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中考題分類匯編----內能 (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中考題分類匯編----內能 (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5年中考物理題分類匯編---內
1、 (2025甘肅)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青銅器時代的國家之一。鑄造青銅器時,將液態(tài)金屬倒入模具冷卻后形成青銅器的情景如圖所示。下列關于鑄造青銅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液態(tài)金屬冷卻變成青銅器的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
B. 液態(tài)金屬冷卻變成青銅器的過程中,內能不變
C. 鑄造青銅器的過程中,金屬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D. 工匠休息時身上的“汗水逐漸消失”與“樟腦丸逐漸變小”屬于同一種物態(tài)變化
2、 (2025廣州)如圖,從熱湯中取出的金屬勺子,由燙手到不燙手的過程,其內能(  )
A. 逐漸增加 B. 保持不變
C. 通過做功改變 D. 通過熱傳遞改變
3、 (2025遼寧)下列實例中,通過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是(  )
A. 冰鎮(zhèn)西瓜 B. 炭火烤肉
C. 圍爐煮茶 D. 鉆木取火
4、 (2025黑龍江伊春市)下列實例中與水的比熱容有關的是(  )
A. 北方冬天氣溫較低,戶外的水管容易凍裂
B. 沿海地區(qū)的晝夜氣溫差比內陸地區(qū)小
C. 天熱時在地面上撒水是為了降低室內溫度
D. 剛洗的衣服放在通風的環(huán)境中會干得快些
5、 (2025北京)在試管內裝些水,用橡膠塞塞住管口,將水加熱一段時間,橡膠塞被推出,管口出現(xiàn)大量“白氣”,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變熱的過程,其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的
B. 橡膠塞被推出的過程中,水的內能全部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
C. 水蒸氣推出橡膠塞的過程中,水蒸氣的內能減小
D. 管口出現(xiàn)的“白氣”是試管內的水直接汽化形成的
6、 (2025北京)如圖所示是冰壺場地的示意圖,水平冰面粗糙程度相同。某同學用水平推力使冰壺從A點向前運動,到B點時松手,冰壺滑行到C點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冰壺從B到C的過程,該同學對冰壺做了功
B. 冰壺能夠從B運動到C,是由于它受到了慣性作用
C. 冰壺從B到C的過程先加速后減速,機械能沒有轉化為內能
D. 冰壺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
7. (2025北京)在青藏鐵路工程中,為了保證多年凍土區(qū)路基的穩(wěn)定性,鐵路兩側豎立了許多熱棒。如圖所示,熱棒是封閉的中空長棒,下端插在凍土中,上端裝有散熱片,里面填充低沸點的液態(tài)氨作為“制冷劑”。在寒冷的季節(jié),空氣溫度低于凍土層溫度,制冷劑作為熱的“搬運工”,通過液態(tài)氨與氣態(tài)氨的相互轉化,使凍土層溫度降低、厚度增加,這樣即使到了暖季熱棒不再工作,凍土也不會完全融化,凍土層因溫度變化對路基產生的影響變小。關于熱棒在工作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液態(tài)氨吸收凍土熱量變?yōu)闅鈶B(tài)氨是升華現(xiàn)象
B. 氣態(tài)氨上升到熱棒上端放出熱量液化為液態(tài)氨
C. 熱棒的作用是把熱量從空氣中傳到凍土中
D. 凍土層從熱棒吸收熱量,厚度增加
8、(2025黑龍江綏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雪花緩慢飄落表明溫度越低分子運動越慢
B. 構成物質的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
C. 汽油機在做功沖程中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D. 鉆木取火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
9、 (2025黑龍江齊齊哈爾)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溫度為以下的物體不具有內能 B. 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一定多
C. 物體的內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熱量 D. 溫度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
10、(2025·南充)如圖是學校舉行消防演練滅火時的情景,對涉及的物理知識分析正確的是
A.室外溫度為 時,木柴的內能為零
B.木柴燃燒與未燃相比,含有的熱量多
C.若未燃燒的木柴溫度升高, 內能增加
D.滅火器在使用過程中對外做功,內能不變
11、(2025湖北)某種溫室大棚由棚膜和土墻搭建而成。為使大棚白天吸收太陽更多的能量,科研人員指導農戶用水墻替換土墻,如圖。這是利用水比土有更大的(  )
A. 比熱容 B. 密度 C. 電阻 D. 質量
12、 (2025河南)早餐時,小亮從桌上端起一杯冒著“白氣”的熱豆?jié){,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杯子的高度大約為12mm
B. “白氣”是由于升華形成的
C. 端起杯子,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D. 端杯子的手變熱,是通過做功改變了內能
