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湖北省襄陽市第五中學高三下學期高考適應性考試(一)物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阻、磁感應強度、折射率都是采用了比值定義法B.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其中I指的是電流的有效值C.機械波和電磁波都能發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現象,但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D.裝在試管中的水銀液面凸起來是因為水銀與玻璃浸潤2.薄膜干涉技術是平面表面質量檢測的一種常用方法。樣板與工件平面之間形成一個楔形空氣薄膜,如圖甲所示。現用兩種顏色不同的平行單色光a、b分別從上向下垂直被檢查工件上表面照射,分別形成了如圖乙所示的兩種明、暗相間的條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檢測工件上表面有一個明顯的凸起B.單色光a和b從同種介質射向空氣發生全反射時的臨界角,單色光a的比單色光b的小C.單色光a、b分別通過相同的裝置、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雙縫干涉實驗時形成的相鄰明條紋間距,單色光a的比單色光b的小D.若用單色光b照射某金屬未發生光電效應,換用單色光a照射該金屬不可能發生光電效應3.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用長為的細線將小球懸掛于點,A為最低點,與點等高,用沿OA方向的平行光照射該裝置。實驗方案一是將裝置置于地面實驗室中,拉直細線讓小球從點靜止釋放;實驗方案二是將裝置置于我國空間站中,在A點給小球一個的垂直方向的初速度。不計空氣阻力,則兩種實驗方案中小球( )A.運動的軌跡相同 B.在最低點受到的拉力相同C.方案二中投影的運動是簡諧運動 D.方案一中投影的運動周期較方案二小4.如圖甲所示是一列簡諧橫波在t=0.1s時的波形圖,質點P的平衡位置位于x=5m處,其振動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B.質點Q的振動方程為C.0.1~0.3s內,質點P的路程為6cmD.再經過0.3s質點P運動至x=8m處5.在圖乙的電路中,通入如圖甲所示的交變電流,此交變電流的每個周期內,前三分之一周期電壓按正弦規律變化,后三分之二周期電壓恒定。電阻R的阻值為12Ω,電表均為理想交流電表,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t=1s時電壓表的示數為0B.電流表的示數為0.1AC.該交變電流的電壓有效值為6VD.電阻R一個周期內產生的熱量為12J6.如圖1所示,真空中x軸原點O處固定一點電荷a,其電荷量Q未知,另一試探點電荷b,其電荷量為q,以初動能Ek0自x2位置沿x軸負方向直線運動,該過程粒子動能圖像如圖2所示。已知靜電力常量為k。設無窮遠處電勢為0,距點電荷a距離r處的電勢,粒子僅受電場力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1、x2兩處電場強度之比等于x1:x2B.沿x軸正方向電勢逐漸升高C.電荷量D.如僅將a的電荷量變為2Q,點電荷b速度減為0時的位置坐標是二、多選題7.如圖所示,斜面上的n個完全相同的小物塊由輕質細繩串聯在一起排在一條直線上,當用平行斜面向上的力拉著1號物塊使整體以大小為的加速度向上加速運動時(g為重力加速度),測得圖中A、B兩物塊間細繩的拉力大小為F,而當用平行斜面向下的力拉著n號物塊使整體以大小為g的加速度向下加速運動時,測得圖中A、B兩物塊間細繩的拉力大小仍為F。已知斜面傾角θ=37°,小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5,sin37°=0.6,cos37°=0.8,則物塊的個數n可能為( )A.5 B.6 C.7 D.88.如圖,在坐標系內存在勻強磁場和勻強電場,電場方向沿軸負方向,磁場方向沿軸正方向。一電子從點(L,0,0)處沿軸正方向入射,其軌跡與軸的第1個交點坐標為(0,0,L)。已知電子的比荷為,入射速度大小為,不計電子所受的重力,則( )A.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B.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C.電子軌跡與軸交點的坐標之比為D.電子軌跡與軸交點的坐標之比為9.隨著中國航天科技的飛躍發展,中國宇航員將登上月球。假設宇航員登月后,在月面做了一個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將一小球由靜止釋放,經過一小段時間t,小球的速度大小為v0,已知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為,引力常量為G,一探測器在離月面的高度為月球半徑倍的軌道上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月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B.探測器的線速度大小為C.月球的半徑為 D.月球的密度為10.如圖,兩平行足夠長且電阻可忽略的光滑金屬導軌安裝在傾角為光滑絕緣斜面上,導軌間距為,磁感應強度為的有界勻強磁場寬度為,磁場方向與導軌平面垂直;長度為的絕緣桿將導體棒和邊長為的正方形單匝金屬線框連接在一起組成如圖裝置,其總質量,導體棒中通以大小為的恒定電流(由外接恒流源產生,圖中未畫出)。線框的總電阻為,其下邊與磁場區域邊界平行。情形1:將線框下邊置于距磁場上邊界處由靜止釋放,線框恰好可勻速穿過磁場區域;情形2:線框下邊與磁場區域上邊界重合時將線框由靜止釋放,導體棒恰好運動到磁場區域下邊界處返回。導體棒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始終與導軌垂直,重力加速度為。則( )A.情形1中,從釋放到線框下邊剛穿過磁場過程通過線框截面的電荷量B.情形1中,線框下邊與磁場上邊界的距離C.情形2中,裝置從釋放到開始返回的過程中,線框中產生的焦耳熱D.情形2中,線框第一次穿越磁場區域所需的時間三、實驗題11.