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德陽市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6月期末考試物理試卷1.(2025八下·德陽期末)分別在A、B、C處用同樣大小的力推門.可以感受到在A點用力最容易把門推開。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下列因素有關(guān)的是A.力的作用點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單位【答案】A【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控制變量法與探究性實驗方案【解析】【解答】分別在A、B、C處用同樣大小的力推門,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點不同,可以感受到在A點用力最容易把門推開,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分析】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根據(jù)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2.(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將圓珠筆筆芯立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壓筆芯使它彎曲,同時手指感到疼痛。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手指對桌面產(chǎn)生了彈力B.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C.使手指疼痛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桌面D.手指疼痛原因是筆芯對手指的力大于手指對筆芯的力【答案】B【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彈力【解析】【解答】A.手指沒有直接與桌面接觸產(chǎn)生相互擠壓,所以手指對桌面沒有產(chǎn)生彈力,故A錯誤;B.用手指壓筆芯使它彎曲,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故B正確;C.使手指疼痛的力的施力物體是筆芯,不是桌面,故C錯誤;D.手指對筆芯的力和筆芯對手指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手指疼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錯誤。故選B。【分析】1.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2.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2025八下·德陽期末)日常生活與物理知識緊密聯(lián)系,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運用了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書包設(shè)計制成較寬背帶是為了增大壓強B.機械表保養(yǎng)時上潤滑油是為了增大摩擦力C.高壓鍋運用了氣壓減小時水的沸點升高的原理D.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大氣壓強將飲料“壓”人口中【答案】D【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yīng)用;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guān)系;大氣壓的綜合應(yīng)用【解析】【解答】 A.書包設(shè)計制成較寬背帶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A錯誤;B. 機械表保養(yǎng)時上潤滑油是為了減小摩擦力,故B錯誤;C. 高壓鍋運用了氣壓增大時水的沸點升高的原理,故C錯誤;D. 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大氣壓強將飲料“壓”人口中,故D正確。故選D。【分析】1.減小壓強的方法: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摩擦力;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使接觸面分離;3.液體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4.用吸管吸飲料利用了大氣壓強。4.(2025八下·德陽期末)2025年4月27日,文明跑全國系列賽的三星堆精英邀請賽暨廣漢三星堆健康跑鳴槍開跑,賽程讓跑者們在享受運動的同時,還近距離感受古蜀文化的魅力,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跑者起跑前,不受力的作用B.跑者轉(zhuǎn)彎時,運動狀態(tài)改變C.跑者跑步時,不受摩擦力的作用D.跑者全力加速沖刺時,所受合力為零【答案】B【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彈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力的合成與應(yīng)用;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解析】【解答】A.跑者起跑前,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的作用,故A錯誤;B.跑者轉(zhuǎn)彎時,運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所以運動狀態(tài)改變,故B正確;C.跑者跑步時,腳與地面之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C錯誤;D.跑者全力加速沖刺時,速度在增大,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所受合力不為零,故D錯誤。故選B。【分析】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2.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力平衡,合力為零;3.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并擠壓的物體在發(fā)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的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5.(2025八下·德陽期末)下列關(guān)于壓強知識的運用,說法正確的是A.甲中,排水管的U形“反水彎”是一個連通器,起到隔絕下水道異味的作用B.乙中,向盛有停止沸騰的水的燒瓶底澆冷水,增大瓶內(nèi)水面上方的氣壓從而升高水的沸點C.丙中,做托里拆利實驗時,玻璃管內(nèi)頂端混入少量空氣會使大氣壓的測量值變大D.丁中,飛機在空中飛行時,機翼上方壓強大于機翼下方壓強【答案】A【知識點】連通器原理及其應(yīng)用;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guān)系;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解析】【解答】A.甲中,排水管的U形“反水彎”是一個連通器,連通器中裝同種液體時,液體靜止時,液面總是相平,起到隔絕下水道異味的作用,故A正確;B.乙中,向盛有剛沸騰的水的燒瓶底澆冷水,減小水面上方的氣壓從而降低水的沸點,故B錯誤;C.丙中,托里拆利實驗中玻璃管內(nèi)水銀面的上方是真空,若玻璃管內(nèi)頂端混入少量空氣,會對水銀柱產(chǎn)生向下的壓強,使得測量結(jié)果偏小,故C錯誤;D.丁中,飛機在空中飛行時, 由于上表面彎曲,機翼上方的流速大于機翼下方的流速,機翼上方壓強小于機翼下方壓強,故D錯誤。故選A。【分析】1.連通器: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連通器中裝有同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液面總保持相平;2.液體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3.做托里拆利實驗時,玻璃管內(nèi)頂端混入少量空氣,會使得測量值變小;4.在氣體或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6.(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模擬打樁機工作過程的實驗,讓鐵塊靜止下落,撞擊小桌桌面,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用不同質(zhì)量的鐵塊從相同高度靜止下落,質(zhì)量較大的使桌題陷入細沙更淺B.用相同質(zhì)量的鐵塊從不同高度靜止下落,高度較小的使桌腿陷入細沙更深C.鐵塊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動能減小.機械能不變D.鐵塊的質(zhì)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答案】D【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機械能守恒條件【解析】【解答】A.用不同質(zhì)量的鐵塊從相同高度靜止下落,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質(zhì)量大的鐵塊具有的動能大,對小桌做功多,使桌腿陷入細沙更深,故A錯誤;B.用相同質(zhì)量的鐵塊從不同高度靜止下落,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高度較小的鐵塊具有的動能小,對小桌做功少,使桌腿陷入細沙更淺,故B錯誤;C.鐵塊下落過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速度增大,動能增大;由于存在空氣阻力等因素,機械能減小,故C錯誤;D.鐵塊的質(zhì)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故D正確。故選D。【分析】1.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2.物體下落過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3.由于存在空氣阻力等因素,機械能減小。7.(2025八下·德陽期末)蕩秋千的過程可簡化為一個球的擺動過程,如圖所示,用細線把一個小球懸掛起來,小球由A點靜止釋放后,將在A.C兩點之間來回擺動(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在C點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B.小球從A點到C點,動能先增大后減小C.小球從A點到B點,力只改變了小球運動快慢D.小球在A、C兩點之間來回擺動,小球慣性消失【答案】B【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勢能的影響因素;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慣性及其現(xiàn)象;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解析】【解答】AB. 小球從A點到B點,質(zhì)量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速度增大,動能增大,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小球從B點到C點,質(zhì)量不變,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將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所以 小球從A點到C點,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到C點時,受重力和繩子的拉力,但這兩個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受力不平衡,故A錯誤,B正確;C. 