13、 (2025重慶)我國研發(fā)的新型碳纖維復合材料比熱容大,密度約為鋼的四分之一()。關于該復合材料說法正確的是(  )
A. 比熱容大說明吸熱能力弱 B. 放入水中一定處于漂浮狀態(tài)
C. 飛機大量使用該材料可增加自重 D. 與等質量的實心鋼相比體積更大
14、 (2025云南)云南咖啡香氣馥郁,一杯咖啡的制作要經過生豆翻炒、石磨研磨、加水煮沸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咖啡豆研磨成粉,質量變大 B. 聞到咖啡香味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15、(2025四川成都)小雨探究液體的凝固特點:先在兩個相同容器中分別裝入初溫為20℃、質量為100g的水和某液體M,再各放入一個溫度傳感器,然后使它們冷卻凝固。若單位時間內它們放出的熱量相等,用測得的數據繪出兩種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實驗在標準大氣壓下進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液體M的比熱容為
B. 液體M放熱能力比水放熱能力強
C. 在時間段兩種物質都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
D. 從20℃剛好降到0℃時,水放出的熱量小于M放出的熱量
16、 (2025山東煙臺)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一項傳統(tǒng)習俗,下列關于粽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煮粽子是通過做功改變粽子的內能
B. 煮粽子時香氣四溢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C. 剛出鍋的粽子很燙是因為粽子含有的熱量多
D. 剛出鍋的粽子冒的“白氣”是由于汽化形成的
17、(2025江西)如圖所示,是具有特色的江西傳統(tǒng)小吃。在制作或品嘗這些美食時蘊含了相關物理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手工制作艾米果捏成不同的形狀,表明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B. 瓦罐湯在大型瓦缸內慢慢煨制升溫時,吸收熱量,內能增加
C. 油條與麻糍能黏在一起,表明物質中的分子間僅有引力而沒有斥力
D. 吃茶餅時聞到桂花香味,是由于分子在空氣中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18、(2025江蘇連云港)運載火箭采用液態(tài)氫作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態(tài)氫具有(  )
A. 較大的熱值 B. 較低的沸點 C. 較大的比熱容 D. 較高的凝固點
19、(2025江蘇連云港)關于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的物體沒有內能 B. 內能大小與溫度無關
C. 具有機械能的物體不一定有內能 D. 物體具有內能,也可以同時具有機械能
20、(2025年上海)“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說明江水有___________能,0℃的水___________(選填“具有”、“不具有”)內能,“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說明分子在做___________運動。
21、 (2025重慶)火鍋是重慶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熬制鍋底時,將質量為的水加熱升高50℃,水吸收的熱量是___________J:鍋內的食材是通過_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內能。
22、“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說明江水有___________能,0℃的水___________(選填“具有”、“不具有”)內能,“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說明分子在做___________運動。
23. 質量為2kg的水升高50℃所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_焦,“九天”無人機向斜上方勻速運動時,其慣性___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___(后2空均選填“增大”、“不變”、“減小”)。
24、 (2025四川達州)物理實驗課上,“動手知真”小組對質量為2kg、初溫為20℃的水進行加熱,一段時間后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為______℃,該過程水吸收熱量為______J【】。
25、(2025四川廣安)周末小紅給家人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她在廚房烹飪食物時,主要是通過______(選填“做功”或“熱傳遞”)方式增大食物的內能,家人在客廳聞到食物的香氣,這是______現(xiàn)象。
26、 (2025四川涼山) 彭彭一家人去吃火鍋,未到店就聞到火鍋的香味,這是______現(xiàn)象。把火鍋煮開,是通過______(選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來增大火鍋的內能。
27、(2025河北)“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詩句抒發(fā)了紅軍將士成功翻越雪山后的豪邁之情。岷山海拔高,山頂處的大氣壓比山腳下的大氣壓___________。當年紅軍將士過雪山時搓手取暖,這是通過___________的方式改變手的內能。
28、 (2025廣東)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取諸麻、菜子入釜,文火慢炒,透出香氣”。用“文火”改變內能的方式屬于(選填“做功”或“熱傳遞”)________;“透出香氣”屬于________現(xiàn)象;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________。
