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 - 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調研檢測八年級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 本試卷共6頁,兩大部分,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 請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3. 閉卷考試??忌鷳毩⒋痤},禁止傳閱資料。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1. 1949年10月3日的英國《泰晤士報》刊登的報道說:“這是亞洲一個劃時代的歷史時刻。雖然不是所有的中國都在共產黨手中,但毫無疑問,無論好壞,這是擁有近5億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同質種族群體的政府?!边@一政府A. 實行人民民主專政 B. 已經摧毀封建土地制度C. 完成祖國統一 D. 大陸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反映了中國工業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是在A. 洋務運動時期 B. 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C. “大躍進”時期 D. 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后3. 某班同學要以“杰出人物推動歷史發展·新中國篇”為主題制作黑板報,在其中一個板塊出現了以下關鍵信息。據此可知這一板塊介紹的杰出歷史人物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總設計師 南方談話 “一國兩制”A. 毛澤東 B. 周恩來 C. 鄧小平 D. 袁隆平4. 2022年,“水立方”驚喜變身為“冰立方”,成為冰壺的重要賽場,利用二氧化碳制冷劑取代傳統冷媒氟利昂,還實現制冰過程中余熱全部回收利用。這體現了我國新發展理念中的什么理念A. 創新、協調 B. 開放、共享 C. 綠色、創新 D. 共享、協調5. 對下圖解讀正確的是A. 西藏的和平解放 B. 國民經濟的恢復C. “一五”計劃的實施 D. 政治制度的創新6.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海南要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桿”。海南島在我國對外開放格局中屬于A. 經濟特區 B. 沿海開放城市 C. 沿海經濟開放區 D. 內地7. 他被譽為“黨員領導干部的楷模”,他自覺以黨和人民的需要為己任,兩次進藏工作,在雪域高原奮斗十個春秋。材料中的“他”是A. 孔繁森 B. 王進喜 C. 雷鋒 D. 焦裕祿8. 口號、標語作為一種輿論手段和社會動員模式,以特殊的方式記錄歷史跳動的脈搏。以下口號、標語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是9. 某歷史興趣小組進行“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的大單元復習。據此判斷第13課標題是A.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B. 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C.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D.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0. 歷史解釋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對“一國兩制”這一歷史概念理解正確的是A. 一國就是一個獨立的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B. 一國就是一個統一的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C. 兩制就是兩種制度,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D. 兩制就是兩種制度,即政治協商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1.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于北京開幕。會議指出:“支持香港、澳門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港澳的繁榮穩定主要得益于A. “求同存異”方針的應用 B.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C. “一國兩制”構想的踐行 D. 興辦經濟特區的正確決策12. 下圖為“導彈部隊”知識構建圖,空缺處應填的是A. 空軍 B. 北海艦隊 C. 火箭軍 D. 海軍陸戰隊13. 下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的部分法律,這反映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時間 法律名稱2005年 《反分裂國家法》201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202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A. 促進民族地區繁榮穩定 B. 重視與港澳臺地區教育交流C. 維護國家統一決心堅定 D.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成效顯著14.“各國人民的民族獨立和自主權利是必須得到尊重的……不應受到其他國家的干涉……如果世界各國都根據這些原則處理它們相互間的關系……世界各國和平共處的可能,就會變成現實?!辈牧现械摹斑@些原則”是A.“求同存異”的方針 B.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 一個中國原則 D.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15. 如圖是關于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大會席位的投票情況。數據可以用來佐證A.“求同存異”方針獲得普遍贊譽 B. 中美之間關系實現了正常化C. 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 D.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走出新路16. 1956 年,隨著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建設即將全面展開,毛澤東認為有必要激發廣大知識分子的積極性與創造力。為此,他提出了A.“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B. 多黨合作,長期共存C. 鼓足干勁,力爭上游 D.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17. 近年來,我國從航空航天到深海探索,從芯片設計制造到量子計算機,從軌道交通到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這共同反映了我國A. 海軍裝備持續更新 B. 航天工程成就顯著C. 科學技術高速發展 D. 科技創新全球領先18. 在《萬隆會議的外交風云》圖片展上,展出了兩幅圖片(如圖),合適的配文是A. 中蘇友好關系的建立 B. 周恩來與“求同存異”C. 中國“重返”聯合國 D.“新時期全方位外交”19. 中國航天人乘“神舟”造“天宮”搭“鵲橋”,引“北斗”導航,護“嫦娥”奔月,送“悟空”探暗……這些大國重器的命名,是浩瀚太空中的中國式浪漫。由此可以看出A. 神話傳說預言航天發展 B. 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C. 中國綜合國力世界領先 D. 科技發展彰顯文化自信20. 20 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拍攝了《白毛女》《董存瑞》《林則徐》《紅旗譜》《英雄兒女》等影片,生動描繪了人民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新風貌。這體現了電影的A. 娛樂價值 B. 教育價值 C. 商業價值 D. 藝術價值第Ⅱ卷(非選擇題共 30 分)21. (5 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54 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边@一制度的實行,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所,行使自治權。材料二材料三 各族干部要全面理解和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自覺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細做實;只要是不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事情堅決不做。——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講話(1)材料一中“這一制度”實行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1分)(2)在材料二空白處放一幅圖片。