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末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末卷

資源簡介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末卷
1.(2025八下·禪城期末)若哪吒公仔和八下物理課本的重量相當,則公仔的重量約為
A.0.2N B.2N C.20N D.200N
2.(2025八下·禪城期末)哪吒向上踢鍵子,鍵子向上飛:向前踢鍵子,鍵子向前飛.造成鍵子兩種運動效果的主要原因是
A.力的大小不同 B.力的方向不同
C.力的作用點不同 D.以上說法都不對
3.(2025八下·禪城期末)哪吒豎直向上踢踢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最高點時動能最大
B.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動能增大
C.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增大
D.向下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小
4.(2025八下·禪城期末)下列安全事例中,與“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無關的現象是
A.高壓鍋因安全閥堵塞引發爆炸
B.地鐵站臺設置安全黃線,防止乘客靠近軌道
C.兩艘船并排航行時因距離過近自動相撞
D.臺風天氣中靠近未關閉門窗的物品會被強風吸“出窗外
5.(2025八下·禪城期末)如圖所示實例中沒有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
A.水壺
B.三峽船閘
C.自動供水盆景
D.下水道存水彎
6.(2025八下·禪城期末)在乘坐公交車出游時,屬于利用慣性的操作的是
A.車輛起步時站穩扶好 B.汽車未到站就關閉油門
C.路上行車時保持車距 D.坐在座位時系好安全帶
7.(2025八下·禪城期末)為了提高快遞配送效率,酒店使用圖甲所示的機器人完成快速智能配送,某次配送機器人從O點到A點運動了30s,從A點到B點運動了30s,其運動過程的V-圖像如圖乙所示,此過程中機器人的速度V、受到的牽引力F、牽引力對機器人做的功W和功率P的大小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A. B. C. D.
8.(2025八下·禪城期末)長征七號火箭點火升空,火箭發動機向下噴射燃氣時,燃氣對火箭產生向上的推力,這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在加速上升階段,火箭機械能   (后兩空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若上升過程中所有外力突然消失,火箭的運動速度將   。
9.(2025八下·禪城期末)冰壺比賽中,運動員給冰壺施加5N的水平推力,使冰壺從靜止開始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這個過程中冰壺受到3N的阻力,冰壺受到的合力為   N:若質量為20kg的冰壺在水平冰面上滑行10m,則重力對冰壺做的功為   J.(取g=10N/kg)
10.(2025八下·禪城期末)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由   兩圖可知,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將圖乙中的桌子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則圖乙中面團受到的壓強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
11.(2025八下·禪城期末)小明利用如圖裝置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小車從斜面靜止滑下,撞擊水平面上的壓力傳感器,通過壓力反映小球動能的大小,這個研究方法是   法:讓同一小車從不同高度滑下可以探究動能與   的關系:兩個質量不同的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質量較大的小車撞擊傳感器時的力更大,由此可知:速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動能越   。
12.(2025八下·禪城期末)小明做托里拆利實驗,他將玻璃管傾斜,觀察到液面穩定后如圖甲,測得當地大氣壓相當于   毫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若在玻璃管頂端開一個小孔,管內水銀柱將   (后兩空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圖乙是小明自制的氣壓計,若將此實驗裝置從1樓移至30樓,則玻璃管內液柱的高度會   。
13.(2025八下·禪城期末)圖為(天工開物》記載的水碾裝置,水流沖擊葉輪帶動石磨轉動來加工谷物。石磨轉動研磨谷物時,谷物受到磨盤的摩擦力方向與磨盤轉動方向   :當工人推動磨柄使石磨勻速轉動時,手對磨柄的推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磨柄受到的摩擦力:若在磨盤表面刻出更深的紋路,研磨時谷物受到的摩擦力會   。
14.(2025八下·禪城期末)圖甲為小明探究植物細胞吸水與失水的原理的裝置:將冬瓜制成“冬瓜碗”,加入240g密度為1.2g/cm3的食鹽水,再讓土密度計豎直漂在食鹽水中(食鹽溶解后溶液體積變化可忽略).實驗過程中:土密度計所受的浮力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圖乙為土密度計浸入溶液的深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土密度計穩定后鹽水的密度   g/cm3:若要使土密度計恢復初始浸入深度,可以向溶液中   (選填“加鹽”或“加水”),
15.(2025八下·禪城期末)
(1)為將一石塊拉至樹邊,工人師傅利用滑輪、繩子組建了一簡單機械,如圖甲所示.請畫出:①最省力的繩子繞法:②石塊重心為點0,拉動過程中,石塊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示意圖.
(2)圖乙是筆記本電腦,請在圖丙中畫出人掀開電腦屏幕的最小動力F及其力臂L
16.(2025八下·禪城期末)
(1)如圖甲,物體A靜止時受到的拉力是   N:彈簧測力計拉物體A突然向上運動,拉力的示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在操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選擇裝置   (選填“甲”或“乙”)更科學,此裝置可以減小   對實驗的影響:用手按住小車不動,在兩個托盤中放入質量相等的碼,放手后小車靜止:在左盤中再添加一個砝碼,小車將運動,這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   。
(3)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兩個傳感器可分別顯示拉力和壓力的大小,該實驗裝置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若想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可采取的措施是   。
17.(2025八下·禪城期末)小明用如圖裝置“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他在U形管接頭處加裝了一個“三通接頭”(一端連接軟管,一端連接U形管,閥門k控制管內是否與大氣的連通),如圖甲。
(1)U形管與探頭連接時,網門K應處于   (選填“打開”或“關閉”)狀態,以確保U形管內的水面相平:組裝完成后,輕壓探頭的橡皮膜,若U形管內液面有明顯的高度差并保持穩定,說明裝置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
(2)比較圖乙與   圖,可知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比較圖丙與圖丁,可知液體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比較圖丁和圖戊,可知液體的壓強還與   有關
(3)小婷保持丁圖中探頭的位置不變,向容器內加入適量的濃鹽水,她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變大了,于是得出“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其內部的壓強越大”的結論,小明認為她的操作是不可靠的,原因是加入鹽水后探頭所處的   改變。
(4)根據液體壓強知識,東平河邊的佛山大壩的橫截面示意圖中,設計最合理的是   。
18.(2025八下·禪城期末)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1)杠桿未掛鉤碼前,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靜止時,杠桿處于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這樣做的目的是   。
(2)實驗時,小明在杠桿左側A位置先掛了3個鉤碼,如圖乙所示。則在右側B位置應掛   個相同規格的鉤碼,杠桿可以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實驗中,小明記錄的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序號 動力F1 動力臂L1 阻力F2 阻力臂L2
1 1.0 20 2.0 10
2 1.5 10 1.0 15
3 2.0 15 1.5 20
做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
(4)小明用自制桿秤稱量水果:
①如圖丙所示,稱芒果時,秤碗移到A點秤桿水平靜止:
②稱蘋果時,秤碗需移到更遠的B點秤桿才水平靜止:
③由此可知,   (選填“芒果”或“蘋果”)更重
19.(2025八下·禪城期末)如圖,“四川艦”是全球第一款配備電磁彈射器的兩棲攻擊艦,可彈射最大起飛重量30噸的“殲-35”.艦長約260m,寬約52m,可搭載直升機、兩棲坦克等裝備,四川艦滿載時排水量為4萬噸.求:(g=10N/kg,ρ海水=1.0×103kg/m3)
(1)“四川艦”在5m深處的海水產生的壓強:
(2)“四川艦”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3)“四川艦”在進行某次訓練時,4臺最大起飛質量的“殲一35”起飛后,“四川艦”排開水的體積變化了多少㎡”?
20.(2025八下·禪城期末)某智能物流中心使用斜面與滑輪組搬運貨物,如圖甲所示.斜面長L=8m,高h=4m,通過滑輪組將質量為120kg的貨物勻速拉上斜面頂端,貨物沿斜面移動的距離s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拉力F=600N,忽略繩重和滑輪摩擦,(g=10N/kg).求:
(1)提升貨物做的有用功:
(2)拉力F在20s內做的總功和總功率:
(3)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
21.(2025八下·禪城期末)小明感覺從水里爬上岸很費力,他猜想這跟物體所受浮力大小有關,于是他用一塊柱形合金塊做了如下實驗:
(1)由圖甲可知,當物體部分漫入水中,如圖B所示時,柱形金屬塊所受的浮力為   N.
(2)由圖甲的A、B、C、D可知,小明感覺從水里向岸上爬時,感覺自己忽然變得很沉,是因為   。
(3)由圖A、E、F可知,柱形合金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其漫沒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但兩者的差別不大.為了使實驗效果更明顯,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
(4)他將一個兩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分別以圖乙和圖丙的方式浸沒于水中,能說明浮力產生原因的是圖   。
(5)小麗想探究“物體在空氣中是否受到浮力”,于是她把一只充滿氣的籃球和一只加了氣嘴的氣球置于電子秤上,如圖丁:接著她將氣嘴插進籃球氣孔中,一段時間后,氣球膨脹,如圖戊,若這個過程中電子秤的示數   (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則說明物體在空氣中會受到浮力的作用.
