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xué)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預(yù)習(xí)銜接.夯實基礎(chǔ) 力的合成一.選擇題(共4小題)1.(2024秋 遼陽期末)在某平面內(nèi)有作用于同一點的四個力,以力的作用點為坐標(biāo)原點O,四個力的方向如圖所示,大小分別為F1=6N,F(xiàn)2=2N,F(xiàn)3=3N,F(xiàn)4=8N。這四個力的合力在( ?。?br/>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2024秋 南開區(qū)期末)三個小朋友在操場上玩游戲,他們沿水平方向用大小分別為150N、200N和250N的力拉一木箱。若三個小朋友的方位均不確定,則這三個力的合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 )A.0,600N B.50N,600N C.100N,500N D.200N,500N3.(2024秋 青銅峽市校級期末)如圖所示,三個共點力F1、F2與F3作用在同一個質(zhì)點上,其中,F(xiàn)1與F2共線且反向,F(xiàn)3與F1垂直,F(xiàn)1=6N、F2=2N、F3=3N,則質(zhì)點所受的合力大小是( )A.5N B.4N C.3N D.2N4.(2024秋 洛陽期末)兩個力F1和F2間的夾角為θ(0°<θ<180°),兩力的合力為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合力 F 總比分力 F1和F2中的任何一個都大B.合力 F不可能比分力 F1和F2中的任何一個小C.若F1和F2大小不變,θ角越小,則合力 F 就越大D.若夾角θ不變,力F1大小不變,F(xiàn)2增大,則合力 F一定增大二.多選題(共4小題)(多選)5.(2024春 保定期末)如圖所示,將一個豎直向下F=180N的力分解成F1、F2兩個分力,F(xiàn)1與F的夾角為α=37°,F(xiàn)與F2的夾角為θ,已知sin37°=0.6,cos37°=0.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當(dāng)θ=90°時,F(xiàn)2=240NB.當(dāng)θ=37°時,F(xiàn)2=112.5NC.當(dāng)θ=53°時,F(xiàn)2=144ND.無論θ取何值,F(xiàn)2大小不可能小于108N(多選)6.(2024秋 羅湖區(qū)校級期末)關(guān)于兩個共點力F1、F2與其合力F的關(guān)系,規(guī)定夾角不超過18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F大小不能小于F1、F2中較小者B.F1、F2大小不變夾角減小時,F(xiàn)可能減小C.F1、F2大小不變夾角減小時,F(xiàn)一定增大D.若F1、F2方向不變其中一個力增大,F(xiàn)大小可能不變(多選)7.(2024秋 西寧期末)已知F1=4N,F(xiàn)2=7N,則這兩個力的合力可能為( ?。?br/>A.2N B.8N C.11N D.20N(多選)8.(2024秋 興慶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為兩個大小不變、夾角θ變化的力的合力的大小F與θ角之間的關(guān)系圖像(0°≤θ≤36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合力大小的變化范圍是0≤F≤10NB.合力大小的變化范圍是2N≤F≤14NC.這兩個分力的大小分別為6N和8ND.這兩個分力的大小分別為2N和8N三.填空題(共3小題)9.(2024秋 楊浦區(qū)校級期末)兩個大小均為F,互相垂直的共點力的作用效果 ?。ㄟx填:“能”或“不能”)能用一個大小也為F的力來替代,理由是 。10.(2024秋 黃浦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m=60kg的同學(xué)懸掛在單杠上,兩臂間夾角為120°,則他單臂的拉力大小為 N。若增大兩手間的距離,雙臂拉力的合力 ?。ㄌ睢霸龃蟆?、“減小”或“不變”)(g=10m/s2)。11.(2024秋 昌邑市期末)某同學(xué)利用實驗室準(zhǔn)備好的木板、白紙、圖釘、刻度尺、三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L1、L2和L3(在彈性限度內(nèi),橡皮筋中彈力與伸長量的關(guān)系滿足胡克定律),設(shè)計實驗驗證力合成的規(guī)律。(1)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則正確順序為 。①將L1另一端的繩套用圖釘固定在木板上;②用手分別沿兩個方向拉著L2和L3的另外一端的繩套到不同位置;③把三條橡皮筋的一端系在一起形成結(jié)點,L1、L2和L3另一端分別系上細繩套,使得結(jié)點與繩套間的橡皮筋長度相同并測量結(jié)點與繩套間的橡皮筋原始長度;④記錄三條橡皮筋結(jié)點位置及所在的方向,并用刻度尺測量它們現(xiàn)在的長度.