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遵義市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水平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道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請選出以下各題中最符合題意的一個答案,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域內用 2B 鉛筆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1.隨著氣溫的升高,溺水事故進入多發期。預防溺水,我們應該A.在監護人的陪伴下游泳 B.擅自與他人結伴到野外去游泳C.到不熟悉的水域去游泳 D.到無安全設施的黑游泳館游泳2.王芳和李剛經常一起玩耍,很少參加班里的集體活動。對此應該建議他們A.不顧時間、場合、方式去交往 B.繼續我行我素,兩人單獨往來C.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融入班級 D.十分熱情大方,毫無任何分寸3.進入青春期,我們會對性產生一些困惑。我們獲取性知識的正確途徑有①在生物課上學習了解 ②從非法網站了解③參觀青春期教育展覽 ④與父母溝通了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李紅比賽獲得一等獎,十分開心;獎杯被同學不小心摔碎,她非常生氣;得知好友轉學,感到難過;夜晚雷電交加時,感到害怕。她依次體驗到的情緒是A.喜、怒、哀、懼 B.怒、哀、喜、懼 C.哀、懼、怒、喜 D.懼、喜、怒、哀5.我們感覺緊張時,可緩慢、有節奏地吸氣,憋一兩秒后再張口有節奏地呼氣,這樣能使肌肉放松,心情平靜。這種調節情緒的訓練方法是A.認知調節 B.放松訓練 C.注意轉移 D.合理宣泄6.七(1)班同學因運動會排名靠后情緒低落,班長舉起班旗號召大家:“我們明年再戰”,在 班長的情緒感染下大家振奮起來。這個變化體現了A.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 B.只有消極情緒才在人群中傳遞C.消極情緒必然轉化為積極情緒 D.只有消極情緒才會影響到他人7.張杰比賽失利后沉浸在挫敗感中,后來他調整心態,認真分析失敗原因,每天刻苦練習,在第二次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這啟示我們A.消極情感只會帶來負面的感受 B.消極情感一定會讓我們喪失斗志C.消極情感可以轉化為成長動力 D.消極情感一定會讓我們走向失敗8.趙琴在競選學習委員時介紹自己:勤奮好學、樂于助人、善于傾聽、耐心細致……這些品質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同。下列對趙琴的評價正確的是A.盲目自夸,只為獲得他人的好評 B.擁有自尊,能夠肯定自己的價值C.缺乏主動性,不敢展示自我能力 D.謹小慎微,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9.尊重他人,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下列行為體現尊重他人的是A.老師課堂上講解題目時,周亮和同桌悄悄傳紙條聊天B.班級評選三好學生時,孫陽通過詆毀他人為自己拉票C.學校運動會上,郭強嘲笑落后的同學“跑得比蝸牛慢”D.程東耐心傾聽同桌分享周末趣事,不會隨意打斷他人10.歌曲《我相信》中唱道:“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沒有地平線……”這句歌詞傳遞的理念是A.展現自信品質,肯定自身能力 B.盲目自我膨脹,缺乏客觀認知C.畏懼成長挑戰,習慣輕言放棄 D.過度謙虛謹慎,錯失發展機會11. 一位外交官在接受采訪時感慨道:“祖國是我們的強大后盾,祖國的強盛讓我們無比自信。” 此時,外交官的自信源于A.在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肯定 B.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自豪感C.戰勝挫折后積累的經驗教訓 D.個人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實力12.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年要不負時代、不負韶華。這啟示我們要①每天沉迷幻想,想要什么就有什么②艱苦奮斗,用汗水書寫青春的華章③樹立遠大理想,做新時代的筑夢人④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砥礪前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某班布置了烹飪美食、整理家務、種菜養花等勞動實踐作業。該作業有利于青少年A.以后都從事農業 B.自立能力的培養 C.擺脫父母的依賴 D.脫離父母的嘮叨14.古語蘊含著智慧,可以啟迪思想、影響言行。下列古語與教材觀點一致的是A.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B.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革故鼎新、實事求是的思想C.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惠民利民、安民富民D.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要不斷向“賢”的人學習15.吳敏對以下圖片進行了解讀,她的解讀正確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中學生張宇在放學途中,發現一位老人暈倒在街邊。此時,他應該A.視而不見,趕緊離開現場 B.上前圍觀,拍照發朋友圈C.未經判斷,隨意移動老人 D.求助路人,撥打急救電話17.某校開展“校園好少年”評選活動,下列活動流程合理的是A.結果公示→班級推薦→擬定方案→師生投票B.擬定方案→班級推薦→師生投票→結果公示C.結果公示→擬定方案→師生投票→班級推薦D.師生投票→結果公示→班級推薦→擬定方案18.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法,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下列行為最符合這種處事方法的是A.堅持自己觀點,拒絕他人的建議 B.要求所有人言行完全一致,消除分歧C.附和他人意見,不表達真實想法 D.尊重不同意見,協調差異,達成共識19.航天員劉洋出征前給孩子寫了一封信:“我是媽媽,也是軍人,臨危忘身,受命忘家,這是一個軍人的職責……”這封信被評為“新時代最美家書”,因為它A.表達了濃濃的責任擔當 B.寄托了深深的思鄉之情C.展現了高度的合作精神 D.體現了強烈的廉恥之心20.