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2摩擦力(預習銜接.夯實基礎.含解析)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物理必修第一冊人教版(2019)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2摩擦力(預習銜接.夯實基礎.含解析)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物理必修第一冊人教版(2019)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預習銜接.夯實基礎 摩擦力
一.選擇題(共4小題)
1.(2024秋 密云區期末)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裝置研究摩擦力的變化情況。實驗臺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傳感器與物塊用棉線連接,物塊放置在粗糙的長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傳感器記錄的F﹣t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必須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
B.圖乙中曲線反映了物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C.由圖乙知,物塊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D.只用圖乙中的數據可得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
2.(2024秋 興慶區校級期末)試卷讀卡器的原理可簡化成如圖所示的模型,搓紙輪與答題卡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答題卡與答題卡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答題卡與底部摩擦片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3,工作時搓紙輪給第1張紙壓力大小為F,每張答題卡的質量為m,正常情況下,讀卡器能做到“每次只進一張答題卡”。搓紙輪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帶動第一張答題卡向右運動,下列是說法正確的是(  )
A.后一張答題卡受到前一張答題卡的摩擦力向左
B.第5張紙與第6張紙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μ2(F+mg)
C.最后一張答題卡受到摩擦片的摩擦力為零
D.μ1<μ2<μ3
3.(2024春 朝陽區校級期末)如圖所示,木塊A、B分別重50N和60N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2。夾在A、B之間的輕彈簧被壓縮了2c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400N/m。用F=2N的水平拉力拉木塊B,木塊A、B均保持靜止。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動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的彈力大小為80N
B.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10N
C.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6N
D.地面給A、B組成的系統的摩擦力大小為2N
4.(2024秋 福州期末)如圖所示,老師握住一個裝滿水的圓柱形杯子,杯子始終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握杯子用的力越大,杯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B.杯子表面越粗糙,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C.隨著杯子內的水量減少,杯子所受的摩擦力也減小
D.杯子和水的總重力一定等于手與杯子間的最大靜摩擦力
二.多選題(共4小題)
(多選)5.(2024春 海珠區校級期末)現代的激光打印機都是自動進紙的,有一種進紙原理如圖所示。進紙槽里疊放有一疊白紙,進紙時滾輪以豎直向下的力壓在第一張白紙上,并沿逆時針方向勻速轉動,確保第一張紙與第二張紙發生相對滑動。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滾輪與白紙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白紙之間、白紙與紙槽底座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2。不考慮靜電力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滾輪對第一張白紙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若μ1<μ2則打印機不能實現自動進紙
C.除最上面第一、二張白紙外越向下白紙之間的摩擦力越大
D.進紙過程中除最上面第一張白紙外其它紙之間摩擦力大小相等
(多選)6.(2024秋 齊齊哈爾期末)如圖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塊A、B之間有一伸長的彈簧(彈簧在彈性限度內),物塊C疊放在物塊A上。現對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并使F從零開始逐漸增大,直至B恰好要開始滑動,則在此過程中(  )
A.A與地面之間可能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B.A、C之間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C.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先減小后增大
D.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相等
(多選)7.(2024秋 碑林區校級期末)關于常見的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因為物體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沒有施力物體
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兩個靠在一起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彈力
D.兩個物體間如果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就一定存在彈力
