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1.(2025五下·河池期末)1840年6月, 正式爆發,這場戰爭以清政府的妥協求和告終。【答案】鴉片戰爭【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840年6月,鴉片戰爭正式爆發。鴉片戰爭以清政府的妥協求和告終。1842年,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中要求將中國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簽定的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從此,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答案為:鴉片戰爭。【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親自指揮銷毀沒收的鴉片,由此引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2.(2025五下·河池期末) 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條約。【答案】《辛丑條約》【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1901年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內容是: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辛丑條約》是西方列強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鎖,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通過這一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故答案為:《辛丑條約》【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3.(2025五下·河池期末)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這一年是農歷辛亥年,史稱 。【答案】辛亥革命【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的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打響了武昌起義的槍聲。武昌起義勝利后,很快得到全國各地的響應。僅一個月的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形成了席卷全國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統治迅速崩潰。因這一年是農歷辛亥年,這次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故答案為:辛亥革命。【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發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4.(2025五下·河池期末) 是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第一人,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答案】李大釗【解析】【分析】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震驚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找到了指路明燈,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各地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建立后,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陳獨秀創辦新青年刊物,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李大釗是中國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故答案為:李大釗。【點評】李大釗是中國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5.(2025五下·河池期末)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 秘密召開。【答案】上海【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故答案為:上海。【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6.(2025五下·河池期末)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了 ,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中國人民開始了全面抗戰。【答案】盧溝橋事變【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的學習可知,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開始了全面抗戰。故答案為:盧溝橋事變。【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勝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經過14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7.(2025五下·河池期末) 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答案】臺兒莊戰役【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38年3月,臺兒莊戰役爆發,中國守軍在李宗仁的指揮下奮起抵抗。臺兒莊戰役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利,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故答案為:臺兒莊戰役。【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勝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經過14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8.(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國主義的 徹底失敗和世界 戰爭的最后勝利。【答案】反法西斯【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國主義的徹底失敗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故答案為:反法西斯。【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勝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經過14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9.(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了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 解放軍在廣大人民的支持下,經過 年的英勇奮戰,基本上消 滅了國民黨的主力部隊。【答案】三【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 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了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 解放軍在廣大人民的支持下,經過三年的英勇奮戰,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部隊。故答案為:三。【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解放戰爭的勝利。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經過三年多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10.(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 會議決定改北平為 ,作為新中國的首都。【答案】北京【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召開,討論成立新中國的問題。會議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采用公元紀年。故答案為:北京。【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英勇奮斗,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1.(2025五下·河池期末)《南京條約》中要求將中國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答案】正確【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840年6月,鴉片戰爭正式爆發。鴉片戰爭以清政府的妥協求和告終。1842年,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中要求將中國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簽定的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從此,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南京條約》,知道其內容是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賠償英國2100萬元,割香港島給英國,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12.(2025五下·河池期末)辛亥革命是一次徹底的革命,它真正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答案】錯誤【解析】【分析】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的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打響了武昌起義的槍聲。武昌起義勝利后,很快得到全國各地的響應。僅一個月的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形成了席卷全國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統治迅速崩潰。因這一件是農歷辛亥年,這次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巨變。但它不是一次徹底的革命,沒有真正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題干表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辛亥革命。要求同學們牢記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及意義。13.(2025五下·河池期末)李大釗創辦了最早的中文馬克思主義刊物《新青年》。( )【答案】錯誤【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新青年》是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一份具有影響力的革命雜志,原名《青年雜志》,第二卷起改稱《新青年》。在五四運動期間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創刊號至1926年7月終刊共出9卷54號。由陳獨秀在上海創立,群益書社發行,高舉"民主""科學"大旗,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題干表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14.(2025五下·河池期末)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有毛澤東、董必武等13人。 ( )【答案】正確【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參加會議的代表有毛澤東、董必武、李達、何叔衡等13人。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15.(2025五下·河池期末)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 )【答案】正確【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起義。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革命根據地﹣井岡山。