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林省長春市四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度期末復習學業(yè)質(zhì)量檢測物理八年級下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2分)1.(2025八下·長春期末)某同學把一本初中物理課本從課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則該同學對物理課本所做功的大小最接近于A.0.2J B.2J C.20J D.200J2.(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是運動員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踢足球時,球?qū)δ_也有力的作用B.足球在空中時受到腳的作用力C.足球在空中運動過程中沒有受到力的作用D.腳對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3.(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所示,下列四個實例中,能利用流體壓強和流速關(guān)系的知識解釋的是( )A.甲圖:攔河大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B.乙圖:火車道路的鐵軌下面鋪放路枕C.丙圖:用吸管吸飲料時,飲料順著吸管流進嘴里D.丁圖:候車的乘客應站在安全線以外,否則可能會被“吸”向行駛的列車4.(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桿屬于費力杠桿的是A.羊角錘 B.鑷子C.核桃夾 D.鋼絲鉗5.(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相等、大小不同的兩個小球a、6,它們靜止在某液體中時所受浮力相等,圖乙是小明畫出的兩球靜止時的四種情形,其中合理的是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6.(2025八下·長春期末)小明的爸爸去超市購買大米,下列情景中他沒有對大米做功的是( )A.他將一袋大米從貨柜水平拉出 B.然后將袋子從地上提起放肩上C.接著扛著袋子水平走進電梯 D.最后扛著袋子隨電梯一起上升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7.(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是在排球比賽中成功攔網(wǎng)的情景,主要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當運動員攔下排球時,手感到疼痛,這表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大小為10N的水平拉力F拉著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N,撒去力F后,物體會繼續(xù)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8.(2025八下·長春期末)放在水平站臺上的行李箱受到的支持力與重力是一對 力。乘客上車后應站穩(wěn),抓好扶手,是為了防止列車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乘客由于具有 而跌倒: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中,A、B兩點的高度相同。若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則A、B兩點的壓強關(guān)系是PA P8:液體對甲、乙兩容器底的壓力關(guān)系是F甲 F乙(均選填">”"=”或“<").9.(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所示為某同學在家鍛煉身體的情景。鍛煉時,以腳尖O點為支點,手臂彎曲、伸直交替進行,此時人體相當于 杠桿。若腳尖0離墻壁越遠,手掌對墻壁的壓力就越 :兩個底面積不等的圓柱形容器(S甲”“く”或“=”)10.(2025八下·長春期末)甲、乙倆同學體重相同,都從一樓上到三樓,甲走得快,乙走得慢,比較做功大小:W甲 W乙,比較功率大小:P甲 P乙(選填“>"“<"或"="):如圖所示,這是家用手搖晾衣架,A滑輪的作用是 :搖柄上刻有花紋,這是通過增大 來增大摩擦力。三、作圖題(每題2分,共4分)11.(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一小車受到25N水平向左拉的力,作用點在A點,請畫出該力的示意圖。12.(2025八下·長春期末)在圖中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線方式.四、簡答題(每題2分,共4分)13.(2025八下·長春期末)在自行車外胎、把手塑料套、腳蹬上都刻有花紋,目的是什么?14.(2025八下·長春期末)機動車行駛時為什么要限速行駛?五、計算題(每小題5分,共10分)15.(2025八下·長春期末)(1)車和泥土總重力為多少N (2)運泥土時從A點提起獨輪車把手的動力為F,F(xiàn)大小至少為多少N 16.(2025八下·長春期末)木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只木桶能裝多少水,只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如圖所示,已知桶壁上最長的木板長0.5m,最短的木板長0.2m,桶底面積0.05m2,空桶重40N(忽略圓桶外壁的厚度,桶底面平整),求:(1)空桶放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2)當桶裝足夠多的水時,桶底受到水的壓力。六、實驗與探究題(21題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17.(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進行了如下操作:(1)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未掛鉤碼時杠桿靜止在圖甲位置,實驗前需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調(diào)節(jié)的目的是便于測量 。(2)如圖乙所示,在杠桿上A點掛4個鉤碼,要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B點掛 個相同的鉤碼:杠桿水平平衡后,又將A、B點所掛鉤碼同時向遠離支點O的方向移動一格,杠桿的 (選填“左”或“右”)側(cè)下沉。18.(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所示,“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實驗次數(shù) 物重G(N) 物體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1 4 0.1 2.0 0.3 66.7%2 5 0.1 0.3 69.4%3 6 0.1 2.6 0.3 (1)實驗時,應沿豎直向上的方向 拉動彈簧測力計:(2)第2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為 N.(3)第3次實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數(shù)):(4)如果用這個滑輪組提升7N的重物,則它的機械效率可能是____(選填序號)。A.60% B.70% C.80%19.(2025八下·長春期末)某同學用氣壓計“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是通過壓強計U形管左右兩側(cè)液面產(chǎn)生的 反映的;(2)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到,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 有關(guān):比較 兩圖,可以得到,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大小與液體的 有關(guān):(3)該同學與其他同學交流后又設計了圖丁所示的裝置,也可以用來“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在隔板兩側(cè)分別加入相同深度的液體A、B、根據(jù)橡皮膜的凹凸情況,得出:ρA ρB。(選填“>"=-"或“<")20.(2025八下·長春期末)小西和同學們利用彈簧測力計、物塊、溢水杯、小桶和足量的水等實驗器材,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的實驗,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操作。(1)由 兩圖得出物塊所受浮力F浮=1N,再由另外兩圖得出物塊排開液體所受重力G排=1N,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2)實驗時,若溢水杯中未裝滿水,則會導致測出的G排 。