(多選)8.(2024秋 新市區校級期末)木塊A、B分別重50N和60N,它們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25,夾在A、B之間的輕彈簧被壓縮了2c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400N/m,系統置于水面上靜止不動。現用F=2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B上,作用后它們仍靜止不動,則作用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B.木塊A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
C.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0N
D.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6N
三.填空題(共3小題)
9.(2024秋 廈門期末)如圖甲所示,質量為1kg的物塊A靜置于水平木板B上,左端連接有彈簧秤。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彈簧秤,當彈簧秤示數為2.20N時,A和B均保持靜止狀態,此時A與B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    N;如圖乙所示,將該裝置中彈簧秤左端固定在墻壁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拖動B,使其向右運動,當A穩定時(未脫離木板),彈簧秤示數為2.60N,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則A與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    。
10.(2024秋 倉山區校級期末)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在恒力F作用下在質量為M的長木板上向右滑行,長木板處于靜止狀態,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m受到的摩擦力為Ff1=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2=    。
11.(2024春 瀏陽市校級期末)某興趣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了下列探究:
①在一端帶有定滑輪的水平長木板上固定A、B兩個光電門,測得兩光電門A、B之間的距離為x;滑塊上有遮光片,遮光片的寬度為d;
②砂桶中加入砂子,用天平測得砂和砂桶的質量m,并保證滑塊質量遠大于砂和砂桶質量;
③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將滑塊與砂桶相連,調節滑輪高度使輕繩水平;
④將滑塊從緊靠光電門A處由靜止釋放,讀出滑塊上遮光片通過光電門B的時間t;
⑤改變砂和砂桶的質量m,重復實驗,測得m、t的多組數據;
⑥在坐標系中作出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圖線與縱軸的截距為b,與橫軸的截距為﹣c。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若把砂和砂桶所受重力作為滑塊受到的拉力,根據圖像信息可知:物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滑塊質量為    。
四.解答題(共4小題)
12.(2024秋 甘肅期末)如圖所示,物體A重40N,物體B重30N,A與B、A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物體B用細繩系住,當水平力F=30N時才能將A勻速拉出,求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13.(2024春 海淀區校級期末)為了便于顧客使用購物推車在不同樓層間往返,很多超市中安裝了坡面平整的自動人行道,而不是安裝階梯式自動扶梯。如圖所示,某超市一層和二層之間自動人行道的長度L=30m,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θ=10°,其上行和下行的速度大小均為v=0.50m/s。
(1)顧客站立在自動人行道上,扶梯上行時顧客所受摩擦力方向為    ,扶梯下行時顧客所受摩擦力方向為    。
(2)求顧客站立在自動人行道上從一層到達二層所用的時間t。
14.(2024春 金鳳區校級期末)在物理實驗課堂上,學生們正圍繞著一個精心設計的實驗場景進行觀察和學習。如圖所示,在實驗桌上放置著一塊質量為m=2kg的物塊,一位細心的老師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力學知識,特地通過一個彈簧秤向物塊施加了一個拉力F=10N,而且拉力的方向與水平面形成了一個角度θ=37°,此時物塊在實驗桌上向右勻速運動。在這個具體的情境中,請你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計算出物塊和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5.(2024秋 朝陽區期末)某同學在水平地面上推沙發,沙發的質量m=30kg,該同學給沙發施加了水平向右的推力F=80N,但沒有推動。重力加速度g=10m/s2。
(1)請在虛線框中畫出沙發的受力示意圖;
(2)求沙發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
(3)若該同學給沙發施加水平向右的推力F1=140N,沙發運動起來。已知沙發和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4。求沙發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1。
預習銜接.夯實基礎 摩擦力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4小題)
1.(2024秋 密云區期末)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裝置研究摩擦力的變化情況。實驗臺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傳感器與物塊用棉線連接,物塊放置在粗糙的長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傳感器記錄的F﹣t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必須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
B.圖乙中曲線反映了物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C.由圖乙知,物塊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D.只用圖乙中的數據可得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
【考點】摩擦力的突變問題.
【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摩擦力專題;推理論證能力.
