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1 熱量 比熱容 同步練習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在國際單位制中,熱量的單位是( )A.牛(N) B.焦耳(J) C.瓦特(W) D.安培(A)2.下列各種情況下,物質的比熱容會發生變化的是 ( )A.水凝固成冰 B.一杯水倒去一半C.讓水吸收更多的熱量 D.15 ℃的水變成45 ℃的水3.許多公園里都有供游人休息的石凳或木椅,在夏日陽光的照射下,用手摸石凳和木椅,感到石凳比木椅熱。對于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石頭比木頭的質量大B.石頭比木頭的比熱容小C.石頭比木頭的密度大D.石頭比木頭傳熱4.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滿了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D.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溫度升高的比乙液體溫度升高的多5.小明用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兩套加熱裝置進行探究“水的吸熱與其溫度、質量的關系”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實驗中加熱相同的時間,甲、乙吸收的熱量相同B. 實驗中加熱相同的時間,甲裝置的溫度變化較大C. 實驗中溫度變化相同時,甲裝置需要的加熱時間長D. 實驗中溫度計的規格需要控制相同6.在沒有電熱毯等取暖設備的年代,人們用如圖所示的玻璃瓶裝滿開水放進被窩暖腳,睡覺前灌開水進去放被窩里,第二天早上還感覺溫溫的,水的比熱容為,這樣一瓶水一夜放出的熱量大約為( )A. B. C. D.7.小明在海邊玩耍,感覺沙灘上的沙子很熱,海水卻比較涼爽。某天,他從6時到22時對沙子和海水的溫度進行了測量,繪成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早晨6時,海水的溫度比沙子高 B.6時到14時,沙子吸收的熱量比海水多C.14時到22時,海水降低的溫度比沙子小 D.利用此圖像可以比較海水和沙子的比熱容8.如圖是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對a、b、c三種物質熱時它們的溫度隨時間 t 變化的圖像,其中a、c質 量相同。下列對圖像的分析正確的是( )A.b 的比熱容小于 c 的比熱容B.t1 ~t2時間內物質 a 的溫度不變, 內能不變C.溫度從T1升高到T2時, a 物質吸收的熱量比 b 多D.如果 a 、 b 是同種物質, b 的質量大于 a 的質量二、填空題9.一家火鍋店用某種材質的紙折成火鍋,加上水,放在點燃的天然氣爐上涮菜,如圖所示。紙鍋中的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選填“繼續升高”或“保持不變”),該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若紙鍋中水的質量為1kg,水溫從20℃升高到100℃,則水需要吸收 J的熱量。[已知水的比熱容為]10.如圖所示的“膠囊胃鏡”是一種磁控微型機器人,重0.05N,患者吞服后15分鐘即可完成胃部檢查。膠囊的質量為 g,膠囊材料比熱容為2000J/(kg·°C),膠囊進入胃部后,溫度從25°C上升到37°C,該過程膠囊吸收 J的熱量。(g取10N/kg)11.水的比熱容為,現有1kg水,用掉了一半,則剩余水的比熱容將 ;若剩余的水又凝固成了冰,其比熱容將 。(本題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2.在“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自下而上安裝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溫度計所顯示水的初始溫度為 ℃,得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可知水的沸點為 ℃,燒杯內的水在前7分鐘內吸收了 J的熱量。[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三、實驗題13.為了比較甲乙兩種不同液體吸熱情況,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并在實驗過程中記錄了下表中的數據.質量/g 溫度升高10℃所需時間/s 溫度升高20℃所需時間/s 溫度升高30℃所需時間/s液體甲 30 96 202 323液體乙 30 64 133 212(1)該實驗中,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上質量、初溫都相同的液體甲和液體乙,并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這其中運用了常用的物理科學方法,即 .(2)在該實驗中利用了“轉化思想”,即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液體甲和液體乙 .