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4 凸透鏡成像規律五年(2021-2025)中考(一年模擬)物理真題分類匯編,研真題,明考向。為了進一步配合廣大師生復習備考,21教育重磅推出《(2021-2025)五年中考真題和一年模擬分類匯編》系列。本套資料設計科學,根據地區試題匯編,按照知識點構成情況,將試題分解組合,全面呈現各學科知識點在五年中考和一年模擬題中的考查情況,是考生掌握當地中考命題動向、熟悉中考考查方式、復習備考不可或缺的精品資料!1.(2025 長沙)晚上看電視時,小星將一個凸透鏡在電視機和對面墻壁之間來回移動,發現移動到某位置時,墻上清晰地呈現出電視畫面倒立縮小的像。這個像與下列哪種光學器材的成像情況相同( ?。?br/>A.放大鏡 B.照相機 C.投影儀 D.平面鏡2.(2024 長沙)為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小明找到了一個焦距未知的凸透鏡。(1)如圖甲所示,在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焦距的過程中,小明發現凸透鏡靠近白紙時,紙上的光斑越來越大。接下來,他應該使凸透鏡與白紙之間的距離變 ,直至白紙上的光斑變得最小最亮。(2)某次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這個像是 、 的實像。3.(2023 郴州)如圖所示,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凸透鏡的位置保持不變。假設光具座足夠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當蠟燭放在圖中A區域時,光屏應放在圖中D區域才可能呈現清晰的像B.蠟燭從圖中位置逐漸遠離透鏡時,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C.若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則蠟燭可能放在圖中B區域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個放大的像,則蠟燭應該放在圖中C區域4.(2023 常德)下列關于凸透鏡應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近視眼需要配戴凸透鏡來矯正B.望遠鏡中物鏡的作用相當于放大鏡C.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時,應使二維碼位于手機鏡頭一倍焦距之內D.當投影儀的鏡頭靠近投影片時,投影儀成的像將變大5.(2023 益陽)點燃蠟燭,燭焰通過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甲成縮小的像。現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乙替代透鏡甲,且保持燭焰和透鏡的位置不變,燭焰通過凸透鏡乙所成的像是( ?。?br/>A.縮小的實像 B.放大的虛像C.倒立的虛像 D.正立的實像6.(2023 永州)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物體在視網膜上能夠成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衛生成了近視眼,他需要戴一副由 透鏡片做的眼鏡進行視力矯正,因此中學生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7.(2023 婁底)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呈現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該像是倒立、 的實像,生活中利用這個成像特點制成了 (寫出一個即可)。(多選)8.(2023 湘潭)光刻技術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鏤空掩膜,調整鏤空掩膜、縮圖透鏡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極小的清晰的像,從而實現集成電路的“光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縮圖透鏡相當于凸透鏡,凸透鏡可以用于矯正近視眼B.鏤空掩膜位于縮圖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內C.鏤空掩膜的像是倒立縮小的D.硅片相當于光屏9.(2023 長沙)在課后實踐活動中,小明自制了一個如圖甲所示的手電筒,他將小燈泡放在凸透鏡的焦點處,請在圖乙中畫出光通過凸透鏡后的光線。10.(2023 邵陽)請將如圖所示的光路補充完整。11.(2023 衡陽)小明同學利用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等實驗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如圖甲所示,小明將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2)實驗時,把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線處,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到 。(3)小明將蠟燭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線處,如圖乙所示,移動光屏,直到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 的實像。生活中的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工作的。(4)接著,小明保持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動,如果僅將圖乙中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發現光屏上仍能觀察到燭焰清晰的像。這是因為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5)在如圖乙所示實驗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發現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得模糊不清,此現象可以體現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成像情況。12.(2023 懷化)智能手機掃碼功能可快速獲取信息,手機攝像頭相當于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二維碼通過攝像頭在手機中所成的是 (選填“實”或“虛”)像。圖乙,蠟燭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光屏上可觀察到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生活中的應用是 (選填“投影儀”或“照相機”)。13.(2023 岳陽)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小聰做了如下兩個光學實驗。(1)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改變蠟燭A的位置,發現外形相同的蠟燭B總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表明像與物的大小 ;蠟燭A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2)圖乙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圖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這個像是 (選填“正立”或“倒立”)縮小的實像。人們制作各種“鏡子”,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原理來控制光路和成像,服務生活或進行科學實驗。據此完成14﹣16題。14.如圖為一個光頭的人拿著倒置的掃把照鏡子(平面鏡)的情景。下列說法符合事實的是( ?。?br/>A.人變高了 B.人變胖了C.人長出了頭發 D.人打了領帶15.如圖,放大鏡能使我們看清郵票的細微之處。下列能用來說明其成像原理的圖是( ?。?br/>A. B.C. D.16.如圖為眼睛觀察遠處物體時的光路??芍@是( ?。?br/>A.近視眼,應戴凸透鏡矯正B.近視眼,應戴凹透鏡矯正C.遠視眼,應戴凸透鏡矯正D.遠視眼,應戴凹透鏡矯正17.(2022 湘潭)如圖,將印有花的透明膠片,貼在發光手電筒前端玻璃上,正對著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調整位置,墻上出現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膠片上的花是倒立的B.此透鏡可作為近視眼鏡鏡片C.膠片與透鏡的距離小于10cmD.白墻相當于光屏,發生的是鏡面反射18.(2022 郴州)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神舟十四號飛船成功發射,我國空間站建設又跨出了關鍵一步。王大爺從報紙上看到這一消息時,感到無比自豪。他用放大鏡讀報時透過鏡片看到的文字是( ?。?br/>A.倒立、縮小的實像 B.正立、放大的虛像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縮小的虛像19.(2022 長沙)我國出土的文物“水晶餅”為中部鼓起的透明圓餅,古籍記載“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關于“水晶餅”利用太陽光生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這是光的反射現象 B.這是光的色散現象C.“水晶餅”對光有會聚作用 D.“水晶餅”對光有發散作用20.(2022 常德)如圖是記者在抗擊“新冠”疫情一線,用照相機拍攝的醫護人員照鏡子整理護目鏡的照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鏡子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照相機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像C.當醫護人員遠離平面鏡時像變小D.鏡子中的像是正立的虛像21.(2022 張家界)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的是( ?。?br/>22.(2022 衡陽)凸透鏡是照相機、放大鏡等光學儀器的重要元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凸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B.近視眼矯正的鏡片是凸透鏡C.照相機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D.放大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實像23.(2022 永州)2021年12月9日,中國空間站太空授課以天地互動的形式圓滿完成,航天員葉光富進行了太空水球光學實驗。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水滴收縮成一個接近完美球體的水球,這個水球可以被看成一個凸透鏡。將一個物體放在這個凸透鏡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一位置,可以看到一個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選填“實像”或“虛像”)。24.(2022 湘西州)凸透鏡使光線會聚,凹透鏡使光線發散,當發現眼睛患有近視時,應配戴 透鏡矯正視力。(多選)25.(2022 懷化)現在中學生近視眼患者越來越多,保護眼睛刻不容緩,學校開展了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活動來預防近視,如圖中關于近視眼成因及其矯正的原理圖正確的是( )A.B. C.D.26.(2022 常德)圖中的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后水平射向豎直放置的凸透鏡,請畫出平面鏡的入射光線和凸透鏡的折射光線27.