(2)選擇相同的單位標(biāo)度后,分別沿三條橡皮筋的方向,畫出三條橡皮筋伸長量ΔL1、ΔL2、ΔL3,并以ΔL2、ΔL3為鄰邊做平行四邊形,畫出其對角線ΔL,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若 與 (均填“ΔL1”“ΔL2”“ΔL3”或“ΔL”)滿足等大反向關(guān)系,即可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3)關(guān)于該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拉伸橡皮筋時,三條橡皮筋的拉伸方向均應(yīng)與木板平行B.若保持L2和L3的長度不變,減小二者之間夾角,則L1的長度增加C.為再次驗證實驗結(jié)論是否正確,重復(fù)實驗時必須把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D.橡皮筋L1的反向延長線一定是以L2和L3的伸長量為鄰邊做的平行四邊形的角平分線四.解答題(共4小題)12.(2024秋 南昌校級期末)如圖所示,力F1、F2、F3、F4在同一平面內(nèi)構(gòu)成共點力,其中F1=20N、F2=20N、F3=20N、F4=20N,各力之間的夾角在圖中已標(biāo)出,求這四個共點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13.(2024秋 城關(guān)區(qū)校級期末)有兩個大小不變的共點力F1、F2(已知F1>F2),當(dāng)它們同方向時,合力為14N;當(dāng)它們反向時,合力為2N,求:(1)F1、F2的大??;(2)當(dāng)F1、F2兩力相互垂直時,求它們的合力大小及方向。14.(2024秋 伊寧市校級期末)已知一個力F=100N,把它分解為兩個力,已知其中一個分力F1與F的夾角為30°,求另一個分力F2的最小值.15.(2024秋 安康期末)如圖所示,物體受到4個力作用,它們分別分布在兩條系在一起的互相垂直的直線上,F(xiàn)1=5N,F(xiàn)2=8N,F(xiàn)3=7N,F(xiàn)4=11N,求它們的合力的大小。預(yù)習(xí)銜接.夯實基礎(chǔ) 力的合成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4小題)1.(2024秋 遼陽期末)在某平面內(nèi)有作用于同一點的四個力,以力的作用點為坐標(biāo)原點O,四個力的方向如圖所示,大小分別為F1=6N,F(xiàn)2=2N,F(xiàn)3=3N,F(xiàn)4=8N。這四個力的合力在( ?。?br/>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考點】合力的取值范圍.【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受力分析方法專題;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根據(jù)二力合成的規(guī)律,兩兩進行合成,定性判斷合力方向即可。【解答】解:在x軸上,因為F1>F3,所以F1、F3合力沿x軸正方向記為Fx,在y軸上,因為F4>F2,所以F2、F4合力沿y軸負方向記為Fy,再把Fx和Fy合成,可知這四個力的合力在第四象限。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二力合成模型,對學(xué)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是一道好題。2.(2024秋 南開區(qū)期末)三個小朋友在操場上玩游戲,他們沿水平方向用大小分別為150N、200N和250N的力拉一木箱。若三個小朋友的方位均不確定,則這三個力的合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 )A.0,600N B.50N,600N C.100N,500N D.200N,500N【考點】合力的取值范圍.【專題】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A【分析】當(dāng)三個力同向的時候,合力最大,第三個力在另外的兩個力合力的范圍內(nèi)的時候,它們的總的合力可以為零,此時合力最小。【解答】解:當(dāng)三個力的方向相同時,三個力的合力有最大值,最大值為:Fmax=150N+200N+250N=600N;150N、200N兩個力合力的最小值為50N、最大值為350N,當(dāng)這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為250N,方向與第三個力的方向相反時,三個力的合力為零,即為最小值。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評】求三個力的合力的時候,一定能要注意三個力的合力有可能為零的情況。3.(2024秋 青銅峽市校級期末)如圖所示,三個共點力F1、F2與F3作用在同一個質(zhì)點上,其中,F(xiàn)1與F2共線且反向,F(xiàn)3與F1垂直,F(xiàn)1=6N、F2=2N、F3=3N,則質(zhì)點所受的合力大小是( ?。?br/>A.5N B.4N C.3N D.2N【考點】合力的取值范圍.【專題】信息給予題;定量思想;控制變量法;受力分析方法專題;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先將F1和F2進行合成,再將這個合力與F3進行合成,結(jié)合平行四邊形定則分析即可。【解答】解:力F1和F2共線,方向相反,合力為:F12=F1﹣F2=6N﹣2N=4N再將該合力與F3合成,合力為FN=5N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評】三力合成時,可以先合成兩個力,然后將該合力與第三個力合成,得到合力,為基礎(chǔ)題。