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佛山市南海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試題(2025八下·南海期末)【傳統文化主題】南海登滘龍舟賽以其獨特的水上漂移技藝遠近聞名,請完成 1~4 題.1.在龍舟比賽中,當龍舟突然直線向前加速時,由于慣性,站在龍舟上的隊員身體會A.保持直立不動 B.向前傾斜C.向后傾斜 D.向一側傾斜2.如題圖所示為龍舟船槳示意圖,0為支點,F1為選手施加的力,F2為水對槳的阻力,使用該船槳可以A.只省力 B.只省距離C.既省力又省距離 D.既不省力又不省距離3.槳手劃槳時,槳葉入水的精確位置(如靠近船身或遠離船身)會影響船的推進效率和穩定性,“槳葉入水的精確位置”主要指的是力的( )A.大小 B.方向 C.作用效果 D.作用點4.小明發現并行的龍舟不能靠得太近,其中蘊含的原理跟以下哪個相同A.用吸管吸飲料 B.地鐵站里有安全線C.高壓鍋煮飯 D.騎車時需要帶頭盔5.(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所示,小明用碗沿撞擊雞蛋,雞蛋破了,而碗完好無損,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碗對雞蛋的力大于雞蛋對碗的力B.雞蛋對碗的力大于碗對雞蛋的力C.碗對雞蛋和雞蛋對碗的力大小相等D.碗對雞蛋和雞蛋對碗的力方向相同6.(2025八下·南海期末)宋朝的懷丙利用浮船打撈鐵牛,題圖為打撈過程示意圖,先將陷在河底的鐵牛和裝滿泥沙的船用繩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鏟走,鐵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劃到岸邊,解開繩索卸下鐵牛,就可將鐵牛拖上岸,船在圖中甲、乙、丙三個位置船所受浮力F甲、F乙、F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7.(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甲所示,輕質彈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圖乙為小球靜止在彈簧上時的平衡狀態。當小球壓縮該彈簧至最低點后被彈起,某一時刻彈簧長度如圖丙所示。若整個過程均在彈簧彈性限度內,空氣阻力忽略不計,且力的大小用線段長短表示,則圖丙對應的小球的受力示意圖正確的是A. B.C. D.8.(2025八下·南海期末)題圖(a)是短道速滑運動員快速過彎時的情景,運動員的身體壓得很低幾乎貼近冰面,這是通過降低 的方法來增加穩定性、圖(b)中雙肩背包的背帶做的較寬,是為了減小 ,圖(c)中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 將水從井中抽出的。9.(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所示,小紅用水平力推動一輛購物車勻速直線前進,對車的推力與地面對車的摩擦力大小是一對 力,當購物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前進時,車所受的重力 (選填“有”或“沒有”)做功,理由是 。10.(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甲所示,兩個手指輕輕按壓鉛筆兩端,兩個手指的痛感不同,說明壓力作用效果與 有關:如圖乙所示,游泳時當人進入漩渦邊沿后會被吸入漩渦中心.這是因為相對于漩渦邊沿,辦渦中心流速 ,壓強較 ,從而形成指向漩渦中心的壓力差。11.(2025八下·南海期末)【航天主題】2025年4月24日17時17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請運用有關的物理知識,完成11~12題.(1)火箭加速升空的過程中,載人飛船的動能 ,重力勢能 ,機械能 (選填“增大”“減少”或“不變”)(2)神舟二十號航天員在與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圓滿完成首次出艙任務,航天員在太空上 (選坡“會”“不會”)受到地球的吸引;題圖為出艙的航天員與軌道艙之間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繩,在出意外時可以拉著繩子返回軌道艙,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 的,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膠顆粒,是通過增大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12.(2025八下·南海期末)題圖為狗拉著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對雪橇的水平拉力為1000N,拉著雪橇10s向前運動100m,狗的拉力對雪橇做功為 」.功率為 W,雪橇受到的摩擦力為 N.13.(2025八下·南海期末)某地擬建一座抽水蓄能電站,題14圖是工程所在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圖中 A 點大氣壓比B 點 (選填“高”或“低”).施工時選擇線路CD作為輸送建筑材料的線路更省力,是因為該路線坡度較 (選填“陡”或“緩”).為儲存更多能量,水庫應建在湖水的 (選填*左邊”“右邊”)一側的高地上.14.(2025八下·南海期末)(1)如題圖甲,小明和小麗一起用推車搬運新學期的用書,小麗水平向右的拉力F1=20N,小明向右的推力F2=30N,推車在水平面上運動.請在乙方框畫出這兩個力的合力。(2)如題圖所示是小華家的升降式晾衣架,請完成晾衣繞線,使得轉動把手所需施加的力等于動滑輪、橫桿、衣架以及所掛衣服總重力的1/4(忽略繩索重量和摩擦力),(3)如題圖甲所示,實踐課上同學們用鏟子鏟土,圖乙是其簡化圖,O為支點,請在圖乙中畫出作用在A處的最小動力F1及其阻力的力臂L2.15.(2025八下·南海期末)(1)如圖分別用如圖甲、乙兩種方式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正確的握持方式是 (選填“甲”或“乙”):按照正確方法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丙所示,則物體的重力為 N.(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需要調節兩端的螺母,使杠桿保持 ,原因是: 和 。(3)如題圖,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按 (選填“a”或“b”)方式向下拉杠桿:杠桿左端使用鉤碼對杠桿施力,右端使用彈簧測力計對杠桿施力,你認為使用鉤碼還是彈簧測力計更加好,并說出其原因: 。16.(2025八下·南海期末)小海進行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1)為了測量摩擦大小,應將彈賀測力計拉動木塊A,應使木塊A沿水平桌面做 運動,如題圖,小海實驗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錯誤是 。(2)小明選用同一木塊做了如題圖所示的三次實驗,小明將彈簧測力計放置在 方向上,檢查指針是否指向零刻度線;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不考慮繩重及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3)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以初步得出滑動賬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通過比較 兩次實驗,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材料有關:(4)小紅改進實驗,如題圖所示,固定彈簧測力計,拉動長木板,讀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但彈簧測力計示數依然不穩定,則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A.沒有勻速拉去木板 B.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勻17.(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為在“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實驗(U形管所裝液體是水).(1)手指輕按壓強計上金屬盒的橡皮膜,觀察到U形管中液面不發生變化,說明該裝置 (填“漏氣”或“不漏氣”),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中液面 的大小來反映壓強的大小:(2)圖中裝置中U形管 (選填“是”或*不是”)連通器。D圖中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高度差h=5cm,若將U形管內液體換成酒精后,則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高度差將 5 cm(選填“<”, “=”或“>” ).(3)通過比較A、B、C三圖可知,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通過比較D、E兩圖可知,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液體的 越大,壓強越大。(4)E圖中壓強計探頭位置與D圖相同,此時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高度差h'=6 cm,則可測得鹽水的密度為 kg/m3. (ρ水=1×103kg/m3)18.(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2025 年在4月 19日,機器人天工 Ultra在北京舉辦的全球首次“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奪得21 km賽道冠軍.機械人質量為55 kg,雙腳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05 m2.(g 取10N/kg)求:(1)機器人所受的重力:(2)機器人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3)機器人運動時受到阻力為重力的0.1倍,比賽過程中克服阻力做功.19.(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甲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艘薄膜式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該運輸船滿載時排水量為8.25×107kg,此時水面與船底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為11.5 m.圖乙為滿載時船從啟動到勻速行駛的ν-t圖像,船受到的阻力恒為2x106N.(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 1x103kg/m3)求:(1)船滿載時底部受到水的壓強:(2)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3)船勻速行駛時的功率.20.(2025八下·南海期末)小明同學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嘗試制作微型密度計以測量小瓶酒精的密度。已知合格消毒酒精的密度范圍為0.86g/cm3~0.88g/cm3.他們設計的密度計由標度桿(塑料管)、浮子(泡沫塑料球》和配重(銅絲》組成、如題圖所示.(1)該密度計漂浮時,所受浮力 (選填“>”“=”或“<”)重力.(2)當酒精密度增大時,密度計浸入液體的體積 (選填“增大”或“減小”),標度桿上標記應 (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密度逐漸增大.