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動量守恒定律章末檢測題(基礎卷)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質量不計的輕質彈簧一端連接物體,另一端施加恒力F,如圖甲所示,物體沿粗糙水平面向右勻速運動,時間t內彈力的沖量大小為I1,如圖乙所示,物體在相同的恒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勻加速運動,相同時間t內彈力的沖量大小為I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I1>I2 B.I1=I2 C.I1<I2 D.無法判斷I1和I2的大小關系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A、B兩物塊隨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按圖中所示方向勻速運動,A、B間夾有少量炸藥。現炸藥發生爆炸,則在爆炸及隨后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炸藥爆炸過程,A、B兩物塊組成的系統動量不守恒炸藥爆炸過程,A、B兩物塊組成的系統機械能不能增加在炸藥爆炸后至A、B相對傳送帶靜止過程,A、B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D.在炸藥爆炸后至A、B相對傳送帶靜止過程,A、B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如圖,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質量相同的三個小球A、B、C,其中B、C靜止,中間連有一輕彈簧,彈簧處于自由伸長狀態,現小球A以速度v與小球B正碰并粘在一起,碰撞時間極短,則在此碰撞過程中( )A、B的速度變為,C的速度仍為0 B.A、B、C的速度均為C.A、B的速度變為,C的速度仍為0 D.A、B、C的速度均為4.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兩端連著物體A和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體A被水平速度為v0的子彈射中并且子彈嵌在其中。已知物體A的質量mA是物體B的質量mB的 ,子彈的質量m是物體B的質量的 ,彈簧彈性勢能最大時B的速度為( )A. B. C. D.5. 質量為m=0.2kg的小球以v0=4m/s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再次落地后與地面碰撞并以v1=2m/s向上彈回,若小球與地面的作用時間為t=1s,小球可視為質點,取g=10m/s2,不計小球運動過程中的一切阻力,則小球對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 )A. 1.2N B. 3.2N C. 2N D. 1.8N6.光滑水平面上有A、B兩球,質量分別為m1、m2、A球以初速度v0與靜止的B球發生正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碰撞是彈性碰撞且碰后A球速度反向,則一定有m1B.若碰撞是彈性碰撞且有m1C.若碰撞是非彈性碰撞且碰后A球速度反向,則一定有m1D.若碰撞是非彈性碰撞且有m17.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的左側固定一豎直彈性擋板,擋板右側依次放有10個質量均為3m的彈性白色小球(在一條直線上),一質量為m的黑色小球以與白色小球共線的速度v0與1號小球發生彈性正碰,黑色小球反彈后與擋板發生彈性碰撞,碰后速度方向與碰前方向相反,白色小球之間也發生彈性正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黑色小球最終速度大小為()10v0 B.黑色小球最終速度大小為()10v0C.10號小球最終速度大小為v0 D.10號小球最終速度大小為8.如圖,在光滑水平面上放著質量分別為3m和m的A和B兩個物塊,彈簧與A、B拴接,現用外力緩慢向左推B使彈簧壓縮,此時彈簧彈性勢能為E。然后撤去外力,則( )A.從撤去外力到A離開墻面的過程中,墻面對A的沖量大小為B.當A離開墻面時,B的動量大小為C.A離開墻面后,A的最大速度為D.A離開墻面后,彈簧最大彈性勢能為9.如圖所示,兩個半徑均為R的 的圓槽靜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圓槽底端點A、B所在平面與水平面相切,AB相距R。質量為m的小球(可視為質點)從左圓槽上端C點的正上方P點由靜止釋放,恰好從C點進入圓槽,PC相距R,圓槽質量均為2m,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一切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小球運動到A點時對左圓槽的壓力大小為mg B.小球到B點時,AB相距2RC.小球沖上右圓槽的最大高度為R D.小球回到水平面后能沖上左圓槽10.一質量為M=1.98kg的小物塊隨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一起運動,被一水平向左飛來的子彈擊中并留在物塊中,子彈質量為0.02kg,如圖(a)所示。地面觀察者記錄了小物塊被擊中后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b)所示(圖中取向右運動的方向為正方向),已知傳送帶的速度保持不變,g取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子彈射入物塊前的速度大小為400m/s物塊和傳送帶作用的過程中,系統產生的內能為36JD.