某學習小組用多用電表測定值電阻的阻值并進一步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器材有:待測定值電阻R0,待測電源,電阻箱R,多用電表一只,開關一個,導線若干。(1)用多用電表“×10”的倍率擋進行 后測出了定值電阻R0的阻值,如圖甲所示,則該定值電阻的阻值R0= Ω。(2)然后用如圖乙所示的電路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經正確操作后得到幾組數據,并根據數據做出電壓表示數U的倒數隨電阻箱R的阻值的倒數變化的規律如圖丙所示,則該電源的電動勢E= V,內阻r= Ω。(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3)若電壓表的內阻為1000Ω,則該電源的電動勢 V,內阻 Ω。(結果小數點后均保留1位數字)12.某學習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需要研究三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我們應該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控制變量法 B.放大法 C.理想實驗法(2)某次實驗獲得的紙帶如圖乙所示,相鄰計數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則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3)該小組在某次實驗中,保持小車和砝碼總質量不變,以槽碼的重力為外力,通過改變槽碼的個數,得到了圖丙中的曲線圖像,一位同學利用最初的幾組數據擬合了一條直線圖像。如圖所示,作一條與縱軸平行的虛直線,與這兩條圖線及橫軸的交點分別為P、Q、N,若此虛線對應的小車和砝碼總質量為M,懸掛槽碼的質量為m,則 (用M、m表示);(4)該實驗小組經過討論后,改進了(3)中的實驗方案,保持槽碼、小車、砝碼的總質量不變,把槽碼分別逐個疊放在小車上,重復(3)中的實驗。由此得到的a-F圖像是一條 (填“直線”或“曲線”)。(5)若長木板水平放置,小車和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保持槽碼、小車、砝碼的總質量不變,以槽碼的重力為F,通過改變槽碼的個數,得圖像,圖像的斜率為,縱截距為,則μ= ,M+m=四、解答題13.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物理學家高鯤,以表彰他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于光學通信方面”所做出的突破性成就。如圖所示是光導纖維的截面圖,一激光光束沿與OO'成的方向從О點射入,經折射后激光束進入光纖恰好可以在光纖內表面上發生全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3.0×108m/s。(1)求光導纖維的折射率n;(2)若光纖的總長度為6km,求激光光束在光纖中傳播的時間。14.內部長度為l、質量為m的“]”形木板扣在水平面上,木板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木板右側有一可視為質點的帶電物塊,質量為m,電荷量為,物塊表面絕緣且光滑,整個空間有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木板不影響電場的分布,木板恰好能處于靜止狀態,給木板一個水平向右的初速度,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最大靜摩擦力可視為滑動摩擦力。(1)求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E。(2)欲使木板與物塊的第一次碰撞發生在木板左端,給木板水平向右的速度v0需要滿足什么條件?(3)給木板一水平向右大小為的初速度,求兩者在木板右側碰撞前木板與地面摩擦生熱的熱量Q。15.一質量為m的導體棒在重力作用下可以沿兩根平行光滑導軌下滑,導軌和水平面成角,如圖所示:在導軌上端ab間接一個阻值為R的電阻,導軌間的距離為d,整個系統處在勻強磁場B中,B的方向垂直于導軌和導體棒組成的平面向上。導軌和導體棒的電阻、滑動接觸電阻以及回路的自感均忽略不計。(1)求導體棒的最終速度。(2)若將ab間的電阻改換成電動勢為E、內阻為r的電源(電源正極與a端相接,負極與b端相接),求導體棒的最終速度。(3)若將ab間的電阻改換成電感為L的線圈(不計電阻),求導體棒的運動方程(其中,I為流過電感線圈的電流)。2025屆湖北省襄陽市第五中學高三下學期高考適應性考試(一)物理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B C D BD BC BD BCD11.(1) 歐姆調零 40(2) 10 9.1(3) 10.5 11.612.(1)A(2)8.20(3)(4)直線(5)13.(1)(2)【詳解】(1)光路圖如圖所示依據題意,激光束經過折射后進入光纖,傳播到光纖內表面時恰好發生全反射,此時光束與法線的夾角恰好為臨界角C,由幾何關系可知α=90°-C根據折射定律可知sinθ=nsinα=nsin(90°-C)=ncosC又因為由此可得(2)激光束在光纖中的傳播速度為傳播路程可得傳播時間14.(1)(2)(3)【詳解】(1)對木板和物塊整體分析可知可得(2)設木板的初速度為v0,設物塊的加速度為a1,木板的加速度為a2,則由qE=ma1 ,解得設經過時間t1木板與物塊左端發生第一次碰撞,則且碰撞時滿足解得(3)由(2)可知物塊和木板恰好在左側不碰撞,設經過時間t在右側碰撞,則解得木板做勻變速運動,則則摩擦產生的熱量15.(1)(2)(3)【詳解】(1)導體棒的最終速度不變,受力平衡,則有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有根據歐姆定律有解得(2)根據受力平衡有根據歐姆定律有解得(3)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有即導體棒所受合力為令,根據微積分原理有,求導解得即可見導體棒做簡諧振動,其中初始速度為0,令則初始時有聯立可知結合可解得對積分有解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