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評估卷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形式:全開卷 滿分:8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得分第Ⅰ卷 選擇題(共33分)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其填在題前相應的空格內。本大題共11小題,每小題3分,共33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小朱:我們是自己身體的主人,要守好身體的“警戒線”。小周:我們一定要學會辨別和抵制性騷擾、性侵害等行為。小高:我們如果在性問題上不把握好分寸,可能會傷害自己。小張:如果有人講黃色笑話,要直接告訴對方你覺得不舒服。)1. 下面是七年級某班四位同學在課堂上發言的場景:上述場景討論的話題最有可能的是學會管理情緒 B.學會自我保護C.自信給人力量 D.品味美好情感2.下列同學的行為與調節情緒的方法對應正確的是A.小鑫同學考試成績不理想,她認真分析了失利的原因并制定了相應的措施——認知調節法B.小段同學心情郁悶時,她約朋友去看了場電影——放松訓練法C.小海同學在演講比賽發揮失誤心情低落,他向好朋友傾訴了一番,還哭了一場——轉移注意法D.小飛同學在考場上非常緊張,他開始調整呼吸頻率讓自己放松下來——合理宣泄法3.春節期間,小李觀看了山西傳統戲曲晉劇、民俗藝術等文藝活動并參觀了山西省博物館,更深刻地體會到當地的春節風俗習慣,進一步激發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這啟示我們A要學會恰當方式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B消極情感未必是壞事,要學會轉化C可以用自己的熱情和行動來影響周圍環境D可以通過積極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獲得積極情感體驗4.面對問題和困難,有人這樣說:“我能行。雖然我有不足之處,但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戰勝它。”也有人說:“我太差了,我肯定不行。”還有人說:“我必須做到,我不能讓別人知道我有所不知、有所不懂,就算不行,我也要裝作很行。”這三種說法依次表現出的心態是A自負、自卑、自信 B自卑、自負、自信C自信、自卑、自負 D自信、自負、自卑5.龐眾望出生于一個貧寒家庭,面對父母殘疾、家境貧困的重重困境,他一邊刻苦學習,一邊通過撿廢品等方式幫助家庭維持生計。高考后,他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面對社會資助,他婉言謝絕。升入大學后,他不僅在學業上追求卓越,還積極參與科研,展現出卓越的科研能力。對于龐眾望的事跡,以下評價恰當的有①他以實際行動踐行了誠信的優良品質②面對困難和挑戰,他自立自強,開辟了人生新天地③他歷經磨難而不倒,積極傳遞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溫暖④他有著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展現了強大的精神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將“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隨著社會的發展,春節的習俗在傳承中也有了一些變化:網購年貨、云拜年、云聚會、電子紅包、觀影過年等“新年俗”逐漸深入大家的生活,帶著父母旅游過年、年輕人云聚會、云跨年等各種“新年俗”正成為新常態……這體現了A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 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C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理念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7.中華傳統美德蘊含著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應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以下情境與匹配的中華傳統美德對應正確的是序號 情境 中華傳統美德A 小強身殘志堅,不向命運屈服,努力拼搏 扶危濟困B 小麗向地震災區捐款捐物 孝老愛親C 屠呦呦帶領團隊團結協作,并盡心盡力、“以身試藥”,成功研制出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瘧疾患者的生命 敬業樂群D 小文幫助同桌解答練習冊中的難題 見義勇為8.從嚴厲打擊“網絡詐騙”到嚴懲“侵犯知識產權”;從整頓“虛假廣告”到打擊“電信詐騙”……近年來,人民法院充分行使審判權,堅持違法必究,維護公平正義,嚴懲違法亂紀,構建和諧社會。由此可見①法律平衡個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②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③法律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④人民法院堅持以法治方式解決實際問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 某中學法律興趣小組以“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為議題開展探究學習,下列搜集的案例符合這一議題的是①張某因在球場內投擲礦泉水瓶等雜物被驅逐出場,公安機關給予警告處罰②李某醉酒駕駛機動車肇事逃逸,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③某影樓未經趙某同意用其藝術照進行商業宣傳,被判賠償趙某損失3000元④一美院的老師剽竊陳某的作品被責令通過報紙、朋友圈等向陳某道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訂立合同。關于合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合同就是兩人之間簽訂的協議B合同是為當事人之間確立的合法權利義務關系,受法律保護C合同簽訂是兩方的事情,不需要遵守法律D合同的簽訂必須一方提出,另一方承諾11.以下是某校宣傳欄中展示的一例案例:中學生陳某經常逃學、無故夜不歸宿,后來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陳某幫助電信網絡詐騙團伙洗錢,以此賺取傭金,最終因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判刑。對此案例下列分析正確的有①陳某的行為違反的是行政法律法規 ②幫助犯罪團伙洗錢屬于刑事違法行為③逃學、無故夜不歸宿屬于不良行為 ④陳某是未成年人,應免去對其的處罰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47分)二、簡答題(12題8分,13題8分,14題6分,共22分)12.某校七年級(1)班決定舉辦一次野外實踐活動。 同學們相約坐車到達目的地之后,班主任做出了以下安排:先自行結伴,每六個人為一個小組,三名男生三名女生;小組內男生負責搬運行李、清理障礙,開辟道路;女生負責布置露營地、準備食物和飲料、整理裝備和物品,拍照記錄。(1)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班主任做出上述安排的依據。(4分) 一切安置妥當后,老師組織同學們進行了一場趣味活動。在活動中,小霞主動和男生互動并共同參與游戲,而小雨則略顯羞澀,不好意思與男生互動。(2)請你談談與異性交往時應注意什么?(4分)13. 以下是七年級同學中選取的兩個鏡頭:(鏡頭一 小明在期中考試中偷偷作弊,考試結束后他深感羞愧,于是主動找到老師承認錯誤。鏡頭二 小江約好朋友小飛周末去網吧,小飛勸阻道:“未成年人不能進網吧,我們要遵守規則,約束自己。”隨后,小江也不去了。)(1)結合自尊的相關知識,請你解讀以上兩個鏡頭傳遞的道理。(4分)(自尊提升計劃書自尊者,則人尊之;自貴者,則人貴之。為此:在學習方面,我要:①_。在自我認識方面,我要:②。)(2)請你幫助小明補充完成以上“自尊提升計劃書”。(4分)14.