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校際聯考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北京飯店新樓施工時,在地面以下13m深的位置發現了兩棵直徑達1m的榆樹。建設部門測定這兩棵古樹樣品碳14的含量約為現代植物的,已知碳14半衰期為5730年,則這兩棵古樹距今約( )A.1.1萬年 B.1.7萬年 C.2.8萬年 D.3.5萬年2.2025年2月,“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公司發布了一款輪足機器人——“山貓”。如圖所示,該機器人能在雪地和山坡上跋山涉水,順利避開障礙物,能跑、能跳,還能空中翻轉360°,甚至單腳站立保持靜止。“山貓”在( )A.避開障礙物時可以被看作質點B.空中翻轉時重心位置始終保持不變C.單腳靜止時地面對它作用力的方向豎直向上D.起跳時地面對它的作用力大于它對地面的作用力3.空氣彈簧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商業汽車、巴士、高鐵及建筑物基座的減震裝置,其基本結構和原理如圖所示,在導熱良好的汽缸和可自由滑動的活塞之間密封著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若外界溫度保持不變,緩慢增大重物的質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汽缸內氣體的壓強始終等于外界大氣壓B.汽缸內氣體的內能一定變大C.汽缸內氣體一定從外界吸熱D.汽缸內氣體對汽缸底部單位時間內撞擊的分子數增多4.極光的形成是高能帶電粒子進入地球的高層大氣(通常在80至500公里的高度)時,與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發生碰撞。這些碰撞導致大氣分子被激發到高能態,隨后它們會回落到更穩定的低能態,釋放出能量并產生可見光。如圖為氫原子的能級示意圖,現有大量氫原子處于n=3的激發態,當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輻射出若干不同頻率的光,若氫原子從n=2能級向n=1能級躍遷時所輻射出的光正好使某種金屬A發生光電效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頻率最小的光是由n=3能級躍遷到n=1能級產生的B.最容易發生衍射現象的光是由n=3能級躍遷到n=2能級產生的C.這些氫原子總共可輻射出2種不同頻率的光D.這群氫原子輻射出的光中共有3種頻率的光能使金屬A發生光電效應5.如圖所示為特種材料制成的玻璃磚,它的厚度為,上下表面是邊長為8R的正方形。玻璃磚上表面有一個以正方形中心O1為球心、半徑為R的半球形凹坑,下表面正方形中心O2處有一單色點光源,從玻璃磚上表面有光射出的位置離球心O1的最大距離為3R。已知球冠表面積公式為(h為球冠的高),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c,不考慮發生二次折射的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玻璃磚對該單色光的折射率為B.光在玻璃磚內傳播的最短時間為C.在半球面上有光射出部分的面積為D.若點光源發出的是白光,則在凹坑上方可觀察到最外層是紫色的彩色光環6.甲、乙兩個小燈籠用輕繩連接,懸掛在空中,在相同的水平風力作用下發生傾斜,穩定時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α、θ,如圖所示,已知甲的質量為2m、乙的質量為m,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A. B. C. D.7.圖甲所示“反向蹦極”區別于傳統蹦極,讓人們在歡笑與驚嘆中體驗到了別樣的刺激。情境簡化為圖乙所示,彈性輕繩的上端固定在點,下端固定在體驗者的身上,多名工作人員將人豎直下拉并與固定在地面上的力傳感器相連,人靜止時傳感器示數為。打開扣環,人從點像火箭一樣被“豎直發射”,經速度最大位置上升到最高點。已知,人(含裝備)總質量(可視為質點)。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打開扣環前,人在點處于超重狀態B.體驗者在、間做簡諧運動C.、兩點間的距離為D.人在點的加速度大小為二、多選題8.有關以下四幅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圖甲中,兩板間的薄片越薄,干涉條紋間距越大B.圖乙中,光屏上的中央亮斑是光照射到小圓孔后產生C.圖丙中,照相機鏡頭上的增透膜,在拍攝水下的景物時可消除水面的反射光D.圖丁中,入射的光子與電子碰撞時,一部分動量轉移給電子,光子的波長變長9.如圖所示的電路中,交流電源的電動勢為、內阻可忽略不計,定值電阻,小燈泡、的規格均為“6V 6W”,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分別為和。分別接通電路I和電路II,兩電路都穩定工作時,則( )A.比更亮 B.與一樣亮C. R2的電功率比R1的小 D. R2的電功率與R1相等10.處于坐標原點的波源從時刻開始振動,s時在軸上形成的波如圖所示,此時質點剛開始振動,質點的橫坐標分別為2m、4m、7m。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波源開始振動的方向向下B.兩質點速度大小始終相等C.s時兩質點速度相同D.s時,質點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為cm三、實驗題11.某同學利用身邊的器材探究“一定質量的氣體在等壓情況下體積和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他找來一個帶橡膠塞的薄玻璃瓶、一段干凈的醫用輸液塑料管(粗細均勻,長約1m)和一只溫度計,先向輸液管中注入一小段紅色水柱,調整水柱到適當位置,再將靠近水柱的一端插入橡膠塞中,使管內氣體與瓶中氣體相通,將輸液管拉直并固定到刻度尺上,刻度尺的“0”刻度與橡膠塞對齊。