(1分)(寫出名稱即可,圖片反映在同一領域中國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事件)并說明其意義。(2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中學生如何做一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者 (1分)22.(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后的科技成就(部分)時間 成就1964年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 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1999年 神舟一號無人飛船成功完成飛行試驗2008年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完成出艙任務2021年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交會對接材料二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科技的發展,舉國體制成為科技發展的重要模式。集中力量辦大事,促使我國在原子彈、載人航天等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國當代科技進步與錢學森、鄧稼先、華羅庚、李四光、袁隆平等科學家息息相關。中國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聰明才智的創造性人才,為科技創新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摘編自陳建奇《中國科技為何日新月異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再舉兩例新中國成立后取得的科技成就,并說明理由。(4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技不斷發展的原因。(2分)23. (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內圖2 左圖是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報》。翻開這張泛黃的老報紙,當年的歷史盛況和恢宏場景仿佛重現在眼前,它承載著一個泱泱大國的新起點,被譽為“新中國開國第一檔案”,是新中國超級“紅色國寶”,國家一級文物。材料二材料三(1)根據材料一,指出與“歷史盛況和恢宏場景”有關的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它承載著一個泱泱大國新起點”的理由。(2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這兩枚紀念幣選擇上述設計元素的理由。(2分)(3)某銀行欲發行以“中國共產黨光輝歷程”為主題的紀念幣,請根據材料三,選取其中一個歷史事件作為設計素材,并說明選擇的理由。(要求:參考示例,選取事件,說明理由,不得照抄示例。)(3分)示例事件:1997年回歸祖國理由: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恥辱,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24. (6分)某同學以“中國外交風云”為主題,開展小組合作探究。請你參與他們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材料一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于1951年1月17日通過了一個對中國實行全面遏制政策的文件。按照這個文件精神,美國繼續阻撓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糾合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禁運,企圖阻撓西藏的和平解放,加強對臺灣的國民黨軍事力量的支持?!瘴尼摗吨忻狸P系史》材料二 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7.5億人民的參加,是不可能有穩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在好幾個方面采取行動,為兩國之間的比較正常的關系敞開門戶。——1971年7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講話材料三 截至2023年3月,中國已與世界上182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中國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亞信峰會等重要國際會議,加強國際合作。——摘編自統編教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美關系的變化,并指出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4分)(2)哪一事件標志著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 (1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當今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發揮的作用。(1分)25. (6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反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據報告統計,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3.0%。在線辦公、在線醫療、網上外賣、網約車等應用保持較快增長,用戶規模分別達4.69億、2.98億、5.44億和4.53億。——摘編自第49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材料三 從流行西式服裝,到“漢服熱”的蓬勃興起,這種向傳統文化回歸的趨勢,表明當前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文化自信增強……漢服文化之所以能成為一股潮流,也不僅是因為服飾本身的華美,而是其所蘊藏的深厚傳統文化魅力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身著漢服的外國友人也不在少數。這更加說明,文化的興盛需要依賴強大的經濟基礎。——中國文明網材料四 改革開放極大地改變了我國人民生活圖景。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社會財富迅速增長,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改革開放40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呈現出大幅度增長態勢。——摘編自高尚全《改革開放40年的重要成就和基本經驗》(1)根據材料一,指出人們消費時支付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我國互聯網領域的發展特點。(1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當前“漢服熱”蓬勃興起的原因有哪些 (2分)(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發生巨變的原因是什么 (2分)參考答案1.A 2.D 3.C 4.C 5.D6.A 7.A 8.D 9.C 10.B11.C 12.C 13.C 14.B 15.C16.A 17.C 18.B 19.D 20.B21.(1)國家統一領導(2)川藏公路通車 加強了少數民族地區與內地的聯系,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3)尊重各民族文化,團結同學,維護民族團結22.(1)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提高了糧食產量;屠呦呦發現青蒿素,有效治療瘧疾,為全球抗瘧作出貢獻(2)黨和政府的重視;舉國體制的優勢;科學家的努力23.(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2)上海浦東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標志,見證了對外開放的成果;深圳是經濟特區的代表,體現了改革開放的探索與成就(3)示例:事件:1978年偉大轉折 理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24.(1)從對抗到走向正?;?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國際形勢的變化(2)中美建交(3)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國際合作,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25.(1)從使用票證到在線支付(2)用戶規模大,應用領域廣,發展迅速(3)文化自信增強;傳統文化的魅力;經濟基礎的支撐(4)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改革開放的實施;人民的努力奮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