小球從A點到B點,力只改變了小球運動快慢和速度,故C錯誤;D.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小球在A、C兩點之間來回擺動,小球慣性不會消失,故D錯誤。故選B。【分析】1.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2.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3.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運動的快慢和方向;4.慣性是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8.(2025八下·德陽期末)在探究甲、乙、丙三種不同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的關(guān)系時,得出了如圖所示的圖線,根據(jù)圖線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的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為ρ丙>ρ乙>ρ甲B.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種物質(zhì),它們的體積之比為2:1C.丙物質(zhì)制成的實心小球輕輕放人足量的水中一定會下沉D.用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分別制成相同實心正方體,放在水平面上,對支持面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是p甲>P乙>P丙【答案】D【知識點】密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qū)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解析】【解答】AC.由圖可知,當體積V=10cm3時,m甲>m乙>m丙,根據(jù)可知,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的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為ρ甲>ρ乙>ρ丙;當乙的質(zhì)量為20g時,體積為20cm3,乙物質(zhì)的密度為:即ρ丙<ρ水,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丙物質(zhì)制成的實心小球輕輕放人足量的水中一定會漂浮,故AC錯誤;B.由圖可知,當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都為20g時,V甲=10cm3,V乙=20cm3,所以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種物質(zhì),它們的體積之比為1:2,故B錯誤;D.ρ甲>ρ乙>ρ丙, 用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分別制成相同實心正方體,根據(jù)m=ρV可知,m甲>m乙>m丙,根據(jù)F=G=mg可知,三個實心正方體對支持面的壓力為F甲>F乙>F丙,根據(jù)可知, 對支持面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是p甲>P乙>P丙,故D正確。故選D。【分析】1.由圖可知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根據(jù)比較物質(zhì)的密度大小;2.通過圖象可知: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體積關(guān)系;3.由圖象結(jié)合密度公式求出乙物質(zhì)的密度,并與水的密度進行比較可作出判斷,通過分析可得丙物質(zhì)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據(jù)浮沉條件判斷丙物質(zhì)制成的小球在水中的狀態(tài);3.根據(jù)m=ρV比較三個物體的質(zhì)量大小關(guān)系,根據(jù)F=G=mg分析比較三個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大小關(guān)系,根據(jù)分析比較三個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9.(2025八下·德陽期末)某創(chuàng)新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沉船打撈模型,用注射器通過膠管向”浮筒“中充氣或從“浮筒”中抽氣,就可以使“浮筒”上浮或下沉,若將”“浮筒”從如圖所示的位置上浮直至露出水面,從面帶動沉船上浮(膠管在水中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浮筒”浮出水面前所受的浮力逐漸變小B.“浮筒”露出水面過程中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C.“浮筒”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D.當"浮筒”處于懸浮時向里充氣,其所受重力等于浮力【答案】C【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解析】【解答】A.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知,“浮筒”浮出水面前,水的密度和排開水的體積都不變,所受的浮力不變,故A錯誤;B.“浮筒”露出水面過程中,即“浮筒”正在上浮,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故B錯誤;C. 用注射器通過膠管向 “浮筒” 中充氣或抽氣,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故C正確;D.當"浮筒”處于懸浮時向里充氣,"浮筒”的重力增大,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故D錯誤。故選C。【分析】1.根據(jù)根據(jù)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變化;2.根據(jù)浮沉條件分析比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3.浮筒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10.(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兩支完全相同的簡易密度計,漂浮在盛有不同液體的兩個相同的容器中,當它們豎直靜止在液體中時,液面高度相同。下面判斷中錯誤的是A.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B.簡易密度計所受浮力F甲=F乙C.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D.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p'甲>p'乙【答案】D【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解析】【解答】AB.密度計漂浮在不同液體中,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密度計所受的浮力相等;由圖可知,V排甲ρ乙,故AB正確;C.由圖可知,液體體積 V甲>V乙,液體密度 ρ甲>ρ乙,根據(jù)m=ρV可知,液體的質(zhì)量 m甲>m乙,根據(jù)F=G總=(m容+m液)g 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F甲>F乙,根據(jù)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p甲>P乙 ,故C錯誤;D.根據(jù) P=ρ液gh 可知,液體密度 ρ甲>ρ乙,液體深度 h甲=h乙,則 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p'甲>p'乙,故D正確。故選C。【分析】1.物體漂浮,根據(jù)浮沉條件比較浮力大小;2.由圖可知,密度計排開液體之間的關(guān)系,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判斷液體的密度關(guān)系;3.由圖可知判斷出液體的體積大小關(guān)系,根據(jù)m=ρV即可判斷液體的質(zhì)量大小,進而知道重力和壓力的大小,根據(jù)F=G總=(m容+m液)g 和可比較兩個燒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強關(guān)系;4.根據(jù) P=ρ液gh 比較兩個燒杯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關(guān)系;11.(2025八下·德陽期末)斜上拋投的籃球離開手后能繼續(xù)運動,這是因為它具有 ;若籃球飛行時,外力全部消失,它將 (選填”保持靜止”、“豎直下落”或“勻速直線運動”)【答案】慣性;勻速直線運動【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及其現(xiàn)象【解析】【解答】斜上拋投的籃球離開手后能繼續(xù)運動,這是因為它具有慣性;若籃球飛行時,外力全部消失,它將勻速直線運動。【分析】1.慣性: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2.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12.(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1.5kg的擦玻璃機器人通過機身底部的風(fēng)機在機身和玻璃之間產(chǎn)生真空部分,從面牢牢地吸附在豎直玻璃窗上,這說明 的存在,此時它受到的靜摩擦力為 N.【答案】大氣壓;15【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大氣壓強的存在【解析】【解答】擦玻璃機器人通過機身底部的風(fēng)機在機身和玻璃之間產(chǎn)生真空部分,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將機器人壓在玻璃上,這說明大氣壓的存在;此時擦玻璃機器人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受的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此時它受到的靜摩擦力為:f=G=mg=1.5kg x 10N/kg =15N【分析】1.機身和玻璃之間產(chǎn)生真空部分,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將機器人壓在玻璃上;2.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平衡力作用;3.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4.根據(jù)G=mg求物體的重力。13.(2025八下·德陽期末)手指和手掌同時擠壓氣球的兩側(cè)且使氣球靜止,與指尖接觸的一側(cè)比與手掌接觸的那一側(cè)形變更大,表明壓力作用的效果與 大小有關(guān);如果用力越大,氣球的形變越明顯,表明壓力的作用效果還與 大小有關(guān)【答案】受力面積;壓力【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解析】【解答】手指和手掌同時擠壓氣球的兩側(cè)且使氣球靜止,壓力相同,與指尖接觸的一側(cè)比與手掌接觸的那一側(cè)形變更大,表明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有關(guān);如果用力越大,氣球的形變越明顯,表明壓力的作用效果還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分析】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guān)。14.