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終學情調研物理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70分) 2025.06考生注意:1.本試卷含兩個大題。2.請在答題紙相應位置填入結果;選填,是指從試題后相應選項代號中選擇進行填空,用2B鉛筆選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更改答案時,用橡皮擦去,重新選填,在草稿紙、本試卷上答題一律無效。一、學科基礎(每空1分,作圖題每題2分,共42分)1. 科學家的不斷努力,發現了很多自然界中的物理規律,為我們正確認識自然界奠定了基礎。______第一次正確總結了物體運動和力的關系,______得出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的規律,______首次測定了1標準大氣壓的值。2. 周末,小明去音樂廳參加上海之春音樂節。(均選填)(1)音樂廳的墻上貼有“靜”的宣傳畫,這是提醒觀眾要控制聲音的______;(2)舞臺上兩個女高音演員唱著《唱支山歌給黨聽》,女高音的“高”是指聲音的______高,聽眾可以“聽音辨人”主要是因為不同歌手有不同的______。A.音調 B.響度 C.音色3. 平時,我們看物體時總有“近大遠小”的感覺。(1)當人遠離平面鏡時,鏡中所成的像______(選填“變大”“不變”“變小”)。(2)若以箭頭AB代替人,請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像。(3)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是一個凸透鏡,物體通過晶狀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選填“縮小”“等大”“放大”)的。(4)當物體遠離人眼時,視網膜上所成物體的像______(選填“變大”“不變”“變小”)。4. “天舟”貨運飛船在靠近空間站時,相對于空間站是______的(選填“運動”或“靜止”),為順利實現對接,飛船啟動發動機調整位置,這主要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貨物轉移到空間站上后,貨物質量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5. 很多自然現象用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都可以得到解釋。(1)夏天打雷時,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______(選填“小于”或“大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2)雨水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的,這屬于物態變化中的______現象;(3)雨過天晴,天邊的彩虹是太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珠后發生的______現象;(4)隨著場地慢慢變干,場地的溫度下降,這是因為蒸發需要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6. 物理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1)下列實例中主要應用大氣壓知識的是______,應用液體內部壓強規律的是______,應用密度知識的是______,應用升華現象的是______。(均選“A”“B”“C”或“D”填入空格)A.散發驅蟲氣體并變小的樟腦丸 B.中醫傳統治療器械中的拔火罐C.用來制作石塊道具泡沫塑料 D.筑成上窄下寬形狀的攔河大壩(2)空氣主要成分是氧氣和氮氣,利用液化空氣逐漸升溫的方法可以分離出氧氣,這是工業制氧的原理,由表1數據可知,液化空氣在逐漸升溫過程中,首先從液態空氣中分離出的氣體是______(選填)。表1液態氣體的沸點(1個準大氣壓)物質 沸點(℃)液態氧 -183液態氮 -196A. 氧氣 B. 氮氣(3)在如圖所示的各杠桿實例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______(選填)。A. 起子B. 訂書機C. 鑷子D. 鋼絲鉗7. 熟透的蘋果從樹上下落,若蘋果所受的重力大小為2N,下落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大小為0.2N。(1)在圖中畫出蘋果所受重力示意圖;(2)在下落過程中,蘋果受到的合力大小為______N,重力勢能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8. 甲、乙兩輛玩具小車在平直路面上運動,它們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1)甲車的運動比乙車的運動______(選填);A. 快 B. 慢(2)如果兩小車在同地同時同方向出發,4s后,它們相距______m;(3)如果兩小車同時從相距18m的MN兩處相向而行,______s后相遇。9. 小華做“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他用彈簧測力計豎直提起金屬塊,此時測力計的示數為3牛,將金屬塊全部浸沒在水中時,測力計示數為2牛,則金屬塊所受的浮力大小為______N,方向為______,若將金屬塊繼續向下移動,測力計示數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10. 一束太陽光斜射到平靜的水面,發生了折射和反射現象,若入射角為60°。