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實驗教育集團福龍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一、福田實驗教育集團一年一度的運動會開幕了,運動給人帶來了快樂和成就感,也有助于預防疾病,提高學習和生活的品質。小僑在觀看運動會比賽的時候注意到運動會上有很多物理相關知識。1.(2025八上·福田期中)關于中學生體育運動的相關數據,最符合實際的是( )A.男生跑1000米平均速度大約為10m/sB.某中學生身高為1.7cmC.校運動會百米賽跑的記錄為8.9sD.人體感受舒適的氣溫約為25℃【答案】D【知識點】溫度及溫度計的使用與讀數;時間的估測;長度的估測;速度與物體運動【解析】【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短跑運動員百米跑的平均速度約為10m/s,故A不符合題意;B.某中學生身高約為1.7m=170cm,故B不符合題意;C.校運動會百米賽跑的記錄約為13s,故C不符合題意;D.人體感受舒適的氣溫約為25℃,故D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根據對速度、長度、時間和溫度的認識判斷。2.(2025八上·福田期中)小僑參加100米賽跑,以10m/s的速度通過前半程,接著又以6m/s的速度通過后半程,求小僑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7.5m/s B.8m/s C.6.25m/s D.3.75m/s【答案】A【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前半程所用時間,后半程所用時間,則小僑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故選A。【分析】首先根據分別計算出通過前半程和后半程的時間,然后相加計算出總時間,最后根據計算全程的平均速度。3.(2025八上·福田期中)下列有關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運動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B.運動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大C.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越短,速度越大D.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大【答案】C【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B.根據 可知,速度大小等于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只描述一個量的大小無法判斷速度大小,故AB錯誤;C.根據可知, 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越短,速度越大 ,故C正確;D.根據可知,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短,物體的速度就越小,故D錯誤。故選C。【分析】根據速度的定義和計算方法分析判斷。4.(2025八上·福田期中)關于運動會上出現的不同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王校長在主席臺上宣布運動會開幕,臺上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掌聲的音調高B.開幕式上,同學們才藝表演時,彈奏古箏的同學用手指撥動不同的琴弦時,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C.廣播發出的很大的聲音,影響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對他們來說,這個聲音是噪聲D.百米賽跑時,裁判員聽到發令的聲音后計時,對應的運動員成績會變差【答案】C【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分;噪聲及來源【解析】【解答】A.“雷鳴般的掌聲”,說明掌聲的響度很大,故A錯誤;B.開幕式上,彈奏古箏的同學前手指撥動不同的琴弦時,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故B錯誤;C.廣播發出的聲音影響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是噪音,故C正確;D.計時員聽到槍聲計時,計時員少記了一些時間,對應的運動員成績會變好,故D錯誤;故選C。【分析】A.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音調指聲音的高低;B.響度與振動幅度有關,音調與頻率有關;C.凡是影響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是噪聲;D.根據描述分析記錄的運動員的時間偏大還是偏小即可。二、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測量長度的一些知識和方法可以遷移到很多物理量的測量上。小僑在學習了長度的測量之后開始進行一些測量活動:5.(2025八上·福田期中) 小亮五次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 結果分別為18.52cm、18.52cm、 18.10cm、 18.50cm、18.51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亮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消除測量誤差B.小亮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C.數據“18.50cm”中最后一位“0”無意義, 應去掉D.最終的測量結果為18.51cm【答案】D【知識點】刻度尺的使用;誤差及其減小方法【解析】【解答】A、誤差只能減小,不能消除,不符合題意;B、根據數據,可知分度值應該是1mm,不符合題意;C、18.50cm0是估讀位,不可以省略,否則精確度就變了,不符合題意;D、本題5組數據,其中18.10cm和其他數據相差較大,屬于錯誤數據,應當省略,最終的值=(18.52+18.52+18.50+18.51)÷4=18.51cm,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但是不能消除誤差,用刻度尺量長度的時候需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2025八上·福田期中)如圖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測量硬幣的直徑和木塊的長度時,下列測量方法中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長度及其測量;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圓球最下端沒有與刻度尺零刻度線對齊,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桌面和三角板的直角邊夾住硬幣,圓球最下端有與刻度尺零刻度線對齊,故B正確;C.根據圖片可知,視線是傾斜的,沒有與刻度尺尺面垂直,故C錯誤;D.根據圖片可知,物體的左端沒有與刻度尺零刻度線對齊,故D錯誤。故選B。【分析】根據刻度尺的使用規范分析判斷。7.(2025八上·福田期中)關于誤差,下列的說法正確的是( )A.誤差是由于測量時粗心大意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B.選用精確度高的測量儀器,就可以減小誤差C.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誤差D.誤差就是錯誤【答案】B【知識點】誤差及其減小方法【解析】【解答】A.誤差不可以避免,故A錯誤;BC.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儀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都可以減小誤差,但是不能消除誤差,故B正確、C錯誤;D.誤差不同于錯誤,故D錯誤。故選B。【分析】誤差作為真實值和測量值之間的差值,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減小, 減小誤差的方法有采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等。三、小僑非常喜歡中國古代文化,因為中國古代詩詞和古代文物里蘊含了很多物理知識,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8.(2025八上·福田期中)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一首詞中有這樣的描寫:“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 ”其中“不覺船移”所選的參照物可能是( )A.船在水中的倒影 B.船周圍的浮萍C.被船驚飛的鳥 D.船附近岸邊的花草【答案】A【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解答】“不覺船移”以船周圍的浮萍、被船驚飛的鳥以及船附近岸邊的花草為參照物時,船相對于它們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以船在水中的倒影為參照物,船與倒影的位置未發生變化,故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要先選取一個標準作為參照物,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的位置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9.(2025八上·福田期中)如圖所示,我國賈湖遺址出土的鶴骨笛,已有八千多年的歷史。打孔的鶴骨可以吹奏出音樂,按住不同的孔,吹奏的聲音有不同的(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音量【答案】B【知識點】音調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按住不同的孔時,骨笛內空氣柱的長度不同,則吹奏時空氣柱振動的頻率不同,因此吹奏的聲音音調不同。故選B。【分析】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10.(2025八上·福田期中)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里記載了鑄造“萬鈞鐘”和“鼎”的方法,先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貧蠟附其上數寸”,在油蠟上刻上各種圖案(如圖),然后在油蠟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殼;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蠟”,油蠟流出形成空腔,在空控中倒入銅液,待銅液冷卻后,“鐘鼎成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炙化其中油蠟”是熔化過程,需要放熱B.“炙化其中油蠟”是液化過程,需要吸熱C.銅液冷卻成鐘鼎是凝固過程,需要放熱D.銅變成銅液是凝華過程,需要吸熱【答案】C【知識點】熔化與熔化吸熱特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凝華及凝華放熱【解析】【解答】AB.根據題意可知,“炙化其中油蠟”描述的是油蠟從固態變為液態發生熔化,且需要吸熱,故AB錯誤;C.銅液冷卻成鐘鼎描述的是銅從液態變為固態發生凝固,凝固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故C正確;D.銅變成銅液描述的是銅從固態變為液態發生熔化,熔化過程需要吸熱,故D錯誤。故選C。