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卷(本試卷共19小愿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長共150分鐘)注意率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愿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千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本部分共包括5小題,每小愿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愿目要求的選項。1、在古代詩歐中,詩人常常通過詩句表達對歷史事件的看法。例如唐朝詩人杜甫在《垂老別》中寫道:“萬因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痹斐蛇@一慘狀的歷史事件是A.八王之亂B.七國之亂C.安史之亂D.陳橋兵變2、文化遺產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創造的具有文化價值的財富遺存。歷史文化遺產承載歷史價值。下面歷史遺址體現中因古代橋梁建筑技術的是因一趙州橋田二清明上河困圍三赤塊樓困四伊早將軍房A圖一B.圖二C圖三D.圖四3、端午節是中因的傳統節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宋代,漢族端午節習俗被遼金吸收,如《遼史·札志》記載,遼因重午朝儀,皇帝要系長壽彩縷才升坐,對南北臣僚也要各賜彩縷:《金史·世宗本紀》記載,大定三年(公元1264年)重午,金世宗“幸廣樂園射柳,勝者賜物有差,復御常武殿,賜宴擊鞠,自是歲以為常。”材料表明歷史試卷(八年級)第1頁(共8頁)A.遼、金和宋的和戰B.民族文化交融C.端午節是漢族特有的節日D.宋朝經濟繁菜4、不同歷史時期的特征各不相同,掌握歷史階段特征,能夠加深歷史理解。請根據以下課題提示,最符合的階段特征是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第3課盛唐氣象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A.民族關系發展和杜會變化B.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與發展C.繁榮與開放的唐朝D.統一多民族因家封建的建立和鞏固5、下列圖片共同體現出的時代主題是土地改革抗美援朝A.反抗外來侵略B.進行三大改造C發展國民經濟D.鞏固新生政權6、它是我因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因有史以米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它是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B.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關于建園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7、某同學學習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因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收集如下材料,最恰當的是A鐵人王進喜相關史事B圖片《人民英雄紀念碑》C紀錄片《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D.《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歷史試卷《八年級)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