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明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物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全卷g取10N/kg友情提示:1.全卷六大題,共31小題。2.考生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及所有答案均填寫在答題卡上。3.答題要求見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古往今來的中國科學家為民族的科技進步作出了卓越貢獻。下列科學家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杰出貢獻的是( )A. 錢學森 B. 南仁東C 張衡 D. 沈括2. 能量的國際單位是( )A. 焦耳 B. 瓦特 C. 牛頓 D. 帕斯卡3. 下列關于“小粒子和大宇宙”的描述正確的是( )A. 中子和電子繞著原子核運動B. 電子的發現說明原子是可分的C. 按空間尺度看,太陽系比銀河系大D. 地球是整個宇宙的中心4. 下列交通提示語,不是防止慣性危害的是( )A. 遠離酒駕守護你我 B. 車輛起步站穩扶好C. 系安全帶珍愛生命 D. 保持車距安全行駛5. 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屬于增大壓強的是A. 滑雪板的面積較大 B. 書包的背帶較寬C. 切果器刀片很薄 D. 坦克的履帶很寬大6. 下列是小明在練習實心球的一些場景,其中小明對實心球有做功的是( )A. 從地面撿起實心球 B. 抱著實心球不動C. 抱著實心球向前走 D. 拋出后,實心球在空中飛行7. 如圖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點,它們受到水的壓強分別為pA、pB、和pC,則( )A. pA=pB>pC B. pA>pB=pC C. pA<pB=pC D. pC<pA<pB8. 小靈用無彈性繩子將一把鐵鎖懸掛起來,把鐵鎖拉近自己的鼻子,頭保持不動,當手放開鐵鎖后,鐵鎖會擺出去(如圖)。鐵鎖擺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鐵鎖會碰到小靈的鼻子 B. 鐵鎖擺動幅度逐漸變小C. 鐵鎖在最高點時二力平衡 D. 鐵鎖擺到最低點時動能為09. 南北朝古書《關尹子·九藥篇》中有記述:“瓶存二竅,以水實之,倒瀉;閉一則水不下”。小紅按古書中的描述動手做實驗:往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中注滿水,用手指堵住上端管口,觀察到水沒有從下端管口流出(如圖)。這一現象屬于( )A. 擴散現象 B. 大氣壓現象C. 流體壓強現象 D. 浮力現象10. 2025年5月31日,三明千年古鎮莘口舉辦龍舟賽(如圖)。龍舟在加速前進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龍舟所受的合力為零B. 龍舟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C. 龍舟受到的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D. 龍舟中的運動員越多,舟底部受到水的壓力越小11. 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實驗目的是探究與的大小關系B. 實驗目的是探究與的大小關系C. 實驗結論不適用于在液體中漂浮的物體D 實驗結論只適用于液體,不適用于氣體12. 下列實驗所運用的研究方法,與曹沖稱象故事中所運用的等效替代法相同的是( )A.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B. 探究牛頓第一定律C. 探究同一直線的二力合成D. 探究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13. 小李同學想估算空氣對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數據有:自己的體重、自己的密度(與水接近,約為1.0×103kg/m3)、空氣的密度(約為1.3kg/m3)。則空氣對小李的浮力大小約為( )A. 0.006N B. 0.6N C. 60N D. 600N14. 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正方體甲和實心圓柱體乙正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將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p與切去高度的關系如圖,已知甲的密度是,乙的底面積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乙的密度是B. 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C. 當甲切去一半高度時,壓強減少D. 當時,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2分)15. 2025年3月15日,國內首款載重1噸級且具有空投功能的大型無人運輸機TP1000,在山東成功首飛(如圖)。飛機飛行時,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比下方的空氣流速________,空氣對上表面的壓強比對下表面的壓強________,機翼上下方的壓力差形成向上托舉的力。16. 2025年3月15日,國內首款載重1噸級且具有空投功能的大型無人運輸機TP1000,在山東成功首飛(如圖)。飛機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向地面投放物資的過程中,飛機的機械能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返回地面關閉發動機,飛機仍能向前滑行一段距離是由于飛機________的緣故。17. 三明茶文化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如圖,圍爐煮茶時,從遠處就能聞到沁人心脾的茶香,這是由于分子________的緣故。由于茶壺的壺身和壺嘴構成________,因此壺身和壺嘴的水面相平。18. 圖是豐子愷的書畫作品。圖中的人們用掃帚掃地時,掃帚相當于一個______杠桿;紅葉從樹上下落過程中,重力對紅葉做功,將______能轉化為動能。