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綿陽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1.(2025八下·綿陽期末)一個排球的重力大小約為A.0.3N B.3N C.30N D.300N【答案】B【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解析】【解答】ABCD、一個排球的質量大約300g左右,根據重力公式可得G=mg=0.3kg10N/kg=3N,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分析】可以先估測排球的實際質量,大約半斤左右,半斤是500g,選擇最接近的,或者將各個選項中的重力換算成質量,選擇最合理的即可。2.(2025八下·綿陽期末)下列實驗儀器中,運用到大氣壓強的是A.膠頭滴管 B.托盤天平 C.彈簧測力計 D.刻度尺【答案】A【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解答】A、膠頭滴管的使用過程是:擠壓膠頭排出內部空氣,松手后,滴管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液體被壓入滴管中。其工作原理直接依賴大氣壓強,故A符合題意。B、托盤天平是利用等臂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 × 動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來測量物體質量的,與大氣壓強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C、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是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成正比”,通過彈簧形變來顯示力的大小,不涉及大氣壓強,故C不符合題意。D、刻度尺是利用長度的基本測量原理,直接測量物體的長度,與大氣壓強沒有關系,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分析】通過分析各個儀器的使用原理進行判斷。3.(2025八下·綿陽期末)許多情況下摩擦是有用的,但有時候摩擦是有害的。下列情景中減小摩擦的是A.甲圖:自行車減速剎車時用力捏車閘B.乙圖: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手上要涂防滑粉C.丙圖:在冰壺運動中,運動員不斷擦拭冰面D.丁圖:礦泉水瓶瓶蓋上刻有豎條紋【答案】C【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A、自行車剎車時,閘皮緊壓在鋼圈上,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錯誤;B、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錯誤;C、在冰壺運動中,刷冰使冰熔化,在冰壺和冰之間產生水,使冰壺與冰面分離,減小摩擦,故C正確;D、礦泉水瓶瓶蓋上刻有豎條紋,在壓力一定時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力,故D錯誤。故選:C。【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減小壓力來減小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4.(2025八下·綿陽期末)投擲實心球是體育測試項目之一。某次訓練中觀察到下列情景,其中人對實心球沒有做功的是A.將實心球從地面上撿起來 B.拿著實心球上樓回教室C.將實心球從胸口舉過頭頂 D.抱著實心球水平勻速行走【答案】D【知識點】是否做功的判斷【解析】【解答】A、從地面拿起實心球,人對實心球的力豎直向上,實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人對實心球做功,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 拿著實心球上樓回教室 ,人對實心球的力豎直向上,實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人對實心球做功,故B錯誤不符合題意;C、 將實心球從胸口舉過頭 ,人對實心球的力豎直向上,實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人對實心球做功,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D、 抱著實心球水平勻速行走 ,人對實心球的力豎直向上,實心球在水平方向移動了距離,沒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故人對實心球沒有做功,故D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力對物體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該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5.(2025八下·綿陽期末)下列生活工具或實驗儀器中,運用到連通器原理的是A. B.C. D.【答案】A【知識點】連通器原理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 、茶壺的壺身和壺嘴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符合連通器原理 。B、該天平是利用杠桿原理測量質量,與連通器無關。C 、盆景利用的是大氣壓原理,不是連通器。D 、此裝置是利用大氣壓相關原理(如驗證大氣壓存在等 ),并非連通器。故選 A 。【分析】連通器指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儀器,連通器的特點是當所盛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內液面總是相平的。6.(2025八下·綿陽期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描寫秋風卷走杜甫屋頂茅草的情景。對此分析正確的是A.屋外空氣流速大于屋內流速,屋外壓強大于屋內壓強B.屋外空氣流速大于屋內流速,屋外壓強小于屋內壓強C.屋外空氣流速小于屋內流速,屋外壓強小于屋內壓強D.屋外空氣流速小于屋內流速,屋外壓強大于屋內壓強【答案】B【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解答】ABCD、風刮過屋頂,屋頂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大,壓強小;屋內空氣流動速度小,壓強大;屋頂受到向上的壓強大于向下的壓強,即 由于屋外空氣流速大于屋內流速,屋外壓強小于屋內壓強,屋頂 受到的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產生一個向上的壓力差,將茅草吸上去,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D。【分析】在氣體或者液體中,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流速小的位置壓強大。7.(2025八下·綿陽期末)我國高鐵安全舒適、快捷平穩,在高速運行的列車窗臺上甚至能立穩一枚硬幣,如圖所示。下列選項分析正確的是A.列車速度越大,硬幣的慣性越大B.列車速度越小,硬幣的慣性越大C.若硬幣倒向列車前進的方向,說明列車在加速D.若硬幣倒向列車前進的方向,說明列車在減速【答案】D【知識點】慣性及其現象【解析】【解答】AB、一切物體都有慣性,物體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速度等均無關,故AB錯誤;CD、如果列車突然減速,硬幣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硬幣倒向列車前進的方向,故C錯誤,D正確;D、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力,故D錯誤。故選:D。【分析】(1)物體的慣性只與物體質量有關;(2)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8.(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所示,在靠得較近的甲、乙兩輛小車上分別固定一個磁體,松開手后,可以看到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向相反方向運動。下列選項中分析正確的是A.甲、乙無接觸,不存在力的作用B.甲先對乙施力,然后乙才對甲施力C.甲對乙的作用力改變了乙的運動狀態D.甲對乙的力和乙對甲的力是同一個力【答案】C【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解析】【解答】 A、力的作用不一定需要接觸,磁體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甲、乙雖無接觸,但存在磁力的作用 ,A 錯誤。B、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對乙施力的同時乙也對甲施力,這兩個力是同時產生的,B 錯誤。C、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甲對乙有作用力,乙由靜止變為運動,說明甲對乙的作用力改變了乙的運動狀態,C 正確。D、甲對乙的力和乙對甲的力,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不同,是兩個不同的力,且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錯誤。故選 C。