(3)為了得到更普遍的結(jié)論,接下來的操作中合理的是____(選填字母):A.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求平均值B.將物塊換成小石塊,用原來的方案再次進行實驗(4)小組同學經(jīng)過交流、評估和反思后,得出實驗步驟的最佳順序是 。(5)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還可以計算出物塊的密度ρ= kg/m3(g取10N/kg).21.(2025八下·長春期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溜早冰開展溜早冰逃動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其中的許多物理知識,進行這項這動需要有雙早冰鞋,有條件的可以到專門的早冰場上進行、沒有條伴的在較光滑的水泥地面也可以進行,但不能在車輛來往的道路上開展這項活動。在一般路面上穿普通鞋行走時鞋底與路面的摩擦是滑動摩擦,人與地面摩擦較大。人穿早冰鞋后將人與地面的滑動通過早冰鞋變?yōu)闈鈩樱绫掳惭b了濃動軸承、軸承上套上了可滾動的輪子,這樣使人與地面的摩擦大大減小。如圖所示。人在起動時成加速時。一只腳在前。一只腳在后。在前的一只腳腳尖指向運動方向。在后的一只腳與這動方向垂直,這樣是為了將浪動摩擦變成滑動摩擦,以增大與地面的摩擦,用力向后理就可增大地面對人向前的推力,以達到起動和加速的目的。(1)在同樣的條件下, 要比 小得多:(2)早冰鞋是通過 的方法減小滑行時地面對鞋的摩擦力:(3)溜冰時腳用力向后蹬就能向前加速,這是因為 。(4)正在滑行時,要想很快停下來,應讓放在后面的腳與運動方向垂直,以增大摩擦力,使自己很快停下來,這種做法是通過 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 一本物理課本的質(zhì)量m=250g=0.25kg,物理課本受到的重力G=mg=0.25kg×10N/kg=2.5N,課桌高度約為0.8m,人對課本做的功:W=Gh=2.5N×0.8m=2J。故選B。【分析】 首先估測物理課本的質(zhì)量,然后計算它的重力,然后再估測課桌的高度,最后根據(jù)功的公式計算即可。2.【答案】A【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別【解析】【解答】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力作用時,必然有其相互作用力存在;B.關(guān)鍵是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關(guān)鍵是要確定施力物體是否存在;C.足球在空中運動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不斷發(fā)生改變;D.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分析】 A.踢足球時,腳對球產(chǎn)生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腳會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來自球的作用力,故A正確;B.被踢出的球,只受重力和阻力作用,不再受到腳對球的作用力,故B錯誤;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飛行,受到重力和空氣摩擦力的作用,故C錯誤;D.腳對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3.【答案】D【知識點】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液體壓強的特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解析】【解答】A.攔河大壩下寬上窄,是因為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不符合題意;B.火車道路的鐵軌下面鋪放路枕,可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C.用吸管吸飲料時,飲料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流進嘴里,故C不符合題意;D.列車快速駛過時,列車與乘客之間的空氣流速變大、壓強變小,乘客會受到指向列車的壓力差,可能會被“吸”向列車,乘客應站在安全線以外,故D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吸管喝飲料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列車通過時,流速大,壓強小。4.【答案】B【知識點】杠桿的分類【解析】【解答】A.羊角錘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A不符合題意;B.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B符合題意;C.核桃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C不符合題意;D.鋼絲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 結(jié)合圖片和生活經(jīng)驗,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5.【答案】D【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解答】 因為兩球靜止在某液體中時所受浮力相等,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知,兩個球排開液體的體積是相同的,又因為b球的體積大于a球的體積,所以b球一定是漂浮的;①a球沉底,則a球受到的浮力小于a球的重力,b球漂浮,則b球受到的浮力等于b球的重力,因為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相等,所以a球受到的浮力會小于b球受到的浮力,而題目中已告知兩球所受浮力相等,所以①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xiàn),故①不符合題意;②a球懸浮,則a球受到的浮力等于a球的重力,b球漂浮,b球受到的浮力等于b球的重力,因為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相等,所以a球受到的浮力會等于b球受到的浮力,與題意相符,且由圖②可知,a球排開液體的體積可能等于b球排開液體的體積,故②符合題意;③④a球與b球都是漂浮的,所以兩個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而兩個球的質(zhì)量相等,所以兩個球受到的浮力相同,與題意相符,但圖③中a球排開液體體積小于b球,圖④中a球排開液體體積可能等于b球,故④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 物體漂浮或懸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據(jù)此進行分析。6.【答案】C【知識點】是否做功的判斷;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A、力水平方向,距離水平方向,A錯誤B、克服重力方向向上,距離向上,B錯誤C、 接著扛著袋子水平走進電梯 ,力氣豎直向上,方向水平方向,有力無距離,沒有做功,C正確D、 最后扛著袋子隨電梯一起上升 ,克服重力方向向上,距離向上,D錯誤綜上選C【分析】根據(jù)做功的條件判識選項做功的定義:當一個力作用于物體并使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時,這個力就對物體做了功,公式為W=Fs, 接著扛著袋子水平走進電梯 ,力氣豎直向上,方向水平方向,有力無距離,所以不做功7.【答案】運動狀態(tài);相互;10;不變【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1) 排球比賽中運動員成功攔網(wǎng),排球的速度和方向發(fā)生了改變,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員攔下排球時,手對球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球也對手施加反作用力,所以手感到疼痛。(2) 物體勻速運動時,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動摩擦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拉力大小是10N,所以滑動摩擦力大小是10N。撤去力F后,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保持10N不變。【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 首先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jù)平衡力條件,判斷滑動摩擦力大小。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跟物體的運動速度、接觸面積大小都沒有關(guān)系。