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

資源簡介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
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其中1~10題單選,11、12題雙選,雙選題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選錯得0分)
1.(2025八下·長沙期末)如圖所示運動場景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捏扁橡皮泥
B.用力拉滿弓
C.小鐵球受到磁體的作用
D.跳高運動員將撐桿壓彎
【答案】C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捏扁橡皮泥,泥的形狀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B、用力拉滿弓,弓的形狀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C、小鐵球受到磁體的作用,小鐵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發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跳高運動員將撐桿壓彎,撐桿的形狀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由此可知,C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ABD都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
2.(2025八下·長沙期末)5月25日,2025年馬來西亞羽毛球大師賽決賽結束,中國選手李詩灃表現出色奪得男單冠軍。在羽毛球比賽過程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球拍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大于球對球拍的力
B.飛出去的羽毛球,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C.球拍擊球后,羽毛球飛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若在空中向前飛行的羽毛球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羽毛球將靜止
【答案】C
【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牛頓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與球對球拍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A錯誤;
B、飛出去的羽毛球,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不再受到球拍對球的作用力,故B錯誤;
C、球拍擊球后,羽毛球飛出,羽毛球由靜止變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C正確;
D、若在空中向前飛行的羽毛球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內容可知,羽毛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兩個受力物體(相互的),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2)一切物體都有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3)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形狀;
(4)牛頓第一定律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2025八下·長沙期末)巴黎奧運會舉重項目女子81公斤決賽中,中國選手李雯雯勇奪冠軍。如圖所示,為奧運冠軍李雯雯舉重過程的圖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李雯雯對杠鈴的支持力和杠鈴受到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李雯雯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李雯雯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李雯雯對地面的壓力和杠鈴對李雯雯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李雯雯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李雯雯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D
【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別
【解析】【解答】A.杠鈴在重力和李雯雯對杠鈴的支持力這兩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所以杠鈴受到的重力和李雯雯對杠鈴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李雯雯受到重力、地面對李雯雯的支持力以及杠鈴對李雯雯的壓力三個力的作用,處于三力平衡狀態,所以李雯雯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李雯雯的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李雯雯對地面的壓力和杠鈴對李雯雯的壓力,二者大小不相等,作者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故二者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李雯雯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李雯雯的支持力,兩個受力物體(相互的),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1)二力平衡的條件:同一個受力物體,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2)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兩個受力物體(相互的),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4.(2025八下·長沙期末)下列設計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A.車把上有花紋的橡膠套 B.在結冰地段撒沙子
C.給自行車加潤滑油 D.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車閘
【答案】C
【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車把上有花紋的橡膠套,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題意。
B、在結冰地段撒沙子,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題意。
C、給自行車加潤滑油,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的方法減小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
D、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車閘,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減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減小壓力;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代替滑動。
5.(2025八下·長沙期末)在甲、乙、丙三個不同的燒杯中裝人相同質量的水,把它們放在不同的臺階上,如圖,液面剛好處在同一水平面,則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小關系為
A.p甲=p乙=p丙 B.p甲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
【答案】C
【知識點】液體壓強的特點;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解答】ABCD、由圖可知,三個容器底部在水中的深度關系為:h甲>h乙>h丙;
根據p=ρgh可知,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甲>p乙>p丙,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分析】根據p=ρgh分析水對燒杯底部壓強的大小關系。
6.(2025八下·長沙期末)如圖所示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甲覆杯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B.圖乙飛機升空主要是機翼上表面的流速小,壓強小
C.圖丙鐵軌下面鋪放枕木,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D.圖丁盆景自動供水裝置是液體壓強使水不會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在塑料瓶中
【答案】A
【知識點】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大氣壓強的存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解答】A、覆杯實驗中,杯子內沒有空氣或空氣較少,杯子內外形成一個氣壓差,這個氣壓差將紙片托住,水不會流出來,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A正確;
B、等質量的空氣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機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彎曲,因此上表面流速大于下表面,流速越大壓強越小,因此機翼下方壓強大于機翼上方,飛機受到向上的壓強差,即升力,故B錯誤;
C、鐵軌下面放枕木,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C錯誤;
D、因為盆景瓶外大氣壓等于瓶內水產生的壓強與瓶內水上方氣壓之和,所以盆景自動供水裝置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故D錯誤。
故選:A。
【分析】(1)覆杯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2)液體和氣體都稱為流體,流體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流體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
(3)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
(4)從大氣壓與瓶內壓強的關系角度進行考慮。
7.(2025八下·長沙期末) 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裝有一定質量的水,將a、b兩個體積相同質量不同的實心小球放人容器中,小球靜止后各容器中液面相平,小球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是Fa=Fb
B.兩個小球的密度關系是ρa>ρb
C.兩個小球的質量關系是maD.兩個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關系是p甲【答案】C
【知識點】密度公式及其應用;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由題知,a、b小球的體積相同;
A、由圖可知,a、b小球排開水的體積關系為Va排<Vb排,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關系為:Fa<Fb,故A錯誤;
B、a球在甲容器中漂浮,所以ρA<ρ水;b球在乙容器中懸浮,所以ρb=ρ水;c小球的密度關系ρa<ρb;故B錯誤;
C、已知小球a、b體積相同,且ρa<ρb,由知小球的質量關系ma<mb,故C正確;
D、小球靜止時,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根據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關系為p甲=p乙,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1)由圖得出a、b小球排開水的體積關系,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斷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
(2)根據物體浮沉條件判斷出小球密度的關系;
(3)根據密度公式判斷出小球質量的關系;
(4)利用p=ρgh判斷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關系。
8.(2025八下·長沙期末)關于浮力的應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輪船從密度較小的江水中駛人密度較大的海水中,其所受浮力變大
B.汽艇升空時,其內部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
C.潛水艇由懸浮到漂浮,應該向外排水
D.用鹽水選種,飽滿的種子會靜止在容器底部,其所受重力等于浮力
【答案】C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輪船從密度較小的江水中駛入密度較大的海水中,始終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變,則浮力不變,故A錯誤;
B.氣艇升空時,浮力大于重力,因而排開空氣的重力大于內部氣體的重力,體積相等,則其內部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小,故B錯誤;
C.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在水中上浮和下沉的,當潛水艇處于漂浮和懸浮狀態時,潛水艇自身的體積不變。漂浮時潛水艇排開的水的體積小于潛水艇的體積,懸浮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潛水艇的體積,因此懸浮時排開水的重力大于漂浮時排開水的重力,因而由懸浮到漂浮,應該向外排水減小重力,故C正確;
D.鹽水選種時,飽滿的種子會靜止在容器底部,即沉底狀態,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1)根據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分析;