【分析】(1)兩個物體之間不接觸也可能產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和磁力;(2)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同時產生,同時消失;(3)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形狀;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的改變和方向的改變。9.(2025八下·綿陽期末)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裝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燒杯中,小球靜止時所處位置如圖所示。則A.甲燒杯中液體的密度更小 B.乙燒杯中的液體密度更小C.甲燒杯中的小球所受浮力更大 D.乙燒杯中的小球所受浮力更大【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B、由圖可知,小球在甲、乙兩杯中分別處于漂浮和懸浮狀態。根據浮沉條件可知,ρ甲液>ρ球,ρ乙液=ρ球.所以ρ甲液>ρ乙液,故A錯誤,B正確;CD、因為物體漂浮或懸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小球在兩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CD錯誤;故選:B。【分析】(1)根據小球在甲、乙兩杯中的狀態判斷兩種液體與小球的密度關系,進而得出兩種液體的密度關系;(2)根據物體浮沉條件判斷小球在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與其重力的關系,進而得出小球在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關系。10.(2025八下·綿陽期末)放在水平講桌桌面上的一盒粉筆處于靜止狀態,下列選項中的各對力,屬于平衡力的是A.粉筆所受重力和粉筆對桌面的壓力B.粉筆對桌面的壓力和講桌所受的重力C.粉筆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粉筆的支持力D.粉筆所受重力和桌面對粉筆的支持力【答案】D【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平衡力的辨別【解析】【解答】A、重力是粉筆受到的力,而壓力是桌面受到的力,故這兩個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粉筆靜止時對桌面的壓力方向垂直桌面向下,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即方向相同,不滿足二力平衡的條件,故B錯誤;C、粉筆靜止時對桌面的壓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對粉筆的支持力作用在粉筆上,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故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粉筆靜止時,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而兩支粉筆的重力相等,所以兩支粉筆受到的支持力相等,故C錯誤;D、粉筆靜止時,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作用都作用在粉筆上,重力豎直向下,支持力豎直向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且支持力等于重力,故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故選:D。【分析】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重力與壓力的關系以及桌面對粉筆的支持力關系;據此分析判斷。11.(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所示,用沿斜面向上50N的拉力,在4s內把一個重60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頂端,物體通過的路程為2m,上升的高度0.5m。則此過程中A.斜面的機械效率為70% B.拉力做功的功率為30WC.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35N D.拉力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120J【答案】C【知識點】功率的計算;斜面的機械效率;有用功和額外功【解析】【解答】A、由題可知,斜面的機械效率為:,故A錯誤;B、拉力的功率為:,故B錯誤;CD、拉力做的總功為:W總=Fs=50N2m=100J,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W有=Gh=60N0.5m=30J,故額外功為W額=W總-W有=fs,故摩擦力為:,故C正確,D錯誤。【分析】(1)機械效率為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根據機械效率公式計算解答;(2)根據功率公式計算解答;(3)使用斜面時,克服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做的功為額外功,額外功等于有用功和總功之和,即W總=W有+W額,有用功表達式為:W有=Gh,額外功表達式為:W額=fs,據此計算解答。12.(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甲所示,是采用多塔鋼索斜拉結構的大橋。為探究主塔為什么建那么高,某同學制作了斜拉索大橋模型,如圖乙所示。用質量均勻分布的木條OA模擬橋面,立柱GH模擬橋塔,OA可繞O點轉動,A端用細線與GH上的B點相連。若保持OA水平,則A.只將細線在GH上的端點向上移動,繩子中的拉力將變小B.只將細線在GH上的端點向下移動,繩子中的拉力將變小C.只將細線在OA上的端點向右移動,繩子中的拉力將變小D.只將細線在OA上的端點向右移動,繩子中的拉力將保持不變【答案】A【知識點】杠桿及其五要素;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解析】【解答】AB.若OA不動, 只將細線在GH上的端點向上移動, 動力臂增大,阻力臂和阻力不變,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減小,故拉力F減小,故A正確,B錯誤;CD.若OA 不動,只將細線一端的固定點A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動力臂減小,阻力臂和阻力不變,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增大,故拉力F將變大,故CD錯誤。故選A。【分析】(1) 只將細線在GH上的端點向上移動, 阻力臂和阻力不變,分析動力臂隨動力的變化,再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判斷;(2) 只將細線在OA上的端點向右移動 ,動力臂變小,阻力臂和阻力不變,再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判斷。13.(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甲所示,某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實心圓柱形金屬塊,使其緩慢勻速下降,并將其浸入平靜的池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金屬塊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忽略金屬塊浸入水中時池水液面高度的變化,g取10N/kg,則金屬塊A.所受重力大小為26NB.密度為2.3x103kg/m3C.完全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為26ND.恰好完全浸沒時,其下底面所受水的壓強為5x103Pa【答案】B【知識點】密度公式及其應用;液體壓強的計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解答】A、由圖乙可知,當物體沒有與水面接觸時,即h=0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46N,此時金屬塊處于空氣中,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等于金屬塊的重力,即G=46N,故A 錯誤。BC、當金屬塊完全浸沒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示,根據稱重法F浮=G-F示,可得金屬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46N-26N=20N。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浮液排,金屬塊完全浸沒時排浮水,已知,g=10N/kg,則。由G=mg可得金屬塊的質量。再根據密度公式,可得金屬塊的密度,故B 正確,C錯誤。D、由圖乙可知,金屬塊恰好完全浸沒時,下底面下降高度h=50cm 30cm=20cm=0.2m,根據液體壓強公式,可得下底面所受水的壓強p=1.0×103kg/m3×10N/kg×0.2m=2000Pa,D 選項錯誤。故選B。