8.【答案】平衡;慣性;<;=【知識點】慣性及其現(xiàn)象;平衡力的辨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解答】 (1)放在水平站臺上的行李箱受到的支持力與重力這兩個力都作用在行李箱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2)站立在車上的乘客原來和車一起向前運動,緊急剎車時,車由運動突然變成靜止,而乘客由于具有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容易摔倒,抓緊扶手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3)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由圖知V甲<V乙,由可知,液體密度ρ甲>ρ乙,因為A,B到容器底的距離相同,所以pA下>pB下,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重力相等,對容器底的壓力相同,兩容器底面積相同,所以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pA底=pB底,因為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A底=pA+pA下,pB底=pB+pB下,所以A、B兩點的壓強關(guān)系:pA<pB;因為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液體重力相同,所以液體對甲、乙兩容器底的壓力關(guān)系是F甲=F乙。【分析】 (1)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2)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稱為慣性。(3) 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由圖知VA<VB,由可知,液體密度ρA>ρB,可得A、B下方對容器底的壓強關(guān)系,進而得出A、B兩點的壓強關(guān)系;根據(jù)壓力和重力的關(guān)系判斷。9.【答案】省力;大;<;>【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分類【解析】【解答】 (1)由圖知,把人體看做一個杠桿,動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屬于省力杠桿;由圖知,鍛煉時,增大腳尖O到墻壁的距離,動力臂減小、阻力臂會變大,阻力(人的重力)大小不變,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L1=GL2可得,則人受到的支持力會變大;由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手掌對墻壁的壓力會變大。所以腳尖離開墻壁越遠,手掌對墻壁的壓力越大。(2) 由圖知,甲中小球懸浮,說明小球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一種小球漂浮,說明小球的密度小于乙中液體的密度,所以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關(guān)系是ρ甲<ρ乙;兩個小球完全相同,根據(jù)漂浮和懸浮可知,浮力都等于球的重力,則將球取出后,容器底部減小的壓力等于球的重力,故減小的壓力相等;又因為S甲<S乙,由 可知,Δp甲>Δp乙。【分析】(1) 把人體看做一個杠桿,分析動力臂與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得出屬于哪類杠桿;增大腳尖O到墻壁的距離,分析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的大小變化,得出動力(墻對手的支持力)大小變化;再由力作用的相互性判斷手掌對墻壁壓力的大小變化。(2) 根據(jù)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因為兩個容器都是規(guī)則容器,因此將小球取出后,容器底部減小的壓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又已知兩容器底面積的關(guān)系,根據(jù)可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的變化量的關(guān)系。10.【答案】=;>;改變用力的方向;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知識點】功率的計算;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1) 兩人體重相同,爬樓的高度相同,根據(jù)公式W=Gh可知兩人做的功相等;甲用的時間小于乙用的時間,根據(jù)可知,甲的功率小于乙的功率。(2) 這是家用手搖晾衣架, A是定滑輪,定滑輪的特點是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3) 搖柄上刻有花紋,這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分析】(1) 根據(jù)公式W=Gh可比較做功的大小;還知道甲用的時間少,根據(jù)公式比較功率的大小。(2) 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定滑輪的特點是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11.【答案】【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解析】【解答】 拉力的作用點在小車左端的A點,拉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25N.如圖所示:【分析】 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12.【答案】解:如圖所示:【知識點】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解析】【解答】解:要使滑輪組最省力,需要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最多,所以要從動滑輪繞起.故答案為:【分析】首先要會組裝滑輪組.知道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越多越省力.在此題中,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線方式,所以要從動滑輪繞起.13.【答案】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在自行車外胎、把手塑料套、腳蹬上都刻有花紋,目的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壓力或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14.【答案】物體的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汽車質(zhì)量一定時,車速越大,具有的動能就越多,在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往往破壞性越強。【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解析】【解答】機動車行駛要限速行駛的原因:物體的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汽車質(zhì)量一定時,車速越大,具有的動能就越多,在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往往破壞性越強。【分析】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即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則物體的動能越大,據(jù)此分析解答。15.【答案】(1)解: 車和泥土總重力 G=mg=100kg×10 N/kg = 1000 N;(2)解: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那么。【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分析】(1)根據(jù)G=mg計算車和泥土的總重力。(2)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列式計算即可。16.【答案】(1)解:空桶放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為:;答:空桶放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800 Pa;(2)解:當桶裝足夠多的水時,水的深度為0.2 m,桶底受到水的壓強為:;桶底受到水的壓力為:.答:當桶裝足夠多的水時,桶底受到水的壓力為100 N.