(2025八下·德陽期末)小明同學(xué)在做“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他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金屬塊,分別在下列三種情況下保持靜止,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某液體的密度是 kg/m3【答案】1;0.8 x 103【知識點】探究浮力大小的實驗【解析】【解答】由圖1可知,金屬塊的重力G=2.7N,由圖2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1.7N,則 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F浮=G-F=2.7N-1.7N=1N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為:由圖3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某液體中的拉力F'=1.9N,此時金屬塊浸沒到某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為:F浮'=G-F'=2.7N-1.9N=0.8N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某液體的密度為:【分析】由圖可知金屬塊的重力和浸沒在水中的拉力,根據(jù)稱重法求出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由金屬塊的重力和金屬塊浸沒在某液體中的拉力,利用稱重法求出金屬塊浸沒在某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某液體的密度。15.(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重為10N的物體A放在粗糙程度不變的水平桌面上,連接A的水平細繩繞過定滑輪后與重為4.5N的B物體相連,物體A恰好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細線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則物體A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N,若給物體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并使物體A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F大小為 N【答案】4.5;9【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平衡力的辨別【解析】【解答】物體A恰好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B物體應(yīng)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 B物體受力平衡,所受的豎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繩子上的拉力 F拉=GB=4.5N;A物體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向上受到繩子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f=F拉=4.5N,所以物體A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4.5N;若給物體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并使物體A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 F,繩子水平向右的拉力 F拉 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f 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拉力F的大小為:F = F拉 + f = 4.5N + 4.5N =9N【分析】1.物體B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關(guān)系可求出繩子上的拉力大小,物體A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關(guān)系求出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給物體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使物體A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受力平衡,根據(jù)平衡力的關(guān)系求出拉力F的大小。16.(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工人利用獨輪車搬運磚頭時,獨輪車相當于一個繞O點轉(zhuǎn)動的 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若車體和磚頭所受的總重力G=700N,保持獨輪車在圖中位置靜止時,人手施加的豎直向上的力F= N【答案】省力;210【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分類【解析】【解答】使用獨輪車搬運磚頭時,獨輪車繞O點轉(zhuǎn)動,為支點,手豎直向上的力F是動力,磚的重力是阻力,由圖可知,動力臂為1m,阻力臂為0.3m,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故獨輪車相當于一個繞O點轉(zhuǎn)動的省力杠桿;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 F.L1=G.L2, 即 F x 1m = 700N x 0.3m可得,人手施加的豎直向上的力 F = 210N【分析】1.杠桿分類: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費距離),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費力省距離),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費距離);2.杠桿平衡條件: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等于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17.(2025八下·德陽期末)一個底面積S=2×102m2的魚缸放在水平桌面上(魚缸厚度忽略不計).缸內(nèi)裝有質(zhì)量為2.5kg,深度為0.1m的水,已知魚缸、魚和水草總質(zhì)量為1.3kg,則水對魚缸底部的壓力為 N.魚缸對桌面的壓強為 pa【答案】1000;1900【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qū)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解析】【解答】魚缸中水的深度為0.1m,則水對魚缸底部的壓強為:P=ρgh=1.0 x 103kg/m3 x 10N/kg x 0.1m = 1000 Pa魚缸的底面積 S=2×10-2m2,則水對魚缸底部的壓力為:F=PS=1.0 x 103 Pa x 2×10-2m2=20N魚缸對桌面的壓力為:F'=G總=m總g=(2.5kg + 1.3kg)x 10N/kg =38N魚缸對桌面的壓強為:【分析】1.計算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壓強的一般順序:先根據(jù) P=ρ液gh 求出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再根據(jù) F=PS 求出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2.計算固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壓強的一般順序:先根據(jù) F=G總=m總g 求出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再根據(jù)求出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強。18.(2025八下·德陽期末)圖甲為(天工開物)記載的一種叫“筒車“的古代農(nóng)業(yè)機械,圖乙為筒車的簡化示意圖。若接水槽離取水處高4m,水輪上有12個取水筒,一個取水筒每次可取水4kg水流沖擊簡車族轉(zhuǎn)一周所用時間為60s.取水的機械效率為80%(接水槽離倒水處的高度忽略不計)簡車旋轉(zhuǎn)一周取水所做的有用功為 J.水流沖擊簡車做功的總功率為 W【答案】1920;40【知識點】功率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有用功和額外功【解析】【解答】一個取水筒每次可取水的重力為:G=mg=4kg x 10N/kg = 40N筒車旋轉(zhuǎn)一周取水所做的有用功為:W=G總h= 40N x 12 x 4m=1920J水流沖擊筒車的總功為:水流沖擊簡車做功的總功率為:【分析】已知一個取水筒取水的質(zhì)量,根據(jù)G=mg求出一個取水筒的重力,根據(jù)W=G總h求出筒車旋轉(zhuǎn)一周取水所做的有用功;根據(jù)取水筒所做的功和取水筒取水效率求出水流沖擊筒車所做的總功,根據(jù)求出水流沖擊簡車做功的總功率。19.(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是用桔汲水的簡化圖,O為配重的重心。請畫出配重的重力示意圖及阻力臂【答案】【知識點】重力示意圖;力臂的畫法【解析】【解答】 配重的重力示意圖:過配重的重心O',沿豎直向下的方向作一條帶箭頭的線段,標上符號G;過支點O,作阻力F2作用線的垂線,即為阻力臂L2,如圖所示:【分析】重力作用點:重心,方向豎直向下,符號G;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20.(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畫出“浮沉子”A懸浮時所受力的示意圖【答案】【知識點】重力示意圖;浮力的示意圖【解析】【解答】“浮沉子”A懸浮時,所受的浮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如圖所示:【分析】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21.(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小明用滑輪組提升重物,請用筆畫線幫他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繩方法。【答案】【知識點】滑輪組的設(shè)計與組裝【解析】【解答】由于只有1個動滑輪,且人站在地面上,所以由3段繩子承擔(dān)物重是最省力的,故從動滑輪上面掛鉤開始繞起,最后繩子回到人的手中,如圖所示:【分析】 滑輪組繩子的繞法,有兩種:一是繩子先系在定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繞過下面的動滑輪,再繞過上面的定滑輪;二是繩子先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繞過定滑輪,然后再繞過動滑輪.通過比較提升物體繩子條數(shù)的多少確定最省力的繞法。22.(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小李發(fā)現(xiàn)媽媽購買的防滑地墊的A面比B面更粗糙,為了比較A、B兩個面的防滑性,小李利用商家贈送的小塊地墊樣品和彈測力計進行了下列探究:(1)如圖甲、乙、丙,小李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緩慢勻速拉動小塊地墊。