22.(2025八下·禪城期末)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我國古代,糧食的加工很多依靠捶打,為了節省人力,古代勞動人民發明了水確,實現了最原始的自動化作業.圖甲是《天工開物》記載的水碓,立式水輪下半部分浸在河流中,被水流推動轉動。葉板均勻分布在水輪上,有較大的面積接受水流的沖擊,帶動水輪轉動,立式水輪的橫軸隨著水輪的轉動而轉動.而撥板被固定在立式水輪的橫軸上,隨著橫軸的轉動而撥動碓尾(碓桿的尾部),圖乙為每根確桿的側視圖,碓桿AB之間長3米,AO之間長為0.9米,確桿一端連接碓頭(石制或鐵制),另一端被架起,隨著撥板的撥動,使得確頭不斷抬起,再反復下落.由于確頭本身質量較大,可達27kg,直接捶打昌里的糧食、藥物及竹蔑紙漿等就更高效了,
(1)水碓在工作時,通過水流推動水輪轉動,對水輪做功,所以水流具有   能,
(2)碓頭的落下是受到   力的作用,此過程中確頭的慣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如乙圖所示碓桿可視為   (選填“省力”或“費力”)杠桿:若不計確桿的重力,要將確頭緩慢抬起,作用在A端的最小力為   N.
(4)若考慮碓桿的自重,并忽略摩擦力。將碓頭B向左移動時,碓桿的機械效率將   。
(5)若要使碓頭捶打物體的力更大,可以采取的辦法是   。
23.(2025八下·禪城期末)據統計,我國每年發生汽車落水事件300余起,死亡率很高,汽車落水后,因為電源被切斷,導致車窗無法打開,那么,落水后我們應該如何自救呢?
【小資料】
手肘的面積 2.5×-310m2
成年男性手肘的沖擊力 6000N
成年男性推門的力 600N
鋼化玻璃至少能承受的壓強 7×107Pa
(1)車落水后,由于水壓的作用,車門難以打開,成年男性若用手肘撞擊車窗,車窗受到的壓強為   Pa,這種方法逃生   (選填“可行”或“不可行”),
(2)若車窗無法打碎,車門也無法打開,落水者應保持冷靜,等待水進入車內。當車內的水位上升至接近乘員頭部高度時,當車門內外   幾乎相等時,車門容易被打開.
(3)為了能讓落水者即使在水里也能輕松破窗,可以使用一款小巧易攜帶的彈簧破窗神器,總長約9cm,其頭部設計得較為尖銳,是為了   :其核心部件是一根高強度彈簧(如圖乙),觸發前,彈簧被壓縮儲存彈性勢能:觸發后,彈簧迅速恢復原狀,釋放能量,提供強大的沖擊力推動錘頭撞擊玻璃,圖丙為某高強度彈簧的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小明測出該破窗神器使用時錘頭與玻璃的接觸面積約為0.5mm2,彈簧壓縮量約為8mm,則該神器破窗時產生的壓強約為   Pa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
【解析】【解答】ABCD、一本初中物理課本的質量大約是m=200g=0.2kg,其重力G=mg=0.2kg×10N/kg=2N,因為哪吒公仔和八下物理課本重量相當,那么公仔的重力約為2N,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分析】先估出物體的質量,再由G=mg得到物體的重力。
2.【答案】B
【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
【解析】【解答】 ABCD、哪吒向上踢,向前踢鍵子, 毽子運動方向不同,“向上向前”是說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分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就不同。
3.【答案】D
【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及其轉化;機械能守恒條件
【解析】【解答】AB、 哪吒豎直向上踢毽子,質量不變,速度逐漸變小,高度增大, 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毽子在最高點時,速度為0,故動能為0,故AB錯誤;
C、人在向上運動過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機械能減少,故C錯誤;
D、 毽子向下運動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減小 ,故重力勢能減小,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1)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速度有關;
(2)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高度有關;
(3)機械能指物體動能和勢能之和;不考慮空氣阻力和摩擦力的情況下,機械能守恒。
4.【答案】A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解答】 A、高壓鍋是密閉容器,鍋內氣體隨溫度升高,壓強不斷變大,安全閥堵塞,是因為鍋內壓強過大引
發爆炸,與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無關,故A符合題意;
B、地鐵進站時,地鐵帶動周圍空氣流動速度變快,壓強變小,故B不符合題意;
C、兩艘船并排航行時,中間水流速度過快,壓強變小,因距離過近自動相撞,故C不符合題意;
D、臺風天氣中,窗外空氣流速變快,壓強變小,室內外壓強差變大,故靠近未關閉門窗的物品會被
強風吸“出窗外,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1)質量一定的氣體,隨溫度升高壓強不斷增大;
(2)流速越快的位置壓強越小。
5.【答案】C
【知識點】連通器原理及其應用;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解答】A.茶壺的壺嘴與壺身底部相通,上端開口,壺嘴和壺身在同一高度,倒滿水后,液面相平,利用了連通器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
B.船閘的上游與閘室下面通過閥門相通,當下游閥門關閉,上游閥門打開,上游與閘室內的水位逐漸相平,打開上游閘門,船就可以進入閘室;同理,船再進入下游,就通過了船閘,船閘使用了連通器原理,故B不符合題意;
C.盆景的自動給水裝置,雖然底部相互連通,但上端不是都開口,不是連通器,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故C符合題意;
D.下水道存水彎,水不流動時,彎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氣味散發出來,利用了連通器原理,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稱為連通器,在連通器內若裝入同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總是保持相平的;如生活中的茶壺、船閘、鍋爐水位計、涵洞等都是連通器。
6.【答案】B
【知識點】慣性及其現象
【解析】【解答】A、車輛起步時,乘客的腳因為受到力的作用向前運動,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容易摔倒,造成傷害,所以車輛起步時站穩扶好是防止慣性帶來危害,故A不符合題意;
B、汽車未到站就關閉油門,是利用列車的慣性使其繼續前進,故B符合題意;
C、行車時保持車距是防止急剎車時,由于車具有慣性,繼續向前運動,碰到前面的車輛,發生事故,故C不符合題意;
D、坐在座位時系好安全帶,防止突然剎車時,由于慣性人向前傾倒,造成傷害,是防止慣性帶來危害,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判斷某一現象是否利用了慣性,主要看物體是否在這一現象中由于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而被利用。
7.【答案】D
【知識點】功率的計算;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平衡力的辨別;摩擦力的大小;功的計算及應用
【解析】【解答】A、 機器人從O點到A點運動了30s, 從A點到B點運動了30s, 由圖乙可知,機器人在兩個階段動作勻速直線運動,OA段速度為1m/s,AB段速度為2m/s,故vOAB、物流機器人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與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因為阻力不變,故牽引力不變,即,故B錯誤;
C、由速度公式s=vt,可知,機器人在OA和AB段所用時間相同,而vOAD、機器人在OA和AB段所用時間相同,由可知,因為,故可得 ,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1)分析圖像可知速度關系;
(2)物流機器人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與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據此可知牽引力的大小;
(3)由W=Fs比較兩個階段做功大小;
(4)根據得出物流機器人勻速行駛時牽引力做功的功率。
8.【答案】相互;增大;不變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的影響因素;力作用的相互性;牛頓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1)如圖甲所示,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火箭點火后向下噴射燃氣從而獲得推力,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火箭加速上升時,質量不變,速度變大,火箭的動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3)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 若上升過程中所有外力突然消失,火箭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火箭的運動速度將不變。
故答案為:相互;增大;不變。
【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所處的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3)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9.【答案】運動狀態;2;0
【知識點】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力的合成與應用;是否做功的判斷;功的計算及應用
【解析】【解答】(1)運動員給冰壺施加5N的水平推力,使冰壺從靜止開始保存進入下一題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這個過程中冰壺受到3N的阻力,冰壺受到的合力為F=F1-F2=5N-3N=2N;
(3)質量為20kg的冰壺在水平冰面上滑行10m,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冰壺在豎直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根據W=Gh可知重力對冰壺做的功為0J。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2;0。
【分析】(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運動員給冰壺施加5N的水平推力,這個過程中冰壺受到3N的阻力,兩力的方向相反,根據F=F1-F2計算冰壺受到的合力;
(3)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據此判斷重力對物體是否做功。
10.【答案】面團凹陷程度;甲乙;等于
【知識點】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
【解析】【解答】(1)實驗是通過觀察面團凹陷程度(面團的形變程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2)通過比較圖中甲、乙兩圖可知,受力面積相同,而乙中壓力大,壓力作用效果明顯,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
(3)根據,丙丁中,因壓力和受力面積相同,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圖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乙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丁的大小關系為p乙=p丁;
故答案為:面團凹陷程度(面團的形變程度);甲、乙;等于。
