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案例一方某遺失了裝有重要文件的公文包。他隨即通過姝體懸賞一千元尋找。當撿到公文包的趙某找到方某歸還公文包時,方某卻拒絕支付懸賞費用。因溝通未果,趙某遂將方某訴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決方某向趙某支付一千元酬金。(1)人民法院的判決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則?(2分)案例二李某離異后獨自將一兒一女撫養至成年。李某退休后,女兒精心照顧他多年,兒子則對他漠不關心。于是李某立下遺囑,將自己的財產全部留給女兒,并作了公證。李某病故后,兒子認為自己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也有繼承權,要求均分父親遺產。(2)假如你是法官會做出怎樣的裁決?此案的公正裁決會產生哪些積極影響?(6分)(3)上述兩則案例判決共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兩測案例使你加深了對它的哪些認識?(6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5頁共6頁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人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署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笨。”二十四節氣對歷代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天地萬物都被容納在節氣的框架中,形成了一種與大自然感應的詩意浪漫。(1)據材料一,從人與自然關系角度解讀中國古人的智慧。(2分)材料二2019年發行的特殊版式小全張《二十四節氣》(如右圖所示),將“春”“夏”“秋”“冬”四套24枚郵票圍成一個圓,既表達了地球是圓的,四季周而復始、氣行時T成。要李形 韻流動的理念,同時也傳達了中國市古代文化中圓滿、廚融的概念。邊五飾使用了中國古代數學、天文學著京5¥Bs3色名oit作中的元素,包含日、月、星斗、算翻、古人描繪的天、地關系圖、4平女占紫微垣以及古星圖等。郵票中心的圓中將太極、地支、黃道度數與二十四節氣的對應關系進行了展現。(2)小全張《二十四節氣》郵票體現了怎樣的中華人文精神?(2分)材料三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傳說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流亡時,忠臣介子推割股奉君。后來重耳即位成為晉文公,介子推不愿接受封賞,遂隱居深山。晉文公為迫使其下山下令焚山,不料介子推寧死不出,最終葬身火海。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全國禁火三日,此后逐浙演變為寒食節,后來與清明節合二為一,成為今天的清明節。如今,人們在清明節期間的主要活動是追思先人、緬懷先烈等。(3)清明節的故事中蘊含著哪些傳統美德?(6分)(4)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闡釋新時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6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6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