通過比較甲、丙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 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通過比較甲、乙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選擇地墊 (選填"A"或“B")面鋪在地面上更防滑;(2)小王用丁圖實驗裝置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guān)系”,通過增加沙桶中沙的質(zhì)量來 鐵塊對硬紙板的壓力,緩慢水平向左拉動硬紙板時,鐵塊相對地面靜止,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選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利用壓力傳感器和拉力傳感器測出拉力和壓力大小繼續(xù)往砂插中加砂,則拉力傳感器示數(shù)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多次實驗后小明得到滑動摩擦力f與壓力F的關(guān)系圖線如圖戊所示,由圖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成 ,當壓力為12N時,拉力傳感器測出的拉力為 N.(硬紙板質(zhì)量忽略不計)【答案】(1)壓力;A(2)減小;水平向左;變小;正比;3【知識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解析】【解答】(1)通過比較甲、丙兩次實驗,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丙圖中接觸面所受的壓力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可得: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通過比較甲、乙兩次實驗,接觸面所受的壓力相同,乙圖中接觸面越粗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可得:選擇地墊A面鋪在地面上更防滑。(2)由圖丁可知,通過增加沙桶中沙的質(zhì)量,沙桶對鐵塊向上的拉力變大,鐵塊對硬紙板的壓力變小,所以通過增加沙桶中沙的質(zhì)量來減小鐵塊對硬紙板的壓力;緩慢水平向左拉動硬紙板時,鐵塊相對地面靜止,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方向相反,拉力方向是水平向右的,則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緩慢拉出硬紙板,鐵塊相對地面靜止,繼續(xù)往砂桶中加砂,沙桶對鐵塊向上的拉力變大,鐵塊對硬紙板的壓力變小,則拉力傳感器示數(shù)變小;通過戊圖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成正比,當壓力為8N時,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N,即 f=0.25F壓,當壓力為12N時,f=0.25×12N=3N,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拉力傳感器測出的拉力為3N。【分析】(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guān),根據(jù)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2)鐵塊相對地面處于靜止狀態(tài),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分析;慢拉出硬紙板,鐵塊相對地面靜止,繼續(xù)往砂桶中加砂,沙桶對鐵塊向上的拉力變大,鐵塊對硬紙板的壓力變小,據(jù)此判斷出拉力傳感器示數(shù)的變化;根據(jù)圖戊,根據(jù)摩擦力隨壓力的變化關(guān)系為一過原點的直線進行分析。23.(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是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1)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中液面的____來反映被測壓強大小的:實驗前沒有擠壓橡皮膜,觀察到U形管中液面如圖甲所示,接著應(yīng)該進行以下哪項操作____。A.將右側(cè)管中高出部分的水倒出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C.搖晃U形管(2)如圖乙.小明在回家后找到一根兩端開口的直玻璃管,將其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浸入水中,隨著浸人深度越大,橡皮薄膜形變 ,由此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同種液體內(nèi)部,深度越深,壓強 。(3)如圖丙,將壓強計探頭放在同樣深度的B、C位置,觀察到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在C位置時 B位置時(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說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 有關(guān)。(4)由實驗結(jié)論可知圖丙中液體內(nèi)部A、B、C、D四個位置壓強最大的是位置 。【答案】(1)B(2)越大;大(3)大于;密度(4)D【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解答】(1)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來反映被測壓強大小的;實驗前沒有擠壓橡皮膜,由圖甲可知,U形管兩邊液面不相平,說明被封閉氣體的壓強與外界氣壓不相等,應(yīng)取下橡皮管,重新安裝,故B正確,AC錯誤。故選B。(2)根據(jù)液體壓強p=ρgh可知,隨著浸人深度越大,橡皮膜受到的液體壓強越大,所以橡皮薄膜形變越大,由此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同種液體內(nèi)部,深度越深,壓強越大。(3)根據(jù)液體壓強p=ρgh可知,B、C兩位置的深度相同,C位置的液體密度較大,液體壓強較大,故 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在C位置時大于B位置時,說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4) 由圖丙,根據(jù)P=ρgh可知,D位置的深度最大,液體密度最大,液體壓強最大。【分析】(1)轉(zhuǎn)換法:實驗中通過U形管中兩邊的液面高度差來反應(yīng)被測壓強大小的;若橡皮膜不受壓力,橡皮膜內(nèi)封閉的空氣壓強等于外界大氣壓,U形管兩液面應(yīng)保持相平;(2)(3)(4)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guān),根據(jù)P=ρgh進行分析;24.(2025八下·德陽期末)在越野賽中,一質(zhì)量為2.4的越野汽車陷入泥濘中,車手利用車上自帶的電動絞盤,運用滑輪組等知識,將小汽車順利拉出。如圖所示,若小汽車所受阻力為車重的0.5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求:(1)越野汽車所受阻力f的大小;(2)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3)越野汽車以0.15m/s的速度勻速運動時,拉力F的功率【答案】(1)解:越野汽車的質(zhì)量m=2.4t=2.4 x 103kg,越野汽車的重力為:G=mg=2.4 x 103kg x 10N/kg = 2.4 x 104N越野汽車所受阻力f為:f=0.5G=0.5 x 2.4 x 104N = 1.2 x 104N答:越野汽車所受阻力f為1.2 x 104N。(2)解:由圖可知,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shù)n=3,根據(jù),可得繩子自由端拉力為:答: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為5000N。(3)解: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v繩=nv車=3 x 0.15m/s=0.45m/s拉力F的功率為:P=Fv繩=5000N x 0.45m/s=2250W答:拉力F的功率為2250W。【知識點】功率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解析】【分析】(1)已知汽車的質(zhì)量,根據(jù)G=mg求出汽車的重力,根據(jù)汽車所受阻力為車重的0.2倍,求出阻力的大小;(2)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和汽車所受阻力,由圖可知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shù),根據(jù)求出繩子自由端的拉力;(3)根據(jù)汽車的速度和繩子的股數(shù)求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根據(jù)P=Fv求出拉力F的功率。25.(2025八下·德陽期末)小明同學(xué)發(fā)現(xiàn)家中的電熱水器可以實現(xiàn)自動供水,為了知道其中的原理,小明查閱了相關(guān)資料并且制作了一個電熱水器模型,如圖所示,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積為200cm2,浮子A是質(zhì)量為600g、底面積為50cm2、高為20cm的圓柱體,它能沿固定桿在豎直方向自由移動。當注水至一定深度時,浮子A開始上浮:當壓力傳感器B對浮子A的壓力為2N時,進水口自動關(guān)閉,注水結(jié)束。(不計A與桿的摩擦)求:(1)浮子A的重力大小:(2)浮子A剛要開始上浮時浸入水的深度:(3)注水結(jié)束時,浮子A上升了24cm,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壓強。【答案】(1)解:浮子A是質(zhì)量為600g=0.6kg,則浮子A的重力為:G=mg=0.6kg x 10N/kg=6N答:浮子A的重力大小為6N。(2)解:浮子A剛要開始上浮時,柱體A剛好漂浮,由物體的漂浮條件可知,此時A受到的浮力為:F浮=G=6N,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得A排開水的體積為:浮子A浸入水的深度為:答:浮子A剛要開始上浮時浸入水的深度為12cm。(3)解:注水結(jié)束時,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壓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可得,此時A受到的浮力為:F'浮=G+F壓=6N+2N=8N,此時A排開水的體積為:A浸入水中的深度為:此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為:h水=h'+h升=16cm+24cm=40cm=0.4m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為:p=ρ水gh水=1×103kg/m3×10N/kg×0.4m=4×103Pa答: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壓強為4×103Pa。【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解析】【分析】(1)已知浮子A的質(zhì)量,根據(jù)G=mg求出浮子A的重力;(2)浮子A剛要開始上浮時,柱體A剛好漂浮,由物體的漂浮條件可知此時A受到的浮力,根據(jù)F浮=ρ液gV排求A排開水的體積,根據(jù)V=Sh求柱體A剛要開始上浮時浸入水的深度;(3)注水結(jié)束時,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壓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作用,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得到A受到的浮力,根據(jù)F浮=ρ液gV排求A排開水的體積,根據(jù)V=Sh求柱體A浸入水中的深度,此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等于A浸入的深度與A上升的高度之和,根據(jù)p=ρ液gh求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壓強。1 / 1四川省德陽市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6月期末考試物理試卷1.(2025八下·德陽期末)分別在A、B、C處用同樣大小的力推門.可以感受到在A點用力最容易把門推開。