【分析】 (1)由乙圖可知,物體下降30cm時,下底面和水開始接觸,隨著物體下降高度的變化,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變大,當物體下降到50cm時,物體完全浸沒在液體中,再繼續下降彈簧測力計示數不再發生變化;故當物體沒有浸入水中時,所受拉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據此分析判斷;(2)當物體完全浸沒時,利用稱重法F浮=G-F示可計算出物體所受浮力,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出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此時物體的體積和排開水的體積相等;再利用G=mg計算出物體的質量,帶入密度公式可計算出物體的密度;(3)由乙圖分析可知,當物體下底面剛接觸水面時下降的高度為30cm,到恰好完全浸沒時,下降的高度為50cm,兩次高度之差就是物體下底面浸在液體中的深度,再根據液體壓強公式計算解答。14.(2025八下·綿陽期末)籃球是一項深受同學們喜愛的集體運動。若忽略空氣阻力,在籃球從高處下落過程中,其重力勢能逐漸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轉化成為籃球的 能。【答案】減小;動【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的影響因素;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守恒條件【解析】【解答】(1)籃球從高處下落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逐漸降低,根據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可知,其重力勢能逐漸減小 。(2)因為忽略空氣阻力,機械能守恒,籃球下落時,高度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在此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籃球的動能。故答案依次為:減小;動 。【分析】(1)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2)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15.(2025八下·綿陽期末)某同學在廚房勞動時發現,小小的蜜橘會漂在水面,而體積更大的土豆卻會沉在水底。由此可知:蜜橘所受浮力 其自身重力:土豆所受浮力 蜜橘所受浮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等于;大于【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蜜橘漂浮在水面上,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漂浮時物體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因此,蜜橘所受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2)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其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即蜜橘漂浮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自身體積V排蜜橘 < V蜜橘;土豆沉在水底(假設完全浸沒),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自身體積V排土豆 =V土豆。由于土豆體積更大,即 V蜜橘< V土豆,因此V排土豆 >V排蜜橘 ,即土豆排開液體的體積大于蜜橘排開液體的體積。 由于液體均為水(密度相同),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排開體積越大,浮力越大。因此,土豆所受浮力大于蜜橘所受浮力。故答案為:等于;大于。【分析】(1)漂浮的物體只受重力和浮力,由二力平衡知識可知,浮力等于重力;(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浮力只與物體排開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本題兩個物體都浸在水中,故分析兩個物體在水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的關系即可判斷所受浮力的關系;16.(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所示,用水平向右50N的拉力,拉著重200N的物體在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 N,方向是水平向 。【答案】50;左【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平衡力的辨別【解析】【解答】(1)當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水平向右的拉力為 50N,因此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 等于50N;(2)摩擦力的方向與拉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故答案為:50;左。【分析】(1)平衡狀體指靜止狀態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體;(2)物體只受兩個力且保持平衡狀態時所受的力為平衡力;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17.(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所示,薄壁容器重4N,底面積為50cm2,放在水平桌面上,內裝有400mL的水,水的深度為6cm,則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 Pa: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 N(g取10N/kg,ρ水=1.0×103kg/m3)【答案】1600;3【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的計算【解析】【解答】(1)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自身重力與水的重力之和。容器重力:G容=4N,水的體積:V水=400mL=400cm3=410-4m3,由密度公式可得水的質量:水的重力:G水=mg=0.4kg10N/kg=4N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G容+G水=8N,容器底面積:S= 50cm2=510-3m2,根據固體壓強公式,容器對桌面的壓強:;(2)由液體壓強公式 得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F=pS=600Pa × 510-3m2=3N。故答案為:1600; 3。【分析】(1)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和液體的總重力,根據壓強公式計算解答;(2)先利用計算液體對容器的壓強,再根據F=pS計算對容器底部的壓力。18.(2025八下·綿陽期末)將一實心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施加豎直向上的拉力F。正方體對桌面的壓強p與拉力F的關系如圖所示,則當拉力F=5N時,正方體對桌面的壓強為 Pa:將該正方體置于足量水中,從正方體下表面剛接觸水面到正方體最終靜止的過程中,正方體重力做的功為 J(忽略水面高度的變化,g取10N/kg,ρ水=1.0×103kg/m3)。【答案】300;0.64【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當拉力為8N時,正方體對桌面的壓強為0,故此時正方體對桌面的壓力恰好為0,即此時物體所受拉力等于物體重力,即F=G=8N,故當物體受到拉力為0時,對桌面的壓強為800Pa,由壓強公式可知,正方體的底面積為:;當拉力為5N時,此時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力為:F'=8N-5N=3N,對桌面的壓強為:;(2)由(1)可知正方體的邊長:a=0.1m,當完全浸沒時,所受浮力為:F浮= ρ水 gV排= 1.0×103kg/m3 × 10N/kg×(0.1m)3=10N>8N,故當正方體最終靜止時,會漂浮在水中,此時所受浮力等于正方體的重力,即F浮'=G=8N,此時正方體排開水的體積為:,正方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為:重力做的功:W=Gh=8N × 0.08m=0.64J。故答案為:300;0.64。【分析】(1)根據圖像可知當壓強為0時,對桌面的壓力為0,根據物體受力情況,可以判斷物體所受重力,再結合圖像可得到不受拉力時對桌面的壓強,根據壓強公司可得到正方體的底面積,再根據物體受力情況分析對桌面的壓力,帶入壓強公式計算解答;(2)利用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出物體完全浸沒時所受浮力,確定物體在液體中靜止時的狀態,再根據已知條件求出物體浸在水中的體積,利用V=Sh計算出物體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代入液體壓強公式計算解答。19.(2025八下·綿陽期末)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步驟如下:(1)當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勻速滑動,彈簧測力計示數等于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這是因為彈簧對木塊的拉力和長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是一對 (選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2)甲、乙實驗中,改變的實驗變量是 :(選填“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所受壓力”或“接觸面的面積大小”)(3)通過甲、丙實驗,可以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 有關。