由于子彈的射入,電動機對傳送帶多做的功為20J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11.(7分)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驗證動量守恒定律。該同學在長木板的右端利用小木塊微調木板的傾斜程度以平衡摩擦力,使小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車A前端貼有橡皮泥,后端連一打點計時器,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后,讓小車A以某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車A與置于木板上靜止的小車B相碰并粘在一起,繼續做勻速直線運動,得到的紙帶如圖乙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的頻率為50Hz,小車A(包括橡皮泥)的質量為1.0kg,回答下列問題:(1)圖乙中的數據有AB、BC、CD、DE四段,計算小車A碰撞前的速度大小應選______段,計算兩車碰撞后的速度大小應選______段。(2)結合圖乙可知,碰前小車的動量大小為______kg·m·s-1。(結果保留三位小數。)(3)若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則小車B的質量為______kg。(結果保留一位有效數字。)12.(9分)如圖所示為用氣墊導軌裝置探究碰撞規律的實驗:(1)實驗之前氣墊導軌要調整水平,操作如下:將滑塊B移走,滑塊A置于光電門a的右側,向左輕推滑塊,若數字計時器記錄滑塊通過光電門a、b的時間分別為△ta、△tb,且△ta>△tb,則應該采取的措施是適當調高氣墊導軌的__________端(填“左”或者“右”),直至△ta______△tb(填“>”“<”或“=”)。(2)某次實驗中,將質量為m2的滑塊B(包含遮光條)靜止放在水平氣墊導軌上光電門a、b之間,質量為m1的滑塊A(包含遮光條)從光電門a的右側向左運動,通過光電門a后與滑塊B發生碰撞。碰后兩個滑塊分離,滑塊B穿過光電門b后用手接住,滑塊A反彈后再次穿過光電門a后用手接住。數字計時器分別記錄下滑塊A先后兩次通過光電門a的遮光時間Δt1和Δt1'、滑塊B通過光電門b的遮光時間Δt2。①要實現上述實驗,需滿足m1__________m2(填“>”“<”或“=”)。②由于沒有合適的測量工具,沒有測出滑塊A、B兩遮光條寬度的具體值,但知道兩遮光條寬度相等,若滿足__________(用m1、m2、Δt1、Δt1'、Δt2表示),則表明碰撞過程滑塊A、B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③實驗小組在沒有測定兩滑塊質量且滿足兩遮光條寬度相等的情況下,若滿足__________(用Δt1、Δt1'、Δt2),則表明滑塊A、B的碰撞是彈性碰撞。13.(10分)如圖所示,質量M=1.0kg的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質量m=0.495kg的物塊(可視為質點)放在的木板左端,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0.4.質量m0=0.005kg的子彈以速度v=300m/s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塊并留在其中(子彈與物塊作用時間極短),木板足夠長,g取10m/s2.求:(1)物塊的最大速度v1;(2)木板的最大速度v2。14.(16分)如圖所示,質量m0=5g的小球用長l=1m的輕繩懸掛在固定點O,質量m1=10g的物塊靜止在質量m2=30g的 光滑圓弧軌道的最低點,圓弧軌道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懸點O在物塊m1的正上方,將小球拉至輕繩與豎直方向成37°角后,靜止釋放小球,小球下擺至最低點時與物塊發生彈性正碰,碰后物塊恰能到達圓弧軌道的最上端。若小球、物塊都可視為質點,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碰撞前,小球下擺至最低點時,球對輕繩拉力的大小;(2)碰撞后瞬間物塊的速度大小;(3)圓弧軌道的半徑。15.(18分)如圖所示,光滑水平軌道上放置長木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塊C,滑塊B置于A的左端(B、C可視為質點),三者質量分別為mA=2kg、mB=3kg、mC=1kg。開始時C靜止,滑塊B以v0=10m/s的速度從A左端滑上木板,B相對A靜止后,A與C發生碰撞,碰后A、B再次達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運動,且恰好不再與C碰撞。B與A上表面間的滑動摩擦因數μ=0.5,碰撞時間極短,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1)求A與C碰撞后瞬間A和C的速度大小。(2)求A與C碰撞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3)要使B不從A上滑落,求木板A的最小長度。【答案】1.B 2.C 3.C 4.D 5.B 6.D 7.A 8.AD 9.BC 10.AC11.(1)BC DE (2)1.425 (3)0.512.(1)左 = (2)①< ② ③13.(1)3m/s (2)1m/s14.(1)0.07N (2)m/s (3)m15.(1)3.5m/s 5m/s (2)11.25J (3)4.25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