4.(2024秋 洛陽期末)兩個力F1和F2間的夾角為θ(0°<θ<180°),兩力的合力為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合力 F 總比分力 F1和F2中的任何一個都大B.合力 F不可能比分力 F1和F2中的任何一個小C.若F1和F2大小不變,θ角越小,則合力 F 就越大D.若夾角θ不變,力F1大小不變,F(xiàn)2增大,則合力 F一定增大【考點】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合力與分力的定義及關(guān)系.【專題】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力是矢量,有大小、方向,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合力的范圍:|F1﹣F2|<F合≤F1+F2,據(jù)此結(jié)合實際分析合力與分力的關(guān)系即可。【解答】解:AB、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兩力合力的范圍|F1﹣F2|<F合≤F1+F2,所以合力有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一分力,還可能與兩個分力都相等,故AB錯誤;C、若F1和F2大小不變,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θ角越小,合力F越大,故C正確;D、如果夾角θ不變,F(xiàn)1大小不變,只要F2增大,合力F可以減小,也可以增大,故D錯誤。故選:C。【點評】解題關(guān)鍵是掌握力的運算法則,注意區(qū)分合力與分力之間的關(guān)系。二.多選題(共4小題)(多選)5.(2024春 保定期末)如圖所示,將一個豎直向下F=180N的力分解成F1、F2兩個分力,F(xiàn)1與F的夾角為α=37°,F(xiàn)與F2的夾角為θ,已知sin37°=0.6,cos37°=0.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當(dāng)θ=90°時,F(xiàn)2=240NB.當(dāng)θ=37°時,F(xiàn)2=112.5NC.當(dāng)θ=53°時,F(xiàn)2=144ND.無論θ取何值,F(xiàn)2大小不可能小于108N【考點】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正交分解法;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yīng)用.【專題】定量思想;圖析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BD【分析】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將力F分解,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求解力F2的大??;當(dāng)θ=90°時,F(xiàn)2有最小值。【解答】解:A、當(dāng)θ=90°時,根據(jù)三角形定則將F分解如圖所示:由幾何關(guān)系得:F2=Ftanα=180N135N故A錯誤;B、當(dāng)θ=37°時,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將F分解如圖所示:由幾何關(guān)系得:F2=F1N=112.5N故B正確;CD、當(dāng)θ=53°時,根據(jù)三角形定則將F分解如圖所示:由幾何關(guān)系得,F(xiàn)2=Fsin37°=180×0.6N=108N此時,力F2最小,即無論θ取何值,F(xiàn)2大小不可能小于108N,故C錯誤、D正確;故選:BD。【點評】本題考查力的分解,根據(jù)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定則將F分解,結(jié)合幾何關(guān)系求解即可。(多選)6.(2024秋 羅湖區(qū)校級期末)關(guān)于兩個共點力F1、F2與其合力F的關(guān)系,規(guī)定夾角不超過18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F大小不能小于F1、F2中較小者B.F1、F2大小不變夾角減小時,F(xiàn)可能減小C.F1、F2大小不變夾角減小時,F(xiàn)一定增大D.若F1、F2方向不變其中一個力增大,F(xiàn)大小可能不變【考點】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理解能力.【答案】CD【分析】根據(jù)合力與分力的概念,知道它們間是等效代替關(guān)系,依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結(jié)合幾何關(guān)系,即可求解。【解答】解:A.合力可以大于等于小于任一分力,由于F1、F2夾角不超過180°,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可知F1、F2夾角為180。且大小相等時,合力F為零,所以F大小可能小于F1、F2中較小者,故A錯誤;BC.