【分析】(1)根據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海綿的凹陷程度越大,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用到的科學實驗方法是轉換法。
(2)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據此分析回答。
(3)根據分析,比較壓力作用效果時,要控制作用力施加的材料相同。
11.【答案】轉換;速度;大
【知識點】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小球從斜面上滾下撞擊壓力傳感器時,小球動能越大,對壓力傳感器做功越多,而壓力傳感器示數越大,這種方法叫做轉化法;
(2) 讓同一小車從不同高度滑下 時,小車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同,故可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
(3) 兩個質量不同的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 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同, 質量較大的小車撞擊傳感器時的力更大,由此可知:速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動能越 大。
故答案為:轉換;速度;大。
【分析】(1)由功和能的關系可知,物體能量越大,對外做功越多;
(2)物體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到達斜面底端速度相同,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判斷。
12.【答案】750;下降;變大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
【解析】【解答】(1)玻璃管傾斜,則水銀柱的長度變長,大氣壓的值不變,托起的水銀柱的高度不變,水銀柱的豎直高度指玻璃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由圖可知,此高度差為750mm,故 測得當地大氣壓相當于752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2) 若在玻璃管頂端開一個小孔,管內水銀柱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將會降低;
(3)外界大氣壓隨高度增大而減小,瓶內氣壓不變, 從1樓移至30樓, 外界氣壓變小,故 玻璃管內液柱的高度會變大。
故答案為:750;下降;變大。
【分析】(1)在托里拆利實驗中,大氣壓所能支持的水銀柱的高度是指玻璃管內水銀面到水銀槽中水銀面的垂直高度,據此讀圖可得出結果;大氣壓強等于管內的水銀面到槽中水銀面的高度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當把玻璃管傾斜時,大氣壓不變,水銀柱產生的壓強與大氣壓強相等,水銀柱的高度不變;
(2)大氣壓隨高度增大而減小。
13.【答案】相同;等于;增大
【知識點】摩擦力的方向;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石磨轉動研磨谷物時,谷物阻礙磨盤的轉動,磨盤受到與磨盤轉動方向相反的摩擦力,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谷物受到磨盤的摩擦力方向與磨盤轉動方向相同;
(2)當工人推動磨柄使石磨勻速轉動時,處于平衡狀態,手對磨柄的推力等于磨柄受到的摩擦力;
(3)若在磨盤表面刻出更深的紋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研磨時谷物受到的摩擦力會 增大。
故答案為:相同;等于;增大。
【分析】(1)摩擦力的性質是阻礙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所以研究摩擦力的方向時一定要取與研究對象接觸的那個物體為參照物,并判斷研究對象與參照物之間是否存在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若有,則被研究物體所受的摩擦力一定與此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所受力為平衡力,依據二力平衡條件分析判斷;
(3)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
14.【答案】不變;1.125;加鹽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實驗過程中,土密度計始終處于漂浮,受浮力和重力,而重力不變,所以浮力不變。
(2)根據圖象數據算可知:開始時浸沒深度為h1=6cm,則F浮1=G,即ρ鹽水1gSh1=G;一段時間后浸沒深度為h2=6.4cm,則F浮2=G,即ρ鹽水2gSh2=G;所以,ρ鹽水2gSh2=ρ鹽水1gSh1;則鹽水的密度

(3)根據圖象可知:土密度計浸沒深度逐漸變大,則V排變大,而浮力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鹽水gV排可知,ρ鹽水變小,即鹽水里的水增加,所以冬瓜在鹽水中失水,則將鹽水密度變大,土密度計就可以恢復浸入深度,故可以向溶液中加鹽。
故答案為:不變;1.125;加鹽。
【分析】(1)根據漂浮的條件(浮力等于物體重力)分析;
(2)根據圖象數據可知土密度計浸沒的深度,據此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得出開始時和一段時間后的浮力;由于浮力相等,據此即可求出一段時間后鹽水的密度。
(3)根據土密度計浸沒深度的變化情況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化,可以分析出溶液密度的變化,據此分析判斷。
15.【答案】(1)
(2)
【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重力的方向;力臂的畫法;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
【解析】【解答】(1)①用最小的拉繩子,則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最多,則應從動滑輪繞起。因此將繩子先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然后繞過左邊的定滑輪,再繞過動滑輪;
②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支持力的方向豎直向上,因石塊水平向左運動,故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作用點在O,石塊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示意圖如下所示:

(2)由題可知,杠桿受到的阻力大小與阻力臂一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一定,要使動力最小應使動力臂最大,在A點施加力的最大力臂就是OA的長,最小動力F應與OA垂直,因為杠桿所受到的阻力豎直向下,所以F的方向垂直OA向上,如圖所示:

【分析】(1)①若想使滑輪組的拉力最小,應使承擔物重的繩子的段數盡量多一些,即用更多股的繩子拉著動滑輪,因此要從動滑輪繞起。
②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支持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根據石塊水平向左運動確定摩擦力的方向,作用點在O,據此作出石塊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示意圖。
(2)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積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
16.【答案】(1)3.0;變大
(2)乙;摩檫力;大小相等
(3)不需要;改變桶內沙的質量
【知識點】彈簧測力計及其使用;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
【解析】【解答】(1)第1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根據指針位置可知物體A靜止時受到的拉力是3.0N;
第2空,A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A突然向上運動,拉力大于重力,拉力的示數變大;
(2)第1空,乙圖中的實驗用小車來代替木塊,目的是用滾動摩擦力來代替滑動摩擦,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第2空,在兩托盤中放入質量不相等的砝碼,放手后小車運動,小車不能處于平衡狀態,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大小需要相等;
(3)第1空,圖3裝置,銅塊和長木板之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當壓力大小恒定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只要讓銅塊和長木板發生相對滑動,不需要做勻速直線運動就可以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第2空,改變沙桶質量時,可改變銅塊受到的拉力,從而改變銅塊對木板的壓力,因此往沙桶中加減沙子的目的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
故答案為:(1)3.0;變大;(2)乙;摩檫力;大小相等;(3)不需要;改變桶內沙的質量。
【分析】(1)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根據指針位置讀數,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A突然向上運動,拉力大于重力;
(2)用滾動摩擦力來代替滑動摩擦,減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兩個力的大小關系;探究兩個力的方向關系;
(3)改變沙桶的質量可改變銅塊對木板的壓力;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17.【答案】(1)打開;不漏氣
(2)圖丙;相等;液體密度
(3)深度
(4)C
【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
【解析】【解答】(1)第1空,為了保持內外氣壓平衡,U形管與探頭連接時,閥門K應處于打開狀態,以確保U形管內的水面相平;
第2空,按壓探頭的橡皮膜,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變化明顯并保持穩定,說明實驗裝置密封良好不漏氣。
(2)第1空,研究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要控制液體的密度相同,比較圖乙與丙兩圖,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第2空,比較圖丙與丁兩圖可知,探頭在水中的深度相同,方向不同,U形管內液柱的高度差相同,因此可初步得出液體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第3空, 比較圖丁和圖戊, 探頭在水中的深度相同,液體密度不同,圖戊U形管內液柱的高度差較大, 可知液體的壓強還 與液體密度有關;
(3) 小婷保持丁圖中探頭的位置不變,向容器內加入適量的濃鹽水, 鹽水密度變大的同時,探頭所在液體深度也發生了改變;
(4) 根據液體壓強知識, 同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故大壩下部應該做的橫截面積更大一些,故選C。
故答案為:(1)打開;不漏氣;(2)丙;相等;液體密度;(3)深度;(4)C。
【分析】(1)為了保持內外氣壓平衡,連接時應將閥門K打開;按壓探頭的橡皮膜,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變化明顯,說明實驗裝置密封良好;
(2)液體內部壓強大小通過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的大小來反映,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和液體密度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由實驗結論分析回答;
(3)分析題中物理量 的變化,由控制變量法分析判斷;