19. 將體積相同的A、B兩實心球,先后放入甲、乙兩杯液體中,兩球靜止時的情況如圖所示。球A在______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若球A、B的密度分別為ρA、ρB,甲、乙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則四種物質密度從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請用“>”符號連接,密度用題目中給定的符號表示)20. 實踐小組同學設計了以小車為動力的提升裝置(如圖)。第一次:小車以水平拉力FA,在tA時間內勻速豎直提升重為GA的物體上升hA,拉力功率為PA,機械效率為ηA。第二次:小車以水平拉力FB,在tB時間內勻速豎直提升重為GB的物體上升hB,拉力功率為PB,機械效率為ηB。已知:tA=tB,PA:PB=2:3,hA:hB=1:2,GA:GB=3:2,不計摩擦與繩重。則FA:FB為______,ηA:ηB為______。三、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21. 明溪縣的觀鳥園中有一種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白鷴,如圖,請在圖中畫出靜止站在巖石上的白鷴的受力示意圖。22. “八段錦”是起源于北宋的中華傳統健身術,其中第八式為站立在地面踮腳跟,如圖.請在圖中畫出踮腳時力F的力臂l。四、簡答題(本題共1小題,共4分)23. 如圖,為保證安全,輪船的船舷上畫有載重線。載重線是船舶在允許的最大載重情況下水面位置的水平線。用物理知識回答下面兩個問題:(1)當輪船從北大西洋區域駛入印度洋區域時,輪船的總重力不變,受到的浮力是否變化?(2)為什么淡水載重線在最上面?五、實驗題(本題共5小題,共30分)24. 小瓊探究兩個相似的力學實驗。選用器材有:①表面平整的長木板(帶斜面);②刻度尺;③小車;④;木塊;⑤毛巾;⑥棉布;⑦鉤碼。(1)用圖裝置探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選擇①②③⑤⑥器材進行實驗,每次實驗需控制小車從同一斜面的_______高度由靜止滑下。由實驗可知: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就越_______,由此可推測,假如小車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則小車將_______;(2)用圖裝置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選擇①②③④器材進行實驗。讓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滑下,可以探究小車動能的大小與_______的關系,其動能大小是通過比較平面上的木塊被撞擊后運動的_______來反映的。若要探究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需要再添加器材_______(填序號)。25. 興趣小組同學用圖中的U形管壓強計探究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1)實驗前用手按壓圖中的橡皮膜,發現U形管兩端液面高度差無明顯變化,說明裝置________;(2)排除故障后,利用圖中的裝置進行以下兩次實驗:先將探頭放入水中同一深度處,改變探頭方向,發現U形管兩端液面高度差不變;再增大探頭在水中的深度,發現U形管兩端液面高度差變大。實驗說明:在相同液體內部,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_______;深度越深,壓強_______;(3)利用U形管壓強計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上方是一個H形透明通道,上下開口中間連通,在管道中間放一個乒乓球,下方放一個U 形管,并且通過橡膠管連接兩端通道。在H形透明通道的左端下開口處,用吹風機向上吹風,乒乓球將向_______(填“左”或“右”)滾動,U形管中左端液面將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相平于”)右端液面。26. 小竹用圖的實驗裝置探究二力平衡條件,另配有若干個相同的砝碼。(1)選用圖懸空的紙板替代圖桌面上的木塊做實驗,可以減小______對實驗的影響。(2)圖中紙板處于靜止狀態,若同時往左右盤中再各加一個砝碼,觀察到紙板______;若從右盤中拿出一個砝碼,會觀察到紙板______。(均填“向右運動”“向左運動”或“仍保持靜止”)實驗說明二力平衡應滿足______的條件。(3)小竹猜想二力平衡時“二力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要驗證該猜想,具體的操作是:用手將圖中的紙板______,放手后觀察到紙板恢復原位。27. 以下是某同學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報告,請將報告內容補充完整。實驗報告(1)實驗目的: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2)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水、鹽水、實心圓柱體、燒杯、細線(3)實驗設計: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分別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浸沒的深度和液體密度的關系。(4)實驗步驟:由圖(a)可知,圓柱體的重為______N。(5)實驗結論:①對比(c)(d)實驗可知:浮力大小與物體______無關。②對比(b)(c)實驗可知:當液體密度一定時,______越大,浮力越大。③對比(c)(e)實驗可知:浮力大小與液體的______有關。(6)交流討論:①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圓柱體從水面開始勻速豎直浸入液體中(觸底前)的過程,其所受浮力大小F與浸入水中深度h變化關系的是______。(填選項前字母)A.B.C.D.②從實驗步驟的圖中數據可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______g/cm3。28. 