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下列因素有關(guān)的是A.力的作用點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單位2.(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將圓珠筆筆芯立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壓筆芯使它彎曲,同時手指感到疼痛。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手指對桌面產(chǎn)生了彈力B.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C.使手指疼痛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桌面D.手指疼痛原因是筆芯對手指的力大于手指對筆芯的力3.(2025八下·德陽期末)日常生活與物理知識緊密聯(lián)系,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運用了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書包設(shè)計制成較寬背帶是為了增大壓強B.機械表保養(yǎng)時上潤滑油是為了增大摩擦力C.高壓鍋運用了氣壓減小時水的沸點升高的原理D.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大氣壓強將飲料“壓”人口中4.(2025八下·德陽期末)2025年4月27日,文明跑全國系列賽的三星堆精英邀請賽暨廣漢三星堆健康跑鳴槍開跑,賽程讓跑者們在享受運動的同時,還近距離感受古蜀文化的魅力,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跑者起跑前,不受力的作用B.跑者轉(zhuǎn)彎時,運動狀態(tài)改變C.跑者跑步時,不受摩擦力的作用D.跑者全力加速沖刺時,所受合力為零5.(2025八下·德陽期末)下列關(guān)于壓強知識的運用,說法正確的是A.甲中,排水管的U形“反水彎”是一個連通器,起到隔絕下水道異味的作用B.乙中,向盛有停止沸騰的水的燒瓶底澆冷水,增大瓶內(nèi)水面上方的氣壓從而升高水的沸點C.丙中,做托里拆利實驗時,玻璃管內(nèi)頂端混入少量空氣會使大氣壓的測量值變大D.丁中,飛機在空中飛行時,機翼上方壓強大于機翼下方壓強6.(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模擬打樁機工作過程的實驗,讓鐵塊靜止下落,撞擊小桌桌面,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用不同質(zhì)量的鐵塊從相同高度靜止下落,質(zhì)量較大的使桌題陷入細沙更淺B.用相同質(zhì)量的鐵塊從不同高度靜止下落,高度較小的使桌腿陷入細沙更深C.鐵塊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動能減小.機械能不變D.鐵塊的質(zhì)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7.(2025八下·德陽期末)蕩秋千的過程可簡化為一個球的擺動過程,如圖所示,用細線把一個小球懸掛起來,小球由A點靜止釋放后,將在A.C兩點之間來回擺動(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在C點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B.小球從A點到C點,動能先增大后減小C.小球從A點到B點,力只改變了小球運動快慢D.小球在A、C兩點之間來回擺動,小球慣性消失8.(2025八下·德陽期末)在探究甲、乙、丙三種不同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的關(guān)系時,得出了如圖所示的圖線,根據(jù)圖線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的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為ρ丙>ρ乙>ρ甲B.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種物質(zhì),它們的體積之比為2:1C.丙物質(zhì)制成的實心小球輕輕放人足量的水中一定會下沉D.用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分別制成相同實心正方體,放在水平面上,對支持面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是p甲>P乙>P丙9.(2025八下·德陽期末)某創(chuàng)新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沉船打撈模型,用注射器通過膠管向”浮筒“中充氣或從“浮筒”中抽氣,就可以使“浮筒”上浮或下沉,若將”“浮筒”從如圖所示的位置上浮直至露出水面,從面帶動沉船上浮(膠管在水中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浮筒”浮出水面前所受的浮力逐漸變小B.“浮筒”露出水面過程中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C.“浮筒”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D.當"浮筒”處于懸浮時向里充氣,其所受重力等于浮力10.(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兩支完全相同的簡易密度計,漂浮在盛有不同液體的兩個相同的容器中,當它們豎直靜止在液體中時,液面高度相同。下面判斷中錯誤的是A.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B.簡易密度計所受浮力F甲=F乙C.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D.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p'甲>p'乙11.(2025八下·德陽期末)斜上拋投的籃球離開手后能繼續(xù)運動,這是因為它具有 ;若籃球飛行時,外力全部消失,它將 (選填”保持靜止”、“豎直下落”或“勻速直線運動”)12.(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1.5kg的擦玻璃機器人通過機身底部的風(fēng)機在機身和玻璃之間產(chǎn)生真空部分,從面牢牢地吸附在豎直玻璃窗上,這說明 的存在,此時它受到的靜摩擦力為 N.13.(2025八下·德陽期末)手指和手掌同時擠壓氣球的兩側(cè)且使氣球靜止,與指尖接觸的一側(cè)比與手掌接觸的那一側(cè)形變更大,表明壓力作用的效果與 大小有關(guān);如果用力越大,氣球的形變越明顯,表明壓力的作用效果還與 大小有關(guān)14.(2025八下·德陽期末)小明同學(xué)在做“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他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金屬塊,分別在下列三種情況下保持靜止,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某液體的密度是 kg/m315.(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重為10N的物體A放在粗糙程度不變的水平桌面上,連接A的水平細繩繞過定滑輪后與重為4.5N的B物體相連,物體A恰好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細線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則物體A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N,若給物體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并使物體A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F大小為 N16.(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工人利用獨輪車搬運磚頭時,獨輪車相當于一個繞O點轉(zhuǎn)動的 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若車體和磚頭所受的總重力G=700N,保持獨輪車在圖中位置靜止時,人手施加的豎直向上的力F= N17.(2025八下·德陽期末)一個底面積S=2×102m2的魚缸放在水平桌面上(魚缸厚度忽略不計).缸內(nèi)裝有質(zhì)量為2.5kg,深度為0.1m的水,已知魚缸、魚和水草總質(zhì)量為1.3kg,則水對魚缸底部的壓力為 N.魚缸對桌面的壓強為 pa18.(2025八下·德陽期末)圖甲為(天工開物)記載的一種叫“筒車“的古代農(nóng)業(yè)機械,圖乙為筒車的簡化示意圖。若接水槽離取水處高4m,水輪上有12個取水筒,一個取水筒每次可取水4kg水流沖擊簡車族轉(zhuǎn)一周所用時間為60s.取水的機械效率為80%(接水槽離倒水處的高度忽略不計)簡車旋轉(zhuǎn)一周取水所做的有用功為 J.水流沖擊簡車做功的總功率為 W19.(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是用桔汲水的簡化圖,O為配重的重心。請畫出配重的重力示意圖及阻力臂20.(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畫出“浮沉子”A懸浮時所受力的示意圖21.(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小明用滑輪組提升重物,請用筆畫線幫他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繩方法。22.(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所示,小李發(fā)現(xiàn)媽媽購買的防滑地墊的A面比B面更粗糙,為了比較A、B兩個面的防滑性,小李利用商家贈送的小塊地墊樣品和彈測力計進行了下列探究:(1)如圖甲、乙、丙,小李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緩慢勻速拉動小塊地墊。通過比較甲、丙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 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通過比較甲、乙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選擇地墊 (選填"A"或“B")面鋪在地面上更防滑;(2)小王用丁圖實驗裝置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guān)系”,通過增加沙桶中沙的質(zhì)量來 鐵塊對硬紙板的壓力,緩慢水平向左拉動硬紙板時,鐵塊相對地面靜止,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選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利用壓力傳感器和拉力傳感器測出拉力和壓力大小繼續(xù)往砂插中加砂,則拉力傳感器示數(shù)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多次實驗后小明得到滑動摩擦力f與壓力F的關(guān)系圖線如圖戊所示,由圖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成 ,當壓力為12N時,拉力傳感器測出的拉力為 N.(硬紙板質(zhì)量忽略不計)23.(2025八下·德陽期末)如圖,是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1)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中液面的____來反映被測壓強大小的:實驗前沒有擠壓橡皮膜,觀察到U形管中液面如圖甲所示,接著應(yīng)該進行以下哪項操作____。A.將右側(cè)管中高出部分的水倒出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C.搖晃U形管(2)如圖乙.