(2)物體的浮沉條件: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浮力大于重力,上?。桓×Φ扔谥亓?,懸浮;浮力小于重力,下沉;漂浮時,浮力與重力相等;
(3)潛水艇是依靠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潛的;
(4)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
9.(2025八下·長沙期末)國內一些快遞公司已經開始嘗試啟用無人機配送快遞上門的業務,無人機快遞物流與其他新興技術相結合,對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用戶體驗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如圖為正在運輸貨物的無人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人機勻速上升過程中,貨物的重力勢能不變
B.無人機水平勻速飛行時,貨物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C.無人機在某一高度懸停一段時間,此過程中無人機對貨物做功
D.無人機拉著貨物勻速下降時,無人機所受重力與升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B
【知識點】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及其轉化;平衡力的辨別;是否做功的判斷
【解析】【解答】A、無人機勻速上升過程中,貨物的質量不變,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故A錯誤。
B、無人機水平勻速飛行時,貨物的質量不變,速度和高度都不變,則動能和重力勢能都不變,所以機械能保持不變,故B正確。
C、無人機在某一高度懸停一段時間,此過程中無人機對貨物有力的作用,但貨物沒有在該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所以無人機對貨物不做功,故C錯誤。
D、無人機拉著貨物勻速下降時,處于平衡狀態,無人機和貨物的總重力與升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
故選:B。
【分析】(1)影響動能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高度,其中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2)物理學中的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二者缺一不可。
(3)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10.(2025八下·長沙期末)下列工具或儀器在正常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筷子 B.開瓶器
C.托盤天平 D.鋼絲鉗
【答案】A
【知識點】杠桿的分類
【解析】【解答】杠桿有三種類型: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
A、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A正確;
B、鋼絲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B錯誤;
C、天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故C錯誤;
D、核桃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D錯誤。
故選:A。
【分析】結合圖片和生活經驗,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11.(2025八下·長沙期末) 如圖所示,用卷揚機通過一個動滑輪勻速豎直提升重為800 N的物體 A,卷揚機對繩子的拉力F=500 N,經過10s物體A豎直勻速上升了2m,此過程中不計繩重和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力,g=10 N/㎏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滑輪的質量為30 kg
B.滑輪對物體A做的有用功為1600J
C.拉力做功的功率為100W
D.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
【答案】B,D
【知識點】功率的計算;動滑輪拉力的計算;機械效率的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
【解析】【解答】A、由圖可知n=2,因為不計繩重和摩擦時,所以動滑輪的重力:G動=nF-G=2×500N-800N=200N,由G=mg可知,動滑輪的質量:,故A錯誤;
B、滑輪對物體A做的有用功:W有=Gh=800N×2m=1600J,故B正確;
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2×2m=4m,拉力做的總功:W總=Fs=500N×4m=2000J,拉力做功的功率:,故C錯誤;
D、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故D正確。
故選BD。
【分析】(1)由圖可知n=2,利用不計繩重和摩擦時求動滑輪的重力,根據G=mg求出動滑輪的質量。
(2)利用W有=Gh求滑輪對物體A做的有用功。
(3)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利用W總=Fs求拉力做的總功;利用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4)利用求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12.(2025八下·長沙期末)盛有適量水的柱形容器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先把質量與碗相等的土豆放置于碗中,再將其一起放人柱形容器,碗和土豆在水中處于漂浮狀態,如圖甲所示;再把土豆從碗中取出輕放入水中,靜止時土豆沉底,碗處于漂浮狀態,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圖中土豆沉底后受浮力
B.甲圖中碗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圖中碗受到的浮力
C.甲圖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于乙圖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D.甲圖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于乙圖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答案】A,D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浮力及其產生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乙圖中土豆沉底后,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故受到浮力,故A正確;
B、甲、乙中的碗都是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甲圖中有土豆,故重力大,故甲圖的浮力大于乙圖的浮力,故B錯誤;
C、由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的總重力,所以容器對桌面的壓力不變,由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不變,故C錯誤;
D、在甲圖中,土豆和碗整體受到的浮力為等于土豆和碗的重力之和,在乙圖中,土豆沉底,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土豆和碗整體受到的浮力為:F乙=F浮碗+F土豆浮小于土豆和碗的重力之和,由F浮=ρ水gV排可知,乙圖浮力較小,故土豆和碗整體排開水的體積減小,水面下降,根據p=ρ液gh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減小,根據F=pS知,壓力減小,即甲圖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于乙圖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故D正確。
故選:AD。
【分析】(1)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分析;
(2)根據漂浮的條件分析浮力大小;
(3)由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的總重力,根據可判斷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變化。
(4)根據物體沉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水體積的變化,從而可知容器內液面的變化,結合壓強公式分析液體壓強和壓力的變化。
二、填空題(5小題,每空2分,共22分)
13.(2025八下·長沙期末) 如圖所示,航天員輕輕一推艙壁后,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航天員會繼續運動是因為具有   。
【答案】運動狀態;慣性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慣性及其現象
【解析】【解答】(1)如圖所示,航天員輕輕一推艙壁后,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航天員會繼續運動是因為具有慣性?!痉治觥浚?)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變物體形狀或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14.(2025八下·長沙期末)小明的父親買了一個體積為300m3的球形藝術品,小明用天平測得此球的質量為240g。把它浸沒在水中,放開手后,小球將  ?。ㄟx填“下沉”“上浮”或“不動”),最終小球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   N。(ρ水 =1.0X103kg/m3,g取10 N/kg,下同)
【答案】上?。?.4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第1空,第2空,小球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液體的體積300cm3,小球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00×10-6m3=3N;
小球受到的重力:G=mg=240×10-3kg×10N/kg=2.4N,小球浸沒在水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放開手后,小球將上浮,最終小球靜止時,小球處于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即F浮'=G=2.4N。
故答案為:上浮;2.4。
【分析】小球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小球的體積,根據F浮=ρ水gV排求小球所受的浮力;根據G=mg求小球受到的重力,比較浮力與重力大小可知放手后小球的浮沉情況,從而可知小球靜止時受到的浮力。
15.(2025八下·長沙期末)2025年2月27日,長征二號將目前我國空間分辨率最高的商業遙感衛星四維高景一號衛星順利送人預定軌道。在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高景一號衛星的重力勢能   ,機械能   。(后兩空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答案】增大;增大
【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及其轉化
【解析】【解答】(1)在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高景一號衛星的質量不變,速度和高度都變大,所以動能和重力勢能都增大;
(2)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所以機械能增大。
故答案為:增大;增大。
【分析】影響動能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高度,其中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在分析各個能量的變化時,根據各自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6.(2025八下·長沙期末)如圖所示,國之重器“東方紅3”成功試水,成為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科考船。該船排水量為5800t,在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最大浮力為   N。當船員從船上卸載貨物后,船受到的浮力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5.8×107;變小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東方紅3”排水量為5800t,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輪船在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G排=m排g=5800×103kg×10N/kg=5.8×107N;
(2)輪船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當船員從船上卸載貨物后,船的重力減小,受到的浮力減小。
故答案為:5.8×107;變小。
【分析】(1)排水量是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求出輪船滿載時的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最大浮力。
(2)根據漂浮的條件分析當船員從船上卸載貨物后浮力變化。
17.(2025八下·長沙期末) 如圖甲,邊長為10cm、密度為0.6 g/cm3的實心均勻正方體A,自由放置在重力為10N、底面積為200cm2、高為26cm的薄壁柱形容器中如甲圖所示,此時A對容器底的壓強為   Pa;將一個底面積為50 cm2、高為12cm、重為15N的長方體B,通過一根輕質細線懸掛于天花板,現往容器中注人某種液體,正方體A慢慢上浮至與長方體B粘合在一起,當液體深度為25cm時,此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為3750Pa,此時正方體A露出液面的高度為2cm,則正方體A受到的浮為   N;若最后輕輕剪斷乙圖中的細線,待AB這個整體靜止后相較于乙圖,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的變化了   Pa.