【答案】(1)平衡力(2)接觸面所受壓力(3)粗糙程度【知識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解析】【解答】 (1)由于木塊勻速滑動,拉力和摩擦力均作用在木塊上,故 彈簧對木塊的拉力和 長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2)由圖可知,甲、乙兩次實驗接觸面粗糙程度沒變,壓力發生變化,故改變的實驗變量是接觸面所受壓力;(3)圖中甲和丙,甲是長木板,丙是毛巾,壓力相同,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 粗糙程度的關系。故答案為:平衡力;接觸面所受壓力;粗糙程度。【分析】(1)作用在同一物體(木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統一直線上,所以是平衡力;(2)由控制變量法分析,圖中改變的物理量即為實驗中的變量;(3)分析圖中變量,即為所探究的目的。20.(2025八下·綿陽期末)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甲、乙、丙所示的實驗,研究物體的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其中鋼球從斜槽釋放的高度h1(1)本實驗中,反映鋼球動能大小的一個物理量是____:(選填序號)A.鋼球從斜槽釋放的高度hB.鋼球的質量mC.木塊被撞出的距離s(2)由甲、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鋼球質量相同時, 越大,動能越大:(3)用 兩圖的實驗現象所得到的結論,可以解釋汽車超載行駛時危險性大的原因.(選填“甲乙”“甲丙”或“乙丙”)【答案】(1)C(2)速度(3)乙丙【知識點】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解析】【解答】(1)該實驗中,通過觀察木塊被鋼球撞擊后移動的距離s來比較鋼球動能的大小,采用的是轉換法;鋼球從斜槽釋放的高度h是控制鋼球到達水平面速度的因素,鋼球的質量m是實驗中控制的變量,均不能反映鋼球動能大小。 所以選C。(2)甲、乙兩次實驗中,鋼球的質量相同(均為A球 ),從斜槽釋放的高度h1(3)汽車超載行駛時,車的質量增大,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危險性大, 所以需要分析質量對動能的影響;要探究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需要控制速度相同,質量不同, 乙、丙兩次實驗中,鋼球從斜槽釋放的高度相同h2故答案為:(1)C;(2)速度;(3)乙丙。【分析】(1)物體對外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故判斷物體動能大小可以通過小球對物體做的功即木塊被撞的距離來判斷;(2)分析圖甲和圖乙,可知小球質量相同,所在高度不同,而小球所在斜面越高,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據此分析判斷;(3) 汽車超載行駛時危險性大 ,是因為速度一定時,質量太大,導致動能大,據此分析判斷。21.(2025八下·綿陽期末)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因素”的實驗中,用如圖甲、乙所示的滑輪組進行了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 物重G/N 物體上升高度h/cm 測力計示數F/N 測力計移動距高s/cm 機械效率η%1 4 5 2.7 10 742 4 5 1.9 15 3 8 5 3.2 15 83(1)根據數據,可判斷第1次實驗是用 (選填“甲”或“乙")圖所示的滑輪組進行操作的;(2)第2次實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計算結果保留到1%)(3)比較第2、3次實驗,可得結論:同一滑輪組,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4)本實驗中,涉及多個物理量的測量,請分析實驗過程中誤差產生的原因,寫出一條即可: 。【答案】(1)乙(2)70(3)物重越大(4)彈簧測力計讀數時產生誤差【知識點】機械效率的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解析】【解答】(1)由表中第1次實驗數據可知,測力計移動距離s = 10cm,物體上升高度h = 5cm,根據s = nh(n為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 ),可得;即甲圖中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n = 2,乙圖中n = 3,所以第1次實驗是用甲圖所示的滑輪組進行操作的。(2)由機械效率公式可得:;(3)第2、3次實驗,使用同一滑輪組(乙圖滑輪組 ),第3次實驗物體重力\(G = 8N\)大于第2次的4N;機械效率分別為70%和83%,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可得結論: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4)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在運動時要克服摩擦力,會造成拉力測量不準確;或測量物體上升高度、測力計移動距離時,刻度尺測量存在誤差等 。所以誤差產生的原因可以是彈簧測力計讀數時存在誤差(或 “測量物體上升高度、測力計移動距離時,刻度尺測量存在誤差” 等合理即可 ) 。故答案為:(1)乙;(2)70;(3)物重越大;(4)彈簧測力計讀數時產生誤差。【分析】(1)滑輪組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和物體移動的距離的關系為:s=nh,分析表格中數據得到n的數值即為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據此分析判斷;(2)利用計算解答;(3)分析 第2、3次實驗, 可知物體的重力變大,分析機械效率的變化,據此得出結論;(4)本實驗中,產生誤差的原因有:彈簧測力計讀數時產生誤差、彈簧測力計在運動時要克服摩擦力,會造成拉力測量不準確;或測量物體上升高度、測力計移動距離時,刻度尺測量存在誤差等 。所以誤差產生的原因可以是彈簧測力計讀數時存在誤差(或 “測量物體上升高度、測力計移動距離時,刻度尺測量存在誤差” 等合理即可 )22.(2025八下·綿陽期末)春節期間,某快遞公司為保證“春節不打烊”,利用物流機器人配送快遞,如圖甲所示。該物流機器人在平直道路上運動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運動過程中物流機器人的牽引力恒為300N。求:(1)0~80s牽引力做的功:(2)0~60s、60~80s牽引力做功的功率。【答案】(1)解: 根據圖像0~80s,物流機器人通過的路程牽引力做的功(2)解:0~60s牽引力做的功【知識點】功率的計算;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0~80s物體移動的距離,根據W=Fs計算解答;(2)由公式W=Fs分別計算出 0~60s、60~80s 所做的功,再根據公式計算功率。23.(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甲所示,足夠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部,放置一個邊長為10cm,重力為6N的正方體物塊,并用長15cm的細線將物塊與容器底部相連。現向容器中緩慢加水,直到將物塊完全淹沒,如圖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向容器中加水前,物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當容器中水的深為4cm時,物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3)緩慢加水過程中,細線拉力大小F與容器中水深h的關系式。【答案】(1)解: 物塊的底面積(2)解: 當容器中的水深為4 cm時,若物塊未浮起來,受到的浮力因為,所以假設成立,則容器底部對物塊的支持力物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和容器對底部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3)解:設水深,當繩子中剛好產生拉力時,物體恰好處于漂浮狀態,當繩子剛好產生拉力時水深,,當物體完全浸沒后,浮力不變,故所受拉力不變,此時水的深度為繩長加物體的高度之和為:,隨著物體浸入液體體積增大,浮力不斷變大,繩子所受拉力不斷增大,此時拉力F=F浮-G,當物體完全浸沒后,浮力不變,故所受拉力不變,故有 細線拉力大小F與容器中水深h的關系式 為:(且)。【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物體對水平底面的壓力等于物體重力,利用已知的壓強和壓力,代入計算解答;(2)首先計算物體此時所受浮力,判讀物體的狀態,再根據物體的狀態分析物體受力,利用力之間的關系計算解答;(3)當繩子中剛好產生拉力時,物體恰好處于漂浮狀態,隨著物體浸入液體體積增大,浮力不斷變大,繩子所受拉力不斷增大,此時水的深度等于繩子的長度加物體浸入液體的高度之和,此時拉力F=F浮-G,據此列出相應的關系式。1 / 1四川省綿陽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1.