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末測評試卷高一物理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考生答題全部答在答題卡上,答在本試卷上無效。2、請認真核對監考教師在答題卡上所粘貼條形碼的姓名、準考證號是否與本人相符合,再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及本試卷上。3、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題一律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 自然界中曲線運動很常見。下列有關曲線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速度發生變化的運動,一定是曲線運動B.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一定小于路程C.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力一定是變力D.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力方向與速度方向有時可以在同一直線上2. 兩艘快艇在水平湖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在相同時間內(該時間小于圓周運動的周期),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是,運動方向改變的角度之比是,則它們( )A. 線速度大小之比為B. 角速度之比為C. 圓周運動的半徑之比為D.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3. 汽車在水平方向轉彎時,輪胎承受的負荷和力量顯著增加,因此車速不能過快。如圖所示,一質量為的汽車在水平公路上行駛,路面對輪胎的徑向最大靜摩擦力為,當汽車經過半徑為的圓弧彎道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汽車轉彎時所受的力有重力、彈力、摩擦力和向心力B. 汽車轉彎的速度為時所需的向心力為C. 汽車轉彎的速度為時汽車會發生側滑D. 汽車能安全轉彎的向心加速度最大為4. 2025年4月24日,我國“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開啟了新的“神舟問天”之旅。如果“神舟二十號”飛船升空后先進入停泊軌道(即近地圓形軌道),之后進入轉移軌道,最后在中國空間站軌道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如圖所示。已知中國空間站軌道為圓形軌道,距地面高度為,飛船在停泊軌道運行的周期為,地球半徑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引力常量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飛船從停泊軌道進入轉移軌道需要在點減速B. 天和核心艙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為C. 可估算地球密度為D. 天和核心艙運行周期一定小于5. 能量是人們研究物質世界非常重要的一個物理量,是物質運動的統一量度。物體運動雖然形式各異,但是每種運動都具有相應的能量,下列物體運動過程中,有關機械能是否守恒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只要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其機械能一定守恒B. 若物體運動過程中所受的合外力為零,其機械能一定守恒C. 當物體運動過程中速度增大時,其機械能可能會減小D. 若拉著物體沿光滑斜面勻速上升,其機械能一定守恒6. 如圖,三個固定的帶電小球、和,相互間的距離分別為。小球所受庫侖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的連線。設小球、所帶電荷量的比值的絕對值為,則( )A. 帶同種電荷, B. 帶異種電荷,C. 帶同種電荷, D. 帶異種電荷,7. phyphox是一款可以讓智能手機充當一個真實物理實驗工具的手機軟件,中文名為手機物理。某同學打開手機中phyphox的加速度傳感器,用手掌托著手機把手機豎直向上拋出,又迅速在拋出點接住手機,得到手機在豎直方向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取,則( )A. 時刻手機的動能最大B. 時間內,手機處于失重狀態C. 時間內,手機的機械能一直增大D. 時刻手機到達最高點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8. 太陽系八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如圖所示。若火星和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均可視為勻速圓周運動,則下列關于火星、地球公轉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火星公轉的線速度比地球的大B. 火星公轉的角速度比地球的大C. 火星公轉的周期比地球的大D. 火星公轉的加速度比地球的小9. 如圖所示,A、B兩個點電荷固定在某空間,實線為兩點電荷電場中部分電場線,彎曲虛線為一個帶電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的軌跡,、為軌跡上兩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B帶異種電荷B. 點電場強度比點電場強度大C. 帶電粒子在點加速度比在點加速度小D. 帶電粒子在點的加速度方向沿點實線的切線方向偏右10. 國際某研究機構預計,2025年中國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再創新高。電動汽車在研發過程中都要進行性能測試,如圖所示為某次測試中某型號汽車在水平路面上由初速度為開始運動,牽引力與速度的倒數的關系圖像,表示最大速度,平行于軸,延長線過原點。已知阻力恒定,汽車質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汽車從到持續的時間為B. 汽車由到過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C. 在此測試過程中汽車最大功率為D. 