【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的計算【解析】【分析】 (1)空桶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jù)F=G=mg和算出空桶放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2)最短的木板長即為水的深度,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以計算出桶裝足夠多的水時,桶底受到水的壓強,根據(jù)F=pS可以計算出桶底受到水的壓力。17.【答案】(1)左;力臂(2)6;右【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解答】 (1)由圖甲可知,杠桿右端下沉,左端上翹,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左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力與杠桿垂直時,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2)設杠桿每個格的長度為L,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ALA=FBLB,即4G×3L=FB×2L,解得:FB=6G,那么需掛6個鉤碼;若A、B兩點的鉤碼同時向遠離支點O的方向移動一個格,則左側(cè)力與力臂的乘積為:4G×4L=16GL,右側(cè)力與力臂的乘積為:6G×3L=18GL,由16GL<18GL可知,那么杠桿的右側(cè)下沉。【分析】 (1)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桿上直接測量力臂。(2)設一個鉤碼重為G,杠桿一個小格是L,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判斷在B點掛鉤碼的數(shù)量;杠桿水平平衡后,又將A、B點所掛鉤碼同時向遠離支點O的方向移動一格,比較鉤碼總重力和對應力臂的乘積,杠桿向乘積較大的一側(cè)下沉。18.【答案】(1)勻速緩慢(2)2.4(3)76.9%(4)C【知識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解析】【解答】 (1)實驗時,應沿豎直向上的方向勻速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拉力大小才等于測力計示數(shù);(2)第2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測力計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2.4N;(3)第3次實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4)由表中數(shù)據(jù)知,提升物體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故如果用這個滑輪組提升7N的重物,則它的機械效率要大于76.9%,故可能是80%,選C。【分析】 (1)實驗時,應沿豎直向上的方向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此時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拉力大小等于測力計示數(shù);(2)根據(jù)測力計分度值讀數(shù);(3)根據(jù)求出第3次實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4)由表中數(shù)據(jù)知,提升物體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據(jù)此回答。19.【答案】(1)壓強差(2)深度;甲丙;密度(3)<【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解答】 (1)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是通過壓強計U形管左右兩側(cè)液面產(chǎn)生的高度差來反映的,高度差越大,說明液體內(nèi)部壓強越大。(2)甲、乙兩圖,液體的密度相同,液體越深,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實驗說明液體壓強大小跟液體深度有關(guān)。甲、丙兩圖,液體的深度相同,液體密度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實驗說明液體壓強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guān)。(3)如圖丁,橡皮膜向左凸,說明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左的壓強大于液體向右的壓強,所以pA<pB,所以ρAgh<ρBgh,液體深度相同,所以ρA<ρB。【分析】 (1)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是通過壓強計U形管左右兩側(cè)液面產(chǎn)生的高度差來反映的,采用了轉(zhuǎn)換法。(2)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在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深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在液體深度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3)通過橡皮膜凹凸情況,判斷壓強大小,然后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比較液體密度大小。20.【答案】(1)甲乙(2)偏小(3)B(4)丁甲乙丙(5)2X103【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解答】 (1)根據(jù)稱重法可知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物體的重力、物體完全浸沒后測力計的拉力,即甲、乙兩步驟可計算出圓柱體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G-F=2N-1N=1N;(2)若溢水杯的水沒有裝滿,則會導致本實驗測量的G排偏小,稱重法測得的浮力不變,故會導致本實驗測量的F浮>G排,即導致G排偏小;(3)為了得到更普遍的結(jié)論,應換用不同液體和不同物體進行多次實驗,而不是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故選B。(4)實驗步驟:測出空的小桶所受的重力;用測力計測出某物體所受的重力;把被測物體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讀出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同時,用小桶收集物體排開的水;測出小桶和物體排開的水所受的總重力;所以合理順序為丁、甲、乙、丙;(5)由可得甲圖可以測出物塊的質(zhì)量為0.2kg;丙、丁兩幅圖可以測出排開水的體積:,即物體的體積V物=V水=10-4m3;那么物體的密度。【分析】 (1)根據(jù)稱重法可知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物體的重力、物體完全浸沒后測力計的拉力;(2)若溢水杯的水沒有裝滿,排入空桶中的水的重力偏小,據(jù)此分析;(3)為使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應換用不同液體和不同物體進行實驗;(4)通過圖甲的彈簧測力計可讀出物體的重力;通過甲、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差可求出石塊所受浮力的大小;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小桶的重加排出的水重;用小桶接水前,應先測出其重力;(5)甲圖可以測出物塊的質(zhì)量;丙、丁兩幅圖可以測出排開水的體積,即物體的體積。21.【答案】(1)滾動摩擦;滑動摩擦(2)變滑動為滾動(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變滾動為滑動【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 (1)在同樣的條件下,滾動摩擦要比滑動摩擦小得多,因此,生活中經(jīng)常通過變滑動為滾動來減小摩擦力;(2)旱冰鞋裝有滾輪,是通過變滑動為滾動的方法減小滑行時地面對鞋的摩擦力;(3)溜冰時腳用力向后蹬就能向前加速,這是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滑行時,讓放在后面的腳與運動方向垂直,即與滾輪轉(zhuǎn)動的方向垂直,這樣是為了將滾動摩擦變成滑動摩擦,以增大與地面的摩擦。【分析】 (1)(2)在同樣的條件下,滾動摩擦要比滑動摩擦小得多,因此,變滑動為滾動可減小摩擦力;(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據(jù)此解釋;(4)變滾動為滑動可增大摩擦力。