(1)折射角______60°(選填)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2)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OB,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11. 建筑工地上用滑輪勻速吊起建筑材料,如圖所示,圖中的滑輪是______(選填“動滑輪”或“定滑輪”),若建筑材料所受的重力為90N,在60N拉力的作用下上升了2米,此過程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為______J,機械效率為______%。12. 小李用蠟燭作為光源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若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將凸透鏡置于光具座上50cm處,在距A點5cm的光屏上能找到清晰的像。如圖所示。(1)光屏上的像一定是______的(選填);A. 放大 B. 等大 C. 縮小(2)蠟燭一定位于光具座的______兩條刻度線之間(選填)A. 0~20cm B. 20~35cm C. 35~50cm二、學科綜合(第13題5分、13題3分、13題4分、13題5分、13題7分、13題4分共28分)13. 體育課上,一名中學生做俯臥撐,如圖所示,若他的質量為60kg,A點為該同學的重心。求:(1)該同學所受的重力G;(2)如圖狀態時地面對手的作用力F。14. 輪船漂浮在水面上,測得它排開水的體積為2m3,求輪船所受浮力F浮的大小。15. 一位重力為490N的運動員在水平雪面上滑行,如圖所示,測得他兩只鞋底的面積為,兩塊滑雪板的面積為。求:運動員利用滑雪板滑雪時對水平雪地的壓強p。16. 制冰盒中盛有體積為的水,將它放入冰箱一段時間后,水全部變成了冰塊。()(1)問:此現象屬于物態變化中的______現象。(2)求:制冰盒中水的質量m。(3)求:冰塊的體積V。17. 如圖所示,足夠高的圓柱形薄壁容器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分別盛有水和液體乙,水的深度為0.08m,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1)求水對A底部的壓強。(2)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兩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時水對容器A底部的壓強增加了196Pa。求液體乙的密度。18. 潛水器能通過注水和排水方式改變水倉內海水的重力,從而在海中實現上浮、下潛和保持既不上浮也不下潛的狀態,其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某同學為了研究浸沒在水中的物體上浮、下沉的原因,選擇六個物體,分別測量了它們的重力G,并將它們浸沒在水中,分別測出了物體所受的浮力F、觀察了它們運動的情況,得到如下表數據。物體 物體重力G(牛) 物體所受浮力F(牛) 運動情況物體1 60 49 下沉物體2 45 35 下沉物體3 30 20 下沉物體4 50 55 上浮物體5 40 60 上浮物體6 20 26 上浮① 比較表中數據,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浸沒在水中的物體,當______,物體下沉。② 若潛水器從海水密度較小的海域潛入到密度較大的海域過程中,為了能保持既不上浮也不下沉的運動。現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A.在潛水器水倉內注入海水 B.將海水從潛水器水倉排出(a)應該選擇的方案是______(選擇“A”或“B”)。(b)請根據上述信息并結合浮力知識,說明你選擇的理由。______2024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終學情調研物理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70分) 2025.06考生注意:1.本試卷含兩個大題。2.請在答題紙相應位置填入結果;選填,是指從試題后相應選項代號中選擇進行填空,用2B鉛筆選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更改答案時,用橡皮擦去,重新選填,在草稿紙、本試卷上答題一律無效。一、學科基礎(每空1分,作圖題每題2分,共42分)【1題答案】【答案】 ①. 牛頓 ②. 阿基米德 ③. 托里拆利【2題答案】【答案】(1)響度 (2) ①. 音調 ②. 音色【3題答案】【答案】(1)不變 (2)(3)縮小 (4)變小【4題答案】【答案】 ①. 運動 ②. 運動狀態 ③. 不變【5題答案】【答案】(1)大于 (2)液化(3)色散 (4)吸收【6題答案】【答案】(1) ① B ②. D ③. C ④. A(2)B (3)C【7題答案】【答案】(1) (2) ①. 1.8 ②. 減小【8題答案】【答案】(1)A (2)4(3)6【9題答案】【答案】 ①. 1 ②. 豎直向上 ③. 不變【10題答案】【答案】(1)C (2)【11題答案】【答案】 ①. 動滑輪 ②. 180 ③. 75【12題答案】【答案】(1)C (2)A二、學科綜合(第13題5分、13題3分、13題4分、13題5分、13題7分、13題4分共28分)【13題答案】【答案】(1)600N(2)400N【14題答案】【答案】【15題答案】【答案】【16題答案】【答案】(1)凝固 (2)0.9kg (3)【17題答案】【答案】(1)(2)【18題答案】【答案】 ①. 浮力小于重力 ②. A ③. 見解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