【答案】B
【分析】動摩擦力只要物體之間發生相對運動即可,不要求運動的類型;根據對物體的受力分析,得出最大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比值關系;根據摩擦力的計算公式,判斷是否能測量出μ的大小。
【解答】解:A.為了能研究摩擦力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故物塊一直要處于靜止狀態,則向左的摩擦力一直與向右輕繩的拉力平衡,圖乙是輕繩向右的拉力隨時間變化曲線,故圖乙也可以反映摩擦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由圖乙可知輕繩向右的拉力先增大后減小,最后趨于不變,故物塊先受靜摩擦力作用后受滑動摩擦力作用,所以不需要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故A錯誤;
B.因為物塊一直處于靜止狀態,則物體的合外力為零,因此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所以圖乙中曲線反映了物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故B正確;
C.由圖可知,最大靜摩擦力約為10N,滑動摩擦力約為7N,故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之比約為10:7,故C錯誤;
D.根據滑動摩擦力的計算公式Ff=μFN=μmg可知,由于不知道物塊的重力,故無法求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摩擦力的相關應用,理解摩擦力的計算公式,結合圖像的物理意義即可完成分析。
2.(2024秋 興慶區校級期末)試卷讀卡器的原理可簡化成如圖所示的模型,搓紙輪與答題卡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答題卡與答題卡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答題卡與底部摩擦片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3,工作時搓紙輪給第1張紙壓力大小為F,每張答題卡的質量為m,正常情況下,讀卡器能做到“每次只進一張答題卡”。搓紙輪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帶動第一張答題卡向右運動,下列是說法正確的是(  )
A.后一張答題卡受到前一張答題卡的摩擦力向左
B.第5張紙與第6張紙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μ2(F+mg)
C.最后一張答題卡受到摩擦片的摩擦力為零
D.μ1<μ2<μ3
【考點】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
【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摩擦力專題;推理論證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據相對運動方向判斷摩擦力的方向。根據平衡條件,可解得答題卡間的摩擦力大小。要做到每次只進一張紙,就要保障搓紙輪對紙張的摩擦力大于下面紙張對第一張紙的摩擦力。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A、前一張答題卡上表面受到搓紙輪施加的靜摩擦力f,相對與后一張答題卡向右運動,后一張答題卡受到前一張答題卡向右的摩擦力,故A錯誤;
BC、最后一張答題卡與摩擦片之間的摩擦力和第5張紙與第6張紙之間的摩擦力都是靜摩擦力,對紙張根據受力平衡條件,可知,大小均為f2=μ2(F+mg),故B正確,C錯誤;
D、搓紙輪對第一張答題的摩擦力最大值為f1=μ1F,第一張答題卡受到第二張答題卡滑動摩擦力f2=μ2 (mg+F),要做到“每次只進一張紙”,需滿足f2<f1,即μ2(mg+F)<μ1F,正常情況下,F>>mg,忽略mg,有μ1>μ2,初最后一張答題卡,其他答題卡整體分析可知μ2(mg+F)≤μ3F,則μ3≥μ2,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考察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計算。在求解摩擦力之前,先判斷摩擦力的種類,再計算大小。靜摩擦力沒有計算公式,只能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應用牛頓定律進行計算。
3.(2024春 朝陽區校級期末)如圖所示,木塊A、B分別重50N和60N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2。夾在A、B之間的輕彈簧被壓縮了2c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400N/m。用F=2N的水平拉力拉木塊B,木塊A、B均保持靜止。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動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的彈力大小為80N
B.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10N
C.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6N
D.地面給A、B組成的系統的摩擦力大小為2N
【考點】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胡克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摩擦力專題;推理論證能力.
【答案】D
【分析】根據胡克定律求彈簧彈力;由平衡條件分別求得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把A、B和彈簧看成一個整體,根據平衡條件分析整體所受摩擦力。
【解答】解:A、B與地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為fAm=μGA=0.2×50N=10N,fBm=μGB=0.2×60N=12N
A、x=2cm=0.02m,彈簧的彈力大小為F'=kx=400×0.02N=8N,故A錯誤;
B、因A物塊處于靜止狀態,根據平衡條件得A所受摩擦力大小為fA=F'=8N,故B錯誤;
C、在水平方向上B受彈簧對它向右的彈力,向右的拉力,以及向左的摩擦力,根據平衡條件可得fB=F+F'=8N+2N=10N,故B受摩擦力大小為10N,故C錯誤;
D、把A、B兩物塊以及彈簧看成一個整體,由平衡條件可得整體所受摩擦力大小f=F=2N,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注意在計算摩擦力時需要和最大靜摩擦力相比較,結果要小于最大靜摩擦力。
4.(2024秋 福州期末)如圖所示,老師握住一個裝滿水的圓柱形杯子,杯子始終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握杯子用的力越大,杯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B.杯子表面越粗糙,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C.隨著杯子內的水量減少,杯子所受的摩擦力也減小
D.杯子和水的總重力一定等于手與杯子間的最大靜摩擦力
【考點】最大靜摩擦力的性質和應用.
