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上海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一、選擇題(1~10題單選題每小題3分,11~12題多選題每小題4分,共38分。)1. 溫度不同的兩塊金屬接觸,達到熱平衡后,相同的物理量是( )A. 內能 B. 分子勢能 C. 分子平均動能 D. 熱量2. 能產生干涉現象的兩束光是( )A. 頻率相同、振幅相同兩束光B. 頻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兩束光C. 兩只完全相同的燈泡發出的光D. 同一光源的兩個發光部分發出的光3. 慣性系S中有一靜止的邊長為l的正方形(輪廓如虛線框所示),從相對S系沿如圖中所示方向以接近光速飛行的飛行器上測得該正方形的圖像(灰色區域)是( )A. B. C. D.4. 假設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氣層,那么人們觀察到的日出時刻與實際存在大氣層的情況相比( )A. 將提前 B. 將延后C. 在某些地區將提前,在另一些地區將延后 D. 不變5. 某原子的部分能級如圖中水平線所示,相鄰水平線之間的距離與相應的能級差成正比,當原子中的電子發生躍遷時,輻射如圖所示的A、B兩種光子,則兩光子的波長滿足( )A B. C. D. 不確定6. 下列關于固體、液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毛細管中出現毛細現象時,液體一定浸潤該毛細管B. 航天員在太空中會因為毛筆無法吸墨而寫不成毛筆字C. 晶體沿不同方向的導熱性質一定不同D. 液體的表面張力方向總是與液面相切7.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發生狀態變化時,其狀態參量P、V、T的變化情況不可能的是( )A. P、V、T都減小 B. V減小,P和T增大C. P和V增大,T減小 D. P增大,V和T減小8. 下圖是(氡核)發生衰變過程中,氡核的相對含量隨時間的變化圖線,從圖中可知,氡的半衰期為A. 1.6天 B. 3.8天C. 7.6天 D. 11.4天9. 如圖所示,一細束平行光經玻璃三棱鏡折射后分離成a、b、c三束單色光,將這三束光分別照射到相同的金屬板上,b光照射在金屬板上有光電子放出,則可知( )A. a光照射在金屬板上一定不放出光電子B. c光照射在金屬板上一定放出光電子C. 三束單色光中a光在三棱鏡中傳播的速度最小D. 若三束單色光照射到相同的單縫,則a光的衍射條紋最窄10. 如圖,有一硬質導線Oabc,其中是半徑為R的半圓弧,b為圓弧的中點,直線段Oa長為R且垂直于直徑ac。該導線在紙面內繞O點逆時針轉動,導線始終在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中。則O、a、b、c各點電勢關系為( )A. B.C. D.11. 如圖所示,將激光對準瓶上的噴水口水平照射,在偏下位置形成光斑。激光束沿水流方向發生了彎曲,光被完全限制在水流內,出現了“水流導光”現象。為更容易發生“水流導光”現象,可以( )A. 減小噴出的水流速度B. 增大噴出水流速度C. 改用折射率小的液體D. 改用折射率大的液體12. 如圖,一封閉著理想氣體的絕熱汽缸置于水平地面上,用輕彈簧連接的兩絕熱活塞將汽缸分為f、g、h三部分,活塞與汽缸壁間沒有摩擦。初始時彈簧處于原長,三部分中氣體的溫度、體積、壓強均相等。現通過電阻絲對f中的氣體緩慢加熱,停止加熱并達到穩定后( )A. h中的氣體內能增加B. f中的氣體溫度大于g中的氣體溫度C. f中的氣體溫度大于h中的氣體溫度D. f中氣體壓強大于h中的氣體壓強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16分)13. 1919年盧瑟福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并由此發現的新粒子是__________。圖中A為放射源發出的射線,銀箔的作用是__________。14. 如圖在空間站中,宇航員將兩塊帶有半個水球的板慢慢靠近,直到水球融合在一起,再把兩板緩慢拉開,兩塊板間形成了一座“水橋”,放開雙手后,兩板吸引到了一起。靠近前兩板上的水形成半球狀是因為存在__________;水球融合后,在緩慢拉開兩塊板的過程中,水分子總勢能__________(選填“增加”、“減少”、“不變”)。15. 如圖所示,L是一內阻很小的帶鐵心的線圈,A是一燈泡,電鍵K處于閉合狀態,電路是接通的。現將電鍵K打開,則在電路切斷后,觀察到A的現象是__________(選填“逐漸熄滅”,“閃一下后逐漸熄滅”,“立即熄滅”);通過燈泡A的電流方向是__________(選填“”或“”)16. 如圖所示,一定量理想氣體從狀態A經等溫過程、絕熱過程、等溫過程、絕熱過程后,又回到狀態A。其中,過程中氣體的溫度為、過程中氣體的溫度為,則____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經歷整個循環過程后,氣體__________(選填“釋放”或“吸收”)熱量。