(2022 邵陽)小宇同學有一次用爺爺的放大鏡(焦距為10cm)看窗外的物體時,竟發現看到的物體是倒立的,心里想:放大鏡成像到底有什么規律呢?于是他從實驗室借來一架光具座、一個光屏、一根蠟燭,進行實驗探究:(1)在圖中的裝置上保持放大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發現燭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像。根據這個原理可制成 (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2)向右將蠟燭移至光具座3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至某位置,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倒立、 (選填“縮小”、“放大”或“等大”)的像。(3)繼續向右將蠟燭移至光具座45cm刻度線處,小宇同學發現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這是因為此時燭焰通過凸透鏡成的是 (選填“實像”或“虛像”)。28.(2022 益陽)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1)若發現凸透鏡表面沾滿了灰塵,下面去除灰塵的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選填序號);A.直接用手將灰塵擦去B.先用水沖洗,再用柔軟紙巾輕輕擦干C.用毛巾將灰塵擦去(2)要能在光屏上成像,必須將蠟燭和光屏安放在凸透鏡的 (選填“同側”或“異側”),并且燭焰、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線上;(3)做完實驗后,將凸透鏡平放在物理課本封面上,通過透鏡看到書名《物理》的“物”字形狀是下圖中的 。雨過天晴,荷葉上散落著許多水珠,它們大小不一,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晶瑩剔透,如圖所示。29.透過水珠看葉片,葉片上的紋理變粗了。此時水珠相當于一塊( ?。?br/>A.凸透鏡 B.凹透鏡 C.平面鏡 D.玻璃板30.(2021 衡陽)如圖所示,購物支付已進入“刷臉”時代,消費者結賬時站在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前約1m的位置,面對鏡頭,經系統自動拍照、掃描等,確認信息后,即可進行后續工作。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攝像頭的焦距可能是2mB.人臉通過攝像頭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形成的C.“刷臉”時,面部經攝像頭成正立縮小的實像D.“刷臉”時,面部應位于攝像頭兩倍焦距之外31.(2021 常德)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及光屏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該凸透鏡的焦距范圍為7.5cm<f<15cm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C.透鏡不動,蠟燭向右移動,光屏向左移動,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蠟燭和光屏不動,移動凸透鏡到適當位置,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縮小的像32.(2021 邵陽)2021年4月30日,邵陽市天空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日暈”,許多市民都目睹了這美麗的自然奇觀,如圖是某攝影愛好者用相機拍攝的精彩瞬間,下列對照相機成像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縮小的實像33.(2021 郴州)如圖所示,把焦距為12cm的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上,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焦點6cm處,則蠟燭通過該凸透鏡所成的像( )A.一定是倒立的 B.一定是正立的C.一定是放大的 D.一定是縮小的34.(2021 岳陽)2021年5月15日,祝融號火星車成功降落在火星上,實現了中國航天史無前例的突破。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火星車與地球間通過超聲波傳遞信息B.火星車在降落過程中相對火星是靜止的C.火星車減速著陸過程動能不變D.火星車上的攝像頭成像原理是凸透鏡成像35.(2021 湘西州)下列透鏡中凹透鏡是( )A. B. C. D.36.(2021 婁底)有關光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漫反射光線雜亂無章,不遵循反射定律B.近視眼患者需配戴凸透鏡加以矯正C.使用手機照相時,景物在鏡頭的二倍焦距以外D.人從岸邊看水中,看到的魚在其實際位置的下方37.(2021 張家界)把帶雙箭頭的圖片放在圓柱形透明玻璃杯后適當位置并在玻璃杯中加入適量的水,看到的情景如圖所示,圖甲與 ,圖乙與 光學儀器成像的原理相同(兩空均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或“近視眼鏡”)。38.(2021 益陽)如圖,把一支鉛筆緊靠裝滿水的玻璃瓶一側,透過玻璃瓶可以看到鉛筆的像是 (選填“放大的”、“等大的”或“縮小的”),列舉一個生活中與它成像性質相同的透鏡: 。39.(2021 邵陽)請你將如圖的光路補充完整。40.(2021 懷化)小華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1)將點燃的蠟燭、光屏放在凸透鏡的兩側,并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調整到 。(2)小華為了準確的知道凸透鏡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3)將凸透鏡固定在圖乙中的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位于凸透鏡兩側。小華將蠟燭移至3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了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 的實像,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利用了這條規律。(4)若保持圖乙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小華將蠟燭移動到15cm刻度線處,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鏡看成人的眼睛,光屏看成視網膜,則此時成像情況相當于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形成原因。41.(2021 湘潭)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時。(1)小聰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透鏡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紙,如圖1所示,測出透鏡與白紙間距離s與對應的白紙被烤焦的時間t,繪出如圖2所示圖像,由圖可知,白紙被烤焦的最短時間為2min,對應的s為 cm,此距離即為該透鏡的焦距f;(2)當透鏡與蠟燭的距離為15cm時,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清晰實像,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生活中的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3)僅將題(2)中蠟燭和光屏位置對調,根據光路可逆,在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4)將蠟燭移至如圖3所示位置,可以透過凸透鏡看到燭焰所成的 (選填“虛”或“實”)像;(5)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可以用來制成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42.(2021 長沙)小偉讓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幾束光射向凸透鏡,觀察到光通過透鏡后會聚在光屏的點F上(如圖甲),這個點離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為10.0cm,小偉想用光路圖記錄這一現象,請幫他在甲圖中把光路圖補充完整;小偉在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中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他把這個凸透鏡固定在零刻度線的位置不動,蠟燭放在如圖乙所示的位置,移動光屏可得到一個清晰倒立、 的實像,他把蠟燭沿主光軸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應把光屏向 移動,光屏上才會再次出現一個清晰的像。43.(2021 永州)凸透鏡對光線有 (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如圖中物體長度是 cm。一.選擇題(共12小題)1.(2025 鼎城區模擬)如圖所示,小聰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可制成幻燈機B.要使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小,只須將蠟燭靠近凸透鏡C.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向上移動D.為了便于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光滑的玻璃板2.(2025 岳陽樓區校級一模)我國某新型戰斗機配有光電搜索跟蹤系統,系統中的光學元件相當于晶狀體,內置光電傳感器相當于視網膜,成像原理與人眼相似。從空中拍攝地面物體時,物體在光電傳感器上形成的像是( ?。?br/>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等大的實像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3.(2025 湖南模擬)如圖,將印有花的透明膠片,貼在發光手電筒前端玻璃上,正對著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調整位置,墻上出現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膠片上的花是倒立的B.此透鏡可作為近視眼鏡鏡片C.膠片與透鏡的距離小于10cmD.白墻相當于光屏,發生的是鏡面反射4.(2025 天元區校級模擬)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及光屏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透鏡不動,蠟燭向右移動,光屏向左移動,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C.蠟燭和光屏不動,移動凸透鏡到適當位置,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縮小的像D.該凸透鏡的焦距范圍為7.5cm<f<15cm5.(2025 臨湘市模擬)如圖甲所示是公共場所的宣傳投影燈,裝在高處的投影燈照在地面上出現圖案,其內部結構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虛像B.調小鏡頭與圖片的距離圖案變小C.該投影燈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D.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圖案是光在地面發生了漫反射6.