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物理下學(xué)期期末試卷一、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1. 撐竿跳高運動員對撐竿施力的同時,撐竿也對運動員施加了力,但這兩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使撐竿發(fā)生了_________;后者使運動員的_________發(fā)生了改變。2. 彈簧門被推開后,能自動關(guān)閉,這是由于門被推開后,彈簧被卷緊,具有_____能,放手后這種能轉(zhuǎn)化為門的_____能,使門自動關(guān)上。3. 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華用20N的水平力拉著重為50N的木箱勻速向右移動10m,在此過程中,拉力做功為___________J,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___N,重力對木箱做功___________J,地面對木箱的支持力為___________N。4. 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下掛著一個物體A處于靜止,則物體A受到的重力為___________。5. 小明洗水果時,發(fā)現(xiàn)體積較小的桔子漂浮在水面上,而體積較大的芒果卻沉在水底,如圖所示。則桔子的密度_________芒果的密度,此時桔子受到的浮力_________它自身的重力。(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 2025年央視春晚節(jié)目《秧BOT》將東北秧歌和現(xiàn)代科技元素結(jié)合。如圖所示機器人將手絹旋轉(zhuǎn)起來,隨后拋向空中,手絹向上運動時相對于地面是________的(選填“運動”或“靜止”),手絹的慣性________;機器人抬起一只腳時對地面的壓強_________(最后兩空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題2分,共16分。第7-12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3-14期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2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錯選的得0分)7. 圖示的工具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 滑輪 B. 核桃夾C. 鋼絲鉗 D. 鑷子8. 小明拉弓射箭時使箭射出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A. 弓弦 B. 弓臂 C. 地球 D. 小明9. 下列設(shè)備沒有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 )A. 茶壺 B. 船閘 C. 潛水服 D. 鍋爐液位計10. 小明參加了今年的揚州市體育中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小明用力踢足球時感到腳疼,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籃球撞框反彈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C. 引體向上時,靜止掛在橫桿上的小明受到的重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D. 小明長跑時沖過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11. 2025年2月28日,成都首條跨區(qū)域商業(yè)低空物流航線正式常態(tài)化運行。如圖所示,一架無人機搭載30公斤的貨物,僅用時20分鐘就到達18km外的分揀中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無人機勻速上升過程中,貨物的重力勢能不變B. 無人機水平勻速飛行時,貨物的機械能保持不變C. 無人機在某一高度懸停時,貨物的機械能為零D. 無人機下降時,貨物的動能一定增大12. 下列事例中的“壓”,與大氣壓相關(guān)的是( )A. 將藥液“壓”入病人肌肉內(nèi) B. 潛水員需穿抗“壓”潛水服C. 壓路機把路面“壓”得平整 D. 緊“壓”在墻上的吸盤掛鉤13. 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組成兩個不同的滑輪組,分別將同一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拉力分別為F甲、F乙,不計繩重及摩擦,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拉力F甲小于F乙B. 甲、乙做的有用功一樣多C. F甲的功率一定等于F乙的功率D. 甲的機械效率大于乙的機械效率14. 自行車是我們熟悉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的結(jié)構(gòu)和使用看,它涉及不少有關(guān)力學(xué)知識。以下各項內(nèi)容中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旋緊自行車的各種緊固螺絲,這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B. 自行車輪胎氣不足時,但對地面的壓強不變C. 坐墊呈馬鞍型,它能夠增大坐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的壓力D. 車的把手上有凹槽、腳踏板凹凸不平,這是通過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三、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每題2分,其4分)15. 如圖是宜賓港一起重機正在吊起貨物的情景,請在圖中畫出此時動力的力臂和阻力的示意圖。16. 如圖是一形狀不規(guī)則薄形物體,其重心在O處,請在物體的O點畫出物體靜止時所受的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圖。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第17題5分,第18題6分,第19題7分,共18分)17. 小明為探究“運動與力的關(guān)系”,設(shè)計了如圖的斜面實驗。讓同一小車滑到接觸面上,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1)實驗時應(yīng)讓小車從同一斜面___________靜止下滑;使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___________相同;(2)比較甲、乙、丙三次實驗,發(fā)現(xiàn)阻力越小,小車滑行的距離越___________,說明小車運動的速度改變得越___________(選填“快”或“慢”);(3)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___________(填序號)。