29、 (2025黑龍江伊春市)珊珊一家到燒烤店品嘗美味的烤肉串,在燒烤的過程中,珊珊同學看到滋滋冒油的肉串,與烤制前相比,此時肉串的內能 _______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同時她的家人也能聞到濃濃的肉香味兒,這是由于分子在 ______________ 。
30、(2025山東威海)在兩只相同石鍋內分別添加質量、初溫均相同的高湯和清水,用相同熱源加熱,___________(選填“高湯”“清水”)升溫較快;清水沸騰后關火,發(fā)現(xiàn)繼續(xù)沸騰一段時間,說明石鍋溫度___________(選填“低于”“等于”“高于”)水的溫度。(c高湯31、(2025年上海)質量為2kg的水升高50℃所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_焦,“九天”無人機向斜上方勻速運動時,其慣性___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___(后2空均選填“增大”、“不變”、“減小”)。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5年中考物理題分類匯編---內能
1、 (2025甘肅)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青銅器時代的國家之一。鑄造青銅器時,將液態(tài)金屬倒入模具冷卻后形成青銅器的情景如圖所示。下列關于鑄造青銅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液態(tài)金屬冷卻變成青銅器的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
B. 液態(tài)金屬冷卻變成青銅器的過程中,內能不變
C. 鑄造青銅器的過程中,金屬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D. 工匠休息時身上的“汗水逐漸消失”與“樟腦丸逐漸變小”屬于同一種物態(tài)變化
【答案】C
【解析】
【詳解】AB.液態(tài)金屬冷卻變成青銅器的過程中溫度降低,放出熱量,內能減少,故AB錯誤;
C.鑄造青銅器的過程中,先將金屬加熱至熔點,變成液態(tài),此過程為熔化,液態(tài)金屬倒入模具冷卻后又變成固態(tài),此過程為凝固,故C正確;
D.工匠休息時身上的“汗水逐漸消失”是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此過程是汽化,而“樟腦丸逐漸變小”是固態(tài)變成氣態(tài),此過程是升華,故D錯誤。
故選C。
2、 (2025廣州)如圖,從熱湯中取出的金屬勺子,由燙手到不燙手的過程,其內能(  )
A. 逐漸增加 B. 保持不變
C. 通過做功改變 D. 通過熱傳遞改變
【答案】D
【解析】
【詳解】金屬勺子由燙手到不燙手的過程,放出熱量,內能會減小,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自身內能,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3、 (2025遼寧)下列實例中,通過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是(  )
A. 冰鎮(zhèn)西瓜 B. 炭火烤肉
C. 圍爐煮茶 D. 鉆木取火
【答案】D
【解析】
【詳解】A.冰鎮(zhèn)西瓜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故A不符合題意;
B.炭火烤肉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故B不符合題意;
C.圍爐煮茶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故C不符合題意;
D.鉆木取火時,相互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4、 (2025黑龍江伊春市)下列實例中與水的比熱容有關的是(  )
A. 北方冬天氣溫較低,戶外的水管容易凍裂
B. 沿海地區(qū)的晝夜氣溫差比內陸地區(qū)小
C. 天熱時在地面上撒水是為了降低室內溫度
D. 剛洗的衣服放在通風的環(huán)境中會干得快些
【答案】B
【解析】
【詳解】A.北方冬天氣溫較低,戶外的水管容易凍裂,是因為水結冰時,質量不變、密度變小、體積變大,與水的比熱容較大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
B.內陸地區(qū)沙子多水少,沙子的比熱容比水小,白天在太陽的照射下,受熱情況相同時,沙子的溫度上升比水多,而晚上在同樣的放熱情況下,沙子的溫度下降得也多,所以內陸地區(qū)的晝夜氣溫差比沿海地區(qū)大,與水的比熱容較大有關,故B符合題意;
C.天熱時在地面上撒水是通過水蒸發(fā)吸熱來降低室內溫度,與水的比熱容較大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
D.剛洗的衣服放在通風的環(huán)境中會干得快些,是加快了衣服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而加快了蒸發(fā),與水的比熱容較大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 (2025北京)在試管內裝些水,用橡膠塞塞住管口,將水加熱一段時間,橡膠塞被推出,管口出現(xiàn)大量“白氣”,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變熱的過程,其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的
B. 橡膠塞被推出的過程中,水的內能全部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
C. 水蒸氣推出橡膠塞的過程中,水蒸氣的內能減小