(2025 湖南模擬)熱愛物理的小浩同學利用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觀察物理總復習書上圖片(如圖甲所示)中“追求卓越”四個字中的“卓”字時,看到的“卓”字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從凸透鏡中看到的字是實像B.凸透鏡到字的距離可能是15cmC.凸透鏡靠近書會看到更大的字D.將凸透鏡逐漸遠離書本可以看到倒立的字7.(2025 長沙模擬)小星在博物館參觀時發現,某精巧的文物前配有一塊放大鏡,通過它可以看清文物的細微之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光通過它時會發生折射B.它對光有發散作用C.通過它看到的是文物的實像D.文物在它的二倍焦距以外8.(2025 懷化一模)新學期學校課間休息延長至15分鐘,學生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這些舉措能很好的改善近視眼低齡化傾向。從物理學角度來分析,以下圖示能說明近視眼成因及矯正方法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9.(2025 石門縣模擬)寶雞小伙畫出巨幅哪吒壁畫,在點亮寶雞的同時,向中國第一部百億影片致敬!如圖是小札用手機拍攝的壁畫照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人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壁畫,這是因為光發生了鏡面反射B.拍照時,壁畫位于手機鏡頭的二倍焦距以內C.壁畫通過手機鏡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D.手機鏡頭和近視眼鏡的鏡片都對光有會聚作用10.(2025 新化縣校級一模)因為有光,才有了豐富多彩的世界。下列與光有關的現象描述中,正確的是( )A.甲圖:服裝店的平面鏡傾斜放置,人照鏡子時,上半身將變大B.乙圖:用手機掃付款碼,要使屏幕上二維碼的像變小,只需將手機靠近付款碼C.丙圖:某同學眼球成像及視力矯正D.丁圖:成像原理與日食的形成原理相同11.(2025 岳麓區校級模擬)2024年6月6日是第29個全國“愛眼日”,其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保護視力、科學用眼已成為社會共識,下列有關眼睛和眼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A.近視眼看遠處物體,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B.矯正近視眼需配戴合適度數的凹透鏡C.矯正遠視眼需配戴合適度數的凹透鏡D.物體在正常眼睛的視網膜上成正立的實像12.(2025 長沙三模)天府藝術公園是天府錦城“八街九坊十景”的十景之一,小吳與家人漫步在公園的湖邊,他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光現象,并拍攝了如圖所示的景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吳看見藝術館時,他眼睛的晶狀體對光有折射作用B.圖中樓房的倒影高矮不一,是因為湖水的深淺不同C.在陽光下,小吳身后出現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近視眼在看不清遠處景物時,需要配戴凸透鏡矯正二.多選題(共4小題)(多選)13.(2025 長沙一模)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若此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B.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C.照相機是利用該成像原理制成的D.投影儀是利用該成像原理制成的(多選)14.(2025 開福區校級二模)購物支付已進入“刷臉”時代,如圖所示,消費者結賬時只需站在距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50cm的距離,經系統自動拍照、掃描等,確認相關信息后,即可完成交易。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 ?。?br/>A.攝像頭成像特點與照相機相同B.刷臉時,面部應位于攝像頭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C.圖中攝像頭的焦距可能為15cmD.若消費者逐漸遠離攝像頭,則她的像會逐漸變大(多選)15.(2025 長沙一模)在用一凸透鏡研究其成像的規律時,某同學得到的部分實驗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實驗次序 1 2 3 4 5物距u/cm 50 40 30 25 20像距v/cm 22 24 30 38 60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B.當v=25cm時,凸透鏡成放大的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C.當v=24cm時,凸透鏡成縮小的像,照相機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D.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20cm處向距凸透鏡50cm處滑動,像會逐漸變大(多選)16.(2025 天元區三模)新冠當前,為了方便快速的測量師生進入校園時的體溫,我們學校門口設置了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由熱成像儀(圖甲)、攝像頭和顯示器(國乙,三個主要部分組成,能快速測量體溫并記錄雁過該位置時人的體貌特征,關于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攝像頭利用了光的折射B.攝像頭利用了光的反射C.熱成像儀工作原理是依據所有物體都會向外輻射紅外線,并且溫度越低輻射越強D.熱成像儀工作原理是依據所有物體都會向外輻射紅外線,并且溫度越高輻射越強三.填空題(共7小題)17.(2025 長沙二模)小天用自制的水透鏡模擬近視眼的成像及矯正方法,如圖,處于A處的光屏上有一個清晰的像,當向水透鏡中注水模擬近視眼的晶狀體變厚時,像變模糊了,把光屏向凸透鏡移動,光屏上再次成一個清晰的像,這說明近視眼所成的像在視網膜的 方;近視眼可佩戴合適的 鏡來矯正。18.(2025 湖南模擬)某位中學生經檢查后發現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這位同學需要佩戴 鏡來矯正。考古學家使用凸透鏡來觀察文物細節,已知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則文物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應 10cm。19.(2025 長沙二模)小彤的爺爺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卻看不清近處的物體,小彤推斷爺爺可能患上了 視眼,需要配戴 透鏡進行矯正。20.(2025 岳陽縣模擬)據專家介紹,12~18歲是青少年近視的高發期,愛眼護眼勢在必行。如圖所示, (選填“甲”或“乙”)圖表示近視眼成像原理,應佩戴 (選填“丙”或“丁”)圖的眼鏡進行矯正。21.(2025 荷塘區模擬)湖南皮影戲,舊稱“燈戲”或“影子戲”,是一種流行于湖南多地的民間戲劇形式。它起源于北宋年間,是中國南方皮影戲的代表之一。皮影戲表演是利用了光的 現象,早期照相館的攝影機使用底片來記錄影像,底片上成的影像是 、縮小的實像。22.(2025 長沙一模)據晉代張華的《博物志》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予后承其影,則得火?!比鐖D所示,是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的 作用。此類透鏡應用非常廣泛,比如在生物課上利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此時顯微鏡的物鏡相當于一個 (“投影儀”或“照相機”或“放大鏡”)。23.(2025 郴州一模)同學們參觀博物館時發現較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著凸透鏡,如圖甲。為了弄清其作用,他們對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進行了如下探究。(1)如圖乙,同學們用太陽光照射凸透鏡,移動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鏡的焦距為 cm;(2)調節好實驗器材后,在如圖丙位置觀察到蠟燭清晰的像,此時光屏上成的是一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3)當蠟燭放在透鏡左側1倍焦距以內時,為了觀察到蠟燭正立放大的像,此時同學們的眼睛應該在透鏡的 側(選填“A”或“B”)觀察。四.作圖題(共4小題)24.(2025 長沙三模)如圖,蠟燭經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請畫出入射光線ab經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并至少確定凸透鏡的一個焦點位置,用字母F標識。(請保留作圖痕跡)。25.(2025 天元區模擬)一束光垂直于凸透鏡主光軸射向平面鏡,請在圖中畫出經過平面鏡反射后射向凸透鏡的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26.(2025 常德模擬)S為蠟燭,S′為蠟燭經過凸透鏡成的像,O為光心,請通過作光路圖,找出凸透鏡右邊的焦點,并在焦點處標上符號F。27.(2025 湖南模擬)如圖,請作出兩條入射光線經凸透鏡之后的光線。五.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28.(2025 衡南縣模擬)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興趣小組活動中:小紅將“F”光源、凸透鏡、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調整好后,固定凸透鏡位置,使“F”光源從距離凸透鏡較遠處逐次靠近凸透鏡,每次都調節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F”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將結果記錄在下表中。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1 30.0 15.0 倒立、縮小的像2 20.0 20.0 倒立、等大的像3 15.0 30.0 倒立、放大的像(1)當“F”光源位于如圖所示位置時,光屏應適當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質為:倒立、 的實像。(2)在第(1)小題操作的基礎上,如果在“F”光源和凸透鏡之間再放置一個相同的凸透鏡,要想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適當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29.(2025 株洲一模)某實驗小組利用光具座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兩個實驗。(1)實驗一:研究近視眼的成因。用同種材料制成的三塊凸透鏡a、b、c作為人眼仿真晶狀體,它們的中心厚度依次增大,其中b表示正常眼的晶狀體,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①將蠟燭、透鏡b和光屏依次擺放在水平光具座上,點燃蠟燭,使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②將蠟燭放在離透鏡較遠的位置,保持透鏡位置不變,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取下透鏡b, 。(填寫字母序號)A.換上透鏡a,再向左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再次出現燭焰清晰的像B.換上透鏡a,再向右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再次出現燭焰清晰的像C.換上透鏡c,再向左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再次出現燭焰清晰的像D.