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達州市第一中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檢測物理試題一、單選題1.如圖所示現象中,解釋正確的是( )A.甲圖鋼球沒有隨塑料片一起運動是因為鋼球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B.乙圖汽車超速行駛達時,安全氣囊有可能“蹦”出來C.丙圖被打出去的那個棋子沒有慣性D.丁圖松了的錘頭能緊套在錘柄上,是利用錘柄有向下運動的慣性2.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于2024年11月12~17日在珠海舉行,如圖為我國中型隱身多用途戰斗機殲-35A在航展中進行空中飛行表演時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論選誰作參照物,飛機都是運動的 B.飛機轉彎時,其運動狀態不變C.加速升空時,飛機的慣性增大 D.勻速直線飛行時,飛機受力平衡3.如圖所示,重10N的木塊被壓力F壓在豎直墻壁上,木塊正在加速下滑(墻壁足夠高);此時壓力逐漸增大,木塊開始勻速運動;繼續增大壓力,最后木塊靜止在墻壁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壓力與墻壁對木塊的支持力始終相等,因為它們是相互作用力B.從木塊加速下滑到停止前的過程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C.木塊勻速運動時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它靜止時受到摩擦力的大小D.整個過程中木塊受到的重力大小始終等于摩擦力的大小4.下列估測最合理的是( )A.一位中學生受到的重力約50N B.沿海地區教室內的大氣壓約為1×105PaC.一支2B鉛筆的質量約100g D.中學生步行上樓的功率約為1500W5.如圖所示,A、B兩個小球一起用細繩懸掛起來且保持靜止狀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球受到a繩的拉力與重力是平衡力B.B球對b繩的拉力與A球對b繩拉力是相互作用力C.a繩受到的拉力等于b繩受到的拉力D.b繩拉B球的力等于B球拉b繩的力6.如圖甲所示,停車場的入口處常用閘桿來控制車輛的出入。將閘桿看作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杠桿,如圖乙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杠桿的重力G=40N,AB=3.2m,AO=0.4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起閘桿時,施加在A端的力為動力,此時閘桿是省力杠桿B.升起閘桿時,沿F1方向比沿F2方向更省力C.要使閘桿水平平衡,則在A端施加的最小力為120ND.適當將支點O向A靠近,可以減小升起閘桿的動力7.在勞動實踐中,小高想將120kg的重物移到距地面高h=1m的貨車上,于是在水平地面與車廂間用木板搭了長L=2.5m的斜面,如圖所示,小高同學沿斜面向上用600N的力花了1min將重物勻速推到車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使用斜面可以省力B.小高所做的有用功為1500JC.小高推力做功的功率為25WD.重物與斜面之間的摩擦力為120N8.如圖甲所示,工人師傅把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從工廠的一邊推到另一邊,在推動過程中,箱子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箱子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時,箱子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摩擦力是0 NB.0~3 s內,推力F做功9 JC.t=5 s時,箱子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9 ND.9 s~12 s內,推力F做功的功率是6 W9.某同學利用兩個相同玻璃瓶、帶孔的橡皮塞、細玻璃管,分別組成如圖甲、乙所示的兩個裝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將甲玻璃瓶放入熱水中,由于液體熱脹冷縮,液面高度就會發生明顯變化B.將乙玻璃瓶放入熱水中,由于氣體熱脹冷縮,液面高度就會發生明顯變化C.輕捏甲玻璃瓶,觀察玻璃管中液面變化,不能確定玻璃瓶是否發生了形變D.輕捏乙玻璃瓶,觀察玻璃管中液面變化,就能知道玻璃瓶是否發生了形變1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下列說法中你不同意的是( )A.小明同學認為這兩種實驗器材甲圖更為合理B.甲圖兩側掛等質量的鉤碼,小卡片保持靜止,掛上質量不等的鉤碼,不能保持靜止,說明平衡的兩個力的大小相等C.甲圖將小卡片從中間剪開,兩瓣卡片都不能保持靜止,說明平衡的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D.利用丙圖可以驗證“使物體平衡的兩個力必須在同一直線上”11.如圖甲所示,物體A是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硬桿B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另一端緊密連接物體A。現緩慢向容器中加水至A剛好浸沒,硬桿B受到物體A的作用力F的大小隨水深h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不計硬桿B的質量和體積(水的密度為1.0×10 kg/m ,g取10N/kg)。