(2025八下·綿陽期末)一個排球的重力大小約為A.0.3N B.3N C.30N D.300N2.(2025八下·綿陽期末)下列實驗儀器中,運用到大氣壓強的是A.膠頭滴管 B.托盤天平 C.彈簧測力計 D.刻度尺3.(2025八下·綿陽期末)許多情況下摩擦是有用的,但有時候摩擦是有害的。下列情景中減小摩擦的是A.甲圖:自行車減速剎車時用力捏車閘B.乙圖: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手上要涂防滑粉C.丙圖:在冰壺運動中,運動員不斷擦拭冰面D.丁圖:礦泉水瓶瓶蓋上刻有豎條紋4.(2025八下·綿陽期末)投擲實心球是體育測試項目之一。某次訓練中觀察到下列情景,其中人對實心球沒有做功的是A.將實心球從地面上撿起來 B.拿著實心球上樓回教室C.將實心球從胸口舉過頭頂 D.抱著實心球水平勻速行走5.(2025八下·綿陽期末)下列生活工具或實驗儀器中,運用到連通器原理的是A. B.C. D.6.(2025八下·綿陽期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描寫秋風卷走杜甫屋頂茅草的情景。對此分析正確的是A.屋外空氣流速大于屋內流速,屋外壓強大于屋內壓強B.屋外空氣流速大于屋內流速,屋外壓強小于屋內壓強C.屋外空氣流速小于屋內流速,屋外壓強小于屋內壓強D.屋外空氣流速小于屋內流速,屋外壓強大于屋內壓強7.(2025八下·綿陽期末)我國高鐵安全舒適、快捷平穩,在高速運行的列車窗臺上甚至能立穩一枚硬幣,如圖所示。下列選項分析正確的是A.列車速度越大,硬幣的慣性越大B.列車速度越小,硬幣的慣性越大C.若硬幣倒向列車前進的方向,說明列車在加速D.若硬幣倒向列車前進的方向,說明列車在減速8.(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所示,在靠得較近的甲、乙兩輛小車上分別固定一個磁體,松開手后,可以看到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向相反方向運動。下列選項中分析正確的是A.甲、乙無接觸,不存在力的作用B.甲先對乙施力,然后乙才對甲施力C.甲對乙的作用力改變了乙的運動狀態D.甲對乙的力和乙對甲的力是同一個力9.(2025八下·綿陽期末)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裝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燒杯中,小球靜止時所處位置如圖所示。則A.甲燒杯中液體的密度更小 B.乙燒杯中的液體密度更小C.甲燒杯中的小球所受浮力更大 D.乙燒杯中的小球所受浮力更大10.(2025八下·綿陽期末)放在水平講桌桌面上的一盒粉筆處于靜止狀態,下列選項中的各對力,屬于平衡力的是A.粉筆所受重力和粉筆對桌面的壓力B.粉筆對桌面的壓力和講桌所受的重力C.粉筆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粉筆的支持力D.粉筆所受重力和桌面對粉筆的支持力11.(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所示,用沿斜面向上50N的拉力,在4s內把一個重60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頂端,物體通過的路程為2m,上升的高度0.5m。則此過程中A.斜面的機械效率為70% B.拉力做功的功率為30WC.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35N D.拉力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120J12.(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甲所示,是采用多塔鋼索斜拉結構的大橋。為探究主塔為什么建那么高,某同學制作了斜拉索大橋模型,如圖乙所示。用質量均勻分布的木條OA模擬橋面,立柱GH模擬橋塔,OA可繞O點轉動,A端用細線與GH上的B點相連。若保持OA水平,則A.只將細線在GH上的端點向上移動,繩子中的拉力將變小B.只將細線在GH上的端點向下移動,繩子中的拉力將變小C.只將細線在OA上的端點向右移動,繩子中的拉力將變小D.只將細線在OA上的端點向右移動,繩子中的拉力將保持不變13.(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甲所示,某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實心圓柱形金屬塊,使其緩慢勻速下降,并將其浸入平靜的池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金屬塊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忽略金屬塊浸入水中時池水液面高度的變化,g取10N/kg,則金屬塊A.所受重力大小為26NB.密度為2.3x103kg/m3C.完全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為26ND.恰好完全浸沒時,其下底面所受水的壓強為5x103Pa14.(2025八下·綿陽期末)籃球是一項深受同學們喜愛的集體運動。若忽略空氣阻力,在籃球從高處下落過程中,其重力勢能逐漸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轉化成為籃球的 能。15.(2025八下·綿陽期末)某同學在廚房勞動時發現,小小的蜜橘會漂在水面,而體積更大的土豆卻會沉在水底。由此可知:蜜橘所受浮力 其自身重力:土豆所受浮力 蜜橘所受浮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所示,用水平向右50N的拉力,拉著重200N的物體在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 N,方向是水平向 。17.(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所示,薄壁容器重4N,底面積為50cm2,放在水平桌面上,內裝有400mL的水,水的深度為6cm,則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 Pa: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 N(g取10N/kg,ρ水=1.0×103kg/m3)18.(2025八下·綿陽期末)將一實心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施加豎直向上的拉力F。正方體對桌面的壓強p與拉力F的關系如圖所示,則當拉力F=5N時,正方體對桌面的壓強為 Pa:將該正方體置于足量水中,從正方體下表面剛接觸水面到正方體最終靜止的過程中,正方體重力做的功為 J(忽略水面高度的變化,g取10N/kg,ρ水=1.0×103kg/m3)。19.(2025八下·綿陽期末)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步驟如下:(1)當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勻速滑動,彈簧測力計示數等于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這是因為彈簧對木塊的拉力和長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是一對 (選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2)甲、乙實驗中,改變的實驗變量是 :(選填“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所受壓力”或“接觸面的面積大小”)(3)通過甲、丙實驗,可以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 有關。20.(2025八下·綿陽期末)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甲、乙、丙所示的實驗,研究物體的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其中鋼球從斜槽釋放的高度h1(1)本實驗中,反映鋼球動能大小的一個物理量是____:(選填序號)A.鋼球從斜槽釋放的高度hB.鋼球的質量mC.木塊被撞出的距離s(2)由甲、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鋼球質量相同時, 越大,動能越大:(3)用 兩圖的實驗現象所得到的結論,可以解釋汽車超載行駛時危險性大的原因.(選填“甲乙”“甲丙”或“乙丙”)21.(2025八下·綿陽期末)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因素”的實驗中,用如圖甲、乙所示的滑輪組進行了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 物重G/N 物體上升高度h/cm 測力計示數F/N 測力計移動距高s/cm 機械效率η%1 4 5 2.7 10 742 4 5 1.9 15 3 8 5 3.2 15 83(1)根據數據,可判斷第1次實驗是用 (選填“甲”或“乙")圖所示的滑輪組進行操作的;(2)第2次實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計算結果保留到1%)(3)比較第2、3次實驗,可得結論:同一滑輪組,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4)本實驗中,涉及多個物理量的測量,請分析實驗過程中誤差產生的原因,寫出一條即可: 。22.(2025八下·綿陽期末)春節期間,某快遞公司為保證“春節不打烊”,利用物流機器人配送快遞,如圖甲所示。該物流機器人在平直道路上運動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運動過程中物流機器人的牽引力恒為300N。求:(1)0~80s牽引力做的功:(2)0~60s、60~80s牽引力做功的功率。