為得V2=5m/s該同學離開網時的動量大小P1=mV1=150kg m/s方向豎直向上。(2)該同學下落時間為t1=0.2s該同學上升時間為t2=0.5s該同學接觸網的時間t=0.5s設網對該同學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F,由動量定理有得F=720N網對該同學做功,根據動能定理得W=315J15.(1),方向水平向右(2)【詳解】(1)設兩物塊第一次碰撞前瞬時,1號物塊的速度為,碰撞后瞬時,1、2號物塊的速度分別為、,碰撞后對2號物塊,根據機械能守恒有解得以水平向左為正方向,碰撞過程中,由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得,聯立解得,方向水平向左;,方向水平向右(2)由于兩物塊恰好不發生第二次碰撞,可知兩物塊最后都停止在同一位置。設BC段長度為L,從第一次碰撞后到最終靜止,1號物塊在BC段上運動的路程為,2號物塊在BC段上運動的路程為,對1號物塊,根據能量守恒有對2號物塊,根據能量守恒有又聯立解得L=2.5m第一次碰撞前,1號物塊從C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根據能量守恒有解得1號物塊鎖定時彈簧槍的彈性勢能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牡丹江市第二高級中學高一學年答題卡(物理).pdf 細目表(物理)-僅供參考(1).xls 高一期末試題物理.pdf 高一物理期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