【專題】定性思想;歸納法;摩擦力專題.
【答案】C
【分析】根據杯子受到的靜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分析ABC;杯子受到的靜摩擦力大小不一定等于最大靜摩擦力,據此分析D;
【解答】解:ABD.瓶子保持靜止,處于平衡狀態。瓶子受到的重力和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但靜摩擦不一定等于最大靜摩擦力。當杯子和水的總重力不變時,杯子受到的靜摩擦力不變,故ABD錯誤;
C.因為摩擦力與重力平衡,隨著杯子內的水量減少,杯子和水的總重力減小,杯子所受的擦力也減小,故C正確。
故選:C。
【點評】知道物體所受的靜摩擦力大小總是與引起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相等是解題的關鍵。
二.多選題(共4小題)
(多選)5.(2024春 海珠區校級期末)現代的激光打印機都是自動進紙的,有一種進紙原理如圖所示。進紙槽里疊放有一疊白紙,進紙時滾輪以豎直向下的力壓在第一張白紙上,并沿逆時針方向勻速轉動,確保第一張紙與第二張紙發生相對滑動。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滾輪與白紙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白紙之間、白紙與紙槽底座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2。不考慮靜電力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滾輪對第一張白紙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若μ1<μ2則打印機不能實現自動進紙
C.除最上面第一、二張白紙外越向下白紙之間的摩擦力越大
D.進紙過程中除最上面第一張白紙外其它紙之間摩擦力大小相等
【考點】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
【專題】比較思想;推理法;摩擦力專題;推理論證能力.
【答案】BD
【分析】第一張紙受到滾輪對它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第2張紙受到的是滑動摩擦力,小于它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與第3張紙之間不發生相對滑動。根據紙之間的相對運動,從而分析摩擦力的方向。
【解答】解:A、第一張紙相對于滾輪的運動趨勢方向向左,則滾輪對第一張白紙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A錯誤;
B、若要自動進紙,則滾輪與白紙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必須大于第一張紙與第二張紙間的滑動摩擦力,則有μ1>μ2,否則打印機不能實現自動進紙,故B正確;
CD、除最上面第一、二張白紙外,向下白紙處于靜止狀態,分別以向下第3張白紙、第3張和第4張白紙整體、第3張到第5張白紙整體 為研究對象,根據平衡條件可知向下白紙之間的摩擦力大小都等于第一張白紙對第二張白紙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故C錯誤,D正確。
故選:BD。
【點評】本題以現代的激光打印機都是自動進紙為背景,考查對摩擦力理解和判斷能力,本題是實際問題,要應用物理基本知識進行分析,同時要靈活選擇研究對象。
(多選)6.(2024秋 齊齊哈爾期末)如圖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塊A、B之間有一伸長的彈簧(彈簧在彈性限度內),物塊C疊放在物塊A上。現對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并使F從零開始逐漸增大,直至B恰好要開始滑動,則在此過程中(  )
A.A與地面之間可能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B.A、C之間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C.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先減小后增大
D.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相等
【考點】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
【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彈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專題;理解能力.
【答案】BC
【分析】分別對AC、B以及C受力分析,根據共點力的平衡條件確定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解:A、A受到向右的彈力,根據平衡條件,A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錯誤;
B、A、C之間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若存在,C不能平衡,故B正確;
C、對B施加拉力F前,B受到向左的彈力,B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方向向右,F從零開始逐漸增大,則B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逐漸減小,當F大于彈簧彈力后,B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并逐漸增大,當F=F彈+f時,B恰好要開始滑動,故C正確;
D、對B施加拉力F前,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均等于彈簧彈力大小,故D錯誤。
故選:BC。
【點評】本題考查摩擦力的分析和判斷,要注意物體保持靜止,所以受到的均為靜摩擦力,要通過受力分析進行判斷。
(多選)7.(2024秋 碑林區校級期末)關于常見的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因為物體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沒有施力物體
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兩個靠在一起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彈力
D.兩個物體間如果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就一定存在彈力
【考點】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重力的概念、物理意義及其產生(來源);彈力的概念及其產生條件.