1 / 1吉林省長春市四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度期末復習學業(yè)質(zhì)量檢測物理八年級下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2分)1.(2025八下·長春期末)某同學把一本初中物理課本從課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則該同學對物理課本所做功的大小最接近于A.0.2J B.2J C.20J D.200J【答案】B【知識點】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 一本物理課本的質(zhì)量m=250g=0.25kg,物理課本受到的重力G=mg=0.25kg×10N/kg=2.5N,課桌高度約為0.8m,人對課本做的功:W=Gh=2.5N×0.8m=2J。故選B。【分析】 首先估測物理課本的質(zhì)量,然后計算它的重力,然后再估測課桌的高度,最后根據(jù)功的公式計算即可。2.(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是運動員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踢足球時,球?qū)δ_也有力的作用B.足球在空中時受到腳的作用力C.足球在空中運動過程中沒有受到力的作用D.腳對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A【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別【解析】【解答】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力作用時,必然有其相互作用力存在;B.關(guān)鍵是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關(guān)鍵是要確定施力物體是否存在;C.足球在空中運動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不斷發(fā)生改變;D.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分析】 A.踢足球時,腳對球產(chǎn)生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腳會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來自球的作用力,故A正確;B.被踢出的球,只受重力和阻力作用,不再受到腳對球的作用力,故B錯誤;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飛行,受到重力和空氣摩擦力的作用,故C錯誤;D.腳對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3.(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所示,下列四個實例中,能利用流體壓強和流速關(guān)系的知識解釋的是( )A.甲圖:攔河大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B.乙圖:火車道路的鐵軌下面鋪放路枕C.丙圖:用吸管吸飲料時,飲料順著吸管流進嘴里D.丁圖:候車的乘客應站在安全線以外,否則可能會被“吸”向行駛的列車【答案】D【知識點】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液體壓強的特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解析】【解答】A.攔河大壩下寬上窄,是因為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不符合題意;B.火車道路的鐵軌下面鋪放路枕,可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C.用吸管吸飲料時,飲料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流進嘴里,故C不符合題意;D.列車快速駛過時,列車與乘客之間的空氣流速變大、壓強變小,乘客會受到指向列車的壓力差,可能會被“吸”向列車,乘客應站在安全線以外,故D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吸管喝飲料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列車通過時,流速大,壓強小。4.(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桿屬于費力杠桿的是A.羊角錘 B.鑷子C.核桃夾 D.鋼絲鉗【答案】B【知識點】杠桿的分類【解析】【解答】A.羊角錘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A不符合題意;B.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B符合題意;C.核桃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C不符合題意;D.鋼絲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 結(jié)合圖片和生活經(jīng)驗,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5.(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相等、大小不同的兩個小球a、6,它們靜止在某液體中時所受浮力相等,圖乙是小明畫出的兩球靜止時的四種情形,其中合理的是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解答】 因為兩球靜止在某液體中時所受浮力相等,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知,兩個球排開液體的體積是相同的,又因為b球的體積大于a球的體積,所以b球一定是漂浮的;①a球沉底,則a球受到的浮力小于a球的重力,b球漂浮,則b球受到的浮力等于b球的重力,因為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相等,所以a球受到的浮力會小于b球受到的浮力,而題目中已告知兩球所受浮力相等,所以①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xiàn),故①不符合題意;②a球懸浮,則a球受到的浮力等于a球的重力,b球漂浮,b球受到的浮力等于b球的重力,因為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相等,所以a球受到的浮力會等于b球受到的浮力,與題意相符,且由圖②可知,a球排開液體的體積可能等于b球排開液體的體積,故②符合題意;③④a球與b球都是漂浮的,所以兩個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而兩個球的質(zhì)量相等,所以兩個球受到的浮力相同,與題意相符,但圖③中a球排開液體體積小于b球,圖④中a球排開液體體積可能等于b球,故④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 物體漂浮或懸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據(jù)此進行分析。6.(2025八下·長春期末)小明的爸爸去超市購買大米,下列情景中他沒有對大米做功的是( )A.他將一袋大米從貨柜水平拉出 B.然后將袋子從地上提起放肩上C.接著扛著袋子水平走進電梯 D.最后扛著袋子隨電梯一起上升【答案】C【知識點】是否做功的判斷;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A、力水平方向,距離水平方向,A錯誤B、克服重力方向向上,距離向上,B錯誤C、 接著扛著袋子水平走進電梯 ,力氣豎直向上,方向水平方向,有力無距離,沒有做功,C正確D、 最后扛著袋子隨電梯一起上升 ,克服重力方向向上,距離向上,D錯誤綜上選C【分析】根據(jù)做功的條件判識選項做功的定義:當一個力作用于物體并使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時,這個力就對物體做了功,公式為W=Fs, 接著扛著袋子水平走進電梯 ,力氣豎直向上,方向水平方向,有力無距離,所以不做功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7.(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是在排球比賽中成功攔網(wǎng)的情景,主要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當運動員攔下排球時,手感到疼痛,這表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大小為10N的水平拉力F拉著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N,撒去力F后,物體會繼續(xù)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答案】運動狀態(tài);相互;10;不變【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1) 排球比賽中運動員成功攔網(wǎng),排球的速度和方向發(fā)生了改變,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員攔下排球時,手對球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球也對手施加反作用力,所以手感到疼痛。