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3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 暑假預習講義【知識點講解】一、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1.審題:認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清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哪些是常量,哪些是變量。易錯點提示:對題意理解不透徹,遺漏關鍵信息。例如在涉及行程問題時,沒有注意到是相向而行還是同向而行等條件,導致后續列方程錯誤。2.設未知數:根據題目所求問題,合理設出未知數。可以直接設未知數,即設所求的量為;也可以間接設未知數,通過設與所求量相關的其他量為,再進一步找出與所求量的關系。易錯點提示:設未知數不合理,使得后續列方程和求解變得復雜甚至無法進行。比如在面積問題中,應該設邊長等與面積計算直接相關的量為未知數,但卻設了一些不便于表示面積關系的量,增加了解題難度。3.列方程:根據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常見的等量關系在不同類型的實際問題中有不同體現,如面積問題中長方形面積 = 長×寬,增長率問題中增長后的量 = 原來的量×(1 + 增長率) 等。易錯點提示:(1)找不到正確的等量關系。例如在銷售問題中,混淆利潤、售價、成本之間的關系,本應是利潤 = 售價 - 成本,卻錯誤地列成其他關系,導致方程錯誤。(2)對一些實際問題中的數量變化規律把握不準。比如在連續增長或降低問題中,沒有正確理解每次增長或降低是在之前的基礎上進行的,從而列錯方程。4.解方程:運用前面所學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如直接開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求解所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易錯點提示:(1)在解方程過程中出現計算錯誤。如用公式法時,計算判別式的值出錯,或者代入求根公式時計算失誤。(2)忘記檢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實際問題的情境。因為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有兩個根,但在實際問題中,有些根可能不符合實際意義(如人數不能為負數、長度不能為負等),需要舍去。5.檢驗并作答:把求得的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進行檢驗,看是否滿足方程左右兩邊相等,同時還要檢驗解是否符合實際問題的背景和條件。然后根據檢驗結果,寫出符合題意的答案。易錯點提示:只檢驗了是否是方程的解,而忽略了對實際意義的檢驗,導致給出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答案。例如求出的物品單價是負數,卻沒有意識到這不符合實際,直接作為答案給出。二、常見實際問題類型及相關知識點1.面積問題(1)常見圖形的面積公式要牢記,如長方形面積(、分別為長和寬),正方形面積(為邊長),三角形面積(為底,為高)等。(2)根據題目描述,通過設未知數表示出圖形的邊長等相關量,再利用面積公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例如,已知長方形的長比寬多厘米,面積是平方厘米,設寬為厘米,則長為厘米,可根據面積公式列出方程。易錯點提示:(1)對圖形的邊長變化關系理解錯誤。比如在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都增加一定長度后求面積變化的問題中,沒有正確表示出增加后的長和寬,導致方程列錯。(2)在計算面積時,代入公式的量對應錯誤。例如把三角形的底和高弄反了代入面積公式,得出錯誤的方程。2.增長率問題(1)若原來的量為,平均增長率為,經過次增長后的量為,則有公式。同理,若為降低率問題,公式為(這里為降低率)。(2)根據題目給定的關于原來的量、增長(或降低)后的量以及增長(或降低)次數等信息,設出增長率(或降低率)為未知數,利用上述公式列出方程。例如,某工廠去年的產量為件,今年預計產量比去年增加,設增長率為,今年產量為件,則可列出方程。易錯點提示:(1)混淆增長率和增長后的量的概念。在列方程時,錯誤地把增長后的量當作增長率代入公式,導致方程錯誤。(2)對于多次增長或降低的問題,沒有正確理解每次增長或降低是在前一次的基礎上進行的。比如在連續兩年增長的問題中,第二年的增長應該是在第一年增長后的量的基礎上進行,而不是在原來的量的基礎上,若理解錯誤會列錯方程。3.銷售問題(1)掌握利潤、售價、成本之間的關系,即利潤售價成本。售價標價×折扣率(如果有折扣情況)。(2)根據題目中關于成本、售價、利潤以及銷售數量等信息,設出合適的未知數(如設售價提高或降低的金額為未知數等),利用上述關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例如,某商品成本為元,標價為元,若設售價降低元,則售價為元,利潤為元,若已知某種銷售數量與利潤的關系,就可以據此列出方程。易錯點提示:(1)對利潤、售價、成本的關系記憶不準確,在列方程時出現錯誤的表達式。比如把利潤錯誤地寫成售價成本等。(2)沒有考慮到銷售數量與利潤之間的關系。