換上透鏡c,再向右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再次出現燭焰清晰的像根據上述實驗,可以得到初步的實驗結論是: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過強所致。(2)實驗二:研究水透鏡焦距與中心厚度的關系。由透明橡膠膜和注射器制作的水透鏡,打開夾子,通過注射器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改變水透鏡的中心厚度,從而改變其焦距,如圖丙所示。實驗裝置如圖丁所示。①水透鏡的中心厚度為2cm時,測得燭焰到透鏡的距離即物距u與光屏上的像到透鏡的距離即像距v的多組數據,描點作圖得到如圖戊所示的v﹣u關系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此時水透鏡的焦距為 cm;②保持物距u=50cm不變,改變水透鏡的中心厚度,測得對應的像距v如表格所示。實驗次數 中心厚度/cm 物距u/cm 像距v/cm1 2 50 12.52 3 50 103 4 50 8.5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以得到初步的實驗結論是 。30.(2025 岳陽縣模擬)小南利用凸透鏡做了以下兩個實驗:實驗一:他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透鏡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紙,如圖甲所示,測出透鏡與白紙間距離s與對應的白紙被烤焦的時間t,繪出如圖乙所示的圖像。實驗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1)由圖像可知,該透鏡的焦距f為 cm。(2)當蠟燭、凸透鏡與光屏的位置如圖丙所示時,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 像,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生活中的 ;(3)將蠟燭向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要在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 凸透鏡的方向移動。31.(2025 長沙模擬)某小組探究平面鏡和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將光源和光屏分別豎直放置在水平光具座上的A、C位置,B是AC的中點,如圖1所示。在AB之間朝向A觀察,看到的光源形狀如圖2中的甲所示。(1)當在圖1的B處豎直放置一塊平面鏡,鏡面朝向光源,小麗在AB之間觀察平面鏡中的像,觀察到的是圖2中的 (選填“甲”“乙”“丙”“丁”或“戊”);小明在BC之間觀察光屏,觀察到的是圖中的 (選填“甲”“乙”“丙”“丁”或“戊”);(2)此后,小亮將平面鏡更換為一個凸透鏡,恰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他在BC之間觀察光屏上的像。小亮觀察到的是圖2中的 (選填“甲”“乙”“丙”“丁”或“戊”);(3)小亮又在圓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裝滿水,把如圖3乙所示的一幅卡通圖片放在玻璃瓶的一側,透過玻璃瓶可以看到那幅卡通圖片,如圖3甲所示。如果把卡通圖片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地移動,通過玻璃瓶在選項中不能看到的像是圖的 。五年真題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分析、綜合能力.【解答】墻上清晰地呈現出電視畫面倒立縮小的像,說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一致,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2.【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的成像原理.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獲取知識解決問題能力.【解答】(1)如圖甲所示,在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焦距的過程中,小明發現凸透鏡靠近白紙時,紙上的光斑越來越大,說明焦點在紙的后面,接下來,他應該使凸透鏡與白紙之間的距離變大,直至白紙上的光斑變得最小最亮。(2)某次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像距大于物距,因此這個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故答案為:(1)大;(2)倒立;放大。3.【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透鏡及其應用;實驗基本能力.【解答】A、當蠟燭放在圖中A區域,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據u>2f,2f>v>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光屏應放在圖中E區域才可能呈現清晰的像,故A錯誤;B、蠟燭從圖中位置逐漸遠離透鏡,此時物距增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故B正確;C、若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說明蠟燭可能在一倍焦距內或一倍焦距上,即C區;因光具座足夠長,則不可能是物距太小、像距太大造成的,即蠟燭不是放在圖中B區域,故C錯誤;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個放大的像,根據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則蠟燭應該放在圖中B區域,故D錯誤。故選:B。4.【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近視眼的矯正;望遠鏡.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近視眼觀察遠處物體時,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為使光線延遲會聚,應佩戴具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來矯正,故A錯誤;B、望遠鏡中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相當于照相機,故B錯誤;C、手機攝像頭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實像的規律工作的,因此,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時,應使二維碼位于手機鏡頭的兩倍焦距以外,故C錯誤;D、要使投影儀成像變大,應減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應使投影儀遠離屏幕(增大像距),同時使鏡頭靠近投影片(減小物距),故D正確。故選:D。5.【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點燃蠟燭,燭焰通過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甲成縮小的像,說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現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乙替代透鏡甲,且保持燭焰和透鏡的位置不變,物距仍大于二倍焦距,則燭焰通過凸透鏡乙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選:A。6.【考點】近視眼的形成原因;近視眼的矯正;眼睛的結構與視物原理;眼睛的視物原理.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來自外界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不注意用眼衛生,患上近視是因為晶狀體變厚,對光線的會聚能力增強,形成了近視眼,近視眼成的像在視網膜的前方,要矯正近視眼需要使光線發散一些,由于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故用凹透鏡來矯正。故答案為:縮?。话?。7.【考點】由v,u,f判斷成像的性質.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由圖知,此時物距小于像距,即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應用投影儀。故答案為:放大;投影儀。8.【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分析、綜合能力.【解答】A、根據圖示可知,縮圖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是凸透鏡,可用于矯正遠視眼,故A錯誤;BC、由圖可知要制造出含有眾多元件的集成電路,則掩膜上的電路在硅片上的像應變小,所以可知該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的原理相同,鏤空掩膜位于縮圖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故B錯誤,C正確;D、圖中的像成在硅片上,硅片相當于光屏,故D正確。故選:CD。9.【考點】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如圖所示:10.【考點】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透鏡及其應用.【解答】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如圖所示:11.【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透鏡及其應用;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凸透鏡的焦距,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f=30.0cm﹣20.0cm=10.0cm;(2)該實驗中,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到同一高度;(3)小明將蠟燭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u=50cm﹣20cm=30cm>2f,根據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4)小明保持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動,如果僅將圖乙中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發現光屏上仍能觀察到燭焰清晰的像,說明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5)如果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此時像成在光屏的前方,此現象可以體現近視眼的成像情況。故答案為:(1)10.0;(2)同一高度;(3)縮??;照相機;(4)可逆;(5)近視眼。12.【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掃描二維碼時,二維碼成倒立縮小實像,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據圖乙可知,此時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生活中的應用是投影儀。故答案為:凸透鏡;實;放大;實;投影儀。13.【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成虛像;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像與物的大小以及位置關系.