(2) 物體勻速運動時,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動摩擦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拉力大小是10N,所以滑動摩擦力大小是10N。撤去力F后,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保持10N不變。【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 首先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jù)平衡力條件,判斷滑動摩擦力大小。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跟物體的運動速度、接觸面積大小都沒有關(guān)系。8.(2025八下·長春期末)放在水平站臺上的行李箱受到的支持力與重力是一對 力。乘客上車后應站穩(wěn),抓好扶手,是為了防止列車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乘客由于具有 而跌倒: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中,A、B兩點的高度相同。若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則A、B兩點的壓強關(guān)系是PA P8:液體對甲、乙兩容器底的壓力關(guān)系是F甲 F乙(均選填">”"=”或“<").【答案】平衡;慣性;<;=【知識點】慣性及其現(xiàn)象;平衡力的辨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解答】 (1)放在水平站臺上的行李箱受到的支持力與重力這兩個力都作用在行李箱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2)站立在車上的乘客原來和車一起向前運動,緊急剎車時,車由運動突然變成靜止,而乘客由于具有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容易摔倒,抓緊扶手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3)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由圖知V甲<V乙,由可知,液體密度ρ甲>ρ乙,因為A,B到容器底的距離相同,所以pA下>pB下,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重力相等,對容器底的壓力相同,兩容器底面積相同,所以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pA底=pB底,因為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A底=pA+pA下,pB底=pB+pB下,所以A、B兩點的壓強關(guān)系:pA<pB;因為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液體重力相同,所以液體對甲、乙兩容器底的壓力關(guān)系是F甲=F乙。【分析】 (1)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2)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稱為慣性。(3) 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由圖知VA<VB,由可知,液體密度ρA>ρB,可得A、B下方對容器底的壓強關(guān)系,進而得出A、B兩點的壓強關(guān)系;根據(jù)壓力和重力的關(guān)系判斷。9.(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所示為某同學在家鍛煉身體的情景。鍛煉時,以腳尖O點為支點,手臂彎曲、伸直交替進行,此時人體相當于 杠桿。若腳尖0離墻壁越遠,手掌對墻壁的壓力就越 :兩個底面積不等的圓柱形容器(S甲”“く”或“=”)【答案】省力;大;<;>【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分類【解析】【解答】 (1)由圖知,把人體看做一個杠桿,動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屬于省力杠桿;由圖知,鍛煉時,增大腳尖O到墻壁的距離,動力臂減小、阻力臂會變大,阻力(人的重力)大小不變,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L1=GL2可得,則人受到的支持力會變大;由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手掌對墻壁的壓力會變大。所以腳尖離開墻壁越遠,手掌對墻壁的壓力越大。(2) 由圖知,甲中小球懸浮,說明小球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一種小球漂浮,說明小球的密度小于乙中液體的密度,所以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關(guān)系是ρ甲<ρ乙;兩個小球完全相同,根據(jù)漂浮和懸浮可知,浮力都等于球的重力,則將球取出后,容器底部減小的壓力等于球的重力,故減小的壓力相等;又因為S甲<S乙,由 可知,Δp甲>Δp乙。【分析】(1) 把人體看做一個杠桿,分析動力臂與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得出屬于哪類杠桿;增大腳尖O到墻壁的距離,分析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的大小變化,得出動力(墻對手的支持力)大小變化;再由力作用的相互性判斷手掌對墻壁壓力的大小變化。(2) 根據(jù)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因為兩個容器都是規(guī)則容器,因此將小球取出后,容器底部減小的壓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又已知兩容器底面積的關(guān)系,根據(jù)可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的變化量的關(guān)系。10.(2025八下·長春期末)甲、乙倆同學體重相同,都從一樓上到三樓,甲走得快,乙走得慢,比較做功大小:W甲 W乙,比較功率大小:P甲 P乙(選填“>"“<"或"="):如圖所示,這是家用手搖晾衣架,A滑輪的作用是 :搖柄上刻有花紋,這是通過增大 來增大摩擦力。【答案】=;>;改變用力的方向;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知識點】功率的計算;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1) 兩人體重相同,爬樓的高度相同,根據(jù)公式W=Gh可知兩人做的功相等;甲用的時間小于乙用的時間,根據(jù)可知,甲的功率小于乙的功率。(2) 這是家用手搖晾衣架, A是定滑輪,定滑輪的特點是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3) 搖柄上刻有花紋,這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分析】(1) 根據(jù)公式W=Gh可比較做功的大小;還知道甲用的時間少,根據(jù)公式比較功率的大小。(2) 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定滑輪的特點是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三、作圖題(每題2分,共4分)11.(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一小車受到25N水平向左拉的力,作用點在A點,請畫出該力的示意圖。【答案】【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解析】【解答】 拉力的作用點在小車左端的A點,拉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25N.如圖所示:【分析】 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12.(2025八下·長春期末)在圖中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線方式.【答案】解:如圖所示:【知識點】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解析】【解答】解:要使滑輪組最省力,需要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最多,所以要從動滑輪繞起.故答案為:【分析】首先要會組裝滑輪組.知道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越多越省力.