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老師分享了一則關于小趙的案例:小趙在上班途中經過建筑工地時,被從高處掉落的建筑材料砸中頭部,當場昏迷。周圍群眾見狀,迅速撥打了急救電話。隨后,小趙被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救治。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通過非法渠道獲取了小趙的病歷、家庭住址等信息,并在網上進行傳播。這讓小趙在身體受傷的同時,還要承受隱私被侵犯帶來的精神壓力。非法渠道獲取小趙的病歷、家庭住址等信息侵犯了公民的哪項權利?(2分)(2)法律是如何保護該權利的?(4分)三、分析說明題(12分)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寶雞考察時指出,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天下一家”(《禮記》)等強調家與國為一個整體。“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以激勵人弘毅致遠、勤學奮斗為核心思想,是對中華民族堅韌不拔、拼搏奮進精神的寫照。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同則相親,異則相敬”的價值取向,推崇“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化干戈為玉帛”等和諧思想。說說材料中所體現的人文基因及其意義。(6分)材料二: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通過生動鮮活的事跡短片重點推介了7名(組)好少年的事跡。他們品學兼優,朝氣蓬勃,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熱愛科學、自強不息、樂于助人等方面表現突出,展現了新時代少年兒童風采。(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材料二對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的啟發。(6分)四、實踐探究題(13分)16.道德與法治課上,七年級(1)班開展“預防校園欺凌為成長護航”主題活動,同學們圍繞下面案例進行討論分析。案例展示 丁某平時脾氣急躁,經常曠課并結交社會人員。有一次在學校操場踢球時,與張某發生口角,爭執后相互毆打,丁某用腳踢打張某腹部。后經司法鑒定,張某所受損傷屬重傷二級。人民法院以被告人丁某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2年。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節選)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上述案例應在下面哪個法庭進行審理,并簡述理由。(寫出序號即可,5分)① ②(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法院對丁某的判決給我們敲響了哪些警鐘。(4分)(3)請運用所學知識,為有效預防校園欺凌獻計獻策。(至少兩個角度,4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3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B A D C C A C D D B C簡答題(12題8分,13題8分,14題6分,共22分)12.(1)①男生女生各具特點,各有優點。男生力氣大、耐力好,適合承擔搬運等工作,女生心思細膩、做事細致承擔布置等工作②這樣安排有利于男生女生相互學習,相互欣賞,取長補短,變得更加優秀。③與異性交往可以增進對異性的了解,擴大交往范圍,提高交往能力。④有助于我們完善自身,讓我們在團結和睦的集體中共同成長。(答出兩點即可,4分)(2)①與異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我們既要熱情大方,又要掌握分寸,做到言談得當、舉止得體。②我們應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③我們要學會恰當地與異性交往,讓這份友誼成為美好青春的見證。④與異性交往我們應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識,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答出兩點即可,4分)13.(1)①自尊的人知廉恥,自尊的人是有知恥心的人,會對自己不恰當、不合適的行為感到慚愧和難為情,做到行己有恥。②自尊的人明是非,明白是非對錯,能夠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行。(4分)(2)①每天堅持閱讀,努力充實自己,開闊視野,增長智慧。②每天結束之前,結合一天的經歷,寫一句能夠體現自身優點和長處的話。③做到不愛慕虛榮,不為名利所惑,不過分追求表面上的榮耀,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分析他人的評價。(開放性試題,共4分)14.(1)隱私權(2分)(2)①法律規定隱私權,劃定了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保障了我們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我們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②尊重和保護隱私權既是法律規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文明和諧。(4分)三、分析說明題(12分)15.(1)人文基因: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2分)意義:①這些豐富的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②歷史上的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中,發揮了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③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等。(答出2點即可,4分)(2)①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②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③愛人利人,擇善而行,積極參加公益活動,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答出2點即可,共6分)四、實踐探究題(13分)16、(1) ①(1分) 丁某毆打他人致重傷二級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受刑罰處罰,屬于犯罪行為,故應去刑事法庭進行審理。理由答出犯罪的本質特征給2分,其他兩個特征各給1分,共4分)(2)①法不可違,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尊法學法守法用法;②合理調節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尊重他人,友善待人。③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④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完整答出兩個角度即可,4分)(3)①國家要完善法律法規,健全監管機制。②學校要加強宣傳教育,建立校園欺凌預防監管機制。③青少年要善用社會資源,及時求助,依法維權,敢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④家長要關心未成年人,及時與孩子溝通,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等。(至少兩個角度,4分。)評分建議:主觀題部分如學生所答超出參考答案的范圍,需慎重對待。所答言之有理,符合題意,觀點正確,可酌情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