小明在回家后找到一根兩端開口的直玻璃管,將其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浸入水中,隨著浸人深度越大,橡皮薄膜形變 ,由此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同種液體內(nèi)部,深度越深,壓強 。(3)如圖丙,將壓強計探頭放在同樣深度的B、C位置,觀察到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在C位置時 B位置時(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說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 有關(guān)。(4)由實驗結(jié)論可知圖丙中液體內(nèi)部A、B、C、D四個位置壓強最大的是位置 。24.(2025八下·德陽期末)在越野賽中,一質(zhì)量為2.4的越野汽車陷入泥濘中,車手利用車上自帶的電動絞盤,運用滑輪組等知識,將小汽車順利拉出。如圖所示,若小汽車所受阻力為車重的0.5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求:(1)越野汽車所受阻力f的大小;(2)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3)越野汽車以0.15m/s的速度勻速運動時,拉力F的功率25.(2025八下·德陽期末)小明同學(xué)發(fā)現(xiàn)家中的電熱水器可以實現(xiàn)自動供水,為了知道其中的原理,小明查閱了相關(guān)資料并且制作了一個電熱水器模型,如圖所示,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積為200cm2,浮子A是質(zhì)量為600g、底面積為50cm2、高為20cm的圓柱體,它能沿固定桿在豎直方向自由移動。當注水至一定深度時,浮子A開始上浮:當壓力傳感器B對浮子A的壓力為2N時,進水口自動關(guān)閉,注水結(jié)束。(不計A與桿的摩擦)求:(1)浮子A的重力大小:(2)浮子A剛要開始上浮時浸入水的深度:(3)注水結(jié)束時,浮子A上升了24cm,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壓強。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控制變量法與探究性實驗方案【解析】【解答】分別在A、B、C處用同樣大小的力推門,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點不同,可以感受到在A點用力最容易把門推開,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分析】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根據(jù)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2.【答案】B【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彈力【解析】【解答】A.手指沒有直接與桌面接觸產(chǎn)生相互擠壓,所以手指對桌面沒有產(chǎn)生彈力,故A錯誤;B.用手指壓筆芯使它彎曲,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故B正確;C.使手指疼痛的力的施力物體是筆芯,不是桌面,故C錯誤;D.手指對筆芯的力和筆芯對手指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手指疼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錯誤。故選B。【分析】1.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2.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答案】D【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yīng)用;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guān)系;大氣壓的綜合應(yīng)用【解析】【解答】 A.書包設(shè)計制成較寬背帶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A錯誤;B. 機械表保養(yǎng)時上潤滑油是為了減小摩擦力,故B錯誤;C. 高壓鍋運用了氣壓增大時水的沸點升高的原理,故C錯誤;D. 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大氣壓強將飲料“壓”人口中,故D正確。故選D。【分析】1.減小壓強的方法: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摩擦力;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使接觸面分離;3.液體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4.用吸管吸飲料利用了大氣壓強。4.【答案】B【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彈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力的合成與應(yīng)用;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解析】【解答】A.跑者起跑前,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的作用,故A錯誤;B.跑者轉(zhuǎn)彎時,運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所以運動狀態(tài)改變,故B正確;C.跑者跑步時,腳與地面之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C錯誤;D.跑者全力加速沖刺時,速度在增大,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所受合力不為零,故D錯誤。故選B。【分析】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2.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力平衡,合力為零;3.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并擠壓的物體在發(fā)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的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5.【答案】A【知識點】連通器原理及其應(yīng)用;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guān)系;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解析】【解答】A.甲中,排水管的U形“反水彎”是一個連通器,連通器中裝同種液體時,液體靜止時,液面總是相平,起到隔絕下水道異味的作用,故A正確;B.乙中,向盛有剛沸騰的水的燒瓶底澆冷水,減小水面上方的氣壓從而降低水的沸點,故B錯誤;C.丙中,托里拆利實驗中玻璃管內(nèi)水銀面的上方是真空,若玻璃管內(nèi)頂端混入少量空氣,會對水銀柱產(chǎn)生向下的壓強,使得測量結(jié)果偏小,故C錯誤;D.丁中,飛機在空中飛行時, 由于上表面彎曲,機翼上方的流速大于機翼下方的流速,機翼上方壓強小于機翼下方壓強,故D錯誤。故選A。【分析】1.連通器: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連通器中裝有同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液面總保持相平;2.液體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3.做托里拆利實驗時,玻璃管內(nèi)頂端混入少量空氣,會使得測量值變小;4.在氣體或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6.【答案】D【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機械能守恒條件【解析】【解答】A.用不同質(zhì)量的鐵塊從相同高度靜止下落,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質(zhì)量大的鐵塊具有的動能大,對小桌做功多,使桌腿陷入細沙更深,故A錯誤;B.用相同質(zhì)量的鐵塊從不同高度靜止下落,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高度較小的鐵塊具有的動能小,對小桌做功少,使桌腿陷入細沙更淺,故B錯誤;C.鐵塊下落過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速度增大,動能增大;由于存在空氣阻力等因素,機械能減小,故C錯誤;D.鐵塊的質(zhì)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故D正確。故選D。【分析】1.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2.物體下落過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3.由于存在空氣阻力等因素,機械能減小。7.【答案】B【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勢能的影響因素;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慣性及其現(xiàn)象;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解析】【解答】AB. 小球從A點到B點,質(zhì)量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速度增大,動能增大,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小球從B點到C點,質(zhì)量不變,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將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所以 小球從A點到C點,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到C點時,受重力和繩子的拉力,但這兩個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受力不平衡,故A錯誤,B正確;C. 小球從A點到B點,力只改變了小球運動快慢和速度,故C錯誤;D.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小球在A、C兩點之間來回擺動,小球慣性不會消失,故D錯誤。故選B。【分析】1.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2.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3.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運動的快慢和方向;4.慣性是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8.【答案】D【知識點】密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qū)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解析】【解答】AC.由圖可知,當體積V=10cm3時,m甲>m乙>m丙,根據(jù)可知,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的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為ρ甲>ρ乙>ρ丙;當乙的質(zhì)量為20g時,體積為20cm3,乙物質(zhì)的密度為:即ρ丙<ρ水,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丙物質(zhì)制成的實心小球輕輕放人足量的水中一定會漂浮,故AC錯誤;B.