(3)測量未知酒精時,液面位于標度桿的 A(0.86 g/cm3和B(0.88 g/cm3)之間,說明該酒精密度 (選填“合格”或“不合格”).(4)若實際測量時液面位置難以分辨,可能的原因是標度桿直徑過 (選填“大”或“小”),改進方法是 (寫一條即可).21.(2025八下·南海期末)俯臥撐是一項常見的健身項目,采用不同的萬式做俯臥撐,健身效果通常不同。(1)圖甲所示的是小京在水平地面上做俯臥撐保持靜止時的情境,他的身體與地面平行,可抽象成如圖乙所示的杠桿模型,地面對腳的力作用在O點,雙手的力作用在 點,小京的重心在 點.已知小京的體重為750N,OA 長為 1m,OB 長為 1.5 m.地面對雙手的合力F1與身體垂直,求得F1的大小為 N(2)圖所示的是小京手扶欄桿做俯臥撐保持靜止時的情境,此時他的身體姿態與圖甲相同,只是身體與水平地面成一定角度,欄桿對手的力F2與他的身體垂直,且仍作用在B點.支點O位置不變,此時阻力臂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欄桿對手的力F2比F1 (選填“大”或“小”)對于追求提升力量, 做俯臥撐的鍛煉效果更加好(選“水平地面”或者“手扶欄桿”)22.(2025八下·南海期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材料的拉伸性在食品運輸和儲存中,包裝材料需具備較商的拉伸強度才不易破裂,因此離分子聚乙烯(HDPE)材料被大量使用,它還用于側逸管道、排水系垅和防水腿,制造汽車上的油箱、擋泥板和內飾件,以及醫療器城和包裝材斜等。拉伸強度可用以下公式來計算:拉伸強度=拉伸力/拉伸面積,以MPa為單位,它是衡量材料在受力狀態下延展能力的重受指標,反映材料抵抗拉伸破壞的最大能力,如題圖是某種材料的力P=kML仲長曲線圖,屈服點指材料開始發生塑性形變的臨界點:彈性極限指材料可完全恢復形變的最大受力。材料在受力時,會經歷彈性形變(可恢復)和塑性形變(不可恢復)兩個階段。材料受力后從彈性形變階段,進入屈服點B后出現塑性階段,最終在斷裂點E失效。(1)圖中曲線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橡皮筋長期使用后變松,說明橡皮筋處在圖像中的 段:(2)在OA段,材料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L成正比,可表示為F=k△L,其中k為材料特性系數.k值越大說明材料越 (選填“難”或“易”)拉伸,利用此性質可制成測量工具 ,填測量工具名稱):(3)請舉出材料拉伸性能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4)某型號汽車安全帶要求材料在突發狀況下既能適度拉伸緩沖又要及時鎖止,鎖止裝置需斷裂拉力≥500N.技術攻關小組測試了橫截面積均為1mm2三種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數據如表,其中最大彈性拉力是指材料發生彈性形變的最大拉力,即彈性極限,根據參數表,選擇材料 .(選填“A”“B”或“C”)最適合.材料 最大彈性拉力/N 斷裂拉力/N 最大伸長率(%)A 150 450 220B 80 380 180C 200 600 250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B3.D4.B【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慣性及其現象;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杠桿的分類【解析】【解答】(1)ABCD、原來處于運動狀態的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原來靜止或運動的屬性叫做慣性。 當龍舟突然直線向前加速時, 站在龍舟上的隊員 身體的下半身要隨龍舟加速運動,上半身要保持原來的狀態,會向后傾斜。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2)ABCD、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運動員用力向后劃水,運動員給水一個向后的力,水就給賽艇一個向前的力,因此使賽艇向前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通過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可看出,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賽艇的槳是一個費力杠桿;費力杠桿費力,但好處是省距離。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3)ABCD、由題可知,“槳葉入水的精確位置”指力作用在水的位置,即力的作用點,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4)當龍舟快速在水中行駛時,由于龍舟的形狀是流線型,兩艘龍舟靠近時,中間水的流蘇變快,壓強變小,會在外側水的壓強下撞在一起;A、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故A錯誤; B、地鐵站里有安全線,地鐵進站時,帶動周圍空氣流速變快,壓強變小,故B正確;C、高壓鍋煮飯,利用了液體沸點隨氣壓升高而增大的原理,故C錯誤;D、騎車時需要帶頭盔,防止碰撞的時候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故D錯誤。故選B。【分析】(1)大量實驗和實例表明,原來處于靜止狀態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的性質;原來處于運動狀態的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原來靜止或運動的屬性叫做慣性。根據慣性的概念解答即可。(2)分析賽艇的槳,根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關系很容易判斷出是省力還是費力杠桿,使用此杠桿的好處是省距離。(3)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槳葉入水的位置精確,會使槳葉受力的作用點更準確;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力的大小、作用點和方向;(4)流體流速快的位置壓強小。1.ABCD、原來處于運動狀態的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原來靜止或運動的屬性叫做慣性。 當龍舟突然直線向前加速時, 站在龍舟上的隊員 身體的下半身要隨龍舟加速運動,上半身要保持原來的狀態,會向后傾斜。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2.ABCD、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運動員用力向后劃水,運動員給水一個向后的力,水就給賽艇一個向前的力,因此使賽艇向前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通過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可看出,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賽艇的槳是一個費力杠桿;費力杠桿費力,但好處是省距離。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3.ABCD、由題可知,“槳葉入水的精確位置”指力作用在水的位置,即力的作用點,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4.當龍舟快速在水中行駛時,由于龍舟的形狀是流線型,兩艘龍舟靠近時,中間水的流蘇變快,壓強變小,會在外側水的壓強下撞在一起;A、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故A錯誤; B、地鐵站里有安全線,地鐵進站時,帶動周圍空氣流速變快,壓強變小,故B正確;C、高壓鍋煮飯,利用了液體沸點隨氣壓升高而增大的原理,故C錯誤;D、騎車時需要帶頭盔,防止碰撞的時候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故D錯誤。故選B。5.【答案】C【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解析】【解答】ABCD、把雞蛋向碗邊沿一磕,碗對雞蛋的力和雞蛋對碗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且兩個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6.【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BCD、甲、乙、丙三個位置船所排開水的體積逐漸變小,根據F浮=ρ水V排g可知所受浮力逐漸變小,故F甲>F乙>F丙。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分析】甲、乙、丙三個位置船所排開水的體積逐漸變小,根據F浮=ρ水V排g可知所受浮力的大小。7.【答案】B【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彈力;平衡力的辨別;平衡狀態的判斷【解析】【解答】ABCD、圖甲是彈簧處于自然長度,圖乙所示為小球靜止在彈簧上時的平衡狀態,此時彈簧的彈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根據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圖丙與圖甲比較彈簧仍處于壓縮狀態,彈力小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下,且重力大小大于彈力大小,所以小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彈力,重力的線段長度應大于彈力的線段長度,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根據甲、乙、丙三圖判斷圖丙所示小球的受力情況,即可得到答案。8.【答案】重心;壓強;大氣壓【知識點】重心;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氣壓計和抽水機【解析】【解答】(1)重心的高低可以改變物體的穩定性,運動員的身體壓得很低幾乎貼近冰面,這是通過降低重心的方式來增加穩定性。(2) 圖(b)中雙肩背包的背帶做的較寬, 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對肩膀的壓強;(3) 圖(c)中活塞式抽水機是 通過將活塞提起后活塞下方空間氣壓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向將水壓入抽水機內,即利用了大氣壓。故答案為:重心;壓強;大氣壓。【分析】(1)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撐面可以提高物體的穩度;(2)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3)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了大氣壓的原理。9.【答案】平衡;沒有;重力與運動方向垂直(重力與運動距離)垂直【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是否做功的判斷【解析】【解答】(1) 小紅用水平力推動一輛購物車勻速直線前進, 購物車水平方向受到推力和摩擦力兩個力的作用,故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2)由于購物車在水平方向移動了距離,重力與運動方向垂直,且豎直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故重力對購物車沒有做功。故答案為:平衡;沒有;重力與運動方向垂直(重力與運動距離)垂直。【分析】(1)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所受的力一定為平衡力;(2)當物體受力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時,該力對物體不做功。