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通州區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質量檢測物理試卷本試卷共8頁,共100分。考試時長90分鐘??忌鷦毡貙⒋鸢复鹪诖痤}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荚嚱Y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第一部分本題共14題,每題3分,共42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 如圖OBCD為半圓柱體玻璃的橫截面,OD為直徑,一束由單色光a和單色光b組成的復色光沿AO方向從真空射入玻璃,單色光a從B點射出、單色光b從C點射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 若a光為紫光,b光可能為綠光B. 在真空中,單色光a比單色光b傳播速度更小C. 單色光a相較單色光b頻率更小D. 單色光a從真空射入玻璃,波長變長2. 分析下列物理現象:①“聞其聲而不見其人”;②雷聲轟鳴不絕;③耳機主動降噪功能能夠起到消除噪聲的作用;④當正在鳴笛的火車向著我們急駛而來時,我們聽到汽笛聲的音調變高。這些物理現象分別屬于波的( ?。?br/>A. 折射、干涉、衍射、多普勒效應B. 衍射、多普勒效應、反射、干涉C. 折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應D 衍射、反射、干涉、多普勒效應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制作茶葉蛋時,醬油的色素分子進入到蛋清內是由于外力作用B. 布朗運動反映了固體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C.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體積不變,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越大,氣體的壓強就越大D. 密閉容器內50℃的水蒸發變成了50℃的水蒸氣,它的內能不變4. 如圖所示,某同學利用單擺裝置來測定當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小球應該選用質量小體積小的塑料球B. 應在小球擺到最高點時開始計時C. 在小偏角下,不同高度釋放,小球的擺動周期不同D. 若將n次全振動誤記為n 1次,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將偏小5. 如圖彈簧振子的平衡位置為O點,在B、C兩點之間做簡諧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小球在B點速度最大B. 小球在O點動能最大C. 小球在O點回復力最大D. 小球在C點彈性勢能最小6. 如圖是某繩波形成過程示意圖。質點1在外力作用下沿豎直方向做簡諧運動,帶動質點2,3,4,……各個質點依次振動。已知相鄰編號質點間距離為1cm,t=0時,質點1開始向上運動;t=0.2s時,質點1到達上方最大位移處,質點5開始向上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這列波的波長為4cmB. 這列波傳播的速度為0.25m/sC t=0.4s時,質點9開始振動D. t=0.8s時,質點17向下運動7. 某公園燈光噴泉的水池下有一點光源,能同時發出紅色、綠色兩種可見光,人在水面上方向下看,水面Ⅰ區域和Ⅱ區域被照亮,如圖所示。下列情況中可能正確的是( ?。?br/>A. Ⅰ區域是包含紅光和綠光的復色光,Ⅱ區域是紅光B. Ⅰ區域是包含紅光和綠光的復色光,Ⅱ區域是綠光C. Ⅰ區域是綠光,Ⅱ區域是紅光D. Ⅰ區域紅光,Ⅱ區域是綠光8. 下列四幅圖所涉及的物理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A. 圖甲中的醬油與左邊材料浸潤,與右邊材料不浸潤,因此可選用左邊材料作為醬油瓶的瓶口制作材料B. 圖乙中水黽可以靜止在水面上,是浮力和重力平衡的結果C. 圖丙中石蠟在云母片上熔化成橢圓形,說明石蠟具有各向異性特點,是單晶體D. 圖丁中天然石英本身是晶體,將其熔化以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變為非晶體9. 在用插針法“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中,小明畫好玻璃磚邊界aa'、bb'后,將玻璃磚放回,在紙上畫出的界面與玻璃磚位置的關系分別如圖乙中①、②所示,其中①中用的是矩形玻璃磚,②中用的是梯形玻璃磚。其它操作均正確,且均以aa'、bb'為界面畫光路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 圖甲中測得的玻璃磚折射率n為B. ①所測得玻璃磚折射率相較準確值偏小C. ①實驗時入射角不能太大,否則光線會在玻璃磚下表面發生全反射D. 該實驗只能測量兩面平行的玻璃磚的折射率,因此②無法準確測得玻璃磚的折射率10.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狀態變化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整個過程中,氣體在狀態a時壓強最大B. 從狀態a到狀態b,壓強先增大后減小C. 狀態d時單位時間內與器壁單位面積碰撞的分子數比b狀態少D. 