有些題目中利潤不僅與售價和成本有關,還與銷售數量有關,若忽略這一點,方程就不完整,無法準確求解問題。【鞏固練習】一、選擇題1.我國古代著作《四元玉鑒》中記載“買椽多少”問題,其大意為:現請人代買一批椽,這批株的價錢為6210文.如果每株椽的運費是3文,那么少拿一株椽后,剩下的椽的運費恰好等于一株椽的價錢.根據題意可列方程,其中x表示( )A.剩余椽的數量 B.這批椽的數量C.剩余椽的運費 D.每株椽的價錢2. 春季是流感的高發時期,某校4月初有一人患了流感,經過兩輪傳染后,共49人患流感,假設每輪傳染中平均每人傳染x人,則可列方程( )A. B.C. D.3.某校“玩轉數學”活動小組在一次實踐調查中發現某種植物的1個主干上長出x個支干,每個支干上再長出x個小分支.若在1個主干上的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總數是36個,則下列方程中正確的是( )A. B.C. D.4.如圖,把一塊長為,寬為的矩形硬紙板的四角剪去四個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紙板的四邊沿虛線折起,并用膠帶粘好,即可做成一個無蓋紙盒.若該無蓋紙盒的底面積為,設剪去小正方形的邊長為,則可列方程為( )A. B.C. D.5.在一次籃球邀請賽中,參賽的每兩個隊之間都要比賽一場,共比賽36場.則參賽的球隊數為( )A.6個 B.8個 C.9個 D.12個6.某經濟技術開發區今年一月份工業產值達50億元,且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的總產值為億元,若設平均每月的增長率為,根據題意可列方程( )A. B.C. D.二、填空題7.若干個好朋友除夕夜打電話互相問候,兩個朋友之間都通話交流一次,一共通話次,設這些朋友一共人,則可列方程: .8.如圖,某小區要在長為,寬為的矩形空地上建造一個花壇,使花壇四周小路的寬度相等,且花壇所占面積為空地面積的一半,則小路寬為 .9.已知某工廠計劃經過兩年的時間,把某種產品從現在的年產量100萬臺提高到121萬臺,那么每年平均增長的百分率是 .10.某商店經銷一批小家電,每個小家電成本40元,經市場預測,定價為50元時,可銷售200個,定價每增加1元,銷售量將減少10個,如果商店進貨后全部銷售完,賺了2160元,該小家電定價是 元.三、解答題11.某校團體操表演隊伍有6行8列,后又增加了51人,使得團體操表演隊伍增加的行、列數相同,求增加了多少行或多少列?12.一個兩位數,個位數字比十位數字大,把這個數的個位數字和十位數字對調后,得到新的兩位數,原兩位數與其十位數字的乘積加上正好等于新的兩位數,求原來的兩位數.13.某醫療器械生產廠生產某種醫療器械,80條生產線齊開,每條生產線每個月可生產8臺該種醫療器械.該廠經過調研發現:當生產線適當減少后(減少的條數在總條數的20%以內時),每減少10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每個月反而會多生產4臺.若該廠需要每個月的產能達到840臺,那么應減少幾條生產線?14.某大型批發商場平均每天可售出某款商品3000件,售出1件該款商品的利潤是10元. 經調查發現,若該款商品的批發價每降低1元,則每天可多售出1000件.為了使每天獲得的利潤更多,該批發商場決定降價x元銷售該款商品.(1)當x為多少元時,該批發商場每天賣出該款商品的利潤為40000元?(2)若按照這種降價促銷的策略,該批發商場每天賣出該款商品的利潤能達50000元嗎?若能,請求出x的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15.如圖,為了便于勞動課程的開展,學校打算建一個矩形生態園,生態園一面靠墻,若墻長為,另三邊用竹籬笆圍成,籬笆總長.(1)要圍成生態園的面積為,請求出的長.(2)圍成生態園的面積能否達到?請說明理由.16.某商場銷售某款上衣,剛上市時每件可盈利100元,銷售一段時間后開始滯銷,經過連續兩次降價后,每件盈利81元,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1)求平均每次降價盈利減少的百分率;(2)為盡快減少庫存,商場決定再次降價.每件上衣每降價1元,每天可多售出2件.若商場每天要盈利2940元,每件應降價多少元?參考答案1.B2.C3.C4.D5.C6.D7.8.9.10.52或5811.解:設增加了 行,則增加的列數為 ,根據題意,得: ,整理,得: ,解得 , (舍 ,答:增加了3行3列.12.解:設原來的兩位數的十位數字為,,整理得:解得:,不符合題意,舍去,故原來的兩位數為.答:原來的兩位數為.13.解:設減少x臺生產線∵80×20%=16∴∴ ,即解得: , (舍去),所以應減少10條生產線.14.(1)解:該批發商場決定降價x元銷售該款商品,依題意得,,即解得:,答:當x為2或5時,該飲料批發商店每天賣出該款飲料的利潤為40000元(2)解:,即∵,原方程無解,∴按照這種降價促銷的策略,該飲料批發商店每天賣出該款飲料的利潤不能達到50000元.15.(1)解:設米,則米,根據題意得,,解得:,當時,不符合題意,舍去,答:的長為米.(2)解:由(1)得:,整理得:,∴,∴方程無解,∴圍成生態園的面積不能達到.16.(1)解:設平均每次降價盈利減少的百分率為,依題意,得,解得(不合題意,舍去).答:平均每次降價盈利減少的百分率為.(2)解:設每件應降價元,則每天可售出件,依題意,得,解得:,.要盡快減少庫存,.答:每件應降價60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