【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即可。四、小僑還是一個熱愛勞動,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他課余時間還經常學習烹飪11.(2025八上·福田期中)小僑在廚房中觀察到很多與物態變化相關的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冰箱中拿出的凍肉上有白霜,屬于凝固現象B.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是因為鍋內氣壓高,沸點低C.冬天廚房的窗玻璃外側會形成冰花,屬于凝華現象D.用保鮮膜包起來的蔬菜放入冰箱,能減慢蔬菜水分的蒸發【答案】D【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凝華及凝華放熱;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解析】【解答】A.從冰箱中拿出的凍肉上有白霜,是冰箱內的水蒸氣遇冷變成固態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A錯誤;B.根據題意可知,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是因為鍋內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故B錯誤;C.冬天廚房內的水蒸氣遇冷從氣態變成固態發生凝華現象形成冰晶,故C錯誤;D.用保鮮膜包起來的蔬菜放入冰箱,既控制了表面積,又降低了溫度,還控制了表面空氣的流動,因此能減慢蔬菜水分的蒸發,故D正確。故選D。【分析】AC.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B.根據液體沸點隨上方氣壓的變化規律判斷;D.影響蒸發的要素:液體的溫度、表面積和上方空氣流速。12.(2025八上·福田期中)小僑觀察了廚房的一些設備和現象,下列解釋中正確的是( )A.用煤氣灶煲湯,在沸騰時調小火焰能使湯的溫度升高B.鍋中的水燒開時冒出大量“白氣”,“白氣”的形成屬于汽化現象C.水滴到高溫的熱油鍋內時會爆裂濺開并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是水的升華現象D.電飯煲煮熟飯后,揭開鍋蓋時往往會有水從鍋蓋上流下,鍋蓋上的水經歷的物態變化是先汽化后液化【答案】D【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液化及液化放熱【解析】【解答】A.用煤氣爐煲湯,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無論是調大還是調小火焰都不能提高湯的溫度,故A錯誤;B.鍋中的水燒開時冒出大量白氣是由于水蒸氣上升過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錯誤;C.水滴到高溫的熱油鍋內時吸熱,由液態變為氣態發生了劇烈的汽化現象,故C錯誤;D.電飯煲煮熟飯后,揭開鍋蓋時往往會有水從鍋蓋上流下,整個過程中鍋內的水分先汽化為水蒸氣,然后遇冷液化為小水滴,故D正確。故選D。【分析】A.液體沸騰時不斷吸熱,但是溫度不變;BCD.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五、作圖題:(每小題2分,共計4分)13.(2025八上·福田期中)一輛汽車在一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圖甲為該車行駛的s-t圖象,請在圖乙中作出該汽車行駛的v-t圖象。【答案】【知識點】時間速度路程的圖像分析【解析】【解答】車的路程-時間圖像 為一過坐標原點的傾斜直線,說明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經過6s運動30m,所以車的速度為,所以在vt曲線中為一條平行于x軸且經過5的水平直線。答案如圖:【分析】根據速度的公式計算分析,速度公式為v=s/t,根據題目中所給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時間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時間求解速度,勻速運動的特點,在st曲線上為一條傾斜向上的直線,在vt曲線為一條水平直線。14.(2025八上·福田期中)標準大氣壓下煮溫度為80℃的水,用圖像在圖中大致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答案】【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水沸騰前,不斷吸收熱量,則水的溫度升高。水沸騰后,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水的溫度先升高后不變,如下圖所示:【分析】根據題意分析水災沸騰前后的溫度變化規律,據此畫出對應的圖像即可。六、填空題:(每空1分,共計12分)15.(2025八上·福田期中)圖甲中木塊的長度為 cm;圖乙中溫度計的示數為 ℃;圖丙中停表的示數為 s。【答案】1.95;-4;99.8【知識點】溫度及溫度計的使用與讀數;時間及其測量;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1)根據圖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則木塊長度L=2.95cm-1.00cm=1.95cm;(2)根據圖乙可知,溫度計分度值為1℃,刻度值向下增大,所以此時溫度為零下,故讀數為-4℃。(3)根據丙圖可知,在中間小表盤上,分度值為0.5min,指針在“1”和“2”之間,偏向“2”一側,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1min;在停表的大表盤上,分度值為0.1s,分針過半,秒針應該讀30s開外,指針在39.8s處,所以停表的讀數為1min39.8s,即:60s+39.8s=99.8s。【分析】 (1)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首先確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根據“測量值=準確值+估讀值”記錄兩個刻度值,然后用物體末端的讀數減去物體起始端的讀數;(2)根據圖乙確定溫度計的分度值,然后根據液面位置讀出示數;(3)機械秒表有兩個表盤,小表盤表示分鐘數,大表盤表示秒鐘數,讀數時應先讀小表盤,再讀大表盤。16.(2025八上·福田期中)某同學測得自己每分鐘脈動次數為75次,由此,他計算出自己每次脈動的時間是 秒,在回家乘電梯上樓時,他用脈搏作計時工具,測得從樓底到自己家樓層的脈動次數是60次,那么,該同學乘電梯所用時間大約為 秒.【答案】0.8;48【知識點】時間的估測【解析】【解答】解:脈搏跳動一次所用的時間為 =0.8s;乘電梯所用時間大約為0.8s×60=48s.故答案為:0.8;48.【分析】已知脈搏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可以得到跳動一次所用的時間;已知脈搏跳動一次所用時間和跳動的次數,可以得到所用時間.17.(2025八上·福田期中)如圖所示是我國選手全紅嬋、陳芋汐參加雙人跳水比賽時的情景, 以跳水臺為參照物,她們是 的;她們以相同的速度下落時, 以陳芋汐為參照物,全紅嬋是 的(前兩空均選填“運動”或“靜止”);這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的。【答案】運動;靜止;相對【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全紅嬋、陳芋汐與跳水臺之間的位置發生改變,所以以跳水臺為參照物,她們是運動的。(2) 以陳芋汐為參照物,全紅嬋是與陳芋汐之間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全紅嬋是靜止的。(3)選擇不同的物體為參照物,得出物體所處的運動狀態不同,這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分析】(1)(2)根據參照物的知識分析解答;(3)根據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解答。18.(2025八上·福田期中)在使用導航系統時,我們可以設置不同明星的聲音來為我們導航,這里的聲音大多都是通過AI合成的,AI合成的聲音主要是模擬了明星聲音的 ,我們還可以通過調節音量鍵來改變聲音的 ,使其更好地為我們服務。(兩空均填聲音的特性)【答案】音色;響度【知識點】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分【解析】【解答】(1)AI合成的聲音和被模仿的聲音聽起來幾乎完全一樣,因此AI合成的聲音主要是模擬了明星聲音音色。(2)音量鍵改變聲音的大小,因此調節音量鍵來改變聲音的響度。【分析】(1)聲音的特點叫音色,與發聲體的特點有關;(2)聲音的大小叫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19.(2025八上·福田期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畫“糖人”,是我國的一種民間藝術,其作畫過程是:藝人先將紅(白)糖放在熱鍋里,由于 導致溫度升高而熔化,然后用小勺子將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畫有戲曲人物、小動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 (填物態變化名稱)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答案】吸熱;凝固【知識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解析】【解答】(1) 藝人先將紅(白)糖放在熱鍋里, 白糖吸熱導致溫度升高而熔化;(2) 用小勺子將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畫有戲曲人物、小動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 糖汁放出熱量由液態變成固態發生凝固,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分析】(1)根據熔化吸熱解答;(2)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七、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計23分)20.(2025八上·福田期中)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本實驗的原理是 ,實驗中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斜面的坡度應保持 (選填“較小”或“較大”),這是為了便于測量 ;(3)圖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4)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 ;(5)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 ,理由是: 。【答案】(1);停表(2)較小;時間(3)40.0;25(4)小(5)不正確;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到達C點的時間,并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知識點】時間及其測量;速度公式及其應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解析】【解答】(1)①根據題意可知,故本實驗的原理是。②在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時,需測出小車運動的距離s和小車運動的時間t,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2)實驗中,斜面應保持較小的坡度,這樣小車下滑的速度較小,而在斜面上運動時間會長些,便于測量時間。