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塊革命概括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培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16.(2025五下·河池期末)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 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答案】正確【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37年9月,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師長林彪的指揮下,在平型關一帶隱蔽設伏,取得了平型關大捷。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平型關大捷。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17.(2025五下·河池期末)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答案】正確【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了沈陽北郊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這就是九一八事變,日本開始局部侵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由此開始。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勝利。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經過三年多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主要考查九一八事變后中國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18.(2025五下·河池期末)三大戰役的勝利,使人民群眾勝利地完成了戰略大轉移。( )【答案】錯誤【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黨中央、毛澤東在西柏坡運籌帷幄,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期間取得的關鍵成果,主要作用是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部隊,奠定全國解放的基礎。而"戰略大轉移"通常指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重大軍事或政治遷移,如長征中的紅軍轉移、抗日戰爭時期的敵后根據地建立等。題干表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被稱為戰略大決戰的三大戰役的相關史實。19.(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答案】正確【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949年10月1日,首都30萬軍民齊聚天安門廣場,參加開國大典。下午3時,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英勇奮斗,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25五下·河池期末)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 平環境。( )【答案】正確【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53年7月,美國侵略軍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偉大勝利。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為新中國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世界舞臺上的中國。新中國成立不久,朝鮮戰爭爆發,中國人民志愿軍毅然開赴朝鮮,抗美援朝,最終打敗了侵略者,捍衛了和平。21.(2025五下·河池期末)1839年6月3日,( )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A.關天培 B.林則徐 C.鄧世昌【答案】B【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在虎門海灘將繳獲鴉片全部當眾銷毀。虎門銷煙的壯舉,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是近代中國反侵略斗爭的偉大起點。1840年6月,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分析得知,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親自指揮銷毀沒收的鴉片,由此引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22.(2025五下·河池期末)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條約是( )。A.《璦琿條約》B.《北京條約》C.《 勘分西北界約記》【答案】A【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趁火打劫,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割占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璦琿條約》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不平等條約。分析得知,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璦琿條約》。中俄《璦琿條約》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不平等條約。23.(2025五下·河池期末)“五四”運動發生在( )。A.1910年 B.1919 年 C.1912 年【答案】B【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爆發。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列主義在中的傳播及其與工人動動相結合,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4.(2025五下·河池期末)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是( )。A.《新青年》雜志的創辦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C.李大釗發表《青春》 一文【答案】A【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新青年》是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一份具有影響力的革命雜志,原名《青年雜志》,第二卷起改稱《新青年》。在五四運動期間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創刊號至1926年7月終刊共出9卷54號。由陳獨秀在上海創立,群益書社發行。《新青年》雜志的創辦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分析得知,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25.(2025五下·河池期末)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時間是( )。A.1920 年 B.1921 年 C.1922 年【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921年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大會討論了當時的政治形勢、黨的基本任務、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等問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分析得知,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誕生了。26.(2025五下·河池期末)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時間是( )。A.1945 年 8 月 1 5 日B.1945 年 9 月 2 日C.1945 年 9 月 9 日【答案】A【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軸心國的失敗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結束。分析得知,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是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覺醒,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27.(2025五下·河池期末)以下戰役中,不屬于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的是(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型關戰役【答案】C【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黨中央、毛澤東在西柏坡運籌帷幄,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期間取得的關鍵成果,主要作用是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部隊,奠定全國解放的基礎。分析得知,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被稱為戰略大決戰的三大戰役的相關史實。28.(2025五下·河池期末)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求同存異【答案】A【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5年萬隆會議上,中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分析得知,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9.(2025五下·河池期末)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的時間是( )。A.1964 年 B.1967 年 C.1970 年【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義。分析得知,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中國的成就。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各行各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30.(2025五下·河池期末)改革開放首先從( ) 開 始 。A.城 市 B.農村 C.沿海地區【答案】B【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性進展,在農村實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獲得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大大提高了農民的勞動熱情,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生產,提高了糧食的產量,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分析得知,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改革創新謀發展。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改革開放成為時代最強音。31.(2025五下·河池期末)將下列優秀家風與其對應的內容連線。尊老愛幼 生活中不浪費,珍惜勞動成果鄰里團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向上誠實守信 說話算數,信守承諾勤儉節約 關心和愛護長輩與晚輩自立自強 與鄰居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答案】【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優秀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種無言的教育、一部無字的典籍,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塑造著我們的人格。優秀家風意蘊深遠,是凝聚情感、涵養德行、砥礪成才的人生信條。生活中不浪費,珍惜勞動成果,體現出了勤儉節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向上,體現出了自立自強;說話算數,信守承諾體現出了誠實守信;關心和愛護長輩與晚輩體現的是尊老愛幼;與鄰居友好相處,互相幫助體現出的事鄰里團結。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傳承和弘揚優秀家風。