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透鏡及其應用;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改變蠟燭A的位置,發現外形相同的蠟燭B總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蠟燭A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2)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大于像距:u=60.0cm﹣30.0cm=30.0cm>2f,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答案為:(1)相同;虛;(2)倒立。人們制作各種“鏡子”,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原理來控制光路和成像,服務生活或進行科學實驗。據此完成14﹣16題。14.【考點】平面鏡成像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應用能力.【解答】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成的是與物體等大的虛像,所以人不變高,也不會變胖,因為是一個光頭的人拿著倒置的掃把照鏡子,人頭上的頭發不是長出來的,而是像,只會是打了領帶,故ABC不符合事實,只有D符合事實。故選:D。15.【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凸透鏡成像時,當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A、由圖可知,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不符合題意;B、由圖可知,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故B不符合題意;C、從圖中可以看出,u<f,此時出現了燭焰正立放大的虛像,故C符合題意;D、從圖中可以看出,此時光屏上出現了燭焰倒立等大的實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6.【考點】近視眼的矯正.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像呈在視網膜的前方,應佩戴發散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由圖可知,像呈在視網膜的前方,因此是近視眼的成像原理;綜上分析,只有選項B正確。故選:B。17.【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C、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小于像距,則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實像,像是正著的,則膠片是倒置的;此時的物距應該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膠片與透鏡的距離小于20cm、大于10cm,故A正確,C錯誤;B、遠視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后方,需要佩戴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的凸透鏡矯正;近視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矯正,故B錯誤;D、白墻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線照射到白墻后會發生的是漫反射,故D錯誤。故選:A。18.【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根據放大鏡的成像特點可知,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選:B。19.【考點】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光的反射現象;光的色散及其現象.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水晶餅”中間厚、邊緣薄,屬于凸透鏡,凸透鏡使太陽光發生折射,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20.【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像與物大小相等;像與物的距離;平面鏡成像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理解能力.【解答】ACD、鏡子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成正立等大的虛像。故A、C錯誤,D正確;B、照相機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錯誤;故選:D。21.【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A、人臉識別機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成像原理相同,故A正確;B、汽車后視鏡是凸面鏡,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錯誤;C、放大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故C錯誤;D、近視眼鏡是凹透鏡,故D錯誤。故選:A。22.【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近視眼的矯正.版權所有【專題】定性思想;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故A錯誤;B、近視眼可用凹透鏡進行矯正,遠視眼可以用凸透鏡矯正,故B錯誤;C、照相機是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時,物體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而制成的,故C正確。D、放大鏡是利用物距小于凸透鏡的一倍焦距時,物體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不是實像,故D錯誤。故選:C。23.【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理解能力.【解答】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答案為:縮??;實像。24.【考點】近視眼的形成原因;近視眼的矯正.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眼睛患有近視,說明晶狀體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太強,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前方,為了使像成在視網膜上,應配戴發散透鏡,使光線延遲會聚,因此,應配戴凹透鏡矯正視力。故答案為:凹。25.【考點】近視眼的形成原因;近視眼的矯正.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眼睛看遠處的物體,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是近視眼的成因,故A正確;B、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能使像推遲會聚在視網膜上,說明配戴凹透鏡能矯正近視眼,故B正確;C、眼睛看近處的物體,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是遠視眼的成因,故C錯誤;D、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能使像提前會聚在視網膜上,說明配戴凸透鏡能矯正遠視眼,故D錯誤。故選:AB。26.【考點】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過入射點作出法線,已知反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30°,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90°﹣30°=60°,據此在法線上側畫出入射光線;又知反射光線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可知折射光線過凸透鏡的焦點,如圖所示27.【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的成像原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蠟燭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線處,物距為30cm,大于兩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和照相機成像原理一致;(2)向右將蠟燭移至光具座35cm刻度線處,物距為15cm,大于一倍焦距,小于兩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3)蠟燭移至光具座45cm刻度線處,物距為5cm,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在光屏上不成像。故答案為:(1)照相機;(2)放大;(3)虛像。28.【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1)A、凸透鏡上有灰塵,用手擦拭,因為灰塵是顆粒能夠劃傷凸透鏡,故A不合理;B、先用水沖洗,再用柔軟紙巾沿著一個方向輕輕擦干可減少對鏡頭的劃傷,故B合理;C、直接用毛巾將灰塵擦去,毛巾或灰塵顆粒能夠劃傷凸透鏡,故C不合理;故選:B;(2)要能在光屏上成像,也就是得到實像,必須將蠟燭和光屏安放在凸透鏡的左右異側;(3)將凸透鏡平放在物理課本封面上,書名《物理》的“物”字在凸透鏡的焦點以內,所以此時透過凸透鏡我們能看到正立、放大的“物”的虛像,故選:A。故答案為:(1)B;(2)異側;(3)A。雨過天晴,荷葉上散落著許多水珠,它們大小不一,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晶瑩剔透,如圖所示。29.【考點】水凸透鏡.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水珠中間厚,邊緣薄,相當于凸透鏡。葉片的紋理在它的焦點以內,所以通過水珠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虛像。故選:A。30.【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CD、當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刷臉”時,面部應位于攝像頭兩倍焦距之外,即1m>2f,則f<50cm,故AC錯誤,D正確。B、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人臉通過攝像頭成像是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B錯誤;故選:D。31.【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B、蠟燭距離凸透鏡30cm時,在透鏡的另一側15cm處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像的位置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即2f>15cm>f,30cm>2f;所以15cm>f>7.5cm,故A正確,故B錯誤;C、凸透鏡成實像時的動態變化規律是:物遠像近像變小,透鏡不動,蠟燭向右移動,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錯誤;D、蠟燭和光屏不動,移動凸透鏡到適當位置,將物距和像距互換,此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D錯誤;故選:A。32.【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理解能力.【解答】當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之外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故B正確。