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3內能 同步練習 2025-2026學年人教版(2024)物理九年級全一冊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0 ℃的水具有內能,0 ℃的冰塊沒有內能 B.同一杯水的溫度越高,它具有的內能越大C.水蒸氣具有的內能一定比水具有的內能大 D.一杯水放在高處一定比放在低處具有的內能大2.經常下廚的小關發現,同時用相同的燃氣灶加熱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溫度總是升高得快些。這是因為( )A.水的內能小,吸熱后溫度升高得慢B.油的比熱容小,吸熱后溫度升高得快C.油的熱值大,吸收的熱量較多D.在相同的時間內,水吸收的熱量較少3.腳踩滑板從高處加速滑下,有關滑板的各種能量變化描述不符合實際的是( )A.動能增大 B.重力勢能減小C.機械能不變 D.內能增大4.“煅”表示在高溫下對礦石等物料進行處理。下列實例與“煅”在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A.熱水取暖 B.鉆木取火 C.擦燃火柴 D.搓手取暖5.冰在熔化成水的過程中,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比熱容改變,內能和溫度不變 B.比熱容改變,內能增加,溫度不變C.比熱容、內能和溫度都增加 D.比熱容、內能和溫度都不變6.四只相同規格的燒杯中裝有水,水量及其溫度如圖所示.關于四只燒杯中水的內能的大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杯中水的內能最大 B.乙杯中水的內能最大C.丙杯中水的內能最大 D.丁杯中水的內能最大7.關于溫度、內能、熱量、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體溫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熱量B.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C.物體內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對它做了功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可能不變8.甲物體分子動能總和為E甲1,分子勢能總和為E甲2;乙物體的分子動能總和為E乙1,分子勢能總和為E乙2,各能量大小如圖,甲、乙兩物體相比,則( )A.兩物體分子數相同 B.兩物體所處物態相同C.甲物體的內能較大 D.乙物體的溫度較高9.下列有關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間的距離越大作用力也越大B.機械能與整個物體的機械運動情況有關,內能與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有關C.放在空氣中的鐵器過一段時間生銹了,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D.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但功和熱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單位也不同二、填空題10.艾灸是中華醫學的瑰寶。用艾柱熏烤患者的穴位時,聞到濃濃的艾草藥香,這是 現象,艾灸的部位有溫熱感,是通過 的方式使其內能增加的。11.煮麻辣燙時,鍋里的食材是通過 的方式增大食材的內能,麻辣燙香氣四溢,這是 現象。12.“曲水流觴”是古代詩酒唱酬的一種雅事。酒盞裝有質量為50g的酒,在溪水上隨溪流動時會降低酒的溫度,這是通過 方式在改變酒的內能;漂流過程中酒的溫度從30℃降低至25℃,會放出 的熱量。13.如圖,消防員沿豎直消防滑桿勻速下滑至地面的過程中,消防員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為 ,他的手溫度升高,這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手的內能。14.如圖表示不同時刻某物體分子的運動情況(帶箭頭的線段越長代表分子運動越快), (選填“A”或“B”)圖的分子動能較大,圖中影響分子動能大小的因素是 。 15.如圖所示的實驗:①瓶中有少量水,蓋緊瓶蓋;②用力扭轉瓶身;③松動瓶蓋,瓶蓋沖出。瓶 內出現的白霧是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形成的,此實驗說明了物體對外做功,內能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三、實驗題16.如圖是“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的兩個演示實驗。前者是“空氣被壓縮時內能增大”,后者是“空氣推動塞子時內能減少”。(1)前者“玻璃筒”應選用 ,(選填“厚”或“薄”)壁的;(2)前者“一小團硝化棉”、后者“少量水”的作用都是通過 (選填“轉換法”“控制變量法”或“對比法”)直觀顯示被壓縮的空氣、膨脹了的空氣內能變化;(3)有關兩個演示實驗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序號)。A.操作時,前者“把活塞迅速壓下去”,后者“迅速給瓶內打氣”B.前者觀察到“棉花燃燒起來”,后者觀察到“瓶內出現白霧”C.前者“壓縮氣體,氣體內能增大”,后者“氣體膨脹,內能減小”D.前者類似汽油機、柴油機的壓縮沖程,后者類似汽油機、柴油機的做功沖程參考答案1.【答案】B【解析】任何物體都具有內能,A選項說法不正確;同一杯水的內能和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它具有的內能越大,B選項說法正確;因為內能與質量和溫度等因素有關,所以水蒸氣具有的內能不一定比水具有的內能大,C選項說法不正確;內能與物體所處的位置無關,D選項說法不正確。2.【答案】B【詳解】A.內能的大小,與吸熱后溫度升高的快慢沒有關系,故A不符合題意;B.水的比熱容大于油的比熱容,由Q吸=cmΔt可知,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熱量(加熱相同時間),食用油的溫度升高得快,故B符合題意;C.油的熱值大,但吸收的熱量多少與熱值沒有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D.相同的燃氣灶加熱相同時間,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熱量相同,故D不符合題意。3.【答案】C【詳解】A.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滑板從高處加速滑下,質量不變、速度增大,所以動能增大,故A不符合題意;B.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高度,質量越大、位置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滑板從高處滑下,質量不變、高度變小,則重力勢能變小,從故B不符合題意;CD.