了解中國常見的優秀家風,以及傳承優秀家風的重要性。32.(2025五下·河池期末)簡述《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答案】《南京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1)割讓香港島;(2)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并設派領事;(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5)廢除公行制度,準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此外,也規定雙方官吏平等往來、釋放對方軍民以及英國撤軍等事宜。《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1)割讓香港島;(2)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并設派領事;(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5)廢除公行制度,準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此外,也規定雙方官吏平等往來、釋放對方軍民以及英國撤軍等事宜。《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答案為: 《南京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1)割讓香港島;(2)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并設派領事;(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5)廢除公行制度,準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此外,也規定雙方官吏平等往來、釋放對方軍民以及英國撤軍等事宜。《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南京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3.(2025五下·河池期末)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答案】“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劇變。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乃至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11年10月10日,孫中山領導了武昌起義,這一年是舊歷辛亥年,歷史上把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劇變。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乃至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故答案為:“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劇變。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乃至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34.(2025五下·河池期末)簡述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意義。【答案】抗日戰爭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斗爭支援了其他國家人民的斗爭,具有世界意義;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抗日戰爭,又被稱為抗戰、日本侵華戰爭等,其開始于1931年,結束于1945年,共經歷十四年之久。抗日戰爭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斗爭支援了其他國家人民的斗爭,具有世界意義;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故答案為:抗日戰爭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斗爭支援了其他國家人民的斗爭,具有世界意義;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日戰爭的勝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經過14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35.(2025五下·河池期末)新中國成立后,為鞏固新生政權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和平解放西藏;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完成了土地改革運動,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等。【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新生政權。和平解放西藏;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完成了土地改革運動,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等。故答案為:和平解放西藏;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完成了土地改革運動,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等。【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中國成立后為鞏固新生政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重點在于掌握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政策。36.(2025五下·河池期末)“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 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歷史上曾經有過 我們這樣的長征嗎 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 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 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歷史上 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 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 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 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 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 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么廣大的民眾怎會如此 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 長征又是播種機。它 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 有收獲的。”(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紅軍長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為什么說長征是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 請談談你的理解。【答案】(1)紅軍長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國民黨軍隊的圍剿,紅軍在根據地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具體來說,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隊的第五次"圍剿",被迫進行戰略轉移,以保存有生力量,尋找新的根據地。(2)長征是宣言書: 長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紅軍的英勇和堅定,展示了紅軍的革命精神和戰斗力。長征證明了紅軍是不可戰勝的,而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的圍追堵截最終以失敗告終。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是宣傳隊:長征過程中,紅軍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還在沿途進行了廣泛的革命宣傳,向廣大民眾傳播了共產黨的革命理念和政策。長征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紅軍的革命道路,增強了民眾的革命意識;長征是播種機:長征過程中,紅軍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這些種子在后來的革命斗爭中逐漸發芽、成長,最終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長征為后來的革命斗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 紅軍長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國民黨軍隊的圍剿,紅軍在根據地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具體來說,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隊的第五次"圍剿",被迫進行戰略轉移,以保存有生力量,尋找新的根據地。長征是宣言書: 長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紅軍的英勇和堅定,展示了紅軍的革命精神和戰斗力。長征證明了紅軍是不可戰勝的,而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的圍追堵截最終以失敗告終。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是宣傳隊:長征過程中,紅軍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還在沿途進行了廣泛的革命宣傳,向廣大民眾傳播了共產黨的革命理念和政策。長征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紅軍的革命道路,增強了民眾的革命意識;長征是播種機:長征過程中,紅軍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這些種子在后來的革命斗爭中逐漸發芽、成長,最終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長征為后來的革命斗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故答案為:(1)紅軍長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國民黨軍隊的圍剿,紅軍在根據地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具體來說,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隊的第五次"圍剿",被迫進行戰略轉移,以保存有生力量,尋找新的根據地。(2)長征是宣言書: 長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紅軍的英勇和堅定,展示了紅軍的革命精神和戰斗力。長征證明了紅軍是不可戰勝的,而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的圍追堵截最終以失敗告終。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是宣傳隊:長征過程中,紅軍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還在沿途進行了廣泛的革命宣傳,向廣大民眾傳播了共產黨的革命理念和政策。長征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紅軍的革命道路,增強了民眾的革命意識;長征是播種機:長征過程中,紅軍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這些種子在后來的革命斗爭中逐漸發芽、成長,最終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長征為后來的革命斗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舉世聞名的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鑄就了不怕犧牲、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1 / 1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1.