桿秤利用杠桿原理稱質量,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項目式學習小組對杠桿平衡條件進行探究,并用最小分度值為1cm的刻度尺制作了一把簡易桿秤。【任務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器材有:若干個重均為0.5N的鉤碼,分度值為5cm的杠桿、鐵架臺、棉線。(1)實驗前,若觀察到杠桿的位置如圖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調節,直至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一操作的目的是為了便于測量______。(2)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次數 動力/ 動力臂/ 阻力/ 阻力臂/第4次實驗如圖,該實驗阻力的大小為______N,阻力臂的大小為______cm。分析實驗數據可得杠桿的平衡條件為______(用表格中的物理量符號表示)。【任務二】自制簡易桿秤(1)定零刻線:在圖刻度尺的0cm處掛一個空秤盤,10cm處掛一提鈕,12cm處掛一個砝碼,此時桿秤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則12cm處就是這把桿秤的質量零刻度線,在12cm處標注0g。(2)標注質量:在空秤盤中放入50g物體,當將砝碼移至37cm處時,桿秤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在37cm處標注50g。放入不同質量的物體,重復上述步驟。通過探究,同學們發現自制桿秤的質量刻度是均勻的,則這把桿秤的最小分度值(即刻度尺每小格表示的質量大小)為______g,最大測量值是______g。(3)優化改進:為了擴大自制桿秤的測量范圍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寫一條)六、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22分)29. 科技改變生活,圖是某款人形機器人幫助老人進超市購物的情景。機器人用水平推力推著購物車沿水平方向勻速前進5m,所用時間為10s,購物車和物品所受的總重力為300N,車受到的阻力是車所受總重力的0.05倍,求機器人:(1)推力的大小;(2)推力做功;(3)推力做功的功率。30. 八年級的興趣小組同學利用自制滑輪組提升課本,如圖.現用該滑輪組將重為288N的一捆課本勻速豎直提升到10m高的樓上。已知動滑輪重為12N,不計繩重及摩擦。求提升課本的過程中:(1)繩端拉力的大小;(2)所做的有用功;(3)滑輪組機械效率。31. 如圖是創新實踐小組為小區蓄水池設計的防溢水裝置示意圖。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由實心浮筒、力傳感器和帶有蓋板的平底容器等組成。力傳感器安裝在水平蓋板上,其厚度忽略不計。浮筒套在固定于容器的細桿中,它能沿細桿豎直運動。浮筒的質量為0.3kg,高為0.3m,底面積為2×10-3m2。帶有蓋板的平底容器重為9N,底面積為0.03m2,總高為1m。忽略細桿的體積和質量、浮筒與細桿間的摩擦。問:(1)注水前,將浮筒靜止放在空容器的底部,則浮筒受到的重力是多少?浮筒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多少?(2)若注水管出口的橫截面積為1.2cm2,注水速度為50cm/s,現往空容器中持續注水50s后關閉開關,則此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是多少?(3)當浮筒上表面與傳感器相接觸且傳感器對浮筒產生1.8N的壓力時,裝置停止注水,則此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是多少?三明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物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全卷g取10N/kg友情提示:1.全卷六大題,共31小題。2.考生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及所有答案均填寫在答題卡上。3.答題要求見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A【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C【11題答案】【答案】A【12題答案】【答案】C【13題答案】【答案】B【14題答案】【答案】D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2分)【15題答案】【答案】 ①. 大 ②. 小【16題答案】【答案】 ①. 減小 ②. 具有慣性【17題答案】【答案】 ①. 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②. 連通器【18題答案】【答案】 ①. 費力 ②. 重力勢【19題答案】【答案】 ①. 乙 ②.【20題答案】【答案】 ①. ②.三、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21題答案】【答案】【22題答案】【答案】四、簡答題(本題共1小題,共4分)【23題答案】【答案】(1)見詳解 (2)見詳解五、實驗題(本題共5小題,共30分)【24題答案】【答案】(1) ①. 同一 ②. 遠 ③. 做勻速直線運動(2) ①. 速度 ②. 距離 ③. ⑦【25題答案】【答案】(1)漏氣 (2) ①. 相等 ②. 越大(3) ①. 左 ②. 高于【26題答案】【答案】(1)摩擦力 (2) ①. 仍保持靜止 ②. 向左運動 ③. 見解析(3)扭轉一定角度【27題答案】【答案】 ①. 1.8 ②. 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 ③. 排開液體的體積 ④. 密度 ⑤. C ⑥. 1.1【28題答案】【答案】 ①. 右 ②. 力臂 ③. 2 ④. 10 ⑤. ⑥. 2 ⑦. 76 ⑧. 增加秤砣的質量六、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22分)【29題答案】【答案】(1)15N (2)75J(3)7.5W【30題答案】【答案】(1)100N (2)2880J (3)96%【31題答案】【答案】(1);(2)1400Pa (3)282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