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高2024級高一(下)期末模擬測試物理本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其中試題卷由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組成,共4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清楚,同時用2B鉛筆將考號準確填涂在“考號”欄目內。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在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要求。1. 牛頓創立了經典力學,揭示了包括行星在內的宏觀物體的運動規律;愛因斯坦進一步發展了經典力學,創立了相對論。關于相對論時空觀與牛頓力學的局限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相對論時空觀認為運動的時鐘會變快,運動的尺子會變長B. 相對論時空觀認為在某參考系中同時發生的兩件事,在另一參考系看來不一定是同時的C. 經典力學不能適用于“天問一號”宇宙探測器在火星著陸D. 在經典力學中,物體質量隨運動狀態改變而改變2. 如圖所示,中學生在雨中打傘行走,從物理學可知當雨滴垂直落在傘面上時人淋雨最少,若雨滴在空中以2 m/s的速度豎直下落,而學生打著傘以1.5 m/s的速度向西走,則該學生少淋雨的打傘(傘柄指向)方式為(sin 37°=0.6,cos 37°=0.8)( ?。?br/>A. B. C. D.3. 如圖甲所示,質量為的小球(視為質點)用輕質細線懸掛于點在豎直面內做圓周運動,小球以不同的角速度通過最高點時,細線的拉力與其角速度的平方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時,小球在最高點的角速度大小為B. 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C. 細線的長度為D. 當時,的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上4. 如圖所示,在感受向心力的實驗中,某同學用輕質細繩一端拴住小球,掄動細繩,使小球近似在水平面內做速率越來越大的圓周運動。在小球速度逐漸變大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他拉住繩子的力也越來越大B. 繩子會越來越接近水平C. 理論上,繩子可能達到水平狀態D. 松手后,小球將沿軌跡的切線方向飛出5. 腦震蕩是指因頭部受到外力打擊等所致輕度腦損傷。但啄木鳥每天敲擊樹木約為500~600次,每啄一次的速度達到555,而頭部搖動的速度更快580。研究發現,啄木鳥的頭部很特殊:大腦和頭骨之間存在著小小的硬腦膜,頭顱堅硬,骨質松而充滿氣體,似海綿狀;從而使啄木鳥不會發生腦震蕩。下面哪個物理規律可以很好地解釋啄木鳥不會得腦震蕩( ?。?br/>A. 動能定理 B. 動量定理C. 機械能守恒定律 D. 動量守恒定律6. 我國一箭多星技術居世界前列,一箭多星是一枚運載火箭同時或先后將數顆衛星送入軌道的技術。兩顆衛星釋放過程簡化為如圖所示,火箭運行至P點時,同時將A、B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A衛星進入軌道1做勻速圓周運動,B衛星進入軌道2沿橢圓軌道運動,P點為橢圓軌道的近地點,Q點為遠地點,B衛星在Q點變軌到軌道3,之后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B兩衛星在P點的向心力相等B. A衛星運行的周期大于B衛星沿軌道3運行的周期C. B衛星從軌道2上Q點變軌進入軌道3需減速D. B衛星沿軌道2從P點運動到Q點過程中動能減少7. 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其動量隨時間變化的p-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此物體動能一時間()圖像中可能正確的是( ?。?br/>A B.C. D.8. 如圖所示,傾角為、底端有擋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勁度系數為k的輕質彈簧一端拴在擋板上,另一端與物體A連接,彈簧與斜面平行,A、B質量均為m,物體B緊貼著A但不粘連,兩者靜止在斜面上。現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緩慢推動物體B,當彈簧的總壓縮量為時撤去F。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 ?。?br/>A. 外力F作用的過程,A、B及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B. 外力F作用的過程,外力F做的功等于彈簧增加的彈性勢能C. 撤去外力F瞬間,A對B的作用力大小為D. 若A、B向上運動過程中分離,則分離時彈簧的壓縮量為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中只有多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9. 2025年3月15日,金融界消息,蘇州澄富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取得“盒體自動包裝設備”專利。該設備的電機轉動帶動轉盤做圓周運動,從而將盒體移動至不同工位,實現盒體成型、定型、放料以及扣蓋工序的一體化作業。模型簡化如圖所示,質量均為 m的小物塊A、B(可視為質點)與轉盤保持相對靜止,跟著轉盤一起在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已知小物塊 A、B與轉軸的距離分別為、,物塊與轉盤間動摩擦因數相同。轉盤由靜止開始緩慢加速轉動,最終勻速轉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小物塊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始終為B. 轉盤加速轉動的過程中物塊受轉盤的靜摩擦力方向始終指向轉盤中心O點C. 轉盤轉動最大角速度為D. 轉盤轉動的最大角速度為10. “飛車走壁”是一項傳統的雜技表演藝術,演員騎車在傾角很大的錐形桶面上做圓周運動而不掉下來。簡化后的模型如圖所示,若表演時雜技演員和摩托車的總質量m=300kg,在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摩托車與側壁間沿側壁傾斜方向的摩擦力恰好為零,軌道平面離地面的高度為H=10m,側壁傾斜角度α=53°不變,已知重力加速度為(sin53°=0.8,cos53°=0.6),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雜技演員和摩托車整體受重力、摩擦力、彈力B. 摩托車做圓周運動,運動的線速度為10m/sC. 摩托車做圓周運動,雜技演員和摩托車整體對側壁的壓力為5000ND. 雜技演員和摩托車的角速度2rad/s11. 一輛機車在水平路面上從靜止開始啟動做直線運動,其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機車的質量,機車前進過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時機車達到額定功率,之后保持該功率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機車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后做加速度減小的減速運動B. 機車所受到的阻力大小為C. 內牽引力做功為D. 機車的最大速度為12.