日常生活里,我們應自覺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以下行為屬于遵守法律規定的是①嚴格遵守交通法規 ②保護古跡拒絕亂刻亂畫③故意破壞公共設施 ④不發表侮辱他人的言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表格中案例與違法行為類型對應正確的是22.犯罪具有三個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的特征。下列屬于犯罪特征的是①民事違法性 ②嚴重社會危害性③刑事違法性 ④應受到刑罰處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每年 4 月 26 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以下做法有利于保護知識產權的是A.觀看盜版影片 B.盜用他人專利 C.購買正版書籍 D.抄襲文學作品24.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從日常消費到家庭事務,民法典都提供法律指引。這說明A.民法典貫穿于生活的每個階段和領域 B.依靠民法典就能處理好所有生活難題C.民法典只在出現法律糾紛時才起作用 D.道德規范被民法典完全取代失去作用25.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對于青少年而言,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進入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結交朋友 B.因為好奇追求刺激,體驗吸毒的感覺C.積極向周圍的同學和朋友宣傳禁毒知識 D.為維護友誼嘗試朋友給的粉末或片劑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 小題,26 題 12 分,27 題 8 分,28 題 12 分,29 題18 分,共 50 分。 請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26.觀察與理解(1)根據圖一信息,說說青春期變化的表現。(至少三點)(6 分)(2)根據圖二信息,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學會自我保護。(6 分)27.判斷與分析材料: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黃旭華,于 2025 年 2月 6 日在 湖北武漢逝世。在我國核潛艇事業從零起步的年代,黃旭華和團隊發揚自強精神,用算盤計算 核心數據,用模型模擬潛艇結構,靠最“土”的辦法突破了最尖端的技術難題,為我國核潛艇事 業立下不朽功勛。甲同學認為:時代在變,精神永恒,青少年需要培養自強精神。乙同學認為:有無數像黃旭華院士那樣的人在為國家奮斗,青少年不再需要自強精神了。請任選一個同學的觀點進行判斷并說明理由。(8 分)28.閱讀與思考【品國學故事】故事一: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達了他為天下人謀福祉的廣闊胸懷。故事二:秦末季布說話算數,當時有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故事三:清代張英家人與鄰居因建房爭地,張英勸家人退讓三尺,鄰居感動也退三尺,遂成“六尺巷”,成為了鄰里和諧的佳話。(1)閱讀故事,完成表格。(6 分)體現的核心思想理念 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故事一 求大同要求我們胸懷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社會故事二故事三【揚中華美德】排雷時失去雙臂和光明的杜富國,以頑強的毅力重新站起來;扎根電力一線的吉蘭芳,用專業保障萬家燈火;沖進火場的許亮用勇敢拯救生命;幾十年如一日堅守,為長輩養老送終的張吉蓮……無數“可愛的人”,踐行美德,溫暖他人,傳遞力量。(2)我們應如何向這些“可愛的人”學習,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6 分)29.實踐與探究七(2)班同學正在拍攝法治宣傳短視頻,請你參與。【第一幕:以案知權】中學生王某等人放學后對同學楊某拳打腳踢,用手機拍下其照片和視頻上傳網絡,強行拿走他 50 元零花錢,并在班級散布其家庭隱私。事后,王某等人受到有關部門的嚴肅處理。(1)請你扮演律師分析楊某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害? (6 分)【第二幕:法律護航】(2)請你在短視頻中擔任法律宣講員,結合案例宣講法律的重要作用。(6 分)【第三幕:嚴于律己】(3)為幫畫同學們遠離違法犯罪,請在短視頻結尾發出三點倡議。(6 分)貴州省遵義市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卷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50分,每小題2分)1-10:A C C A B A C B D A11-20:B D B D C D B D A B21-25:A D C A C二、非選擇題(50分)26.(12分)(1)①身體外形變化(如身高增長);②內部器官完善(如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發育);③性機能成熟(6分)。(2)①增強安全意識,遠離危險環境;②學習自我保護知識,掌握自救技能;③遭遇侵害時,及時求助他人或報警(6分)。27.(8分)支持甲同學觀點。理由:①自強是個人成長的重要品質,能幫助青少年克服困難、實現目標;②時代變化更需要自強精神,助力青少年適應社會挑戰;③黃旭華院士的事例證明,自強是成就事業的重要動力(8分)。28.(12分)(1)故事二:重承諾 要求我們誠實守信,踐行諾言;故事三:講友善 要求我們尊重他人,和諧相處(6分)。(2)①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從身邊小事做起;②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美德,如關愛他人、勇于擔當;③向榜樣學習,將美德轉化為實際行動(6分)。29.(18分)(1)①生命健康權(拳打腳踢);②財產權(強行拿走50元);③隱私權(散布家庭隱私);④人格尊嚴權(拍照片視頻上傳網絡)(任答3點,6分)。(2)①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明確權利與義務;②法律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如案例中楊某的權利通過法律得到維護;③法律制裁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秩序(6分)。(3)①增強法治觀念,學習法律知識;②遵守校規校紀,杜絕不良行為;③遇到矛盾時,用合法方式解決,不沖動行事(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