由圖可知,當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都為20g時,V甲=10cm3,V乙=20cm3,所以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種物質(zhì),它們的體積之比為1:2,故B錯誤;D.ρ甲>ρ乙>ρ丙, 用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分別制成相同實心正方體,根據(jù)m=ρV可知,m甲>m乙>m丙,根據(jù)F=G=mg可知,三個實心正方體對支持面的壓力為F甲>F乙>F丙,根據(jù)可知, 對支持面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是p甲>P乙>P丙,故D正確。故選D。【分析】1.由圖可知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根據(jù)比較物質(zhì)的密度大小;2.通過圖象可知: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體積關(guān)系;3.由圖象結(jié)合密度公式求出乙物質(zhì)的密度,并與水的密度進行比較可作出判斷,通過分析可得丙物質(zhì)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據(jù)浮沉條件判斷丙物質(zhì)制成的小球在水中的狀態(tài);3.根據(jù)m=ρV比較三個物體的質(zhì)量大小關(guān)系,根據(jù)F=G=mg分析比較三個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大小關(guān)系,根據(jù)分析比較三個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9.【答案】C【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解析】【解答】A.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知,“浮筒”浮出水面前,水的密度和排開水的體積都不變,所受的浮力不變,故A錯誤;B.“浮筒”露出水面過程中,即“浮筒”正在上浮,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故B錯誤;C. 用注射器通過膠管向 “浮筒” 中充氣或抽氣,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故C正確;D.當"浮筒”處于懸浮時向里充氣,"浮筒”的重力增大,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故D錯誤。故選C。【分析】1.根據(jù)根據(jù)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變化;2.根據(jù)浮沉條件分析比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3.浮筒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10.【答案】D【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解析】【解答】AB.密度計漂浮在不同液體中,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密度計所受的浮力相等;由圖可知,V排甲ρ乙,故AB正確;C.由圖可知,液體體積 V甲>V乙,液體密度 ρ甲>ρ乙,根據(jù)m=ρV可知,液體的質(zhì)量 m甲>m乙,根據(jù)F=G總=(m容+m液)g 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F甲>F乙,根據(jù)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p甲>P乙 ,故C錯誤;D.根據(jù) P=ρ液gh 可知,液體密度 ρ甲>ρ乙,液體深度 h甲=h乙,則 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p'甲>p'乙,故D正確。故選C。【分析】1.物體漂浮,根據(jù)浮沉條件比較浮力大小;2.由圖可知,密度計排開液體之間的關(guān)系,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判斷液體的密度關(guān)系;3.由圖可知判斷出液體的體積大小關(guān)系,根據(jù)m=ρV即可判斷液體的質(zhì)量大小,進而知道重力和壓力的大小,根據(jù)F=G總=(m容+m液)g 和可比較兩個燒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強關(guān)系;4.根據(jù) P=ρ液gh 比較兩個燒杯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關(guān)系;11.【答案】慣性;勻速直線運動【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及其現(xiàn)象【解析】【解答】斜上拋投的籃球離開手后能繼續(xù)運動,這是因為它具有慣性;若籃球飛行時,外力全部消失,它將勻速直線運動。【分析】1.慣性: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2.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12.【答案】大氣壓;15【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大氣壓強的存在【解析】【解答】擦玻璃機器人通過機身底部的風(fēng)機在機身和玻璃之間產(chǎn)生真空部分,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將機器人壓在玻璃上,這說明大氣壓的存在;此時擦玻璃機器人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受的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此時它受到的靜摩擦力為:f=G=mg=1.5kg x 10N/kg =15N【分析】1.機身和玻璃之間產(chǎn)生真空部分,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將機器人壓在玻璃上;2.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平衡力作用;3.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4.根據(jù)G=mg求物體的重力。13.【答案】受力面積;壓力【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解析】【解答】手指和手掌同時擠壓氣球的兩側(cè)且使氣球靜止,壓力相同,與指尖接觸的一側(cè)比與手掌接觸的那一側(cè)形變更大,表明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有關(guān);如果用力越大,氣球的形變越明顯,表明壓力的作用效果還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分析】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guān)。14.【答案】1;0.8 x 103【知識點】探究浮力大小的實驗【解析】【解答】由圖1可知,金屬塊的重力G=2.7N,由圖2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1.7N,則 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F浮=G-F=2.7N-1.7N=1N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為:由圖3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某液體中的拉力F'=1.9N,此時金屬塊浸沒到某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為:F浮'=G-F'=2.7N-1.9N=0.8N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某液體的密度為:【分析】由圖可知金屬塊的重力和浸沒在水中的拉力,根據(jù)稱重法求出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由金屬塊的重力和金屬塊浸沒在某液體中的拉力,利用稱重法求出金屬塊浸沒在某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某液體的密度。15.【答案】4.5;9【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平衡力的辨別【解析】【解答】物體A恰好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B物體應(yīng)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 B物體受力平衡,所受的豎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繩子上的拉力 F拉=GB=4.5N;A物體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向上受到繩子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f=F拉=4.5N,所以物體A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4.5N;若給物體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并使物體A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 F,繩子水平向右的拉力 F拉 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f 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拉力F的大小為:F = F拉 + f = 4.5N + 4.5N =9N【分析】1.物體B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關(guān)系可求出繩子上的拉力大小,物體A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關(guān)系求出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給物體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使物體A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受力平衡,根據(jù)平衡力的關(guān)系求出拉力F的大小。16.【答案】省力;210【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分類【解析】【解答】使用獨輪車搬運磚頭時,獨輪車繞O點轉(zhuǎn)動,為支點,手豎直向上的力F是動力,磚的重力是阻力,由圖可知,動力臂為1m,阻力臂為0.3m,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故獨輪車相當于一個繞O點轉(zhuǎn)動的省力杠桿;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 F.L1=G.L2, 即 F x 1m = 700N x 0.3m可得,人手施加的豎直向上的力 F = 210N【分析】1.杠桿分類: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費距離),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費力省距離),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費距離);2.杠桿平衡條件: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等于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17.