23.(2025八下·綿陽期末)如圖甲所示,足夠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部,放置一個邊長為10cm,重力為6N的正方體物塊,并用長15cm的細線將物塊與容器底部相連。現向容器中緩慢加水,直到將物塊完全淹沒,如圖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向容器中加水前,物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當容器中水的深為4cm時,物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3)緩慢加水過程中,細線拉力大小F與容器中水深h的關系式。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解析】【解答】ABCD、一個排球的質量大約300g左右,根據重力公式可得G=mg=0.3kg10N/kg=3N,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分析】可以先估測排球的實際質量,大約半斤左右,半斤是500g,選擇最接近的,或者將各個選項中的重力換算成質量,選擇最合理的即可。2.【答案】A【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解答】A、膠頭滴管的使用過程是:擠壓膠頭排出內部空氣,松手后,滴管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液體被壓入滴管中。其工作原理直接依賴大氣壓強,故A符合題意。B、托盤天平是利用等臂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 × 動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來測量物體質量的,與大氣壓強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C、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是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成正比”,通過彈簧形變來顯示力的大小,不涉及大氣壓強,故C不符合題意。D、刻度尺是利用長度的基本測量原理,直接測量物體的長度,與大氣壓強沒有關系,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分析】通過分析各個儀器的使用原理進行判斷。3.【答案】C【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A、自行車剎車時,閘皮緊壓在鋼圈上,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錯誤;B、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錯誤;C、在冰壺運動中,刷冰使冰熔化,在冰壺和冰之間產生水,使冰壺與冰面分離,減小摩擦,故C正確;D、礦泉水瓶瓶蓋上刻有豎條紋,在壓力一定時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力,故D錯誤。故選:C。【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減小壓力來減小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4.【答案】D【知識點】是否做功的判斷【解析】【解答】A、從地面拿起實心球,人對實心球的力豎直向上,實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人對實心球做功,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 拿著實心球上樓回教室 ,人對實心球的力豎直向上,實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人對實心球做功,故B錯誤不符合題意;C、 將實心球從胸口舉過頭 ,人對實心球的力豎直向上,實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人對實心球做功,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D、 抱著實心球水平勻速行走 ,人對實心球的力豎直向上,實心球在水平方向移動了距離,沒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故人對實心球沒有做功,故D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力對物體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該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5.【答案】A【知識點】連通器原理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 、茶壺的壺身和壺嘴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符合連通器原理 。B、該天平是利用杠桿原理測量質量,與連通器無關。C 、盆景利用的是大氣壓原理,不是連通器。D 、此裝置是利用大氣壓相關原理(如驗證大氣壓存在等 ),并非連通器。故選 A 。【分析】連通器指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儀器,連通器的特點是當所盛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內液面總是相平的。6.【答案】B【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解答】ABCD、風刮過屋頂,屋頂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大,壓強小;屋內空氣流動速度小,壓強大;屋頂受到向上的壓強大于向下的壓強,即 由于屋外空氣流速大于屋內流速,屋外壓強小于屋內壓強,屋頂 受到的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產生一個向上的壓力差,將茅草吸上去,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D。【分析】在氣體或者液體中,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流速小的位置壓強大。7.【答案】D【知識點】慣性及其現象【解析】【解答】AB、一切物體都有慣性,物體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速度等均無關,故AB錯誤;CD、如果列車突然減速,硬幣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硬幣倒向列車前進的方向,故C錯誤,D正確;D、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力,故D錯誤。故選:D。【分析】(1)物體的慣性只與物體質量有關;(2)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8.【答案】C【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解析】【解答】 A、力的作用不一定需要接觸,磁體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甲、乙雖無接觸,但存在磁力的作用 ,A 錯誤。B、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對乙施力的同時乙也對甲施力,這兩個力是同時產生的,B 錯誤。C、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甲對乙有作用力,乙由靜止變為運動,說明甲對乙的作用力改變了乙的運動狀態,C 正確。D、甲對乙的力和乙對甲的力,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不同,是兩個不同的力,且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錯誤。故選 C。【分析】(1)兩個物體之間不接觸也可能產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和磁力;(2)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同時產生,同時消失;(3)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形狀;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的改變和方向的改變。9.【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B、由圖可知,小球在甲、乙兩杯中分別處于漂浮和懸浮狀態。根據浮沉條件可知,ρ甲液>ρ球,ρ乙液=ρ球.所以ρ甲液>ρ乙液,故A錯誤,B正確;CD、因為物體漂浮或懸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小球在兩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CD錯誤;故選:B。【分析】(1)根據小球在甲、乙兩杯中的狀態判斷兩種液體與小球的密度關系,進而得出兩種液體的密度關系;(2)根據物體浮沉條件判斷小球在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與其重力的關系,進而得出小球在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關系。10.