故選:B。33.【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把焦距為12cm的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上,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焦點6cm處,此時的物距有兩種情況:①物距為12cm+6cm=18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②物距為12cm﹣6cm=6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所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故C正確。故選:C。34.【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電磁波的傳播;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版權所有【專題】學科綜合題;應用能力.【解答】A、電磁波傳播不需要介質,超聲波傳播需要介質,火星車與地球間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故A錯誤;B、火星車在降落過程中,火星車相對火星位置發生改變,所以火星車是運動的,故B錯誤;C、當火星車減速著陸時,火星車質量不變,距離火星地面的高度變小,速度變慢,所以動能變小,故C錯誤;D、火星車上的攝像頭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光經過攝像頭成像利用的是凸透鏡成像,屬于光的折射,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故D正確。故選:D。35.【考點】透鏡的辨析;凹透鏡的發散作用;透鏡的種類.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理解能力.【解答】如圖,中間比邊緣厚的ACD是凸透鏡,中間比邊緣薄的B是凹透鏡。故選:B。36.【考點】近視眼的矯正;漫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錯誤;B、遠處的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的前面,這就是近視眼,由于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所以可以用凹透鏡來矯正近視眼,故B錯誤;C、使用手機照相時,景物在鏡頭的二倍焦距以外,此時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正確;D、人從岸邊看水中的魚,是因為水中魚反射的光到達水面發生偏折進入人眼,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看到魚的位置比其實際位置要淺,即看到的魚在其實際位置的上方,故D錯誤。故選:C。37.【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未放水杯前,箭頭的方向都是向右的;甲圖中,下面的箭頭的方向不變,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像,則是正立、放大的虛像,其應用是放大鏡;乙圖中,下面的箭頭的方向發生了改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像,其應用是照相機。故答案為:放大鏡;照相機。38.【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理解能力.【解答】裝滿水的玻璃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一支鉛筆緊靠裝滿水的玻璃瓶一側,物距小于焦距,則透過玻璃瓶可以看到鉛筆的像是放大的;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答案為:放大的;放大鏡。39.【考點】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下方的光線射到凸透鏡過光心,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據此完成光路如圖所示:40.【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的成像原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儀器的擺放原則.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實驗題;簡答題;定性思想;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1)實驗中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實驗前應將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調整到同一高度處;(2)由甲圖知,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為60.0cm﹣50.0cm=10.0cm,所以焦距為10.0cm;(3)小華將蠟燭移至35cm刻度線處,此時的物距為15.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其應用是投影儀;(4)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物體遠離透鏡,根據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此時像在光屏的前方,相當于近視眼。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2)10.0;(3)放大;投影儀;(4)近視眼。41.【考點】加裝眼鏡片;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的成像原理.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當正對太陽光的凸透鏡將陽光會聚為一個最小、最亮的點時,會聚點的陽光溫度最高、能量最大,將紙烤焦的時間也就最短。而凸透鏡將陽光會聚為一個最小、最亮的點時,這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即為焦距。由圖可知,當凸透鏡到紙的距離為10cm時將紙烤焦的時間最短,則凸透鏡到紙的距離為10cm時會聚的點最小、最亮,故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2)當透鏡與蠟燭的距離為15cm時,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故物體經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是利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時物體經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照相機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物體經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放大鏡是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時物體經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的原理工作的。(3)僅將題(2)中蠟燭和光屏位置對調,根據光路可逆可知,將在光屏上呈現一個倒立、縮小的清晰實像。(4)圖3中,蠟燭與凸透鏡相距6cm,則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故物體經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5)遠視眼對光的折射能力較弱,在看近處物體時所成的像在視網膜的后方,為使從近處物體發出的光能會聚到視網膜上,我們應增加這些光的會聚程度,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凸透鏡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近視眼的折光能力太強,在看遠處物體時所成的像在視網膜的前方,為使從遠處物體發出的光能會聚到視網膜上,我們應減弱這些光的會聚程度,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凹透鏡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故答案為:(1)10。(2)放大;投影儀。(3)能。(4)虛。(5)遠視。42.【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根據題意畫出折射光線,在空氣中傳播的部分為帶有箭頭的線段,如圖所示:(2)由圖甲可知,將平行光正對凸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焦點),焦距是焦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凸透鏡的焦距為:f=40.0cm﹣30.0cm=10.0cm;由圖乙可知,u=30.0cm>2f,所以2f>v>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3)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將蠟燭向左移動時,物距增大,則像距減小,要將光屏向靠近透鏡方向(向左)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答案為:如圖所示:;縮小;左。43.【考點】凸透鏡的會聚作用;測量物體的長度.版權所有【專題】定性思想;透鏡及其應用;基本儀器的使用專題;理解能力.【解答】(1)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2)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0.1cm;物體左側與0刻度線對齊,右側示數為3.10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3.10cm。故答案為:會聚;3.10。一年模擬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2小題)1.【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版權所有【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解答】A、由圖知,蠟燭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時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照相機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而幻燈機是根據物距處于f和2f之間時,成放大、倒立的實像原理制成。故本選項說法錯誤。B、要使光屏上的燭焰的像變小,蠟燭應遠離凸透鏡。故本選項說法錯誤。C、由于成的實像是倒立的,所以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就應該越向上移動,故本選項說法正確。D、為了便于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本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2.【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從空中拍攝地面物體時,此時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體在光電傳感器上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選:A。3.