10.【答案】受力面積;快;小【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解答】(1)鉛筆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兩手指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兩手指的受力面積不同,右邊手指更疼,根據相互作用力的特點知,二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積不同,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這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2)第2空,第3空,相對于漩渦邊沿,旋渦中心水的流速大、壓強小,外側流速小壓強大,形成一個向旋渦中心的壓力差,所以游泳時當人進入漩渦邊沿后會被吸入漩渦中心。故答案為:受力面積;大;小。【分析】(1)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2)流體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11.【答案】(1)增大;增大;增大(2)會;運動狀態;摩擦力【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1)火箭加速升空的過程中, 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故 載人飛船的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之和,故機械能增大;(2)第1空,航天員在太空上處于失重狀態,但是仍然會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安全繩,在出意外時可以讓宇航員拉著繩子改變自己的運動方向返回軌道艙,故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第3空, 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膠顆粒, 使表面變的更粗糙,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力。【分析】(1)質量一定時,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高度越大,質量一定時,重力勢能越大,物體的機械能等于物體動能和勢能之和;(2)根據萬有引力定律,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地球與太空中的航天員之間也存在萬有引力,也就是地球對航天員的吸引。所以航天員在太空上會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使物體發生形變,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航天員拉著繩子能從意外狀態返回軌道艙,說明力改變了航天員的運動狀態(從原來的意外運動狀態變為返回軌道艙的運動狀態)。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航天服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膠顆粒,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目的是增大摩擦力,這樣航天員在操作等過程中手與物體之間不容易打滑。(1)火箭加速升空的過程中, 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故 載人飛船的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之和,故機械能增大;(2)第1空,航天員在太空上處于失重狀態,但是仍然會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安全繩,在出意外時可以讓宇航員拉著繩子改變自己的運動方向返回軌道艙,故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第3空, 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膠顆粒, 使表面變的更粗糙,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力。12.【答案】1×105;1×104;1000【知識點】功率的計算;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1)狗的拉力對雪橇做的功:W=Fs=1000N×100m=1×105J;狗的拉力對雪橇做功的功率:;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平衡,根據力的平衡條件可知,摩擦力與拉力大小相等,即:f=F=1000N。故答案為:1×105;1×104;1000。【分析】(1)已知拉力和距離,根據W=Fs求狗的拉力對雪橇做的功;(2)已知時間,根據求狗的拉力對雪橇做功的功率;(3)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平衡,根據力的平衡條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13.【答案】低;緩;左邊【知識點】勢能的影響因素;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解析】【解答】(1)由等高地形圖可知,A點的海拔高度大于B點,故A點的氣壓小于B點低;(2)根據這項工程所在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可知,兩條線路的豎直高度相同,施工中應選擇線路CD作為輸送建筑材料的線路,理由:CD的長度大于AB的長度,而斜面越長(坡度越小)、越省力,所以選擇CD線路上山會更省力;(3)在質量一定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儲存的重力勢能越多,故蓄水庫建的越高越好。故答案為:低;緩;左邊。【分析】(1)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大而降低;(2)在高度相同的情況下,斜坡越長,越省力;(3)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在質量一定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儲存的重力勢能越多,故蓄水庫建的越高越好。14.【答案】(1)(2)(3)【知識點】力的合成與應用;力臂的畫法;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該物體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20N , 向右的推力F2=30N, 由于兩個力方向相同,故兩個力的合力為:F合=F2+F1=30N+20N=50N,方向水平向右,如圖所示:;(2)由圖可知,該裝置有兩個動滑輪,且 使得轉動把手所需施加的力等于動滑輪、橫桿、衣架以及所掛衣服總重力的1/4 ,故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為4股,從天花板上向下依次繞過左下動滑輪和左上的定滑輪,然后經過右上定滑輪,向下繞過右下動滑輪,再往上繞過定滑輪,如圖所示:;(3)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阻力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故將支點和力的作用點A點連接起來,作為動力臂是最大的,做動力臂的垂線,從A點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垂直OA,此力即為最小動力;反向延長阻力作用線F2,過支點O 做阻力作用線的垂線,用尖括號括起來,標出字母L2,即為阻力臂,如圖所示:【分析】(1)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等于兩個力之和;(2)由題意,滑輪組省力情況由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決定,據此繞出滑輪組;(3)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最小動力問題,先利用杠桿平衡條件,確定最大動力臂,再確定動力。15.【答案】(1)甲;2.8(2)水平平衡;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影響;便于測量力臂(3)a;測力計更好,因為可以測量更多力的大小且更精準【知識點】彈簧測力計及其使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解析】【解答】(1)第1空,使用彈簧測立計時,要讓彈簧的軸線方向與力的方向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如圖所示,彈第2空,簧測力計測物體重力,故應豎直使用,故正確的握持方式為甲;由圖可知,彈簧測立即的一個大格表示1N,中間有5個小格,故分度值為0.2N,由指針的位置可知,示數為2.8N。(2)第1空,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需要調節兩端的螺母,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一是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二是便于實驗時測量力臂;(3) 在 “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的實驗中,為了便于測量力臂,彈簧測力計應豎直向下拉杠桿, 故應按a方式向下拉杠桿;使用 測力計更好,因為可以測量更多力的大小且更精準。故答案為:(1)甲;2.8。(2)水平平衡;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影響,便測量力臂;(3)a;測力計更好,因為可以測量更多力的大小且更精準。【分析】(1)彈簧測力計使用時應讓彈簧的軸線方向與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據此分析判斷;(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需要調節兩端的螺母,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目的:一是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二是便于實驗時測量力臂;(3)使用彈簧測力計應該豎直拉動杠桿,目的是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便于測出力臂;探究杠桿平衡條件需要多次測量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故使用彈簧測力計能更準確等多的測量數據。16.【答案】(1)勻速直線運動;細繩未水平拉動(2)豎直(3)壓力大小;乙丙(4)B【知識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解析】【解答】(1)第1空,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A,應使木塊A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測出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第2空,如圖1,小海實驗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錯誤是細繩未水平拉動,即沒有使拉力與滑動摩擦力在同一直線上做勻速直線運動;(2)小明選用同一木塊做了如圖2所示的三次實驗。