(2025五下·河池期末)1840年6月, 正式爆發,這場戰爭以清政府的妥協求和告終。2.(2025五下·河池期末) 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條約。3.(2025五下·河池期末)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這一年是農歷辛亥年,史稱 。4.(2025五下·河池期末) 是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第一人,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5.(2025五下·河池期末)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 秘密召開。6.(2025五下·河池期末)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了 ,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中國人民開始了全面抗戰。7.(2025五下·河池期末) 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8.(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國主義的 徹底失敗和世界 戰爭的最后勝利。9.(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了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 解放軍在廣大人民的支持下,經過 年的英勇奮戰,基本上消 滅了國民黨的主力部隊。10.(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 會議決定改北平為 ,作為新中國的首都。11.(2025五下·河池期末)《南京條約》中要求將中國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12.(2025五下·河池期末)辛亥革命是一次徹底的革命,它真正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13.(2025五下·河池期末)李大釗創辦了最早的中文馬克思主義刊物《新青年》。( )14.(2025五下·河池期末)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有毛澤東、董必武等13人。 ( )15.(2025五下·河池期末)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 )16.(2025五下·河池期末)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 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7.(2025五下·河池期末)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18.(2025五下·河池期末)三大戰役的勝利,使人民群眾勝利地完成了戰略大轉移。( )19.(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20.(2025五下·河池期末)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 平環境。( )21.(2025五下·河池期末)1839年6月3日,( )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A.關天培 B.林則徐 C.鄧世昌22.(2025五下·河池期末)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條約是( )。A.《璦琿條約》B.《北京條約》C.《 勘分西北界約記》23.(2025五下·河池期末)“五四”運動發生在( )。A.1910年 B.1919 年 C.1912 年24.(2025五下·河池期末)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是( )。A.《新青年》雜志的創辦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C.李大釗發表《青春》 一文25.(2025五下·河池期末)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時間是( )。A.1920 年 B.1921 年 C.1922 年26.(2025五下·河池期末)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時間是( )。A.1945 年 8 月 1 5 日B.1945 年 9 月 2 日C.1945 年 9 月 9 日27.(2025五下·河池期末)以下戰役中,不屬于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的是(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型關戰役28.(2025五下·河池期末)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求同存異29.(2025五下·河池期末)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的時間是( )。A.1964 年 B.1967 年 C.1970 年30.(2025五下·河池期末)改革開放首先從( ) 開 始 。A.城 市 B.農村 C.沿海地區31.(2025五下·河池期末)將下列優秀家風與其對應的內容連線。尊老愛幼 生活中不浪費,珍惜勞動成果鄰里團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向上誠實守信 說話算數,信守承諾勤儉節約 關心和愛護長輩與晚輩自立自強 與鄰居友好相處,互相幫助32.(2025五下·河池期末)簡述《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33.(2025五下·河池期末)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34.(2025五下·河池期末)簡述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意義。35.(2025五下·河池期末)新中國成立后,為鞏固新生政權采取了哪些措施 36.(2025五下·河池期末)“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 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歷史上曾經有過 我們這樣的長征嗎 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 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 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歷史上 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 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 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 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 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 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么廣大的民眾怎會如此 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 長征又是播種機。它 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 有收獲的。”(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紅軍長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為什么說長征是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 請談談你的理解。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鴉片戰爭【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840年6月,鴉片戰爭正式爆發。鴉片戰爭以清政府的妥協求和告終。1842年,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中要求將中國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簽定的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從此,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答案為:鴉片戰爭。【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親自指揮銷毀沒收的鴉片,由此引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2.【答案】《辛丑條約》【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1901年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內容是: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辛丑條約》是西方列強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鎖,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通過這一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故答案為:《辛丑條約》【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3.【答案】辛亥革命【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的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打響了武昌起義的槍聲。武昌起義勝利后,很快得到全國各地的響應。僅一個月的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形成了席卷全國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統治迅速崩潰。因這一年是農歷辛亥年,這次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故答案為:辛亥革命。【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發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4.【答案】李大釗【解析】【分析】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震驚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找到了指路明燈,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各地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建立后,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陳獨秀創辦新青年刊物,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李大釗是中國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故答案為:李大釗。【點評】李大釗是中國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5.【答案】上海【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故答案為:上海。【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6.【答案】盧溝橋事變【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的學習可知,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開始了全面抗戰。故答案為:盧溝橋事變。【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勝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經過14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7.【答案】臺兒莊戰役【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38年3月,臺兒莊戰役爆發,中國守軍在李宗仁的指揮下奮起抵抗。臺兒莊戰役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利,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故答案為:臺兒莊戰役。【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勝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經過14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8.