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硬桿B長為6cmB.物體A所受的重力為5NC.當物體A剛好浸沒時,硬桿B對物體A的拉力為10ND.當輕桿B受到的壓力為4N時,水深h為7cm12.某小球被水平拋出,其部分運動軌跡如圖甲所示。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經過M、N兩點,對應甲圖①②③點處的某兩個位置,其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參數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在①③位置機械能相等B.小球在N點的重力勢能為500JC.小球在M點的高度等于N點D.N點可能在位置②二、填空題13. 是我國著名的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主持修建了我國自行設計并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梁——錢塘江大橋。自行車的車架常常設計成 形,這種結構有助于提高自行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14.下面甲、乙兩幅圖均是中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的插圖,圖甲中“透火焙干”時把濕紙貼在墻上利用了濕紙受到的摩擦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而靜止,圖乙“六槳客船”中的船槳屬于 (“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圖丙所示為“旋轉秋千”工作時的情形,座椅在空中勻速轉動,此時座椅受到的作用力 (選填“是”或“不是”)平衡力。15.某同學在實驗時,將一個物體掛在豎直懸掛的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如圖甲),測出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2.4N;然后把彈簧測力計倒過來,又將同一個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的吊環上(如圖乙)。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4N。16.春節期間,小明和父母乘飛機去上海旅游。在飛機上升的過程中,外界大氣壓強 (選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在飛機飛行過程中,座位上的小明相對于窗外的機翼是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17.一輛汽車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線勻速行駛5分鐘,汽車的質量為1500kg,行駛時所受阻力為車重的0.2倍,此過程中牽引力做的功為 J,此時汽車的功率為 W,重力做的功為 J。18.如圖所示,A、B兩個容器用一個帶閥門的管子相連,兩個容器中裝有液面相平的同種液體,則a、b兩處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a (選填“>”“<”或“=”) pb。當打開閥門時,液體 (選填“由A流向B”“由B流向A”或“不流動”)。19.如圖甲所示,完全相同的兩物塊A、B疊放在水平面上,在5N的水平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塊A所受的摩擦力為 N;若將A、B物塊按圖乙所示緊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們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推力F2 5N。(選填“>”、“=”或“<”)20.如圖甲所示的密閉容器,壁厚忽略不計,其底部是邊長為5cm的正方形,容器內裝有6cm的水,此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 Pa。將容器倒置并使其在水中豎直漂浮,如圖乙所示,容器內外水面的高度差為3cm,則容器的質量為 g。(,g取10N/kg)21.將質量和底面積都相同的A、B兩個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其內部分別注入甲、乙兩種液體。將體積相同的兩個實心物體M、N分別放入兩種液體中,物體靜止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此時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則物體M的密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體N的密度:容器A對水平桌面的壓強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B對水平桌面的壓強。22.如圖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個薄壁容器,容器中有一定質量的水,現將一質量為m的物塊放入水中,物塊漂浮在水面上,物塊浸入水中的體積為物塊體積的,則物塊的密度為 ;若把物塊沿虛線部分切去如圖乙所示,右側物塊將 (選填“上浮”“保持不動”或“下沉”)。如圖丙所示用力緩慢向下壓物塊直至物塊恰好浸沒在水中,此時力的大小為 ;如圖丁所示在物塊下方用細線系一合金塊使物塊恰好浸沒在水中,則合金塊的體積大小應為 。(水的密度為ρ水,ρ合金=7ρ水,最好一空用m和ρ水表示)三、作圖題23.如圖所示,小明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滑輪組來拉動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車,請畫出該滑輪組裝置最省力的繞繩方法。