小明將彈簧測力計放置在豎直方向上,檢查指針是否指向零刻度線;(3)第1空,在木塊A上疊放砝碼,與圖甲進行對比,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第2空,壓力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根據乙、丙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即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材料有關;(4)如圖3所示,固定彈簧測力計,拉動長木板,讀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木塊始終相對于地面靜止,木塊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始終相等,則實驗過程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但彈簧測力計示數依然不穩定,則其可能的原因是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勻,故選B。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拉力與滑動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做勻速直線運動;(2)豎直;(3)壓力大小;乙、丙;(4)B。【分析】(1)將木塊A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其原理是二力平衡;(2)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調零;(3)根據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判斷摩擦力的變化,得出拉力大小的變化;(4)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更易操作。17.【答案】(1)漏氣;高度差(2)不是;>(3)大小相等;密度(4)1.2×103【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解答】(1)第1空,手指輕按壓強計上金屬盒的橡皮膜,觀察到U形管中液面不發生變化,說明該裝置漏氣;第2空,由轉換法,實驗中通過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差來顯示壓強大小;(2)第1空, 圖中裝置中U形管 一端封閉,一端開口,故不屬于連通器;第2空,由圖可知,U形管兩端液面高度差為,這段液柱的壓強就等于壓強計橡皮膜所受液體壓強,故U形管內換成酒精后,橡皮膜受到的壓強不變,由p= ρ gh,因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酒精液柱的高度差大于水的高度差,即 將U形管內液體換成酒精后,則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高度差將 大于5cm;(3) 通過比較A、B、C三圖可知, 金屬盒所在液體深度相同,方向不同,U形管液柱高度差相同,故可得出: 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第2空,通過比較D、E兩圖可知,金屬盒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U形管液柱高度差不相同,故可得出: 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液體的 密度越大,壓強越大;(4)由D圖可知,U形管內是水,高度差為h1=5cm=0.05m,金屬盒在水中深度為h所受壓強為:p=ρgh2= 1×103kg/m3 ×10N/kg×0.05m=500Pa,可知,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為h=5cm=0.05m;由E圖可知,金屬盒在鹽水中的深度與在水中深度相同,均為h=0.05m,因為U形管內是水,高度差為:h2=6cm=0.06m,由液體壓強公式可知,此時鹽水的壓強為:p鹽水=p水柱=ρ水gh2= 1×103kg/m3 ×10N/kg×0.06m=600Pa,故由p= ρ gh可得鹽水的密度為:。故答案為:(1)漏氣;高度差;(2)不是;>;(3)大小相等;密度;(4)1.2×103。【分析】(1)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是通過液體壓強計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的,高度差越大說明此時的液體壓強越大,采用了轉換法;用手指輕輕按壓探頭的橡皮膜,發現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變化都很小,這說明該壓強計的氣密性很差;若液面靈活升降,則裝置不漏氣,壓強計的氣密性好;(2)連通器指兩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U形管內液柱的壓強差就等于金屬盒在液體內部的壓強;根據p= ρgh,在金屬盒受到的壓強一定時,U形管內的液體密度越小,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3)根據控制變量法以及U形管內液柱高度差分析判斷;(4)因為金屬盒在水中和鹽水中深度相同,利用在水中時U形管的高度差就等于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可得打金屬盒在鹽水中的深度,根據p= ρ gh計算鹽水的密度。18.【答案】(1)由題可知,機器人重力為:答:機器人所受的重力550N(2)機器人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答:機器人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3)解:機器人運動時受到阻力則克服阻力做功為:克服阻力做功答:機器人克服阻力做功【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G=mg計算解答;(2)物體在水平面上所受壓力等于物體重力,再由壓強公式計算解答;(3)利用題中條件可求出阻力,再由W=Fs計算解答。19.【答案】(1)由題可知,船底受到水的壓強為:答:船滿載時底部受到水的壓強(2)答: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3)解: 勻速行駛時功率為:答:船勻速行駛時的功率【知識點】功率的計算;液體壓強的計算;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由液體壓強公式計算解答;(2)由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浸入液體中所受浮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計算解答;(3)由功率公式計算解答。20.【答案】(1)=(2)減小;自上而下(3)合格(4)大;換小直徑的標度桿【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密度計漂浮在液體中時,受到浮力和重力,故浮力等于重力;(2)第1空,由于密度計重力不變,酒精密度增大時,密度計仍然漂浮,故所受浮力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排開液體體積越小,即密度計浸入液體體積越小,故當酒精密度增大時,密度計浸入液體的體積減小;第2空,由于液體密度越大,密度計浸入液體體積越小,故密度計桿上越往下密度值越大,即 標度桿上標記應 自上而下密度逐漸增大;(3)已知合格消毒酒精的密度范圍為0.86g/cm3~0.88g/cm3,測量未知酒精時,液面位于標度桿的 A(0.86 g/cm3和B(0.88 g/cm3)之間 ,故 該酒精密度 合格;(4)由于V浸=Sh,故當密度計橫截面積越大時,標桿上兩種液體密度之間的距離就越小, 故若實際測量時液面位置難以分辨,可能的原因是標度桿直徑過 大,改進方法是換小直徑的標度桿。故答案為:(1)=;(2)減小;自下而上;(3)合格;(4)大;換小直徑的標度桿。【分析】(1)根據浮沉條件分析判斷;(2)密度計在不同液體中均為漂浮,故浮力不變,根據分析判斷排開液體體積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據此分析判斷;(3)根據給出的數據與標準數據對比判斷;(4)密度計上的刻度值的距離是由密度計兩種液體密度值之間的距離等于,密度計排開兩種液體的體積差和橫截面積之比決定的,據此分析判斷。21.【答案】(1)B;A;500N(2)變小;小;水平地面【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平衡分析法及其應用【解析】【解答】第1空,第2空,如圖甲所受,O為支點, 雙手的力作用在B點, 小京的重心應在人體中心靠上一點的位置,故應在 A點;第3空,重力的力臂為OA,F的力臂為OB,依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OB=GOA可得:;(2)由圖可知,動力方向不變,支點位置不變,故動力臂L1不變,阻力來自于人的重力,故阻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阻力臂L2小于OA,即阻力臂變小;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臂L1不變,阻力臂L2變小,阻力等于重力,故動力F2變小,即F2比F1小,對于追求提升力量,水平地面做俯臥撐所用力更大,故鍛煉效果更加好。故答案為:(1)B;A;500N;(2)變小;小;水平地面。【分析】(1)根據杠桿的五要素的概念分析判斷;利用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計算解答;(2)分析人與地面成一定角度時與水平地面的情況分析對比力臂的變化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判斷。22.【答案】(1)形狀;AB(2)難;彈簧測力計(3)橡皮筋(4)C【知識點】彈力【解析】【解答】(1)第1空,由圖可知,在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形狀發生變化,故可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第2空, 橡皮筋長期使用后變松, 但仍可發生彈性形變,且不能完全恢復到原來狀態,故說明橡皮筋處在彈性形變加塑性形變的階段,即AB段;(2)第1空,由塑料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L成正比,可表示為F=k△L,可知,但材料被拉伸的長度相同時,k值越大,所需要的拉力越大,即越難拉伸;第2空,彈簧測力計利用了彈簧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L成正比的原理,故利用該關系可制成彈簧測力計;(3) 橡皮筋在使用時會被拉伸,是材料拉伸性能在生活中的典型應用實例,所以答案為橡皮筋 ;(4)某型號汽車安全帶要求材料在突發狀況下既能適度拉伸緩沖又要及時鎖止,鎖止裝置需斷裂拉力≥500N。材料 A 的斷裂拉力為 450N,小于 500N,不滿足要求;材料 B 的斷裂拉力為 380N,小于 500N,不滿足要求;材料 C 的斷裂拉力為 600N,大于 500N,且最大彈性拉力和最大伸長率也能滿足適度拉伸緩沖的要求,所以最適合的材料是 C。故答案為:(1)形狀;AB;(2)難;彈簧測力計;(3)橡皮筋;(4)C。【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二是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根據題意分析判斷;(2)由 材料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L成正比,據此分析判斷;彈簧測力計利用了彈簧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L成正比的原理;(3)根據生活實際分析判斷;(4)分析表格中三種材料的數據與標準進行對比分析。