D. 管口出現(xiàn)的“白氣”是試管內的水直接汽化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詳解】A.水變熱是通過熱傳遞(酒精燈加熱)改變內能,不是做功,故A錯誤;
B.橡膠塞被推出時,內能轉化為機械能,但有熱量散失,不是全部轉化,故B錯誤;
C.水蒸氣推出橡膠塞,水蒸氣對外做功,水蒸氣內能減小,故C正確;
D.“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汽化,故D錯誤。
故選C。
6、 (2025北京)如圖所示是冰壺場地的示意圖,水平冰面粗糙程度相同。某同學用水平推力使冰壺從A點向前運動,到B點時松手,冰壺滑行到C點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冰壺從B到C的過程,該同學對冰壺做了功
B. 冰壺能夠從B運動到C,是由于它受到了慣性作用
C. 冰壺從B到C的過程先加速后減速,機械能沒有轉化為內能
D. 冰壺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
【詳解】A.從B到C的過程中,該同學已經松手,不再對冰壺施加力。因此,雖然冰壺在運動,但沒有力作用在冰壺上,根據功的定義,功是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該同學對冰壺沒有做功,故A錯誤;
B.慣性是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是物體固有屬性,不是一種力。冰壺從B運動到C是因為它具有慣性,想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而不是“受到慣性作用”,故B錯誤;
C.從B到C的過程中,冰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始終與冰壺的運動方向相反,因此冰壺會一直減速,直到最終靜止。在此過程中,冰壺的機械能(動能)逐漸轉化為內能,而不是“先加速后減速,機械能沒有轉化為內能”,故C錯誤;
D.冰壺在AB段和BC段都與冰面接觸,且冰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冰壺對冰面的壓力也相同(均為冰壺的重力)。根據滑動摩擦力大小影響因素,冰壺對冰面的壓力大小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因此冰壺在AB段和BC段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D正確。
故選D。
7. (2025北京)在青藏鐵路工程中,為了保證多年凍土區(qū)路基的穩(wěn)定性,鐵路兩側豎立了許多熱棒。如圖所示,熱棒是封閉的中空長棒,下端插在凍土中,上端裝有散熱片,里面填充低沸點的液態(tài)氨作為“制冷劑”。在寒冷的季節(jié),空氣溫度低于凍土層溫度,制冷劑作為熱的“搬運工”,通過液態(tài)氨與氣態(tài)氨的相互轉化,使凍土層溫度降低、厚度增加,這樣即使到了暖季熱棒不再工作,凍土也不會完全融化,凍土層因溫度變化對路基產生的影響變小。關于熱棒在工作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液態(tài)氨吸收凍土熱量變?yōu)闅鈶B(tài)氨是升華現(xiàn)象
B. 氣態(tài)氨上升到熱棒上端放出熱量液化為液態(tài)氨
C. 熱棒的作用是把熱量從空氣中傳到凍土中
D. 凍土層從熱棒吸收熱量,厚度增加
【答案】B
【解析】
【詳解】A.液態(tài)氨變?yōu)闅鈶B(tài)氨汽化現(xiàn)象,不是升華(升華是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氣態(tài)),故A錯誤;
B.氣態(tài)氨上升到熱棒上端,遇冷放出熱量液化為液態(tài)氨,故B正確;
C.熱棒是把凍土中的熱量傳到空氣中,故C錯誤;
D.凍土層是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厚度增加,不是吸收熱量,故D錯誤。
故選B。
8、(2025黑龍江綏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雪花緩慢飄落表明溫度越低分子運動越慢
B. 構成物質的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
C. 汽油機在做功沖程中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D. 鉆木取火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
【答案】B
【解析】
【詳解】A.分子運動是微觀的、肉眼看不見的分子無規(guī)則熱運動 。雪花緩慢飄落是宏觀物體(雪花)在重力、空氣阻力等作用下的機械運動,并非分子運動,所以不能通過雪花飄落速度說明溫度與分子運動快慢的關系,故A 錯誤;
B.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當分子間距離較小時,斥力起主要作用;當分子間距離較大時,引力起主要作用,它們共同維持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故B 正確;
C.汽油機做功沖程中,燃料燃燒產生的高溫高壓燃氣推動活塞做功,是將燃氣的內能轉化為活塞的機械能,從而為汽車提供動力,并非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C 錯誤;
D.鉆木取火時,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木頭的內能,使木頭溫度升高達到著火點而燃燒,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熱傳遞是由于溫度差引起的熱量轉移現(xiàn)象(如傳導、對流、輻射 ),鉆木取火不屬于熱傳遞,故D 錯誤。
故選B。
9、 (2025黑龍江齊齊哈爾)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溫度為以下的物體不具有內能 B. 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一定多