A. 能用實驗直接驗證B. 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所以不能確定這個定律是否正確C. 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18. 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中,實驗小組利用小桌、砝碼、海綿、沙子等器材在水平臺面上進行探究。(1)實驗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海綿___________來體現(xiàn)的,____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木板代替海綿來完成實驗;(2)比較圖甲、圖乙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將小桌分別正立放在海綿上,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___________相同;可以得出結(jié)論___________;(3)比較圖乙、圖丙所示實驗的現(xiàn)象可以得出另一結(jié)論,下列實例中,可用此結(jié)論解釋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A. 書包的背帶做得很寬B. 嚴禁貨車超載(4)圖丙中桌面對海綿的壓強為,將圖丙中的小桌、砝碼平放在表面平整的沙子上,靜止時如圖丁所示,桌面對沙子的壓強為。則___________(選填“<”“=”或“>”)。19. 小明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其中每個鉤碼的重力均為。序號 動力 動力臂 阻力 阻力臂1 1.0 △ △ 10.02 1.0 15.0 1.5 10.03 05 20.0 1.0 10.04 2.0 15.0 1.5 20.0(1)小明將杠桿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時所處的狀態(tài)如圖甲所示,接下來應(yīng)向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___________;(2)改變鉤碼的___________和位置,多次進行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其中第1次實驗的情景如圖乙所示,此時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請在表格中補充對應(yīng)的數(shù)據(jù)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填寫字母表達式);(4)本實驗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的目的與以下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不同的是___________(選填字母)。A.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B.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C. 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五、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第20題9分,第21題9分,共18分)20. 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創(chuàng)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這一成就的達成與帕斯卡裂桶實驗蘊含著相似的物理知識——液體壓強會隨著深度增加而增大。(ρ海水=1×103kg/m3)(1)若“奮斗者號”潛水器下潛至10000m,它受到的海水壓強是多少 (2)若奮斗者號上的一觀察窗口所使用的特制玻璃最大承受壓強為1.176×108Pa,則該窗口可以承受奮斗者號最大下潛深度為多少 21. 如圖所示,斜面長5m,高3m,小明用繩子沿斜面將重為300N的木塊由斜面底端勻速拉到頂端,拉力大小為240N,繩重不計。求:(1)小明做的有用功;(2)小明做的總功;(3)斜面的機械效率。八年級物理下學(xué)期期末試卷一、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1題答案】【答案】 ①. 形變 ②. 運動狀態(tài)【2題答案】【答案】 ①. 彈性勢 ②. 動【3題答案】【答案】 ①. 200 ②. 20 ③. 0 ④. 50【4題答案】【答案】2.5【5題答案】【答案】 ①. 小于 ②. 等于【6題答案】【答案】 ①. 運動 ②. 不變 ③. 變大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題2分,共16分。第7-12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3-14期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2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錯選的得0分)【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A【9題答案】【答案】C【10題答案】【答案】D【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AB【14題答案】【答案】BC三、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每題2分,其4分)【15題答案】【答案】【16題答案】【答案】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第17題5分,第18題6分,第19題7分,共18分)【17題答案】【答案】(1) ①. 同一高度 ②. 速度(2) ①. 遠 ②. 慢(3)C【18題答案】【答案】(1) ①. 凹陷程度 ②. 不可以(2) ①. 受力面積 ②. 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3)A (4)=【19題答案】【答案】(1) ①. 左 ②. 便于測量力臂(2) ①. 數(shù)量 ②. 20.0 ③. 2(3)(4)C五、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第20題9分,第21題9分,共18分)【20題答案】【答案】(1)98×107Pa;(2)12000m【21題答案】【答案】(1)(2)(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