【答案】D【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平衡力的辨別【解析】【解答】A、重力是粉筆受到的力,而壓力是桌面受到的力,故這兩個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粉筆靜止時對桌面的壓力方向垂直桌面向下,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即方向相同,不滿足二力平衡的條件,故B錯誤;C、粉筆靜止時對桌面的壓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對粉筆的支持力作用在粉筆上,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故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粉筆靜止時,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而兩支粉筆的重力相等,所以兩支粉筆受到的支持力相等,故C錯誤;D、粉筆靜止時,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作用都作用在粉筆上,重力豎直向下,支持力豎直向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且支持力等于重力,故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故選:D。【分析】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重力與壓力的關系以及桌面對粉筆的支持力關系;據此分析判斷。11.【答案】C【知識點】功率的計算;斜面的機械效率;有用功和額外功【解析】【解答】A、由題可知,斜面的機械效率為:,故A錯誤;B、拉力的功率為:,故B錯誤;CD、拉力做的總功為:W總=Fs=50N2m=100J,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W有=Gh=60N0.5m=30J,故額外功為W額=W總-W有=fs,故摩擦力為:,故C正確,D錯誤。【分析】(1)機械效率為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根據機械效率公式計算解答;(2)根據功率公式計算解答;(3)使用斜面時,克服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做的功為額外功,額外功等于有用功和總功之和,即W總=W有+W額,有用功表達式為:W有=Gh,額外功表達式為:W額=fs,據此計算解答。12.【答案】A【知識點】杠桿及其五要素;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解析】【解答】AB.若OA不動, 只將細線在GH上的端點向上移動, 動力臂增大,阻力臂和阻力不變,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減小,故拉力F減小,故A正確,B錯誤;CD.若OA 不動,只將細線一端的固定點A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動力臂減小,阻力臂和阻力不變,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增大,故拉力F將變大,故CD錯誤。故選A。【分析】(1) 只將細線在GH上的端點向上移動, 阻力臂和阻力不變,分析動力臂隨動力的變化,再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判斷;(2) 只將細線在OA上的端點向右移動 ,動力臂變小,阻力臂和阻力不變,再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判斷。13.【答案】B【知識點】密度公式及其應用;液體壓強的計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解答】A、由圖乙可知,當物體沒有與水面接觸時,即h=0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46N,此時金屬塊處于空氣中,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等于金屬塊的重力,即G=46N,故A 錯誤。BC、當金屬塊完全浸沒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示,根據稱重法F浮=G-F示,可得金屬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46N-26N=20N。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浮液排,金屬塊完全浸沒時排浮水,已知,g=10N/kg,則。由G=mg可得金屬塊的質量。再根據密度公式,可得金屬塊的密度,故B 正確,C錯誤。D、由圖乙可知,金屬塊恰好完全浸沒時,下底面下降高度h=50cm 30cm=20cm=0.2m,根據液體壓強公式,可得下底面所受水的壓強p=1.0×103kg/m3×10N/kg×0.2m=2000Pa,D 選項錯誤。故選B。【分析】 (1)由乙圖可知,物體下降30cm時,下底面和水開始接觸,隨著物體下降高度的變化,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變大,當物體下降到50cm時,物體完全浸沒在液體中,再繼續下降彈簧測力計示數不再發生變化;故當物體沒有浸入水中時,所受拉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據此分析判斷;(2)當物體完全浸沒時,利用稱重法F浮=G-F示可計算出物體所受浮力,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出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此時物體的體積和排開水的體積相等;再利用G=mg計算出物體的質量,帶入密度公式可計算出物體的密度;(3)由乙圖分析可知,當物體下底面剛接觸水面時下降的高度為30cm,到恰好完全浸沒時,下降的高度為50cm,兩次高度之差就是物體下底面浸在液體中的深度,再根據液體壓強公式計算解答。14.【答案】減小;動【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的影響因素;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守恒條件【解析】【解答】(1)籃球從高處下落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逐漸降低,根據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可知,其重力勢能逐漸減小 。(2)因為忽略空氣阻力,機械能守恒,籃球下落時,高度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在此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籃球的動能。故答案依次為:減小;動 。【分析】(1)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2)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15.【答案】等于;大于【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蜜橘漂浮在水面上,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漂浮時物體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因此,蜜橘所受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2)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其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即蜜橘漂浮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自身體積V排蜜橘 < V蜜橘;土豆沉在水底(假設完全浸沒),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自身體積V排土豆 =V土豆。由于土豆體積更大,即 V蜜橘< V土豆,因此V排土豆 >V排蜜橘 ,即土豆排開液體的體積大于蜜橘排開液體的體積。 由于液體均為水(密度相同),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排開體積越大,浮力越大。因此,土豆所受浮力大于蜜橘所受浮力。故答案為:等于;大于。【分析】(1)漂浮的物體只受重力和浮力,由二力平衡知識可知,浮力等于重力;(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浮力只與物體排開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本題兩個物體都浸在水中,故分析兩個物體在水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的關系即可判斷所受浮力的關系;16.【答案】50;左【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平衡力的辨別【解析】【解答】(1)當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水平向右的拉力為 50N,因此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 等于50N;(2)摩擦力的方向與拉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故答案為:50;左。