(3)①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則AB段的路程為;②AB段的平均速度為。(4)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小車在AB段運動時間的測量值偏大,根據公式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小。(5)我認為他的方法錯誤,理由是: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到達C點的時間,并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分析】(1)①測出小車運動的距離s和小車運動的時間t,根據公式求出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②根據實驗過程確定要測量的物理量,據此確定需要的測量工具。(2)斜面的坡度越小,小車的速度越小,則運動時間越長;(3)①根據圖片確定刻度尺的分度值,將A點刻度值和B點刻度值相減得到AB的長度;②根據計算AB段的平均速度。(4)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小車在AB段運動時間的測量值偏大,根據速度公式分析解答;(5)注意分析實際過程中過B點的速度是否為零即可。(1)[1]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時,需測出小車運動的距離s和小車運動的時間t,根據公式求出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故本實驗的原理是。[2]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時,需測出小車運動的距離s和小車運動的時間t,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2)[1][2]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斜面應保持較小的坡度,這樣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間會長些,便于測量時間。(3)[1]由圖可知,AB段的路程為[2]AB段的平均速度為(4)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小車在AB段運動時間的測量值偏大,根據公式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小。(5)[1][2]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到達C點的時間,并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故他的做法不正確。21.(2025八上·福田期中)如圖是小明、小紅兩名同學分別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他們所用的器材規格完全相同。(1)安裝下列實驗器材時,其合理的先、后順序是(填序號) ;①溫度計 ②石棉網③裝水的燒杯 ④酒精燈(2)安裝好器材開始實驗后,小紅如圖甲所示進行讀數,其錯誤之處是:讀數時,視線沒有 ,導致示數 (選填“偏大”、“偏小”、“不變”);(3)小明觀察到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圖(a)、(b)所示,則圖 【選填(a)或(b)】是沸騰時的狀況;(4)圖丙是兩名同學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①由圖像可知,實驗室當時的大氣壓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②若小明和小紅所選水的質量分別為m1、m2,根據圖像丙分析可知m1 m2(選填“>”“<”或“=”);(5)取走酒精燈,將裝有海波的大試管放入上面實驗的熱水中,如圖丁,這樣的加熱方式優點是 。根據溫度計A和B的示數,繪制了海波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在第8min時,大試管內的海波處于 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海波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答案】(1)④②③①(2)與液面相平;偏大(3)b(4)低于;<(5)受熱均勻;固液共存;晶體【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實驗時要用酒精的外焰加熱,而酒精燈的高度不易調節,則在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故合理的先后順序是:④②③①。(2)根據題意可知,小紅讀數時,視線沒有與液面相平,根據“俯視大仰視小”的規律可知,會導致讀數偏大。(3)根據圖片可知,b圖中,容器底部產生的氣泡上升過程中變大,所以圖(b)是沸騰時的狀況。(4)①根據丙圖可知,水保持不變的溫度為98℃,則水的沸點為98℃,低于100℃,所以實驗時當時大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②根據丙圖可知,小紅的水加熱到沸騰所用時間越長,即吸收的熱量更多,根據Q=cm△t可知,小紅所選水的質量大,即m1<m2。(5)①將海波放在水中加熱的方法叫做水浴法,可以使海波受熱均勻。②根據丁圖可知,5min~10min內,海波的溫度保持不變,則這段實際內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第8min時,海波處于固液共存狀態;而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海波的熔點,所以海波屬于晶體。【分析】 (1)實驗器材裝配要根據酒精燈來確定鐵圈及石棉網的高度;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玻璃泡要浸沒在液體中,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壁;(2)溫度計讀數時,視線要與液柱上表面相平,俯視會使結果偏大、仰視會使結果偏小,據此分析即可;(3)水沸騰前產生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因為溫度降低,氣泡里面的水蒸氣液化進入水中,使氣泡逐漸變小。水沸騰時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4)①根據沸點的概念(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結合圖象確定出沸點;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②根據圖象,通過加熱時間判斷水的水質量;(5)用水浴法加熱,可以使加熱比較均勻,便于記錄實驗數據;海波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不變;晶體在熔化之前是固態,在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態,在熔化之后是液態。(1)實驗時要用酒精的外焰加熱,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浸沒于水中且不能碰到燒杯底,故在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確保一次調試器材到位。故合理的先后順序是:④②③①。(2)[1][2]溫度計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相平;甲圖中視線沒有與液面相平,而是俯視,會導致讀數偏大。(3)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地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上升過程中變大,所以圖(b)是沸騰時的狀況。(4)[1]由圖丙可知,水的沸點為98℃,低于100℃,所以實驗時當時大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2]水的質量越大,加熱到沸騰所用時間越長,而小紅所用時間長,則小紅所選水的質量大,即m1<m2。(5)[1]將海波放在水中加熱,這種方法叫做水浴法,可以使海波受熱均勻。[2][3]如圖丁,5min~10min內,海波的溫度保持不變,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第8min時,海波處于固液共存狀態;而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海波的熔點,所以海波屬于晶體。22.(2025八上·福田期中)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場所的裝修會考慮聲學隔音效果。小明同學想比較幾種常見裝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來厚度相同的四種小塊材料(聚酯棉、軟木、泡沫和海綿),進行實驗:(1)設計實驗:把聲源放入鞋盒中,分別用不同的材料蓋住,然后從聽到最響的聲音位置開始,慢慢遠離聲源,測出聽不到聲音的位置與聲源間的距離。現有的聲源有音叉和機械鬧鐘兩種,則在本實驗中適合作聲源的是 ,本實驗應當在 (選填“噪聲較小的室內”或“室外操場上”)進行。(2)收集證據:小明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材料種類 聚酯棉 軟木 泡沫 海綿聽不見聲音時距離 聲源的距離/m 5.2 1.2 2.8 3.7最強 最弱 較弱 較強你認為表中空格處應填入 ;(3)小明實驗中的四種材料,僅從吸音性能的角度考慮,最適合隔音墻裝修的是 ;(4)你認為影響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種類,可能還有材料的 (寫出一個即可)。【答案】(1)機械鬧鐘;噪聲較小的室內(2)傳聲性能(3)軟木(4)厚度【知識點】控制變量法與探究性實驗方案【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機械鬧鐘不需要敲擊就能發出持續的聲音,且聲音較為穩定,適合做實驗聲源;為了減小周圍環境的聲音對實驗的影響,實驗時應在噪聲較小的室內進行。(2)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聽不見聲音時距離聲源越遠傳聲效果越好,所以表中空格處應填入傳聲性能。(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軟木聽不見聲音時距離聲源的距離最近,說明吸音效果最好,最適合隔音墻的裝修。(4)我認為影響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種類,可能還有材料的密度、厚度等。【分析】(1)聲源要放在鞋盒中,不方便進行敲擊,且發聲要穩定,不要忽大忽小。室內的聲音較小,對實驗探究影響越小。(2)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最強、最弱”等描述的物理量即可;(3)傳聲效果越好而隔聲性能越弱,據此分析;(4)根據自己對影響吸引性能好壞的因素的認識解答。(1)[1][2]機械鬧鐘發出的聲音有節奏,聲音較為穩定,適合做實驗聲源;為了減小周圍環境的聲音對實驗的影響,實驗時應在噪聲較小的室內進行。(2)本實驗是通過聽不見聲音時,距離聲源的距離判斷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根據表格數據知聽不見聲音時距離聲源越遠傳聲效果越好,所以表中空格處應填入傳聲性能。(3)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軟木聽不見聲音時距離聲源的距離最近,說明吸音效果最好,最適合隔音墻的裝修。(4)影響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種類,可能還有材料的密度、厚度等。八、計算題(共計11分)23.(2025八上·福田期中)一艘靜止的捕魚船在海上利用聲吶裝置探測魚群,當向魚群發射超聲波8s后,收到返回的超聲波。