(4)液體壓強的特點:同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據此分析判斷。
18.【答案】(1)平衡;右;使杠桿的重心落在支點上,避免杠桿自重影響實驗
(2)4
(3)使結論具有普遍性
(4)蘋果
【知識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
【解析】【解答】(1)第1空,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叫杠桿的平衡,在圖甲所示位置靜止,這時的杠桿處于平衡狀態;
第2空,第3空,此時杠桿左低右高,應將杠桿右端平衡螺母向右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測量力臂且避免杠桿自重影響實驗;
(2)設杠桿的一個小格是l,一個鉤碼重為G,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3G x4l=nG x3l,所以n =4,
所以掛在右側B位置應掛4個相同規格的鉤碼,杠桿可以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時進行多次實驗,多次改變掛在支點O兩邊鉤碼的質量和懸掛位置,收集杠桿平衡時多組動力,動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數據,其目的是通過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論,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4)由圖丙可知,阻力臂、動力相同,蘋果對應的動力臂較大,故蘋果的重力大。
故答案為:(1)平衡;右;便于測量力臂,避免杠桿自重影響實驗;(2)4,(3)得出普遍結論,避免偶然性;(4)蘋果。
【分析】(1)根據杠桿平衡的定義分析;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方便測量力臂;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出掛鉤碼的位置;
(3)用實驗探究物理問題時要進行多次實驗,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有的是多次測量
發現變化規律,有的是為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4)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
19.【答案】(1)P=ρgh=1.0×103kg/m3×10N/kg×5m=5×104Pa
(2)F 浮=G 排=m 排 g=4×107kg×10N/kg=4×108N
(3)解: △F 浮=△G=mg=4×30×103kg×10N/kg=1.2×106N
【知識點】液體壓強的計算;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p=ρgh求5m深處的海水產生的壓強;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求出軍艦滿載時所受浮力;
(3)4臺最大起飛質量的“殲一35”起飛后,“四川艦”浮力變小,浮力變化量等于起飛的飛機的總重力,據此根據計算軍艦排開水的體積變化量。
20.【答案】(1)貨物重力:G = mg = 120kg×10N/kg = 1200N
有用功(克服重力做功):W 有用 = Gh = 1200×4m= 4800J
(2)由圖像知貨物 20s 內沿斜面移動距離 L= 8m,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 s 繩= nL =3×8 =24m
W 總 = Fs 繩 = 600N×24m = 14400J
(3)解:
【知識點】功率的計算;斜面的機械效率;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功的計算及應用;有用功和額外功
【解析】【分析】(1)根據G=mg計算物體重力,提升貨物做的有用功為克服重力做的功,即W 有用 = Gh計算解答;
(2)利用W 總 = Fs 繩 計算總功;利用計算總功率;
(3)利用計算機械效率。
21.【答案】(1)0.1
(2)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
(3)小于;換成兩種密度相差較大的液體
(4)丙
(5)變小
【知識點】探究浮力大小的實驗
【解析】【解答】(1)由圖A可知,金屬塊的重力G = 2.7N(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7N )。 圖B中彈簧測力計示數F示=2.6N 。 根據稱重法F浮=G - F示,可得浮力F浮=2.7N - 2.6N = 0.1N 。
(2) 從水里向上爬時,人浮力水中的體積逐漸減小。根據F浮=ρ水gV排,水的密度ρ水不變,V排減小,所以浮力減小。人對水底的壓力等于重力減去浮力,浮力減小,人感覺對水底的壓力增大,就覺得變沉了。所以原因是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
(3)第1空, 由圖A可知G = 2.7N,圖D中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F示水=2.4N,則在水中浮力F浮水=2.7N - 2.4N = 0.3N ;圖F中金屬塊浸沒在鹽水中時F示鹽=2.3N,則在鹽水中浮力F浮鹽=2.7N - 2.3N = 0.4N 。所以柱形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其浸沒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
第2空, 因為水和鹽水的密度差較小,導致浮力差異不大。為使實驗效果更明顯,可以換成兩種密度相差較大的液體,比如水和酒精(酒精密度小于水 )或者水和濃鹽水(增大鹽水密度 )等。
(4)圖乙中,玻璃管上下表面是玻璃,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效果不明顯;圖丙中,玻璃管上下端是橡皮膜,且都向里凹,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壓力,凹陷的更明顯,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壓力,凹陷程度較小,故能更明顯地體現出浮力是由上下表面壓力差產生的。所以能說明浮力產生原因的是圖丙。
(5)把氣嘴插進籃球氣孔,籃球的氣體進入氣球內,氣球的體積增大,籃球的體積不變,籃球和氣球以及球內氣體的總重力不變 若這個過程中電子秤的示數減小,根據F浮空氣=ρ空氣gV排,則說明籃球和氣球所受到的空氣豎直向上的浮力。
故答案為:(1)0.1;(2)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3)小于;換成兩種密度相差較大的液體;(4)丙;(5)變小。
【分析】(1)稱重法測浮力,F浮=G - F示(G是物體重力, F示是彈簧測力計示數 )。
(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F浮=ρ水gV排,在液體密度不變時,V排越小,浮力越小 )。
(3)稱重法測浮力,F浮=G - F示 。要使浮力差異更明顯,根據F浮=ρ水gV排,可以增大液體密度差。
(4)浮力產生的原因是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5)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在空氣中受到浮力(F浮空氣=ρ空氣gV排),以及電子秤示數與總重力、浮力的關系(電子秤示數等于總重力減去浮力 )。籃球內氣體進入氣球后,總重力不變,但氣球受到的浮力變大,所以電子秤的示數會減小 ,這說明物體在空氣中會受到浮力的作用(因為浮力變化導致示數變化 )。
22.【答案】(1)動
(2)重;不變
(3)費力;630
(4)變大
(5)增大碓頭的質量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概念;慣性及其現象;杠桿的分類;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杠桿的機械效率
【解析】【解答】(1)水碓在工作時,通過水流推動水輪轉動,對水輪做功,所以水流具有動能;
(2)第1空,因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所以碓頭的石杵落下是受到重力的作用效果;
第2空,慣性是物體的屬性,與其質量有關,與位置無關,落下過程中石杵的質量不變,慣性不變;
(3)第1空,根據圖中的杠桿可知,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杠桿為費力杠桿;
第2空,由圖可知,OA為動力臂時動力臂最大,此時作用在A端的力最小,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列式得:
G×OB=F×OA;代入數據得:27kg×10N/kg×(3m-0.9m)=F×0.9m;解得:F=630N。
(4)若考慮木桿的自重,將B向左移動時,額外功不變,有用功變多,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變大,杠桿的機械效率變大;
(5)根據G×OB=F×OA知,增大碓頭的質量、將支點向右移、碓頭向左移、增大葉板的面積都可以使碓頭捶打物體的力更大。
故答案為:(1)動; (2)重;不變;(3)費力;630;(4)變大;(5)增大碓頭的質量或將支點向右移或碓頭向左移或增大葉板的面積。
【分析】(1)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在一定條件下,一種形式的能量可以轉化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慣性是物體的屬性,與其質量有關,與位置無關;
(3)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確定杠桿類型;OA為動力臂時動力臂最大,此時作用在A端的力最小,將數據代入杠桿的平衡條件公式即可求出作用在A端的最小的力。
(4)根據效率公式分析機械效率的變化。
(5)增大碓頭的質量、將支點向右移、碓頭向左移、增大葉板的面積都可以使碓頭捶打物體的力更大。
23.【答案】(1)2.4×106;不可行
(2)壓強
(3)增大壓強;8×107
【知識點】彈力;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解答】(1)第1空,已知成年男性手肘沖擊力 F = 6000N, 手肘 面積S = 2.5×10-3m2 。
根據壓強公式,可得;
第2空,因為計算出的壓強2.4×106Pa小于鋼化玻璃至少能承受的壓強7×107Pa,所以用手掌撞擊車窗,無法打破車窗逃生,這種方法不可行 ;
(2)當車內水位上升至接近頭部高度時,車內水產生的壓強和車內空氣壓強之和與車外水壓、大氣壓達到平衡,此時車門內外壓強幾乎相等,車門容易被打開;
(3)第1空,尖錐頭部受力面積小,在壓力一定時,根據,可以產生更大的壓強,更容易打破玻璃;
第2空,由圖丙可知,彈簧伸長量與彈力的成正比,比值為:,故 彈簧壓縮量約為8mm =0.8cm,產生的彈力為;F=kx=50N/cm×0.8cm=40N,由可得 該神器破窗時產生的壓強約為

故答案為:(1)2.4×106;不可行;(2)氣壓;(3)增大壓強;8×107。
【分析】(1)分析表格中數據代入壓強公式計算解答;鋼化玻璃至少能承受的壓強7×107Pa,與計算出的壓強比較。
(2)車門打不開的原因是車外所受壓強大于車內壓強,當車門內外壓強相等時,容易打開車門。
(3)壓強與受力面積的關系:由可知,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
首先從圖丙中獲取彈簧的彈力,再根據壓強公式計算壓強。
1 / 1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末卷
1.(2025八下·禪城期末)若哪吒公仔和八下物理課本的重量相當,則公仔的重量約為
A.0.2N B.2N C.20N D.200N
【答案】B
【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
【解析】【解答】ABCD、一本初中物理課本的質量大約是m=200g=0.2kg,其重力G=mg=0.2kg×10N/kg=2N,因為哪吒公仔和八下物理課本重量相當,那么公仔的重力約為2N,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分析】先估出物體的質量,再由G=mg得到物體的重力。
2.(2025八下·禪城期末)哪吒向上踢鍵子,鍵子向上飛:向前踢鍵子,鍵子向前飛.造成鍵子兩種運動效果的主要原因是
A.力的大小不同 B.力的方向不同
C.力的作用點不同 D.以上說法都不對
【答案】B
【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