【答案】600;12;75
【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由題意可知,A的體積為:VA=10cm×10cm×10cm=1000cm3=1×10-3m3,A的底面積為SA=10cm×10cm=100cm2=0.01m2,則A的質量為:
mA=ρAVA= 0.6 g/cm3 ×1000cm3=600g=0.6kg;
重力為:GA=mg=0.6kg×10N/kg=6N,A對容器的壓力FA=GA=6N, 此時A對容器底的壓強為 :;
(2)當液體深度為h=25cm=0.25m時,對容器底的壓強為3750Pa,由p=ρgh可得:液體的密度:; 正方體A露出液面的高度為2cm, 故正方體排開液體體積為:
V排=V浸=SAh浸=0.01m2×(0.1m-0.02m)=8×10-4m3,故正方體A受到的浮力:
F浮=ρ液gV排=1.5×103kg/m3×10N/kg×8×10-4m3=12N;
(3)剪斷細線前,由于此時A所受浮力大于正方體A的重力,所以AB粘合在一起時,長方體B對正方體A有豎直向下的壓力F,根據正方體A受平衡力,則F=F浮-GA=12N-6N=6N,根據相互作用力的特點知,正方體A對B的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F=6N;長方體B受重力GB、細線的拉力F拉和正方體A對B的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而平衡,則細線的拉力F拉=GB-F'=15N-6N=9N;
乙圖中剪斷細線后,以AB兩物體為整體,其整體的質量:,則整體體積為:VAB=VA+VB=1000cm3+50cm2×12cm=1600cm3=1.6×10-3m3,其整體的密度:,因為其整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故該整體在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整體的重力,則排開液體體積為
,
整體排開液體增加的體積為:
ΔV=V排'-VA排=1.4×10-3m3-8×10-4m3=6×10-4m3,
容器中液面升高的體積
V升=S容h升=200cm2×1cm=200cm3=2×10-4m3,
所以整體漂浮時溢出液體的體積
V溢=ΔV-V升=6×10-4m3-2×10-4m3=4×10-4m3,
溢出液體的重力G溢=ρ液gV溢=1.5×103kg/m3×10N/kg×5×10-4m3=7.5N;
由題意知,剪斷細線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變化量
ΔF=F拉-G溢=9N-7.5N=1.5N,
S容=200cm2=2×10-2m2,所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變化量。
故答案為:600;12;75.
【分析】(1)已知正方體的邊長可計算其體積和面積,利用密度公式計算正方體的質量;再由G=mg計算物體的重力,正方體對容器的壓力等于重力,代入計算解答;
(2)已知液體的深度和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利用p=ρ液gh即可求出液體的密度;
根據乙圖可知正方體A被液體浸沒的深度;然后求出正方體A在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即可根據
F浮=ρ液gV排求出正方體A受到的浮力;
(3)根據正方體A受平衡力可求出長方體B對A的壓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正方體A對長方體B的壓力等于長方體B對正方體A的壓力,最后根據長方體B受平衡力可求輕質細線對長方體B的拉力大小;
乙圖中剪斷細線后,以AB兩物體為整體,先求出其整體的質量和體積;利用即可求出其整體的密度;因為其整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故該整體在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根據漂浮的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得整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結合容器還能容納的液體體積和正方體A原來排開液體的體積,可求出整體漂浮時溢出液體的體積和重力;從而分析得出容器對桌面的壓力變化量;又已知容器的底面積,最后計算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變化量。
三、作圖題(每小問2分,共4分)
18.(2025八下·長沙期末)
(1)在圖1中的A點畫出箱子在水平向左滑行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圖。
(2)圖2中杠桿B點掛著重物G,若在A點施加一個最小的力F使杠桿平衡在圖中的位置,請畫出此力的示意圖。
【答案】(1)
(2)
【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摩擦力的方向;力臂的畫法;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
【解析】【解答】(1)由于物體向左運動,因此物體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點在A點。過A點,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并用f表示;如圖所示:

(2)根據題意,動力F的最大力臂為OA,動力F應與OA垂直斜向下,如圖所示:
【分析】(1)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由于物體向左運動,因此物體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注意摩擦力的作用點在A點。
(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若阻力阻力臂乘積一定,則動力臂最大時動力會最小,而且動力使杠桿轉動的效果與阻力(物體重力的拉力)使杠桿轉動的效果相反。
四、實驗題(4 小題,每空2分,共24 分)
19.(2025八下·長沙期末)小明利用銅柱、水、溢水杯、小燒杯、彈簧測力計等器材,按照題圖所示的步驟,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ρ銅=8.9X103kg/m3)
(1)由乙、丙兩圖可測出銅柱受到的浮力是   N:
(2)由以上步驟可初步得出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   。
(3)以下情況不會影響結論的是____。
A.圖乙步驟中水面未到達溢水杯的溢水口
B.圖丙步驟中銅柱未全部浸沒在水中
C.圖丙步驟的錒柱碰到溢水杯底部
【答案】(1)1
(2)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
(3)B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浮力大小的實驗
【解析】【解答】(1)由圖乙可知,銅柱的重力為4.6N,由圖丙可知,銅柱受到的拉力為3.6N,根據稱重法測量浮力知,浮力為 F浮=G-F拉=4.6N-3.6N=1N;
(2)由甲、丁可知,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為G排液=G總-G桶=1.4N-0.4N=1N;故可得: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
(3)A.圖乙步驟中水面未到達溢水杯的溢水口,會導致測得的排開液體的重力偏小,故A不符合題意;
B.圖丙步驟中銅柱是否全部浸沒在水中不會對實驗造成干擾,銅柱浸沒在水中的體積大,受到的浮力大,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大,銅柱浸沒在水中的體積小,受到的浮力小,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小,故C符合題意;
C.圖丙步驟的銅柱碰到溢水杯底部,則會導致測得的拉力偏小,由F浮=G-F拉可知,測得的浮力偏大,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B。
故答案為:(1)1;(2)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3)B;
【分析】(1)根據稱重法可表示出金屬塊受到的浮力;
(2)物體排開水的重力等于小桶和桶中水的總重力減去空桶的重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
(3)根據選項逐一分析。
20.(2025八下·長沙期末)在“研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準備的器材有:質量分別為m、2m的兩個鋼球、木塊和斜面。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1)該實驗是通過觀察   來判斷鋼球動能的大小;
(2)比較   兩圖進行的實驗,探究的是動能與質量的關系;
(3)用甲、乙兩圖的實驗現象所得到的結論,可以解釋汽車  ?。ㄟx填“超速”或“超載”)行駛時的危險性大的原因。
【答案】(1)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
(2)乙、丙
(3)超速
【知識點】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由轉換法,該實驗是通過觀察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判斷鋼球動能的大?。?br/>(2)探究的動能與質量的關系要控制速度相同,比較 乙、丙兩圖進行的實驗,探究的是動能與質量的關系;
(3)甲、乙兩圖中質量相同,乙中小球由較高的位置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大,木塊在水平面移動的距離較大,用甲、乙兩圖的實驗現象所得到的結論,在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木塊在水平面移動的距離較大,物體的動能越大,故可以解釋汽車超速行駛時的危險性大的原因。
故答案為:(1)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2)乙、丙;(3)超速。
【分析】(1)根據轉換法,通過比較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
(2)物體的動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研究動能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
21.(2025八下·長沙期末)小華同學為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前,他們觀察到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將平衡螺母向  ?。ㄟx填“左”“右”調節。
(2)如圖乙所示,改變兩邊所掛鉤碼個數及鉤碼與支點的距離,并使杠桿始終在水平位置平衡,多次實驗,得到如表所示的實驗數據。由數據可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用物理量符號表示)。
實驗序號 動力F1/N 動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3.0 0.10 2.0 0.15
2 1.5 0.10 1.0 0.15
3 2.5 0.20 2.0 0.25
(3)如圖丙所示,在杠桿左側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也可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實驗中所用鉤碼每個重0.5N,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
【答案】(1)右
(2)F1 L1=F2 L2
(3)1.5
【知識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