C. 物體的內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熱量 D. 溫度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
【答案】C
【解析】
【詳解】A.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溫度為以下的物體也具有內能,故A錯誤;
B.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不能說物體含有熱量,故B錯誤;
C.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物體的內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熱量,故C正確;
D.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熱傳遞過程傳遞的不是溫度,故D錯誤。
故選C。
10、(2025·南充)如圖是學校舉行消防演練滅火時的情景,對涉及的物理知識分析正確的是
A.室外溫度為 時,木柴的內能為零
B.木柴燃燒與未燃相比,含有的熱量多
C.若未燃燒的木柴溫度升高, 內能增加
D.滅火器在使用過程中對外做功,內能不變
【答案】C
【知識點】熱量的概念;內能的概念;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
【解析】【解答】 A.自然界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內能,所以室外溫度為0℃時,木柴的內能不為零,故A錯誤;
B.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含有”熱量,故B錯誤;
C.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若未燃燒的木柴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故C正確;
D.滅火器在使用過程中對外做功,內能減少,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 A.內能是物體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勢能的總和,自然界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內能;
B.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
C.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D.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
11、(2025湖北)某種溫室大棚由棚膜和土墻搭建而成。為使大棚白天吸收太陽更多的能量,科研人員指導農戶用水墻替換土墻,如圖。這是利用水比土有更大的(  )
A. 比熱容 B. 密度 C. 電阻 D. 質量
【答案】A
【解析】
【詳解】為使大棚白天吸收太陽更多的能量,科研人員指導農戶用水墻替換土墻,這是因為水比土有更大的比熱容,由可知,在質量和升高溫度一定時,能吸收更多熱量,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2、 (2025河南)早餐時,小亮從桌上端起一杯冒著“白氣”的熱豆?jié){,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杯子的高度大約為12mm
B. “白氣”是由于升華形成的
C. 端起杯子,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D. 端杯子的手變熱,是通過做功改變了內能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于手的寬度約10cm,杯子的高度略大于手的寬度,則杯子高度大約為12cm,故A錯誤;
B.“白氣”是液態(tài)小水珠,是熱豆?jié){中高溫水蒸氣遇冷變成的,是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是液化現(xiàn)象,故B錯誤;
C.端起杯子,杯子在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C正確;
D.熱豆?jié){的溫度比較高,手的溫度比較低,內能從熱豆?jié){傳遞到手上,手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手就變熱,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內能,故D錯誤。
故選C。
13、 (2025重慶)我國研發(fā)的新型碳纖維復合材料比熱容大,密度約為鋼的四分之一()。關于該復合材料說法正確的是(  )
A. 比熱容大說明吸熱能力弱 B. 放入水中一定處于漂浮狀態(tài)
C. 飛機大量使用該材料可增加自重 D. 與等質量的實心鋼相比體積更大
【答案】D
【解析】
【詳解】A.比熱容大是描述物質吸熱放熱能力的物理量,比熱容大說明吸熱能力強,故A錯誤;
B.復合材料密度約為
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放入水中會下沉,故B錯誤;
C.該材料密度小,約為鋼的四分之一,根據,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大量使用后飛機質量減小,故C錯誤;
D.由公式,質量相同時,密度越小體積越大。復合材料密度約為鋼的四分之一,則與等質量的實心鋼相比復合材料的體積更大,故D正確。
故選D。
14、 (2025云南)云南咖啡香氣馥郁,一杯咖啡的制作要經過生豆翻炒、石磨研磨、加水煮沸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咖啡豆研磨成粉,質量變大 B. 聞到咖啡香味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C. 咖啡粉加水煮沸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 D. 咖啡沸騰過程中,液體溫度持續(xù)升高