【解析】【解答】 ABCD、哪吒向上踢,向前踢鍵子, 毽子運動方向不同,“向上向前”是說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分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就不同。
3.(2025八下·禪城期末)哪吒豎直向上踢踢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最高點時動能最大
B.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動能增大
C.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增大
D.向下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小
【答案】D
【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勢能的影響因素;機械能及其轉化;機械能守恒條件
【解析】【解答】AB、 哪吒豎直向上踢毽子,質量不變,速度逐漸變小,高度增大, 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毽子在最高點時,速度為0,故動能為0,故AB錯誤;
C、人在向上運動過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機械能減少,故C錯誤;
D、 毽子向下運動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減小 ,故重力勢能減小,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1)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速度有關;
(2)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高度有關;
(3)機械能指物體動能和勢能之和;不考慮空氣阻力和摩擦力的情況下,機械能守恒。
4.(2025八下·禪城期末)下列安全事例中,與“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無關的現象是
A.高壓鍋因安全閥堵塞引發爆炸
B.地鐵站臺設置安全黃線,防止乘客靠近軌道
C.兩艘船并排航行時因距離過近自動相撞
D.臺風天氣中靠近未關閉門窗的物品會被強風吸“出窗外
【答案】A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解答】 A、高壓鍋是密閉容器,鍋內氣體隨溫度升高,壓強不斷變大,安全閥堵塞,是因為鍋內壓強過大引
發爆炸,與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無關,故A符合題意;
B、地鐵進站時,地鐵帶動周圍空氣流動速度變快,壓強變小,故B不符合題意;
C、兩艘船并排航行時,中間水流速度過快,壓強變小,因距離過近自動相撞,故C不符合題意;
D、臺風天氣中,窗外空氣流速變快,壓強變小,室內外壓強差變大,故靠近未關閉門窗的物品會被
強風吸“出窗外,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1)質量一定的氣體,隨溫度升高壓強不斷增大;
(2)流速越快的位置壓強越小。
5.(2025八下·禪城期末)如圖所示實例中沒有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
A.水壺
B.三峽船閘
C.自動供水盆景
D.下水道存水彎
【答案】C
【知識點】連通器原理及其應用;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解答】A.茶壺的壺嘴與壺身底部相通,上端開口,壺嘴和壺身在同一高度,倒滿水后,液面相平,利用了連通器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
B.船閘的上游與閘室下面通過閥門相通,當下游閥門關閉,上游閥門打開,上游與閘室內的水位逐漸相平,打開上游閘門,船就可以進入閘室;同理,船再進入下游,就通過了船閘,船閘使用了連通器原理,故B不符合題意;
C.盆景的自動給水裝置,雖然底部相互連通,但上端不是都開口,不是連通器,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故C符合題意;
D.下水道存水彎,水不流動時,彎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氣味散發出來,利用了連通器原理,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稱為連通器,在連通器內若裝入同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總是保持相平的;如生活中的茶壺、船閘、鍋爐水位計、涵洞等都是連通器。
6.(2025八下·禪城期末)在乘坐公交車出游時,屬于利用慣性的操作的是
A.車輛起步時站穩扶好 B.汽車未到站就關閉油門
C.路上行車時保持車距 D.坐在座位時系好安全帶
【答案】B
【知識點】慣性及其現象
【解析】【解答】A、車輛起步時,乘客的腳因為受到力的作用向前運動,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容易摔倒,造成傷害,所以車輛起步時站穩扶好是防止慣性帶來危害,故A不符合題意;
B、汽車未到站就關閉油門,是利用列車的慣性使其繼續前進,故B符合題意;
C、行車時保持車距是防止急剎車時,由于車具有慣性,繼續向前運動,碰到前面的車輛,發生事故,故C不符合題意;
D、坐在座位時系好安全帶,防止突然剎車時,由于慣性人向前傾倒,造成傷害,是防止慣性帶來危害,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判斷某一現象是否利用了慣性,主要看物體是否在這一現象中由于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而被利用。
7.(2025八下·禪城期末)為了提高快遞配送效率,酒店使用圖甲所示的機器人完成快速智能配送,某次配送機器人從O點到A點運動了30s,從A點到B點運動了30s,其運動過程的V-圖像如圖乙所示,此過程中機器人的速度V、受到的牽引力F、牽引力對機器人做的功W和功率P的大小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功率的計算;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平衡力的辨別;摩擦力的大小;功的計算及應用
【解析】【解答】A、 機器人從O點到A點運動了30s, 從A點到B點運動了30s, 由圖乙可知,機器人在兩個階段動作勻速直線運動,OA段速度為1m/s,AB段速度為2m/s,故vOAB、物流機器人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與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因為阻力不變,故牽引力不變,即,故B錯誤;
C、由速度公式s=vt,可知,機器人在OA和AB段所用時間相同,而vOAD、機器人在OA和AB段所用時間相同,由可知,因為,故可得 ,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1)分析圖像可知速度關系;
(2)物流機器人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與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據此可知牽引力的大小;
(3)由W=Fs比較兩個階段做功大小;
(4)根據得出物流機器人勻速行駛時牽引力做功的功率。
8.(2025八下·禪城期末)長征七號火箭點火升空,火箭發動機向下噴射燃氣時,燃氣對火箭產生向上的推力,這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在加速上升階段,火箭機械能   (后兩空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若上升過程中所有外力突然消失,火箭的運動速度將   。
【答案】相互;增大;不變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的影響因素;力作用的相互性;牛頓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1)如圖甲所示,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火箭點火后向下噴射燃氣從而獲得推力,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火箭加速上升時,質量不變,速度變大,火箭的動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3)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 若上升過程中所有外力突然消失,火箭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火箭的運動速度將不變。
故答案為:相互;增大;不變。
【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所處的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3)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9.(2025八下·禪城期末)冰壺比賽中,運動員給冰壺施加5N的水平推力,使冰壺從靜止開始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這個過程中冰壺受到3N的阻力,冰壺受到的合力為   N:若質量為20kg的冰壺在水平冰面上滑行10m,則重力對冰壺做的功為   J.(取g=10N/kg)
【答案】運動狀態;2;0
【知識點】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力的合成與應用;是否做功的判斷;功的計算及應用
【解析】【解答】(1)運動員給冰壺施加5N的水平推力,使冰壺從靜止開始保存進入下一題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這個過程中冰壺受到3N的阻力,冰壺受到的合力為F=F1-F2=5N-3N=2N;
(3)質量為20kg的冰壺在水平冰面上滑行10m,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冰壺在豎直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根據W=Gh可知重力對冰壺做的功為0J。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2;0。
【分析】(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運動員給冰壺施加5N的水平推力,這個過程中冰壺受到3N的阻力,兩力的方向相反,根據F=F1-F2計算冰壺受到的合力;
(3)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據此判斷重力對物體是否做功。
10.(2025八下·禪城期末)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由   兩圖可知,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將圖乙中的桌子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則圖乙中面團受到的壓強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
【答案】面團凹陷程度;甲乙;等于
【知識點】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
【解析】【解答】(1)實驗是通過觀察面團凹陷程度(面團的形變程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2)通過比較圖中甲、乙兩圖可知,受力面積相同,而乙中壓力大,壓力作用效果明顯,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
(3)根據,丙丁中,因壓力和受力面積相同,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圖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乙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丁的大小關系為p乙=p丁;
故答案為:面團凹陷程度(面團的形變程度);甲、乙;等于。
【分析】(1)根據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海綿的凹陷程度越大,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用到的科學實驗方法是轉換法。