在此題中,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線方式,所以要從動滑輪繞起.四、簡答題(每題2分,共4分)13.(2025八下·長春期末)在自行車外胎、把手塑料套、腳蹬上都刻有花紋,目的是什么?【答案】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在自行車外胎、把手塑料套、腳蹬上都刻有花紋,目的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壓力或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14.(2025八下·長春期末)機動車行駛時為什么要限速行駛?【答案】物體的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汽車質(zhì)量一定時,車速越大,具有的動能就越多,在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往往破壞性越強。【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解析】【解答】機動車行駛要限速行駛的原因:物體的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汽車質(zhì)量一定時,車速越大,具有的動能就越多,在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往往破壞性越強。【分析】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即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則物體的動能越大,據(jù)此分析解答。五、計算題(每小題5分,共10分)15.(2025八下·長春期末)(1)車和泥土總重力為多少N (2)運泥土時從A點提起獨輪車把手的動力為F,F(xiàn)大小至少為多少N 【答案】(1)解: 車和泥土總重力 G=mg=100kg×10 N/kg = 1000 N;(2)解: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那么。【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分析】(1)根據(jù)G=mg計算車和泥土的總重力。(2)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列式計算即可。16.(2025八下·長春期末)木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只木桶能裝多少水,只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如圖所示,已知桶壁上最長的木板長0.5m,最短的木板長0.2m,桶底面積0.05m2,空桶重40N(忽略圓桶外壁的厚度,桶底面平整),求:(1)空桶放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2)當桶裝足夠多的水時,桶底受到水的壓力。【答案】(1)解:空桶放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為:;答:空桶放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800 Pa;(2)解:當桶裝足夠多的水時,水的深度為0.2 m,桶底受到水的壓強為:;桶底受到水的壓力為:.答:當桶裝足夠多的水時,桶底受到水的壓力為100 N.【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的計算【解析】【分析】 (1)空桶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jù)F=G=mg和算出空桶放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2)最短的木板長即為水的深度,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以計算出桶裝足夠多的水時,桶底受到水的壓強,根據(jù)F=pS可以計算出桶底受到水的壓力。六、實驗與探究題(21題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17.(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進行了如下操作:(1)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未掛鉤碼時杠桿靜止在圖甲位置,實驗前需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調(diào)節(jié)的目的是便于測量 。(2)如圖乙所示,在杠桿上A點掛4個鉤碼,要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B點掛 個相同的鉤碼:杠桿水平平衡后,又將A、B點所掛鉤碼同時向遠離支點O的方向移動一格,杠桿的 (選填“左”或“右”)側(cè)下沉。【答案】(1)左;力臂(2)6;右【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解答】 (1)由圖甲可知,杠桿右端下沉,左端上翹,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左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力與杠桿垂直時,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2)設杠桿每個格的長度為L,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ALA=FBLB,即4G×3L=FB×2L,解得:FB=6G,那么需掛6個鉤碼;若A、B兩點的鉤碼同時向遠離支點O的方向移動一個格,則左側(cè)力與力臂的乘積為:4G×4L=16GL,右側(cè)力與力臂的乘積為:6G×3L=18GL,由16GL<18GL可知,那么杠桿的右側(cè)下沉。【分析】 (1)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桿上直接測量力臂。(2)設一個鉤碼重為G,杠桿一個小格是L,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判斷在B點掛鉤碼的數(shù)量;杠桿水平平衡后,又將A、B點所掛鉤碼同時向遠離支點O的方向移動一格,比較鉤碼總重力和對應力臂的乘積,杠桿向乘積較大的一側(cè)下沉。18.(2025八下·長春期末)如圖所示,“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實驗次數(shù) 物重G(N) 物體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1 4 0.1 2.0 0.3 66.7%2 5 0.1 0.3 69.4%3 6 0.1 2.6 0.3 (1)實驗時,應沿豎直向上的方向 拉動彈簧測力計:(2)第2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為 N.(3)第3次實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數(shù)):(4)如果用這個滑輪組提升7N的重物,則它的機械效率可能是____(選填序號)。A.60% B.70% C.80%【答案】(1)勻速緩慢(2)2.4(3)76.9%(4)C【知識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解析】【解答】 (1)實驗時,應沿豎直向上的方向勻速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拉力大小才等于測力計示數(shù);(2)第2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測力計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2.4N;(3)第3次實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4)由表中數(shù)據(jù)知,提升物體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故如果用這個滑輪組提升7N的重物,則它的機械效率要大于76.9%,故可能是80%,選C。【分析】 (1)實驗時,應沿豎直向上的方向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此時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拉力大小等于測力計示數(shù);(2)根據(jù)測力計分度值讀數(shù);(3)根據(jù)求出第3次實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4)由表中數(shù)據(jù)知,提升物體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據(jù)此回答。19.