1 / 1廣東佛山市南海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試題(2025八下·南海期末)【傳統文化主題】南海登滘龍舟賽以其獨特的水上漂移技藝遠近聞名,請完成 1~4 題.1.在龍舟比賽中,當龍舟突然直線向前加速時,由于慣性,站在龍舟上的隊員身體會A.保持直立不動 B.向前傾斜C.向后傾斜 D.向一側傾斜2.如題圖所示為龍舟船槳示意圖,0為支點,F1為選手施加的力,F2為水對槳的阻力,使用該船槳可以A.只省力 B.只省距離C.既省力又省距離 D.既不省力又不省距離3.槳手劃槳時,槳葉入水的精確位置(如靠近船身或遠離船身)會影響船的推進效率和穩定性,“槳葉入水的精確位置”主要指的是力的( )A.大小 B.方向 C.作用效果 D.作用點4.小明發現并行的龍舟不能靠得太近,其中蘊含的原理跟以下哪個相同A.用吸管吸飲料 B.地鐵站里有安全線C.高壓鍋煮飯 D.騎車時需要帶頭盔【答案】1.C2.B3.D4.B【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慣性及其現象;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杠桿的分類【解析】【解答】(1)ABCD、原來處于運動狀態的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原來靜止或運動的屬性叫做慣性。 當龍舟突然直線向前加速時, 站在龍舟上的隊員 身體的下半身要隨龍舟加速運動,上半身要保持原來的狀態,會向后傾斜。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2)ABCD、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運動員用力向后劃水,運動員給水一個向后的力,水就給賽艇一個向前的力,因此使賽艇向前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通過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可看出,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賽艇的槳是一個費力杠桿;費力杠桿費力,但好處是省距離。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3)ABCD、由題可知,“槳葉入水的精確位置”指力作用在水的位置,即力的作用點,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4)當龍舟快速在水中行駛時,由于龍舟的形狀是流線型,兩艘龍舟靠近時,中間水的流蘇變快,壓強變小,會在外側水的壓強下撞在一起;A、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故A錯誤; B、地鐵站里有安全線,地鐵進站時,帶動周圍空氣流速變快,壓強變小,故B正確;C、高壓鍋煮飯,利用了液體沸點隨氣壓升高而增大的原理,故C錯誤;D、騎車時需要帶頭盔,防止碰撞的時候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故D錯誤。故選B。【分析】(1)大量實驗和實例表明,原來處于靜止狀態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的性質;原來處于運動狀態的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原來靜止或運動的屬性叫做慣性。根據慣性的概念解答即可。(2)分析賽艇的槳,根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關系很容易判斷出是省力還是費力杠桿,使用此杠桿的好處是省距離。(3)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槳葉入水的位置精確,會使槳葉受力的作用點更準確;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力的大小、作用點和方向;(4)流體流速快的位置壓強小。1.ABCD、原來處于運動狀態的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原來靜止或運動的屬性叫做慣性。 當龍舟突然直線向前加速時, 站在龍舟上的隊員 身體的下半身要隨龍舟加速運動,上半身要保持原來的狀態,會向后傾斜。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2.ABCD、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運動員用力向后劃水,運動員給水一個向后的力,水就給賽艇一個向前的力,因此使賽艇向前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通過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可看出,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賽艇的槳是一個費力杠桿;費力杠桿費力,但好處是省距離。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3.ABCD、由題可知,“槳葉入水的精確位置”指力作用在水的位置,即力的作用點,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4.當龍舟快速在水中行駛時,由于龍舟的形狀是流線型,兩艘龍舟靠近時,中間水的流蘇變快,壓強變小,會在外側水的壓強下撞在一起;A、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故A錯誤; B、地鐵站里有安全線,地鐵進站時,帶動周圍空氣流速變快,壓強變小,故B正確;C、高壓鍋煮飯,利用了液體沸點隨氣壓升高而增大的原理,故C錯誤;D、騎車時需要帶頭盔,防止碰撞的時候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故D錯誤。故選B。5.(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所示,小明用碗沿撞擊雞蛋,雞蛋破了,而碗完好無損,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碗對雞蛋的力大于雞蛋對碗的力B.雞蛋對碗的力大于碗對雞蛋的力C.碗對雞蛋和雞蛋對碗的力大小相等D.碗對雞蛋和雞蛋對碗的力方向相同【答案】C【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解析】【解答】ABCD、把雞蛋向碗邊沿一磕,碗對雞蛋的力和雞蛋對碗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且兩個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6.(2025八下·南海期末)宋朝的懷丙利用浮船打撈鐵牛,題圖為打撈過程示意圖,先將陷在河底的鐵牛和裝滿泥沙的船用繩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鏟走,鐵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劃到岸邊,解開繩索卸下鐵牛,就可將鐵牛拖上岸,船在圖中甲、乙、丙三個位置船所受浮力F甲、F乙、F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BCD、甲、乙、丙三個位置船所排開水的體積逐漸變小,根據F浮=ρ水V排g可知所受浮力逐漸變小,故F甲>F乙>F丙。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分析】甲、乙、丙三個位置船所排開水的體積逐漸變小,根據F浮=ρ水V排g可知所受浮力的大小。7.(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甲所示,輕質彈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圖乙為小球靜止在彈簧上時的平衡狀態。當小球壓縮該彈簧至最低點后被彈起,某一時刻彈簧長度如圖丙所示。若整個過程均在彈簧彈性限度內,空氣阻力忽略不計,且力的大小用線段長短表示,則圖丙對應的小球的受力示意圖正確的是A. B.C. D.【答案】B【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彈力;平衡力的辨別;平衡狀態的判斷【解析】【解答】ABCD、圖甲是彈簧處于自然長度,圖乙所示為小球靜止在彈簧上時的平衡狀態,此時彈簧的彈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根據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圖丙與圖甲比較彈簧仍處于壓縮狀態,彈力小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下,且重力大小大于彈力大小,所以小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彈力,重力的線段長度應大于彈力的線段長度,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根據甲、乙、丙三圖判斷圖丙所示小球的受力情況,即可得到答案。8.(2025八下·南海期末)題圖(a)是短道速滑運動員快速過彎時的情景,運動員的身體壓得很低幾乎貼近冰面,這是通過降低 的方法來增加穩定性、圖(b)中雙肩背包的背帶做的較寬,是為了減小 ,圖(c)中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 將水從井中抽出的。【答案】重心;壓強;大氣壓【知識點】重心;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氣壓計和抽水機【解析】【解答】(1)重心的高低可以改變物體的穩定性,運動員的身體壓得很低幾乎貼近冰面,這是通過降低重心的方式來增加穩定性。(2) 圖(b)中雙肩背包的背帶做的較寬, 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對肩膀的壓強;(3) 圖(c)中活塞式抽水機是 通過將活塞提起后活塞下方空間氣壓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向將水壓入抽水機內,即利用了大氣壓。故答案為:重心;壓強;大氣壓。【分析】(1)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撐面可以提高物體的穩度;(2)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3)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了大氣壓的原理。9.(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所示,小紅用水平力推動一輛購物車勻速直線前進,對車的推力與地面對車的摩擦力大小是一對 力,當購物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前進時,車所受的重力 (選填“有”或“沒有”)做功,理由是 。【答案】平衡;沒有;重力與運動方向垂直(重力與運動距離)垂直【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是否做功的判斷【解析】【解答】(1) 小紅用水平力推動一輛購物車勻速直線前進, 購物車水平方向受到推力和摩擦力兩個力的作用,故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2)由于購物車在水平方向移動了距離,重力與運動方向垂直,且豎直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故重力對購物車沒有做功。故答案為:平衡;沒有;重力與運動方向垂直(重力與運動距離)垂直。【分析】(1)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所受的力一定為平衡力;(2)當物體受力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時,該力對物體不做功。10.