(2)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據此分析回答。
(3)根據分析,比較壓力作用效果時,要控制作用力施加的材料相同。
11.(2025八下·禪城期末)小明利用如圖裝置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小車從斜面靜止滑下,撞擊水平面上的壓力傳感器,通過壓力反映小球動能的大小,這個研究方法是   法:讓同一小車從不同高度滑下可以探究動能與   的關系:兩個質量不同的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質量較大的小車撞擊傳感器時的力更大,由此可知:速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動能越   。
【答案】轉換;速度;大
【知識點】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小球從斜面上滾下撞擊壓力傳感器時,小球動能越大,對壓力傳感器做功越多,而壓力傳感器示數越大,這種方法叫做轉化法;
(2) 讓同一小車從不同高度滑下 時,小車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同,故可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
(3) 兩個質量不同的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 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同, 質量較大的小車撞擊傳感器時的力更大,由此可知:速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動能越 大。
故答案為:轉換;速度;大。
【分析】(1)由功和能的關系可知,物體能量越大,對外做功越多;
(2)物體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到達斜面底端速度相同,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判斷。
12.(2025八下·禪城期末)小明做托里拆利實驗,他將玻璃管傾斜,觀察到液面穩定后如圖甲,測得當地大氣壓相當于   毫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若在玻璃管頂端開一個小孔,管內水銀柱將   (后兩空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圖乙是小明自制的氣壓計,若將此實驗裝置從1樓移至30樓,則玻璃管內液柱的高度會   。
【答案】750;下降;變大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
【解析】【解答】(1)玻璃管傾斜,則水銀柱的長度變長,大氣壓的值不變,托起的水銀柱的高度不變,水銀柱的豎直高度指玻璃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由圖可知,此高度差為750mm,故 測得當地大氣壓相當于752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2) 若在玻璃管頂端開一個小孔,管內水銀柱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將會降低;
(3)外界大氣壓隨高度增大而減小,瓶內氣壓不變, 從1樓移至30樓, 外界氣壓變小,故 玻璃管內液柱的高度會變大。
故答案為:750;下降;變大。
【分析】(1)在托里拆利實驗中,大氣壓所能支持的水銀柱的高度是指玻璃管內水銀面到水銀槽中水銀面的垂直高度,據此讀圖可得出結果;大氣壓強等于管內的水銀面到槽中水銀面的高度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當把玻璃管傾斜時,大氣壓不變,水銀柱產生的壓強與大氣壓強相等,水銀柱的高度不變;
(2)大氣壓隨高度增大而減小。
13.(2025八下·禪城期末)圖為(天工開物》記載的水碾裝置,水流沖擊葉輪帶動石磨轉動來加工谷物。石磨轉動研磨谷物時,谷物受到磨盤的摩擦力方向與磨盤轉動方向   :當工人推動磨柄使石磨勻速轉動時,手對磨柄的推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磨柄受到的摩擦力:若在磨盤表面刻出更深的紋路,研磨時谷物受到的摩擦力會   。
【答案】相同;等于;增大
【知識點】摩擦力的方向;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石磨轉動研磨谷物時,谷物阻礙磨盤的轉動,磨盤受到與磨盤轉動方向相反的摩擦力,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谷物受到磨盤的摩擦力方向與磨盤轉動方向相同;
(2)當工人推動磨柄使石磨勻速轉動時,處于平衡狀態,手對磨柄的推力等于磨柄受到的摩擦力;
(3)若在磨盤表面刻出更深的紋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研磨時谷物受到的摩擦力會 增大。
故答案為:相同;等于;增大。
【分析】(1)摩擦力的性質是阻礙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所以研究摩擦力的方向時一定要取與研究對象接觸的那個物體為參照物,并判斷研究對象與參照物之間是否存在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若有,則被研究物體所受的摩擦力一定與此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所受力為平衡力,依據二力平衡條件分析判斷;
(3)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
14.(2025八下·禪城期末)圖甲為小明探究植物細胞吸水與失水的原理的裝置:將冬瓜制成“冬瓜碗”,加入240g密度為1.2g/cm3的食鹽水,再讓土密度計豎直漂在食鹽水中(食鹽溶解后溶液體積變化可忽略).實驗過程中:土密度計所受的浮力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圖乙為土密度計浸入溶液的深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土密度計穩定后鹽水的密度   g/cm3:若要使土密度計恢復初始浸入深度,可以向溶液中   (選填“加鹽”或“加水”),
【答案】不變;1.125;加鹽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實驗過程中,土密度計始終處于漂浮,受浮力和重力,而重力不變,所以浮力不變。
(2)根據圖象數據算可知:開始時浸沒深度為h1=6cm,則F浮1=G,即ρ鹽水1gSh1=G;一段時間后浸沒深度為h2=6.4cm,則F浮2=G,即ρ鹽水2gSh2=G;所以,ρ鹽水2gSh2=ρ鹽水1gSh1;則鹽水的密度

(3)根據圖象可知:土密度計浸沒深度逐漸變大,則V排變大,而浮力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鹽水gV排可知,ρ鹽水變小,即鹽水里的水增加,所以冬瓜在鹽水中失水,則將鹽水密度變大,土密度計就可以恢復浸入深度,故可以向溶液中加鹽。
故答案為:不變;1.125;加鹽。
【分析】(1)根據漂浮的條件(浮力等于物體重力)分析;
(2)根據圖象數據可知土密度計浸沒的深度,據此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得出開始時和一段時間后的浮力;由于浮力相等,據此即可求出一段時間后鹽水的密度。
(3)根據土密度計浸沒深度的變化情況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化,可以分析出溶液密度的變化,據此分析判斷。
15.(2025八下·禪城期末)
(1)為將一石塊拉至樹邊,工人師傅利用滑輪、繩子組建了一簡單機械,如圖甲所示.請畫出:①最省力的繩子繞法:②石塊重心為點0,拉動過程中,石塊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示意圖.
(2)圖乙是筆記本電腦,請在圖丙中畫出人掀開電腦屏幕的最小動力F及其力臂L
【答案】(1)
(2)
【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重力的方向;力臂的畫法;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
【解析】【解答】(1)①用最小的拉繩子,則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最多,則應從動滑輪繞起。因此將繩子先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然后繞過左邊的定滑輪,再繞過動滑輪;
②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支持力的方向豎直向上,因石塊水平向左運動,故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作用點在O,石塊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示意圖如下所示:

(2)由題可知,杠桿受到的阻力大小與阻力臂一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一定,要使動力最小應使動力臂最大,在A點施加力的最大力臂就是OA的長,最小動力F應與OA垂直,因為杠桿所受到的阻力豎直向下,所以F的方向垂直OA向上,如圖所示:

【分析】(1)①若想使滑輪組的拉力最小,應使承擔物重的繩子的段數盡量多一些,即用更多股的繩子拉著動滑輪,因此要從動滑輪繞起。
②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支持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根據石塊水平向左運動確定摩擦力的方向,作用點在O,據此作出石塊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示意圖。
(2)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積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
16.(2025八下·禪城期末)
(1)如圖甲,物體A靜止時受到的拉力是   N:彈簧測力計拉物體A突然向上運動,拉力的示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在操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選擇裝置   (選填“甲”或“乙”)更科學,此裝置可以減小   對實驗的影響:用手按住小車不動,在兩個托盤中放入質量相等的碼,放手后小車靜止:在左盤中再添加一個砝碼,小車將運動,這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   。
(3)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兩個傳感器可分別顯示拉力和壓力的大小,該實驗裝置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若想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可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1)3.0;變大
(2)乙;摩檫力;大小相等
(3)不需要;改變桶內沙的質量
【知識點】彈簧測力計及其使用;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
【解析】【解答】(1)第1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根據指針位置可知物體A靜止時受到的拉力是3.0N;
第2空,A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A突然向上運動,拉力大于重力,拉力的示數變大;
(2)第1空,乙圖中的實驗用小車來代替木塊,目的是用滾動摩擦力來代替滑動摩擦,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第2空,在兩托盤中放入質量不相等的砝碼,放手后小車運動,小車不能處于平衡狀態,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大小需要相等;