【解析】【解答】(1)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左端低,右端高,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2)分析表格數據:
第一組:3.0×0.10=2.0×0.15;
第二組:1.5×0.10=1.0×0.15;
第一組:2.5×0.20=2.0×0.25;
故可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 L1=F2 L2;
(3)設每格長度為L,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1 L1=F2 L2可得:4×0.5N×3L=F×4L,解得,F=1.5N。
故答案為:(1)右;(2)F1 L1=F2 L2;(3)1.5。
【分析】(1)調節杠桿平衡的原則是螺母的調節方向是向上翹的那端調節;
(2)根據表格數據得出結論;
(3)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算出拉力大小。
22.(2025八下·長沙期末)實驗小組在做“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如圖用相同的滑輪組提升不同數量的鉤碼,記錄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次數 鉤碼重G/N 鉤碼提升高度h/m 拉力E/N 繩端移動的距離s/m 機被效率η
1 2 0.1 0.9 0.3 74.0%
2 4 0.1 1.7 0.3 78.4%
3 6 0.1 ① 0.3 ②
(1)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沿   方向勻速提升不同數量的鉤碼進行實驗。
(2)第三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通過分析實驗數據,第三次實驗對應的機械效率是   %。(結果精確到0.1%)
(3)有小組成員提出,最后要計算三次實驗機械效率的平均值,這個想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
【答案】(1)豎直
(2)87.0
(3)不正確,因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是一個定值,求平均值無意義
【知識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
【解析】【解答】(1)實驗中要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物體升高,此時系統處于平衡狀態,測力計示數等于拉力大小;
(2)第三次實驗對應圖中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1N,示數2.3N,即表格中①處的數值是2.3;第三次實驗對應的機械效率:;
②處的數值約為87%;
(3)這種做法不正確,因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是一個定值,求平均值無意義。
故答案為:(1)豎直;(2)87.0;(3)不正確,因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是一個定值,求平均值無意義。
【分析】(1)實驗中要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應該先看分度值再讀數;
(2)根據W有用=Gh算出有用功,根據W總=Fs算出總功,由出機械效率;
(3)由圖表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是一個固定值,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無意義。
五、計算題(2小題,23小題6分,24小題8分,共14分)
23.(2025八下·長沙期末)假期是大家外出旅游的大好機會,近年來房車旅游更是得到了大眾的青睞,如圖是小恒一家人乘坐房車旅游時的情形。該車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勻速行駛了2km,行駛中人和車的總質量為3000kg,車受到的阻力是總重的0.05倍,則:(g=10N/kg)
(1)人和車的總重力?
(2)房車在勻速行駛過程中牽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3)房車的功率是多少
【答案】(1)(1)人和車的總重力:G=mg=3000kg×10N/kg=3×104N;
(2)(2)房車在勻速行駛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牽引力與阻力平衡,大小相等,即:
F=f=0.05G=0.05×3×104N=1500N,
牽引力做的功:
W=Fs=1500N×2×103m=3×106J;
(3)解:房車的功率:
【知識點】功率的計算;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平衡力的辨別;功的計算及應用
【解析】【分析】(1)已知人和車的總質量,根據G=mg求人和車的總重力;
(2)房車在勻速行駛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牽引力與阻力平衡,大小相等,根據F=f=0.05G求得牽引力的大小,根據W=Fs求牽引力做的功;
(3)根據求房車的功率。
24.(2025八下·長沙期末)如圖所示,質量為0.3kg的薄壁長方體容器甲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里面裝有10cm深的水。另有密度大于水,且完全相同的實心長方體A、B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L<8cm。
(1)求薄壁長方體容器甲的重力;
(2)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3)將A以不同底面朝下的方式放人長方體容器中,穩定后,在A對容器底部有壓力作用的所有方式中,A對容器底部的最小壓強為750Pa;再將B按照A的方式放入水中,且置于A上方。在這兩次放人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1300Pa和1500Pa。求放人B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小。
【答案】(1)薄壁長方體容器甲的質量為0.3kg,重力為:G容=mg=0.3kg×10N/kg=3N
(2)甲容器中水的深度為h=10cm=0.1m,故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3)解:由題可知,因為L <8cm ,故當A與容器接觸面積為
SA=15cm×8cm=120cm2=1.2×10-2m2時,接觸面積最大,由,可知對容器底部壓強最小,此時A的高度為L,故A完全浸沒在水中,此時水 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1300Pa,由壓強公式可知,此時水的深度為:;
甲的底面積為:S甲=0.2m×0.1m=2×10-2m2,
放入A之前水的體積為:
V水=S甲h=2×10-2m2×0.1m=2×10-3m3,水的質量為:
m=ρ水V水=1.0×103kg/m3×2×10-3m3=2kg,重力為:
G水=mg=2kg×10N/kg=20N;
物體A和水的總體積為:
V總1=S甲h1=0.2m×0.1m×0.13m=2.6×10-3m3,
故A的體積為:
VA=V總1-V水=2.6×10-3m3-2×10-3m3=6×10-4m3,
故A完全浸沒時所受浮力為:
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6×10-4m3=6N,A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
FA1=pA1SA=750Pa×1.2×10-2m2=9N,此時物體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豎直向上的浮力F浮和容器對A的支持力FA1,即G=F浮+FA1=6N+9N=15N,故A的重力為15N;
因為A和B完全相同,故GB=GA=15N,容器的重力為3N,水的重力為20N;
放入B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1500Pa,此時水的深度為:
;
放入B后,假設水不溢出,水和A、B的總體積為:
V總2=VA+VB+V水=6×10-4m3+6×10-4m3+2×10-3m3=3.2×10-3m3,則水的深度為:
,
故有水溢出,溢出水的體積為:
V溢=S甲(h3-h2)=2×10-2m2×(0.16m-0.015m)=2×10-4m3,故溢出水的質量為:
m溢=ρ水V溢=1.0×103kg/m3×2×10-4m3=0.2kg,溢出水的重力為:
G溢 =m溢g=0.2kg×10N/kg=2N,故剩余水的重力為:
G水剩=20N-2N=18N,
故放人B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容器、容器中剩余的水和A、B的總重力,即
F總 =GA +GB +G水 +G容=15N+15N+18N+3N=51N。
【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長方體容器甲的質量為0.3kg,由G=mg計算解答;
(2)利用p=ρ水gh計算解答;
(3)利用A放入容器后對容器底部的最小壓強判斷A的放置方式,即高度L小于水的深度;
水對容器的壓強可計算出水的深度,由于水的深度大于A的高度,A完全浸沒,利用水的深度和原來水的深度分別計算出水的體積和水與A 的總體積,即可求出A的體積;再利用F浮=ρ液gV排可計算出A所受浮力;再利用受力分析可計算出A 的重力;
利用AB浸入水中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可計算出水的深度,與AB浸入水中后水不溢出的情況下,水的深度比較,可判斷是否有水溢出;
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A、B與容器和剩余水的總重力。
1 / 1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
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其中1~10題單選,11、12題雙選,雙選題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選錯得0分)
1.(2025八下·長沙期末)如圖所示運動場景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捏扁橡皮泥
B.用力拉滿弓
C.小鐵球受到磁體的作用
D.跳高運動員將撐桿壓彎
2.(2025八下·長沙期末)5月25日,2025年馬來西亞羽毛球大師賽決賽結束,中國選手李詩灃表現出色奪得男單冠軍。在羽毛球比賽過程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球拍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大于球對球拍的力
B.飛出去的羽毛球,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C.球拍擊球后,羽毛球飛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若在空中向前飛行的羽毛球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羽毛球將靜止
3.(2025八下·長沙期末)巴黎奧運會舉重項目女子81公斤決賽中,中國選手李雯雯勇奪冠軍。如圖所示,為奧運冠軍李雯雯舉重過程的圖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李雯雯對杠鈴的支持力和杠鈴受到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李雯雯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李雯雯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李雯雯對地面的壓力和杠鈴對李雯雯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李雯雯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李雯雯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4.(2025八下·長沙期末)下列設計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A.車把上有花紋的橡膠套 B.在結冰地段撒沙子