【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C、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小于像距,則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實像,像是正著的,則膠片是倒置的;此時的物距應該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膠片與透鏡的距離小于20cm、大于10cm,故A正確,C錯誤;B、遠視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后方,需要佩戴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的凸透鏡矯正;近視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矯正,故B錯誤;D、白墻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線照射到白墻后會發生的是漫反射,故D錯誤。故選:A。4.【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實驗基本能力.【解答】A、凸透鏡成實像時的動態變化規律是:物遠像近像變小,透鏡不動,蠟燭向右移動,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A錯誤;BD、蠟燭距離凸透鏡30cm時,在透鏡的另一側15cm處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像的位置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即2f>15cm>f,30cm>2f,所以15cm>f>7.5cm,故B錯誤,故D正確;C、蠟燭和光屏不動,移動凸透鏡到適當位置,將物距和像距互換,此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錯誤。故選:D。5.【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漫反射.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C.該投影燈的成像原理是物體位于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放大的實像,這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故AC錯誤;B.調小鏡頭與圖片(即物體)的距離,物距減小。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的規律,像會變大,故B錯誤;D.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圖案,是因為光在地面發生了漫反射。漫反射是光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發生反射時反射光線能夠向各個方向傳播,人們可以從不同方向看到圖案,故D正確。故選:D。6.【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B、由圖乙可知,看到的“卓”字是正立、放大的像,說明此時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AB錯誤;C、凸透鏡靠近書,此時物距減小,根據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可知,看到的字會變小,故C錯誤;D、將凸透鏡逐漸遠離書本,當u>f時,可以看到倒立的字,故D正確。故選:D。7.【考點】放大鏡;光的折射現象.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B、放大鏡屬于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光通過它時會發生折射,故A正確、B錯誤;CD、博物館會在較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放大鏡,看到正立、放大的虛像,文物放在焦點之內,故CD錯誤。故選:A。8.【考點】近視眼的形成原因;近視眼的矯正.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近視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狀體變厚,焦距變短,對光的折射能力變強,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圖中的②圖能反映近視眼的成因,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可以使像遠離晶狀體,成在視網膜上,矯正近視眼,④是矯正方法,故B 正確,ACD錯誤。故選:B。9.【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漫反射;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凹透鏡的發散作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人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壁畫,這是因為光發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的緣故,故A錯誤;BC、手機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手機攝像頭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故B錯誤,C正確;D.手機鏡頭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故D錯誤。故選:C。10.【考點】近視眼的形成原因;日食月食的原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與規律;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大小相等,服裝店的平面鏡傾斜放置,人照鏡子時,上半身成的像大小不變,故A錯誤;B、如果要讓像變小一些,因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所以應增大物距,應將二維碼遠離凸透鏡,故B錯誤;C、圖中像成在視網膜前,這是因為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像呈在視網膜的前方,屬于近視眼,應佩戴發散透鏡即凹透鏡進行矯正,故C錯誤;D、小孔成像和日食都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正確。故選:D。11.【考點】近視眼的形成原因;近視眼的矯正;遠視眼的矯正;眼睛的視物原理.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B、近視眼是因為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者眼球前后半徑太長,使遠處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前,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需要配戴凹透鏡進行矯正,故A錯誤,B正確;C、矯正遠視眼需配戴合適度數的凸透鏡,故C錯誤;D、正常眼睛看物體時,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而不是正立的像,故D錯誤。故選:B。12.【考點】近視眼的矯正;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光的反射現象;眼睛的視物原理.版權所有【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眼睛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光通過晶狀體折射成像,故A正確;B、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像,樓房大小不等,因此圖中樓房的倒影高矮不一,與湖水的深淺無關,故B錯誤;C、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D、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像呈在視網膜的前方,應配戴凹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故D錯誤。故選:A。二.多選題(共4小題)13.【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分析、綜合能力.【解答】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若此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圖可知此時u>v,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符合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故AD錯誤,BC正確。故答案為:BC。14.【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其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故A正確;B、刷臉時,面部應位于攝像頭的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錯誤;C、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50cm>2f,所以f<25cm,攝像頭的焦距可能為15cm,故C正確;D、若消費者逐漸遠離攝像頭,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則她的像會逐漸變小,故D錯誤。故選:AC。15.【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透鏡及其應用;實驗基本能力.【解答】A、由表中數據可知,u=v=30cm,根據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即2f=30cm,因此該凸透鏡的焦距為f=15cm,故A正確;BC、當v=25cm或v=24cm,此時像距2f>v>f,根據u>2f,2f>v>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故B錯誤,C正確;D、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20cm處向距凸透鏡50cm處滑動,此時物距增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像會逐漸變小,故D錯誤。故選:AC。16.【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紅外線.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AB、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凸透鏡成像屬于光的折射,故A正確,B錯誤;CD、熱成像儀工作原理是依據所有物體都會向外輻射紅外線,并且溫度越高輻射越強,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三.填空題(共7小題)17.【考點】近視眼的矯正;近視眼的形成原因.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向水透鏡中注水使其變厚,相當于近視眼的晶狀體變厚,此時像變模糊,把光屏向凸透鏡移動能再次得到清晰像,說明像的位置提前了,即近視眼所成的像在視網膜的前方。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能使原本會聚在視網膜前方的像,經過凹透鏡發散后,重新會聚在視網膜上,所以近視眼可佩戴合適的凹透鏡來矯正。故答案為:前;凹透。18.【考點】近視眼的矯正;透鏡的外部特征.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某位中學生經檢查后發現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說明該學生是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對光的會聚能力過強造成的,這位同學需要佩戴對光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來矯正。