(超聲波在海水中的速度為1500m/s)(1)求魚群當時離漁船多遠?(2)若當超聲波到達魚群后,魚群以4m/s的速度向遠離漁船的方向直線游去,則漁船收到超聲波時,魚群游動了多遠?【答案】(1)解:根據題意可知,超聲波從漁船傳播到魚群的時間;則魚群到漁船的距離s=vt=1500m/s×4s=6000m。(2)解:根據題意可知,魚群的運動時間則魚群游動的距離為s'=v't'=4m/s×4s=16m。【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聲速【解析】【分析】(1)超聲波從漁船傳播到魚群的時間等于超聲波傳播總時間的一半,根據s=vt計算魚群到漁船的距離;(2)根據s'=v't'計算魚群游動的距離。(1)當向魚群發射超聲波8s后,收到返回的超聲波,則超聲波從漁船傳播到魚群的時間根據可得,魚群到漁船的距離s=vt=1500m/s×4s=6000m(2)根據題意可知,魚群的運動時間則魚群游動的距離為s'=v't'=4m/s×4s=16m24.(2025八上·福田期中)跳傘是一項極具挑戰的運動,在某次跳傘表演中,運動員從空中懸停的直升機上由靜止開始下落,其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前10s下落了200m,再勻速直線運動25s下落至地面,求:(1)運動員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2)直升機懸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答案】解:(1)根據題意可知, 前10s下落了200m, 則運動員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為。答:運動員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為20m/s。(2)根據圖片可知,運動員在后25s下落的高度為;所以直升機懸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為。答:直升機懸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為400m。【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得出運動員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2)根據s=vt的導出式求出運動員在后25s下落的高度,前10s運動的距離加后25s運動的距離即為直升機懸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九、綜合能力題(共14分,每空一分)25.(2025八上·福田期中)廚房里的物理周末時,“福實好少年”小明在家里幫媽媽準備晚餐,充滿好奇心的他發現了不少有趣的現象,請你利用物理知識幫他解決這些問題:(1)小明發現同樣的食材,油炸后的口感往往比其他做法更加酥脆,是因為這一過程中食物中的水分發生 (填物態變化過程)導致的,這說明油的沸點 100℃。(2)小明媽媽在燉湯時選用了高壓鍋,可以使內部湯汁的沸點 (選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變”),高壓鍋閥門上冒出的白霧是 態的。(3)小明媽媽拿出一塊凍肉正準備泡水解凍,學過生物的小明急忙制止,他解釋道:大塊的凍肉泡在常溫水里,被冷凍封存的細菌等微生物容易在肉的表面繁殖,增加微生物超標的風險,低溫環境抑制細菌繁殖,所以應放在 (選填“冷藏室”“室溫”或“冷凍室”)進行解凍。(4)做完晚餐后,勤快的小明正要拿起鋼絲球準備清洗不粘鍋時立刻被制止了,媽媽解釋鋼絲球會破壞不粘鍋內部的涂層。小明查閱資料后學習到,不粘鍋涂層是名為聚四氟乙烯的特殊材料,且容易被堅硬物體刮破從而失去功能,并且它的熔點約為327℃,為了避免涂層損壞,還應避免鍋內干燒,防止聚四氟乙烯發生 (填物態變化過程)。當剛發現鍋內干燒時,可以立即接一碗水倒入鍋中,原理是: 。【答案】(1)汽化;高于(2)升高;液(3)冷藏室(4)熔化;水吸熱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吸熱,可以避免涂層損壞【知識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實驗;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放熱;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油炸過程中,食物中的水分吸熱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為水蒸氣。水的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為100℃。此時水開始沸騰,但是油沒有沸騰,則油的沸點必須高于100℃。(2)①根據題意可知,高壓鍋內氣壓高,可以使內部湯汁的沸點升高,使食物快速煮熟。②高壓鍋上的白霧是水蒸氣遇冷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3)根據題意可知,冷藏室的溫度一般在4~6℃左右,比常溫水的溫度崗地,那么應放在冷藏室進行解凍。(4)根據題意可知,在鍋內干燒的狀態下,聚四氟乙烯吸熱從固態變成液態發生熔化,造成涂層損壞;接一碗水倒入鍋中,這是因為水吸熱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吸熱,可以避免涂層損壞。【分析】 (1)食材中的水分遇熱汽化,油的沸點高于水的沸點;(2)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液化指物質由氣態轉變成液態;(3)根據材料內容分析回答;(4)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作汽化, 這一過程需要吸收熱量。(1)[1][2]油炸過程中,食物中的水分因高溫迅速汽化為水蒸氣逸出。水的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為100℃。而油炸時,油的溫度需足夠高才能使食物快速脫水并變得酥脆。若油的沸點等于或低于100℃,則無法完成高效汽化。因此,油的沸點必須高于100℃。(2)[1]小明媽媽在燉湯時選用了高壓鍋,這是因為高壓鍋內氣壓高,可以使內部湯汁的沸點升高,使食物快速煮熟。[2]白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因此白霧是液態的。(3)冷藏室的溫度一般在4~6℃左右,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應放在冷藏室進行解凍。(4)[1][2]在鍋內干燒的狀態下,聚四氟乙烯易熔化,造成涂層損壞;當剛發現鍋內干燒時,可以立即接一碗水倒入鍋中,這是因為水汽化吸熱,可以避免涂層損壞。26.(2025八上·福田期中)工程實踐中的物理深中通道是中國廣東省境內連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跨海大橋,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通車試運營。這是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路線全長約24公里,設計時速為100km/h,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和最寬的海底隧道。深中通道的建設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此外還應用了許多前沿的高新科技。建設時候通過分析聲學檢測系統收到的反射聲波信號,可以檢測到裂縫、腐蝕或其他可能影響結構完整性的損害。其中海底隧道內部采用了特殊的聲學設計,以減少噪音和回聲,提供更舒適的行車環境。(1)建設深中通道時,路面鋪設的瀝青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瀝青凝固時 熱量。(2)聲學監測系統檢測橋梁結構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 ;出行時遇到噪聲較大的路段可以關閉車窗,這是在 減弱噪聲。(3)傍晚時分有不少車輛在橋面減慢速度,車上的乘客更好的欣賞海上的美麗風光,小明一家也在返回深圳的路上,小明爸爸略微減慢了車速,此時一輛黑色轎車從旁邊超車而過,以該黑色轎車為參照物,小明一家的運動狀態是 (選填“向深圳方向運動”“向中山方向運動”或“靜止”)。(4)大橋上大型車車道靠右、限速90km/h,略低于設計時速,若司機的反應時間(從發現障礙物到踩剎車制動的時間)大約是0.8s,剎車制動的距離(踩下剎車后滑行的距離)與速度的關系如下表,若以最大車速行駛,與前車距離至少 m可以保障安全。車速(km/h) 70 80 90 100 110制動距離(m) 43 54 65 77 104(5)學習了長度的測量后,小明想粗略測量深中通道的全長是否為24km,請為他設計一個測量方案: 。【答案】(1)非晶體;放出(2)信息;傳播過程中(3)向中山方向運動(4)85(5)小明可以記下上橋是里程表的數據,再記下下橋時里程表的數據,兩次數據之差即為通道的長度。【知識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晶體和非晶體;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參照物及其選擇;防治噪聲的途徑【解析】【解答】(1)①根據題意可知,瀝青熔化時,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沒有熔點,因此是非晶體。②瀝青凝固過程需要放出熱量。(2)①聲學監測系統檢測橋梁結構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② 出行時遇到噪聲較大的路段可以關閉車窗 ,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3)根據題意可知,黑車速度更大,若以黑車為參照物,則小明爸爸車向后倒,即向中山方向運動。(4)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車速為90km/h時此時制動距離為65m;反應時間為0.8s,則反應距離;所以安全距離應。(5)測量深中通道的全長的方法為:小明可以記下上橋是里程表的數據,再記下下橋時里程表的數據,兩次數據之差即為通道的長度。【分析】(1)①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②根據凝固放熱解答。(2)①聲音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② 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3)根據參照物的知識解答;(4)根據表格數據確定達到最大車速時的剎車距離,根據s=vt計算反應時間內通過的距離,然后二者相加得到安全距離;(5)可以通過里程表的計數差測量深中通道的長度。(1)[1]瀝青在溫度高時會變軟變粘,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是非晶體。[2]熔化過程吸收熱量,凝固過程放出熱量,所以瀝青凝固過程需要放出熱量。(2)[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聲學監測系統檢測橋梁結構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2]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關閉車窗,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3)黑色轎車從小明爸爸車旁邊超車而過,可知黑車速度更大,若以黑車為參照物,則小明爸爸車向后倒,即向中山方向運動。(4)以最大車速行駛,則速度v=90km/h,由表格數據知,此時制動距離為65m; 反應時間為0.8s,則反應距離所以安全距離應(5)小明可以記下上橋是里程表的數據,再記下下橋時里程表的數據,兩次數據之差即為通道的長度。1 / 1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實驗教育集團福龍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一、福田實驗教育集團一年一度的運動會開幕了,運動給人帶來了快樂和成就感,也有助于預防疾病,提高學習和生活的品質。