C.給自行車加潤滑油 D.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車閘
5.(2025八下·長沙期末)在甲、乙、丙三個不同的燒杯中裝人相同質量的水,把它們放在不同的臺階上,如圖,液面剛好處在同一水平面,則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小關系為
A.p甲=p乙=p丙 B.p甲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
6.(2025八下·長沙期末)如圖所示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甲覆杯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B.圖乙飛機升空主要是機翼上表面的流速小,壓強小
C.圖丙鐵軌下面鋪放枕木,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D.圖丁盆景自動供水裝置是液體壓強使水不會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在塑料瓶中
7.(2025八下·長沙期末) 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裝有一定質量的水,將a、b兩個體積相同質量不同的實心小球放人容器中,小球靜止后各容器中液面相平,小球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是Fa=Fb
B.兩個小球的密度關系是ρa>ρb
C.兩個小球的質量關系是maD.兩個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關系是p甲8.(2025八下·長沙期末)關于浮力的應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輪船從密度較小的江水中駛人密度較大的海水中,其所受浮力變大
B.汽艇升空時,其內部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
C.潛水艇由懸浮到漂浮,應該向外排水
D.用鹽水選種,飽滿的種子會靜止在容器底部,其所受重力等于浮力
9.(2025八下·長沙期末)國內一些快遞公司已經開始嘗試啟用無人機配送快遞上門的業務,無人機快遞物流與其他新興技術相結合,對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用戶體驗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如圖為正在運輸貨物的無人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人機勻速上升過程中,貨物的重力勢能不變
B.無人機水平勻速飛行時,貨物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C.無人機在某一高度懸停一段時間,此過程中無人機對貨物做功
D.無人機拉著貨物勻速下降時,無人機所受重力與升力是一對平衡力
10.(2025八下·長沙期末)下列工具或儀器在正常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筷子 B.開瓶器
C.托盤天平 D.鋼絲鉗
11.(2025八下·長沙期末) 如圖所示,用卷揚機通過一個動滑輪勻速豎直提升重為800 N的物體 A,卷揚機對繩子的拉力F=500 N,經過10s物體A豎直勻速上升了2m,此過程中不計繩重和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力,g=10 N/㎏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滑輪的質量為30 kg
B.滑輪對物體A做的有用功為1600J
C.拉力做功的功率為100W
D.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
12.(2025八下·長沙期末)盛有適量水的柱形容器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先把質量與碗相等的土豆放置于碗中,再將其一起放人柱形容器,碗和土豆在水中處于漂浮狀態,如圖甲所示;再把土豆從碗中取出輕放入水中,靜止時土豆沉底,碗處于漂浮狀態,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圖中土豆沉底后受浮力
B.甲圖中碗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圖中碗受到的浮力
C.甲圖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于乙圖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D.甲圖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于乙圖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二、填空題(5小題,每空2分,共22分)
13.(2025八下·長沙期末) 如圖所示,航天員輕輕一推艙壁后,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航天員會繼續運動是因為具有   。
14.(2025八下·長沙期末)小明的父親買了一個體積為300m3的球形藝術品,小明用天平測得此球的質量為240g。把它浸沒在水中,放開手后,小球將   (選填“下沉”“上浮”或“不動”),最終小球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   N。(ρ水 =1.0X103kg/m3,g取10 N/kg,下同)
15.(2025八下·長沙期末)2025年2月27日,長征二號將目前我國空間分辨率最高的商業遙感衛星四維高景一號衛星順利送人預定軌道。在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高景一號衛星的重力勢能   ,機械能   。(后兩空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6.(2025八下·長沙期末)如圖所示,國之重器“東方紅3”成功試水,成為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科考船。該船排水量為5800t,在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最大浮力為   N。當船員從船上卸載貨物后,船受到的浮力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17.(2025八下·長沙期末) 如圖甲,邊長為10cm、密度為0.6 g/cm3的實心均勻正方體A,自由放置在重力為10N、底面積為200cm2、高為26cm的薄壁柱形容器中如甲圖所示,此時A對容器底的壓強為   Pa;將一個底面積為50 cm2、高為12cm、重為15N的長方體B,通過一根輕質細線懸掛于天花板,現往容器中注人某種液體,正方體A慢慢上浮至與長方體B粘合在一起,當液體深度為25cm時,此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為3750Pa,此時正方體A露出液面的高度為2cm,則正方體A受到的浮為   N;若最后輕輕剪斷乙圖中的細線,待AB這個整體靜止后相較于乙圖,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的變化了   Pa.
三、作圖題(每小問2分,共4分)
18.(2025八下·長沙期末)
(1)在圖1中的A點畫出箱子在水平向左滑行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圖。
(2)圖2中杠桿B點掛著重物G,若在A點施加一個最小的力F使杠桿平衡在圖中的位置,請畫出此力的示意圖。
四、實驗題(4 小題,每空2分,共24 分)
19.(2025八下·長沙期末)小明利用銅柱、水、溢水杯、小燒杯、彈簧測力計等器材,按照題圖所示的步驟,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ρ銅=8.9X103kg/m3)
(1)由乙、丙兩圖可測出銅柱受到的浮力是   N:
(2)由以上步驟可初步得出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   。
(3)以下情況不會影響結論的是____。
A.圖乙步驟中水面未到達溢水杯的溢水口
B.圖丙步驟中銅柱未全部浸沒在水中
C.圖丙步驟的錒柱碰到溢水杯底部
20.(2025八下·長沙期末)在“研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準備的器材有:質量分別為m、2m的兩個鋼球、木塊和斜面。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1)該實驗是通過觀察   來判斷鋼球動能的大??;
(2)比較   兩圖進行的實驗,探究的是動能與質量的關系;
(3)用甲、乙兩圖的實驗現象所得到的結論,可以解釋汽車  ?。ㄟx填“超速”或“超載”)行駛時的危險性大的原因。
21.(2025八下·長沙期末)小華同學為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前,他們觀察到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將平衡螺母向  ?。ㄟx填“左”“右”調節。
(2)如圖乙所示,改變兩邊所掛鉤碼個數及鉤碼與支點的距離,并使杠桿始終在水平位置平衡,多次實驗,得到如表所示的實驗數據。由數據可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ㄓ梦锢砹糠柋硎?。
實驗序號 動力F1/N 動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3.0 0.10 2.0 0.15
2 1.5 0.10 1.0 0.15
3 2.5 0.20 2.0 0.25
(3)如圖丙所示,在杠桿左側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也可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實驗中所用鉤碼每個重0.5N,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
22.(2025八下·長沙期末)實驗小組在做“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如圖用相同的滑輪組提升不同數量的鉤碼,記錄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次數 鉤碼重G/N 鉤碼提升高度h/m 拉力E/N 繩端移動的距離s/m 機被效率η
1 2 0.1 0.9 0.3 74.0%
2 4 0.1 1.7 0.3 78.4%
3 6 0.1 ① 0.3 ②
(1)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沿   方向勻速提升不同數量的鉤碼進行實驗。
(2)第三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通過分析實驗數據,第三次實驗對應的機械效率是   %。(結果精確到0.1%)
(3)有小組成員提出,最后要計算三次實驗機械效率的平均值,這個想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
五、計算題(2小題,23小題6分,24小題8分,共14分)
23.(2025八下·長沙期末)假期是大家外出旅游的大好機會,近年來房車旅游更是得到了大眾的青睞,如圖是小恒一家人乘坐房車旅游時的情形。該車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勻速行駛了2km,行駛中人和車的總質量為3000kg,車受到的阻力是總重的0.05倍,則:(g=10N/kg)
(1)人和車的總重力?