24.如圖所示,輕質杠桿的A點掛一重物G,繩受的拉力為F2,O為杠桿的支點.請在杠桿的端點B處畫出使杠桿保持靜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圖,并作出F2的力臂l2.( )四、實驗題25.李佳和同學們利用彈簧測力計、物塊、溢水杯、小桶和足量的水等實驗器材,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的實驗,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操作。(1)由 兩圖得出物塊所受浮力,再由另外兩圖得出物塊排開液體所受重力,可初步得出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2)小組同學經過交流、評估和反思后,得出實驗步驟的最佳順序是 ;(填入“甲、乙、丙、丁”的合理順序)(3)實驗時,若空桶內裝有少量水,則會導致測出的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影響”);(4)為了得到更普遍的結論,接下來的操作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選填字母);A.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求平均值B.將物塊換成小石塊,用原來的方案再次進行實驗(5)根據實驗數據,還可以計算出物塊的密度 ;(6)實驗后,小明將電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調零,然后將溢水杯放到電子秤上,按實驗操作規范準備好溢水杯,再用細線系住鋁塊并將其緩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鋁塊始終不與溢水杯接觸,如圖所示。當鋁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與鋁塊未浸入水中時相比,觀察到電子秤的示數變化情況是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該實驗裝置 (選填“能”或“不能”)用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26.小明利用若干個鉤碼(每個鉤碼質量為50g)和彈簧測力計,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如題圖甲所示靜止的杠桿處于 狀態(選填“平衡”或“非平衡”);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調節,目的是可直接 。(2)調平后小明進行圖乙實驗,在A處掛了4個鉤碼,為使杠桿重新平衡,他應在B點掛 個相同的鉤碼;此時杠桿的動力或阻力是 (選填“鉤碼受到的重力”“鉤碼對杠桿的拉力”或“杠桿對鉤碼的拉力”);(3)在圖丙實驗中,改用彈簧測力計拉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0N時,該拉力的作用點可能是 點(多選,選填“B”“C”“D”或“E”)。五、計算題27.如圖甲所示,一個邊長為1m的正方體靜止在湖底,上表面離水面深度為h。現用一根粗細和重力不計的繩子,將該物體從水底豎直向上拉,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個拉動過程中物體始終保持0.1m/s的勻速運動,拉力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求:(1)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2)物體靜止在湖底時,上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3)在整個拉動過程中,物體未露出水面時,繩子的拉力F拉?28.如圖,質量為60kg的小強同學用滑輪組勻速提升質量為20kg的物體,此時他對繩的拉力為120N,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N/kg,求:(1)動滑輪的重力;(2)該滑輪組的效率;(3)若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650N,求小強用該滑輪組提升物體的最大質量。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C B D C B D B D題號 11 12答案 D D13. 茅以升 三角14. 等于 費力 非平衡力15.大于16. 變小 靜止17. 1.8×107 6×104 018. > 不流動19. 5 =20. 600 7521. 大于 大于22. 0.6×103 保持不動23.24.25.(1)甲乙(2)丁甲乙丙(3)不影響(4)B(5)(6) 不變 能26.(1) 平衡 右 讀取力臂(2) 6 鉤碼對杠桿得拉力(3)B、C、E27.(1)104N(2)(3)【詳解】(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為(2)物體靜止在湖底時,上表面離湖面的深度為受到的液體壓強(3)在整個拉動過程中,物體未露出水面時,根據稱重法測浮力可知,繩子的拉力為28.(1)40N(2)83.3%(3)116kg【詳解】(1)結合重力公式計算物體重力為根據動滑輪拉力公式據圖分析可知,動滑輪纏繞繩子數為2,即n=2,計算動滑輪重力為(2)根據效率公式計算該滑輪組的效率(3)若增大重物的質量,重物的重力增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增大,同時工人的拉力增大,工人的最大拉力根據動滑輪拉力公式據圖分析可知,動滑輪纏繞繩子數為2,即n=2,計算提升物體的最大重力根據重力公式計算物體的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