小僑在觀看運動會比賽的時候注意到運動會上有很多物理相關知識。1.(2025八上·福田期中)關于中學生體育運動的相關數據,最符合實際的是( )A.男生跑1000米平均速度大約為10m/sB.某中學生身高為1.7cmC.校運動會百米賽跑的記錄為8.9sD.人體感受舒適的氣溫約為25℃2.(2025八上·福田期中)小僑參加100米賽跑,以10m/s的速度通過前半程,接著又以6m/s的速度通過后半程,求小僑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7.5m/s B.8m/s C.6.25m/s D.3.75m/s3.(2025八上·福田期中)下列有關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運動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B.運動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大C.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越短,速度越大D.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大4.(2025八上·福田期中)關于運動會上出現的不同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王校長在主席臺上宣布運動會開幕,臺上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掌聲的音調高B.開幕式上,同學們才藝表演時,彈奏古箏的同學用手指撥動不同的琴弦時,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C.廣播發出的很大的聲音,影響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對他們來說,這個聲音是噪聲D.百米賽跑時,裁判員聽到發令的聲音后計時,對應的運動員成績會變差二、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測量長度的一些知識和方法可以遷移到很多物理量的測量上。小僑在學習了長度的測量之后開始進行一些測量活動:5.(2025八上·福田期中) 小亮五次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 結果分別為18.52cm、18.52cm、 18.10cm、 18.50cm、18.51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亮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消除測量誤差B.小亮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C.數據“18.50cm”中最后一位“0”無意義, 應去掉D.最終的測量結果為18.51cm6.(2025八上·福田期中)如圖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測量硬幣的直徑和木塊的長度時,下列測量方法中正確的是( )A. B.C. D.7.(2025八上·福田期中)關于誤差,下列的說法正確的是( )A.誤差是由于測量時粗心大意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B.選用精確度高的測量儀器,就可以減小誤差C.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誤差D.誤差就是錯誤三、小僑非常喜歡中國古代文化,因為中國古代詩詞和古代文物里蘊含了很多物理知識,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8.(2025八上·福田期中)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一首詞中有這樣的描寫:“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 ”其中“不覺船移”所選的參照物可能是( )A.船在水中的倒影 B.船周圍的浮萍C.被船驚飛的鳥 D.船附近岸邊的花草9.(2025八上·福田期中)如圖所示,我國賈湖遺址出土的鶴骨笛,已有八千多年的歷史。打孔的鶴骨可以吹奏出音樂,按住不同的孔,吹奏的聲音有不同的(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音量10.(2025八上·福田期中)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里記載了鑄造“萬鈞鐘”和“鼎”的方法,先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貧蠟附其上數寸”,在油蠟上刻上各種圖案(如圖),然后在油蠟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殼;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蠟”,油蠟流出形成空腔,在空控中倒入銅液,待銅液冷卻后,“鐘鼎成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炙化其中油蠟”是熔化過程,需要放熱B.“炙化其中油蠟”是液化過程,需要吸熱C.銅液冷卻成鐘鼎是凝固過程,需要放熱D.銅變成銅液是凝華過程,需要吸熱四、小僑還是一個熱愛勞動,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他課余時間還經常學習烹飪11.(2025八上·福田期中)小僑在廚房中觀察到很多與物態變化相關的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冰箱中拿出的凍肉上有白霜,屬于凝固現象B.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是因為鍋內氣壓高,沸點低C.冬天廚房的窗玻璃外側會形成冰花,屬于凝華現象D.用保鮮膜包起來的蔬菜放入冰箱,能減慢蔬菜水分的蒸發12.(2025八上·福田期中)小僑觀察了廚房的一些設備和現象,下列解釋中正確的是( )A.用煤氣灶煲湯,在沸騰時調小火焰能使湯的溫度升高B.鍋中的水燒開時冒出大量“白氣”,“白氣”的形成屬于汽化現象C.水滴到高溫的熱油鍋內時會爆裂濺開并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是水的升華現象D.電飯煲煮熟飯后,揭開鍋蓋時往往會有水從鍋蓋上流下,鍋蓋上的水經歷的物態變化是先汽化后液化五、作圖題:(每小題2分,共計4分)13.(2025八上·福田期中)一輛汽車在一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圖甲為該車行駛的s-t圖象,請在圖乙中作出該汽車行駛的v-t圖象。14.(2025八上·福田期中)標準大氣壓下煮溫度為80℃的水,用圖像在圖中大致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六、填空題:(每空1分,共計12分)15.(2025八上·福田期中)圖甲中木塊的長度為 cm;圖乙中溫度計的示數為 ℃;圖丙中停表的示數為 s。16.(2025八上·福田期中)某同學測得自己每分鐘脈動次數為75次,由此,他計算出自己每次脈動的時間是 秒,在回家乘電梯上樓時,他用脈搏作計時工具,測得從樓底到自己家樓層的脈動次數是60次,那么,該同學乘電梯所用時間大約為 秒.17.(2025八上·福田期中)如圖所示是我國選手全紅嬋、陳芋汐參加雙人跳水比賽時的情景, 以跳水臺為參照物,她們是 的;她們以相同的速度下落時, 以陳芋汐為參照物,全紅嬋是 的(前兩空均選填“運動”或“靜止”);這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的。18.(2025八上·福田期中)在使用導航系統時,我們可以設置不同明星的聲音來為我們導航,這里的聲音大多都是通過AI合成的,AI合成的聲音主要是模擬了明星聲音的 ,我們還可以通過調節音量鍵來改變聲音的 ,使其更好地為我們服務。(兩空均填聲音的特性)19.(2025八上·福田期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畫“糖人”,是我國的一種民間藝術,其作畫過程是:藝人先將紅(白)糖放在熱鍋里,由于 導致溫度升高而熔化,然后用小勺子將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畫有戲曲人物、小動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 (填物態變化名稱)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七、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計23分)20.(2025八上·福田期中)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本實驗的原理是 ,實驗中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斜面的坡度應保持 (選填“較小”或“較大”),這是為了便于測量 ;(3)圖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4)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 ;(5)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 ,理由是: 。21.(2025八上·福田期中)如圖是小明、小紅兩名同學分別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他們所用的器材規格完全相同。(1)安裝下列實驗器材時,其合理的先、后順序是(填序號) ;①溫度計 ②石棉網③裝水的燒杯 ④酒精燈(2)安裝好器材開始實驗后,小紅如圖甲所示進行讀數,其錯誤之處是:讀數時,視線沒有 ,導致示數 (選填“偏大”、“偏小”、“不變”);(3)小明觀察到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圖(a)、(b)所示,則圖 【選填(a)或(b)】是沸騰時的狀況;(4)圖丙是兩名同學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①由圖像可知,實驗室當時的大氣壓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②若小明和小紅所選水的質量分別為m1、m2,根據圖像丙分析可知m1 m2(選填“>”“<”或“=”);(5)取走酒精燈,將裝有海波的大試管放入上面實驗的熱水中,如圖丁,這樣的加熱方式優點是 。根據溫度計A和B的示數,繪制了海波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在第8min時,大試管內的海波處于 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海波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2.(2025八上·福田期中)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場所的裝修會考慮聲學隔音效果。小明同學想比較幾種常見裝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來厚度相同的四種小塊材料(聚酯棉、軟木、泡沫和海綿),進行實驗:(1)設計實驗:把聲源放入鞋盒中,分別用不同的材料蓋住,然后從聽到最響的聲音位置開始,慢慢遠離聲源,測出聽不到聲音的位置與聲源間的距離。現有的聲源有音叉和機械鬧鐘兩種,則在本實驗中適合作聲源的是 ,本實驗應當在 (選填“噪聲較小的室內”或“室外操場上”)進行。(2)收集證據:小明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材料種類 聚酯棉 軟木 泡沫 海綿聽不見聲音時距離 聲源的距離/m 5.2 1.2 2.8 3.7最強 最弱 較弱 較強你認為表中空格處應填入 ;(3)小明實驗中的四種材料,僅從吸音性能的角度考慮,最適合隔音墻裝修的是 ;(4)你認為影響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種類,可能還有材料的 (寫出一個即可)。