(2)房車在勻速行駛過程中牽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3)房車的功率是多少
24.(2025八下·長沙期末)如圖所示,質量為0.3kg的薄壁長方體容器甲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里面裝有10cm深的水。另有密度大于水,且完全相同的實心長方體A、B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L<8cm。
(1)求薄壁長方體容器甲的重力;
(2)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3)將A以不同底面朝下的方式放人長方體容器中,穩定后,在A對容器底部有壓力作用的所有方式中,A對容器底部的最小壓強為750Pa;再將B按照A的方式放入水中,且置于A上方。在這兩次放人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1300Pa和1500Pa。求放人B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捏扁橡皮泥,泥的形狀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B、用力拉滿弓,弓的形狀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C、小鐵球受到磁體的作用,小鐵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發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跳高運動員將撐桿壓彎,撐桿的形狀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由此可知,C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ABD都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
2.【答案】C
【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牛頓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與球對球拍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A錯誤;
B、飛出去的羽毛球,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不再受到球拍對球的作用力,故B錯誤;
C、球拍擊球后,羽毛球飛出,羽毛球由靜止變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C正確;
D、若在空中向前飛行的羽毛球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內容可知,羽毛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兩個受力物體(相互的),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2)一切物體都有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3)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形狀;
(4)牛頓第一定律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答案】D
【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別
【解析】【解答】A.杠鈴在重力和李雯雯對杠鈴的支持力這兩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所以杠鈴受到的重力和李雯雯對杠鈴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李雯雯受到重力、地面對李雯雯的支持力以及杠鈴對李雯雯的壓力三個力的作用,處于三力平衡狀態,所以李雯雯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李雯雯的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李雯雯對地面的壓力和杠鈴對李雯雯的壓力,二者大小不相等,作者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故二者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李雯雯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李雯雯的支持力,兩個受力物體(相互的),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1)二力平衡的條件:同一個受力物體,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2)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兩個受力物體(相互的),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4.【答案】C
【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車把上有花紋的橡膠套,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題意。
B、在結冰地段撒沙子,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題意。
C、給自行車加潤滑油,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的方法減小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
D、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車閘,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減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減小壓力;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代替滑動。
5.【答案】C
【知識點】液體壓強的特點;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解答】ABCD、由圖可知,三個容器底部在水中的深度關系為:h甲>h乙>h丙;
根據p=ρgh可知,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甲>p乙>p丙,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分析】根據p=ρgh分析水對燒杯底部壓強的大小關系。
6.【答案】A
【知識點】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大氣壓強的存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解答】A、覆杯實驗中,杯子內沒有空氣或空氣較少,杯子內外形成一個氣壓差,這個氣壓差將紙片托住,水不會流出來,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A正確;
B、等質量的空氣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機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彎曲,因此上表面流速大于下表面,流速越大壓強越小,因此機翼下方壓強大于機翼上方,飛機受到向上的壓強差,即升力,故B錯誤;
C、鐵軌下面放枕木,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C錯誤;
D、因為盆景瓶外大氣壓等于瓶內水產生的壓強與瓶內水上方氣壓之和,所以盆景自動供水裝置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故D錯誤。
故選:A。
【分析】(1)覆杯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2)液體和氣體都稱為流體,流體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流體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
(3)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
(4)從大氣壓與瓶內壓強的關系角度進行考慮。
7.【答案】C
【知識點】密度公式及其應用;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由題知,a、b小球的體積相同;
A、由圖可知,a、b小球排開水的體積關系為Va排<Vb排,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關系為:Fa<Fb,故A錯誤;
B、a球在甲容器中漂浮,所以ρA<ρ水;b球在乙容器中懸浮,所以ρb=ρ水;c小球的密度關系ρa<ρb;故B錯誤;
C、已知小球a、b體積相同,且ρa<ρb,由知小球的質量關系ma<mb,故C正確;
D、小球靜止時,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根據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關系為p甲=p乙,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1)由圖得出a、b小球排開水的體積關系,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斷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
(2)根據物體浮沉條件判斷出小球密度的關系;
(3)根據密度公式判斷出小球質量的關系;
(4)利用p=ρgh判斷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關系。
8.【答案】C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輪船從密度較小的江水中駛入密度較大的海水中,始終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變,則浮力不變,故A錯誤;
B.氣艇升空時,浮力大于重力,因而排開空氣的重力大于內部氣體的重力,體積相等,則其內部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小,故B錯誤;
C.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在水中上浮和下沉的,當潛水艇處于漂浮和懸浮狀態時,潛水艇自身的體積不變。漂浮時潛水艇排開的水的體積小于潛水艇的體積,懸浮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潛水艇的體積,因此懸浮時排開水的重力大于漂浮時排開水的重力,因而由懸浮到漂浮,應該向外排水減小重力,故C正確;
D.鹽水選種時,飽滿的種子會靜止在容器底部,即沉底狀態,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1)根據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分析;
(2)物體的浮沉條件: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浮力大于重力,上??;浮力等于重力,懸??;浮力小于重力,下沉;漂浮時,浮力與重力相等;
(3)潛水艇是依靠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潛的;
(4)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
9.【答案】B
【知識點】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及其轉化;平衡力的辨別;是否做功的判斷