【答案】B
【解析】
【詳解】A.咖啡豆研磨成粉,質量不變。研磨只是物理變化,質量不會增加或減少,故A錯誤;
B.咖啡香氣的擴散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即擴散現(xiàn)象,故B正確;
C.咖啡粉加水煮沸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不是做功,故C錯誤;
D.液體沸騰時持續(xù)吸熱但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不會持續(xù)升高,故D錯誤。
故選B。
15、(2025四川成都)小雨探究液體的凝固特點:先在兩個相同容器中分別裝入初溫為20℃、質量為100g的水和某液體M,再各放入一個溫度傳感器,然后使它們冷卻凝固。若單位時間內它們放出的熱量相等,用測得的數據繪出兩種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實驗在標準大氣壓下進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液體M的比熱容為
B. 液體M放熱能力比水放熱能力強
C. 在時間段兩種物質都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
D. 從20℃剛好降到0℃時,水放出的熱量小于M放出的熱量
【答案】A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上面物質的熔化圖像中,熔點為0℃,下面物質的熔化圖像中,熔點為-4℃,所以上面物質是水,下面物質是液體M;由題意可知,單位時間內它們放出的熱量相等,則
由圖可知,0~t2時間內,它們放出的熱量相等,水由20℃降溫到4℃,液體M由20℃降溫到-4℃,則
則水和某液體M的質量相等,則液體M的比熱容為
故A正確;
B.由于水和某液體M的質量相等,單位時間內它們放出的熱量相等,水的溫度變化慢,所以水的放熱能力強,故B錯誤;
C.由圖可知,液體M在時間段處于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水在時間段處于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故C錯誤;
D.由圖可知,從20℃剛好降到0℃時,水放熱時間比液體M放熱時間長,由于單位時間內它們放出的熱量相等,所以水放出的熱量大于M放出的熱量,故D錯誤。
故選A。
16、 (2025山東煙臺)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一項傳統(tǒng)習俗,下列關于粽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煮粽子是通過做功改變粽子的內能
B. 煮粽子時香氣四溢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C. 剛出鍋的粽子很燙是因為粽子含有的熱量多
D. 剛出鍋的粽子冒的“白氣”是由于汽化形成的
【答案】B
【解析】
【詳解】A.煮粽子時,粽子從熱水中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粽子的內能,故A錯誤;
B.煮粽子時香氣四溢是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B正確;
C.剛出鍋的粽子很燙是因為粽子溫度高,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含有的熱量”,故C錯誤;
D.剛出鍋的粽子冒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B。
17、(2025江西)如圖所示,是具有特色的江西傳統(tǒng)小吃。在制作或品嘗這些美食時蘊含了相關物理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手工制作艾米果捏成不同的形狀,表明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B. 瓦罐湯在大型瓦缸內慢慢煨制升溫時,吸收熱量,內能增加
C. 油條與麻糍能黏在一起,表明物質中的分子間僅有引力而沒有斥力
D. 吃茶餅時聞到桂花香味,是由于分子在空氣中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答案】C
【解析】
【詳解】A.手工制作艾米果時,手對面皮施加力的作用,使其形成不同的形狀,說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瓦罐湯在大型瓦缸內慢慢煨制升溫時,瓦罐湯從外界吸收熱量,內能增加,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油條與麻糍能黏在一起,表明物質中的分子間存在引力,但是同時也是存在斥力的,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吃茶餅時聞到桂花香味,說明了氣味分子空氣中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屬于擴散現(xiàn)象,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8、(2025江蘇連云港)運載火箭采用液態(tài)氫作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態(tài)氫具有(  )
A. 較大的熱值 B. 較低的沸點 C. 較大的比熱容 D. 較高的凝固點
【答案】A
【解析】
【詳解】A.液態(tài)氫具有較大熱值,這意味著單位質量的氫燃料完全燃燒時能釋放出更多的熱量,可以為火箭提供更大的推力,故A符合題意;
B.雖然液態(tài)氫的沸點較低(-252.8℃),但這只是其物理特性,與作為燃料的優(yōu)越性無直接關系,故B不符合題意;
C.比熱容表示物質吸熱或放熱的能力,但火箭燃料需要的是燃燒時釋放大量能量,而不是儲存熱量的能力,故C不符合題意;
D.凝固點高低與燃料性能無關,且氫的凝固點極低(-259℃),這反而增加了儲存難度,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9、(2025江蘇連云港)關于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的物體沒有內能 B. 內能大小與溫度無關