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可知當(dāng)F1、F2夾角不超過180°時,F(xiàn)1、F2大小不變夾角減小時,F(xiàn)一定增大,故B錯誤,C正確;D.若F1、F2方向不變其中一個力增大時,F(xiàn)可能增大,可能減小,可能不變,如1N、2N的兩個分力反向時合力為1N,當(dāng)增大1N的力為3N時合力仍然為1N,故D正確。故選:C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合力和分力間的關(guān)系,解題關(guān)鍵是掌握合力和分力是等效代替關(guān)系,遵循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多選)7.(2024秋 西寧期末)已知F1=4N,F(xiàn)2=7N,則這兩個力的合力可能為( ?。?br/>A.2N B.8N C.11N D.20N【考點】合力的取值范圍.【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受力分析方法專題;理解能力.【答案】BC【分析】二力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同向時合力最大,反向時合力最小,合力范圍:|F1+F2|≥F≥|F1﹣F2|。【解答】解:二力合成時合力范圍:|F1+F2|≥F≥|F1﹣F2|;故合力最大Fmax=4N+7N=11N,最小值Fmin=7N﹣4N=3N,之間任意結(jié)果都可以;所以2N和20N是不可能的,8N和11N是可能的,故BC正確,AD錯誤。故選:BC。【點評】本題關(guān)鍵是明確二力合成時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夾角越大,合力越小,同向時合力最大,反向時合力最小。(多選)8.(2024秋 興慶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為兩個大小不變、夾角θ變化的力的合力的大小F與θ角之間的關(guān)系圖像(0°≤θ≤36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合力大小的變化范圍是0≤F≤10NB.合力大小的變化范圍是2N≤F≤14NC.這兩個分力的大小分別為6N和8ND.這兩個分力的大小分別為2N和8N【考點】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合力的取值范圍.【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BC【分析】根據(jù)當(dāng)兩分力夾角為180°時,兩分力的合力為2 N,當(dāng)兩分力夾角為90°時,兩分力的合力為10 N解得兩分力大小,當(dāng)兩個分力方向相同時,合力最大,當(dāng)兩個分力方向相反時,合力最小。【解答】解:CD.由題圖可知,當(dāng)兩分力夾角為180°時,兩分力的合力為2 N,則有|F1﹣F2|=2N而當(dāng)兩分力夾角為90°時,兩分力的合力為10 N,則有10N聯(lián)立解得這兩個分力大小分別為6 N、8 N。故C正確;D錯誤;AB.當(dāng)兩個分力方向相同時,合力最大,為14N;當(dāng)兩個分力方向相反時,合力最小,為2 N,合力在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故A錯誤;B正確。故選:BC。【點評】本題考查合力與夾角的關(guān)系,解題關(guān)鍵掌握力的合成方法,注意合力隨兩分力夾角的增大而減小。三.填空題(共3小題)9.(2024秋 楊浦區(qū)校級期末)兩個大小均為F,互相垂直的共點力的作用效果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能用一個大小也為F的力來替代,理由是 大小均為F互相垂直的共點力的作用效果為,故不能用F來替代 。【考點】合力的取值范圍.【專題】定性思想;合成分解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不能;大小均為F互相垂直的共點力的作用效果為,故不能用F來替代。【分析】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的大小進行分析。【解答】解:兩個大小均為F,互相垂直的共點力的作用效果為,不能用F來代替;兩個大小均為F的互相垂直的力合成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他們的合力大小為,故不能用一個大小也為F的力來替代。故答案為:不能;大小均為F互相垂直的共點力的作用效果為,故不能用F來替代。【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力的合成,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求解,難度一般。10.(2024秋 黃浦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m=60kg的同學(xué)懸掛在單杠上,兩臂間夾角為120°,則他單臂的拉力大小為 600 N。若增大兩手間的距離,雙臂拉力的合力 不變?。ㄌ睢霸龃蟆薄ⅰ皽p小”或“不變”)(g=10m/s2)。【考點】合力的取值范圍;合力與分力的定義及關(guān)系.