【解析】【解答】A、無人機勻速上升過程中,貨物的質量不變,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故A錯誤。
B、無人機水平勻速飛行時,貨物的質量不變,速度和高度都不變,則動能和重力勢能都不變,所以機械能保持不變,故B正確。
C、無人機在某一高度懸停一段時間,此過程中無人機對貨物有力的作用,但貨物沒有在該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所以無人機對貨物不做功,故C錯誤。
D、無人機拉著貨物勻速下降時,處于平衡狀態,無人機和貨物的總重力與升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
故選:B。
【分析】(1)影響動能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高度,其中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2)物理學中的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二者缺一不可。
(3)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10.【答案】A
【知識點】杠桿的分類
【解析】【解答】杠桿有三種類型: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
A、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A正確;
B、鋼絲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B錯誤;
C、天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故C錯誤;
D、核桃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D錯誤。
故選:A。
【分析】結合圖片和生活經驗,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11.【答案】B,D
【知識點】功率的計算;動滑輪拉力的計算;機械效率的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
【解析】【解答】A、由圖可知n=2,因為不計繩重和摩擦時,所以動滑輪的重力:G動=nF-G=2×500N-800N=200N,由G=mg可知,動滑輪的質量:,故A錯誤;
B、滑輪對物體A做的有用功:W有=Gh=800N×2m=1600J,故B正確;
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2×2m=4m,拉力做的總功:W總=Fs=500N×4m=2000J,拉力做功的功率:,故C錯誤;
D、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故D正確。
故選BD。
【分析】(1)由圖可知n=2,利用不計繩重和摩擦時求動滑輪的重力,根據G=mg求出動滑輪的質量。
(2)利用W有=Gh求滑輪對物體A做的有用功。
(3)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利用W總=Fs求拉力做的總功;利用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4)利用求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12.【答案】A,D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浮力及其產生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乙圖中土豆沉底后,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故受到浮力,故A正確;
B、甲、乙中的碗都是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甲圖中有土豆,故重力大,故甲圖的浮力大于乙圖的浮力,故B錯誤;
C、由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的總重力,所以容器對桌面的壓力不變,由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不變,故C錯誤;
D、在甲圖中,土豆和碗整體受到的浮力為等于土豆和碗的重力之和,在乙圖中,土豆沉底,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土豆和碗整體受到的浮力為:F乙=F浮碗+F土豆浮小于土豆和碗的重力之和,由F浮=ρ水gV排可知,乙圖浮力較小,故土豆和碗整體排開水的體積減小,水面下降,根據p=ρ液gh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減小,根據F=pS知,壓力減小,即甲圖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于乙圖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故D正確。
故選:AD。
【分析】(1)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分析;
(2)根據漂浮的條件分析浮力大??;
(3)由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的總重力,根據可判斷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變化。
(4)根據物體沉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水體積的變化,從而可知容器內液面的變化,結合壓強公式分析液體壓強和壓力的變化。
13.【答案】運動狀態;慣性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慣性及其現象
【解析】【解答】(1)如圖所示,航天員輕輕一推艙壁后,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航天員會繼續運動是因為具有慣性?!痉治觥浚?)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變物體形狀或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14.【答案】上??;2.4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第1空,第2空,小球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液體的體積300cm3,小球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00×10-6m3=3N;
小球受到的重力:G=mg=240×10-3kg×10N/kg=2.4N,小球浸沒在水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放開手后,小球將上浮,最終小球靜止時,小球處于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即F浮'=G=2.4N。
故答案為:上?。?.4。
【分析】小球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小球的體積,根據F浮=ρ水gV排求小球所受的浮力;根據G=mg求小球受到的重力,比較浮力與重力大小可知放手后小球的浮沉情況,從而可知小球靜止時受到的浮力。
15.【答案】增大;增大
【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及其轉化
【解析】【解答】(1)在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高景一號衛星的質量不變,速度和高度都變大,所以動能和重力勢能都增大;
(2)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所以機械能增大。
故答案為:增大;增大。
【分析】影響動能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高度,其中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在分析各個能量的變化時,根據各自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6.【答案】5.8×107;變小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東方紅3”排水量為5800t,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輪船在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G排=m排g=5800×103kg×10N/kg=5.8×107N;
(2)輪船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當船員從船上卸載貨物后,船的重力減小,受到的浮力減小。
故答案為:5.8×107;變小。
【分析】(1)排水量是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求出輪船滿載時的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最大浮力。
(2)根據漂浮的條件分析當船員從船上卸載貨物后浮力變化。
17.【答案】600;12;75
【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由題意可知,A的體積為:VA=10cm×10cm×10cm=1000cm3=1×10-3m3,A的底面積為SA=10cm×10cm=100cm2=0.01m2,則A的質量為:
mA=ρAVA= 0.6 g/cm3 ×1000cm3=600g=0.6kg;
重力為:GA=mg=0.6kg×10N/kg=6N,A對容器的壓力FA=GA=6N, 此時A對容器底的壓強為 :;
(2)當液體深度為h=25cm=0.25m時,對容器底的壓強為3750Pa,由p=ρgh可得:液體的密度:; 正方體A露出液面的高度為2cm, 故正方體排開液體體積為:
V排=V浸=SAh浸=0.01m2×(0.1m-0.02m)=8×10-4m3,故正方體A受到的浮力:
F浮=ρ液gV排=1.5×103kg/m3×10N/kg×8×10-4m3=12N;
(3)剪斷細線前,由于此時A所受浮力大于正方體A的重力,所以AB粘合在一起時,長方體B對正方體A有豎直向下的壓力F,根據正方體A受平衡力,則F=F浮-GA=12N-6N=6N,根據相互作用力的特點知,正方體A對B的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F=6N;長方體B受重力GB、細線的拉力F拉和正方體A對B的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而平衡,則細線的拉力F拉=GB-F'=15N-6N=9N;
乙圖中剪斷細線后,以AB兩物體為整體,其整體的質量:,則整體體積為:VAB=VA+VB=1000cm3+50cm2×12cm=1600cm3=1.6×10-3m3,其整體的密度:,因為其整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故該整體在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整體的重力,則排開液體體積為
,
整體排開液體增加的體積為:
ΔV=V排'-VA排=1.4×10-3m3-8×10-4m3=6×10-4m3,
容器中液面升高的體積
V升=S容h升=200cm2×1cm=200cm3=2×10-4m3,
所以整體漂浮時溢出液體的體積
V溢=ΔV-V升=6×10-4m3-2×10-4m3=4×10-4m3,
溢出液體的重力G溢=ρ液gV溢=1.5×103kg/m3×10N/kg×5×10-4m3=7.5N;
由題意知,剪斷細線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變化量
ΔF=F拉-G溢=9N-7.5N=1.5N,
S容=200cm2=2×10-2m2,所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變化量。
故答案為:600;12;75.