【答案】反法西斯【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國主義的徹底失敗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故答案為:反法西斯。【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勝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經過14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9.【答案】三【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 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了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 解放軍在廣大人民的支持下,經過三年的英勇奮戰,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部隊。故答案為:三。【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解放戰爭的勝利。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經過三年多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10.【答案】北京【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召開,討論成立新中國的問題。會議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采用公元紀年。故答案為:北京。【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英勇奮斗,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1.【答案】正確【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840年6月,鴉片戰爭正式爆發。鴉片戰爭以清政府的妥協求和告終。1842年,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中要求將中國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簽定的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從此,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南京條約》,知道其內容是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賠償英國2100萬元,割香港島給英國,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12.【答案】錯誤【解析】【分析】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的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打響了武昌起義的槍聲。武昌起義勝利后,很快得到全國各地的響應。僅一個月的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形成了席卷全國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統治迅速崩潰。因這一件是農歷辛亥年,這次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巨變。但它不是一次徹底的革命,沒有真正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題干表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辛亥革命。要求同學們牢記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及意義。13.【答案】錯誤【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新青年》是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一份具有影響力的革命雜志,原名《青年雜志》,第二卷起改稱《新青年》。在五四運動期間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創刊號至1926年7月終刊共出9卷54號。由陳獨秀在上海創立,群益書社發行,高舉"民主""科學"大旗,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題干表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14.【答案】正確【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參加會議的代表有毛澤東、董必武、李達、何叔衡等13人。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15.【答案】正確【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起義。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革命根據地﹣井岡山。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塊革命概括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培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16.【答案】正確【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37年9月,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師長林彪的指揮下,在平型關一帶隱蔽設伏,取得了平型關大捷。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平型關大捷。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17.【答案】正確【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了沈陽北郊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這就是九一八事變,日本開始局部侵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由此開始。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勝利。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經過三年多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主要考查九一八事變后中國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18.【答案】錯誤【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黨中央、毛澤東在西柏坡運籌帷幄,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期間取得的關鍵成果,主要作用是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部隊,奠定全國解放的基礎。而"戰略大轉移"通常指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重大軍事或政治遷移,如長征中的紅軍轉移、抗日戰爭時期的敵后根據地建立等。題干表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被稱為戰略大決戰的三大戰役的相關史實。19.【答案】正確【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949年10月1日,首都30萬軍民齊聚天安門廣場,參加開國大典。下午3時,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英勇奮斗,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20.【答案】正確【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53年7月,美國侵略軍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偉大勝利。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為新中國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世界舞臺上的中國。新中國成立不久,朝鮮戰爭爆發,中國人民志愿軍毅然開赴朝鮮,抗美援朝,最終打敗了侵略者,捍衛了和平。21.【答案】B【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在虎門海灘將繳獲鴉片全部當眾銷毀。虎門銷煙的壯舉,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是近代中國反侵略斗爭的偉大起點。1840年6月,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分析得知,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親自指揮銷毀沒收的鴉片,由此引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22.【答案】A【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趁火打劫,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割占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璦琿條約》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不平等條約。分析得知,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璦琿條約》。中俄《璦琿條約》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不平等條約。23.【答案】B【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爆發。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列主義在中的傳播及其與工人動動相結合,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4.【答案】A【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新青年》是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一份具有影響力的革命雜志,原名《青年雜志》,第二卷起改稱《新青年》。在五四運動期間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創刊號至1926年7月終刊共出9卷54號。由陳獨秀在上海創立,群益書社發行。《新青年》雜志的創辦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分析得知,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25.【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921年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大會討論了當時的政治形勢、黨的基本任務、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等問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分析得知,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誕生了。26.【答案】A【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軸心國的失敗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結束。分析得知,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是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覺醒,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27.【答案】C【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黨中央、毛澤東在西柏坡運籌帷幄,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期間取得的關鍵成果,主要作用是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部隊,奠定全國解放的基礎。分析得知,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被稱為戰略大決戰的三大戰役的相關史實。28.