【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600,不變【分析】根據(jù)受力分析結(jié)合幾何關(guān)系解得拉力,根據(jù)力的合成特點分析雙臂拉力的合力。【解答】解:對該同學(xué)受力分析如圖:兩臂間夾角為120°,所以平行四邊形為矩形,又兩個手臂上的力大小相等,所以這個矩形為菱形,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可知他單臂的拉力大小為F=mg=60×10N=600N根據(jù)力的合成特點,雙臂拉力的合力等于自身重力不變。故答案為:600,不變【點評】本題應(yīng)用平衡條件分析實際問題,采用的是力的合成與分解,也可以以人為研究對象,應(yīng)用正交分解法或合成法分析。11.(2024秋 昌邑市期末)某同學(xué)利用實驗室準(zhǔn)備好的木板、白紙、圖釘、刻度尺、三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L1、L2和L3(在彈性限度內(nèi),橡皮筋中彈力與伸長量的關(guān)系滿足胡克定律),設(shè)計實驗驗證力合成的規(guī)律。(1)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則正確順序為 ?、邰佗冖堋?。①將L1另一端的繩套用圖釘固定在木板上;②用手分別沿兩個方向拉著L2和L3的另外一端的繩套到不同位置;③把三條橡皮筋的一端系在一起形成結(jié)點,L1、L2和L3另一端分別系上細繩套,使得結(jié)點與繩套間的橡皮筋長度相同并測量結(jié)點與繩套間的橡皮筋原始長度;④記錄三條橡皮筋結(jié)點位置及所在的方向,并用刻度尺測量它們現(xiàn)在的長度.(2)選擇相同的單位標(biāo)度后,分別沿三條橡皮筋的方向,畫出三條橡皮筋伸長量ΔL1、ΔL2、ΔL3,并以ΔL2、ΔL3為鄰邊做平行四邊形,畫出其對角線ΔL,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若 ΔL1 與 ΔL (均填“ΔL1”“ΔL2”“ΔL3”或“ΔL”)滿足等大反向關(guān)系,即可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3)關(guān)于該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B 。A.拉伸橡皮筋時,三條橡皮筋的拉伸方向均應(yīng)與木板平行B.若保持L2和L3的長度不變,減小二者之間夾角,則L1的長度增加C.為再次驗證實驗結(jié)論是否正確,重復(fù)實驗時必須把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D.橡皮筋L1的反向延長線一定是以L2和L3的伸長量為鄰邊做的平行四邊形的角平分線【考點】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專題】實驗題;實驗探究題;比較思想;實驗分析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實驗探究能力.【答案】(1)③①②④;(2)ΔL1,ΔL;(3)AB。【分析】(1)根據(jù)安裝、操作、測量等步驟確定實驗順序。(2)結(jié)點在三個力的作用下靜止,三個力的合力為零,其中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等大反向,結(jié)合胡克定律分析。(3)實驗時三個力應(yīng)在同一水平面內(nèi),同一次實驗橡皮筋的結(jié)點應(yīng)到達同一位置,不同實驗橡皮筋的 結(jié)點不必到達同一位置,根據(jù)實驗注意事項與力的合成方法分析答題。【解答】解:(1)根據(jù)安裝、操作、測量等步驟可知③①②④。(2)結(jié)點在三條橡皮筋拉力作用下靜止,三條橡皮筋拉力的合力為零,橡皮筋L2和L3拉力的合力與L1的拉力等大反向,由于橡皮筋的拉力與橡皮筋的伸長量成正比,因此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若ΔL1與ΔL滿足等大反向關(guān)系,即可驗證力的平等四邊形定則。(3)A、三橡皮筋的拉力是共點力,為減小實驗誤差,拉伸橡皮筋時,三條橡皮筋的拉伸方向均應(yīng)與木板平行,故A正確;B、在兩分力大小一定的情況下,兩分力間夾角越小,兩分力的合力越大,若保持L2和L3的長度不變,減小二者之間夾角,則L2和L3拉力的合力變大,由平衡條件可知,L1的拉力變大,L1的長度增加,故B正確;C、同一次實驗中結(jié)點位置應(yīng)保持不變,重復(fù)實驗時不必把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故C錯誤;D、為減小實驗誤差L2和L3的夾角應(yīng)適當(dāng)大些,但橡皮筋L1的反向延長線不必是以L2和L3的伸長量為鄰邊做的平行四邊形的角平分線,故D錯誤。故選:AB。故答案為:(1)③①②④;(2)ΔL1,ΔL;(3)AB。【點評】驗證力的合成規(guī)律實驗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同一次實驗過程為保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橡皮筋的結(jié)點應(yīng)保持不變,不同實驗對結(jié)點位置沒有要求;理解實驗原理、結(jié)合力的合成方法即可解題。四.解答題(共4小題)12.