【分析】(1)已知正方體的邊長可計算其體積和面積,利用密度公式計算正方體的質量;再由G=mg計算物體的重力,正方體對容器的壓力等于重力,代入計算解答;
(2)已知液體的深度和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利用p=ρ液gh即可求出液體的密度;
根據乙圖可知正方體A被液體浸沒的深度;然后求出正方體A在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即可根據
F浮=ρ液gV排求出正方體A受到的浮力;
(3)根據正方體A受平衡力可求出長方體B對A的壓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正方體A對長方體B的壓力等于長方體B對正方體A的壓力,最后根據長方體B受平衡力可求輕質細線對長方體B的拉力大小;
乙圖中剪斷細線后,以AB兩物體為整體,先求出其整體的質量和體積;利用即可求出其整體的密度;因為其整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故該整體在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根據漂浮的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得整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結合容器還能容納的液體體積和正方體A原來排開液體的體積,可求出整體漂浮時溢出液體的體積和重力;從而分析得出容器對桌面的壓力變化量;又已知容器的底面積,最后計算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變化量。
18.【答案】(1)
(2)
【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摩擦力的方向;力臂的畫法;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
【解析】【解答】(1)由于物體向左運動,因此物體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點在A點。過A點,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并用f表示;如圖所示:
;
(2)根據題意,動力F的最大力臂為OA,動力F應與OA垂直斜向下,如圖所示:
【分析】(1)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由于物體向左運動,因此物體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注意摩擦力的作用點在A點。
(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若阻力阻力臂乘積一定,則動力臂最大時動力會最小,而且動力使杠桿轉動的效果與阻力(物體重力的拉力)使杠桿轉動的效果相反。
19.【答案】(1)1
(2)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
(3)B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浮力大小的實驗
【解析】【解答】(1)由圖乙可知,銅柱的重力為4.6N,由圖丙可知,銅柱受到的拉力為3.6N,根據稱重法測量浮力知,浮力為 F浮=G-F拉=4.6N-3.6N=1N;
(2)由甲、丁可知,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為G排液=G總-G桶=1.4N-0.4N=1N;故可得: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
(3)A.圖乙步驟中水面未到達溢水杯的溢水口,會導致測得的排開液體的重力偏小,故A不符合題意;
B.圖丙步驟中銅柱是否全部浸沒在水中不會對實驗造成干擾,銅柱浸沒在水中的體積大,受到的浮力大,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大,銅柱浸沒在水中的體積小,受到的浮力小,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小,故C符合題意;
C.圖丙步驟的銅柱碰到溢水杯底部,則會導致測得的拉力偏小,由F浮=G-F拉可知,測得的浮力偏大,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B。
故答案為:(1)1;(2)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3)B;
【分析】(1)根據稱重法可表示出金屬塊受到的浮力;
(2)物體排開水的重力等于小桶和桶中水的總重力減去空桶的重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
(3)根據選項逐一分析。
20.【答案】(1)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
(2)乙、丙
(3)超速
【知識點】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由轉換法,該實驗是通過觀察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判斷鋼球動能的大小;
(2)探究的動能與質量的關系要控制速度相同,比較 乙、丙兩圖進行的實驗,探究的是動能與質量的關系;
(3)甲、乙兩圖中質量相同,乙中小球由較高的位置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大,木塊在水平面移動的距離較大,用甲、乙兩圖的實驗現象所得到的結論,在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木塊在水平面移動的距離較大,物體的動能越大,故可以解釋汽車超速行駛時的危險性大的原因。
故答案為:(1)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2)乙、丙;(3)超速。
【分析】(1)根據轉換法,通過比較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
(2)物體的動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研究動能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
21.【答案】(1)右
(2)F1 L1=F2 L2
(3)1.5
【知識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
【解析】【解答】(1)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左端低,右端高,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2)分析表格數據:
第一組:3.0×0.10=2.0×0.15;
第二組:1.5×0.10=1.0×0.15;
第一組:2.5×0.20=2.0×0.25;
故可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 L1=F2 L2;
(3)設每格長度為L,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1 L1=F2 L2可得:4×0.5N×3L=F×4L,解得,F=1.5N。
故答案為:(1)右;(2)F1 L1=F2 L2;(3)1.5。
【分析】(1)調節杠桿平衡的原則是螺母的調節方向是向上翹的那端調節;
(2)根據表格數據得出結論;
(3)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算出拉力大小。
22.【答案】(1)豎直
(2)87.0
(3)不正確,因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是一個定值,求平均值無意義
【知識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
【解析】【解答】(1)實驗中要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物體升高,此時系統處于平衡狀態,測力計示數等于拉力大??;
(2)第三次實驗對應圖中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1N,示數2.3N,即表格中①處的數值是2.3;第三次實驗對應的機械效率:;
②處的數值約為87%;
(3)這種做法不正確,因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是一個定值,求平均值無意義。
故答案為:(1)豎直;(2)87.0;(3)不正確,因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是一個定值,求平均值無意義。
【分析】(1)實驗中要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應該先看分度值再讀數;
(2)根據W有用=Gh算出有用功,根據W總=Fs算出總功,由出機械效率;
(3)由圖表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是一個固定值,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無意義。
23.【答案】(1)(1)人和車的總重力:G=mg=3000kg×10N/kg=3×104N;
(2)(2)房車在勻速行駛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牽引力與阻力平衡,大小相等,即:
F=f=0.05G=0.05×3×104N=1500N,
牽引力做的功:
W=Fs=1500N×2×103m=3×106J;
(3)解:房車的功率:
【知識點】功率的計算;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平衡力的辨別;功的計算及應用
【解析】【分析】(1)已知人和車的總質量,根據G=mg求人和車的總重力;
(2)房車在勻速行駛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牽引力與阻力平衡,大小相等,根據F=f=0.05G求得牽引力的大小,根據W=Fs求牽引力做的功;
(3)根據求房車的功率。
24.【答案】(1)薄壁長方體容器甲的質量為0.3kg,重力為:G容=mg=0.3kg×10N/kg=3N
(2)甲容器中水的深度為h=10cm=0.1m,故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3)解:由題可知,因為L <8cm ,故當A與容器接觸面積為
SA=15cm×8cm=120cm2=1.2×10-2m2時,接觸面積最大,由,可知對容器底部壓強最小,此時A的高度為L,故A完全浸沒在水中,此時水 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1300Pa,由壓強公式可知,此時水的深度為:;
甲的底面積為:S甲=0.2m×0.1m=2×10-2m2,
放入A之前水的體積為:
V水=S甲h=2×10-2m2×0.1m=2×10-3m3,水的質量為:
m=ρ水V水=1.0×103kg/m3×2×10-3m3=2kg,重力為:
G水=mg=2kg×10N/kg=20N;
物體A和水的總體積為:
V總1=S甲h1=0.2m×0.1m×0.13m=2.6×10-3m3,
故A的體積為:
VA=V總1-V水=2.6×10-3m3-2×10-3m3=6×10-4m3,
故A完全浸沒時所受浮力為:
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6×10-4m3=6N,A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
FA1=pA1SA=750Pa×1.2×10-2m2=9N,此時物體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豎直向上的浮力F浮和容器對A的支持力FA1,即G=F浮+FA1=6N+9N=15N,故A的重力為15N;
因為A和B完全相同,故GB=GA=15N,容器的重力為3N,水的重力為20N;
放入B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1500Pa,此時水的深度為:
;
放入B后,假設水不溢出,水和A、B的總體積為:
V總2=VA+VB+V水=6×10-4m3+6×10-4m3+2×10-3m3=3.2×10-3m3,則水的深度為:

故有水溢出,溢出水的體積為:
V溢=S甲(h3-h2)=2×10-2m2×(0.16m-0.015m)=2×10-4m3,故溢出水的質量為:
m溢=ρ水V溢=1.0×103kg/m3×2×10-4m3=0.2kg,溢出水的重力為:
G溢 =m溢g=0.2kg×10N/kg=2N,故剩余水的重力為:
G水剩=20N-2N=18N,
故放人B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容器、容器中剩余的水和A、B的總重力,即
F總 =GA +GB +G水 +G容=15N+15N+18N+3N=51N。
【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長方體容器甲的質量為0.3kg,由G=mg計算解答;
(2)利用p=ρ水gh計算解答;
(3)利用A放入容器后對容器底部的最小壓強判斷A的放置方式,即高度L小于水的深度;
水對容器的壓強可計算出水的深度,由于水的深度大于A的高度,A完全浸沒,利用水的深度和原來水的深度分別計算出水的體積和水與A 的總體積,即可求出A的體積;再利用F浮=ρ液gV排可計算出A所受浮力;再利用受力分析可計算出A 的重力;
利用AB浸入水中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可計算出水的深度,與AB浸入水中后水不溢出的情況下,水的深度比較,可判斷是否有水溢出;
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A、B與容器和剩余水的總重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焦作市| 湟中县| 易门县| 封丘县| 万盛区| 三河市| 库车县| 托克托县| 岗巴县| 新绛县| 雷州市| 宣威市| 乌苏市| 措勤县| 安义县| 石嘴山市| 错那县| 荆州市| 韩城市| 普兰店市| 额敏县| 东乌珠穆沁旗| 清徐县| 醴陵市| 馆陶县| 潢川县| 黔东| 邳州市| 鄄城县| 荣成市| 英山县| 大田县| 桑植县| 崇左市| 漳州市| 延吉市| 牙克石市| 潮州市| 拉萨市| 乌苏市|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