汽車能夠獲得的最大速度為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11. 在“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實驗中,用圖1裝置研究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分運動特點,用圖2裝置研究平拋運動軌跡。(1)關于1、2兩幅圖,下列說法正確是___________。A. 在圖1中,重錘打擊力度越大,右球落地時間越短B. 在圖2中,使用粗糙斜槽可能增加實驗系統誤差C. 在圖2中,斜槽軌道末端切線方向必須與重垂線垂直D. 無論在圖1中還是在圖2中,為了減小誤差,我們都應該選擇密度大、體積小的球(2)在圖2的實驗中,讓小球多次從斜槽上滾下,在白紙上依次記下小球的位置,某同學得到的記錄紙如圖3所示,圖中有一個點位于拋物線下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3)用圖4裝置進行實驗,豎直擋板上附有復寫紙和白紙,可以記下小球撞擊擋板時的點跡。實驗時豎直擋板初始位置緊靠斜槽末端,小鋼球從斜槽上點靜止滾下,撞擊擋板留下點跡0,將擋板依次水平向右移動,重復實驗,擋板上留下點跡1、2、3、4。以點跡0為坐標原點,豎直向下建立坐標軸,各點跡坐標值分別為。測得小球直徑為,則小球平拋初速度可能為___________。A. B.C. D.12. 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1)以下四種測量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A. 直接測量下落高度和下落時間,通過算出瞬時速度B. 直接測量下落高度,通過算出瞬時速度C. 根據紙帶上某點的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得到該點的瞬時速度,再由算出高度D. 直接測量下落高度,根據紙帶上某點的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得到該點的瞬時速度(2)實驗中得到如圖乙所示的一條紙帶。在紙帶上選取三個連續打出的點、、,測得它們到起始點(速度為0)的距離分別為、、。已知重物質量為,當地重力加速度為,打點計時器打點的周期為。從打下點到打下點的過程中,重物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為______,動能增加量為______。(3)實驗發現重物重力勢能的減少量通常略大于動能的增加量,關于這個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 屬于偶然誤差B. 屬于系統誤差C. 可以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方法來減小D. 可以通過減小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來減小13. 跳臺滑雪是一種勇敢者的滑雪運動,運動員在滑雪道上獲得一定速度后從跳臺飛出,在空中飛一段距離后著落。如圖所示,運動員從跳臺A處沿水平方向以的速度飛出,落在斜坡上的B處,斜坡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不計空氣阻力(,,),求:(1)運動員在空中飛行的時間;(2)運動員到B處著坡時的速度大小。14. 中國航天計劃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可以設想中國航天員會到達一些天體表面做科研工作。假設航天員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用長為的輕繩拴著一質量為的小球(可視為質點)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已知當小球在最高點的速度為時,輕繩拉力為,如圖所示。引力常量為。(1)該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多少?(2)小球在最低點時,輕繩的拉力為多少?(3)若已知該星球的半徑為,則該星球的質量為多少?15. 如圖所示,質量為的足夠長木板放在粗糙水平面上,長木板的左端緊靠一平臺且上表面與光滑平臺平齊。半徑為的光滑圓弧形軌道固定在平臺上,且圓弧底端與平臺相切。質量為、可視為質點的物體由距離平臺高處靜止釋放,物體剛好由圓弧軌道的最高點進入圓弧軌道,物體運動到最低點時對軌道的壓力為。現將物體從處靜止釋放,經過一段時間后從圓弧滑下,經光滑平臺滑上長木板;當物體在長木板上相對長木板滑動的距離為時,物體與長木板達到共同速度,且該過程中物體運動的位移是長木板運動位移的4倍。重力加速度取。求:(1)物體的質量;(2)物體與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長木板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3)試判斷物體與木板共速后各自的運動性質,要求寫出判斷理由;并求出共速后到靜止的過程中,木板損失的機械能。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末測評試卷高一物理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考生答題全部答在答題卡上,答在本試卷上無效。2、請認真核對監考教師在答題卡上所粘貼條形碼的姓名、準考證號是否與本人相符合,再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及本試卷上。3、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題一律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B【7題答案】【答案】C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8題答案】【答案】CD【9題答案】【答案】AC【10題答案】【答案】AC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11題答案】【答案】(1)CD (2)靜止釋放小球的位置不同(3)D【12題答案】【答案】(1)D (2) ①. ②. (3)BD【13題答案】【答案】(1);(2)【14題答案】【答案】(1)(2)(3)【15題答案】【答案】(1)(2),(3)物體與木板共速后將一起以加速度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停下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