(3)對表中數據進行分析,液體乙的比熱容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體甲的比熱容.14.為了比較水和沙子吸熱能力的大小,小石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量、初溫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質量/g 升溫10℃所需時間/s 升溫20℃所需時間/s 升溫30℃所需時間/s沙子 30 64 89 124水 30 96 163 220(1)本實驗中除了圖中已有的測量工具,還需要 和 ;(2)在此實驗中,用 反映水和沙子吸熱的多少;(3)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4)下列事實能用上述實驗結果解釋的是( )A.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B.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總體積小于100mLC.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會比內陸地區小D.多次用力晃動裝有沙子的玻璃試管后,發現沙子變熱(5)小七利用圖丙對冰進行了加熱,繪制了如圖丁中冰的熔化過程中的部分圖像。已知到達C點時,試管里的冰恰巧完全熔化成了水,請利用所學習的知識畫出C點之后,水在2分鐘內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圖像。(已知水的比熱容是冰的比熱容的2倍)四、計算題15.吃早飯時,媽媽用熱水給小雪加熱250g的袋裝牛奶,為了使這袋牛奶的溫度由12℃升高到42℃,媽媽至少要用60 ℃的熱水多少kg?[水的比熱容為),設該牛奶的比熱容為,不計熱量損失]16.如圖所示的是某種物質熔化的圖像,該物質的質量為100g,從開始熔化到剛好熔化結束吸收的熱量為9000J。假設該物質在單位時間內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1)該物質在固態時吸收的熱量是多少?(2)該物質在液態時的比熱容是多少?參考答案1.【答案】B【詳解】在物理學中,熱量與功的國際單位均為焦耳。故ACD錯誤,不符合題意;B正確,符合題意。2.【答案】A【詳解】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其大小只與物質的種類和狀態有關,與質量、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溫度等無關,故A正確,B、C、D錯誤。3.【答案】B【詳解】木頭的比熱容比石頭大,相同質量的木頭與石頭,吸收相同熱量后,木頭升高的溫度比較少,所以在夏日陽光的照射下,用手摸石凳和木椅,感到石凳比木椅熱,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4.【答案】A【詳解】ACD.用同一熱源加熱相同的時間,物體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讀圖像可以知道,在吸收熱量相同時,甲液體升高的溫度小,根據比熱容定義可以知道,甲的比熱容比乙大。故A正確,CD錯誤;B.讀圖像可以知道,升高相同的溫度,對甲加熱的時間長,即甲吸收的熱量多。故B錯誤。5.【答案】B【解析】實驗中用相同的加熱裝置進行加熱,當加熱相同時間時,兩裝置吸收的熱量相同,故正確,不符合題意;當物體溫度升高或降低時,它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物體質量的大小、溫度變化的多少成正比,加熱相同的時間,甲裝置燒杯中的水較多,水的質量較大,溫度變化較小,故錯誤,符合題意;實驗中溫度變化相同時,甲裝置燒杯中水較多,需要吸收較多的熱量,故需要的加熱時間長,故正確,不符合題意;實驗中溫度計的作用是讀取水的溫度,為了方便比較,需要控制溫度計的規格相同,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6.【答案】C【詳解】玻璃瓶中裝滿水的體積,由得水的質量為;水的初溫約為,水的末溫約為,水放出的熱量,與選項最接近。故選。【識題解讀】7.【答案】B【詳解】A.由圖可知,早晨6時,海水的溫度為15℃,沙子的溫度為10℃,海水的溫度比沙子高,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在同一片天空,太陽每小時放出的熱量相同,即海水和沙子每小時吸收的熱量相同,故6時到14時,沙子吸收的熱量和海水吸收的熱量相等,故B錯誤,符合題意;C.由圖可知,在14時海水溫度比沙子低,在22時海水的溫度比沙子高,故14時到22時,海水降低的溫度比沙子小,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根據可知,相同質量的海水和沙子,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大的比熱容小,溫度變化小的比熱容大,故利用此圖像可以比較海水和沙子的比熱容,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8.【答案】D【詳解】A.