C. 具有機械能的物體不一定有內能 D. 物體具有內能,也可以同時具有機械能
【答案】D
【解析】
【詳解】AC.內能是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勢能之和,故任何一個物體都有內能,具有機械能的物體也一定有內能,故AC錯誤;
B.物體的內能與溫度、質量、物質的狀態(tài)、種類都有關,故B錯誤;
D.任何一個物體都具有內能,當物體運動時,既具有內能,又具有機械能,所以物體具有內能,也可以同時具有機械能,故D正確。
故選D。
20、(2025年上海)“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說明江水有___________能,0℃的水___________(選填“具有”、“不具有”)內能,“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說明分子在做___________運動。
【答案】 ①. 機械 ②. 具有 ③. 無規(guī)則
【解析】
【詳解】[1]江水由于運動而具有動能,由于存在一定的高度而具有重力勢能,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所以江水有機械能。
[2]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間勢能的總和。即使在0℃,水分子仍在做熱運動,因此具有內能。絕對零度(-273.15℃)時內能才趨近于零,但0℃遠高于此溫度。
[3]香氣飄散,使人遠處就能感知到。這體現(xiàn)了氣體分子的擴散現(xiàn)象,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也稱為分子熱運動)。
21、 (2025重慶)火鍋是重慶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熬制鍋底時,將質量為的水加熱升高50℃,水吸收的熱量是___________J:鍋內的食材是通過_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內能。
【答案】 ①. 4.2×105 ②. 熱傳遞
【解析】
【詳解】[1]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Δt=4.2×103J/(kg·℃)×2kg×50℃=4.2×105J
[2]此過程中,食材吸收了熱量,使食材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的。
22、“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說明江水有___________能,0℃的水___________(選填“具有”、“不具有”)內能,“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說明分子在做___________運動。
【答案】 ①. 機械 ②. 具有 ③. 無規(guī)則
【解析】
【詳解】[1]江水由于運動而具有動能,由于存在一定的高度而具有重力勢能,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所以江水有機械能。
[2]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間勢能的總和。即使在0℃,水分子仍在做熱運動,因此具有內能。絕對零度(-273.15℃)時內能才趨近于零,但0℃遠高于此溫度。
[3]香氣飄散,使人遠處就能感知到。這體現(xiàn)了氣體分子的擴散現(xiàn)象,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也稱為分子熱運動)。
23. 質量為2kg的水升高50℃所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_焦,“九天”無人機向斜上方勻速運動時,其慣性___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___(后2空均選填“增大”、“不變”、“減小”)。
【答案】 ① 4.2×105J ②. 不變 ③. 增大
【解析】
【詳解】[1]質量為2kg的水升高50℃所吸收的熱量為
[2]由于慣性大小只與質量大小有關,所以“九天”無人機向斜上方勻速運時,質量不變,其慣性不變。
[3]“九天”無人機向斜上方勻速運動時,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則動能不變,高度升高,則重力勢能增大,由于機械能等于動能與勢能之和,所以機械能增大。
24、 (2025四川達州)物理實驗課上,“動手知真”小組對質量為2kg、初溫為20℃的水進行加熱,一段時間后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為______℃,該過程水吸收熱量為______J【】。
【答案】 ①. 85 ②.
【解析】
【詳解】[1][2]圖中溫度計分度值為1℃,示數為85℃,則該過程水吸收熱量為
25、(2025四川廣安)周末小紅給家人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她在廚房烹飪食物時,主要是通過______(選填“做功”或“熱傳遞”)方式增大食物的內能,家人在客廳聞到食物的香氣,這是______現(xiàn)象。
【答案】 ①. 熱傳遞 ②. 擴散
【解析】
【詳解】[1]在廚房烹飪食物時,食物從外界吸收熱量,主要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大食物的內能。
[2]家人在客廳聞到食物的香氣,這是擴散現(xiàn)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做無規(guī)則運動造成的。
26、 (2025四川涼山) 彭彭一家人去吃火鍋,未到店就聞到火鍋的香味,這是______現(xiàn)象。把火鍋煮開,是通過______(選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來增大火鍋的內能。
【答案】 ①.