氣體從狀態c到狀態d的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小11. 如圖用隔板將一絕熱汽缸分成兩部分,隔板左側充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隔板右側與絕熱活塞之間是真空?,F將隔板抽開,氣體會自發擴散至整個汽缸。待氣體達到穩定后,緩慢推壓活塞,將氣體壓回到原來的體積。假設整個系統不漏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在自發擴散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功B. 在自發擴散過程中,氣體對汽缸壁的壓強不變C. 氣體在被壓縮的過程中,內能保持不變D. 氣體在被壓縮的過程中,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變大12. “西電東送”是實現經濟跨地區可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它將西部豐富的能源轉化為電能輸送到電力供應緊張的東部地區。為了減少遠距離輸電線路中電阻損耗的能量,需要采用高壓輸電。某發電廠原來用11kV的交變電壓輸電,后來改用升壓變壓器將電壓升到330kV輸電,輸送的電功率都是P。若輸電線路的電阻為R,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提高電壓后用戶端獲得的電壓增大為原來的30倍B. 根據公式,提高電壓后輸電線上的電流增大為原來的30倍C. 根據公式,提高電壓后輸電線上的功率損失增大為原來的900倍D. 根據公式,提高電壓后輸電線上的功率損失減少為原來的13. 質量為m的物體由靜止開始下落,下落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的大小與速率成正比,比例系數為k。下降高度h后物體速度大小為v。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下落過程中物體的加速度逐漸增大B. 下落過程中阻力對物體的沖量大小為khC. 下落時間為D. 下落過程中阻力對物體做功14. 光纖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圖所示光纖由纖芯和包層兩部分組成,折射率分別為n1和n2。光在光纖中傳導依據全反射原理。光學上把具有一定特性的光波叫做光的一種模式,根據可以傳輸的光波模式數量的不同把光纖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工程上用V參數來標定光纖模式,其中,a為纖芯半徑,λ為入射光波長。當V≤2.405時,光纖僅支持單模傳輸,反之則支持多模傳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包層是光密介質B. 只能通過調整纖芯和包層材料實現傳輸模式的調整C. 可以通過增大光纖粗細實現多模傳輸D. 當入射光波長減小,多模光纖有可能實現單模傳輸第二部分本部分共6題,共58分15. 某同學用如圖1所示裝置探究氣體等溫變化的規律。(1)在實驗中,下列哪些操作不是必需的________。A. 讀取刻度尺上顯示的空氣柱長度B. 讀取壓力表上顯示的壓強值C. 測出封閉氣體的質量(2)實驗裝置用鐵架臺固定,而不是用手握住玻璃管(或注射器),并且在實驗中要緩慢推動活塞,這些要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為了探究氣體在不同溫度時發生等溫變化是否遵循相同的規律,該同學進行了兩次實驗,得到的p-V圖像如圖2所示,由圖可知兩次實驗氣體的溫度大小關系為T1________(選填“<”“=”或“>”)T2。(4)該同學用傳感器進行該實驗,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先在注射器內壁上涂一些潤滑油,然后把活塞移至注射器中間位置,注射器通過塑料管與氣體壓強傳感器連接;緩慢移動活塞,記錄注射器的刻度值V、以及由計算機顯示的對應的氣體壓強值p。借鑒教科書中“探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的數據處理方法,根據實驗獲取的數據得到V與的線性函數圖像,如圖4所示,請結合圖像說明V0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16. 某同學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中,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圖甲2處固定的元件是______。A. 單縫 B. 雙縫 C. 濾光片(2)該同學通過測量頭的目鏡觀察單色光的干涉圖樣時,發現里面的亮條紋與分劃板豎線未對齊,如圖乙所示。若要使兩者對齊,該同學應如何調節______。A. 僅旋轉遮光筒 B. 僅旋轉單縫C. 僅旋轉雙縫 D. 僅旋轉測量頭(3)調整好實驗器材后,如圖丙所示,實驗中該同學先后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圖中C、D位置時,手輪讀數分別記為、(),雙縫間距為,毛玻璃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則人射的單色光的波長的表達式為______。(用題中涉及的物理量符號表示)(4)另一同學以白光為光源,在屏幕上觀察到了彩色干涉條紋。