(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甲所示,兩個手指輕輕按壓鉛筆兩端,兩個手指的痛感不同,說明壓力作用效果與 有關:如圖乙所示,游泳時當人進入漩渦邊沿后會被吸入漩渦中心.這是因為相對于漩渦邊沿,辦渦中心流速 ,壓強較 ,從而形成指向漩渦中心的壓力差。【答案】受力面積;快;小【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解答】(1)鉛筆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兩手指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兩手指的受力面積不同,右邊手指更疼,根據相互作用力的特點知,二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積不同,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這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2)第2空,第3空,相對于漩渦邊沿,旋渦中心水的流速大、壓強小,外側流速小壓強大,形成一個向旋渦中心的壓力差,所以游泳時當人進入漩渦邊沿后會被吸入漩渦中心。故答案為:受力面積;大;小。【分析】(1)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2)流體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11.(2025八下·南海期末)【航天主題】2025年4月24日17時17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請運用有關的物理知識,完成11~12題.(1)火箭加速升空的過程中,載人飛船的動能 ,重力勢能 ,機械能 (選填“增大”“減少”或“不變”)(2)神舟二十號航天員在與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圓滿完成首次出艙任務,航天員在太空上 (選坡“會”“不會”)受到地球的吸引;題圖為出艙的航天員與軌道艙之間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繩,在出意外時可以拉著繩子返回軌道艙,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 的,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膠顆粒,是通過增大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答案】(1)增大;增大;增大(2)會;運動狀態;摩擦力【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1)火箭加速升空的過程中, 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故 載人飛船的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之和,故機械能增大;(2)第1空,航天員在太空上處于失重狀態,但是仍然會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安全繩,在出意外時可以讓宇航員拉著繩子改變自己的運動方向返回軌道艙,故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第3空, 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膠顆粒, 使表面變的更粗糙,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力。【分析】(1)質量一定時,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高度越大,質量一定時,重力勢能越大,物體的機械能等于物體動能和勢能之和;(2)根據萬有引力定律,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地球與太空中的航天員之間也存在萬有引力,也就是地球對航天員的吸引。所以航天員在太空上會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使物體發生形變,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航天員拉著繩子能從意外狀態返回軌道艙,說明力改變了航天員的運動狀態(從原來的意外運動狀態變為返回軌道艙的運動狀態)。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航天服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膠顆粒,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目的是增大摩擦力,這樣航天員在操作等過程中手與物體之間不容易打滑。(1)火箭加速升空的過程中, 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故 載人飛船的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之和,故機械能增大;(2)第1空,航天員在太空上處于失重狀態,但是仍然會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安全繩,在出意外時可以讓宇航員拉著繩子改變自己的運動方向返回軌道艙,故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第3空, 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膠顆粒, 使表面變的更粗糙,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力。12.(2025八下·南海期末)題圖為狗拉著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對雪橇的水平拉力為1000N,拉著雪橇10s向前運動100m,狗的拉力對雪橇做功為 」.功率為 W,雪橇受到的摩擦力為 N.【答案】1×105;1×104;1000【知識點】功率的計算;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1)狗的拉力對雪橇做的功:W=Fs=1000N×100m=1×105J;狗的拉力對雪橇做功的功率:;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平衡,根據力的平衡條件可知,摩擦力與拉力大小相等,即:f=F=1000N。故答案為:1×105;1×104;1000。【分析】(1)已知拉力和距離,根據W=Fs求狗的拉力對雪橇做的功;(2)已知時間,根據求狗的拉力對雪橇做功的功率;(3)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平衡,根據力的平衡條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13.(2025八下·南海期末)某地擬建一座抽水蓄能電站,題14圖是工程所在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圖中 A 點大氣壓比B 點 (選填“高”或“低”).施工時選擇線路CD作為輸送建筑材料的線路更省力,是因為該路線坡度較 (選填“陡”或“緩”).為儲存更多能量,水庫應建在湖水的 (選填*左邊”“右邊”)一側的高地上.【答案】低;緩;左邊【知識點】勢能的影響因素;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解析】【解答】(1)由等高地形圖可知,A點的海拔高度大于B點,故A點的氣壓小于B點低;(2)根據這項工程所在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可知,兩條線路的豎直高度相同,施工中應選擇線路CD作為輸送建筑材料的線路,理由:CD的長度大于AB的長度,而斜面越長(坡度越小)、越省力,所以選擇CD線路上山會更省力;(3)在質量一定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儲存的重力勢能越多,故蓄水庫建的越高越好。故答案為:低;緩;左邊。【分析】(1)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大而降低;(2)在高度相同的情況下,斜坡越長,越省力;(3)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在質量一定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儲存的重力勢能越多,故蓄水庫建的越高越好。14.(2025八下·南海期末)(1)如題圖甲,小明和小麗一起用推車搬運新學期的用書,小麗水平向右的拉力F1=20N,小明向右的推力F2=30N,推車在水平面上運動.請在乙方框畫出這兩個力的合力。(2)如題圖所示是小華家的升降式晾衣架,請完成晾衣繞線,使得轉動把手所需施加的力等于動滑輪、橫桿、衣架以及所掛衣服總重力的1/4(忽略繩索重量和摩擦力),(3)如題圖甲所示,實踐課上同學們用鏟子鏟土,圖乙是其簡化圖,O為支點,請在圖乙中畫出作用在A處的最小動力F1及其阻力的力臂L2.【答案】(1)(2)(3)【知識點】力的合成與應用;力臂的畫法;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該物體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20N , 向右的推力F2=30N, 由于兩個力方向相同,故兩個力的合力為:F合=F2+F1=30N+20N=50N,方向水平向右,如圖所示:;(2)由圖可知,該裝置有兩個動滑輪,且 使得轉動把手所需施加的力等于動滑輪、橫桿、衣架以及所掛衣服總重力的1/4 ,故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為4股,從天花板上向下依次繞過左下動滑輪和左上的定滑輪,然后經過右上定滑輪,向下繞過右下動滑輪,再往上繞過定滑輪,如圖所示:;(3)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阻力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故將支點和力的作用點A點連接起來,作為動力臂是最大的,做動力臂的垂線,從A點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垂直OA,此力即為最小動力;反向延長阻力作用線F2,過支點O 做阻力作用線的垂線,用尖括號括起來,標出字母L2,即為阻力臂,如圖所示:【分析】(1)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等于兩個力之和;(2)由題意,滑輪組省力情況由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決定,據此繞出滑輪組;(3)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最小動力問題,先利用杠桿平衡條件,確定最大動力臂,再確定動力。15.(2025八下·南海期末)(1)如圖分別用如圖甲、乙兩種方式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正確的握持方式是 (選填“甲”或“乙”):按照正確方法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丙所示,則物體的重力為 N.(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需要調節兩端的螺母,使杠桿保持 ,原因是: 和 。(3)如題圖,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按 (選填“a”或“b”)方式向下拉杠桿:杠桿左端使用鉤碼對杠桿施力,右端使用彈簧測力計對杠桿施力,你認為使用鉤碼還是彈簧測力計更加好,并說出其原因: 。