(2024秋 南昌校級期末)如圖所示,力F1、F2、F3、F4在同一平面內(nèi)構(gòu)成共點力,其中F1=20N、F2=20N、F3=20N、F4=20N,各力之間的夾角在圖中已標(biāo)出,求這四個共點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考點】合力的取值范圍.【專題】受力分析方法專題.【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建立坐標(biāo)系:以四個力的作用點為原點,以正東方向為x軸正方向,以正北方向為y軸方向,將F1、F3、F4分解到兩個坐標(biāo)軸上,分別求出x軸和y軸上的合力,再求解四個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建立直角坐標(biāo)系Fx=F1x+F2x+F3x+F4x=20N;Fy=F1y+F2y+F3y+F4y=﹣20N;四個力的合力FN=20N;合力的方向:tanθ,解得:θ=45°,即F與F3的方向相同.答:四個力的合力大小為20N,方向即F與F3的方向相同.【點評】正交分解法是求解合力的一種方法,首先要建立坐標(biāo)系,先正交分解,再求解合力.13.(2024秋 城關(guān)區(qū)校級期末)有兩個大小不變的共點力F1、F2(已知F1>F2),當(dāng)它們同方向時,合力為14N;當(dāng)它們反向時,合力為2N,求:(1)F1、F2的大??;(2)當(dāng)F1、F2兩力相互垂直時,求它們的合力大小及方向。【考點】合力的取值范圍;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專題】計算題;學(xué)科綜合題;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1)F1、F2的大小分別為8N與6N;(2)當(dāng)F1、F2兩力相互垂直時,它們的合力大小為10N,合力方向與F2之間的夾角為53°。【分析】(1)兩個力同向時,合力等于兩個力之和,兩個力反向時,合力等于兩個力之差,由此求出F1、F2的大小;(2)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兩力的合力.【解答】解:(1)已知F1>F2,則同向時:F1+F2=14N反向時:F1﹣F2=2N聯(lián)立解得:F1=8N,F(xiàn)2=6N故F1、F2的大小分別為8N,6N.(2)兩力F1=8N和F2=6N,當(dāng)相互垂直時,它們的合力大小:N=10N合力與F2之間的夾角:arcsin0.8則θ=53°答:(1)F1、F2的大小分別為8N與6N;(2)當(dāng)F1、F2兩力相互垂直時,它們的合力大小為10N,合力方向與F2之間的夾角為53°。【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以及知道兩個力同向時,合力最大,兩個力反向時,合力最?。?br/>14.(2024秋 伊寧市校級期末)已知一個力F=100N,把它分解為兩個力,已知其中一個分力F1與F的夾角為30°,求另一個分力F2的最小值.【考點】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專題】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已知合力和一個分力與合力的夾角,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分解即可.【解答】解:合力大小為100N,一個分力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是30°,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如圖所示可知,另一個分力的最小值為:F2=Fsin30°=100sin30°=50N.答:另一個分力F2的最小值為50N.【點評】本題關(guān)鍵是確定合力與分力的方向,然后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分析,最后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求解,簡單題.15.(2024秋 安康期末)如圖所示,物體受到4個力作用,它們分別分布在兩條系在一起的互相垂直的直線上,F(xiàn)1=5N,F(xiàn)2=8N,F(xiàn)3=7N,F(xiàn)4=11N,求它們的合力的大小。【考點】合力的取值范圍.【專題】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平行四邊形法則圖解法專題;推理論證能力.【答案】它們的合力的大小為5N。【分析】四個力分別位于相互垂直的兩條直線上,先將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合成,最后再求出總力即可。【解答】解:由圖可知F1與F2在同一條直線上,F(xiàn)1與F2的合力為:F合1=F2﹣F1=8N﹣5N=3N,方向與F2同向.同理,F(xiàn)3與F4的合力為:F合2=F4﹣F3=11N﹣7N=4N,方向與F4同向.由于F合1⊥F合2,所以F合N=5N答:它們的合力的大小為5N。【點評】本題是多個力的合成,技巧是先將同一直線上的力進行合成,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出總的合力。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