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對b、c兩種物質加熱時,0~t1時間內兩種物質吸收的熱量相同,c物質升高的溫度較小,但由于不知道b、c質量的大小,不能判斷出b、c比熱容的大小,故A錯誤;B.t1~t2時間內物質a的溫度雖然不變,但繼續吸收熱量,所以其內能增加,故B錯誤;C.溫度從T1升高到T2時,a物質的加熱時間比b物質短,所以a物質吸收的熱量比b少,故C錯誤;D.如果a、b是同種物質,比熱容相同,升高相同的溫度時,b的加熱時間長,b吸收的熱量多,根據Q=cmΔt知,b的質量大于a的質量,故D正確。9.【答案】保持不變;3.36×105J【詳解】水沸騰時仍要繼續吸熱,溫度不變。若紙鍋中水的質量為1kg,水溫從20℃升高到100℃,則水需要吸收的熱量為10.【答案】5;120【詳解】膠囊的質量膠囊吸收的熱量Q吸=cmΔt=2000J/(kg·°C)×0.005kg×(37℃-25℃)=120J11.【答案】不變;變小【詳解】根據比熱容的意義可以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只與物質種類有關,所以,將1kg的水,用掉了一半,水的比熱容不變。水結冰后,狀態改變,比熱容發生改變,冰的比熱容為,所以,水結冰后比熱容將變小。12.【答案】18;98;1.68105【詳解】由圖甲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由液柱位置可知,此時溫度計的示數為18℃,即水的初溫為18℃。由圖乙可知,當水的溫度達到98℃時,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98℃。由圖乙可知,7min內,水升高的溫度Δt=98℃-18℃=80℃水的質量m=ρ水V=1.0×103kg/m3×500×10-6m3=0.5kg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Δt=4.2×103J/(kg·℃)×0.5kg×80℃=1.68×105J13.【答案】控制變量法;吸收的熱量;小于【分析】通過控制相同熱源的不同加熱時間來控制吸收的熱量多少.【詳解】運用了控制變量法,控制變量法實質在于控制一個變量作比較,其余量均不變,該題中僅有液體不同這一個變量,質量、初溫、加熱方式均相同,則為控制變量法;由于使用相同熱源進行加熱,故認為加熱時間越長吸收熱量越多,加熱時間相等時吸收熱量相同,即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液體甲和液體乙吸收熱量多少;由公式可知,當質量、溫度改變量相同時,吸收熱量越多,比熱容越大,由表中數據可知,當質量、初溫相同的甲、乙均升高10℃時,甲加熱時間更長,故吸收熱量更大,比熱容更大。14.【答案】(1)天平;秒表(2)加熱時間(3)見解析(4)C(5)【詳解】(1)實驗中要使得沙子和水的初溫和質量相等,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溫度計(圖中已有);根據轉換法,在此實驗中,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需要用秒表測量時間。(2)根據轉換法,在此實驗中,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加熱時間越長表示吸收的熱量越多。(3)根據表中數據,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加熱時間長,水吸收的熱量多,說明水的吸熱能力強。(4)A.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故A不符合題意;B.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總體積小于100mL,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故B不符合題意;C.相同質量的水和干泥土相比較,在相同的受冷和受熱的情況下,由于水的比熱容大(水的吸熱能力大),水溫度變化慢,而干泥土溫度變化快,沿海地區水分較多,內陸地區泥沙土較多。故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會比內陸地區小,故C符合題意;D.將裝有沙子的試管用力晃動多次,發現沙子變熱,是由于沙子克服摩擦做功,使沙子的內能增大,故D不符合題意。(5)已知水的比熱容是冰的比熱容的2倍,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的熱量相同,冰在0~2min升高的溫度是4℃,冰熔化成水,質量不變,由Q=cmΔt可知升高的溫度與比熱容成反比,水在2min內升高的溫度。15.【答案】【詳解】解:牛奶吸收的熱量是因為不計熱量損失,所以,又因為所以媽媽至少要用60℃的熱水質量為答:媽媽至少要用60℃的熱水0.25kg。16.【答案】(1)3000J(2)【詳解】(1)物質從開始熔化到剛好熔化結束,持續的時間為吸收的熱量為9000J,則單位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為該物質在固態時的時間為,吸收的熱量是(2)該物質在液態時的時間為,在液態時吸收的熱量為在液態時升高的溫度為,該物質在液態時的比熱容是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