【答案】(1)甲;2.8(2)水平平衡;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影響;便于測量力臂(3)a;測力計更好,因為可以測量更多力的大小且更精準【知識點】彈簧測力計及其使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解析】【解答】(1)第1空,使用彈簧測立計時,要讓彈簧的軸線方向與力的方向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如圖所示,彈第2空,簧測力計測物體重力,故應豎直使用,故正確的握持方式為甲;由圖可知,彈簧測立即的一個大格表示1N,中間有5個小格,故分度值為0.2N,由指針的位置可知,示數為2.8N。(2)第1空,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需要調節兩端的螺母,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一是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二是便于實驗時測量力臂;(3) 在 “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的實驗中,為了便于測量力臂,彈簧測力計應豎直向下拉杠桿, 故應按a方式向下拉杠桿;使用 測力計更好,因為可以測量更多力的大小且更精準。故答案為:(1)甲;2.8。(2)水平平衡;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影響,便測量力臂;(3)a;測力計更好,因為可以測量更多力的大小且更精準。【分析】(1)彈簧測力計使用時應讓彈簧的軸線方向與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據此分析判斷;(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需要調節兩端的螺母,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目的:一是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二是便于實驗時測量力臂;(3)使用彈簧測力計應該豎直拉動杠桿,目的是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便于測出力臂;探究杠桿平衡條件需要多次測量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故使用彈簧測力計能更準確等多的測量數據。16.(2025八下·南海期末)小海進行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1)為了測量摩擦大小,應將彈賀測力計拉動木塊A,應使木塊A沿水平桌面做 運動,如題圖,小海實驗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錯誤是 。(2)小明選用同一木塊做了如題圖所示的三次實驗,小明將彈簧測力計放置在 方向上,檢查指針是否指向零刻度線;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不考慮繩重及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3)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以初步得出滑動賬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通過比較 兩次實驗,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材料有關:(4)小紅改進實驗,如題圖所示,固定彈簧測力計,拉動長木板,讀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但彈簧測力計示數依然不穩定,則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A.沒有勻速拉去木板 B.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勻【答案】(1)勻速直線運動;細繩未水平拉動(2)豎直(3)壓力大小;乙丙(4)B【知識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解析】【解答】(1)第1空,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A,應使木塊A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測出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第2空,如圖1,小海實驗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錯誤是細繩未水平拉動,即沒有使拉力與滑動摩擦力在同一直線上做勻速直線運動;(2)小明選用同一木塊做了如圖2所示的三次實驗。小明將彈簧測力計放置在豎直方向上,檢查指針是否指向零刻度線;(3)第1空,在木塊A上疊放砝碼,與圖甲進行對比,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第2空,壓力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根據乙、丙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即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材料有關;(4)如圖3所示,固定彈簧測力計,拉動長木板,讀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木塊始終相對于地面靜止,木塊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始終相等,則實驗過程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但彈簧測力計示數依然不穩定,則其可能的原因是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勻,故選B。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拉力與滑動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做勻速直線運動;(2)豎直;(3)壓力大小;乙、丙;(4)B。【分析】(1)將木塊A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其原理是二力平衡;(2)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調零;(3)根據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判斷摩擦力的變化,得出拉力大小的變化;(4)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更易操作。17.(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為在“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實驗(U形管所裝液體是水).(1)手指輕按壓強計上金屬盒的橡皮膜,觀察到U形管中液面不發生變化,說明該裝置 (填“漏氣”或“不漏氣”),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中液面 的大小來反映壓強的大小:(2)圖中裝置中U形管 (選填“是”或*不是”)連通器。D圖中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高度差h=5cm,若將U形管內液體換成酒精后,則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高度差將 5 cm(選填“<”, “=”或“>” ).(3)通過比較A、B、C三圖可知,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通過比較D、E兩圖可知,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液體的 越大,壓強越大。(4)E圖中壓強計探頭位置與D圖相同,此時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高度差h'=6 cm,則可測得鹽水的密度為 kg/m3. (ρ水=1×103kg/m3)【答案】(1)漏氣;高度差(2)不是;>(3)大小相等;密度(4)1.2×103【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解答】(1)第1空,手指輕按壓強計上金屬盒的橡皮膜,觀察到U形管中液面不發生變化,說明該裝置漏氣;第2空,由轉換法,實驗中通過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差來顯示壓強大小;(2)第1空, 圖中裝置中U形管 一端封閉,一端開口,故不屬于連通器;第2空,由圖可知,U形管兩端液面高度差為,這段液柱的壓強就等于壓強計橡皮膜所受液體壓強,故U形管內換成酒精后,橡皮膜受到的壓強不變,由p= ρ gh,因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酒精液柱的高度差大于水的高度差,即 將U形管內液體換成酒精后,則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高度差將 大于5cm;(3) 通過比較A、B、C三圖可知, 金屬盒所在液體深度相同,方向不同,U形管液柱高度差相同,故可得出: 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第2空,通過比較D、E兩圖可知,金屬盒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U形管液柱高度差不相同,故可得出: 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液體的 密度越大,壓強越大;(4)由D圖可知,U形管內是水,高度差為h1=5cm=0.05m,金屬盒在水中深度為h所受壓強為:p=ρgh2= 1×103kg/m3 ×10N/kg×0.05m=500Pa,可知,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為h=5cm=0.05m;由E圖可知,金屬盒在鹽水中的深度與在水中深度相同,均為h=0.05m,因為U形管內是水,高度差為:h2=6cm=0.06m,由液體壓強公式可知,此時鹽水的壓強為:p鹽水=p水柱=ρ水gh2= 1×103kg/m3 ×10N/kg×0.06m=600Pa,故由p= ρ gh可得鹽水的密度為:。故答案為:(1)漏氣;高度差;(2)不是;>;(3)大小相等;密度;(4)1.2×103。【分析】(1)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是通過液體壓強計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的,高度差越大說明此時的液體壓強越大,采用了轉換法;用手指輕輕按壓探頭的橡皮膜,發現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變化都很小,這說明該壓強計的氣密性很差;若液面靈活升降,則裝置不漏氣,壓強計的氣密性好;(2)連通器指兩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U形管內液柱的壓強差就等于金屬盒在液體內部的壓強;根據p= ρgh,在金屬盒受到的壓強一定時,U形管內的液體密度越小,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3)根據控制變量法以及U形管內液柱高度差分析判斷;(4)因為金屬盒在水中和鹽水中深度相同,利用在水中時U形管的高度差就等于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可得打金屬盒在鹽水中的深度,根據p= ρ gh計算鹽水的密度。18.(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2025 年在4月 19日,機器人天工 Ultra在北京舉辦的全球首次“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奪得21 km賽道冠軍.