【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摩擦力專題;分析綜合能力.
【答案】BD
【分析】任何力都有施力和受力物體;重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下;如果水平桌面上靠在一起的物體沒有發生彈性形變,則沒有彈力作用;根據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可知,如果兩物體間存在摩擦力則一定存在彈力。
【解答】解:A.任何力都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故重力有施力物體,故A錯誤;
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故B正確;
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兩個靠在一起的物體之間如果沒有發生彈性形變,兩物體間不存在彈力作用,故C錯誤;
D.根據產生摩擦力的條件可知,兩個物體間如果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就一定存在彈力,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學生在解答本題時,應注意掌握課本中關于各個力的概念及其性質。
(多選)8.(2024秋 新市區校級期末)木塊A、B分別重50N和60N,它們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25,夾在A、B之間的輕彈簧被壓縮了2c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400N/m,系統置于水面上靜止不動。現用F=2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B上,作用后它們仍靜止不動,則作用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B.木塊A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
C.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0N
D.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6N
【考點】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
【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摩擦力專題;分析綜合能力.
【答案】BC
【分析】根據胡克定律可求出彈簧彈力大小;通過計算A的最大靜摩擦力與彈力比較大小,可知A靜止,得到靜摩擦力大小;對B求出最大靜摩擦力大小,通過受力分析得到B靜止,從而得出靜摩擦力大小。
【解答】解:AB.因B仍靜止,可知彈簧彈力不變,因木塊A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
fAm=μGA=0.25×50N=12.5N
根據胡克定律,可得A、B間彈簧彈力大小為
木塊A受到向左的彈力為8N,小于最大靜摩擦力,因A處于靜止狀態,故木塊A所受摩擦力為靜摩擦力,
根據二力平衡,可得木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為fA=8N,方向水平向右,故A錯誤,B正確;
CD.木塊B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Bm=μGB=0.25×60N=15N,
用F=2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塊B上,木塊B受彈簧向右的彈力為8N和向右的拉力為2N,共10N,小于最大靜摩擦力,故B仍靜止不動,B所受的靜摩擦力大小為10N,向左,故C正確,D錯誤。
故選:BC。
【點評】學生在解答本題時,應注意求解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后,進行受力分析,判斷物體是否能夠保持靜止狀態。
三.填空題(共3小題)
9.(2024秋 廈門期末)如圖甲所示,質量為1kg的物塊A靜置于水平木板B上,左端連接有彈簧秤。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彈簧秤,當彈簧秤示數為2.20N時,A和B均保持靜止狀態,此時A與B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  2.20 N;如圖乙所示,將該裝置中彈簧秤左端固定在墻壁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拖動B,使其向右運動,當A穩定時(未脫離木板),彈簧秤示數為2.60N,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則A與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  0.26 。
【考點】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
【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摩擦力專題;推理論證能力.
【答案】2.20;0.26。
【分析】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彈簧秤,A和B均保持靜止狀態,對A根據受力平衡可知求出此時A與B之間的摩擦力大小;拉動B過程中,A處于平衡狀態,其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秤示數,據此可正確解答,與B是否勻速運動無關。
【解答】解: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彈簧秤,當彈簧秤示數為2.20N時,A和B均保持靜止狀態,對A根據受力平衡可知此時A與B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F=2.20N;
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拖動B,使其向右運動,當A穩定時(未脫離木板),彈簧秤示數為2.60N,對A根據受力平衡可知此時A與B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F′=2.60N
根據f′=μmg,解得A與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6
故答案為:2.20;0.26。
【點評】本題借助實驗考查了基本規律的應用,平時訓練中一定要加強應用基本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了,強調知識的活學活用
10.(2024秋 倉山區校級期末)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在恒力F作用下在質量為M的長木板上向右滑行,長木板處于靜止狀態,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m受到的摩擦力為Ff1=  μ1mg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2=  μ1mg 。
【考點】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
【專題】定性思想;整體法和隔離法;摩擦力專題;推理論證能力.