【答案】1000;1900【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qū)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解析】【解答】魚缸中水的深度為0.1m,則水對魚缸底部的壓強為:P=ρgh=1.0 x 103kg/m3 x 10N/kg x 0.1m = 1000 Pa魚缸的底面積 S=2×10-2m2,則水對魚缸底部的壓力為:F=PS=1.0 x 103 Pa x 2×10-2m2=20N魚缸對桌面的壓力為:F'=G總=m總g=(2.5kg + 1.3kg)x 10N/kg =38N魚缸對桌面的壓強為:【分析】1.計算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壓強的一般順序:先根據(jù) P=ρ液gh 求出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再根據(jù) F=PS 求出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2.計算固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壓強的一般順序:先根據(jù) F=G總=m總g 求出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再根據(jù)求出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強。18.【答案】1920;40【知識點】功率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有用功和額外功【解析】【解答】一個取水筒每次可取水的重力為:G=mg=4kg x 10N/kg = 40N筒車旋轉(zhuǎn)一周取水所做的有用功為:W=G總h= 40N x 12 x 4m=1920J水流沖擊筒車的總功為:水流沖擊簡車做功的總功率為:【分析】已知一個取水筒取水的質(zhì)量,根據(jù)G=mg求出一個取水筒的重力,根據(jù)W=G總h求出筒車旋轉(zhuǎn)一周取水所做的有用功;根據(jù)取水筒所做的功和取水筒取水效率求出水流沖擊筒車所做的總功,根據(jù)求出水流沖擊簡車做功的總功率。19.【答案】【知識點】重力示意圖;力臂的畫法【解析】【解答】 配重的重力示意圖:過配重的重心O',沿豎直向下的方向作一條帶箭頭的線段,標上符號G;過支點O,作阻力F2作用線的垂線,即為阻力臂L2,如圖所示:【分析】重力作用點:重心,方向豎直向下,符號G;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20.【答案】【知識點】重力示意圖;浮力的示意圖【解析】【解答】“浮沉子”A懸浮時,所受的浮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如圖所示:【分析】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21.【答案】【知識點】滑輪組的設(shè)計與組裝【解析】【解答】由于只有1個動滑輪,且人站在地面上,所以由3段繩子承擔(dān)物重是最省力的,故從動滑輪上面掛鉤開始繞起,最后繩子回到人的手中,如圖所示:【分析】 滑輪組繩子的繞法,有兩種:一是繩子先系在定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繞過下面的動滑輪,再繞過上面的定滑輪;二是繩子先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繞過定滑輪,然后再繞過動滑輪.通過比較提升物體繩子條數(shù)的多少確定最省力的繞法。22.【答案】(1)壓力;A(2)減小;水平向左;變小;正比;3【知識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解析】【解答】(1)通過比較甲、丙兩次實驗,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丙圖中接觸面所受的壓力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可得: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通過比較甲、乙兩次實驗,接觸面所受的壓力相同,乙圖中接觸面越粗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可得:選擇地墊A面鋪在地面上更防滑。(2)由圖丁可知,通過增加沙桶中沙的質(zhì)量,沙桶對鐵塊向上的拉力變大,鐵塊對硬紙板的壓力變小,所以通過增加沙桶中沙的質(zhì)量來減小鐵塊對硬紙板的壓力;緩慢水平向左拉動硬紙板時,鐵塊相對地面靜止,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方向相反,拉力方向是水平向右的,則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緩慢拉出硬紙板,鐵塊相對地面靜止,繼續(xù)往砂桶中加砂,沙桶對鐵塊向上的拉力變大,鐵塊對硬紙板的壓力變小,則拉力傳感器示數(shù)變小;通過戊圖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成正比,當壓力為8N時,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N,即 f=0.25F壓,當壓力為12N時,f=0.25×12N=3N,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拉力傳感器測出的拉力為3N。【分析】(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guān),根據(jù)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2)鐵塊相對地面處于靜止狀態(tài),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分析;慢拉出硬紙板,鐵塊相對地面靜止,繼續(xù)往砂桶中加砂,沙桶對鐵塊向上的拉力變大,鐵塊對硬紙板的壓力變小,據(jù)此判斷出拉力傳感器示數(shù)的變化;根據(jù)圖戊,根據(jù)摩擦力隨壓力的變化關(guān)系為一過原點的直線進行分析。23.【答案】(1)B(2)越大;大(3)大于;密度(4)D【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解答】(1)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來反映被測壓強大小的;實驗前沒有擠壓橡皮膜,由圖甲可知,U形管兩邊液面不相平,說明被封閉氣體的壓強與外界氣壓不相等,應(yīng)取下橡皮管,重新安裝,故B正確,AC錯誤。故選B。(2)根據(jù)液體壓強p=ρgh可知,隨著浸人深度越大,橡皮膜受到的液體壓強越大,所以橡皮薄膜形變越大,由此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同種液體內(nèi)部,深度越深,壓強越大。(3)根據(jù)液體壓強p=ρgh可知,B、C兩位置的深度相同,C位置的液體密度較大,液體壓強較大,故 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在C位置時大于B位置時,說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4) 由圖丙,根據(jù)P=ρgh可知,D位置的深度最大,液體密度最大,液體壓強最大。【分析】(1)轉(zhuǎn)換法:實驗中通過U形管中兩邊的液面高度差來反應(yīng)被測壓強大小的;若橡皮膜不受壓力,橡皮膜內(nèi)封閉的空氣壓強等于外界大氣壓,U形管兩液面應(yīng)保持相平;(2)(3)(4)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guān),根據(jù)P=ρgh進行分析;24.【答案】(1)解:越野汽車的質(zhì)量m=2.4t=2.4 x 103kg,越野汽車的重力為:G=mg=2.4 x 103kg x 10N/kg = 2.4 x 104N越野汽車所受阻力f為:f=0.5G=0.5 x 2.4 x 104N = 1.2 x 104N答:越野汽車所受阻力f為1.2 x 104N。(2)解:由圖可知,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shù)n=3,根據(jù),可得繩子自由端拉力為:答: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為5000N。(3)解: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v繩=nv車=3 x 0.15m/s=0.45m/s拉力F的功率為:P=Fv繩=5000N x 0.45m/s=2250W答:拉力F的功率為2250W。【知識點】功率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解析】【分析】(1)已知汽車的質(zhì)量,根據(jù)G=mg求出汽車的重力,根據(jù)汽車所受阻力為車重的0.2倍,求出阻力的大小;(2)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和汽車所受阻力,由圖可知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shù),根據(jù)求出繩子自由端的拉力;(3)根據(jù)汽車的速度和繩子的股數(shù)求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根據(jù)P=Fv求出拉力F的功率。25.【答案】(1)解:浮子A是質(zhì)量為600g=0.6kg,則浮子A的重力為:G=mg=0.6kg x 10N/kg=6N答:浮子A的重力大小為6N。(2)解:浮子A剛要開始上浮時,柱體A剛好漂浮,由物體的漂浮條件可知,此時A受到的浮力為:F浮=G=6N,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得A排開水的體積為:浮子A浸入水的深度為:答:浮子A剛要開始上浮時浸入水的深度為12cm。(3)解:注水結(jié)束時,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壓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可得,此時A受到的浮力為:F'浮=G+F壓=6N+2N=8N,此時A排開水的體積為:A浸入水中的深度為:此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為:h水=h'+h升=16cm+24cm=40cm=0.4m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為:p=ρ水gh水=1×103kg/m3×10N/kg×0.4m=4×103Pa答: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壓強為4×103Pa。【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解析】【分析】(1)已知浮子A的質(zhì)量,根據(jù)G=mg求出浮子A的重力;(2)浮子A剛要開始上浮時,柱體A剛好漂浮,由物體的漂浮條件可知此時A受到的浮力,根據(jù)F浮=ρ液gV排求A排開水的體積,根據(jù)V=Sh求柱體A剛要開始上浮時浸入水的深度;(3)注水結(jié)束時,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壓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作用,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得到A受到的浮力,根據(jù)F浮=ρ液gV排求A排開水的體積,根據(jù)V=Sh求柱體A浸入水中的深度,此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等于A浸入的深度與A上升的高度之和,根據(jù)p=ρ液gh求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壓強。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川省德陽市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6月期末考試物理試卷(學(xué)生版).docx 四川省德陽市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6月期末考試物理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