(3)第1空,圖3裝置,銅塊和長木板之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當壓力大小恒定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只要讓銅塊和長木板發生相對滑動,不需要做勻速直線運動就可以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第2空,改變沙桶質量時,可改變銅塊受到的拉力,從而改變銅塊對木板的壓力,因此往沙桶中加減沙子的目的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
故答案為:(1)3.0;變大;(2)乙;摩檫力;大小相等;(3)不需要;改變桶內沙的質量。
【分析】(1)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根據指針位置讀數,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A突然向上運動,拉力大于重力;
(2)用滾動摩擦力來代替滑動摩擦,減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兩個力的大小關系;探究兩個力的方向關系;
(3)改變沙桶的質量可改變銅塊對木板的壓力;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17.(2025八下·禪城期末)小明用如圖裝置“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他在U形管接頭處加裝了一個“三通接頭”(一端連接軟管,一端連接U形管,閥門k控制管內是否與大氣的連通),如圖甲。
(1)U形管與探頭連接時,網門K應處于   (選填“打開”或“關閉”)狀態,以確保U形管內的水面相平:組裝完成后,輕壓探頭的橡皮膜,若U形管內液面有明顯的高度差并保持穩定,說明裝置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
(2)比較圖乙與   圖,可知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比較圖丙與圖丁,可知液體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比較圖丁和圖戊,可知液體的壓強還與   有關
(3)小婷保持丁圖中探頭的位置不變,向容器內加入適量的濃鹽水,她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變大了,于是得出“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其內部的壓強越大”的結論,小明認為她的操作是不可靠的,原因是加入鹽水后探頭所處的   改變。
(4)根據液體壓強知識,東平河邊的佛山大壩的橫截面示意圖中,設計最合理的是   。
【答案】(1)打開;不漏氣
(2)圖丙;相等;液體密度
(3)深度
(4)C
【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
【解析】【解答】(1)第1空,為了保持內外氣壓平衡,U形管與探頭連接時,閥門K應處于打開狀態,以確保U形管內的水面相平;
第2空,按壓探頭的橡皮膜,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變化明顯并保持穩定,說明實驗裝置密封良好不漏氣。
(2)第1空,研究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要控制液體的密度相同,比較圖乙與丙兩圖,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第2空,比較圖丙與丁兩圖可知,探頭在水中的深度相同,方向不同,U形管內液柱的高度差相同,因此可初步得出液體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第3空, 比較圖丁和圖戊, 探頭在水中的深度相同,液體密度不同,圖戊U形管內液柱的高度差較大, 可知液體的壓強還 與液體密度有關;
(3) 小婷保持丁圖中探頭的位置不變,向容器內加入適量的濃鹽水, 鹽水密度變大的同時,探頭所在液體深度也發生了改變;
(4) 根據液體壓強知識, 同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故大壩下部應該做的橫截面積更大一些,故選C。
故答案為:(1)打開;不漏氣;(2)丙;相等;液體密度;(3)深度;(4)C。
【分析】(1)為了保持內外氣壓平衡,連接時應將閥門K打開;按壓探頭的橡皮膜,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變化明顯,說明實驗裝置密封良好;
(2)液體內部壓強大小通過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的大小來反映,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和液體密度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由實驗結論分析回答;
(3)分析題中物理量 的變化,由控制變量法分析判斷;
(4)液體壓強的特點:同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據此分析判斷。
18.(2025八下·禪城期末)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1)杠桿未掛鉤碼前,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靜止時,杠桿處于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這樣做的目的是   。
(2)實驗時,小明在杠桿左側A位置先掛了3個鉤碼,如圖乙所示。則在右側B位置應掛   個相同規格的鉤碼,杠桿可以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實驗中,小明記錄的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序號 動力F1 動力臂L1 阻力F2 阻力臂L2
1 1.0 20 2.0 10
2 1.5 10 1.0 15
3 2.0 15 1.5 20
做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
(4)小明用自制桿秤稱量水果:
①如圖丙所示,稱芒果時,秤碗移到A點秤桿水平靜止:
②稱蘋果時,秤碗需移到更遠的B點秤桿才水平靜止:
③由此可知,   (選填“芒果”或“蘋果”)更重
【答案】(1)平衡;右;使杠桿的重心落在支點上,避免杠桿自重影響實驗
(2)4
(3)使結論具有普遍性
(4)蘋果
【知識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
【解析】【解答】(1)第1空,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叫杠桿的平衡,在圖甲所示位置靜止,這時的杠桿處于平衡狀態;
第2空,第3空,此時杠桿左低右高,應將杠桿右端平衡螺母向右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測量力臂且避免杠桿自重影響實驗;
(2)設杠桿的一個小格是l,一個鉤碼重為G,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3G x4l=nG x3l,所以n =4,
所以掛在右側B位置應掛4個相同規格的鉤碼,杠桿可以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時進行多次實驗,多次改變掛在支點O兩邊鉤碼的質量和懸掛位置,收集杠桿平衡時多組動力,動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數據,其目的是通過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論,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4)由圖丙可知,阻力臂、動力相同,蘋果對應的動力臂較大,故蘋果的重力大。
故答案為:(1)平衡;右;便于測量力臂,避免杠桿自重影響實驗;(2)4,(3)得出普遍結論,避免偶然性;(4)蘋果。
【分析】(1)根據杠桿平衡的定義分析;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方便測量力臂;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出掛鉤碼的位置;
(3)用實驗探究物理問題時要進行多次實驗,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有的是多次測量
發現變化規律,有的是為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4)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
19.(2025八下·禪城期末)如圖,“四川艦”是全球第一款配備電磁彈射器的兩棲攻擊艦,可彈射最大起飛重量30噸的“殲-35”.艦長約260m,寬約52m,可搭載直升機、兩棲坦克等裝備,四川艦滿載時排水量為4萬噸.求:(g=10N/kg,ρ海水=1.0×103kg/m3)
(1)“四川艦”在5m深處的海水產生的壓強:
(2)“四川艦”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3)“四川艦”在進行某次訓練時,4臺最大起飛質量的“殲一35”起飛后,“四川艦”排開水的體積變化了多少㎡”?
【答案】(1)P=ρgh=1.0×103kg/m3×10N/kg×5m=5×104Pa
(2)F 浮=G 排=m 排 g=4×107kg×10N/kg=4×108N
(3)解: △F 浮=△G=mg=4×30×103kg×10N/kg=1.2×106N
【知識點】液體壓強的計算;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p=ρgh求5m深處的海水產生的壓強;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求出軍艦滿載時所受浮力;
(3)4臺最大起飛質量的“殲一35”起飛后,“四川艦”浮力變小,浮力變化量等于起飛的飛機的總重力,據此根據計算軍艦排開水的體積變化量。
20.(2025八下·禪城期末)某智能物流中心使用斜面與滑輪組搬運貨物,如圖甲所示.斜面長L=8m,高h=4m,通過滑輪組將質量為120kg的貨物勻速拉上斜面頂端,貨物沿斜面移動的距離s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拉力F=600N,忽略繩重和滑輪摩擦,(g=10N/kg).求:
(1)提升貨物做的有用功:
(2)拉力F在20s內做的總功和總功率:
(3)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
【答案】(1)貨物重力:G = mg = 120kg×10N/kg = 1200N
有用功(克服重力做功):W 有用 = Gh = 1200×4m= 4800J
(2)由圖像知貨物 20s 內沿斜面移動距離 L= 8m,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 s 繩= nL =3×8 =24m
W 總 = Fs 繩 = 600N×24m = 14400J
(3)解:
【知識點】功率的計算;斜面的機械效率;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功的計算及應用;有用功和額外功
【解析】【分析】(1)根據G=mg計算物體重力,提升貨物做的有用功為克服重力做的功,即W 有用 = Gh計算解答;
(2)利用W 總 = Fs 繩 計算總功;利用計算總功率;
(3)利用計算機械效率。
21.(2025八下·禪城期末)小明感覺從水里爬上岸很費力,他猜想這跟物體所受浮力大小有關,于是他用一塊柱形合金塊做了如下實驗:
(1)由圖甲可知,當物體部分漫入水中,如圖B所示時,柱形金屬塊所受的浮力為   N.
(2)由圖甲的A、B、C、D可知,小明感覺從水里向岸上爬時,感覺自己忽然變得很沉,是因為   。
(3)由圖A、E、F可知,柱形合金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其漫沒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但兩者的差別不大.為了使實驗效果更明顯,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
(4)他將一個兩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分別以圖乙和圖丙的方式浸沒于水中,能說明浮力產生原因的是圖   。
(5)小麗想探究“物體在空氣中是否受到浮力”,于是她把一只充滿氣的籃球和一只加了氣嘴的氣球置于電子秤上,如圖丁:接著她將氣嘴插進籃球氣孔中,一段時間后,氣球膨脹,如圖戊,若這個過程中電子秤的示數   (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則說明物體在空氣中會受到浮力的作用.
