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第1框 認識社會生活 【教學重點】 社會生活的特點。 【教學難點】 如何面對豐富多彩、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 【教學環節】一、新課導入 話題導入 我感受到的社會生活: 在田野觀察農作物生長特點,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訪科學基地,在神奇的科學現象中激發創新意識;體驗“博物館奇妙夜”,開啟一場非遺奇遇;探尋家鄉歷史古跡,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暑假期間,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讓廣大中小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感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走出教室,走進社會,你感受到了怎樣的社會生活 走進社會,認識社會,感悟社會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主題——《認識社會生活》。二、探究新知活動1:暑假生活分享交流 【多媒體呈現】小銘的暑假生活觀察與思考:(1)小銘是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的 (2)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呢 要求:同學們首先進行自主探究,然后小組內相互交流并探究討論,達成共識后參與班級交流分享。教師進行引導并總結。【多媒體呈現課堂筆記】了解社會的方式有哪些 走進農村、來到工廠、步入商場、參觀博物館、觀看升旗儀式…… 活動2:一滴水,折射西部生活變遷【多媒體呈現】走進你尼克村移民安置點,蜿蜒的石頭路兩邊,整齊排布著橘黃色的二層磚房。村民們說,這里曾經吃水困難,如今早已實現通水、通路、通電、通廣播電視、通寬帶網絡“五通”,日子越過越紅火,一些村民還蓋起了樓房。你尼克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樹皮彝族鄉,曾經由于沒有穩定的水源,一度是當地最為缺水的村寨之一,2022年被列入丘北縣農村供水保障項目第一批通水的村寨。如今,村里供水穩定,群眾吃水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村民感慨地說:“現在再也不用到河里取水了,一年四季都能喝到干凈的自來水。”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如今,西部地區的人民群眾實現了從“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轉變,“安心水”滋潤千萬家。問題探究:通過西部百姓生活的變遷,你感悟到了社會生活的什么特點 并說明原因。要求:同學們首先進行自主探究,然后小組內相互交流并探究討論,達成共識后參與班級交流分享。教師進行引導并總結。【多媒體呈現課堂筆記】 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1)表現:①在社會生活中,物質產品和精神食糧種類繁多,為人們提供了多樣化選擇;②人們從事著不同的職業,在崗位上發揮著各自的作用;③人們的交往方式越來越豐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 (2)意義:我們的社會生活充滿活力,令人期待。 活動3:三代人趕集方式的變化 【多媒體呈現】 “購物不出門,盡在鼠標下。” 26歲的小波這樣夸贊網絡購物的便利。可是,他58 歲的父親年輕時,一逢趕集,都提前一天蹬著三輪車到縣城批發市場上進貨,第二天起大早蹬車上集擺攤。15年前,小波的父親趕集用上了汽油三輪車。“那陣子你爺爺我就羨慕你爸能開上摩托趕集。”83歲的爺爺拄著拐棍給孫子興奮地比畫著,“爺爺年輕的時候,附近沒有集,買和賣都要到20多里地外的鎮上去趕集。沒有自行車,早上天不亮就上路,挑上自家地里出產的一筐地瓜、一筐玉米,除換點急需用的家什外,帶點糖果之類的稀罕東西,孩子們就高興得不得了。” 爺爺趕集一肩挑,父親趕集“踹一腳”,兒子趕集用鼠標,一樣的“趕集”,不一樣的方式,不一樣的感受。 問題探究:(1)小波一家三代人趕集方式的變化,體現了社會生活的什么特點 (2)聯系現實生活,談談我們的社會生活具有這一特點的原因。要求:同學們首先進行自主探究,然后小組內相互交流并探究討論,達成共識后參與班級交流分享。教師進行引導并總結。【多媒體呈現課堂筆記】社會生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1)原因:生產工具的變革、科學技術的進步、思想觀念的更新,使我們的社會生活日新月異。 (2)表現: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精神面貌昂揚向上,祖國日益繁榮昌盛。 活動4: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多媒體呈現】小夏在景區游玩時注意到,游客能夠自覺做到講衛生、講文明,如垃圾分類投放;租用代步車時,聽從工作人員的指引有序排隊。景區還充分利用電子屏等滾動播放文明旅游出行須知,工作人員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引導游客文明出游。小夏也暗暗告誡自己:參與社會生活,就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思考探究:結合社會生活的特點,思考小夏告誡自己參與社會生活,就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原因。要求:同學們首先進行自主探究,然后小組內相互交流并探究討論,達成共識后參與班級交流分享。教師進行引導并總結。【多媒體呈現課堂筆記】社會生活具有公共性(1)原因:社會生活是在公共空間展開的。 (2)表現:在社會生活中,社會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會秩序由大家共同維護,社會發展由大家共同推動。 活動5:正確面對社會生活 【多媒體呈現】暑期生活即將結束,小夏在日記本中寫道:走出校園“小世界”,邁進社會“大課堂”。面對豐富多彩、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我今后應該如何正確面對呢……要求:同學們首先進行自主探究,然后小組內相互交流并探究討論,達成共識后參與班級交流分享。教師點撥:面對豐富多彩、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青少年要熱愛生活,積極融入社會,將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起來,共創共享美好生活。三、合作總結,梳理知識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簡要勾畫出本框的知識導圖,并在小組內展示分享。教師可將愿意在全班分享的知識導圖在課堂上展示分享。【多媒體呈現】本節課知識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