(2025八下·長春期末)某同學用氣壓計“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是通過壓強計U形管左右兩側(cè)液面產(chǎn)生的 反映的;(2)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到,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 有關(guān):比較 兩圖,可以得到,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大小與液體的 有關(guān):(3)該同學與其他同學交流后又設計了圖丁所示的裝置,也可以用來“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在隔板兩側(cè)分別加入相同深度的液體A、B、根據(jù)橡皮膜的凹凸情況,得出:ρA ρB。(選填“>"=-"或“<")【答案】(1)壓強差(2)深度;甲丙;密度(3)<【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解答】 (1)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是通過壓強計U形管左右兩側(cè)液面產(chǎn)生的高度差來反映的,高度差越大,說明液體內(nèi)部壓強越大。(2)甲、乙兩圖,液體的密度相同,液體越深,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實驗說明液體壓強大小跟液體深度有關(guān)。甲、丙兩圖,液體的深度相同,液體密度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實驗說明液體壓強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guān)。(3)如圖丁,橡皮膜向左凸,說明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左的壓強大于液體向右的壓強,所以pA<pB,所以ρAgh<ρBgh,液體深度相同,所以ρA<ρB。【分析】 (1)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是通過壓強計U形管左右兩側(cè)液面產(chǎn)生的高度差來反映的,采用了轉(zhuǎn)換法。(2)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在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深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在液體深度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3)通過橡皮膜凹凸情況,判斷壓強大小,然后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比較液體密度大小。20.(2025八下·長春期末)小西和同學們利用彈簧測力計、物塊、溢水杯、小桶和足量的水等實驗器材,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的實驗,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操作。(1)由 兩圖得出物塊所受浮力F浮=1N,再由另外兩圖得出物塊排開液體所受重力G排=1N,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2)實驗時,若溢水杯中未裝滿水,則會導致測出的G排 。(3)為了得到更普遍的結(jié)論,接下來的操作中合理的是____(選填字母):A.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求平均值B.將物塊換成小石塊,用原來的方案再次進行實驗(4)小組同學經(jīng)過交流、評估和反思后,得出實驗步驟的最佳順序是 。(5)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還可以計算出物塊的密度ρ= kg/m3(g取10N/kg).【答案】(1)甲乙(2)偏小(3)B(4)丁甲乙丙(5)2X103【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解答】 (1)根據(jù)稱重法可知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物體的重力、物體完全浸沒后測力計的拉力,即甲、乙兩步驟可計算出圓柱體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G-F=2N-1N=1N;(2)若溢水杯的水沒有裝滿,則會導致本實驗測量的G排偏小,稱重法測得的浮力不變,故會導致本實驗測量的F浮>G排,即導致G排偏小;(3)為了得到更普遍的結(jié)論,應換用不同液體和不同物體進行多次實驗,而不是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故選B。(4)實驗步驟:測出空的小桶所受的重力;用測力計測出某物體所受的重力;把被測物體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讀出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同時,用小桶收集物體排開的水;測出小桶和物體排開的水所受的總重力;所以合理順序為丁、甲、乙、丙;(5)由可得甲圖可以測出物塊的質(zhì)量為0.2kg;丙、丁兩幅圖可以測出排開水的體積:,即物體的體積V物=V水=10-4m3;那么物體的密度。【分析】 (1)根據(jù)稱重法可知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物體的重力、物體完全浸沒后測力計的拉力;(2)若溢水杯的水沒有裝滿,排入空桶中的水的重力偏小,據(jù)此分析;(3)為使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應換用不同液體和不同物體進行實驗;(4)通過圖甲的彈簧測力計可讀出物體的重力;通過甲、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差可求出石塊所受浮力的大小;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小桶的重加排出的水重;用小桶接水前,應先測出其重力;(5)甲圖可以測出物塊的質(zhì)量;丙、丁兩幅圖可以測出排開水的體積,即物體的體積。21.(2025八下·長春期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溜早冰開展溜早冰逃動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其中的許多物理知識,進行這項這動需要有雙早冰鞋,有條件的可以到專門的早冰場上進行、沒有條伴的在較光滑的水泥地面也可以進行,但不能在車輛來往的道路上開展這項活動。在一般路面上穿普通鞋行走時鞋底與路面的摩擦是滑動摩擦,人與地面摩擦較大。人穿早冰鞋后將人與地面的滑動通過早冰鞋變?yōu)闈鈩樱绫掳惭b了濃動軸承、軸承上套上了可滾動的輪子,這樣使人與地面的摩擦大大減小。如圖所示。人在起動時成加速時。一只腳在前。一只腳在后。在前的一只腳腳尖指向運動方向。在后的一只腳與這動方向垂直,這樣是為了將浪動摩擦變成滑動摩擦,以增大與地面的摩擦,用力向后理就可增大地面對人向前的推力,以達到起動和加速的目的。(1)在同樣的條件下, 要比 小得多:(2)早冰鞋是通過 的方法減小滑行時地面對鞋的摩擦力:(3)溜冰時腳用力向后蹬就能向前加速,這是因為 。(4)正在滑行時,要想很快停下來,應讓放在后面的腳與運動方向垂直,以增大摩擦力,使自己很快停下來,這種做法是通過 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答案】(1)滾動摩擦;滑動摩擦(2)變滑動為滾動(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變滾動為滑動【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 (1)在同樣的條件下,滾動摩擦要比滑動摩擦小得多,因此,生活中經(jīng)常通過變滑動為滾動來減小摩擦力;(2)旱冰鞋裝有滾輪,是通過變滑動為滾動的方法減小滑行時地面對鞋的摩擦力;(3)溜冰時腳用力向后蹬就能向前加速,這是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滑行時,讓放在后面的腳與運動方向垂直,即與滾輪轉(zhuǎn)動的方向垂直,這樣是為了將滾動摩擦變成滑動摩擦,以增大與地面的摩擦。【分析】 (1)(2)在同樣的條件下,滾動摩擦要比滑動摩擦小得多,因此,變滑動為滾動可減小摩擦力;(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據(jù)此解釋;(4)變滾動為滑動可增大摩擦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吉林省長春市四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度期末復習學業(yè)質(zhì)量檢測物理八年級下(學生版).docx 吉林省長春市四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度期末復習學業(yè)質(zhì)量檢測物理八年級下(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