【答案】μ1mg,μ1mg
【分析】m對M的壓力等于mg,所受M的滑動摩擦力Ff1=μ1mg,方向水平向左,M處于靜止狀態,水平方向受到m的滑動摩擦力和地面的靜摩擦力,根據平衡條件分析木板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m所受M的滑動摩擦力大小Ff1=μ1mg,方向水平向左;
M處于靜止狀態,水平方向受到m的滑動摩擦力和地面的靜摩擦力,根據平衡條件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是μ1mg,方向向左。
故答案為:μ1mg,μ1mg。
【點評】本題考查了平衡狀態下復合模型中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判斷,掌握共點力平衡、滑動摩擦力的計算、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為解題的關鍵。
11.(2024春 瀏陽市校級期末)某興趣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了下列探究:
①在一端帶有定滑輪的水平長木板上固定A、B兩個光電門,測得兩光電門A、B之間的距離為x;滑塊上有遮光片,遮光片的寬度為d;
②砂桶中加入砂子,用天平測得砂和砂桶的質量m,并保證滑塊質量遠大于砂和砂桶質量;
③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將滑塊與砂桶相連,調節滑輪高度使輕繩水平;
④將滑塊從緊靠光電門A處由靜止釋放,讀出滑塊上遮光片通過光電門B的時間t;
⑤改變砂和砂桶的質量m,重復實驗,測得m、t的多組數據;
⑥在坐標系中作出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圖線與縱軸的截距為b,與橫軸的截距為﹣c。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若把砂和砂桶所受重力作為滑塊受到的拉力,根據圖像信息可知:物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滑塊質量為   。
【考點】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
【專題】實驗題;實驗探究題;定量思想;實驗分析法;摩擦力專題;實驗探究能力.
【答案】;。
【分析】根據平均速度公式求物塊通過光電門的速度,根據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公式求函數,結合圖像縱截距和斜率的含義求解滑塊重力和動摩擦因數。
【解答】解:以滑塊為研究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μMg=Ma
又F=mg
聯立解得mg﹣μMg=Ma
物塊通過光電門B的速度
根據運動學公式
聯立解得
圖像的縱截距b=μM
圖像的斜率
解得滑塊質量
動摩擦因數。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了光電門測瞬時速度、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的運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求解函數是解題的關鍵。
四.解答題(共4小題)
12.(2024秋 甘肅期末)如圖所示,物體A重40N,物體B重30N,A與B、A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物體B用細繩系住,當水平力F=30N時才能將A勻速拉出,求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考點】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共點力的平衡問題及求解.
【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摩擦力專題;推理論證能力.
【答案】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
【分析】以A物體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根據平衡條件和摩擦力公式求解動摩擦因數。
【解答】解:以A物體為研究對象,其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物體B對A的壓力為:FN2=GB
地面對A的支持力為:FN1=GA+GB
所以A受B的滑動摩擦力為:Ff2=μFN2=μGB
A受地面的摩擦力為:Ff1=μFN1=μ(GA+GB)
又由題意得:F=Ff1+Ff2=μ(GA+2GB)
將F=30N,GA=40N,GB=30N
代入解得:μ=0.3
答: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
【點評】本題考查應用平衡條件處理問題的能力,要注意A對地面的壓力并不等于A的重力,而等于A、B總重力。
13.(2024春 海淀區校級期末)為了便于顧客使用購物推車在不同樓層間往返,很多超市中安裝了坡面平整的自動人行道,而不是安裝階梯式自動扶梯。如圖所示,某超市一層和二層之間自動人行道的長度L=30m,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θ=10°,其上行和下行的速度大小均為v=0.50m/s。
(1)顧客站立在自動人行道上,扶梯上行時顧客所受摩擦力方向為  沿坡面向上 ,扶梯下行時顧客所受摩擦力方向為  沿坡面向上 。
(2)求顧客站立在自動人行道上從一層到達二層所用的時間t。
【考點】靜摩擦力大小及計算;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的關系;靜摩擦力的方向.