【分析】(1)平衡狀體指靜止狀態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體;(2)物體只受兩個力且保持平衡狀態時所受的力為平衡力;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17.【答案】1600;3【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的計算【解析】【解答】(1)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自身重力與水的重力之和。容器重力:G容=4N,水的體積:V水=400mL=400cm3=410-4m3,由密度公式可得水的質量:水的重力:G水=mg=0.4kg10N/kg=4N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G容+G水=8N,容器底面積:S= 50cm2=510-3m2,根據固體壓強公式,容器對桌面的壓強:;(2)由液體壓強公式 得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F=pS=600Pa × 510-3m2=3N。故答案為:1600; 3。【分析】(1)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和液體的總重力,根據壓強公式計算解答;(2)先利用計算液體對容器的壓強,再根據F=pS計算對容器底部的壓力。18.【答案】300;0.64【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當拉力為8N時,正方體對桌面的壓強為0,故此時正方體對桌面的壓力恰好為0,即此時物體所受拉力等于物體重力,即F=G=8N,故當物體受到拉力為0時,對桌面的壓強為800Pa,由壓強公式可知,正方體的底面積為:;當拉力為5N時,此時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力為:F'=8N-5N=3N,對桌面的壓強為:;(2)由(1)可知正方體的邊長:a=0.1m,當完全浸沒時,所受浮力為:F浮= ρ水 gV排= 1.0×103kg/m3 × 10N/kg×(0.1m)3=10N>8N,故當正方體最終靜止時,會漂浮在水中,此時所受浮力等于正方體的重力,即F浮'=G=8N,此時正方體排開水的體積為:,正方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為:重力做的功:W=Gh=8N × 0.08m=0.64J。故答案為:300;0.64。【分析】(1)根據圖像可知當壓強為0時,對桌面的壓力為0,根據物體受力情況,可以判斷物體所受重力,再結合圖像可得到不受拉力時對桌面的壓強,根據壓強公司可得到正方體的底面積,再根據物體受力情況分析對桌面的壓力,帶入壓強公式計算解答;(2)利用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出物體完全浸沒時所受浮力,確定物體在液體中靜止時的狀態,再根據已知條件求出物體浸在水中的體積,利用V=Sh計算出物體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代入液體壓強公式計算解答。19.【答案】(1)平衡力(2)接觸面所受壓力(3)粗糙程度【知識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解析】【解答】 (1)由于木塊勻速滑動,拉力和摩擦力均作用在木塊上,故 彈簧對木塊的拉力和 長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2)由圖可知,甲、乙兩次實驗接觸面粗糙程度沒變,壓力發生變化,故改變的實驗變量是接觸面所受壓力;(3)圖中甲和丙,甲是長木板,丙是毛巾,壓力相同,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 粗糙程度的關系。故答案為:平衡力;接觸面所受壓力;粗糙程度。【分析】(1)作用在同一物體(木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統一直線上,所以是平衡力;(2)由控制變量法分析,圖中改變的物理量即為實驗中的變量;(3)分析圖中變量,即為所探究的目的。20.【答案】(1)C(2)速度(3)乙丙【知識點】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解析】【解答】(1)該實驗中,通過觀察木塊被鋼球撞擊后移動的距離s來比較鋼球動能的大小,采用的是轉換法;鋼球從斜槽釋放的高度h是控制鋼球到達水平面速度的因素,鋼球的質量m是實驗中控制的變量,均不能反映鋼球動能大小。 所以選C。(2)甲、乙兩次實驗中,鋼球的質量相同(均為A球 ),從斜槽釋放的高度h1(3)汽車超載行駛時,車的質量增大,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危險性大, 所以需要分析質量對動能的影響;要探究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需要控制速度相同,質量不同, 乙、丙兩次實驗中,鋼球從斜槽釋放的高度相同h2故答案為:(1)C;(2)速度;(3)乙丙。【分析】(1)物體對外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故判斷物體動能大小可以通過小球對物體做的功即木塊被撞的距離來判斷;(2)分析圖甲和圖乙,可知小球質量相同,所在高度不同,而小球所在斜面越高,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據此分析判斷;(3) 汽車超載行駛時危險性大 ,是因為速度一定時,質量太大,導致動能大,據此分析判斷。21.【答案】(1)乙(2)70(3)物重越大(4)彈簧測力計讀數時產生誤差【知識點】機械效率的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解析】【解答】(1)由表中第1次實驗數據可知,測力計移動距離s = 10cm,物體上升高度h = 5cm,根據s = nh(n為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 ),可得;即甲圖中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n = 2,乙圖中n = 3,所以第1次實驗是用甲圖所示的滑輪組進行操作的。(2)由機械效率公式可得:;(3)第2、3次實驗,使用同一滑輪組(乙圖滑輪組 ),第3次實驗物體重力\(G = 8N\)大于第2次的4N;機械效率分別為70%和83%,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可得結論: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4)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在運動時要克服摩擦力,會造成拉力測量不準確;或測量物體上升高度、測力計移動距離時,刻度尺測量存在誤差等 。所以誤差產生的原因可以是彈簧測力計讀數時存在誤差(或 “測量物體上升高度、測力計移動距離時,刻度尺測量存在誤差” 等合理即可 ) 。故答案為:(1)乙;(2)70;(3)物重越大;(4)彈簧測力計讀數時產生誤差。【分析】(1)滑輪組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和物體移動的距離的關系為:s=nh,分析表格中數據得到n的數值即為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據此分析判斷;(2)利用計算解答;(3)分析 第2、3次實驗, 可知物體的重力變大,分析機械效率的變化,據此得出結論;(4)本實驗中,產生誤差的原因有:彈簧測力計讀數時產生誤差、彈簧測力計在運動時要克服摩擦力,會造成拉力測量不準確;或測量物體上升高度、測力計移動距離時,刻度尺測量存在誤差等 。所以誤差產生的原因可以是彈簧測力計讀數時存在誤差(或 “測量物體上升高度、測力計移動距離時,刻度尺測量存在誤差” 等合理即可 )22.【答案】(1)解: 根據圖像0~80s,物流機器人通過的路程牽引力做的功(2)解:0~60s牽引力做的功【知識點】功率的計算;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0~80s物體移動的距離,根據W=Fs計算解答;(2)由公式W=Fs分別計算出 0~60s、60~80s 所做的功,再根據公式計算功率。23.【答案】(1)解: 物塊的底面積(2)解: 當容器中的水深為4 cm時,若物塊未浮起來,受到的浮力因為,所以假設成立,則容器底部對物塊的支持力物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和容器對底部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3)解:設水深,當繩子中剛好產生拉力時,物體恰好處于漂浮狀態,當繩子剛好產生拉力時水深,,當物體完全浸沒后,浮力不變,故所受拉力不變,此時水的深度為繩長加物體的高度之和為:,隨著物體浸入液體體積增大,浮力不斷變大,繩子所受拉力不斷增大,此時拉力F=F浮-G,當物體完全浸沒后,浮力不變,故所受拉力不變,故有 細線拉力大小F與容器中水深h的關系式 為:(且)。【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物體對水平底面的壓力等于物體重力,利用已知的壓強和壓力,代入計算解答;(2)首先計算物體此時所受浮力,判讀物體的狀態,再根據物體的狀態分析物體受力,利用力之間的關系計算解答;(3)當繩子中剛好產生拉力時,物體恰好處于漂浮狀態,隨著物體浸入液體體積增大,浮力不斷變大,繩子所受拉力不斷增大,此時水的深度等于繩子的長度加物體浸入液體的高度之和,此時拉力F=F浮-G,據此列出相應的關系式。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川省綿陽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學生版).docx 四川省綿陽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