擴散 ②.
熱傳遞
【解析】
【詳解】[1]聞到火鍋的香味是擴散現(xiàn)象,說明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2]給火鍋加熱,火鍋湯汁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火鍋的內能。
27、(2025河北)“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詩句抒發(fā)了紅軍將士成功翻越雪山后的豪邁之情。岷山海拔高,山頂處的大氣壓比山腳下的大氣壓___________。當年紅軍將士過雪山時搓手取暖,這是通過___________的方式改變手的內能。
【答案】 ①.
低 ②.
做功
【解析】
【詳解】[1]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山頂海拔高于山腳,氣壓更低,所以岷山的山頂處的大氣壓比山腳下的大氣壓低。
[2]搓手取暖,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屬于通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
28、 (2025廣東)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取諸麻、菜子入釜,文火慢炒,透出香氣”。用“文火”改變內能的方式屬于(選填“做功”或“熱傳遞”)________;“透出香氣”屬于________現(xiàn)象;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________。
【答案】 ①. 熱傳遞 ②. 擴散 ③. 劇烈
【解析】
【詳解】[1]用“文火”時,火將熱量傳遞給釜再傳遞給諸麻、菜子,改變內能的方式屬于熱傳遞。
[2]“透出香氣”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屬于擴散現(xiàn)象。
[3]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
29、 (2025黑龍江伊春市)珊珊一家到燒烤店品嘗美味的烤肉串,在燒烤的過程中,珊珊同學看到滋滋冒油的肉串,與烤制前相比,此時肉串的內能 _______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同時她的家人也能聞到濃濃的肉香味兒,這是由于分子在 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 增大 ②. 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解析】
【詳解】[1]烤肉串時,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將炭火的熱量傳遞給肉串。根據熱傳遞的原理,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熱量,肉串吸收熱量后,溫度升高,其內能增大。
[2]能聞到濃濃的肉香味兒,是因為肉中的香味物質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在燒烤過程中,溫度升高,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更加劇烈,這些香味分子會擴散到空氣中,進而進入人的鼻腔,使人聞到香味,這是擴散現(xiàn)象。
30、(2025山東威海)在兩只相同石鍋內分別添加質量、初溫均相同的高湯和清水,用相同熱源加熱,___________(選填“高湯”“清水”)升溫較快;清水沸騰后關火,發(fā)現(xiàn)繼續(xù)沸騰一段時間,說明石鍋溫度___________(選填“低于”“等于”“高于”)水的溫度。(c高湯【答案】 ①. 高湯 ②. 高于
【解析】
【詳解】[1]用相同的熱源加熱相同的時間,說明吸收的熱量相等。當吸收熱量相等時,由可知,質量相等時,比熱容越小,升高的溫度越多,高湯的比熱容小于水的比熱容,故高湯升溫快。
[2]清水沸騰后關火,發(fā)現(xiàn)繼續(xù)沸騰一段時間,說明水還能吸收到熱量,則石鍋溫度高于水的溫度。
31、(2025年上海)質量為2kg的水升高50℃所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_焦,“九天”無人機向斜上方勻速運動時,其慣性___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___(后2空均選填“增大”、“不變”、“減小”)。
【答案】 ① 4.2×105J ②. 不變 ③. 增大
【解析】
【詳解】[1]質量為2kg的水升高50℃所吸收的熱量為
[2]由于慣性大小只與質量大小有關,所以“九天”無人機向斜上方勻速運時,質量不變,其慣性不變。
[3]“九天”無人機向斜上方勻速運動時,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則動能不變,高度升高,則重力勢能增大,由于機械能等于動能與勢能之和,所以機械能增大。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州省| 麻城市| 乌鲁木齐市| 平顶山市| 蓬溪县| 克拉玛依市| 龙岩市| 海盐县| 大庆市| 久治县| 和田县| 工布江达县| 准格尔旗| 抚顺县| 台东市| 永吉县| 旬阳县| 拜泉县| 新泰市| 博白县| 屯留县| 荆州市| 长垣县| 天峨县| 武定县| 集安市| 建瓯市| 万载县| 绩溪县| 江永县| 宁明县| 沁水县| 郁南县| 北辰区| 武定县| 墨玉县| 广西| 伊通| 定结县| 昭平县| 会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