【專題】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摩擦力專題;分析綜合能力.
【答案】(1)沿坡面向上,沿坡面向上;
(2)顧客站立在自動人行道上從一層達到二層所用的時間t為60s。
【分析】(1)對顧客做受力分析,即可得出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2)根據勻速直線運動規律即可求解時間。
【解答】解:(1)對顧客做受力分析,顧客隨自動人行道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顧客所受摩擦力方向始終向上,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沿坡面向上,沿坡面向上
(2)顧客從一層到達二層,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所用時間為
代入數據得t=60s
答:(1)沿坡面向上,沿坡面向上;
(2)顧客站立在自動人行道上從一層達到二層所用的時間t為60s。
【點評】簡單的受力分析和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應用,較基礎。
14.(2024春 金鳳區校級期末)在物理實驗課堂上,學生們正圍繞著一個精心設計的實驗場景進行觀察和學習。如圖所示,在實驗桌上放置著一塊質量為m=2kg的物塊,一位細心的老師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力學知識,特地通過一個彈簧秤向物塊施加了一個拉力F=10N,而且拉力的方向與水平面形成了一個角度θ=37°,此時物塊在實驗桌上向右勻速運動。在這個具體的情境中,請你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計算出物塊和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考點】動摩擦因數的性質和計算.
【專題】計算題;定量思想;推理法;摩擦力專題;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專題;推理論證能力.
【答案】物塊和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分析】以物體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根據平衡條件和f=μN列式求解動摩擦因數。
【解答】解:物塊做勻速運動,對物塊受力分析。
豎直方向上由平衡條件得:Fsin37°+N=mg,
水平方向上由平衡條件得:Fcos37′=f,
由滑動摩擦力的計算公式得f=μN,
聯立解得:;
答:物塊和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動摩擦因數的計算,理解f公式f=μN是解題關鍵。
15.(2024秋 朝陽區期末)某同學在水平地面上推沙發,沙發的質量m=30kg,該同學給沙發施加了水平向右的推力F=80N,但沒有推動。重力加速度g=10m/s2。
(1)請在虛線框中畫出沙發的受力示意圖;
(2)求沙發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
(3)若該同學給沙發施加水平向右的推力F1=140N,沙發運動起來。已知沙發和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4。求沙發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1。
【考點】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
【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摩擦力專題;推理論證能力.
【答案】(1)受力示意圖,如圖所示
(2)沙發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為80N;
(3)沙發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1為120N。
【分析】(1)沙發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作圖即可;
(2)利用平衡條件可求出摩擦力大小;
(3)根據滑動摩擦力的表達式,可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解:(1)沙發受到重力G,地面對它的支持力N及靜摩擦力f,人施加的推力F,如圖所示
(2)根據平衡條件有f=F=80N
(3)沙發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1=μN,N=mg
得f1=120N
答:(1)受力示意圖,如圖所示
(2)沙發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為80N;
(3)沙發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1為120N。
【點評】學生在解決本題時,應該掌握受力分析能力,并能夠根據物體的受力平衡求解力的大小,同時掌握滑動摩擦力計算公式。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济宁市| 习水县| 宁波市| 呼玛县| 陵川县| 崇左市| 镇巴县| 当阳市| 新蔡县| 仙桃市| 天等县| 灵宝市| 磐安县| 大石桥市| 凌海市| 河东区| 富宁县| 无为县| 通化市| 开平市| 洪泽县| 开平市| 且末县| 闻喜县| 桃园县| 阳高县| 北川| 秦安县| 瑞昌市| 沁阳市| 衡水市| 林芝县| 沾化县| 唐海县| 荥阳市| 桃园县| 保德县| 依安县| 安化县| 揭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