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林地區(qū)普通高中友好學校聯(lián)合體第四十屆基礎(chǔ)年級期末聯(lián)考3.以下四幅圖中,圖甲為“共振曲線”,圖乙為“水波的干涉圖樣”,圖丙為“用干涉法(2024一2025學年度下學期)檢測工件表面平整度”實驗,圖丁為“研究光的偏振現(xiàn)象”實驗,針對這四幅圖,下高二物理試題注意事項:列說法中正確的是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偏振片光屏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薄片樣板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被檢測平面甲之丙人3.考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A.由圖甲可知,驅(qū)動力頻率越大,能量越大,受迫振動的振動幅度越大一、選擇題(共46分。1-7為單選每題4分;8-10為多選每題6分,對而不全得3分)B.由圖乙可知,兩列頻率相同的水波相遇后,振動加強點始終處于波峰位置1.一個小球與彈簧連接套在光滑水平細桿上,在A、B間做簡諧運動,O點為AB的中C.圖丙中,若將薄片向左移動,條紋間距將變小點。以O(shè)點為坐標原點,水平向右為正方向建立坐標系,得到小球振動圖像如圖所D.圖丁中,當M固定不動,將N從圖示位置開始順時針繞水平軸在豎直面內(nèi)緩示。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慢轉(zhuǎn)動90°的過程中,光屏P上的光亮度逐漸減小◆x/cn4.彩虹是由太陽光進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10離開水滴時再折射一次形成的。下圖為彩虹形成的示意圖,一束白光L00.511572/s由左側(cè)射入水滴,a、b是白光射入水滴后經(jīng)過一次反射和兩次折射后的AB兩條單色光線。則A,小球振動的頻率是2HzA.a光的頻率小于b光的頻率B.a、b光在由空氣進入水滴后波長變長B.t=1.5s時,小球在B位置C.小球在通過O位置時,速度最大C.從同一介質(zhì)射向空氣,a光比b光容易發(fā)生全反射D.如果小球的振幅增大,則振動周期也增大D.通過同一雙縫干涉裝置,a光的相鄰條紋間距比b光的大2.關(guān)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5,如圖所示是LC振蕩電路和通過點P的電流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若把流過點P向右A.品體一定具有規(guī)則的幾何形狀,形狀不規(guī)則的金屬一定是非晶體的電流方向規(guī)定為正方向,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O時間內(nèi),電容器放電,電場能增大UAB.液品顯示器的成像應用了光的偏振原理C.產(chǎn)生表面張力的原因是表面層內(nèi)液體分子間只有引力沒有斥力B.若僅增大線圈的自感系數(shù),振蕩頻率增大D.浸潤現(xiàn)象中附著層分子密度增大,分子間引力占主導C.若僅減小電容器的電容,振蕩頻率減小D.在t3~t4時間內(nèi),電容器C的上極板帶正電高二物理試題第1頁(共8頁)高二物理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