機械人質量為55 kg,雙腳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05 m2.(g 取10N/kg)求:(1)機器人所受的重力:(2)機器人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3)機器人運動時受到阻力為重力的0.1倍,比賽過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答案】(1)由題可知,機器人重力為:答:機器人所受的重力550N(2)機器人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答:機器人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3)解:機器人運動時受到阻力則克服阻力做功為:克服阻力做功答:機器人克服阻力做功【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G=mg計算解答;(2)物體在水平面上所受壓力等于物體重力,再由壓強公式計算解答;(3)利用題中條件可求出阻力,再由W=Fs計算解答。19.(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題圖甲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艘薄膜式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該運輸船滿載時排水量為8.25×107kg,此時水面與船底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為11.5 m.圖乙為滿載時船從啟動到勻速行駛的ν-t圖像,船受到的阻力恒為2x106N.(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 1x103kg/m3)求:(1)船滿載時底部受到水的壓強:(2)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3)船勻速行駛時的功率.【答案】(1)由題可知,船底受到水的壓強為:答:船滿載時底部受到水的壓強(2)答: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3)解: 勻速行駛時功率為:答:船勻速行駛時的功率【知識點】功率的計算;液體壓強的計算;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由液體壓強公式計算解答;(2)由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浸入液體中所受浮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計算解答;(3)由功率公式計算解答。20.(2025八下·南海期末)小明同學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嘗試制作微型密度計以測量小瓶酒精的密度。已知合格消毒酒精的密度范圍為0.86g/cm3~0.88g/cm3.他們設計的密度計由標度桿(塑料管)、浮子(泡沫塑料球》和配重(銅絲》組成、如題圖所示.(1)該密度計漂浮時,所受浮力 (選填“>”“=”或“<”)重力.(2)當酒精密度增大時,密度計浸入液體的體積 (選填“增大”或“減小”),標度桿上標記應 (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密度逐漸增大.(3)測量未知酒精時,液面位于標度桿的 A(0.86 g/cm3和B(0.88 g/cm3)之間,說明該酒精密度 (選填“合格”或“不合格”).(4)若實際測量時液面位置難以分辨,可能的原因是標度桿直徑過 (選填“大”或“小”),改進方法是 (寫一條即可).【答案】(1)=(2)減小;自上而下(3)合格(4)大;換小直徑的標度桿【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密度計漂浮在液體中時,受到浮力和重力,故浮力等于重力;(2)第1空,由于密度計重力不變,酒精密度增大時,密度計仍然漂浮,故所受浮力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排開液體體積越小,即密度計浸入液體體積越小,故當酒精密度增大時,密度計浸入液體的體積減小;第2空,由于液體密度越大,密度計浸入液體體積越小,故密度計桿上越往下密度值越大,即 標度桿上標記應 自上而下密度逐漸增大;(3)已知合格消毒酒精的密度范圍為0.86g/cm3~0.88g/cm3,測量未知酒精時,液面位于標度桿的 A(0.86 g/cm3和B(0.88 g/cm3)之間 ,故 該酒精密度 合格;(4)由于V浸=Sh,故當密度計橫截面積越大時,標桿上兩種液體密度之間的距離就越小, 故若實際測量時液面位置難以分辨,可能的原因是標度桿直徑過 大,改進方法是換小直徑的標度桿。故答案為:(1)=;(2)減小;自下而上;(3)合格;(4)大;換小直徑的標度桿。【分析】(1)根據浮沉條件分析判斷;(2)密度計在不同液體中均為漂浮,故浮力不變,根據分析判斷排開液體體積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據此分析判斷;(3)根據給出的數據與標準數據對比判斷;(4)密度計上的刻度值的距離是由密度計兩種液體密度值之間的距離等于,密度計排開兩種液體的體積差和橫截面積之比決定的,據此分析判斷。21.(2025八下·南海期末)俯臥撐是一項常見的健身項目,采用不同的萬式做俯臥撐,健身效果通常不同。(1)圖甲所示的是小京在水平地面上做俯臥撐保持靜止時的情境,他的身體與地面平行,可抽象成如圖乙所示的杠桿模型,地面對腳的力作用在O點,雙手的力作用在 點,小京的重心在 點.已知小京的體重為750N,OA 長為 1m,OB 長為 1.5 m.地面對雙手的合力F1與身體垂直,求得F1的大小為 N(2)圖所示的是小京手扶欄桿做俯臥撐保持靜止時的情境,此時他的身體姿態與圖甲相同,只是身體與水平地面成一定角度,欄桿對手的力F2與他的身體垂直,且仍作用在B點.支點O位置不變,此時阻力臂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欄桿對手的力F2比F1 (選填“大”或“小”)對于追求提升力量, 做俯臥撐的鍛煉效果更加好(選“水平地面”或者“手扶欄桿”)【答案】(1)B;A;500N(2)變小;小;水平地面【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平衡分析法及其應用【解析】【解答】第1空,第2空,如圖甲所受,O為支點, 雙手的力作用在B點, 小京的重心應在人體中心靠上一點的位置,故應在 A點;第3空,重力的力臂為OA,F的力臂為OB,依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OB=GOA可得:;(2)由圖可知,動力方向不變,支點位置不變,故動力臂L1不變,阻力來自于人的重力,故阻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阻力臂L2小于OA,即阻力臂變小;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臂L1不變,阻力臂L2變小,阻力等于重力,故動力F2變小,即F2比F1小,對于追求提升力量,水平地面做俯臥撐所用力更大,故鍛煉效果更加好。故答案為:(1)B;A;500N;(2)變小;小;水平地面。【分析】(1)根據杠桿的五要素的概念分析判斷;利用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計算解答;(2)分析人與地面成一定角度時與水平地面的情況分析對比力臂的變化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判斷。22.(2025八下·南海期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材料的拉伸性在食品運輸和儲存中,包裝材料需具備較商的拉伸強度才不易破裂,因此離分子聚乙烯(HDPE)材料被大量使用,它還用于側逸管道、排水系垅和防水腿,制造汽車上的油箱、擋泥板和內飾件,以及醫療器城和包裝材斜等。拉伸強度可用以下公式來計算:拉伸強度=拉伸力/拉伸面積,以MPa為單位,它是衡量材料在受力狀態下延展能力的重受指標,反映材料抵抗拉伸破壞的最大能力,如題圖是某種材料的力P=kML仲長曲線圖,屈服點指材料開始發生塑性形變的臨界點:彈性極限指材料可完全恢復形變的最大受力。材料在受力時,會經歷彈性形變(可恢復)和塑性形變(不可恢復)兩個階段。材料受力后從彈性形變階段,進入屈服點B后出現塑性階段,最終在斷裂點E失效。(1)圖中曲線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橡皮筋長期使用后變松,說明橡皮筋處在圖像中的 段:(2)在OA段,材料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L成正比,可表示為F=k△L,其中k為材料特性系數.k值越大說明材料越 (選填“難”或“易”)拉伸,利用此性質可制成測量工具 ,填測量工具名稱):(3)請舉出材料拉伸性能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4)某型號汽車安全帶要求材料在突發狀況下既能適度拉伸緩沖又要及時鎖止,鎖止裝置需斷裂拉力≥500N.技術攻關小組測試了橫截面積均為1mm2三種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數據如表,其中最大彈性拉力是指材料發生彈性形變的最大拉力,即彈性極限,根據參數表,選擇材料 .(選填“A”“B”或“C”)最適合.材料 最大彈性拉力/N 斷裂拉力/N 最大伸長率(%)A 150 450 220B 80 380 180C 200 600 250【答案】(1)形狀;AB(2)難;彈簧測力計(3)橡皮筋(4)C【知識點】彈力【解析】【解答】(1)第1空,由圖可知,在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形狀發生變化,故可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第2空, 橡皮筋長期使用后變松, 但仍可發生彈性形變,且不能完全恢復到原來狀態,故說明橡皮筋處在彈性形變加塑性形變的階段,即AB段;(2)第1空,由塑料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L成正比,可表示為F=k△L,可知,但材料被拉伸的長度相同時,k值越大,所需要的拉力越大,即越難拉伸;第2空,彈簧測力計利用了彈簧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L成正比的原理,故利用該關系可制成彈簧測力計;(3) 橡皮筋在使用時會被拉伸,是材料拉伸性能在生活中的典型應用實例,所以答案為橡皮筋 ;(4)某型號汽車安全帶要求材料在突發狀況下既能適度拉伸緩沖又要及時鎖止,鎖止裝置需斷裂拉力≥500N。材料 A 的斷裂拉力為 450N,小于 500N,不滿足要求;材料 B 的斷裂拉力為 380N,小于 500N,不滿足要求;材料 C 的斷裂拉力為 600N,大于 500N,且最大彈性拉力和最大伸長率也能滿足適度拉伸緩沖的要求,所以最適合的材料是 C。故答案為:(1)形狀;AB;(2)難;彈簧測力計;(3)橡皮筋;(4)C。【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二是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根據題意分析判斷;(2)由 材料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L成正比,據此分析判斷;彈簧測力計利用了彈簧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L成正比的原理;(3)根據生活實際分析判斷;(4)分析表格中三種材料的數據與標準進行對比分析。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佛山市南海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佛山市南海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