三、實驗題(共8分)17. 在“測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關于該實驗,有下列操作步驟:①擺好玻璃磚,確定玻璃磚上、下邊界、;②任意畫出一條入射光線,在光路上插上大頭針、;③在確定、位置時,應使擋住、的像,擋住__________;④在確定、位置時,兩者距離應適當__________(選填“近”或“遠”)一些,以減小誤差。(2)如圖乙所示,過、作直線交于,過作垂直于的直線,連接。用量角器測量圖乙中角和,則玻璃的折射率__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字)。(3)小丹同學在實驗中雖測出了入射角和折射角,但苦于無法得知非特殊角的正弦值,不能準確算出折射率,她利用實驗室提供的圓規和刻度尺,以入射點O為圓心作圓,與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分別交于A、B點,再過A、B點作法線的垂線,垂足分別為C、D點,如圖丙所示,則玻璃的折射率為__________(用圖中線段的字母表示)。四、綜合題(18題8分,19題12分,20題18分,共38分。在列式計算、邏輯推理以及回答問題過程中,要求給出必要的圖示、文字說明、公式、演算等,并在規定區域內答題)18. 某學校有一個景觀水池,水池底部中央安裝有一個可向整個水面各個方向發射紅光的LED光源S,如圖所示(側視圖)。某同學觀察到由于光從水中射入空氣時會發生全反射,水面上只有部分區域有光射出,該區域為半徑為r的圓形,水對紅光的折射率為n,在真空中的速度為c,該光源大小忽略不計,求:(1)紅光在水中的速度v;(2)池中水的深度h;(3)光從S到射出水面的傳播過程中所需的最長時間t。19. 如圖裝置可形成穩定的輻向磁場,磁場內有半徑為R的單匝圓形線圈,在時刻線圈由靜止釋放,經時間t速度變為v,此時還未到達勻速狀態,假設此段時間內線圈所在處磁感應強度大小恒為B,線圈導線的質量、電阻分別為m、r,重力加速度為g,求:(1)從上往下看線圈里的電流方向;(2)在t時刻線圈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的大小E;(3)在t時刻線圈的加速度大小a,并分析此段時間內的能量轉化關系;(4)時間內線圈下落高度h。微觀粒子20. 軸輻射的衰變方程為,該核反應類型為_____衰變;已知的質量為的質量為,X的質量為,真空中的光速為c,則該核反應放出的核能為_____;的核子平均結合能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的核子平均結合能。21. 玻爾建立的氫原子模型,仍然把電子的運動視為經典力學描述下的軌道運動,同時引入量子化的概念,認為原子只能處于不連續的軌道和能量狀態中。已知元電荷為e,靜電力常量為k,普朗克常量為h,光速為c。(1)類比太陽系中行星與太陽之間引力勢能的表達式,以無窮遠處為零勢能面,氫原子中電子與氫原子核間靜電相互作用的電勢能為( )(r為電子軌道半徑)A. B. C. D.(2)氫原子的能量等于電子繞原子核運動的動能、電子與原子核系統的電勢能的總和。已知氫原子核外電子第1條(量子數)軌道半徑。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求:i.處于基態的氫原子的能量E________;ii.它從子數的激發態躍遷到基態,向外輻射的電磁波的波長_________。上海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一、選擇題(1~10題單選題每小題3分,11~12題多選題每小題4分,共38分。)【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B【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C【11題答案】【答案】BD【12題答案】【答案】ABC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16分)【13題答案】【答案】 ①. 質子 ②. 吸收粒子【14題答案】【答案】 ①. 表面張力 ②. 增加【15題答案】【答案】 ①. 閃一下后逐漸熄滅 ②.【16題答案】【答案】 ①. 大于 ②. 吸收三、實驗題(共8分)【17題答案】【答案】(1) ①. 以及、的像 ②. 遠(2)(3)四、綜合題(18題8分,19題12分,20題18分,共38分。在列式計算、邏輯推理以及回答問題過程中,要求給出必要的圖示、文字說明、公式、演算等,并在規定區域內答題)【18題答案】【答案】(1)(2)(3)【19題答案】【答案】(1)順時針 (2)2πRBv(3),線圈下落減少的重力勢能轉化為線圈增加的動能和線圈產生的焦耳熱。(4)【20~21題答案】【答案】20. ①. α ②. (m1-m2-m3)c2 ③. 小于21. ①. B ②. 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