【答案】(1)0.1
(2)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
(3)小于;換成兩種密度相差較大的液體
(4)丙
(5)變小
【知識點】探究浮力大小的實驗
【解析】【解答】(1)由圖A可知,金屬塊的重力G = 2.7N(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7N )。 圖B中彈簧測力計示數F示=2.6N 。 根據稱重法F浮=G - F示,可得浮力F浮=2.7N - 2.6N = 0.1N 。
(2) 從水里向上爬時,人浮力水中的體積逐漸減小。根據F浮=ρ水gV排,水的密度ρ水不變,V排減小,所以浮力減小。人對水底的壓力等于重力減去浮力,浮力減小,人感覺對水底的壓力增大,就覺得變沉了。所以原因是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
(3)第1空, 由圖A可知G = 2.7N,圖D中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F示水=2.4N,則在水中浮力F浮水=2.7N - 2.4N = 0.3N ;圖F中金屬塊浸沒在鹽水中時F示鹽=2.3N,則在鹽水中浮力F浮鹽=2.7N - 2.3N = 0.4N 。所以柱形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其浸沒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
第2空, 因為水和鹽水的密度差較小,導致浮力差異不大。為使實驗效果更明顯,可以換成兩種密度相差較大的液體,比如水和酒精(酒精密度小于水 )或者水和濃鹽水(增大鹽水密度 )等。
(4)圖乙中,玻璃管上下表面是玻璃,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效果不明顯;圖丙中,玻璃管上下端是橡皮膜,且都向里凹,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壓力,凹陷的更明顯,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壓力,凹陷程度較小,故能更明顯地體現出浮力是由上下表面壓力差產生的。所以能說明浮力產生原因的是圖丙。
(5)把氣嘴插進籃球氣孔,籃球的氣體進入氣球內,氣球的體積增大,籃球的體積不變,籃球和氣球以及球內氣體的總重力不變 若這個過程中電子秤的示數減小,根據F浮空氣=ρ空氣gV排,則說明籃球和氣球所受到的空氣豎直向上的浮力。
故答案為:(1)0.1;(2)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3)小于;換成兩種密度相差較大的液體;(4)丙;(5)變小。
【分析】(1)稱重法測浮力,F浮=G - F示(G是物體重力, F示是彈簧測力計示數 )。
(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F浮=ρ水gV排,在液體密度不變時,V排越小,浮力越小 )。
(3)稱重法測浮力,F浮=G - F示 。要使浮力差異更明顯,根據F浮=ρ水gV排,可以增大液體密度差。
(4)浮力產生的原因是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5)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在空氣中受到浮力(F浮空氣=ρ空氣gV排),以及電子秤示數與總重力、浮力的關系(電子秤示數等于總重力減去浮力 )。籃球內氣體進入氣球后,總重力不變,但氣球受到的浮力變大,所以電子秤的示數會減小 ,這說明物體在空氣中會受到浮力的作用(因為浮力變化導致示數變化 )。
22.(2025八下·禪城期末)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我國古代,糧食的加工很多依靠捶打,為了節省人力,古代勞動人民發明了水確,實現了最原始的自動化作業.圖甲是《天工開物》記載的水碓,立式水輪下半部分浸在河流中,被水流推動轉動。葉板均勻分布在水輪上,有較大的面積接受水流的沖擊,帶動水輪轉動,立式水輪的橫軸隨著水輪的轉動而轉動.而撥板被固定在立式水輪的橫軸上,隨著橫軸的轉動而撥動碓尾(碓桿的尾部),圖乙為每根確桿的側視圖,碓桿AB之間長3米,AO之間長為0.9米,確桿一端連接碓頭(石制或鐵制),另一端被架起,隨著撥板的撥動,使得確頭不斷抬起,再反復下落.由于確頭本身質量較大,可達27kg,直接捶打昌里的糧食、藥物及竹蔑紙漿等就更高效了,
(1)水碓在工作時,通過水流推動水輪轉動,對水輪做功,所以水流具有   能,
(2)碓頭的落下是受到   力的作用,此過程中確頭的慣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如乙圖所示碓桿可視為   (選填“省力”或“費力”)杠桿:若不計確桿的重力,要將確頭緩慢抬起,作用在A端的最小力為   N.
(4)若考慮碓桿的自重,并忽略摩擦力。將碓頭B向左移動時,碓桿的機械效率將   。
(5)若要使碓頭捶打物體的力更大,可以采取的辦法是   。
【答案】(1)動
(2)重;不變
(3)費力;630
(4)變大
(5)增大碓頭的質量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概念;慣性及其現象;杠桿的分類;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杠桿的機械效率
【解析】【解答】(1)水碓在工作時,通過水流推動水輪轉動,對水輪做功,所以水流具有動能;
(2)第1空,因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所以碓頭的石杵落下是受到重力的作用效果;
第2空,慣性是物體的屬性,與其質量有關,與位置無關,落下過程中石杵的質量不變,慣性不變;
(3)第1空,根據圖中的杠桿可知,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杠桿為費力杠桿;
第2空,由圖可知,OA為動力臂時動力臂最大,此時作用在A端的力最小,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列式得:
G×OB=F×OA;代入數據得:27kg×10N/kg×(3m-0.9m)=F×0.9m;解得:F=630N。
(4)若考慮木桿的自重,將B向左移動時,額外功不變,有用功變多,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變大,杠桿的機械效率變大;
(5)根據G×OB=F×OA知,增大碓頭的質量、將支點向右移、碓頭向左移、增大葉板的面積都可以使碓頭捶打物體的力更大。
故答案為:(1)動; (2)重;不變;(3)費力;630;(4)變大;(5)增大碓頭的質量或將支點向右移或碓頭向左移或增大葉板的面積。
【分析】(1)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在一定條件下,一種形式的能量可以轉化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慣性是物體的屬性,與其質量有關,與位置無關;
(3)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確定杠桿類型;OA為動力臂時動力臂最大,此時作用在A端的力最小,將數據代入杠桿的平衡條件公式即可求出作用在A端的最小的力。
(4)根據效率公式分析機械效率的變化。
(5)增大碓頭的質量、將支點向右移、碓頭向左移、增大葉板的面積都可以使碓頭捶打物體的力更大。
23.(2025八下·禪城期末)據統計,我國每年發生汽車落水事件300余起,死亡率很高,汽車落水后,因為電源被切斷,導致車窗無法打開,那么,落水后我們應該如何自救呢?
【小資料】
手肘的面積 2.5×-310m2
成年男性手肘的沖擊力 6000N
成年男性推門的力 600N
鋼化玻璃至少能承受的壓強 7×107Pa
(1)車落水后,由于水壓的作用,車門難以打開,成年男性若用手肘撞擊車窗,車窗受到的壓強為   Pa,這種方法逃生   (選填“可行”或“不可行”),
(2)若車窗無法打碎,車門也無法打開,落水者應保持冷靜,等待水進入車內。當車內的水位上升至接近乘員頭部高度時,當車門內外   幾乎相等時,車門容易被打開.
(3)為了能讓落水者即使在水里也能輕松破窗,可以使用一款小巧易攜帶的彈簧破窗神器,總長約9cm,其頭部設計得較為尖銳,是為了   :其核心部件是一根高強度彈簧(如圖乙),觸發前,彈簧被壓縮儲存彈性勢能:觸發后,彈簧迅速恢復原狀,釋放能量,提供強大的沖擊力推動錘頭撞擊玻璃,圖丙為某高強度彈簧的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小明測出該破窗神器使用時錘頭與玻璃的接觸面積約為0.5mm2,彈簧壓縮量約為8mm,則該神器破窗時產生的壓強約為   Pa
【答案】(1)2.4×106;不可行
(2)壓強
(3)增大壓強;8×107
【知識點】彈力;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解答】(1)第1空,已知成年男性手肘沖擊力 F = 6000N, 手肘 面積S = 2.5×10-3m2 。
根據壓強公式,可得;
第2空,因為計算出的壓強2.4×106Pa小于鋼化玻璃至少能承受的壓強7×107Pa,所以用手掌撞擊車窗,無法打破車窗逃生,這種方法不可行 ;
(2)當車內水位上升至接近頭部高度時,車內水產生的壓強和車內空氣壓強之和與車外水壓、大氣壓達到平衡,此時車門內外壓強幾乎相等,車門容易被打開;
(3)第1空,尖錐頭部受力面積小,在壓力一定時,根據,可以產生更大的壓強,更容易打破玻璃;
第2空,由圖丙可知,彈簧伸長量與彈力的成正比,比值為:,故 彈簧壓縮量約為8mm =0.8cm,產生的彈力為;F=kx=50N/cm×0.8cm=40N,由可得 該神器破窗時產生的壓強約為

故答案為:(1)2.4×106;不可行;(2)氣壓;(3)增大壓強;8×107。
【分析】(1)分析表格中數據代入壓強公式計算解答;鋼化玻璃至少能承受的壓強7×107Pa,與計算出的壓強比較。
(2)車門打不開的原因是車外所受壓強大于車內壓強,當車門內外壓強相等時,容易打開車門。
(3)壓強與受力面積的關系:由可知,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
首先從圖丙中獲取彈簧的彈力,再根據壓強公式計算壓強。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林市| 交口县| 华宁县| 阿拉善左旗| 平乡县| 略阳县| 大港区| 临澧县| 金川县| 碌曲县| 读书| 民县| 玉山县| 遂平县| 夏津县| 汤阴县| 龙口市| 深州市| 海原县| 神木县| 延津县| 嘉义县| 鱼台县| 佛学| 东阿县| 南岸区| 礼泉县| 手游| 垣曲县| 丰县| 凤阳县| 保康县| 招远市| 辉县市| 牡丹江市| 侯马市| 宜宾县| 土默特左旗| 高邑县| 陆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