八、計算題(共計11分)23.(2025八上·福田期中)一艘靜止的捕魚船在海上利用聲吶裝置探測魚群,當向魚群發射超聲波8s后,收到返回的超聲波。(超聲波在海水中的速度為1500m/s)(1)求魚群當時離漁船多遠?(2)若當超聲波到達魚群后,魚群以4m/s的速度向遠離漁船的方向直線游去,則漁船收到超聲波時,魚群游動了多遠?24.(2025八上·福田期中)跳傘是一項極具挑戰的運動,在某次跳傘表演中,運動員從空中懸停的直升機上由靜止開始下落,其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前10s下落了200m,再勻速直線運動25s下落至地面,求:(1)運動員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2)直升機懸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九、綜合能力題(共14分,每空一分)25.(2025八上·福田期中)廚房里的物理周末時,“福實好少年”小明在家里幫媽媽準備晚餐,充滿好奇心的他發現了不少有趣的現象,請你利用物理知識幫他解決這些問題:(1)小明發現同樣的食材,油炸后的口感往往比其他做法更加酥脆,是因為這一過程中食物中的水分發生 (填物態變化過程)導致的,這說明油的沸點 100℃。(2)小明媽媽在燉湯時選用了高壓鍋,可以使內部湯汁的沸點 (選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變”),高壓鍋閥門上冒出的白霧是 態的。(3)小明媽媽拿出一塊凍肉正準備泡水解凍,學過生物的小明急忙制止,他解釋道:大塊的凍肉泡在常溫水里,被冷凍封存的細菌等微生物容易在肉的表面繁殖,增加微生物超標的風險,低溫環境抑制細菌繁殖,所以應放在 (選填“冷藏室”“室溫”或“冷凍室”)進行解凍。(4)做完晚餐后,勤快的小明正要拿起鋼絲球準備清洗不粘鍋時立刻被制止了,媽媽解釋鋼絲球會破壞不粘鍋內部的涂層。小明查閱資料后學習到,不粘鍋涂層是名為聚四氟乙烯的特殊材料,且容易被堅硬物體刮破從而失去功能,并且它的熔點約為327℃,為了避免涂層損壞,還應避免鍋內干燒,防止聚四氟乙烯發生 (填物態變化過程)。當剛發現鍋內干燒時,可以立即接一碗水倒入鍋中,原理是: 。26.(2025八上·福田期中)工程實踐中的物理深中通道是中國廣東省境內連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跨海大橋,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通車試運營。這是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路線全長約24公里,設計時速為100km/h,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和最寬的海底隧道。深中通道的建設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此外還應用了許多前沿的高新科技。建設時候通過分析聲學檢測系統收到的反射聲波信號,可以檢測到裂縫、腐蝕或其他可能影響結構完整性的損害。其中海底隧道內部采用了特殊的聲學設計,以減少噪音和回聲,提供更舒適的行車環境。(1)建設深中通道時,路面鋪設的瀝青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瀝青凝固時 熱量。(2)聲學監測系統檢測橋梁結構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 ;出行時遇到噪聲較大的路段可以關閉車窗,這是在 減弱噪聲。(3)傍晚時分有不少車輛在橋面減慢速度,車上的乘客更好的欣賞海上的美麗風光,小明一家也在返回深圳的路上,小明爸爸略微減慢了車速,此時一輛黑色轎車從旁邊超車而過,以該黑色轎車為參照物,小明一家的運動狀態是 (選填“向深圳方向運動”“向中山方向運動”或“靜止”)。(4)大橋上大型車車道靠右、限速90km/h,略低于設計時速,若司機的反應時間(從發現障礙物到踩剎車制動的時間)大約是0.8s,剎車制動的距離(踩下剎車后滑行的距離)與速度的關系如下表,若以最大車速行駛,與前車距離至少 m可以保障安全。車速(km/h) 70 80 90 100 110制動距離(m) 43 54 65 77 104(5)學習了長度的測量后,小明想粗略測量深中通道的全長是否為24km,請為他設計一個測量方案: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溫度及溫度計的使用與讀數;時間的估測;長度的估測;速度與物體運動【解析】【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短跑運動員百米跑的平均速度約為10m/s,故A不符合題意;B.某中學生身高約為1.7m=170cm,故B不符合題意;C.校運動會百米賽跑的記錄約為13s,故C不符合題意;D.人體感受舒適的氣溫約為25℃,故D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根據對速度、長度、時間和溫度的認識判斷。2.【答案】A【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前半程所用時間,后半程所用時間,則小僑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故選A。【分析】首先根據分別計算出通過前半程和后半程的時間,然后相加計算出總時間,最后根據計算全程的平均速度。3.【答案】C【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B.根據 可知,速度大小等于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只描述一個量的大小無法判斷速度大小,故AB錯誤;C.根據可知, 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越短,速度越大 ,故C正確;D.根據可知,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短,物體的速度就越小,故D錯誤。故選C。【分析】根據速度的定義和計算方法分析判斷。4.【答案】C【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分;噪聲及來源【解析】【解答】A.“雷鳴般的掌聲”,說明掌聲的響度很大,故A錯誤;B.開幕式上,彈奏古箏的同學前手指撥動不同的琴弦時,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故B錯誤;C.廣播發出的聲音影響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是噪音,故C正確;D.計時員聽到槍聲計時,計時員少記了一些時間,對應的運動員成績會變好,故D錯誤;故選C。【分析】A.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音調指聲音的高低;B.響度與振動幅度有關,音調與頻率有關;C.凡是影響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是噪聲;D.根據描述分析記錄的運動員的時間偏大還是偏小即可。5.【答案】D【知識點】刻度尺的使用;誤差及其減小方法【解析】【解答】A、誤差只能減小,不能消除,不符合題意;B、根據數據,可知分度值應該是1mm,不符合題意;C、18.50cm0是估讀位,不可以省略,否則精確度就變了,不符合題意;D、本題5組數據,其中18.10cm和其他數據相差較大,屬于錯誤數據,應當省略,最終的值=(18.52+18.52+18.50+18.51)÷4=18.51cm,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但是不能消除誤差,用刻度尺量長度的時候需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答案】B【知識點】長度及其測量;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圓球最下端沒有與刻度尺零刻度線對齊,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桌面和三角板的直角邊夾住硬幣,圓球最下端有與刻度尺零刻度線對齊,故B正確;C.根據圖片可知,視線是傾斜的,沒有與刻度尺尺面垂直,故C錯誤;D.根據圖片可知,物體的左端沒有與刻度尺零刻度線對齊,故D錯誤。故選B。【分析】根據刻度尺的使用規范分析判斷。7.【答案】B【知識點】誤差及其減小方法【解析】【解答】A.誤差不可以避免,故A錯誤;BC.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儀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都可以減小誤差,但是不能消除誤差,故B正確、C錯誤;D.誤差不同于錯誤,故D錯誤。故選B。【分析】誤差作為真實值和測量值之間的差值,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減小, 減小誤差的方法有采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等。8.【答案】A【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解答】“不覺船移”以船周圍的浮萍、被船驚飛的鳥以及船附近岸邊的花草為參照物時,船相對于它們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以船在水中的倒影為參照物,船與倒影的位置未發生變化,故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要先選取一個標準作為參照物,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的位置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9.【答案】B【知識點】音調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按住不同的孔時,骨笛內空氣柱的長度不同,則吹奏時空氣柱振動的頻率不同,因此吹奏的聲音音調不同。故選B。【分析】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10.【答案】C【知識點】熔化與熔化吸熱特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凝華及凝華放熱【解析】【解答】AB.根據題意可知,“炙化其中油蠟”描述的是油蠟從固態變為液態發生熔化,且需要吸熱,故AB錯誤;C.銅液冷卻成鐘鼎描述的是銅從液態變為固態發生凝固,凝固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故C正確;D.銅變成銅液描述的是銅從固態變為液態發生熔化,熔化過程需要吸熱,故D錯誤。故選C。【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即可。11.【答案】D【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凝華及凝華放熱;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解析】【解答】A.從冰箱中拿出的凍肉上有白霜,是冰箱內的水蒸氣遇冷變成固態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A錯誤;B.根據題意可知,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是因為鍋內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故B錯誤;C.冬天廚房內的水蒸氣遇冷從氣態變成固態發生凝華現象形成冰晶,故C錯誤;D.用保鮮膜包起來的蔬菜放入冰箱,既控制了表面積,又降低了溫度,還控制了表面空氣的流動,因此能減慢蔬菜水分的蒸發,故D正確。故選D。【分析】AC.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B.根據液體沸點隨上方氣壓的變化規律判斷;D.影響蒸發的要素:液體的溫度、表面積和上方空氣流速。12.