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半圓軌道小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直徑AB長度為2R,現將質量也為m的小球從距A點正上方h高處由靜止釋放,然后由A點經過半圓軌道后從B沖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為(不計空氣阻力),則該過程( ?。?br/>A. 小球和小車組成的系統滿足動量守恒B. 小車向左運動的最大距離為RC. 小球離開小車后做斜上拋運動D. 小球和小車組成的系統摩擦生熱為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三、本大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16分。13. 小明在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1)如圖甲所示,用橫擋條卡住平拋小球后,用鉛筆標注小球頂部在方格板上的投影點,則坐標原點應為小球在斜槽末端點時的___________。A.底部 B.球心 C.頂部(2)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A.斜槽軌道可以不光滑B.每次橫擋條必須向下或向上移動相同的距離C.必須將所有的點用直線連接起來D.y軸的方向(豎直向下)根據重垂線確定(3)拍攝小球運動的頻閃照片如圖乙所示,可以看出,小球離開斜槽末端后做斜拋運動,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A.斜槽不光滑B.斜槽末端切線不水平C.小球被釋放時的初速度不為0D.釋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14.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用打點計時器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的實驗: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光滑的長木板的一端,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連在小車A的后面。讓小車A運動,小車B靜止。在兩小車的碰撞端分別裝上撞針和橡皮泥,如圖1,碰撞時撞針插入橡皮泥把兩小車粘合成一體。他在安裝好實驗裝置后,先接通電源然后輕推小車A,使A獲得一定的速度,電磁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已知電源頻率為50Hz。(1)實驗中打出紙帶如圖2所示,并測得各計數點間距標在圖上,則應選___________段計算A的碰前速度;應選___________段計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選填:“BC”“CD”或“DE”)。(2)已測得小車A的質量m1=0.20kg,小車B的質量m2=0.10kg,由以上測量結果可得:碰前m1v1=___________kg·m/s;碰后(m1+m2)v2=___________kg·m/s。(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3)由以上實驗結果,可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AB碰撞過程中___________不變。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36分,要求須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主要的計算步驟和明確的答案。15. 最近,詹姆斯韋布望遠鏡發現了離地球133光年的地外行星系統。未來中國航天員星際旅行到達此類地行星。假設探測器距該行星表面的高度為h,(h遠小于行星半徑)航天器繞行星星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為T,該行星的半徑為R,引力常量為G,忽略其它天體對探測器的引力作用,求:(1)該行星的平均密度;(2)該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16. 如圖所示,兩滑塊A、B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已知A的質量mA=8kg,B的質量mB=6kg,滑塊B的左端連有輕質彈簧,彈簧開始處于自然伸長狀態。現使滑塊A以v=14m/s的速度水平向右運動,通過彈簧與靜止的滑塊B相互作用(整個過程彈簧沒有超過彈性限度),直至分開,求∶(1)滑塊通過彈簧相互作用過程中彈簧最大彈性勢能;(2)滑塊A與B分開時,兩者的速度分別為多少?17. 圖(a)為車站的安全檢查裝置,圖(b)為該裝置的簡化示意圖。質量的小物塊輕放在水平傳送帶的端,經傳送帶加速后從端離開,最后從斜面頂端沿斜面下滑至底端處,到過程可認為速率不變。已知水平傳送帶的長度,傳送帶以的恒定速率沿逆時針方向轉動,斜面的長度,傾角,小物塊與傳送帶、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重力加速度取,,。求:(1)物塊運動到B點時的速度大?。?br/>(2)物塊滑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小;(3)若水平面放一質量的薄木板與點平滑連接,物塊下滑后沖上薄木板時的速率不變,物塊與薄木板上表面的動摩擦因數,薄木板下表面光滑,薄木板和地面都足夠長。求物塊最終距薄木板右端的長度。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高2024級高一(下)期末模擬測試物理本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其中試題卷由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組成,共4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清楚,同時用2B鉛筆將考號準確填涂在“考號”欄目內。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在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要求。【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C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中只有多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9題答案】【答案】AD【10題答案】【答案】BC【11題答案】【答案】BC【12題答案】【答案】BD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三、本大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16分。【13題答案】【答案】 ①. C ②. AD##DA ③. B【14題答案】【答案】 ①. BC ②. DE ③. 0.21 ④. 0.20 ⑤. 質量m與速度v的乘積之和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36分,要求須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主要的計算步驟和明確的答案。【15題答案】【答案】(1)(2)【16題答案】【答案】(1)336J;(2)vA=2m/s,vB=16m/s【17題答案】【答案】(1);(2);(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