【答案】A【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5年萬隆會議上,中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分析得知,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9.【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義。分析得知,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中國的成就。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各行各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30.【答案】B【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性進展,在農村實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獲得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大大提高了農民的勞動熱情,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生產,提高了糧食的產量,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分析得知,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改革創新謀發展。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改革開放成為時代最強音。31.【答案】【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優秀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種無言的教育、一部無字的典籍,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塑造著我們的人格。優秀家風意蘊深遠,是凝聚情感、涵養德行、砥礪成才的人生信條。生活中不浪費,珍惜勞動成果,體現出了勤儉節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向上,體現出了自立自強;說話算數,信守承諾體現出了誠實守信;關心和愛護長輩與晚輩體現的是尊老愛幼;與鄰居友好相處,互相幫助體現出的事鄰里團結。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傳承和弘揚優秀家風。了解中國常見的優秀家風,以及傳承優秀家風的重要性。32.【答案】《南京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1)割讓香港島;(2)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并設派領事;(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5)廢除公行制度,準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此外,也規定雙方官吏平等往來、釋放對方軍民以及英國撤軍等事宜。《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1)割讓香港島;(2)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并設派領事;(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5)廢除公行制度,準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此外,也規定雙方官吏平等往來、釋放對方軍民以及英國撤軍等事宜。《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答案為: 《南京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1)割讓香港島;(2)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并設派領事;(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5)廢除公行制度,準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此外,也規定雙方官吏平等往來、釋放對方軍民以及英國撤軍等事宜。《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南京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3.【答案】“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劇變。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乃至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1911年10月10日,孫中山領導了武昌起義,這一年是舊歷辛亥年,歷史上把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劇變。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乃至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故答案為:“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劇變。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乃至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34.【答案】抗日戰爭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斗爭支援了其他國家人民的斗爭,具有世界意義;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抗日戰爭,又被稱為抗戰、日本侵華戰爭等,其開始于1931年,結束于1945年,共經歷十四年之久。抗日戰爭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斗爭支援了其他國家人民的斗爭,具有世界意義;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故答案為:抗日戰爭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斗爭支援了其他國家人民的斗爭,具有世界意義;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日戰爭的勝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經過14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35.【答案】和平解放西藏;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完成了土地改革運動,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等。【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新生政權。和平解放西藏;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完成了土地改革運動,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等。故答案為:和平解放西藏;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完成了土地改革運動,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等。【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中國成立后為鞏固新生政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重點在于掌握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政策。36.【答案】(1)紅軍長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國民黨軍隊的圍剿,紅軍在根據地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具體來說,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隊的第五次"圍剿",被迫進行戰略轉移,以保存有生力量,尋找新的根據地。(2)長征是宣言書: 長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紅軍的英勇和堅定,展示了紅軍的革命精神和戰斗力。長征證明了紅軍是不可戰勝的,而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的圍追堵截最終以失敗告終。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是宣傳隊:長征過程中,紅軍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還在沿途進行了廣泛的革命宣傳,向廣大民眾傳播了共產黨的革命理念和政策。長征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紅軍的革命道路,增強了民眾的革命意識;長征是播種機:長征過程中,紅軍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這些種子在后來的革命斗爭中逐漸發芽、成長,最終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長征為后來的革命斗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 紅軍長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國民黨軍隊的圍剿,紅軍在根據地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具體來說,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隊的第五次"圍剿",被迫進行戰略轉移,以保存有生力量,尋找新的根據地。長征是宣言書: 長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紅軍的英勇和堅定,展示了紅軍的革命精神和戰斗力。長征證明了紅軍是不可戰勝的,而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的圍追堵截最終以失敗告終。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是宣傳隊:長征過程中,紅軍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還在沿途進行了廣泛的革命宣傳,向廣大民眾傳播了共產黨的革命理念和政策。長征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紅軍的革命道路,增強了民眾的革命意識;長征是播種機:長征過程中,紅軍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這些種子在后來的革命斗爭中逐漸發芽、成長,最終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長征為后來的革命斗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故答案為:(1)紅軍長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國民黨軍隊的圍剿,紅軍在根據地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具體來說,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隊的第五次"圍剿",被迫進行戰略轉移,以保存有生力量,尋找新的根據地。(2)長征是宣言書: 長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紅軍的英勇和堅定,展示了紅軍的革命精神和戰斗力。長征證明了紅軍是不可戰勝的,而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的圍追堵截最終以失敗告終。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是宣傳隊:長征過程中,紅軍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還在沿途進行了廣泛的革命宣傳,向廣大民眾傳播了共產黨的革命理念和政策。長征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紅軍的革命道路,增強了民眾的革命意識;長征是播種機:長征過程中,紅軍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這些種子在后來的革命斗爭中逐漸發芽、成長,最終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長征為后來的革命斗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舉世聞名的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鑄就了不怕犧牲、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學生版).docx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