【答案】D【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液化及液化放熱【解析】【解答】A.用煤氣爐煲湯,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無論是調大還是調小火焰都不能提高湯的溫度,故A錯誤;B.鍋中的水燒開時冒出大量白氣是由于水蒸氣上升過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錯誤;C.水滴到高溫的熱油鍋內時吸熱,由液態變為氣態發生了劇烈的汽化現象,故C錯誤;D.電飯煲煮熟飯后,揭開鍋蓋時往往會有水從鍋蓋上流下,整個過程中鍋內的水分先汽化為水蒸氣,然后遇冷液化為小水滴,故D正確。故選D。【分析】A.液體沸騰時不斷吸熱,但是溫度不變;BCD.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13.【答案】【知識點】時間速度路程的圖像分析【解析】【解答】車的路程-時間圖像 為一過坐標原點的傾斜直線,說明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經過6s運動30m,所以車的速度為,所以在vt曲線中為一條平行于x軸且經過5的水平直線。答案如圖:【分析】根據速度的公式計算分析,速度公式為v=s/t,根據題目中所給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時間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時間求解速度,勻速運動的特點,在st曲線上為一條傾斜向上的直線,在vt曲線為一條水平直線。14.【答案】【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水沸騰前,不斷吸收熱量,則水的溫度升高。水沸騰后,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水的溫度先升高后不變,如下圖所示:【分析】根據題意分析水災沸騰前后的溫度變化規律,據此畫出對應的圖像即可。15.【答案】1.95;-4;99.8【知識點】溫度及溫度計的使用與讀數;時間及其測量;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1)根據圖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則木塊長度L=2.95cm-1.00cm=1.95cm;(2)根據圖乙可知,溫度計分度值為1℃,刻度值向下增大,所以此時溫度為零下,故讀數為-4℃。(3)根據丙圖可知,在中間小表盤上,分度值為0.5min,指針在“1”和“2”之間,偏向“2”一側,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1min;在停表的大表盤上,分度值為0.1s,分針過半,秒針應該讀30s開外,指針在39.8s處,所以停表的讀數為1min39.8s,即:60s+39.8s=99.8s。【分析】 (1)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首先確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根據“測量值=準確值+估讀值”記錄兩個刻度值,然后用物體末端的讀數減去物體起始端的讀數;(2)根據圖乙確定溫度計的分度值,然后根據液面位置讀出示數;(3)機械秒表有兩個表盤,小表盤表示分鐘數,大表盤表示秒鐘數,讀數時應先讀小表盤,再讀大表盤。16.【答案】0.8;48【知識點】時間的估測【解析】【解答】解:脈搏跳動一次所用的時間為 =0.8s;乘電梯所用時間大約為0.8s×60=48s.故答案為:0.8;48.【分析】已知脈搏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可以得到跳動一次所用的時間;已知脈搏跳動一次所用時間和跳動的次數,可以得到所用時間.17.【答案】運動;靜止;相對【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全紅嬋、陳芋汐與跳水臺之間的位置發生改變,所以以跳水臺為參照物,她們是運動的。(2) 以陳芋汐為參照物,全紅嬋是與陳芋汐之間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全紅嬋是靜止的。(3)選擇不同的物體為參照物,得出物體所處的運動狀態不同,這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分析】(1)(2)根據參照物的知識分析解答;(3)根據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解答。18.【答案】音色;響度【知識點】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分【解析】【解答】(1)AI合成的聲音和被模仿的聲音聽起來幾乎完全一樣,因此AI合成的聲音主要是模擬了明星聲音音色。(2)音量鍵改變聲音的大小,因此調節音量鍵來改變聲音的響度。【分析】(1)聲音的特點叫音色,與發聲體的特點有關;(2)聲音的大小叫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19.【答案】吸熱;凝固【知識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解析】【解答】(1) 藝人先將紅(白)糖放在熱鍋里, 白糖吸熱導致溫度升高而熔化;(2) 用小勺子將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畫有戲曲人物、小動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 糖汁放出熱量由液態變成固態發生凝固,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分析】(1)根據熔化吸熱解答;(2)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20.【答案】(1);停表(2)較小;時間(3)40.0;25(4)小(5)不正確;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到達C點的時間,并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知識點】時間及其測量;速度公式及其應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解析】【解答】(1)①根據題意可知,故本實驗的原理是。②在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時,需測出小車運動的距離s和小車運動的時間t,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2)實驗中,斜面應保持較小的坡度,這樣小車下滑的速度較小,而在斜面上運動時間會長些,便于測量時間。(3)①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則AB段的路程為;②AB段的平均速度為。(4)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小車在AB段運動時間的測量值偏大,根據公式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小。(5)我認為他的方法錯誤,理由是: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到達C點的時間,并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分析】(1)①測出小車運動的距離s和小車運動的時間t,根據公式求出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②根據實驗過程確定要測量的物理量,據此確定需要的測量工具。(2)斜面的坡度越小,小車的速度越小,則運動時間越長;(3)①根據圖片確定刻度尺的分度值,將A點刻度值和B點刻度值相減得到AB的長度;②根據計算AB段的平均速度。(4)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小車在AB段運動時間的測量值偏大,根據速度公式分析解答;(5)注意分析實際過程中過B點的速度是否為零即可。(1)[1]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時,需測出小車運動的距離s和小車運動的時間t,根據公式求出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故本實驗的原理是。[2]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時,需測出小車運動的距離s和小車運動的時間t,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2)[1][2]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斜面應保持較小的坡度,這樣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間會長些,便于測量時間。(3)[1]由圖可知,AB段的路程為[2]AB段的平均速度為(4)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小車在AB段運動時間的測量值偏大,根據公式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小。(5)[1][2]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到達C點的時間,并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故他的做法不正確。21.【答案】(1)④②③①(2)與液面相平;偏大(3)b(4)低于;<(5)受熱均勻;固液共存;晶體【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實驗時要用酒精的外焰加熱,而酒精燈的高度不易調節,則在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故合理的先后順序是:④②③①。(2)根據題意可知,小紅讀數時,視線沒有與液面相平,根據“俯視大仰視小”的規律可知,會導致讀數偏大。(3)根據圖片可知,b圖中,容器底部產生的氣泡上升過程中變大,所以圖(b)是沸騰時的狀況。(4)①根據丙圖可知,水保持不變的溫度為98℃,則水的沸點為98℃,低于100℃,所以實驗時當時大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②根據丙圖可知,小紅的水加熱到沸騰所用時間越長,即吸收的熱量更多,根據Q=cm△t可知,小紅所選水的質量大,即m1<m2。(5)①將海波放在水中加熱的方法叫做水浴法,可以使海波受熱均勻。②根據丁圖可知,5min~10min內,海波的溫度保持不變,則這段實際內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第8min時,海波處于固液共存狀態;而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海波的熔點,所以海波屬于晶體。【分析】 (1)實驗器材裝配要根據酒精燈來確定鐵圈及石棉網的高度;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玻璃泡要浸沒在液體中,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壁;(2)溫度計讀數時,視線要與液柱上表面相平,俯視會使結果偏大、仰視會使結果偏小,據此分析即可;(3)水沸騰前產生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因為溫度降低,氣泡里面的水蒸氣液化進入水中,使氣泡逐漸變小。水沸騰時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4)①根據沸點的概念(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結合圖象確定出沸點;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②根據圖象,通過加熱時間判斷水的水質量;(5)用水浴法加熱,可以使加熱比較均勻,便于記錄實驗數據;海波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不變;晶體在熔化之前是固態,在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態,在熔化之后是液態。