將整個裝置移到裝有空調的房間內,讀出室溫和管中液柱對應的刻度,打開空調制熱,使房間氣溫緩慢升高,每隔一段時間讀出室內溫度和液柱對應的刻度,得到如下數據:室內溫度t/℃ 7 10 13 17 21 23液柱對應的刻度L/cm 10.0 25.7 41.2 61.4 81.4 92.8(1)該實驗 (填“需要”或“不需要”)測量大氣壓強。(2)根據表中數據在所給坐標系中作出液柱對應的刻度L和室內溫度t的關系圖像 ,由此圖像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誤差允許范圍內,一定質量的氣體在壓強不變時,體積和溫度之間呈 (填“線性”或“非線性”)關系。(3)上述圖像的斜率與玻璃瓶的容積及輸液管的直徑有關,玻璃瓶的容積越大,斜率 ,輸液管的直徑越大,斜率 。(填“越大”或“越小”)12.物理興趣小組用可拆變壓器“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與匝數的關系”。可拆變壓器如圖甲、乙所示。(1)探究目的,保持原線圈輸入的電壓一定,通過改變原、副線圈匝數,測量副線圈上的電壓。這個探究過程采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_____。A.等效法 B.理想模型法C.控制變量法 D.演繹法(2)器原、副線圈匝數分別選擇匝、匝,原線圈與10V正弦式交流電源相連,用理想電壓表測得輸出電壓,輸出電壓測量值明顯小于理論值,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A.副線圈匝數略少于400 匝B.變壓器存在電磁輻射C.原、副線圈存在電流熱效應D.兩塊變壓器鐵芯沒有組裝在一起(3)等效法、理想模型法是重要的物理學方法,合理采用物理學方法會讓問題變得簡單,這體現了物理學科“化繁為簡”之美。圖丙為某電學儀器原理圖,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分別為、。若將右側實線框內的電路等效為一個電阻,可利用閉合電路的規律解決如下極值問題:在交流電源的電壓有效值不變的情況下,在調節可變電阻R的過程中,當 時(用、、表示),R獲得的功率最大。四、解答題13.濟南趵突泉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嚴冬,水面上水氣裊裊,像一層薄薄的煙霧,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梁畫棟,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在水底有很多小孔冒出微小氣泡,可以看到氣泡在緩慢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且沒有破裂。假設初始時小氣泡(可視為理想氣體)體積,氣泡上升過程中內外壓強相同。已知泉水水深,大氣壓強,水的密度,重力加速度g取。(1)求氣泡到達水面時的體積;(2)已知氣泡上升過程中對外界做功,判斷氣泡是吸熱還是放熱,并求出熱量的數值。14.交管部門規定,7座以下的小型車輛通過收費站口時,在專用車道上可以不停車拿(交)卡而直接減速通過。若某車減速前的速度為,靠近站口時以大小為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通過收費站口時的速度為,然后立即以的加速度加速至原來的速度(假設收費站的前、后都是平直大道)。則:(1)該車應在距收費站口多遠處開始減速?(2)該車從開始減速到最終恢復到原來速度的過程中,運動的時間是多少?(3)在(1)(2)問中,該車因減速和加速過站而耽誤的時間為多少?15.如圖所示,電阻不計的金屬導軌和平行等高正對放置,導軌左右兩側相互垂直,左側兩導軌粗糙,右側兩導軌光滑且與水平面的夾角,兩組導軌均足夠長。整個空間存在平行于左側導軌的勻強磁場。導體棒Q在外力作用下靜置于左側導軌上并保持水平,其與導軌間的動摩擦因數。導體棒P水平放置于右側導軌上,兩導體棒的質量均為m,電阻相等。時起,對導體棒P施加沿斜面向下的隨時間變化的拉力(k已知),使其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同時撤去對Q的外力,導體棒Q開始沿軌道下滑。已知兩導體棒與導軌始終垂直且接觸良好,重力加速度為g,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1)求導體棒P的加速度;(2)求時導體棒Q加速度的大小;(3)求導體棒Q最大速度的大小。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校際聯考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D B C A C AD AD AC11.(1)不需要(2) 線性(3) 越大 越小12.(1)C(2)D(3)13.(1)(2)吸熱,【詳解】(1)氣泡在深度時,壓強為解得水溫不變,根據玻意耳定律有解得(2)溫度不變,內能不變,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有體積變大,氣泡上升過程中對外界做功,則有解得氣泡從外界吸收熱量14.(1)33.6m(2)5.4s(3)1.62s【詳解】(1)設該車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該車進入收費站口前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設在距離收費站口處開始制動,則有解得(2)該車通過收費站經歷勻減速和勻加速兩個階段,前后兩段時間分別為和,則減速階段有加速階段有則加速和減速的總時間為(3)在加速階段有則總位移若不減速所需要時間該車因減速和加速過站而耽誤的時間15.(1)(2)0(3)【詳解】(1)時,對P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解得方向平行導軌向下。(2)對P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其中則有應有外力對Q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其中解得代入時,解得(3)由畫出圖像如圖所示,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代表速度變化由圖可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