滑板下滑過程中會克服摩擦做功,所以機械能會轉成內能,則機械能減小,內能增大,故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4.【答案】A【詳解】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種:熱傳遞和做功。“煅”是通過高溫加熱礦石,屬于熱傳遞;A. 熱水取暖時,熱量從熱水傳遞到人體,屬于熱傳遞,與“煅”方式相同,故A符合題意;BCD.鉆木取火、 擦燃火柴、搓手取暖均通過摩擦做功增大物體內能,屬于做功改變內能,與“煅”方式不相同,故B、C、D不符合題意。5.【答案】B【詳解】冰是晶體,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而溫度保持不變,但內能在增加,由于比熱容與物質的種類和物質所處的狀態有關,當冰熔化成水后,比熱容變大。故ACD錯誤,B正確。6.【答案】D【詳解】內能的大小與物質的量、溫度、體積等因素決定,從圖中知,甲與乙的質量相同,乙的溫度高,故乙的內能比甲多。丙與丁的質量相同,丁的溫度高,故丁的內能比丙多,乙與丁的溫度相同,丁的質量大于乙,所以丁的內能比乙多,故丁杯中水的內能最大。故D正確,ABC錯誤。7.【答案】C【詳解】A.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可能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功,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物體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加劇,內能一定增加,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物體內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對它做了功,也有可能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故C錯誤,符合題意;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可能不變,比如晶體在熔化時,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溫度不變,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8.【答案】C【詳解】物體的內能等于物體分子動能與分子勢能之和,由圖可知甲物體的內能大于乙物體的內能;但因甲和乙是兩個不同的物體,它們的質量、狀態和溫度無法比較,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9.【答案】B【詳解】A.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間作用力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故A錯誤;B.機械能與整個物體的機械運動情況有關,內能與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和相互作用情況有關,故B正確;C.放在空氣中的鐵器過一段時間生銹了,是發生了化學反應,故C錯誤;D.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但功和熱量是不同的物理量,但單位是相同的,故D錯誤。10.【答案】擴散;熱傳遞【詳解】用艾柱熏烤患者的穴位時,聞到藥香是由于香味分子不斷地做無規則運動造成的,屬于擴散現象。艾灸放出的熱量,從高溫艾柱傳遞到人體,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11.【答案】熱傳遞;擴散【詳解】在鍋里煮食材時,食材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所以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大了食材的內能。麻辣燙香氣四溢,是由于香氣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造成的,屬于擴散現象。12.【答案】熱傳遞;850J【詳解】酒的溫度降低,內能減少,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將熱量傳遞給周圍環境。根據公式可知,放出的熱量為13.【答案】豎直向上;做功【詳解】消防員沿繩子從三樓勻速豎直下滑至地面,此時消防員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為平衡力,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消防員勻速滑下過程,需要克服摩擦做功,內能增大,手的溫度升高,這說明通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14.【答案】B;溫度【詳解】分子運動越快,分子的動能越大,由圖可知,B圖中箭頭比A圖中箭頭長,分子運動較快,所以B圖的分子動能較大。由圖可知,分子數目相同,A圖溫度為0℃,B圖中溫度為100℃,B圖的分子運動快動能較大,能說明影響分子動能大小的因素是溫度。15.【答案】液化;減小【詳解】瓶內出現的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液化成的小水珠。瓶蓋沖出,是瓶內空氣對瓶蓋做功,瓶內空氣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所以水蒸氣遇冷液化。16.【答案】(1)厚(2)轉換法(3)BCD【詳解】(1)前者為空氣壓縮引火儀,空氣被壓縮時內能增大,“玻璃筒”應選用厚壁的,這樣可以減小筒內熱量散失,保溫效果好。(2)空氣內能的變化我們無法直接看到,但可以通過“一小團硝化棉”燃燒、瓶內出現“少量水”等現象知道了氣體內能發生了變化,這是轉換法。(3)A.前者,必須把活塞迅速壓下去,減小熱量的散失;后者不用迅速給瓶內打氣也能讓瓶內氣壓增大從而對橡皮塞做功,故A錯誤;BC.前者,當把活塞迅速壓下去后,活塞壓縮氣體做功,氣體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硝化棉的燃點,所以觀察到“棉花燃燒起來”;后者,給瓶內打氣,瓶內氣壓增大,當氣壓把瓶塞從瓶口推出時,瓶內氣體對瓶塞做功,使氣體自身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飄散在空中,即觀察到“瓶內出現白霧”,故BC正確;D.前者說明對物體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與熱機的壓縮沖程類似;后者說明物體對外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與熱機的做功沖程類似,故D正確。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