(1)實驗時要用酒精的外焰加熱,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浸沒于水中且不能碰到燒杯底,故在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確保一次調試器材到位。故合理的先后順序是:④②③①。(2)[1][2]溫度計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相平;甲圖中視線沒有與液面相平,而是俯視,會導致讀數偏大。(3)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地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上升過程中變大,所以圖(b)是沸騰時的狀況。(4)[1]由圖丙可知,水的沸點為98℃,低于100℃,所以實驗時當時大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2]水的質量越大,加熱到沸騰所用時間越長,而小紅所用時間長,則小紅所選水的質量大,即m1<m2。(5)[1]將海波放在水中加熱,這種方法叫做水浴法,可以使海波受熱均勻。[2][3]如圖丁,5min~10min內,海波的溫度保持不變,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第8min時,海波處于固液共存狀態;而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海波的熔點,所以海波屬于晶體。22.【答案】(1)機械鬧鐘;噪聲較小的室內(2)傳聲性能(3)軟木(4)厚度【知識點】控制變量法與探究性實驗方案【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機械鬧鐘不需要敲擊就能發出持續的聲音,且聲音較為穩定,適合做實驗聲源;為了減小周圍環境的聲音對實驗的影響,實驗時應在噪聲較小的室內進行。(2)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聽不見聲音時距離聲源越遠傳聲效果越好,所以表中空格處應填入傳聲性能。(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軟木聽不見聲音時距離聲源的距離最近,說明吸音效果最好,最適合隔音墻的裝修。(4)我認為影響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種類,可能還有材料的密度、厚度等。【分析】(1)聲源要放在鞋盒中,不方便進行敲擊,且發聲要穩定,不要忽大忽小。室內的聲音較小,對實驗探究影響越小。(2)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最強、最弱”等描述的物理量即可;(3)傳聲效果越好而隔聲性能越弱,據此分析;(4)根據自己對影響吸引性能好壞的因素的認識解答。(1)[1][2]機械鬧鐘發出的聲音有節奏,聲音較為穩定,適合做實驗聲源;為了減小周圍環境的聲音對實驗的影響,實驗時應在噪聲較小的室內進行。(2)本實驗是通過聽不見聲音時,距離聲源的距離判斷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根據表格數據知聽不見聲音時距離聲源越遠傳聲效果越好,所以表中空格處應填入傳聲性能。(3)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軟木聽不見聲音時距離聲源的距離最近,說明吸音效果最好,最適合隔音墻的裝修。(4)影響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種類,可能還有材料的密度、厚度等。23.【答案】(1)解:根據題意可知,超聲波從漁船傳播到魚群的時間;則魚群到漁船的距離s=vt=1500m/s×4s=6000m。(2)解:根據題意可知,魚群的運動時間則魚群游動的距離為s'=v't'=4m/s×4s=16m。【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聲速【解析】【分析】(1)超聲波從漁船傳播到魚群的時間等于超聲波傳播總時間的一半,根據s=vt計算魚群到漁船的距離;(2)根據s'=v't'計算魚群游動的距離。(1)當向魚群發射超聲波8s后,收到返回的超聲波,則超聲波從漁船傳播到魚群的時間根據可得,魚群到漁船的距離s=vt=1500m/s×4s=6000m(2)根據題意可知,魚群的運動時間則魚群游動的距離為s'=v't'=4m/s×4s=16m24.【答案】解:(1)根據題意可知, 前10s下落了200m, 則運動員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為。答:運動員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為20m/s。(2)根據圖片可知,運動員在后25s下落的高度為;所以直升機懸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為。答:直升機懸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為400m。【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得出運動員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2)根據s=vt的導出式求出運動員在后25s下落的高度,前10s運動的距離加后25s運動的距離即為直升機懸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25.【答案】(1)汽化;高于(2)升高;液(3)冷藏室(4)熔化;水吸熱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吸熱,可以避免涂層損壞【知識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實驗;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放熱;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油炸過程中,食物中的水分吸熱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為水蒸氣。水的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為100℃。此時水開始沸騰,但是油沒有沸騰,則油的沸點必須高于100℃。(2)①根據題意可知,高壓鍋內氣壓高,可以使內部湯汁的沸點升高,使食物快速煮熟。②高壓鍋上的白霧是水蒸氣遇冷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3)根據題意可知,冷藏室的溫度一般在4~6℃左右,比常溫水的溫度崗地,那么應放在冷藏室進行解凍。(4)根據題意可知,在鍋內干燒的狀態下,聚四氟乙烯吸熱從固態變成液態發生熔化,造成涂層損壞;接一碗水倒入鍋中,這是因為水吸熱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吸熱,可以避免涂層損壞。【分析】 (1)食材中的水分遇熱汽化,油的沸點高于水的沸點;(2)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液化指物質由氣態轉變成液態;(3)根據材料內容分析回答;(4)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作汽化, 這一過程需要吸收熱量。(1)[1][2]油炸過程中,食物中的水分因高溫迅速汽化為水蒸氣逸出。水的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為100℃。而油炸時,油的溫度需足夠高才能使食物快速脫水并變得酥脆。若油的沸點等于或低于100℃,則無法完成高效汽化。因此,油的沸點必須高于100℃。(2)[1]小明媽媽在燉湯時選用了高壓鍋,這是因為高壓鍋內氣壓高,可以使內部湯汁的沸點升高,使食物快速煮熟。[2]白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因此白霧是液態的。(3)冷藏室的溫度一般在4~6℃左右,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應放在冷藏室進行解凍。(4)[1][2]在鍋內干燒的狀態下,聚四氟乙烯易熔化,造成涂層損壞;當剛發現鍋內干燒時,可以立即接一碗水倒入鍋中,這是因為水汽化吸熱,可以避免涂層損壞。26.【答案】(1)非晶體;放出(2)信息;傳播過程中(3)向中山方向運動(4)85(5)小明可以記下上橋是里程表的數據,再記下下橋時里程表的數據,兩次數據之差即為通道的長度。【知識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晶體和非晶體;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參照物及其選擇;防治噪聲的途徑【解析】【解答】(1)①根據題意可知,瀝青熔化時,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沒有熔點,因此是非晶體。②瀝青凝固過程需要放出熱量。(2)①聲學監測系統檢測橋梁結構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② 出行時遇到噪聲較大的路段可以關閉車窗 ,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3)根據題意可知,黑車速度更大,若以黑車為參照物,則小明爸爸車向后倒,即向中山方向運動。(4)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車速為90km/h時此時制動距離為65m;反應時間為0.8s,則反應距離;所以安全距離應。(5)測量深中通道的全長的方法為:小明可以記下上橋是里程表的數據,再記下下橋時里程表的數據,兩次數據之差即為通道的長度。【分析】(1)①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②根據凝固放熱解答。(2)①聲音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② 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3)根據參照物的知識解答;(4)根據表格數據確定達到最大車速時的剎車距離,根據s=vt計算反應時間內通過的距離,然后二者相加得到安全距離;(5)可以通過里程表的計數差測量深中通道的長度。(1)[1]瀝青在溫度高時會變軟變粘,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是非晶體。[2]熔化過程吸收熱量,凝固過程放出熱量,所以瀝青凝固過程需要放出熱量。(2)[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聲學監測系統檢測橋梁結構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2]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關閉車窗,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3)黑色轎車從小明爸爸車旁邊超車而過,可知黑車速度更大,若以黑車為參照物,則小明爸爸車向后倒,即向中山方向運動。(4)以最大車速行駛,則速度v=90km/h,由表格數據知,此時制動距離為65m; 反應時間為0.8s,則反應距離所以安全距離應(5)小明可以記下上橋是里程表的數據,再記下下橋時里程表的數據,兩次數據之差即為通道的長度。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實驗教育集團福龍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實驗教育集團福龍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