考古學家使用凸透鏡來觀察文物細節,則凸透鏡起到放大鏡的作用,使用時物距應小于凸透鏡的焦距,已知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則文物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應小于10cm。故答案為:凹透;小于。19.【考點】遠視眼的矯正;遠視眼的形成原因.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分析、綜合能力.【解答】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而看不清近處的物體,這說明患的是遠視眼;遠視眼看近處的物體,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如果用凸透鏡矯正,光線會聚能力增強,使成像靠前落在視網膜上,能看清物體。故答案為:遠;凸。20.【考點】近視眼的矯正;近視眼的形成原因.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近視眼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來自遠方的光在視網膜前便會聚了,即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因此圖乙是近視眼的成像原理,所以應配戴凹透鏡矯正。圖丙是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屬于凸透鏡;而近視鏡成正立縮小的虛像,圖丁成縮小的像,是近視鏡,因此應佩戴丁圖的眼鏡進行矯正。故答案為:乙;丁。21.【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皮影戲是利用了物體在屏幕上形成的影子來表演的,當光線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如皮影)時,會在物體后面形成一個暗區,即影子,這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早期照相館的攝影機當于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答案為:直線傳播;倒立。22.【考點】顯微鏡物鏡的成像原理;凸透鏡的會聚作用.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如圖所示,是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此類透鏡應用非常廣泛,比如在生物課上利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此時顯微鏡的物鏡相當于一個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答案為:會聚;投影儀。23.【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的成像原理;由v,u,f判斷成像的性質;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變成會聚于一點,這個點即為焦點;由圖乙知,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即為凸透鏡的焦點處,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0.0cm,則凸透鏡的焦距是10.0cm;(2)由圖丙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3)當蠟燭放在透鏡左側1倍焦距以內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眼睛應該在光屏這一側,即B位置看向凸透鏡,可觀察到此時的像。故答案為:(1)10.0;(2)縮小;(3)B。四.作圖題(共4小題)24.【考點】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由于a點發出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像點,連接折射點和像點即為ab的折射光線;過a點畫出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然后連接折射點和像點,交主光軸于F點,則點F就是凸透鏡的焦點。如圖所示:25.【考點】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利用光的反射作圖;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過入射點垂直于鏡面作出法線,已知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45°,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90°﹣45°=45°,則反射光線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再根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26.【考點】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的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從S點畫出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過像點S′,折射光線與主光軸的交點為右焦點F。如圖所示:27.【考點】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透鏡及其應用;應用能力.【解答】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過焦點,如圖所示:五.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28.【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的成像原理;燭焰、光屏的移動.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當“F”光源位于如圖所示位置,此時物距u=40cm﹣23cm=17cm>15cm,由表中第3次數據可知,物距變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光屏應適當向左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2)在“F”光源和凸透鏡之間再放置一個相同的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會將光線提前會聚成像,故應將光屏適當向左移動,靠近凸透鏡,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現“F”清晰的像。故答案為:(1)左;放大; (2)左。29.【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儀器的擺放原則;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的成像原理.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①為了讓燭焰的像呈現在光屏的中央,應將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調整到同一高度;②將蠟燭放在離透鏡較遠的位置,保持透鏡位置不變,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取下透鏡b,AB、換上透鏡a,凸透鏡a的凸度變小,焦距變大,是遠視眼成像特點,向右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再次出現燭焰清晰的像,故AB錯誤;CD、換上透鏡c,凸透鏡a的凸度變大,焦距變小,是近視眼成像特點,再向左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再次出現燭焰清晰的像,故C正確,D錯誤;故選:C;根據上述實驗,可以得到初步的實驗結論是: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過強所致;(2)①由圖知,當物距為20cm時,像距為20cm,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則fu20cm=10cm;②不同凸透鏡,物距相同時,焦距越大,像距越大,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中心厚度越大,像距越小,說明水透鏡焦距就越小。故答案為:(1)①同一高度;②C;(2)①10;②中心厚度越大,水透鏡焦距就越小。30.【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燭焰、光屏的移動.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凸透鏡將陽光會聚為一個最小、最亮的點時,這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即為焦距。由圖可知,當凸透鏡到紙的距離為10cm時將紙烤焦的時間最短,則凸透鏡到紙的距離為10cm時會聚的點最小、最亮,故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2)如圖丙所示,物距u=50.0cm﹣20.0cm=30.0cm>2f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3)將蠟燭向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物距變小,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像距會變大,所以要在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故答案為:(1)10;(2)倒立、縮小的實;照相機;(3)遠離。31.【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版權所有【專題】透鏡及其應用;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在AB之間觀察平面鏡中的像,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且左右相反,所以小麗看到的像是圖中乙。小明在BC之間觀察光屏,平面鏡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小明看到的是圖中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將平面鏡更換為一個凸透鏡,恰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當u=v=2f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所成的像上下左右都相反,他在BC之間觀察光屏上的像,所以小亮看到的像是圖丁。(3)由于玻璃杯的上下是一樣粗細的,相當于一個柱面透鏡,成像時,像始終是正立的。把卡通圖片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的移動時,實際是物體逐漸遠離凸透鏡。由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物體在一倍焦距內靠近焦點時,像正立且會逐漸變大;當物體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時,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變寬的實像,遠離焦點時會逐漸變小;當物距為2f,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實像;大于二倍焦距時,成的是正立的、縮小的實像。故不可能看到A和C,故選AC。故答案為:(1)乙;丙;(2)?。唬?)AC。解析著作權屬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日期:2025/7/11 16:31:19;用戶:540160554;郵箱:540160554@;學號:4723941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