若在雙縫中的一縫前放一紅色濾光片(只能透過紅光),另一縫前放一綠色濾光片(只能透過綠光),下列說法正確的______。A. 只有紅色和綠色的雙縫干涉條紋,其他顏色的雙縫干涉條紋消失B. 紅色和綠色的雙縫干涉條紋消失,其他顏色的干涉條紋依然存在C. 任何顏色的雙縫干涉條紋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 屏上無任何光亮(5)1801年,托馬斯·楊用雙縫干涉實驗研究了光波的性質。1834年,洛埃利用單面鏡同樣得到了楊氏干涉的結果(稱洛埃鏡實驗)。洛埃鏡實驗的基本裝置如圖丁所示,為單色光源,為一平面鏡。發出的光直接照在光屏上,同時發出的光還通過平面鏡反射在光屏上。從平面鏡反射的光相當于在平面鏡中的虛像發出的,這樣就形成了兩個一樣的相干光源。設光源到平面鏡的垂直距離和到光屏的垂直距離分別為和,光的波長為。寫出相鄰兩條亮紋(或暗紋)間距的表達式______。17. 如圖1所示為一列簡諧橫波在某時刻的波形,從該時刻開始計時,波上質點A的振動圖像如圖2所示。求(1)該波的波速大小和波的傳播方向;(2)經過0.2s,質點A通過的路程;(3)在圖3中畫出0.2s后的波形圖。18. 細線下吊著一個質量為m1的靜止沙袋,沙袋到細線上端懸掛點和地面的距離均為l。一顆質量為m的小球在極短的時間內水平射入沙袋并穿出,隨后沙袋開始擺動,小球落地。已知沙袋擺動時擺線的最大偏角是θ,此時沙袋在地面的投影恰好就是小球的落地點,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和沙袋大小。求:(1)小球穿出沙袋時的速度大小v;(2)小球射入沙袋前的速度v0。19. 近代科學實驗和理論分析表明,微觀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樣遵循動量守恒定律,可以通過分析微觀粒子間相互作用過程中的動量和能量得到粒子屬性。某次實驗中用初速度大小為的中子與靜止的氫原子核正碰,測出碰撞后氫原子核的速度是,已知氫原子核的質量是。(1)上述碰撞是彈性碰撞。求中子的質量;(2)另一次實驗中,中子以相同初速度與靜止的氫原子核碰撞之后,氫原子核和中子的速度方向與碰撞前中子入射速度方向夾角分別為和,如圖所示。求碰撞后氫原子核的速度大小。20. 在熱學領域的探索中,揭示氣體性質與分子微觀行為的規律是關鍵環節。從剖析氣體壓強的微觀起源,到探尋溫度與分子動能的本質關聯,都離不開對微觀機制的深入研究。通過構建簡化模型與嚴謹的理論推導,能有效助力我們理解這些核心知識。從微觀角度看,氣體對容器的壓強是大量氣體分子對容器壁的頻繁撞擊引起的。如圖所示正方體密閉容器中有大量運動的氣體分子,分子質量為,單位體積內分子數為。氣體分子運動速率均為,在與器壁碰撞前后瞬間,分子速度方向都與器壁垂直,且速率不變。假設器壁各面碰撞的機會均等。(1)通過計算寫出氣體分子對容器壁的壓強表達式;(2)①某同學閱讀人教版教科書《選擇性必修第三冊》第一章,看到了“物體的溫度是它的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的標志”這句話,查閱資料他發現溫度與分子平均動能之間有如下關系:,其中為常量,為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通過進一步研究得知: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其壓強與熱力學溫度的關系為,式中為單位體積內氣體的分子數,為常數。理想氣體的分子可視為質點,分子間除了相互碰撞外,無相互作用力。請根據上述信息證明,并求出;②有人說:“在高速列車的速度由小變大的過程中,列車上所有物體的動能都在增大,組成這些物體的分子的平均動能也在增大。既然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列車上物體的溫度是在升高的,只是升高得并不大,我們感覺不到而已?!蹦阌X得這個說法對嗎?為什么? 通州區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質量檢測物理試卷本試卷共8頁,共100分??荚嚂r長90分鐘??忌鷦毡貙⒋鸢复鹪诖痤}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第一部分本題共14題,每題3分,共42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D【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A【8題答案】【答案】D【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C【11題答案】【答案】D【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B【14題答案】【答案】C第二部分本部分共6題,共58分【15題答案】【答案】(1)C (2)保持氣體溫度不變(3)< (4)軟管內氣體體積【16題答案】【答案】(1)A (2)D(3) (4)C(5)【17題答案】【答案】(1)波速大小1.0m/s,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2)20cm (3)【18題答案】【答案】(1)(2)【19題答案】【答案】(1)(2)【20題答案】【答案】(1)(2)①證明見解析,②這種說法不對,因為高速列車的速度由小變大的過程,物體的動能增大,則機械能增大,但機械能的增加對物體內能沒有貢獻,所以列車的速度大但列車上物體分子平均動能不一定會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